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全本).ppt_第1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_第2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_第3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_第4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土地经济学概述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1、土地经济学学科来源于经济学其产生和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研究解决;(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二、土地经济学定义,1、经济-在经济学中,经济(economy)是指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配置稀缺资源的一种机制。2、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一门学科。3、土地经济学-研究与土地有关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三、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内容、领域,(1)基础理论部分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人口与人口持续发展理论;土地报酬规律、土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原理;地租、地价理论与应用等。(2)土地利用部分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战略;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工、区域规划和区位选择;各类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等。(3)土地制度部分土地制度概论;土地产权理论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土地市场与土地市场制度;土地金融与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与地税制度等。,有时分为两个部分,农村土地经济学:注重土地和水的利用、土地规划和开发、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市场、地租、土壤保护、税收及土地利用计划、区划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土地经济学或叫不动产经济学,作为普通经济学或经营学的一个分支,注重住房、城市化、城市土地开发和再开发、工商业选址、城市不动产评估、金融、营销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土地经济利用的三方面因素,自然物质和生物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四、土地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依据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古代社会先是地广人稀,没有土地问题;继之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逐渐产生了地权关系、土地分配和土地利用问题,并引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研究。,第二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产生以后的时期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地租理论。其后至20世纪初期,土地问题和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则附属于一般经济学。第三阶段,20世纪的20年代前后,美国伊利等首先提出了“土地经济学”一词,并相继发表了土地经济学大纲(1922年)、土地经济学原理(1924年)、土地经济学(1940年)等专著。,土地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分为三个时期19001929年为第一个时期19301949年9月为第二个时期1949年10月至今为第三个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分为中国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五、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抽象与具体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5、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6、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第二节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一、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1、土地是指大气层以下一定高度,地壳一定深度,包括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劳动的自然、历史和经济综合体,是一切物质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理解上:空间、自然界、一种生产要素、消费品、位置、财产、资本2、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3、土地资产是指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资源:一切可为人类形成财富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生活与生存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社会资源:一切能用于创造财富的社会因素或社会条件。它是来自人类社会的人的因素,是人类自身通过劳动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经济、技术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劳动力资源最重要。,土地: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自然资源(已开垦利用的土地),附加了人为的因素,一般应具双重性,但仍然称为自然资源。不动产:受控制的附着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工资源的总和。,就生产关系方面而言,涉及土地财产、土地资产、土地资本三方面的问题。土地财产:是土地的经济形态之一,是指人们拥有产权的土地,或在产权上有所归属的土地。土地资产:土地财产中可折算为货币并可用于抵偿债务的部分即土地资产土地资本:投入经济运营的土地即土地资本,而土地价格即土地资本的货币表现,即土地资本金。,4、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位置固定要就地利用。面积有限要求我们节约集约利用质量差异因地制宜功能永久合理利用与保护,达到持续利用。(2)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面积有限供求不平衡土地的可垄断性稀缺性占有、所有、使用、受益土地利用的制约性位置固定性就地利用、用途变更困难土地的可改良性投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报酬递减的可能性投资量和结构要适度,过犹不及。,5、土地功能,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土地具有两项基本功能:(1)承载功能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地和生产的场所;也是地球陆地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存在与繁衍的基地,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必须依赖土地的承载功能。没有土地的承载就不会有整个世界。(2)生产功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即使在没有人类劳动投人的情况下土地也能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自然产品。土地的这种生产力被称为自然生产力。,二、人地关系的概念和实质内涵,1、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人地关系可分为两种: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成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人是主体(为土地利用和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称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2、人地关系的实质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人地关系:基本层次:人地关系可简称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如人均土地、人均耕地等等。