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张矿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张矿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张矿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张矿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张矿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 匕立交道太堂童些亟堂焦i 金室生塞擅垩 中文摘要 摘要:自建国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发 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 问题:煤炭采出率低、利用率低、安全事故多、生态环境破坏等。要 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 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本文对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煤矿企 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首先,论证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对张矿集团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一般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了 分析,由此确定了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向:体制转变( 由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深化产业链、开展多种经济。 其次,结合张矿集团的现状,提出了企业文化推进、人力资源保 障、机制体制转换、技术创新进步、安全保障等措施,以保障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环境分析 分类号: a b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p e o p l e s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 t h ec o a l i n d u s t r yo fo u rc o u n t r yh a sal o n g d i s t a n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o n t r i b u t e sal o tt o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a r es t i l ls o m ei n c o n v e n i e n tp r o b l e m s 瑟t h ec o a l i n d u s t r yd e v e l o p sr a p i d l y , l i k et h el o wc o a lr e c o v e r y , l o wu t i l i z a t i o nr a t i o ,m a n y a c c i d e n t sa n ds e v e r ee c o s y s t e m i no r d e rt or e s o l v et h e s ep r o b l e m sw en e e dt op e r s i s ti n r e l y i n go n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p r o g r e s sa n dg oo nt h er o a dw h i c hi ss a f e ,h i 曲 u t i l i z a t i o nr a t i oo f r e s o u r c e ,l i t t l ep o l l u t i o na n dc o n t i n u a l t h i sp a p e rr e s e a r c h e so n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o fz h a n g j i a k o u m i n i n gi no r d e rt op r o v i d es o m et h e o r ys u p p o r tt o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o f c o a lm i n i n ge n t e r p r i s e si nc h i n a a n a l y s i so ft h em a i ni n c l u d e sf o l l o w i n gw o r k : f i r s t l y , t h ep a p e r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i m p l e m e n t i n g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a n d a n a l y s e s t h ec o m m o n o u t e r -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d u s t r y 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i n n e rr e s o u r c e 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r e c t i o no fz h a n g j i a k o u m i n i n gh a sb e e nc o n f i r m e d - - - - - - - - c h a n g i n gt h es y s t e m ,d e e p e n i n gt h ei n d u s t r i a lc h a i n , d e v e l o p i n gm u l t i - e c o n o m i c s e c o n d l y ,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s t a t u sq u oo fz h a n g j i a k o um i n i n gt h e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 s o m em e a s u r e st om a k e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w o r k t h o s em e a s u r e sa r e d e v e l o p i n gt h ee n t e r p r i s ec u l t u r e ,g u a r a n t e e i n gt h e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t r a n s f o r m i n gt h e s y s t e m ,r e f o r m i n gt h et e c h n o l o g ya n dk e e p i n gs a f e t y k e y w o r d s : z h a n g j i a k o um i n i n gg r o u p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a l y s i s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劾l 司乏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 日 签字日期汐b 够年69 乡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坼同衫 签字日期:年月日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张真继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张真继教授严 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在此我衷心感谢三年 来张真继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张真继教授悉心指导我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 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张真继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张真继教授对于我的学习工作和论文都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 心的感谢。 在撰写论文期间,老师和同学、同事对我论文 张矿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究 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另外也感谢我的家人,她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 1 绪论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 件。特别是1 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是以前人无法想 象的速度前进,先进的技术和众多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是科技进步、经济发 展在给人们带来众多益处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资源枯竭、环境污 染、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因此,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共同发 展问题即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而提出了“可 持续发展 思想,这不仅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上 的一大飞跃,成为发展理论与概念现代化、发展决策与规划方法科学化的全新领 域。 1 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 1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2 0 世纪8 0 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1 9 8 0 年3 月,联合 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8 0 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件 中也先后使用过“可持续发展 一词。