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船歌教案.docx_第1页
三年级音乐船歌教案.docx_第2页
三年级音乐船歌教案.docx_第3页
三年级音乐船歌教案.docx_第4页
三年级音乐船歌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音乐船歌教案【篇一:船歌教案1】 船歌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船歌。 2、创编与活动。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聆听船歌,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良好习惯,感受作品中轻松、欢快的气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创编。 3、通过乐器演奏歌曲船歌为表演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竖笛小练习。(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编创与活动 节奏 :2/4 用“3 5 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1、听听老师的歌怎样?(教师示范) 2、学生同座试编。 3、学生展示。 4、师生评价。 三、聆听船歌 1、导入:(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放录音,学生聆听。 2、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幻灯出示歌词,复听全曲。(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学生交流答案。4、全曲(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5、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6、师: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7、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四、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组织学生下课。【篇二: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版本) 目录 第1课 爱满天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 红旗颂教学设计 卢沟谣教学设计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 只怕不抵抗教学设计 猜调教学设计 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 摇船调教学设计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第3课 我们的朋友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荫中鸟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第4课 春天的歌 杨柳青教学设计 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第5课 音乐会 船歌教学设计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嘹亮歌声教学设计 第6课 牧童之歌 小放牛教学设计 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剪羊毛教学设计 小小羊儿要回家教学设计 第7课 老师您好我爱米兰教学设计 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 第8课 家乡赞歌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学设计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学设计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 第1课 爱满天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二、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在聆听合唱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时,很多同学能在第一遍聆听时,随音乐表演,比如“拉着我的手,拉着你的手,祖国和我们一走”,孩子们就会自然的手拉手,这首歌曲的旋律明朗,节奏第一段欢快,第二段抒情,具有当代流行歌曲的气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活力、向上的气息,在二次聆听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为曲掉3画图形谱,2班的孩子虽然之前纪律一般,但竟然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认真听如何画,最后都能把图形谱画的很好,而且个个有创意,有的画上脚丫,有的画丰收的苹果,有的画太阳等,孩子的优点真的需要我们慢慢发现。 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篇三:三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 1 童 年 课型综 合 课 道具电子琴 多媒体 录音机 教学目标 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 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 或弹一段前奏问学 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新歌教学 1、导入:听劳动最光荣,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 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 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用lu哼唱。 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2遍。 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 重点练唱: 3 5 1 6 5 5 摇到外婆桥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 中匀速前进,5拍时值唱足。 9、连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四、编创与活动 1、出示: 3 6 5 3 6 5 3 5 1 6 5 5 让学生试着敲 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2、 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五、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捉迷藏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 2、初听音乐 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 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 ,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 4、再听捉迷藏 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完成书上练习。 三、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一、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 歌我们多么幸福。 2、初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 幻灯出示歌词 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a、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b、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c、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6、 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 乐表示。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二、听辨练习 1、 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2、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