中间层次: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即目前经济学家和地学家研究的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量等等。综合层次: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人口、环境(土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节、土地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水平的提高,有时也指每个人收入或实际消费水平的增加。好处:提高世界经济水平,很多国家经济及综合国力得到加强。很多国家消除贫穷,大大提高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也向更舒适、更高层次发展。社会问题:贫富不均、失业、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社会不稳定,(二)经济发展:指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1、个人或社会福利的改善2、生活质量的改善3、国家的独立意识的提高二者的相同的缺陷:忽视了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恶化1、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资源日趋枯竭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下面这一新理论(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核心: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公正、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基本特征:1、鼓励经济增长2、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3、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实现途径:1、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3、调整产业及经济政策4、维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及应用,1、土地可持续利用:指土地的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即土地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影响人类今后的长远需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2、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资源数量配置上与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2)在资源的质量组合上与资源性质相适应。(3)在资源的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各地区差异,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政策目标,目前,在中国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以人口对食物的持续供需平衡为目标。(2)应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3)要有长远性。(4)要考虑环境的适宜性。(5)要追求质量的平衡。,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现阶段是改造中地产田土,其作用有:(1)直接提高粮食单产。(2)改善生态环境。(3)解决贫穷问题。(4)从总体上缓解土地短缺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第二章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我们来研究土地问题,尤其土地经济问题,首先就要研究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也就是说有多少土地供给我们使用,而人们又需要多少土地。供给:可利用商品或资源的数量。涉及到已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商品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人们需要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涉及到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还涉及到人们满足相应需求的能力。,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一、概念1、供给-是指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某一市场上在每一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2、土地供给-是指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种用地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的总和。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为什么区分?1、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地球表面能提供的资源总量的限制。2、单个经营者、国家乃至全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总是随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二、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1、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物理供给、实质供给)指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强调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即后备土地资源。其特征是:相对固定,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供给无弹性。有时可(1)针对一些特定资源(2)针对具体的地区单元来理解。,2、制约因素(1)地球的表面积(2)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3)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4)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5)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指各种有用的矿产动植物可供利用)(6)一定的交通条件(使人们易于接近,便于联系和物质交换)3、自然供给的现状,三、土地的经济供给,1、概念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强调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自然供给自然存量经济供给(其中供给人们利用的部分,当人们有足够的兴趣使用它,对其用途产生需求,并赋予一定的价值或愿意承担包括开发成本在内的成本时,土地资源才具有经济意义。),特点:有弹性,是有效供给其可变性表现为两种形态:(1)从某种具体场合看,土地价格可以不变,但土地的经济供给可变,土地投资商可在同一价格水平下选定土地供给量。(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商品受一般价格因素决定,其经济供给是变动的。,2、经济供给的增加形式:(1)直接增加(外延式增加):总量的增加某种用途土地数量的增加(2)间接增加(内涵式增加):一定面积上产出的增长(相当于原劳动生产率下的土地数量增加,实质是生产率的提高),3、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术水平(3)交通运输条件(4)社会需求(派生需求)(5)价格(6)土地利用计划(7)土地供应者的行为及制度,4、扩大经济供给的措施(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经济供给的直接途径。加大对土地后备资源、废弃地的开发复垦力度;向海洋发展(生产能力是世界耕地的1000倍)(2)利用新技术,提高集约经营水平改变粗放经营,提高集约经营(劳动、资金、技术)、规模经营水平,使土地产出提高。