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技术与应用进展.ppt_第1页
医院隔离技术与应用进展.ppt_第2页
医院隔离技术与应用进展.ppt_第3页
医院隔离技术与应用进展.ppt_第4页
医院隔离技术与应用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隔离技术与应用进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宣贯,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范围,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2.术语和定义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应用包括手部卫生在内的个人防护,医院相关性感染传播,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感染链,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区,清洁区cleanarea呼吸道传染病病区中不受污染物或患者进入的区域;包括值班室、卫生间、更衣间、配餐间等潜在污染区potentiallcontaminatedarea呼吸道传染病病区位于清洁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污染物污染;包括办公室、治疗室等污染区contaminatedarea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诊疗区,两通道,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缓冲间,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疗的病区在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4.隔离的管理要求,新(改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院的实际,制定制度并实施隔离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原则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培训,提供防护用品,熟悉各类制度与SOP重视手部卫生隔离区域消毒符合国家规定,5.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分区低危险区域行政管理教学图书生活中危险区域普通门诊病房高危险区域感染性疾病科极高危险区域手术室ICU移植病房,隔离要求明确流程,洁污分流,防止交叉感染同一等级的分区科室相对集中,高危险科室相对独立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空气交叉污染手卫生设施配备合理,呼吸道传染病的布局与隔离,建筑布局相对独立分三区设立两通道三区之间的缓冲间负压病房(病室-30Pa,缓冲间-15Pa),隔离要求严格流程和三区管理,标识明显室内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各区安装适量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池不同种类患者应分室安置疑似患者单独安置同种患者安同室,床间距1.1m,负压病房建筑布局与隔离,建筑布局应设病室与缓冲间气流组织上送(离床水平1m)下回(10cm50cm)设置压力开关型的定风量阀独立卫生间;配备对讲设备,隔离要求送风经初、中效过滤换气次数612次/h病室-30Pa,缓冲间-15Pa一室一人,同室同病,限制外出日常维护患者出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感染性疾病科建筑与隔离,建筑布局相对独立,远离敏感区域单独入、出口入、出院处理室中小医院可在建筑物一端设立感染疾病区,隔离要求分区明确,标识清楚不同疾病分室安置;每室4人,床间距1.1m通风良好,自然或机械适量非手触式洗手池,普通病房建筑与隔离,建筑布局病区的末端,应设有隔离病室隔离要求感染性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室同种感染患者可同室,床间距0.8m重症患者单室安置单排3床;双排6床,门诊建筑布局与隔离,建筑布局普通门诊单独设立出入口,相关科室流程合理,标识清楚,路径便捷儿科门诊自成一区,设有分诊、隔离诊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隔离要求普通门诊、儿科、感染性疾病易分设挂号、候诊通风良好,流动水洗手与快速手消毒剂设立预检分诊制度;可能污染区应及时消毒,急诊科建筑布局与隔离,建筑布局独立出入口,分诊、诊查、隔离室、抢救室、治疗室、观察室等有条件设立挂号、收费、X光检查、手术室急诊室床间距1.2m,隔离要求严格分诊,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各诊室非手触洗手水池,快速手消毒剂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6.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口罩,根据不同的操作选用口罩种类一般诊疗可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护理免疫力低下者、穿刺等戴外科口罩;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应戴医用防护口罩纱布口罩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时接触飞沫隔离患者为呼吸道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等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佩戴时进行安全性检查,每次使用后清洁与消毒,手套的使用,根据不同的操作选择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以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破损皮肤、黏膜时应戴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一次性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接触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接触传播者时穿戴接触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保护性隔离患者时穿戴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患者b)