[职称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_第1页
[职称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_第2页
[职称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_第3页
[职称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_第4页
[职称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 “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为进一步贯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乳山实验中学物理组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生活物理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研究。我们依据认识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先进理念指导下,经过这几 年的反复探索研究,我们构建了 “ 发现 探索 应用 创新 ” 四环节生活物理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即 “ 走进生活发现物理 课堂探究学习物理 回归生活应用物理 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 。 一、走进生活 发现物理 内涵:在学习一章或一节之前,首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寻找相关的物理现象、实事和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其中的物理规律,以达到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索,形成初步的感知阶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 感性基础。 1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识生产制造出来的,倘若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实验的器材、课堂的教具便俯首可拾:一根筷子、一把汤匙、一支圆珠笔杆,甚至是手指都可以作为光学的教具;一个废旧牙膏皮和一块橡皮泥便可演示出物体沉浮的内涵;橡皮筋和松紧带可以做成简易的测力计;一次性纸杯可以做成土电话、照相机、也可演示小孔成像;用完油的圆珠笔芯可以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等等。试想一个喝完了水的矿泉水瓶又能帮助学生们做多 少实验?弄清多少物理规律和问题呢? 2集中收集测量工具,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测量,测量离不开工具。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又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以刻度尺为例:单是卷尺也不下十几种,何况还有直尺、钢尺、木尺等。学生在收集到这些工具的时候,自然就会对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在收集的过程中急于探究它们的使用规则、制作原理,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分为两组,同桌两位同学分别回家寻找长度的测量工具和时间的测量工具。上课时,教师 先让同学展示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皮尺、竹尺、卷尺、钢尺、木尺、丁字尺、塑料尺、三角尺、裁缝尺,还有木工自制的工具尺(拐尺)等等。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还能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软尺可以测量人体的胸围,能测量园、曲的物体,拐尺可以检查角是否是直角;更有同学交流到: “ 皮尺 ” 使用时不能用力拉、 “ 钢尺 ” 热胀冷缩时不准、 “ 木尺 ” 受潮湿润时不准,谈的头头是道,这样为研究长度的测量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展示时间的测量工具时,有同学谈到了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过程:从炊烟到立杆、再到钟表的发展过程,大大的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3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课堂学习准备第一手材料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物理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物理现象时,课堂上一片沉默,很少能举出贴切的例子,尽管老师努力创设情景,反复启发诱导,而学生还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最后只好由老师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让他们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学生更是不会 用物理语言来回答。而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并且养成了虚心、好问、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05 年 9 月中旬,刚学过几节化学课的初三学生有一天突然问我: “ 老师,水是无色的透明液体,为什么用杯子盛水向下倒,形成水流的时候,好像这些水流是白色的呢? ” 我耐心的问; “ 你见过瀑布吗?瀑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等到我们学到光学的知识,你就会明白的 ” 。给这个同学埋下了伏笔,果然后来学到光学的时候,这个同学学的非常好,并且向老师谈出了这其中的奥妙。今年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时, 有一个同学忽然问我: “ 老师,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见到 鬼火 时要把鞋子退下来倒过来穿,鬼火就追不上你了,这是不是也与流体压强有关? ” 我及时的启发,你自己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分析一下,什么时候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什么时候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这个同学高兴地说: “ 我明白了,老师,看来老人们还真有办法,虽然把鞋倒过来穿跑不动,但却能把鬼火给丢到后面了 ” 。 生活中的好多现象、器具、用品都与物理息息相关:如:海市蜃楼、雨后的彩虹、茶壶盖上的小孔等等,只要你认真去搜集、总结,总是能给人以惊喜,给人以 收获的。 二、课堂探究 学习物理 内涵:就是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各种物理现象、日常用品等带入到课堂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就能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顺利的掌握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并能运用学习的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1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得主体作用 课堂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课前搜集的信息现象、器材、工具、用品等无一不是通过课堂的展示、探究来升华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分工上: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 发展的主体。 