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pdf_第1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pdf_第2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pdf_第3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pdf_第4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人口是构成社会、进行各种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发展状况影自着人类活动的 各个领域,反过来,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也对人口的发展和变化起着较大的影响 作用。因此,人口问题是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和实现发展目标的依据和出发点。 研究人口问题,离不开对人口发展预测分析。在人口发展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人口 发展刚日二_ 人口现代化。人口现代化研究包括生育及再生产类型、人口素质、结构等多 方面的因素,如何来评价人口现代化,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套可供参考的人口现代化 评价体系。因此,人口发展预测和人口现代化评价研究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于e 述的分析,本文以区域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做了如下的研究工作: 第一,利用宋健的人口预测模型,分析了生育模式h m 、按龄相对死亡率uj ( 1 ) 和按 龄妇女比例k i ( t ) 等参数扰动对 口发展的影响。根据实际的隋况对 口发展预测模型进 行了技术处:理,列出了人口发挥嘲9 的指标。 第二,结合人e l 发展提取的指标建立了人口1 代化指标体系,以当代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的平均水平为实现八口现代化水平的度量,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e 结合 职法,对指 标体系中的备指标进行权重设置。 第三,以大连市的人口发展为实例,开发了人口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系统软件,以 大萄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预测了2 0 0 1 年一2 0 2 0 年的人口发展指标,测算出大连 市的人口现代化程度值,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推进 口现代化进程提出了 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论文工作表明,所预测的结果和建立的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参数扰动;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 a b s t r a c t p o p u l a t i o n i st h em o s t k e y e l e m e n to ft h e s o c i e t ya n d v a r i o u sk i n d so fa c t i v i t y , p o p u l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ei si n f l u e n c i n ge a c hf i e l do ft h eh u m a n a c t i v i t y c o n v e r s e l y , v a r i o u sk i n d so f s o d c t i e s , e c o n o m i c , n a t u r a lf a c t o r sa r cp l a y i n gg r e a t e ri n f l u e n c e f u n c l i o no np o p u l a t i o n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c h a n g et o o s o ,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i s s u ei st h eb a s i sa n ds t a r t i n gp o i n to fac o u n t r y o r r e g i o nm a k ed e v e l o p m e n t 蓼l a l t h e 咖d yo f p o p u l a t i o ni s s u e ,m u s ta n a l y s et h ep o p u l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f o r e c a s t , b a s e do n p o p u l a t i o nf o r e c 域p r o p o s ep o p u l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印a l p o p u l a l j o n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t h e m g e n t t a s ki st os e tu par e f e r e n c e p o p u l a t i o n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 t h e r e f o r e ,p o p u l a t i o n f o r e c a s ta n d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e v a l u a t i o nb e c o m e 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r e s e a r c hs u b j e c ta tp r e s e n t r e g a r d i n gr e g i o n a lp o p o h t i o n 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蝤c c t ,t h em a i n j o bo f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e s : f i r s t l y ,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e d i c t m o d e l o f p o p u l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e t