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鞋套的使用,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一次性使用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防水围裙的使用,分为重复使用与一次性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重复使用的围裙,没班次使用后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使用的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帽子的使用,分为布帽和一次性帽子进入污染区和清洁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应戴帽子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布帽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一次性使用,7.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对于多途径传播的疾病,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3、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限制人员出入黄色-空气传播隔离粉色-飞沫传播隔离蓝色-接触传播隔离,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在同一室内6、建设布局符合第5章中相应的规定,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患者的隔离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医务人员的防护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手卫生。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2、进入隔离室,污染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时脱卸、指定处悬挂,每日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一次性隔离衣;并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处置丢弃个人防护物品,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疾病,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应采取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1、无条件的医院,应尽快转运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2、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除,并正确处置使用后物品2、进入确诊或可疑患者病房,应戴帽子、医务防护口罩;可能发生喷溅操作时,应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患者各类体液应戴手套3、防护用品使用按第6章规定执行,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1、严格执行隔离原则2、应减少转运;需要时应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3、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限制活动4、与患者保持1m以上距离;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换气,或进行空气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区域流程,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正确处置使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接触(1m以内),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有喷溅操作时,应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患者体液时应戴手套3、防护用品使用按第6章执行,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应根据疾病的特征,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隔离与预防要求见附录E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见附录F,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按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执行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要求见附录G,SARS、人禽流感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2、严格限制探视者;需要时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手卫生规定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4、应减少转运,需要时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区工作2、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的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睛进行消毒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隔离区域内其他注意事项,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2次,超过37.5者应及时就诊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空气与物表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有效驱除空气中99%和99.9%的污染所需换气次数/h(ACH)与时间,正压病房预防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感染,