(3)调节消费结构达到地尽其用,最适宜利用(4)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珍惜、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不要浪费。(5)保护土地资源,第二节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一、人口发展趋势据人口学家分析,世界人口发展大体是按照由缓慢增长到逐步加速增长又趋向减速增长这一轨迹进行的。1、世界人口发展趋势2、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二、人口压力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一)人口理论1、西方人口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适度人口论2、马克思主义人口论,(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产品的消费增加导致了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空间的压力。二是人口结构、素质和分布对土地的压力。主要指人口密度、人地比例和人口消费水平的上升导致对土地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增长对耕地资源的压力。人类消费的大部分热量和蛋白质95%来自土地,其中80%来自耕地,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0.18hm2,目前不到0.07hm2,人粮矛盾尖锐,迫使人们不断开垦和进行掠夺式的经营,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对草地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对水面和水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对能源矿产和生态环境的压力。,2、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分析,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从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资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其数学函数式如下:其土地承载力(LPC)=fR(t),P(t),C(t)式中,R(t)为农业自然资源条件P(t)为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C(t)为人口消费水平t为时间,广义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既包括耕地与后备耕地,也包括非耕地(如园地、林地、草地、水面)等等,涉及的因素和范围很广泛。土地人口承载力主要研究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二是人口需求生活水平。,土地的生产潜力,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所能提供的农林牧渔各类产品的最大能力。其测算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也可用趋势预测法,区域生产潜力可表示为:Y=Y1+Y2+Y3+Yi式中:Y为土地生产潜力;Yi为单种作物生产潜力。区域土地人口承载量:P=Y/L式中:P为区域土地人口承载量;Y为土地生产潜力;L为人均生活水平。,区域人口承载比:SR=P*/P式中,SR为区域土地人口承载比;P*为预测人口;P为土地承载力。若SR1,表示土地超载。,中科院研究组根据此公式计算结果,将全国大致分为三类地区:,一、富裕地区(SR1)12个省区京、津、沪、辽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总耕地面积占全国22%,人口占全国27%,人均粮食不足300kg或难以达到400kg,资源承载力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带来的纯收益农业中,特殊经济作物一般经济作物大田作物(粮食)用地收益在土地规划许可的条件下,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遵循上述原则来安排用地。,3、比例原理事物的结构在数量上的反映,即是比例.不同的比例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在土地利用中,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因素:用途、土地、劳动力、资金、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者。只有把这些因素按合理的比例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优秀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和优良的土地相结合。总成本一样时,以总产出最高为最佳比例,总产出一样时,以总成本最低为最佳比例。土地和用途的结合也要有比例,合理的利用结构可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比例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耕地使用化肥的数量和种类,一定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本身的养分相适应,即目前提倡的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不能只偏重一种元素。,4、限制因素报酬最高原理在土地利用中,主要因素有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在我国最缺的是土地和资金,但在东部和西部又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缺的是土地而不是资金,土地是限制因素,要力争发展集约经营,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西部地区,资金技术是限制因素,而土地相对较多,要尽量把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全都用在土地上,使之达到最高报酬。,第三节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比较容易得到,但对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还没有很成熟的方法来计算,一般是定性分析。故我们重点讲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1、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概念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对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有效产品:是指该产品能为社会所需要。在分析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时,投入产出率高,则土地利用的效益就好,反之,则低。2、产出类指标产品的实物量;总收入;净收入;利润。3、投入类的指标有土地面积;劳动力;资金;成本。用产出类指标与投入类指标比较,则可得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4、对开发或基建性投入要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法、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一般用百元投资平均每年增加产量表示。公式:每百元投资增加产量=(平均每年增加产量/投资总额)*100%、单位投资收入增长率。一般用百元投资平均每年增长的总收入计算。每百元投资增加总收入=(平均每年增加总收入/投资总额)*100%、投资收益增长率。一般用平均每年的纯收入或利润与投资相比计算。投资收益增长率=(平均每年增加纯收入或利润/投资总额)*100%,、投资回收期。它表示需要多少年,平均每年的纯收入(或利润)总额等于投资总额,或者收回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平均每年的纯收益(或利润)综上,静态分析法适用于开发及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不高、周期较短的情况。,(2)动态分析法(贴现现金流通方法)开发性或基建性的投资不是一次性收回,这些资金要经过若干年的土地利用后才能收回。由于物价及银行利率不同,几年之后的货币与几年前的实效不能等同,为了具有可比性,需要引进贴现系数和复利系数两个指标来消除这种误差。贴现系数=1/(1+r)n(r为利率,n为年期)贴现系数表示从现在起,第n年的一单位货币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复利系数-即现在的单位货币量相当于几年的多少倍。复利系数=(1+r)n(r为利率,n为年期),如:两年前投资开发房地产,投资为10万元,两年后才有收益,两年后收益为11万元,两年的银行利率为r,来比较投资与收益。10(1+r)21110111/(1+r)2,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土地分区利用:根据土地的区位特点,对土地在空间上进行科学布局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也称土地区位利用。