u p b y s o n g j i a n , a n a l y z e t h em o d eo fh 向j l 舀t h er e l a t i v ed e a t hr a t eo fa g ea n dt h ew o m a np r o p o r t i o n , w i t hs u c h p a r a m e t e rd i s t u r b a n c ei m p a c t so np o p u l a l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s y s t e m a n dl i s t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e x e s s e c o n d l y , e s t a b l i s ht h es y s t e mo f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i n d e xo f p o p u l a t i o n c e g a r da v e r a g el e v e l w h i c h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yd e v e l o pa st h em o d e r n i z e dl e v e lo fp o p u l a t i o n , a n dc o m b i n ea h p m e t h o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c a r r y o n t h e w e i g h t t os e t u p t o e v e r y i n d e x f i n a l l y , r c 驴r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p e o p l e o f d a l i a na si u s t a n c e , d e v e l o p o dt h es y s t c n a ss o f t w a l , h a v ep r e d i c t e dt h ep o p u l a t i c mo f 2 0 0 1 2 0 2 0 y e a m , a s t i m a t e o u tt h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d a l i a n ,a n a l y s e d t o t h er e s u l t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s c i e n c er e a s o n a b l e p 0 崎i e l 跚m 朋d a 6 0 璐 t h e t h e s i s j o b 蜘:p o p u l a t i o n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n d e xs y s t e ms e tu pa n dc a l c u l a t em e t h o d h a v e f e a s a b i l i t ya n dp m 荫c a b i l i t y , k e y w o v d s :p o p u l a t i o nd e v d o p m e n tf o r e c a s t ;p a r a m e t e rd i s t u r b a n c e ;p o p u l a t i o n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n d e xs y s t e m ;e v a l u a t i o n i i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一f 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宝整!日期- 2 丛:丝 区域人u 发腱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1 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背景 自2 0 世纪7 0 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人口增长的绝对值逐年减少,创造出生育率急剧降低的世界性“奇迹”,在人口 数量控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人口发展得以超前于国家的社会经济 发展而走上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l 】【2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 程中,人口与发展问题面临的复杂性依然存在: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 力居高不下;在经济尚不发达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给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了难度;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将长期存在,消除贫困的任务依 然艰巨;流动人口增加、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及人口在不同地域间的重新分布, 对传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及相关人口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人口和人口问题范围较广,包括人口发展的规律、特点、趋势及动因;人口 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人口再生产与婚姻家庭、人口素质、 就业的相互影响:人口的分布和空间移动规律,还包括各国人口问题及其相互影 响和人口政策的分析研究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和实现发展- 目标的依据和出 发点。“。当今面临人口发展过快,造成对资源和生态平衡严重压力之际,如何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此,人口发展问题的 研究进一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研究人口问题,离不开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人口发展问题,离不开 对人口发展预测分析,结合人口发展的特点人们建立了不同的人口预测模型f 5 l 。 而人口发展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人口现代化的提出更科学地表达了我 国人口发展的方向,是“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看待和分析当前的人口问题”1 6 j 。 