1 9 8 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 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中挪威前首相布伦兰特夫人指出:“可持续发展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这种观点成 为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1 9 9 2 年6 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通 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2 1 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会议提出一 个重要的口号:“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 。这标志着可 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而拉开了一个新的人类发展观的时代序幕。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 的目标相协调。1 9 9 4 年7 月4 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 展战略中国2 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4 3 0 强调为了保持 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整治 的 老路,而必须在现有的条件和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来促 7 迸可持续发展,同时达到经济快速增长、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的目的。2 0 0 3 年7 月2 4 日发布的2 l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强调要合理使用、节约和 保护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 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1 1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我国人口基数大,并仍在持续增长,这对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 个经济建设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 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因而可持 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 1 ) 从环境角度。目前全球环境的现状是自然灾害频繁,人地关系矛盾日 益突出。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我们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的 生活质量也将无法保证。 ( 2 ) 从人口角度。人口形势严峻,环境压力增大。庞大的人口数量、惊人 的增长速度和低下的人口素质,不但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成为制 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 ( 3 ) 从资源角度。有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严重。地大物博是我国国情的最 大特点,但从人均角度来看,我国又是一个入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各类资源 在空间分布上又有极大的不均衡性,有限的资源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精打 细算。 1 1 3煤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意义 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中国是一个以煤 炭为主体能源的国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潜力巨大,这 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所在。我国的煤炭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 界上第一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体地 位。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支撑, 还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理性地分析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是可采储量和人均 占有量少,同时,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我国煤炭 可采储量为1 8 9 1 亿吨,仅占保有煤炭资源量的1 8 。我国焦煤、肥煤等主要炼 焦配煤稀缺,两者仅占保有资源量的1 0 。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 9 0 以上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并且集中分布在晋、陕、 8 蒙、宁地区,不合理的开发将可能导致煤炭富集区水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的进一 步恶化。 我国煤炭工业自建国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 不可忽视的问题: ( 1 ) 煤炭产业集中度低。2 0 0 7 年全国各类煤矿矿井2 5 2 3 6 处,平均产量仅 为7 7 5 万吨。我国特大型煤炭企业神华、大同、兖矿、淮南、平顶山、开滦产 量之和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 0 左右。 ( 2 ) 机械化程度低。全国煤矿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 2 ,技术装备陈 旧,比发达国家落后1 0 年以上。 ( 3 ) 采出率低。我国煤炭采出率只有3 5 ,其中国有煤矿采出率相对较高, 可达7 8 ,乡镇则低至1 5 左右。 ( 4 ) 加工程度低。全国煤炭洗选率多年来一直在3 0 左右,煤炭转化率不 到1 5 。 ( 5 ) 运输压力大。我国跨省区煤炭调运量约占煤炭消耗总量的1 3 ,煤炭运 输占铁路货运能力的4 5 以上。 ( 6 ) 利用率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1 0 个百分点。 ( 7 ) 安全事故多。我国煤矿事故率虽然逐年降低,但2 0 0 7 年全国煤矿事故 死亡人数仍高达3 7 8 6 人。 ( 8 ) 储存和开采条件差。我国9 5 以上煤矿都是地下开采,在原国有重点 煤矿中,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占l 3 以上,高瓦斯矿井占4 6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占1 7 6 。 ( 9 )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破坏了土地、大气和水源。 煤矸石形成的矸石山、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矸石风化产生酸性物质 造成酸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大量的煤矿采空区塌陷。 要克服以上问题,必须尽快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思路和惯性束缚,坚持依靠科 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的煤 炭工业发展道路。张家口矿业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对资源的有效 利用、对环境的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研究张 矿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煤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 1 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相关理论,以及对张矿集团的内部环境分析,提出张矿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 9 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思路如下: ( 提出: 厂上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张矿集团可持续发 理论研究 。 展理论研究 展环境分析 , jj 。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lo 上 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1r 结论 图1 1 论文框架 f i g u r e1 1t h et h e s i sf r a m e 1 3 本文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全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研究背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基础上,提 出本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结构。 第二章:基本理论综述。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含义及 联系,通过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总结,提出煤炭企业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 第三章: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分析张矿集团可持续发 展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及行业竞争现况。 