意义:1、对土地利用者2、对消费者,第一节土地区位利用原理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区位:即客观物质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区位理论: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土地区位:土地所处位置、场所或土地利用项目在空间上的定位或布局。一、几种重要的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屠能的孤立国2、工业区位论3、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理论4、市场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屠能的孤立国中心内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依赖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农业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距离,屠能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经济分析方法。理论核心是农业生产者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假设条件:(1)在一个大面积区域内,只有一个圆形范围的“国家”,四周都是荒野。(2)该国家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它皆为农业用地。该城市是农产品的消费中心。(3)该国家只有唯一的交通工具马车。(4)该国家的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是相同的。(5)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比例。,2019/12/13,99,可编辑,由于以上假设条件,就形成了屠能圈。屠能圈的安排:(1)离城市最近的区域生产易腐烂不适于长途运输或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农产品。(2)远离城市的区域发展一些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农产品,这样可以弥补距离远造成的成本高的负影响。(3)靠近城市的区域趋于发展集约农业;远离城市的区域土地利用粗放。实质:纯收益最高N=P(C+T)PC=N+TN纯收益P农产品市场价格C农业生产成本T运费小结(P181),图,小结:,二、工业区位论(韦伯)条件: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且不存在劳动力在各地各行业之间流动。其核心是:通过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该理论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前者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项因素,后者指生产区位的集中,包括人口密度、工业复杂程度等。,(一)运费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首先假设交通路线与运输工具为同一种类(铁路、火车),所需费用的多少由运载量与运输距离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在运载量(原材料重量)和运输距离两个因素中,原材料的性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意义。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分:1、稀有原材料:指一定地点储存或开采的,又分为;(1)、不失重的纯物质,即原料经制造后,全部加入产品中。(2)、失重物质2、常见性原材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材料,如水、气、土。,根据上述描述,得到原材料系数(或物质指数)原材料系数=稀有性原材料总重/制成品总重或物质指数=特殊的物质的总重量/产品总重量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来确定工业厂址:第一,凡原材料系数(物质指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产品总重,为节省运费,工厂应放在原材料基地。第三、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与运出工厂的产品重量相等,工厂可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间任意选定。,(二)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首先先来了解几个概念(1)劳动成本:是由工作效率和工资率构成。工资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报酬。工作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工资率和工作效率是不同的,这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由此,韦伯在分析劳动成本与区位关系时,提出了几个概念:劳动成本指数、地域重量和劳动系数。,劳动成本指数: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地域重量: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包括所需物资重量与产品重量之和。劳动系数:劳动成本指数与地域重量的比例。劳动系数=劳动成本指数/地域重量上式说明,在工业区位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劳动成本指数和地域重量(运输费用),对劳动系数大的工业,即劳动成本高而运输成本低的,其厂址选择时一般应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的点,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费用增大的数量,使产品成本降低,(三)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集聚因素;促使经济向一地区集中的因素。包括纯集聚和偶然集聚纯集聚;由生产技术决定的集聚(如:规模扩大)偶然集聚:由社会因素(交通、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它因素)引起的集聚集聚形成的经济效益可使运输和劳动力定向的区位产生偏离。如:一个工厂因集聚所节省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小结对于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可剖析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首先,以最低运输成本为核心,确定工业的基础性布局;其次,通过劳动力成本对于工业的基础性区位加以校正;最后,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于工业区位进行适度集聚与适度分散性的调整。,三、中心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1、中心地:相对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泛指的城市或居民点。是指区域内向周围地域的居民点提供各种服务和货物的中心城市或居民点。2、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或服务3、中心性: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4、需求门槛:指某一个中心地维持中心地职能、供应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5、商品销售范围:指消费者为获取物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大路程,实际上是指销售范围和服务半径。克里斯塔勒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交通、行政管理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从而形成了六边形的城市空间分布模型。,理论的要点是:城镇是区域的“中心地”。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外形上互相衔接,而且在数量上和面积上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边界上互相衔接而无空白,从而一般而言必然以六角形为基础;另方面,在一个区域内,上一级中心地与下一级中心地的数量比例具有固定的系数K。