另外,对于人口发展如何实现“质”的转变,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导向。研究 人口现代化,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并建立一套可供参考的人口现代化的 指标体系。 本文以区域人口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人口发展预测:融合了人口发展的相关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指标和经济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并结合区域理论 和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1 2 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1 2 1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的研究现状 ( 1 ) 区域人口 区域人口”1 是指生活在特定地域中、特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 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区 域发展的原动力和最终的受益者,是实现区域p r e d ( 人i z i 问题p o p u l a t i o n p r o b l e m s 、资源问题r e s o u r c ep r o b l e m s 、环境问题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o b l e m s 、发展问 题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b l e m s ) 协调发展的核心和主体。人口作为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 一体,其数量、规模、素质、结构、分布、与迁移状况,对区域发展具有直接的、 彼此不尽相同的影响,能起到重要的加速或延缓发展的作用”1 。因此研究区域的 人口闯题是非常重要的。 ( 2 ) 人口预测的涵义 人口预测。1 是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现状和以往人口发展的规律 性,以及对影响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假设,对未来人口发展状况进行的推算。 人口预测是通过直接影响人口变化的出生、死亡、迁移三大要素来进行的;出生、 死亡、迁移三要素的变化,是一定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因此,进行 人口预测必须把定量分析紧密结合起来。人口预测实质上是以现有社会经济发展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分析为依据,结合其人口的现状及其人口现象间的稳定比例关 系,按照未来社会经济的前景,及其对未来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对未来人口的 发展趋势及构成变动作出恰当的估计,它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以数量的形式反 映人们对未来人口发展及其状况的认识水平。 ( 3 ) 人口预测方法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人口预测是在影响人口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进行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对其未来 人口规模和特征的估计。人口预测作为一门科学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服务,并 有其特有的方法论,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人口预测的方法种类繁多, 主要有数学方法、队列要素法、多区域预测法、社会经济模型法以及其他一些方 法。 数学方法。1 是选用某种适当的直线或曲线函数,拟合人口过去的发展变化, 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将来发展趋势的方法。 队列要素法“”是根据人口本身变动要素和人口学原理的分要素预测方法,即 利用按年龄划分的人口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出生、死亡、迁移三种要素来分别预 测未来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移人数的方法,其人口总数变化通过队列预测法 便可获得。 1 9 7 5 年,以美国人口学家罗杰斯( a r o g e r s ) 为中心开发了多区域人口预 测法。,它是根据马尔柯夫链的性质并考虑影响人口变动的出生、死亡、迁移三 要素建立模型。 社会经济模型“”是以某种数学方法,把握过去社会经济变量的变化和人口数 量以及人口变动要素的变化之间所能观察到的相关关系,假设其相关关系将来保 持不变,并以此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变量的将来预测值,预测将来的人口数量以 及将来可能要发生的人口变动要素的变化,社会经济模型法主要有伊斯特林假 说、b u t z w o r d 模型以及l e e 6 a n 模型等。 另外,还有2 0 世纪4 0 年代前期由莱斯利( l e s l i e ) 等人提出了莱斯利矩阵 法的人1 :3 预测方法;以及近年来建立了各种预测方法来模拟人口发展过程,有一 元线性回归法“1 、自回归法、指数函数法、幂函数法、多元回归模型法、灰色系 统g m ( 1 ,1 ) 法。1 、系统动力学法。“等,目前应用较成功且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宋健 “1 、于景元等人提出的人口发展方法,本文即采用这种方法。 区域人口发艟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1 2 2 人口现代化评价的研究现状 ( 1 ) 人口现代化的研究现状 1 9 9 2 年,著名人口学家刘铮教授率先提出了“人口现代化”这一崭新的概 念,在当时的学术界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引起了关注,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与实 际工作部门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人口现代化”的研究是 源于对”人口素质”研究。 国外学者对人口素质的研究源于英文“p o p u l a t i o nq u a l i t y ”一词,即人e l 素质 1 1 3 】。1 9 4 9 年,法国学者阿朗德里( a l a n d r y ) ,他在发表的人i ;3 概论由曲 区分过”量的人口学”和”质的人口学”,尊认为后者文入类生理、智能、伦理、优 生学的资质为研究对象。 