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电子货币的产生是继贵金属货币和纸币之后,货币历史上的第三 次革命。电子货币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货币 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以其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逐步取代传统货 币已成为一种趋势,使得货币的定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对 传统中央银行制度如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有效性及监管机制等提出 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掌握电子货币运行规律,完善金融法规和监管, 是理论界和货币当局亟待考虑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 策的影响。实证分析主要是采用1 9 9 6 到2 0 0 5 年的相关季度数据进行了 计量分析,建立了电子货币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各层次货币供给 量、物价的协整模型、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 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检验,探讨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效应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及贡献程度的大小。而后通过分析电 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的影响,提出在电子货币流通下, 我国宜采用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并选用利率作为中 介目标。 可见,近年来虽然电子货币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电子货币 的迅猛发展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供给、货 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货币供给,货币政策效应 a b s t r a c t t h ec r e a t i o no fe l e c t r o n i cc u r r e n c yi st h et h i r d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i n c u r r e n c yh i s t o r yf o l l o w i n gp r e c i o u sm e t a lc u r r e n c ya n dp a p e rc u r r e n c y , a n di st h en e c e s s a r yr e s u l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n e t w o r ke c o n o m y a st h el a t e s tf o r mo f c u r r e n c y i ti st h et r e n dt h a t e l e c t r o n i cc u r r e n c yi sg r a d u a l l yt a k i n gt h ep l a t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r r e n c y d u et o c o n v e n i e n t , f a s ta n da c c u r a t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ed e f i n i t i o na n d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c u r r e n c yh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c h a n g e s ,a n dh a sp r e s e n t e ds h a r p c h a l l e n g et os u c ht r a d i t i o n a lc e n t r a lb a n ks y s t e m sa sc u r r e n c yi s s u i n g r i g h t ,v a l i d i t yo fc u r r e n c yp o l i c ya n ds u p e r v i s i n gs y s t e m s oi t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s u b j e c tf o rt h e o r e t i c a li n d u s t r ya n dc u r r e n c y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t o m a s t e rt h em o v e m e n tr e g u l a t i o no fe l e c t r o n i c c u r r e n c ya n di m p r o v e f i n a n c i a ll a w sa n ds u p e r v i s i o n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i t u a t i o no fe l e c t r o n i c c u r r e n c yi nc h i n a ,t h et h e s i sh a sa n a l y z e d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e l e c t r o n i c c u r r e n c yt oc u r r e n c yp o l i c i e sf r o m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d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a n g l e sb ya p p l y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c o m b i n i n g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 p r a c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 t h ep o s i t i v ea n a l y s i sm a i n l ya p p l i e sr e l a t i v ed a t a d u r i n g1 9 9 6t o2 0 0 5t h r o u g h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h a ss e tu pt h e 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m o d e lo fe l e c t r o n i cc u r r e n c ya n db a s i cc u r r e n c y ,c u r r e n c y m u l t i p l i e r , c u r r e n c ys u p p l y i n ga m o u n ta n dp r i c e ,e r r o rc o r r e c t i o nm o d e l b a s i n go nv e c t o ra u t o r e g r e s s i v em o d e l ,g r a n g e rc a u s a l i t yt e s t , p u l s e r e s p o n s e f u n c t i o na n dv a r i a n c e 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i