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教育科研的故事》演讲稿.doc_第1页
《我与教育科研的故事》演讲稿.doc_第2页
《我与教育科研的故事》演讲稿.doc_第3页
《我与教育科研的故事》演讲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教育科研的故事五年前,我怀着美好的梦想,带着满腔的热情走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那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把课上好。奔着这个目标,我认真钻研教参、教材,根据教参中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非常认真的给学生讲解。那时我认为只要学生能正确的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够取得好成绩。因此,只要教参上要求的,我都要求自己面面俱到。当时我工作干劲十足,能吃苦耐劳,在教育教学中投入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每天都沉浸在备课、写教案,机械、枯燥的上课,没完没了的批改作业之中。一年下来,虽然所带班级的成绩考得都还不错,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但只有我自己清楚的知道这与我付出的根本不成比例。“痛定思痛”!看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一年的心血,然而收效甚微!我不由自主的开始审视自己过去一年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我发现我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导着整个课堂,我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教书匠”,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法和学生们交心。最终,学生学得辛苦、无趣,我也教得身心疲惫。于是,不服输的我开始思考着:“如何让学生爱上自己所讲授的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带着这个问题,我四方求解。出于困惑和不解,我习惯性的在百度上搜索着答案。很快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百度上输入了:“新教师成长”这样的字条,页面上迅速的弹出了相关的链接,我逐一点击开来认真的阅读,似乎在那里我一定能够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仔细认真的阅读完几个链接后,我发现他们都毫无例外的告诉我:工作之余要多读些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书。出于好奇,也为了认证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我立刻到网上把教师们强烈推荐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买回了家,并且仔细认真的阅读了起来。我惊讶的发现原来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书中写的很多的事例和体会,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读后让我豁然开朗也深受启发。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信心。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我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品味、反思。从此,我喜欢阅读,也习惯了阅读。自此,我的案头就出现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意大利著名作家爱的教育,德国著名天才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的教学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漫谈,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各类教育教学书籍让我眼界大开,从他们的教育理论、教学风格中,我感悟到课堂教学原来可以这般的轻松愉快,充满生机与活力。正所谓“拨开云雾见月明”,我开始对教育教学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自己充满了期待。我暗下决心必须要在教育科研上下苦功夫。 从此,我在教育科研的路上开始了探索 。还记得五年前“教育科研”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当时我觉得教育科研应该是专家的事情,作为一线的年轻教师能把课上好我就很满意了。所以,每次不管是市、县还是学校组织的大小比赛以及各类征文比赛我都是敬而远之。然而我现在立志要在教育科研中摸索出一片新天也倍感压力之大、困难重重!决定了就要沉下心来做!从那以后,我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听他们上课、评课,请他们指导。那段时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渐渐的自己也开始参加市、县、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开始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写成了教学案例,也开始把自己的教育实践变成一篇篇论文。这在探索教育科研的路上给予我极大的精神支撑。课堂教学是我成长的基点, 2013年学校实施的“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改革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由于课改的需要,在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有幸到广州市增城区菊泉中学观摩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年级一位思想品德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课。她在课前跟轮到这节课要上课的小组一起备课,制作导学案,并在课前发给全班同学且由这一小组来组织课堂教学。讲课的小组总共四个人,他们分工合作,有主讲人、副主讲人、记录人、课堂管理人。主讲人、副主讲人其实就是我们的“小老师”主要是给同学们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答疑解惑,记录人是记录好每个小组在回答问题时所得分数,课堂管理人是维持好课堂里的教学秩序并且他可以在课堂上走动,他们在课堂上各施其职、各尽所能,课堂有条不紊的进行。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有疑问:老师这节课在干嘛呢?其实也不难猜。对!正如你们所猜想的:老师在学生的位置上坐着,此刻,她成为了“学生”。她只是在课堂将要结束的时说了一句简短的话语:“这节课我给这个组的同学打上7分,下一节课请下一个小组做好准备。”当时我深受震撼,也对这位思想品德老师肃然起敬、心生佩服。原来要上好一节课,老师并非要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无为而治”吧!老师的“放手、不管”却能成就学生们的自主、自觉。她的课堂里充满着笑声与掌声,学生学得入情入境,“小老师”教得激情洋溢、生动形象。她的课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开始对这样美好的课堂憧憬着,梦想着有一天我的学生也能够像他们这样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这更加坚定了我在教育科研路上的探索。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成绩并不显著,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几年来在教育科研路上的探索,我充满了感激!我感谢我的工作,因为几年来的在课堂教学中的锻炼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使我感觉到工作着是美好的;我更感谢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