1 9 5 2 年,索维( a s a u v y ) “”在人口通论中也曾以一章的篇幅讨论了 的人口素质问题。他在该书的第2 1 章中分析了有关质量人e l 学的几个问题,如 优生问题、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的关系问题、智力遗传问题、各民族差别问题及 安乐死问题等。索维还区分了优生学和环境学,在他看来,两者的研究目的都在 于改进人类的质量,不过前者是通过遗传,后者则是通过改变环境。 现代著名的学者舒尔茨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口质量就是人力资本的“人口质量经济学”早已成为人口经济学中的一门显学, 其对人口素质的讨论当属首推。前苏联学者巴兹德勒夫认为人e l 质量是人口构成 体系的总和。他所说的人口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构成、人口健康状况构成、业务技 术熟练程度构成、教育水平构成和社会阶级构成等“。 总之,西方人口学说史上,对人口素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不过这也是人 口现代化研究的雏形。 国内学者对人口现代化的研究:自从1 9 9 2 年刘铮。”提出“人口现代化”概 念之后,人口现代化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与实际工作部门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然而,由于现代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对人口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尚未趋于 一致。 刘铮认为”“,人口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现代化,是指与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相适应的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所形 成的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模式:二是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主要指人的身体 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化。人口现代化的两个方面,互相联系、 区域人l j 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互相制约,但又互相区别。互相联系表现在: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人口素质现 代化都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两者区别之处在于,人口再生 产类型现代化着重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人口素质现代化着重反映的是 人类自身素质的变化趋向。 顾宝昌“”提出了生育现代化的“三维”观点,认为生育现代化是从传统形态 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现代生育形态应该是一个生育率接近于更替水平、晚婚晚 育蔚然成风、生男生女没有偏好的局面。 穆光宗“”“”对顾宝昌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修订与补充,指出生育现代化是生 育数量、生育质量、生育时间、生育性别偏好、生育方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 变、过度或发展。 邬沧萍“”“”从人1 3 再生产类型、人口素质、人1 3 结构、人1 3 迁移和分布现代 化四个方面对人口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查瑞传o ”从人口自然变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文化教育、人1 3 行业职业分 布与人口迁移5 个方面对人口现代化所应具有的标准。 彭希哲。”教授认为人口现代化概念的主体是对一国或一个地区人口发展 状况的综合描述,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人 口现代化”是以一组互动的指标体系对一国或一个地区人口发展状况的综合描 述。重点是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人口过程主要包括出生、死亡和迁 移及城市化。 王秀银“2 3 1 认为,人口现代化指的是人口类型或人口变量自传统向现代的演 进、转化过程。这里讲的人口类型和人口变量,不单单是与人口数量、规模直接 相关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及有关变量,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人口素质类型、人口结 构类型、人口分布类型及有关变量。人口现代化所要探讨的,是一个走向现代化 社会的人口发展状态。而从“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来讲,人口现代化研究一方 面要回答人口发展如何与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同时还耍回答在社 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人口的优化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以人口各方面特性发 展演进的过程,是指人口类型或人口变量自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演进与转化的过 程,也就是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类自身现代化建设,代表未来人e j 发展的方向。 ( 2 ) 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研究综述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1 9 7 5 年,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 0 d c ) 提出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p q l i , p h y s i c a lq u a l i t yo fl i f ei n d e x ) ,它由0 岁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成人 识字率三个指标构成。指数在8 0 以上的为高素质人口;7 0 8 0 属中等;在6 0 以下为低素质的人口。 国内采用p q l i 来测度人口素质存量的代表人物有马淑鸾。,王俊改“5 和穆 光宗3 。 