n s p e c t i o n , a n dh a s d i s c u s s e dt h es h o r ta n dl o n gt e r mi n f l u e n c ea n d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e l e c t r o n i c c u r r e n c yt oc u r r e n c ys u p p l y i n ga n dc u r r e n c yp o l i c ye f f e c t t h e n ,t h e t h e s i sh a sp r e s e n t e dt h a ti ti ss u i t a b l et oa p p l yp u b l i cm a r k e tb u s i n e s sa s t h eo p e r a t i o nt o o lf o rc u r r e n c yi nc h i n at r a d e r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e l e c t r o n i c c u r r e n c yc i r c u l a t i o n ,a n ds e l e c tt h ei n t e r e s tr a t ea st h em e d i u mt a r g e t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o u g he l e c t r o n i cc u r r e n c yh a sa s h o r tp e r i o d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c h i n a , i nc e r t a i nd e g r e e ,i th a si n f l u e n c e dt h ec u r r e n c y s u p p l y i n g ,c u r r e n c yp o l i c yt o o l s ,m e d i u mt a r g e ta n dc u r r e n c yp o l i c y e f f e c t k e yw o r d s :e l e c t r o n i cm o n e y ,m o n e t a r yp o l i c y , m o n e y s u p p l y , e f f e c to f m o n e t a r yp o l i c y i i i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竭瘤日期:止年l 月埤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 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年一月一日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绪论 电子货币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处于初步阶段,关于对电子货币研究的理论 也不太多,而将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但是近 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电子货币也迅猛发展。虽然学术界仍 没有准确的界定其确切的含义,但其发展之迅速对传统的银行模式提出了挑战。 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电子货币对其货币政策、职能、地位及作用均会产生深刻 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实施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也刻不容 缓。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2 0 0 0 年1 0 月发表的白皮书中指出:“迅猛发展的信 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 i n t e r n e t ) 技术在银行的应用,将使银行业发生根本转变,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和影响对银行机构、监管当局双方而言均是从未经历过的新事 物。”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导致银行虚拟化、货币虚拟化的同时,加速了银行 业的创新活动,衍生金融工具大量涌现、传统银行业务将逐渐衰退。 同时,电子货币的发展使货币政策从工具到最终目标的传递过程都变得日益 复杂,大量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各类金融市场之间关联度的提高,使资金转移的机 会成本降低,部分资金脱离银行系统进行体外循环,直接进入金融市场进行虚拟 运作,导致货币政策的传导发生短路,并使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失去了以往的稳 定性,原有的单纯数量控制方式已很难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因此研究电子货币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认识和处理电子货币 系统中的风险,如何驾驭电子货币这方面还缺乏经验。因此,揭示电子货币对货 币政策及其效果的影响,不仅是我国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金融发 展的深切呼唤。由于受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现有货币政策实践的局限,虽然电子 货币在我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对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及实施效 果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但无论是理论界或货币当局都未对 此给予充分的注意,在制定货币政策框架和供给目标时,忽视电子货币等发展对 货币供给、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导致实践中货币政策不充分,使货币政策的 g d p 目标屡屡落空,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探讨在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二 重条件下,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效应的影响,是理 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电子货币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各界的广泛争论,国外对于电子货币及其对 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为研究机构研究和学者研究两方面。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犯罪分子滥用问题、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问题、监管的 适时性问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中央银行是否会消亡问题等等。 考虑到开发电子货币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1 9 9 5 年1 0 月1 2 月至1 3 日在 法兰克福举行了支付清算系统委员会( c p s s ) 关于电子货币产品的研讨会。会议报 告的第一部分概述了跟开发电子货币产品相关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第二部分则概 括了发现的一些具体的政策性问题,如电子货币将对货币政策及铸币税收入产生 的影响、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确定、市场进入及标准和竞争问题、电子货币的清 算问题、电子货币的安全和监管问题、电子货币的跨国流动问题、洗钱和执法问 题以及使用电子货币消费者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等。