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语文教学实践思考.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语文教学实践思考.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语文教学实践思考.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语文教学实践思考.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语文教学实践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 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教 学 点 泸州科华成教中心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0级 姓 名 刁 敏 指导教师 熊 剑 定稿日期 :2010年10月10日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刁敏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2010级设计(论文)题目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接受任务日期2010年5月16日完成任务日期2010年10月10日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单位设计论文内容目标1. 通过在毕业论文撰写这段时间,自己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进行的语文目标导读法教学模式的尝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语文目标导读法分“看”“读”“讲”“议”“练”五个环节,并对五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进行了论述。使我在教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得到不同的巩固、深化、提高。2.通过论文撰写的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学会文献检索调研、综合分析。报告编写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提升。设计论文要求1专科论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2本文由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构成,用A4纸打印。3符合院方专业要求,按院方要求格式打印。参考资料【1】中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2】中小学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3】人教版九义教材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目 录一、看 1 二、读 2 三、讲 2四、议 3五、练4结语 4参考文献 4致谢 4语文教学导读法教学尝试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方面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进行的语文目标导读法教学模式的尝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语文目标导读法分“看”“读”“讲”“议”“练”五个环节,并论述了五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关键词:导读 语文 教学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方面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新课程对教师观念的转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来说,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纵观课程改革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异与“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实际上体现不出新的课程理念的要义。其次,新课程对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客体性的一面,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将其置于客体的位置上看待。同时,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教师们惯用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学生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倾向于采用被动的、接受的和封闭性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转变学习方式,以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想。在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这些认识后,我对自己在语文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由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作了改变。每一篇课文,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对每一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设计了一种方法,即“目标导读法”。所谓“目标导读法”是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教师的“导读”为主导,以学生的能力训练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读”、“讲”、“议”、“练”五个环节,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一、第一环节“看”“看”是让学生看课题,看教学目标,看注释,看“预习提示”。通过“看”,从总体上把握学习的总方向,明确这堂课的具体任务,明白这堂课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标准。第1页教师在完成组织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和检查完预习作业后,让学生看课文相关的内容。如:课题、教学目标、注释、课后的练习题等。在学生看书以前,教师把看书的要求提出来,要求可以用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我们以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课文死海不死为例,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标题有什么特点?2、提示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的要求?3、勾画出注释中难理解的词语解释。4、了解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学生完成这些任务,能让他们从总体上把握学习方向,明确这篇课文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标准,并在头脑中提前对课文提出一些疑问,这样以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二、第二环节“读”“读”: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旧知以及已有的经验,感知课文大意,同时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包括初读课文,熟读课文,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初读课文,可以采用放录音的方法,学生跟着录音轻声朗读,也可以由教师范读,学生在书上勾画出重点字、词、句、段。然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旧知和已有的学习经验感知课文大意,同时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在朗读重点段落时,要求学生在有疑问的地方圈点批注,对错误的朗读及时予以纠正。下面以死海不死一文为例,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落是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对“死海不死”这一特点的科学说明,对其中的数据的朗读要加以引导。而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引用的传说和神话是学生感兴趣的段落,朗读时,要求学生能记住故事的经过,达到能复述故事的目的。“读”这个环节的顺利完成,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感知。三、第三环节“讲”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既讲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又讲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的“讲”具有示范性;学生的“讲”,带有模仿性。通过教师的“讲”,要让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而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渗透阅读分析文章的学习方法,以讲读带自读。通过学生的“讲”,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知识技能达到的深浅程度,同时也是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的“讲”要从引发问题、设置矛盾、锻炼思路和启发想象等各个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和动手一系列的自身劳动中,牢固地获得新知,增长能力。“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接受最快,记忆也最牢固”。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一定深度与难度的问题去吸引学生,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对学生兴趣的一种最大的激发。以死海不死一文为例:我们从揭示“死”与“不死”这对貌似矛盾的词语含义入手,为学生设置一个解疑的过程。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在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作者说死海的“死”是指什么?说死海的“不死”又是指什么?2、死海的“死”与“不死”是由什么决定的?3、死海的现状如何?死海的未来又将怎样?这样的设计,在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讲”的互动活动中,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素质的锻炼。这样的教学,不仅教得活,而且教得深。四、第四环节“议”第2页议教材的重点、难点,议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也可以议与教学有关的课外内容。可以采取师生互议,同桌互议,也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们仍旧以死海不死一文为例。本文中,传说与神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可以把课文第3、5两个自然段结合在一起,专门讨论这两段中的传说与神话的作用,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这两则传说与神话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2、这两则传说与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了什么作用?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又起到什么作用?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师生的问答,使学生对本文中传说与神话在说明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有较全面的理解。对于本文的教学重点,如: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了解数字说明的准确性,可以先由小组讨论,再由几个小组间进行知识竞赛,教师当评委。具体办法是:由每个小组讨论找出文中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或段落,并讨论数字说明的准确性,然后进行知识抢答,比一比哪一组找得最多,最准确。这样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解决了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使教学目标进一步得到落实。五、第五环节“练” “练”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反馈性练习,使新知识、新技巧和新技能得到巩固,同时,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练习题可以是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如:在死海不死一文后一共有三个练习题,练习题的第一题在“讲”的环节已经落实。第二题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的方法来完成。第三题是要求学生在报刊、图书或者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练习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收集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办成手抄报,进行手抄报比赛。进行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可以达到完成练习三的目的。书面作业主要是字音、词义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可以根据这几方面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在“目标导读法”的五个环节中,五个环节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一篇课文的教学,每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有侧重点。其中,第三个环节“讲”,即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是最主要的环节,这一个环节要在师生的互动活动中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因此,在实施这一个环节时,必须在问题的设计上狠下功夫,如:针对班上基础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要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教师的“讲”要具有指导性,要克服向学生“灌”的弊病,让学生主动地、轻松地获取知识。其它几个环节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看”和“读”两个环节是“讲”这个环节的基础。做好了“看”和“读”两个环节准备,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才会有目的性,才能使这个环节的顺利完成有保障。“议”和“练”两个环节是第三个环节“讲”的深入和巩固。这两个环节能将“讲”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完善,能进一步使“讲”的知识得到落实。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导读法”的五个环节缺一不可。总之,上面所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五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完成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同时兼顾其它目标的渗透。实施时要做到环环有目标,环环有措施,既有出发点,又有着落点。有效地克服了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现象。形成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还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以教师的“讲”为主的“满堂灌”的方法而导致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弊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结语: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通过对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更新了思想观念,在教学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具体表现在自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利用了“目标导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在教学中逐渐改变了旧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为辅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从教师自身来说,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眼、耳、口、手、脑同时并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3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目标导读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如: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灵活采用这个方法,对不同的文章,采用这一方法也应有所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种方法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也才能让这种方法为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参考文献:【1】中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