1 9 8 2 年,马淑鸾最早采用p q l i ,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计算并与国 外比较,结论是:1 9 8 2 年中国的p q l i 为7 7 ,印度为4 3 ,美国为9 4 ;而且1 9 8 2 年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在全国的排序与其人均g n p 的排序 基本一致。 1 9 8 2 1 9 9 0 年,王俊改等对中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的变化进行了时序比较, 结论是:1 9 9 0 年中国的p q m 为8 3 ;从区域差别看,p q u 达n 8 0 以上的高素质人 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 1 2 4 ,p q l i 在6 0 8 0 之间的中等素质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 的1 8 5 7 ,唯独西藏只有5 l ,属于低素质人口。并且再一次发现p q l i 与人均g n p 存 在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即人口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函数,二者同时也相 辅相成。 1 9 9 0 年,穆光宗也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的p o l i 值进行了国际比较,结论 是:世界平均为6 5 ,发达国家为9 4 ,欠发达国家为5 3 ,中国约为8 0 ,印度为5 7 。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张纯元提出,基本实现人口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至少应 包括七方面的内容: a 人雕吧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持久的低水平出生率,常态的 人口死亡率,适应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 人口出生素质很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很低,出生婴儿死亡率很低,孕 产妇死亡率很低; c 人口智力水平发展较高同龄人受高等教育比例达7 0 以上; d 人的思想境界是高尚的、文明的; e 有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职业 结构、人口部门结构、人口教育结构、人口城乡结构; f 平均预期寿命较高,并基本达到健康老龄程度,8 0 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 率达到5 0 以上; g 人口再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养老经济保障、医疗保障覆盖面达8 5 以卜。 区域人u 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南京大学人口所夏海勇f2 6 l 也提出了一种”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他考虑了人 口结构因素,舍去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最终选择y 9 个指标来构造”人口素 质综合指数”,即: 人口素质综合指数 平均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总和生育率 男性成人识字率 女性成人识字率 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1 5 6 4 岁人口所占的比重 ( 3 ) 人口现代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陈再华【1 8 1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各因素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使各因素 指标成为无量纲指标,并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建立了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模型。结 果发现:无论是综合来看还是分因素来看,中国人口素质都是呈递增的趋势。从 结构来看,问题主要出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区域之间的差异也 主要在这些方面。 夏海勇的“人口素质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借助于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 组成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取值阵,求得基点数据,并进行同度量处理,再计算出 ”人口索质综合指数”,从而获得评价概念。 ( 4 ) 现有人口现代化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p q l i 的3 个构成指标中有2 个是反映健康状况的,而只有1 个是 反映教育状况的;仅用识字率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对文化的需求似乎太粗;仅 从健康和识字两个方面来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生活质量显然又过于简单;陈 再华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和夏海勇的聚类分析法过于复杂,不利于推广。 其次,大多数的入口现代化度量结果都讨论了与经济的相关性,但是没有把 经济现代化加入到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中。 再次,人口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人口现代化水平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只使用某些人口发展的绝对量指标往往会使结果因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主观因素的介入而产生与实际现代化水平的偏离。既然人口现代化是建立在人口 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就不能脱离人口的发展来谈人口现代化。 最后,中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按统一的指标来衡量人口的 现代化程度,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1 3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要点 针对目前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热点,以区域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宋健的人口 测模型,分析了预测参数扰动对人口系统的影响。