国际清算银行对电子货币的 研究主要是一些报告和政策建议,1 9 9 6 年8 月b i s 和t h eg r o u po fc o m p u t e r e x p e r t s 共同出版的s e c u r i t yo fd i g i t a lm o n e y “1 。该文章尽可能全面地对全 球的电子货币的应用情况作了一个介绍。1 9 9 6 年1 0 月b i s 出版的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c e n t r a lb a n k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l e c t r o n i cm o n e y 2 】; 1 9 9 8 年3 月b c b s 出版的r i s km a n a g e m e n tf o re l e c t r o n i cb a n k i n g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m o n e ya c t i v i t i e s 【3 】m o n e t a r yp o l i c yi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d i g i t a l m o n e y “1 以及在2 0 0 0 年5 月和2 0 0 2 年1 1 月出版的两期s u r v e yo ne l e c t r o n i c m o n e yd e v e l o p m e n t s 嘲旧。在这五篇文章中,主要着眼于电子货币的风险和监管 方面,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1 9 9 8 年欧洲中央银行发布电子货币报 告,该报告正式启用了电子货币这一概念,并认为“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限制 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为信贷机构( 银行) ”,因为“这将避免改变现有的货币政策 与银行业的制度安排”“1 。2 0 0 0 欧盟发表了关于电子货币机构的指导手册,该 手册表现出了对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较为严格的规定,如要求保证电子货币的可赎 回性,要求发行电子货币时所接受的资金,在价值上不应少于所发行的电子货币 价值,可以理解为至少1 0 0 央行通货储备。美国的货币监理局、联邦储备委员 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分别对电子货币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研究圃。 2 0 世纪9 0 年代末期,有关电子货币的争论转向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中央 银行的消亡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 j o u r n a l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f i n a n c e 1 9 9 9 年第2 期上的一组文章,几位作者就电子货币可能对中央银行的冲击发表 了看法,随后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讨论之中。他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 的观点:一种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最终将导致中央银行货币乃至中央银行的消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亡;另一种则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不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用造成大的冲 击,中央银行将维持其地位。 本杰明弗里得曼( b e n j a m i nf r i e d m a n ) ( 1 9 9 9 ) 一篇名为货币政策的未 来:中央银行会成为一个仅有象征性兵力的军队吗? 的论文,引起了人们对未来 货币政策效力的广泛争论。他认为一旦电子货币发展成为真正的私有货币,即如 果电子货币不在银行结算也不用中央银行货币结算,那么它将消除对结算目的的 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中央银行也许无法通过控制少量储备而影响大量的金融交 易。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中央银行将成为只有信号兵的军队”嘲。它只能向 私人部门提出货币政策的发展前景,却无法干预私人部门的政策预期和行为选 择。金( m e e r v y nk i n g ) ( 1 9 9 9 ) 也认为,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从而使私人部 门实行总额结算具有终结性。那么,最后结算就能够在不涉及中央银行的情况下 实时进行,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就不再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发行 的垄断就没有价值,中央银行将失去它们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中央银行也许 正处在他们的权力顶峰,然而未来也许只有少数几个中央银行,他们的消亡也不 能被排除”。肯维道( k e v i nd o w n ) ( 2 0 0 1 ) 则更为激进,他认为,信息技术 的进步将破坏中央银行货币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持续改进,它将成为中央银行 货币的替代物。随着人们使用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可能极大降低。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对中央银行货币需求的减少将给中央银行带来许多问题。第 一,如果中央银行货币的供给维持在现在同样的水平,那么对中央银行货币需求 的降低,使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将不可避免地产生通货膨胀;如果中央银行想避 免通货膨胀,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减少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保持一致,这样它们将不得不买回自己的货币,它们从货币创造中取得的收入及 铸币收入将减少甚至有可能成为负值,它们将遭受较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中央银行要避免破产就不得不请求政府支援,而这将威胁中央银行目前引以 为自豪的独立性。第二,随着中央银行货币需求的持续下降,任何冲击( 比如电 子货币技术的改进) 将对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强的影响。也就是说,价格水平将 变得易受冲击,从而易于波动。随着技术的进步,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将不再能够 维持合理的价格稳定,为了保持价格的稳定,中央银行将不得不采用合适的规则 代替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以管制中央银行货币的发行。总之,电子货币将最终使中 央银行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无法运作,法定货币将逐渐消亡“。 然而,古德哈特( c h a r l e s6 0 0 d h a r t ) ( 2 0 0 0 ) 却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表 达了不同的观点。