正压病房设计特征,正压(送风量大于排气量)压力差异范围2.58Pa,理想为8Pa送风与排气气流差异125cfm密闭病房空气泄漏约为0.5立方英尺气流组织由清洁到污染气压监测空气交换12ACH,空气如过滤可以再利用,from:CDC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nfection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2003),负压病房用于空气传播隔离(AII),负压病房特征,负压(排气量大于送风量)压力差异2.5Pa送风与排气气流差异125cfm密闭病房空气泄漏约为0.5立方英尺气流组织由清洁到污染气压监测新建病房12ACH,改建病房6ACH外排空气经过HEPA过滤,from:CDC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nfection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2003),不同类型的AII,带有缓冲间的AII病房,不低于2.5Pa的压力差异送风与排气之间的气流差异125cfm密闭病房空气泄漏约为0.5立方英尺气流组织由清洁到污染的流向新建病房12ACH,改建病房6ACH前室气流组织根据病种而定,from:CDC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nfection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2003),病房空气通风装置,进风口,吸风口,A1,A2,A1=16.4A2,缓冲间的隔离作用示意,缓冲间作用:隔断两侧气流直接对流建筑的原则:3m2,对角开门,U字型气流存在空气传播的隐患,ICU内办公室不宜设回风口,护士站不同的风口设计,护士站顶部不合理的回风口设计气流组织不仅对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的速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对保护医护人员等安全有关。资料显示,0.05-0.1m/s的风速足以带走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配制中心不合理的回风设置,气流组织的原则:从洁净到污染气流组织的技术:上送下回单向流,澳门机场巧妙利用回风口,洗手池设在门口便于手部卫生,医疗机构个人防护装置(PPE)的选择与应用,医疗机构PPE使用目的,在医疗环境中正确使用PPE,以改善相关人员的安全性.,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个人防护装置(PPE)定义,“穿着特殊服装或装备,以抵御感染性物质”(OSHA)PPE为使用者与病原微生物之间提供一个物理屏障,使使用者免受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与传播,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医疗机构中使用的PPE类型,手套保护双手隔离服/围裙保护皮肤和/或衣服口罩及全面具保护口/鼻全面具保护呼吸道,抵御空气传播的病原体眼罩保护双眼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影响PPE选择的因素,预期暴露的类别触摸与飞溅/喷雾隔离预防的种类耐用性与正确性舒适,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手套,目的患者护理,环境整治手套材质乙烯基,乳胶,腈清洁单副一次性使用,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手套的应用与禁用,从“清洁到污染”的操作戴手套限制“接触污染”的机会以保护自身,他人,和环境不能用污染的手套触摸自己的颜面或整理PPE除了在护理患者不得已,不得接触环境物表,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手套的使用与禁用,更换手套使用中手套破损以及重污染(即使在同一名患者上使用)每一位患者使用之后丢入适当的污物容器内一次性使用手套不得清洗或重复使用,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隔离衣与围裙,使用目的:保护内层衣服材质自然或人工合成重复使用或一次性使用防渗水功能清洁长袖收口,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隔离衣外层具备体液阻隔功能颜色区别不同区域穿着,口罩,口罩保护鼻和口-必须完全遮盖鼻及口部,防止体液渗透种类-医学口罩(外科或操作)-牙医口罩-激光口罩,标准医学口罩:鼻夹+3层构建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标准的医学口罩,外科口罩surgicalmask,标准外科口罩:3层结构+鼻夹+系带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应用:飞沫隔离类型:无纺布加2根系带一次定型加1根宽紧带,不同型号的外科口罩,操作口罩proceduremask,标准操作口罩:3层结构+鼻夹+松紧带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牙医口罩dentalmask,标准牙医口罩:3层结构+防护薄膜+松紧带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激光口罩lasermask,在美容手术时会用激光,当某些组织被激光气化时,会产生蒸汽和细微粒组成的烟雾(laserplume),因为这些烟雾中可能会含有病人的某些病毒颗粒或DNA,因此,有一定的感染危险。所以,激光手术时,国外都有专用的口罩。并且手术室内要有吸烟装置。该口罩可以阻隔0.1m颗粒。,呼吸防护器respirator,目的抵御感染性气溶胶的吸入(如,结核分支杆菌)应用:空气隔离防护类型微粒呼吸防护半或全面呼吸器具动力式纯氧供给呼吸器(PAPR),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N95呼吸防护器,鸭嘴型N95呼吸防护器,不同类型呼吸防护器,半面具呼吸器,动力式纯氧供给呼吸器(PAPR),全面罩呼吸器,口罩过滤测试装置,不同口罩的过滤曲线,口罩的小结,棉纺口罩、纱布口罩和普通纸口罩是无效口罩。由合成材料制成的具有过滤作用的纸口罩才是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口罩可用于多种情况,不同的目的要求使用不同的口罩。,From:Preventionof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APracticalGuide-WHO2002,颜面部位防护,眼罩保护眼睛必须舒适遮挡眼睛正面与侧面普通眼镜不适用于眼罩防雾功能,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颜面部位防护,面罩保护脸,鼻,口,及眼睛必须遮盖住前额至下巴以下以及脸部两侧,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其它个人防护用品,手卫生与PPE站,PPE的全面应用,FROM:PRACTICALGUIDELINESFORINFECTION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WHO2003,医疗机构PPE的应用:如何安全佩戴,使用,及脱卸,有关PPE关键点,通常在进入病房,与患者接触之前佩戴谨慎使用防止污染物扩散谨慎脱销与丢弃,不得在病房门口或离开病房时立即脱卸,而应该在病房以外脱卸呼吸防护装置,推荐在缓冲间内脱卸。