第四章: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针对张矿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现 状,提出战略方向、思路及竞争战略。 第五章: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措施。从企业文化推进、人力资 源、机制体制转换、技术创新进步、安全等方面,探讨张矿集团可持续发展 1 0 战略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结论。提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和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基本理论综述 2 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 发展知识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是本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趋势。前者要求加 强经济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后者要 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 9 0 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型 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 2 1 1可持续发展理论 自1 9 9 2 年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以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 的研究引起了各国充分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逐步深入,新的理论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l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文章和文件中,十多 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近二百种说法。但是,目前国际社会相对公认的定义, 是1 9 8 7 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 发展给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 所表述的是某 种动态的过程、道路或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 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的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 持全人类进步的道路”。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从其理论架构和表达方式上解析,可持续发展 具有三大本质特征: ( 1 ) 发展度。所谓发展度,就是指保持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较好 地满足就业、粮食、能源、饮用水和健康的基本生存要求,从这三方面去满足人 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所拟定的战略体系,必须能表达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得到了真正 的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 发展。对此,必须澄清一个容易混淆的观念,即认为可持续发展似乎不强调经济 增长和财富的积累,有时甚至把可持续发展视同停止向自然取得资源,以维持生 1 2 态环境的质量,这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 2 ) 协调度。协调度由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和始终 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这两方面去体现。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 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性,即要求能定量地诊断或在同一尺度下比较经济与社会 发展之间的平衡,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市场发育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平衡, 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之间的平衡。 ( 3 ) 持续度。持续度由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与集中关注科技 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两方面去体现。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在 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注重从时间的尺度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这里所指的 “长期,近者可以是五代或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不应是 在短时段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大特征,从本质上表征了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完 满追求,从理论构架和操作方式上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作出了符合理性 的深层次解析。 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和谐统 一,这是一项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它包括: ( 1 ) 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持续增长,改变“高投入、高 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实现“效益高、资源省、废物少静的集约 式经济增长。 ( 2 ) 生态可持续发展。如前所述,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要求与有限的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是有限制性的发展。 ( 3 ) 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从 而实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 持续是目的。三者的和谐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心。 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它不但涉及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而且涉及作为发展源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 1 ) 公平性原则。一是代内公平,即当代人的世界中要逐步消除两极分化、 贫富悬殊,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二是代际公平,资源是有限的,可持续 发展要去当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留 给后代公平的资源、环境利用权。 j e 塞交通太堂童些亟堂僮i 佥塞基奎堡i 金绽述 ( 2 ) 持续性原则。持续性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 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求人 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发展,这 意味着人类应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节制地消耗资源与 环境。 ( 3 ) 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 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从根本上讲,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以 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保持互惠互生的关系。 ( 4 ) 法制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制的强制性不可缺少。对破坏可 持续发展的行为必须采取法律措施严加惩处。 2 1 2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 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 波尔丁【l 】提出,主要指在人、 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 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 来发展的经济。我国从2 0 世纪9 0 年代起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 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l 、概念和准则 循环经济思想于6 0 年代提出,9 0 年代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尚未有比较严谨 且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其基本涵义包括: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 用来发展经济,同时包含生产和消费过程减少投入、实施清洁生产等内容。