根据人口发展指标,建立了人 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人口发展预测和现代化评价系统。以大连市人口 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 第一,本文利用宋健的人口预测模型,分析了生育模式h m 、按龄相对死亡 率pi ( t ) 和按龄妇女比例k i ( t ) 等参数扰动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根据实际的情况对 人口发展预测模型进行了技术处理,列出了人口预测发展的指标。 第二,基于区域人口发展的特点和人口预测发展指标,建立了区域人口现代 化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 权重设置,进而实现人口现代化程度的测算。 第三,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了人口发展分析系统,对大连市人口进行预测,并 对大连市人口现代化程度进行了测算,软件开发的操作系统平台为w i n d o w s 9 x 、 w i n d o w s 2 0 0 0 。软件的开发工具为v i s u a lb a s i c 6 0 ,数据n - - i 具采用a c c e s s 。应 用系统测评的结果,对大连市人口的发展和现代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 的政策性建议。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2 人口发展预测分析 人口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各方面互相关联着的庞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很 有必要把人口问题看作为一个系统。通过“数学模型”把不同的部分分解出来, 利用科学办法定量表示出来,在模型的基础上,对人口的发展过程进行定量的分 析和预测【1 1 】【期。 2 1 人口系统分析 、u 时间 泓 l i 政经军文教科卫习民心价道法历生 i 治济事化育技生俗族理值德律史态 l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 图2 1 人口系统分析图 f i g 2 1a n a l y s i so ft h ep o p u l a t i o ns y s t e m 根据人口发展的基本机制,把一些主要因素综合在一起,一个地区一个入口 群体的人口定量发展机制可用系统分析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如图2 1 所示。图中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黑线表示自然生、自然死、迁移和扰动等几项主要因素对人口的正向作用以及社 会和自然界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虚线表示人口对他们的反作用,即人口发展对社 会和自然界的反馈作用。这是人口发展模型总体的概略表示。要构划出这一详尽 复杂的模型,往往要牵涉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型。随着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 和精度的不同,可以构造不同广度和不同深度的模型。本章讨论的是一个子系统, 即从生、死、迁移等角度考察人口发展的定量关系。 2 2 人口发展方程 在一个稳定社会中,人口发展是由人口系统的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变动 决定的。定量的建立人口总量与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得到了描述人口发展过 程的数学方程式或数学模型。根据人口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的预测需求, 人们建立了各种预测方法来模拟人口发展过程。其中成功的且比较流行的方法是 宋健、于景元等人提出的人口发展方程“”,本文即采用这种方法。 连续的人口发展方程: _ o p ( a , t ) + 掣一p ( 口,t ) p ( a ,t ) + g ( a ,t ) d 日o t p ( a ,t 。) - p 。似) ( 2 1 ) p ( o ,t ) 一l f ,( t ) 一f l ( t ) f 2 2 k ( a ,t ) h ( a ,t ) p ( a ,t ) d a 一 离散的人口发展方程: 妒( t ) 。f l ( t ) 艺k i ( t ) h l ( t ) x i ( t ) 1 2 d - x o ( t ) 一( 卜“0 0 ( t ) ) ;f ,( t ) x j ( t ) 2 ( 卜( t ) ) x j 1 ( t ) + g i ( t ) ,i = l m 2 “,m ( 2 - 2 )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其中: p ( a ,t ) 为人r 3 年龄密度函数, w a ,t ) 为相对死亡率函数 g ( a ,t ) 为机械变动因子, v ( t ) 为第t 年实际出生的婴儿总数, 0 ( 1 ) 为妇女总和生育率, k ( a ,o 为a 岁女性比例, h ( a ,t 1 为妇女生育模式, 【a l ,a 2 为育龄区间, h i ( t ) 为第t 年i 岁妇女的生育模式, x i ( t ) 为第t 年i 岁人口总数, u 。( 1 ) 为第t 年婴儿死亡率, u ( t ) 为第t 年i 岁人口变动到i + l 岁人口过程中的死亡率, g l ( t ) 为第t 年i 岁人口的净迁入人口总数。 根据( 2 - 2 ) 式进行人1 3 预测是将芦( t ) 做为控制参数进行的,一般x ( 0 ) 可 由统计资料得到,女性比例k 。( t ) 、死亡率u ;( t ) 、生育模式h 。( t ) 都是随年龄、 年代的推移而变化的,所以有必要讨论它们的扰动对人口发展稳定性的影响,下 面的讨论是在假设g ( t ) = o 下进行的。 2 3 参数扰动对人口发展系统的影晌 2 3 1 生育模式的扰动对人口系统的影响 生育模式h i ( t ) j j e j 来描述各个年龄妇女生育活产婴儿的相对比重。它是用妇女 按龄生育率被总和生育率1 2 9 】除来计量的。反映了妇女生育年龄的分布,从中可以 看出生于高峰年龄、生育密集程度及生育早晚,生育政策和生育观念均能在这里 体现出来,一般是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概括的,特别是在人口控制政策干扰 下的生育模式会有较大的差异。下面我们讨论h i ( t ) 对绝对出生人口的影响。 