他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1 6 个国家现金需求的实际数据进 行的跨国时间序列分析,他得出货币需求不仅是国内生产总值、机会成本的函数, 还受税率的影响,税率越高逃税的激励越大,从而对匿名性的现金需求越大。所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以,他认为虽然电子货币有可能替代基础货币,但是这种替代并不完全。人们对 中央银行通货的需求仍然存在。例如,非法经济活动离不开现金交易,因为使用 电子货币的非匿名性使得它容易被警方发现。即使非法经济活动的货币需求达到 最小化,甚至完全消失,社会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依然存在。“我们发现现代支付 科技对货币使用只有很小的影响现金交易仍将存在”。另外财政部门所征收 的税款仍来源于基础货币,而不能是没有基础货币支撑的、由私人部门发行的电 子货币。从个人和企业税占国民收入很大比重的现实来看,不管电子货币发展到 什么程度,社会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仍然不可低估,中央银行还是能够通过它所控 制的基础货币量把经济活动纳入其所希望的轨道。其次由于绝大多数电子货币不 具备现金的匿名性、不是法定货币、信用也远不及有国家信用担保的中央银行货 币,人们大面积的接受电子货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很难对中央银行货币造 成威胁。中央银行无须对电子货币做任何事,仅仅表示关注就可以了。即使对中 央银行货币的需求消失,中央银行将仍然能够设置国家的名义利率,因此,电子 货币的发展不会明显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查尔斯弗里德曼( c h a r l e s f r e e d m a n ) ( 2 0 0 0 ) 也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电子货币取代中央银行货币或中 央银行提供的结算服务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有三个原因使中央银行处于其它机 构无法替代的银行间结算中心的位置。他认为即使电子钱包的传播导致中央银行 通货的消失,数字货币的发展导致可以有效地与中央银行提供的结算服务竞争的 结算服务出现,中央银行仍然可以影响政策利率,因为中央银行的政府地位使其 能够以特定的利率接受隔夜存款和发放隔夜贷款,从而能够继续保持其影响短期 利率的能力“”“”。b o e s c h o t e nw c a r dge h e b b i n k 也对未来货币政策失效的观 点进行了批判,指出中央银行仍能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但须改变货币政策的操 作方式“。伍德法得( m i c h a e lw o o d f o r d ) ( 2 0 0 0 ) 对信息经济下中央银行仍能通 过货币政策影响利率的分析最为透彻。他通过对本杰明弗里得曼( b e n j a m i n f r i e d m a n ) ,金( m e r v y nk i n g ) 、古德哈特( c h a r l e sg o o d h a r t ) ,查尔斯弗里 德曼( c h a r l e sf r e e d m a n ) 的观点分析,他指出,中央银行之所以不必进行大规 模操作就可以确定利率,是因为在法币制度下中央银行总是能确定其负债的利率 水平。但是,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地预期公众未来的收支状况,所以它们必须持有 部分准备金,以保证对公众的及时偿付。公众为日常支出便利起见,也需要持有 一定比例的现金。因此不管这种基础货币是采用什么介质,是纸币还是脉冲,它 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不管电子货币发展到什么程度,它都无法完全取代基础 货币。同时伍德法得( m i c h a e lw o o d f o r d ) 还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经验,提出在基本不改变货币供给量的条件下, 央行可通过对准备金存款付息,进而实现对隔夜拆借利率的调节,最终保障货币 4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政策的有效性。“由于商业银行的交易规模很大,央行就没有必要再亲自参与交 易”也就是说,央行不必调控货币供给量,两只要调控存贷款利率,就可以调节 隔夜拆借利率“。 由此可见,伴随着网络金融革命的深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新思想。虽然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中央银行制度仍将存在,中央银行仍能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 观点,但这些观点只是散见于对相关问题进行争论的论文中,至今没有形成较完 整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我国电子货币的出现较晚,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 信用卡,电子货币才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应地电子货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刚刚 初露端倪,因此国内对电子货币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对国外 研究文献的翻译和介绍。而且这些文章几乎都是对理论分析,很少有实证分析的。 概括而言,我国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主要分为电子货币的定义、电 子货币对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影响以及如何 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等几个方面,在这些研究主要都着重于理论分析,很少有实 证研究。 1 、对电子货币定义的研究 , 赵家敏( 1 9 9 9 ) 比较早地对电子货币的定位进行了探讨,认为电子货币是以 既有通货为依据的二次货币,是新的电子化支付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 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冲击。肖曼君( 2 0 0 1 ) 详细分析了电 子货币发展的经济动因,以及网络银行对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的影响。她认为凭 借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银行以它独特的优势将成为2 l 世纪银 行业发展的趋势“”。 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影 响的研究 赵家敏、常建功( 2 0 0 2 ) 提出电子货币加速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导致传统 银行业务衰退,并使货币乘数上升,产生货币创造,降低货币需求。因此电子货 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介目标都产生了影响“”。 夏俊荣( 2 0 0 1 ) 采用三种方法估计了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并在 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认为小额支付中储值卡的使用对中央银 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预计将是很有限的。不过电子货币在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中 均被使用将会对央行的铸币税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由于铸币税收入是央行运作费 用的- 4 , 部分,因此铸币税的减少不会威胁到央行的独立性“。