目标 是资源投入最少、排放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产品的功能具有 延续性。其本质是物质功能的循环利用,包括在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物质功能的替代或者循环永续利用。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包括物质流、能量 流、信息流等。其中物质流是载体,信息流是媒体,能量流是核心,共同构成了 循环经济的三大要素流。 循环经济以“3 r ”准则为其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 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 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反 复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废弃;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 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是原级再循环,即 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次级再生产,即将废物资源转 化成为其他产品的资源。原级再循环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2 、研究意义 1 4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对把握社会文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 意义,特别对于我国来说,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美国人均g d p 和人均物资消耗都很高,但近年来美国已经出现了减物质化 的趋势。德国的减物质化快,循环经济方面成绩卓著。中国人均g d p 及人均物 质消耗都很低,可是我们人均物质消耗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这预示未来不可持 续的前景。我们从1 9 8 0 年到2 0 0 0 年,能源消耗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g d p 的增 长,节能方面也作出很大的成绩。但2 0 0 0 年以后能源消耗开始增加。国内外经 验说明我国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j 减少污染排放,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 起来。实现的方法就是要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把物流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线性经济改 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过去我们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现在改变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减化,尽最大能力循环利用资源, 把垃圾变成资源。这三个过程、三个原则要做到无毒化、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 可以取得“三赢一,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同时有利于社会 稳定。 3 、我国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 1 ) 在小循环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最好的发展中国家。2 0 0 2 年我国颁布了 清洁生产促进法。目前,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以及沈阳、太原等城市制订 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在2 0 多个省( 区、市) 的2 0 多 个行业、4 0 0 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 0 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 产中心,l 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有5 0 0 0 多家企业通过 了i s 0 1 4 0 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 ( 2 ) 在中循环层面上建立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建立了1 0 个生态工业 园区。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 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 ( 3 ) 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目前已有辽宁和贵阳等省市开始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辽宁 省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制订和实施 循环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措施体系,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若干循 环型城市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 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 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贵阳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法规,为 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广东省、浙江、上海等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 中开始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等问题。 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持续的发展能力。循环经济重 在从转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入手,从根本上消除经济与社会发展对 资源的压力与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实现人类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可持续 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相吻合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经济领域的 体现和实践。 2 2 科学发展观 2 0 0 3 年1 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 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 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 l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 1 )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特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统 一性,人本即民本,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本义是以人为根 本、以人为中心,核心是尊重人。以人为本有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自从人类产生以后, 人类就通过与自然的信息和能量互动,使人类史和自然史交织在一起,使自在自 然逐步向人化自然转变。所以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实 践表明,真正制约我国现代化的决定因素,不只是物质资金不足,也不仅是科技 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没得到真正开发。所以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 源的优势,建设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以人 为本的重要要求。 其次,入不仅是创造世界的主体,更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 动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来源,也是科学理论的素养和源泉,所以没有人民群众 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因此,“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 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要求。 再次,从价值论上看,以人为本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 造者,就应该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1 6 根本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尊重人,为了 人,解放人,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应该是科学发 展观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是对物本位和官本位的批判和否定。 ( 2 ) 全面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是经济、社会、政治、文 化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入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诸目标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的发 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其 他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条件和手段。其次,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规划者、决 策者、参与者和实践者,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人的活动又是发展的动力,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财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再次,人是发展的最终检验者。人的 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社会能否向前发展,而且也是检验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全面 发展,需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 改善,也包括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所以,在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殷实。 ( 3 ) 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其中,统筹兼顾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正 确解答。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 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经济 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4 ) 可持续发展 唯物辩证的整体观和系统论,要求发展应是社会有机体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有机体包括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 有机体的正常运转,需要其各个组成部分全面、协调。所以科学的发展就应该不 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应该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而 社会发展作为一个过程而不至于中断和消亡,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必须 是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发展,既要全盘考虑、协调发展,又 1 7 要精打细算,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取经济社会较好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 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总之,社会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以及人的实践观念、实践方式和实践成果的 发展,而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既受客观的、历史的诸条件的制约, 又受人本身的需求结构和价值观的引导。科学发展观对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 主体选择,目标追求和终极关怀的精确表述与发展,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理 性与价值的整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 - 3 国内外战略理论发展 系统地研究企业战略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2 】,他在竞争战略中从 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战略问题,提出了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和企业在 产业内定位的三种一般竞争战略。该理论以哈佛学派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为基 础,将产业组织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研究相结合,从而将企业战略的研究推至一个 新的高度。 2 3 i国外战略理论发展 回顾近3 0 年来国外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历程,先后涌现出了许多战略 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首推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在 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三大主流学派一直在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总结归纳关于企业战略的研究,发现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 、关于竞争优势源的研究 竞争优势源主要是指解释企业如何获得战略竞争力与超额利润的。在国外有 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型,一种是产业组织模型,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战略行 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这种模型强调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第二 种模型是资源基础模型,这种模型强调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成功的关 键。 ( 1 ) 产业组织模型是由哈佛的梅森、贝恩及波特等人倡导的。竞争战略行 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则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迈克尔波 特教授。竞争战略行业结构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将企业同它 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而行业是企业经营最直接的环境,每个行业的结构又决定了 企业竞争的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潜在的利润水平。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得竞争 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即行业 的吸引力:一个是企业在行业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是要选 择有吸引力的行业,同时在这一行业中争取好的相对地位,而当影响行业竞争的 作用力以及他们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确定以后,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分析自己在所处 行业中的强项和弱项,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 2 ) 资源基础理论模型的创始人是沃纳菲尔特【3 】,他1 9 8 4 年在战略管理 杂志上发表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一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宣告了资源基础 论时代的到来。资源基础论有两个分支学派:一个强调核心能力的作用,一个强 调资源的作用。强调核心能力作用的通常称为核心能力学派。该学派强调“核心 能力观和“整体能力观 ,强调企业内部行为和过程所体现的特有能力强调 从识别、培养、应用和提升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及其过程中的独特能力出发,来 制定和实施企业的竞争战略。核心能力学派在对世界上优秀公司的经验进行研究 的基础上提出,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在于:“管理层将公司范围内的技术和生产 技能合并为使各业务可以迅速适应变化机会的能力一。1 9 9 0 年普拉哈拉德与哈默 尔 4 1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 成为该学派的标志性著作。 他们将多元化的公司看成是一颗大树,树干是核心产品,小的树枝是业务单元, 叶、花、果是最终产品。而提供营养、保持稳定的根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普 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比较了日本企业如n e c 、佳能、本田等企业与美国企业g 花、 施乐、克莱斯勒的经营业绩差异,认为日本企业8 0 年代的成功关键是注重了核 心竞争力的培养。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 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 。 战略资源学派认为,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 形成了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础。企业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 战略资源。沃纳菲尔德与彭罗斯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而非一组产品一市场 位置。格兰特1 5 】在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上发表了“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论: 对战略制定的含义,对资源基础论作了较为精辟的总结与诊释。