,四、市场区位理论(德国)是对克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区分了富裕区和贫穷区2、指出各中心地之间存在重叠、交错的市场区3、认为同等级的市场之间也存在着互补性,第二节土地区位效益与区位配置一、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一)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屠能圈理论的应用(二)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见图城市各业用地的区位特点: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居住用地,二、区位原则1、农业优先原则2、比较利益原则3、指向性原则4、地区专门化与多样化结合原则5、相对均衡原则6、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原则7、个体区位与群体区位结合原则8、多因素综合效益原则9、市场区位与政府区位结合原则,三、土地资源的区位效益(一)、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相对于同一个消费市场,土地距市场的距离和空间位置不同,不同位置的单位土地价值、利用方向和集约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二)、区位效益理论的实践意义区位效益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结构,人口、工商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集聚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类可利用区位效益理论改变这种趋势。如:级差地价政策,可控制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的过度膨胀,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三节农业土地分区利用一、中国中西部经济区农业用地配置(一)农业布局理论其核心是以区位地租作为分析手段来探讨农业生产合理布局问题。区位地租: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公式:L=Y(m-c)Ytd总收益总运费L-区位地租Y-单位面积产量m-产品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t-单位产品单位距离的运费d-作物产地与市场距离运用上式,可计算不同作物的合理区段,作成作物的地租曲线,如下图,二、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用地配置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用地配置的迫切任务是合理建立农业专业化生产体系。(一)农业专业化理论1、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形成的背景(1)生产力的的迅猛发展。如: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农产品输送范围扩大,运费降低(2)城市地带的形成(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2、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中心内容,公式:R=Y(p-c)R-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Y-单位面积产量p-单位农产品在其产地的收购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R大,那么就可以发展专业化生产。3、按比较利益原则划分农业专业化产区(1)微观,以R=Y(p-c)判定(2)宏观,比较利益原则,从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二)中国东部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对策除依据R=Y(p-c)判定外,充分考虑地区农业分工,构筑合理的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结构体系,首先打破地区封锁,从整体利益出发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方向此外还要组织好农产品流通。,第四节城市土地分区利用一、土地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二、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1、位置的特殊重要性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5、用途变更的困难性,三、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一)商业区1、中央商业区2、城区商业区3、街区商业区二)工业区1、轻工业区2、重工业区三)居住区,四、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圈层说与级差地租支付地租的能力=(把企业配置在特定位置可望获得的收益把企业配置在边际位置可望获得的收益)/企业占用土地面积边际位置:不产生级差地租的位置由于不同的业主、居民户对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的地块,愿意或能够支付的地租能力很不一样,从而被配置在距离市中心不同的位置。,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一)圈层布局设想城市内各区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影响功能分区布局的因素是区位地租,各种企业、居民户都会按其支付地租的能力大小成圈层状分布。二)三维布局设想城市范围受地形、交通、水陆分布状况等因素限制不可能扩张太大时,城市立体利用出现,区位地租(交通方便程度,营业额等引起的)随建筑物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三维布局。,三)扇型布局设想考虑交通、河流、各功能区的不同程度的吸引和排斥关系时出现。四)多核心布局设想一种城市的自然发展结果五)多中心布局设想城市规模过大时出现,五、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长期的行政无偿划拨造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普遍浪费严重。一)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二)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中国土地利用分区1、东南沿海区2、环渤海区3、东北区4、中部五省区5、西南区6、黄土高原区7、西北区8、青藏高原区,第五章土地集约利用,第一节土地集约经营概述一、基本概念1、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相对较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经营方式,土地粗放经营:相对于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来说,使用大面积土地的土地经营方式。2、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数量。初级集约度指在土地产品如作物、矿物、办公楼或住宅空间和其它土地的生产经营中,直接应用于土地的资本或劳动数量。次级集约度指在特定地点上对土地产品加工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德国农业经济学家T布林克曼(TheodorBrinkman)给出了土地经营集约度的公式:I=(A+K+Z)F其中:I土地经营集约度,A工资,K资本,Z经营资本利息,F-土地面积。,3、土地经济容力: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配合达到最佳状态时,所能容纳的其他要素的数量(可用实物或货币量表示)。它与土地经营集约度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并不考虑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配合的状态,而前者则反之。由此可见,在考察土地经营集约度时,对于土地经济容力的考察是极其重要的。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经营集约度问题所涉及的最根本的理论问题是土地收益变动规律问题,即在单位面积土地上不断地追加投资,会引起土地收益如何变动的问题。,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提出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杜尔阁,对于这一变化首次进行了系统的描述1815年英国学者E威斯特(EWest)则在总结前人描述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收益递减律”。他还对报酬递减律规定了一个明确的内涵:“在耕作改进的过程中,原生产物数量的增加将耗费日益增大的费用,或者换句话说,土地纯产品和它的总产品的比例是持续递减的。”(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演变据研究,最早系统提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是马尔萨斯。