尹龙( 2 0 0 0 ,2 0 0 2 )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不仅详细分析了网络经济下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控制和金融监管 的影响,而且对电子货币的竞争性发行和电子货币与现有货币并存情况下的货币 供给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岳意定,吴庆田( 2 0 0 5 ) 在网络金融学一书中阐 述了电子货币对国内来货币政策协调的影响“。谢平、尹龙( 2 0 0 1 ) 提出电子 货币的发展将对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政策的控制产生影响。金融体系主客体的变 化,使金融风险有了新的特点,金融治理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李兴智( 2 0 0 1 ) 指出货币的演变以及网络货币的出现,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 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 重大变化。 陈雨露、边卫红( 2 0 0 2 ) 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 独立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监管机制问题。认为电子货币的发展将给中央银行 带来巨大的风险“。蒲成毅( 2 0 0 2 ) 区分了不同的发行主体的情况,发现发行主 体不管是央行还是央行控制的商业银行,基础货币总额都趋于下降“。 张晨( 2 0 0 3 ) 在结合网络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网络金融下,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通货的发行机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货币政策和 金融监管等方面的职能产生了影响“。庞然( 2 0 0 3 ) 通过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 供给和货币需求、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影响,论证了电子货币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 孔立平( 2 0 0 4 ) 通过对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地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 币供求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对步步而来的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具体 的措施,以期为网络金融营造一个稳定而又务实的运作空间。胡俊霞、黄勇 ( 2 0 0 4 ) 提出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定义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对货币政策工具 产生了影响,使得在贴现政策作用下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都受到了 影响。“。梅坚( 2 0 0 4 ) 通过一些经济模型来研究电子货币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 和金融市场,并通过l m 模型建立了价格和真实收入的联系,得出电子货币是如 何引起各要素的波动的”。唐平( 2 0 0 4 ) 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方面建立数 学模型,指出电子货币的出现不仅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极大地影响 了现有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央银行应该在全兴的货币政策环境 中,通过监管尽快建立新的良好有效的货币政策实施机制。杨路明、陈鸿燕 ( 2 0 0 4 ) 认为网络金融已成为本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主流,电子货币在社会经济生 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推动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1 。李成、刘社芳( 2 0 0 4 ) 认为电子货币化对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产生了影响,使得铸币税降低,中央 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的金融调控能力减弱,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 有效性受到影响“。靳超、冷燕华( 2 0 0 4 ) 也认为如果电子货币能发生借贷,将 6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极大扩大货币供给。 章晶( 2 0 0 5 ) 区分了电子货币是否能发生借贷的两种情况,认为两者对货币 乘数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未清楚说明不同的发行主体,仅用。电子货币发行人” 概括之”“。唐平( 2 0 0 6 ) 采用数据分析和公式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电子货 币对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的不用影响1 。 3 、如何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的研究 何光晖( 2 0 0 0 ) 对电子货币系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控制这 些风险。张强( 2 0 0 1 ) 在论述网络银行发展与金融监管的新问题时,指出随 着网络银行的发展,电子货币的增多使中央银行越来越凸现新的金融监管问题 。赵英霞( 2 0 0 2 ) 指出网络银行的发展对金融宏观调控主体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及金融宏观调控的外部环境会产生一系列的影 响。因此如何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监管是政府当局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徐保 满( 2 0 0 3 ) 谈网络时代的金融监管对策时对网络金融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 了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以及策略建议。董红蕾( 2 0 0 4 ) 指出作为全球化和 信息化的产物,电子货币的诞生动摇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并对现代 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推进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就要实施对电子货币的 适度金融监管。胡秋灵、张成虎( 2 0 0 4 ) 比较了美国与欧盟的两种监管态度, 认为较为宽松的管制比较可取,因为这有助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电子货币产品的 长远发展,而且目前电子货币占据市场份额极小,不应过分夸大电子货币发行机 构倒闭对消费者与支付体系造成的影响。