该理论认为资 源与能力为企业的战略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它们是企业利润的基本源泉。一个企 业的宗旨难以根据外部环境,如顾客的需求来决定,因为环境总是变化多端。相 反,应根据企业的内部能力来决定,能力决定的方向相对要持久些。资源基础论 对产业组织理论关于企业利润主要取决于行业市场结构的说法进行了批判,强调 了内部资源的重要性。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同行业的企业间的利润差别远比行业 间利润差别要大。因此,企业应更多地追求李嘉图租( 稀缺性资源产生的租) ,而 非垄断租( 市场力量产生的租) 。当资源的稀缺性不存在了,那么这种经济租就消 失了。 比较这两种模型可以发现,产业组织模型强调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 业的外部,行业结构分析是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而资源基础模型则认为竞争优 1 9 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内部,资源或能力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源泉,决定了企业战 略的方向。 2 、关于战略定位的研究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论1 6 】中提出,战略定位有三个独立的来源,彼此之 间并不排斥,常常还会重叠。这三个来源,一是以产品种类为基础的定位:二是 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位;三是以接触为基础的定位。波特认为在定位之后才能谈战 略,因为战略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定位所创造出来的,战略性定位的本质是选择能 与竞争对手有差别的活动。 阿诺德哈克斯和他的团队调查了上百家的公司,提出了战略选择的三角模 型,代表企业战略选择的三个方向:最佳产品、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战略定 位。 3 、关于基本竞争战略的研究 迈克尔波特通过对美国、欧洲与日本制造业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竞争战略 理论学说。他在其著作竞争战略阴一书中把竞争战略描述为:采取进攻性或防 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 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他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分析 来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然后通过寻找价值链上的有利环节,利用成本领先或性 能差异来取得竞争优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 一般的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 1 ) 总成本领先战略其目标是要成为产业中的低成本厂商。成本优势的来 源各不相同,并取决于产业结构。它们可能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有技术、优惠 的原材料等因素。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它只要将价 格控制在产业平均或接近平均的水平,它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与 对手相比其在相对较低或相当的价位上,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地位将转化为高收 益。 ( 2 )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努力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在这种战略的指导 下,企业力求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被产业内许 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客户的要 求,它因其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的报酬。波特认为公司必须从三种策略中选择 一种以赢得竞争优势,要么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要么提供与竞争 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感觉你提供了比竞争者更高的价值。 ( 3 ) 目标集聚战略要求企业致力于服务某一特定的市场区隔,某一特定的 产品种类,或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波特认为每家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 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的,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 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五种基本活动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 业基础设施四种辅助活动。一家企业的价值链与其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是有差异 的,而这种差异正是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业总是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出色地或 更廉价地开展这些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 2 3 2 国内战略理论发展 我国的战略管理学者对企业的竞争战略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如浙江大学的李 庆华、项保华【9 】等认为企业的竞争是基于顾客需求的竞争,即通过提供更低的认 知价格和更高的认知价值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周三多【9 】认为,企业竞争战略, 主要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李显君【l o 】 认为竞争战略是涵盖了其他战略的综合战略;徐二明【1 1 1 认为竞争战略属于企业经 营单位战略的范畴,是指企业正确地分析和界定本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后所形成 的战略,他在企业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基本竞争战略是指无论在什么行业 或什么企业都可以采用的竞争性战略;韩平、吴嗣【1 2 】在“企业竞争战略模式的 选择 一文中提出了多元化竞争战略模式和集中竞争战略模式;杨桂红【l3 】提出 了“品牌的基本功能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 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环 境的改变,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竞争战略的内涵实质上在不断地外延,企业采 用的竞争战略也多种多样,如周三多在战略管理思想史中将竞争战略按时代 进行了划分,即规模经济时代的经验曲线、大规模生产战略:范围经济时代的低 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全面质量管理、品牌战略、名牌战略等;在 新阶段出现的大规模定制战略、战略联盟、时基竞争战略、信息战略等。在众多 的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中,竞争的动态性、权变性、风险性以及创新性,使 得学者们提出的竞争战略五花八门。由于受波特所提出的三个基本战略的影响, 国内的部分企业往往以“低成本 、“差异化 和“目标集聚 作为企业常用的竞 争战略,但实质上波特所提出的竞争战略以及一些新兴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实际应 用中并未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企业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有些企业反而限于 竞争的泥潭,在打败对手的同时也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实力。 此外,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竞争战略理论,如田华【1 4 】 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竞争战略管理 ;林晓【1 5 】从生态角度提出了“基于生态 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周亚庆【1 6 1 提出了“基于忠诚细分的企业竞争战略 研究 以及王建华【1 7 j 等对竞争战略提出了“基于竞争场的分析构架,陈卫东【1 8 】 的“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临界竞争战略 等等。 杨锡怀【l 州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提出,不同类型的挑战会导致不同类型的 战略,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阶段也会采用相异的战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 2 1 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能力之间动态平衡与协调难度的增大,在许多大公司中, 战略组合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从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对竞争战略的组 合模进行研究的主要有:胡树华【2 0 l 在产品创新管理中对品创新战略及其模 式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品创新中的目标模式、组织模式、动力模式、对象 模式、力度模式和主体模式等;周三多在战略管理思想史提出了“战略契合 的概念;项保华提出了“组合是战略的出路之一的观点,认为战略组合主要围 绕着管理群体、市场网络和社会资源等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