啦 假设妒( t ) = ,( t ) e l q ( t ) l l i ( t ) x ( t ) 中的卢( t ) 、k 4 ( t ) 、x i ( t ) 不随t 变化,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即: 1 l r ( t ) = 1 l r ( h ,t ) , 令:h i ( t ) = h i ( t ) + a h i ( t ) , e h = 1 l r ( h ,t ) 一1 l r ( h ,t ) = t l ( a h ,t ) 因为:艺h ;( t ) = h i ( t ) 所以:h ;( t ) 一附t ) - h i ( t ) 】一。 又令: f ( t ) = k ;( t ) x i ( t ) 为第t 年育龄妇女总数。 所以:气= 卢( t ) k i ( t ) x 。( t ) h i ( t ) 卢( 1 ) k _ ( t ) x i ( t ) h i ( t ) | 卢( f ( t ) 。m a x :i a h t ( t ) i 类似地可以分析得到按龄妇女比例k 。( t ) 的扰动对绝对出生人口的影响。 2 3 。2 按龄相对死亡率对人口系统的影响 ( 2 - 3 ) ( 2 4 ) ( 2 5 ) 由于统计口径及其计算方法的不同,所求得的l a 。( t ) 与实际值是有一定的差 异的。这也会对预测结果带来偏差,我们从它对绝对出生人口的影响来讨论: 口2 假设妒( ,1 ) = 妒( t ) 一卢( t ) k j ( t ) h i ( t ) x i ( i ) 中的b ( t ) 、k ( t ) 、h i ( t ) l ;d 不随t 变化,t 。为预测初始年份,现预测t = t o + n 年的妒( t ) : d : 妒( 肛,t ) = 妒( t ) 一卢( t ) 乏k 。( t ) h i ( t ) x i ( t ) ( 2 - 6 )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 l s a i h 挑( t ) 珥阳卿阳( 川) 又令:p i ( i ) t j “i ( t ) + m ( t ) ,t = t o , t o + 1 ,t o + n - 1 ( 2 7 ) s i ( t ) = 1 - - t i ( t ) ,s i ( t ) = 1 - 肛】| ( t ) s i ( t ) = s j ( t ) 一肛i ( t ) 所以:占。= 妒( ,t ) 一妒( ,t ) ( 2 8 ) 2 薹 声c t ,h t ct ,k st , x t w ct 。, i js :_ j ( t 一,一 3s t _ j ( t _ , 由该式可推导出:人口系统发展过程中;( t ) 的微小扰动而导致的妒( t ) 的误 差为:假定在t d 年的a 1 - n 岁a :一n 岁人口经t 0 年到t 0 州年、在年龄转移过程中没 有死亡发生的情况下,t + n 年的育龄妇女所生婴儿数乘以死亡率变动绝对值的最 大值的n 倍。 2 4 人口预测参数的确定 采用宋健模型实际预测时,初始化参数可按定义通过计算而得,相应的数 据取自大连市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得到了以下的模型参数的计算方 法。初始年份为2 0 0 0 年,t 为预测年份。 ( 1 ) 女性按龄比例七i o ) 焉小虬,m 9 ) 其中:f ( t o ) t o 年第i 岁女性人数。 另据统计事实,七:p ) 随t 变化甚微,再据上一节中关于0 ) 的扰动对绝对出 生人 _ 数量影响的讨论,可知以下取法是可行的: 区域人口发展预澳i 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t ( f ) = 置( f 。) ,i = o ,1 ,1 ( 2 ) 妇女生育模式槐o ) ( 2 1 0 ) ( t o = 器扣,日: ,i ( 啪= 器,i = g i , , - , d 2 1 2 ) 卢( f 。) 一l ( t 。) ( 2 - 1 3 ) 其中:卢( f 0 ) y 口t o 年的妇女总和生育率,e ( f 0 ) 为t o 年i 岁妇女所生育的婴儿 数( 绝对数) 。 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吩( f ) 的变化很缓慢,又从讨论可知, p ) 的微小扰 动对绝对出生人口的影响不大,故可取: 曩o ) 一鼻( t o ) ,i 一口1 ,口2 ( 2 1 4 ) ( 3 ) 妇女总和生育率芦o ) t 。年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卢( 岛) 可按式( 2 1 3 ) 计算,预测年份的f l ( t ) 可根据政 策及过渡性情况在卢瓴) 基础上的调整来确定。一般来说卢o ) 应该体现一定的人 口政策:如何控制人口总量、峰值、劳动力状况、抚养状况等。这里根据大连市 历年人口出生情况推出得到芦o ) ,是分阶段进行的。 ( 4 ) 按龄相对死亡率雎o ) “ 他( f 0 )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后向死亡率计算而得: 肛j ( f 0 ) = t 。年末i 岁人口死亡人数f 。年末实际人口总数 肫( f ) 可按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在肛纯) 基础上微调得到,调整的原则是: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得不断完善,一。o ) 应是逐年 下降的。 ( 5 ) 按龄机械变动人口g ( t 1 分析统计资料,可以看到机械人口在大连市人口演变过程中超着重要的作 用。然而g ( t ) 受到政策、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较大,其未来态势不易把 握,于是采取能体现这些影响的年份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预测年份的g ( t ) : g ( 1 ) = i 1 萎y n 烈i ) 1 5 ) 同时g ( t ) 还应细化为每龄人口数。g ( t ) 的按龄构成与人口大系统的按龄构成 是有差异的,为此我们在峰值及幅值上做了相应的调整。相应的按龄相对死亡率、 女性比、妇女生育模式、总和生育率可以认为与大系统的相同。 2 5 人口预测指标 在对人口发展的分析研究中,不仅要考虑人口的总量,还需考虑人口的结构。 人口指标从不同的方向定量地描述了人口发展状态和人口结构,它对控制人口发 展,以及人口现代化指标的确立有指导意义。人口指数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 i ) 描述总人口的人口指数 总人口数:x ( t ) = x ;( t ) ( 2 一1 6 ) 衙 其中,x ( t ) 表示t 年代i 岁人口数,m 表示最大年龄。 t 年代总人口递增率 x ( t ) 一x ( t 1 ) x ( t 1 )( 2 一1 7 ) 普通出生率: ( 2 ) 描述人口状态的人口指数 平均年龄平均年龄是反映人u 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相当于该人口年龄 分布的年龄重心。