他曾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规律,其中最典型的观点是“按耕作进展的比例而增加的年产量,和以前的平均增加额比较起来,必然是逐渐地并不变地减少下去的”,(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丰富和完善。A、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B、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人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C、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D、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单位面积产量),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E、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4)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肥力和土地报酬变化规律的观点,(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启示。a、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适用时间范围。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e、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也就提高了,(6)、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报酬: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三种形态的报酬用公式表示为:实物形态:报酬=产出的实物量/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价值形态:报酬=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价格形态:报酬=产出物的价格(或货币额)/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7)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a、技术保持不变或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b、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第二节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y=f(X1,X2,X3,Xn)=f(Xi)(I=1,2,n)式中:y为产量;f为函数关系;Xi为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为了研究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人们常把其他生产要素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只研究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与总产量的关系。这时,这种关系的函数表达式为:y=(X式中:y为总产量;为新的函数关系;X为某一生产要素的投人量。这个函数表明:当某一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X时,所生产出的产量为Y。,通过这一函数式,还可以求出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APP)和边际产量(MPP)以及生产弹性(EPP)。平均产量(APP)=YX,它表示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MPP)=yX,X表示变动生产要素的增加量,y表示在相应情况下总产量的增加量,二者之比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其中:X二Xi+1Xi,Y=Yi+1Yi,i=1,2,n1。研究报酬变化规律,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生产弹性(EPP)=MPP/APP它表示报酬的变化强弱及变化方向。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用图形表示,见图,图所表示的内容如下:(1)当生产要素X在从零增加到A点这段区域内,边际产量递增,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平均产量虽也平缓增加,但未达到最高点。由于在这段区域中,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均没达到最高点,因此对任何一项投资生产活动,其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应停止在“0MPP。当投入量增至C点时,边际产量减至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只考虑实物形态的报酬,那么C点就是最佳投资点,因为这时的总产量最高。如果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出物的价格(即要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最佳投资点,则可按下述方法求得:1)当该生产函数是点函数时,用厶夕地工:h户y可找到最佳投入量。式中尸I代表生产要素的单价,尸y代表产出物的单价。2)当该生产函数是连续性函数时,用dydJ:户I尸y可求得最佳投入量。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的X值肯定在(AXC)范围内。,(4)超过C点以后,再追加投资,边际产量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数;总产量的绝对数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但二者都不可能再增加。所以,无论是从实物量角度,还是从价值量(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投入量都不应超过C点。,第三节土地集约利用途径,一、正确地认识土地投入1、我们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在投入达到最佳点之前,这些投入会引起递增的报酬2、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人3、现实经济活动中要把所有投入作为变动生产要素求得其最适量二、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1、集约方式(资金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劳动集约按照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又分为两种形态(1)、积累形态的劳动集约(2)、消费性生产形态的劳动集约,积累形态的劳动集约如: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土地生产条件,这是农业内部的一种劳动积累。这种劳动集约所创造的价值,要经过长时期多次转移到农产品的价值中去消费性生产形态的劳动集约它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如,合理密植,精细管理,大量施肥,增加复种指数,这些都是增加劳动投入的增产措施。这种劳动集约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转移到当年新产品中去,资金集约是指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产的一种经营方式。高度的资金集约必然表现为在农业生产当中广泛采用机械、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一般来说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集约,而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是资金集约,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这些国家,土地面积较多,工业比较发达,资金比较充足,他们的农业主要是采取资金集约的类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为主的农业将逐步向资金集约的方向发展。,2、确定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1)、看当时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的能力;(2)、看土地本身的肥力,包括土壤化学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集约边际:集约度的最高限度粗放边际:集约度的最低限度前者是指一定面积土地上投入的最高限度;后者则是指一定投入所能覆盖的面积。3、确定集约经营的适合度(1)、经营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就以“边际收入=其价格反比”来确定最佳投入点;(2)、如果经营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物质产品,并且又有充足的、廉价的投入,则应以“边际报酬等于零”这一点为投入的最佳点。