张宇( 2 0 0 5 ) 从深层次上分析金融 业务网络化产生的金融监管新问题成因,指出了网络金融业务在给人们带来极大 便利同时,产生了许多以往时代不曾有过的金融监管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探讨 了如何构建2 1 世纪金融监管模式。赵发谦( 2 0 0 6 ) 从分析发达国家的电子货 币监管着手,对中央银行依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电子货币监管措施提出了一些参考 性的建议。指出作为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产物,电子货币的诞生对现代金融监 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中央银行尚待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 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王剑( 2 0 0 6 ) 分析了电 子货币在不同发行条件下时货币体系产生的影响,发现其影响的程度与方式极大 她取决于发行主体、发行机制的设计。进而提出了在目前电子货币占市场份额还 很小,对货币体系、货币政策影响有限的情况下,央行等监管者的工作策略应重 点放在发行主体的认定与监管、法制建设等方面”“。 1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揭示目前 电子货币及其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与程度,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 供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六章,相关章节的逻辑关系可见图卜1 的技术路线图。 本文第一章绪论提出了在当前金融背景下研究我国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 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并总结了中外经济学家的相关研究及其借鉴价值,重点体现 本论文研究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以及新颖性。 本文第二章是介绍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我国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 是银行卡,近几年来,银行卡交易迅猛发展,给经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第三章是介绍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本文的重点,采用了 1 9 9 6 2 0 0 5 年的相关数据,利用v a r 分析建立电子货币与基础货币、广义货币乘 数、狭义货币乘数、m 0 、地、m 。的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来分析 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的相关度,并运用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分析电子货币对 货币供给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度。 本文第四章是介绍电子货币流通下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的选择及效应 分析。这一章也是文章的重点,通过对比电子货币发行前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 作的变化,研究了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利 率、物价的影响,提出了在电子货币下,如何重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 本文第五章是结论及展望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并提出 了需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i 电子货币与货币 i 政策的相关关系 弋 7 l 电子货币对货币 l 政策的影响 1 4 创新之处 图1 - 1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技术路线图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对其进行系统 深入地分析所具有的难度可想而知。从上述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组织和学者的 报告和文献来看,由于电子货币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并对传统的通货产生替代 作用,对电子货币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并且大多偏重于关于电子货币 的风险和监管方面,而关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较少,缺乏细致、全 面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的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及我国相关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力 图在以下方面有所贡献: 以往国内关于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描述层面,仅有 的少量实证分析仅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的角度进行公式方面的推导分析,缺 9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乏详实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本文采用相关数据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给 结构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等具体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 影响。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而以前国内学者在进行这方面分析时没有采用 数据进行分析。 1 0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2 1 电子货币概述 电子货币基本上是各个发行者自行设计、开发的产品,其种类较多,而且新 的产品还在不断出现,许多国家仍在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试验。因而目前全球范 围对电子货币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但研究讨论却异常热烈。那到底什么是电 子货币呢? 国际金融机构和一些国家的货币当局还是对什么是电子货币提出了 一些看法,这些观点大同小异,笔者认为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定义较为全面, 它定义电子货币是指通过销售终端、两个互联设备之间的直接转移,或在开放式 计算机网络( 如i n t e r n e t ) 中执行支付的“储存价值”或预先支付机制。 电子货币,就其本质而言并不是一种完全脱离现金或存款的新型货币,它只 是在形式上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在被信息革命改造的过程中出现的现金 或存款替代物,仅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取代了传统现金的一种交易媒介,尚带有 传统货币的特征。它充当一般等价物实现了商品的交换,并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 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现阶段,电子货币尚不是独立的货币体系,还只 是浅层次上的数字货币,是以现有货币( 现金和存款) 为基础的“二次货币”咖。 