立即进行手部卫生,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如何穿隔离衣,选择适合的类型与尺寸打开背部开口系紧颈部与腰部的系带如果隔离衣太小,穿两件隔离衣#1穿在前面隔离衣#2穿在背面,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怎样戴医学口罩,遮盖住鼻,口和下巴根据鼻梁固定鼻夹在头部系紧系带调整舒适度,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怎样戴呼吸防护器,选择适合的口罩遮盖住鼻,口及下巴根据鼻梁固定鼻夹固定用松紧带放置头部调整舒适度密闭度检查吸气口罩内陷呼气口罩四周有否泄漏,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怎样佩戴眼及面罩,眼罩遮住双眼,并固定妥当面罩遮住颜面部,并固定在额部调整舒适度,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怎样戴手套,接触污物,最好戴手套选择正确的类型与尺寸双手插入手套内将手套盖住隔离衣袖口,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聚氯乙烯乳胶聚脂,泄漏测试,ZamaraJE,etal,CMAJ,2006,175(3):249,怎样安全使用PPE,佩戴手套的双手不得触摸脸部不得触摸或整理其它穿戴着的PPE如手套破损应更换;在戴新的手套前,应执行手部卫生限制触摸物表与其他物品,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PPE的“污染”与“清洁”区域,污染前部外表PPE的这个区域已与或可能与体液,污物或已被感染性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有过接触清洁内面,背部外表,头及背部系带PPE的这个区域通常不与感染性病原体接触,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PPE污染与清洁部位,在何处脱卸PPE,离开病房前,在缓冲间(前室)*呼吸器(具)在病房外,待病房门关闭后脱卸*,*确保手部卫生设施在需要地方能够获得,如水池或含醇手消毒剂,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怎样脱卸手套(1),抓住手套袖口处外缘从手上剥下手套,内侧外翻交仍戴手套的手拿住,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怎样脱卸手套(2),手指从袖口处伸入另一只手套内抓住内侧剥下手套,两只手套合为一个丢弃立即手卫生,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眼罩或面罩脱卸,用裸手抓住眼罩脚或头部系带从脸部移去丢入指定的收集容器进行回收处理或丢弃立即手卫生,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脱卸隔离衣,解开系带从颈部及肩部处脱去隔离衣将污染面朝内包裹折叠或卷成小包丢弃立即手卫生,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脱卸口罩,先解开头部系带,然后是颈部系带从脸部移开丢弃手卫生,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呼吸防护器的脱卸,先抓住颈部的系带,提过头部然后是头部的系带丢弃手卫生,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正确佩戴呼吸防护器,正确脱卸呼吸防护器,请记住:,Themaskisalwaysfirstonandlastoff.何处脱卸口罩:在您认为安全的地方!FROM:AustralianGovernmentDepartmentofHealthandAgeing,手部卫生,脱卸PPE后立即实施手部卫生.如果双手在脱卸PPE过程中被明显污染了,应立即洗手后,方可继续脱卸PPE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剂,PPEUseinHealthcareSettings,*确保手部卫生设施在需要的地点能获得,如洗手水池或含醇手消毒剂,全套PPE穿戴顺序,Step:1穿隔离衣系带放在背后,Step:2穿鞋套,Step:3戴N95呼吸器进行泄漏试验,全套PPE穿戴顺序,Step:4戴帽子,Step:5戴面罩,Step:6戴手套压住隔离服袖口,全套PPE脱卸顺序,Step:1摘除面罩,Step:2摘除帽子,Step:3摘除鞋套,全套PPE脱卸顺序,Step:4脱隔离服,Step:5在脱去隔离服时带走手套,Step:6摘除N95呼吸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穿戴顺序:清洁进入潜在污染:洗手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进入潜在污染(手部皮肤破损的戴手套)潜在污染进入污染: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必要时: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脱卸顺序:离开污染进入潜在污染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从潜在污染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WHO与CDC的脱卸比较,全套PPE穿戴顺序,Step:1戴N95呼吸器进行泄漏试验,Step:2戴帽子,Step:3穿防护服穿套鞋,全套PPE穿戴顺序,Step:4穿连体防护服,Step:5戴眼罩,Step:6戴手套压住隔离服袖口,全套PPE脱卸顺序,Step:1摘除眼罩,Step:2解开连体服拉练,Step:3反脱连体服带走手套,全套PPE脱卸顺序,Step:4脱套鞋穿入自己鞋,Step:5脱去帽子,Step:6摘除N95呼吸器,标准与额外的隔离预防,标准预防,普遍预防基础上发展而来认为任何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都具有感染性在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推荐PPE及其他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采取何种PPE,依据与患者接触的类别而定,PPEUseinH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