从中国情况看,总体上,可以“边际报酬等于零”的投入点为最佳点。,4、影响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因素有土地位置、自然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经营者状况5、农业集约经营的障碍(1)、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自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实现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经过近20年的实践,这种承包经营的农村经济组织己显示出巨大的不合理性,主要的就是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的不良后果是;A:不利于农业机械操作,摆脱不了传统手工劳动的限制,这与农业集约经营所要求的机械操作之间形成一对矛盾。B: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农业集约经营要求保持土地肥力,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这就需要不断地整治土地,包括平整梯田,开修沟渠,植树造林等工作。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分散,难以把农户组织起来从事这些工作。C:不便于土地经营的统一规划。农业集约经营要求在小范围内统一规划土地经营方向,(2)、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额低,经济实力弱,大多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产品主要满足自身生产和消费的需要。(3)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低。农业集约经营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一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多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无组织状态中进行。打工是主要的转移方式,能够出去找到合适工作的都是一些体力强壮、思想解放的青年人。相对来讲继续从事农业耕作的,有的年老力迈,有的体弱多病都是些身心素质较差的入。这部分人己基本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经营,没有进行集约经营的强大动力,也缺乏集约经营的实际能力。(4)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农业集约经营最为关键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实行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转化克服人的生产能力的自然限制,从而取得较高的劳动经济效益,6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战略选择以科技进步为前提的适量的劳动集约和适度的资金集约二者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第一,我国人多地少,今后保持一定的劳动集约仍然是必要的和必须的。但绝不能单一的劳动集约。所以只能是适量的劳动集约。第二,农业集约化的趋势就是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逐步增加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但是,我们又不能走美国那种高度资金集约的道路,因为我们国家的资金有限,劳动力又有剩余,所以只能是适度的资金集约。第三,集约经营的实质是科技不断进步和不断应用,在集约经营中要以科技进步为条件,不论劳动集约,还是资金集约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7、农业集约经营的措施第一,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有计划地开垦荒地,不断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后劲。第二,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农业技术的改造和推广,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第三,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第四,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改进生产结构;第五,因地制宜,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第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第七,加强土地的承包管理,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研究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的合理程度.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农地的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又存在粗放利用的现象,所以为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可以说是土地工作者当前迫切的任务之一1、主要内容:避免土地的空闲所造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损失;慎重确定一切用地项目,避免项目不当,造成土地与土地附属物投资的双重性、长期性浪费;合理确定一切建筑物、用地项目的占地标准,避免盲目贪大求宽,造成土地与投资的双重性、隐蔽性、持久性的浪费;强化土地立体利用向空中、地下扩展土地实际利用范围。,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指标: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城市土地建筑物容积率。按照城市的不同规模,将人均用地指标划分为四级,其中最低者为特大城市,人均用地指标为60.175.0m2,最高者为小城市,其指标为105.1120.0m2。1995年,全国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了142.67m2,在人均建设用地超过120m2的城市中,77为小城市,占全部小城市的66。1999年全国城市土地总平均容积率为0.341,其中,上海、北京已分别达到0.578,0.561;全国城市高者0.4左右,低者0.2以上。2000年,全国平均为0.342,上海、北京分别达到0.621,0.562,其他大城市则一般在为0.450.55左右(如武汉0.549,深圳0.546,济南0.538,青岛0.534,郑州0.474,厦门0.450,石家庄0.438;大连0.420);哈尔滨超过上海达到0.623居全国之冠。,3、城市土地的立体利用的意义:可发挥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向空中要土地,向地下扩土地,大大节约土地,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改变城市建设的“平摊”状况,提高城市的集聚度,便于人们的活动,取得集聚经济;使建筑物向空间发展,增加道路面积,改善交通状况;扩大绿地面积,改变城市面貌,美化城市景观;有助于解决城市土地供不应求的危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第六章土地规模利用,第一节土地规模利用原理一、土地利用规模及其表现土地利用规模:是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土地利用规模在农业中通常是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农业生产要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进行。其次,土地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即只有在一定的土地规模上,才能决定劳动力和资金的投人规模,其投入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土地规模的受容力。,二、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纯粹规模:在生产经济学中,所有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同时增加或减少由纯粹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企业经济收益的变化,称为规模报酬。(在现实中“纯粹规模”变动是很少见的。)土地规模的扩大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互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