本文讨论的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或信用从发行者处兑换 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电子数据( 即货币价值的电子化) ,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 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以换取等价物质或清偿债务,该数据本身即 可称为电子货币。基于以上定义,电子货币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类银行卡, 也包括一些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现金替代物。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电 子货币还是以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为主,各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数量较少, 流通范围较窄而且数据不易统计,因此本文中讨论的电子货币主要是指银行卡, 在实证分析中所采用的电子货币数量是用银行卡持卡消费额和转账额的总和来 代替的。 2 2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电子货币在我国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在我国主要是以银行发行的银 行卡为主,而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数量较少,使用范围较为狭窄,因此本 节我们主要研究我国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银行卡的发展情况。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2 2 1 我国银行卡的交易量统计 改革开放2 0 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创 新精彩纷呈,金融业务的个性化、专业化、产业化实现了长足地发展。其中,银 行卡的产业化发展则是一个重要亮点。我国银行卡是从代理国外信用卡业务开 始,经历了从准贷记卡起步、以借记卡大发展为过渡、并最终迎来信用卡发展条 件日益成熟的不同发展过程。1 9 7 8 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开始代理国外银行的 信用卡取现业务:1 9 8 5 年,中国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1 9 8 5 年至1 9 9 3 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 行相继开展了信用卡业务:2 0 0 2 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 0 0 3 年,中 国信用卡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近几年银行卡的发卡量和发卡结构情况如下表2 - 1 : , 表2 - 1 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和发卡结构统计 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 年份 发卡数增长幅发卡数增长幅占银行发卡数占银行 增长幅度 ( 万张)度( 万张)度卡比例( 万张) 卡比例 1 9 9 64 1 7 0 82 0 6 3 94 9 4 8 1 9 0 6 74 5 7 1 1 9 9 7 7 1 7 5 47 2 0 4 2 1 7 55 3 8 9 63 0 3 1 4 3 3 1 61 2 7 1 8 6 0 3 7 1 9 9 81 1 6 0 1 46 1 6 8 9 6 2 3 0 3 1 5 8 9 1 9 8 5 8 7 0 5 81 0 0 9 8 7 5 0 4 1 9 9 91 8 0 0 6 15 5 2 1 2 3 6 6 12 7 3 1 3 1 4 1 5 6 4 0 17 9 6 5 8 6 8 6 2 0 0 0 2 7 7 4 3 55 4 0 8 2 4 9 8 55 5 9 9 0 1 2 5 2 4 5 16 1 4 1 9 0 9 9 2 0 0 13 8 2 8 2 53 7 9 9 9 62 3 2 3 2- 0 0 7 6 0 7 3 5 9 5 9 24 2 4 4 9 3 9 3 2 0 0 24 9 6 5 2 12 9 7 0 2 3 0 5 8- 0 0 7 4 6 4 4 7 3 4 6 13 1 6 7 9 5 3 6 2 0 0 3 *6 4 8 6 0 63 0 6 3 2 5 8 71 2 2 0 3 9 9 5 4 5 0 01 5 1 1 8 0 0 3 2 0 0 47 6 8 7 0 81 8 5 7 3 0 6 31 8 4 0 9 63 9 8 7 2 8 0 0 3 3 5 8 9 4 7 0 9 6 2 0 0 59 6 0 0 02 4 8 8 4 0 0 03 0 6 0 4 1 7 9 2 0 0 0 2 6 3 7 9 6 8 3 注:我国的银行卡构成中除了信用卡和借记卡( 包括转帐卡和储蓄卡) 以外,还有少量的其它 卡种,如专用卡国际卡等。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 9 9 6 - 2 0 0 5 1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图2 - 1 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和发卡结构统计 从表2 1 和图2 一l 可以看出,我国银行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1 9 9 6 - 2 0 0 5 年这十年问,从平均发卡量来看,银行卡发卡量年增长3 6 9 1 ,其中信用卡发 卡量年增长9 1 1 ,借记卡发卡量年增长7 2 9 3 。截止2 0 0 5 年底全国银行卡发 卡量已达9 6 亿张。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令人刮目相看。但是从上面的图表我们也 可以看到,我国的银行卡结构不平衡,绝大部分是不能透支的借记卡,真正意义 上的具有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卡只占极小的一部分。而且,在这1 9 9 6 2 0 0 1 这六 年问,发展的重点也集中在借记卡上,银行卡的增长主要源自借记卡的增长, 1 9 9 7 - 2 0 0 0 信用卡的发卡量一直徘徊在2 3 0 0 万左右。2 0 0 2 年,中国信用卡市场 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低调发展后,开始逐步升温。一方面,各中资银行纷纷加 大了信用卡宣传力度,抢在信用卡业务对外放开前,投入巨资,大力开发与国际 接轨的、具有先消费、后还款等功能的贷记卡和可同时使用本外币的双币种卡。 另一方面,来华的外资银行也开始通过多种途径,为争夺中国银行贷记卡、国际 卡市场早已作好了发卡的一切准备。到2 0 0 5 年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4 0 0 0 万张,比1 9 9 6 年发卡量增长了约2 0 0 0 万张。 2 2 2 我国银行卡的交易额与存款余额统计 银行卡的交易额、存款余额反映了银行卡作用的发挥情况,表2 - 2 是我国银 行卡的交易额、存款余额情况的统计数据: 表2 - 2 我国银行卡交易额、存款余额情况统计 交易额 存款余额( 亿 年份 存取现金( 亿 合计( 亿元)消费( 亿元) 转账( 亿元)元) 元) 1 9 9 6 1 0 3 7 7 37 2 9 4 25 0 6 2 5 6 4 5 8 5 3 2 5 5 9 3 0 1 9 9 71 2 9 6 5 2 71 0 6 3 6 27 1 2 8 9 64 7 7 2 6 97 1 8 5 1 1 9 9 81 3 2 0 1 8 3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