漫a ( t ) 为平均年龄,即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劳动力指数:指劳动力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即 老年比:指6 5 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即 ( 2 1 8 ) ( 2 1 9 ) ( 2 - 2 0 ) 少儿比:指o 1 4 岁的人口占总人1 3 的比例,即 薹x i ( t ) x ( t ) ( 2 - 2 1 ) 抚养指数:指非劳动力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数之比,即 荟3 ;( t ) + 黔( t ) 37 磊x t ( 1 ) ( 2 - 2 2 ) 人口老龄化指数:人口老龄化指数是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1 7 1 老化 程度的定量指标。指t 年代平均年龄与平均寿命之比,即 ( 3 ) 描述同死亡有关的人口指数 平均期望寿命:它是t 年代各个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反映,由t 年代的 死亡率所确定。设s ( t ) 为平均期望寿命,有 s ( t ) - 护一 相对死亡率:即 d ( t ) x ( t ) x 1 0 0 0 ( 2 - 2 3 ) f ( 2 - 2 4 ) 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3 人口现代化评价研究 人1 3 现代化是人口发展的根本目标【3 1 】。本章将参照国内外人口的发展水平, 立足于人口发展的现实基础,综合权衡,建立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人口 现代化的研究提供量化工具。 3 1 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科学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价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指标选择不 恰当,缺少关键指标,轻则直接影响评价结论的精度;重则导致评价工作的失败。 构建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要从理论层面、战略高度把握人口现代化的内涵和发 展趋势,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 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指标的设定应该是评价对象 的各个方面,既要反映直接效果,又要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 和可信度。同时,还要合理构造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这样才能确定指标的权重, 便于确定方案的综合效果。但是对于如何划分层次和指标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 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2 ) 准确性原则 所有评价指标均应体现现实的发展水平。给评价指标下定义是现代管理评价 技术比较复杂的事情,评价指标含义必须明确。如果不清楚就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甚至是评价工作无法进行。 ( 3 ) 可比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确立时,要考虑到可比性。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对定性指 标,也要运用一定的算法和工具进行恰当的处理,以便于人机使用。 ( 4 ) 可测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必须明确,所用的数据资料应便于收集,便于计算机处 理。同类指标之间要能够比较,同一指标要具有历史可测性。这样才能从历史和 现实的角度综合评价人口现代化的现状和发展。 区域人u 发展预测及其现代化评价研究 ( 5 ) 动态性原则 在人口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人口社会类型都应能在评价指标中得到 体现。根据需要可做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同时,指标设置要有重点,对于次要的 指标可以适当粗略化,以利于简化评价过程。 3 2 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人口现代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指标涉及面广,不可能都用来作为计量人口 现代化的指标”“”3 ,有些指标尽管重要,但是由于统计资料难以获得也不能采用, 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几组较为典型、全面、能基本反映人口现代化分布现状的指标, 来分析人口现代化现状,综合目前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人口现代化指标体 系,认为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应覆盖生育及人口再生产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 人口结构现代化及经济现代化四个方面,用以反映人口现代化各个方面的现状, 并通过选用合适的指标,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素,最终选取的指标主要包 括:总和生育率、出生婴儿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 限、6 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三产就业人口比重、人均g d p 等9 个方面,整个指标体系的构成见图3 1 。 3 2 1 生育及再生产类型现代化指标的建立 没有生育现代化,就没有现代人口转变的完成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岱化, 也就不会出现建立在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基础上的趋于稳定的人口低增长,或零 增长,或低负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生育数量的多少与生育质量的高 低始终是反映生育现代化进展情况的两个基本方面。由于生育时间与生育间隔的 大小最终将在生育数量的多少上反映出来,生育方式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生育质 量、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生育质量的提高是生育现代化的核心 内容之一。这里选取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和婴儿死亡率三个指标来衡量生育 及再生产类型现代化。 各指标的说明: 总和生育率【3 4 :总和生育率( t f r ) 指假设妇女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