如:在学习长度、时间的测量,学生展示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他们的共同点:都有 “ 零刻线 ” ,每把尺都有各自的 “ 量程 ” ,它们的 “ 分度值 ” 各是多少?进一步探讨它们的使用规则、读数方法,进而延伸到与其他测量工具的共性。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刻度尺的应用。然后结合教材了解比较精密测量的工具。再让学生测量一拃、一庹、一步的距离,脚与髋骨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特殊部位的长度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了。 通过这 样的课堂,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既 3 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又创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必需的空间,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从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物理中理解生活 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从生活中搜取相关的信息、器材,可以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学生从生活发现物理,从物理中理解生活的一条捷径。对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时,教师和学生首先利用搜集到的大量器材、事实,通过实验证明了气体和固体都能够传声后,激励学生自行设计 “ 液体也能传声 ” 的实验,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同学交流 道:找一条鱼,放在一盆水中,用手轻轻敲打盆壁,看鱼是否运动:若鱼运动,就说明鱼听到了敲打声,说明水能传声,进而说明液体能传声。一个同学马上站了起来: “ 老师,我认为他的方案不妥:若是条死鱼,任你敲打,它也不动;若是活鱼,你不敲打,鱼也能跑。 ” 老师马上让同学们思考,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否明白各自的意思?又一个同学站起来; “ 老师,他们争论的焦点是鱼听到了敲打声是 突然运动 或是 发惊 的运动? ” 老师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回答问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进行指导,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生活中的现象学 习物理。 3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 科学的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课堂探究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一位同学对 “ 液体也能传声 ” 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找一个水桶盛一些水,把响着的闹钟放入水中,若能听带声音说明水能传声。这个同学话音刚落,又一名同学马上站了起来: “ 不可,我认为这个实验设计有两点问题:一是听到声音也不能说明这声音就是水传播的,可能是桶底传播的;二是容易把闹钟浸湿 了损坏闹钟。 ”“ 那么怎样让闹钟浸入水中又不与桶底接触 ” ?同学们马上总结出:用塑料袋把闹钟包起来,再用细线把闹钟吊起来放入水的中央。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个实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学会了在设计实验时,对实验的各方面考虑要周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既注重了探究过程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回归生活 应用物理 内涵: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物理回归生活,回归 自然,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 1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进行,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不仅注重了 4 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部分同学虽然对物理规律、概念、实验能够熟记,但对他们的原理、技巧弄不清,理解不透,更谈不上应用这些规律、技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在家中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出于溺爱,剥夺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机会,什么事都由大人来包办,使他们远离了变幻多姿的自然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个别同学甚至连火柴都不敢划。通过对课 题的研究,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如:学到大气压,学生明白了医生拔 “ 火罐 ” 的原理;学习了摩擦,同学们知道了 “ 花纹 ” 的道理;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他们明白了喷雾器原理、知道了为什么刮风天树叶会满天飞、也清楚了儿时玩 “ 纸排子 ” 的诀窍了等等。通过这些实例、现象的解释,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物理来源于实践,揭示自然规 律。它是人们为生存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一门科学。为此,在实施物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生存教育。 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将来的代步工具必然是汽车。安全就成了重要的隐患。围绕着汽车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物理知识(惯性、摩擦、杠杆等等)的安全教育;电已广泛的进入家庭,你总不能接个小线头也去求人吧。通过这些点点滴滴使他们懂得了物理在他们一生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四、制作发明 创新物理 内涵:利用学习的物理知识,整合其它科学知识进行制作、发明,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创 新能力和创造意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工程师,都是从少年时代的各种小制作、小发明开始的。有时,对一项技术的小革新,都闪耀着学生们智慧的火花。 如;在学完磁场,学生们自行设计制作 “ 指南针 ” 。李林同学对这一过程刻骨铭心:他找来几根大头针、缝衣针、子母扣。将磁化后的缝衣针穿到子母扣上,让大头针当支架,便做成了非常灵敏的指南针。但大头针必须用手捏着,不能放到桌面上。怎样使大头针有一个较大的 “ 底座 ” ?他先后试用了纸板、萝卜块,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又改用图钉当底座,效果也不理想。教师及时鼓励: “ 效果一次比一次 好。再想想。这可是你制作的一个技术难题,任何发明、制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老师相信你能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 。后来,他带来的作品别具一格,底座也最稳定。他是用蜡油把大头针固定在纸板上当指南针底座的。我问他怎样想到的。他回答:昨天晚上因为停电,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