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芦皇导师签名: 。2 t 啄争3 口 日期:二二: 摘要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农村人v 1 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村大量剩 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阻碍着 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有效地转移数以亿计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出发点即是针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如何成功的得到转移,也就是 如何能够使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就业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第一产业剩余劳 动力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以区别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介绍了修正后的劳动 力市场结构模型,这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路径探索有着实际的意 义。其次,对国内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和路径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 再次,本文提出了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模型。在其推力模型中分析了第一产 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拉力因素,并做了实证研究;在其拉力模型中,研究了第一 产业剩余劳动力会受到何种因素作用导致转移,并且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再其 次,本文针对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和机遇,如何改变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瓶颈,抓住机遇转移剩 余劳动力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探索很有启示 意义。最后,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一产业剩余劳 动力转移路径探索模式,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结构模型,推力模型,拉力模 型 a b s t r a c t t h ep r o b l e m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r u r a la n df a r m e r sr o o t e df r o ms u r p l u s r u r a lp o p u l a t i o na n dr e s i d u a ll a b o rf o r c e ag r e a td e a lo fs u r p l u sr u r a l l a b o rf o r c eh a v e s e v e r e l ya f f e c t e d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p r o d u c t i v i t ya n dg o i n gu po ff a r m e r s 7 e a r n i n g ,a n dh a v ec o u n t e r a c t e d 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 s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t w e e nd o w n t o w na n dr u r a l s o d i s c u s s i n gh o wt oe f f e c t i v e l yt r a n s f e rah u n d r e dm i l l i o ns u r p l u sr u r a l l a b o rf o r c ei sp r o v i d e dw i t hg r e a tr e a l i s t i cm e a n i n g f u li nan e wp o s i t i o n 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o ft h i sp a p e rn a m e l ya i m sa th o wt oe f f e c t i v e l y t r a n s f e r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i nt h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t h a ti st os a yh o w t or a k et h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g e tj o b f i r s t l y ,t h i s p a p e rd e f i n e s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a n d s u r p l u sr u r a ll a b o rf o r c e ,h o wt o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t h e m ,a n di n t r o d u c eu s am o d i f i e dl a b o rm a r k e ts t r u c t u r em o d e l t h i sm a yb eh a v er e a l i s t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p a t he x p l o r a t i o n s e c o n d l y ,t h i sp a p e rh a sg e n e r a l i z e d a n ds u m m a r i z e dr e l a t i v et h e o r i e sa n dp a t he x p l o r a t i o na b o u tt h et r a n s f e r o f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b o t hh e r ea n da b r o a d t h i r d l y , t h i s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a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d y n a m i cm o d e l i nt h i sm o d e l ,i ti n c l u d e st h r u s ta n dp u l lm o d e l t h r u s t m o d e la n a l y z e st h r u s tf a c t o rw h i c hc a np r o d u c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 l a b o rf o r c e ,a n dm a k e sa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p u l lm o d e lr e s e a r c h e sw h a tf a c t o r c a nb r i n g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i n t ot r a n s f e r ,a n dm a k e s a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f o u r t h l y t h i sp a p e rb r i n g sf o r w a r dc u r r e n td i f f i c u l t y a n do p p o r t u n i t yo f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 st r a n s f e r h o w t og e to v e rt h ed i f f i c u l t ya n dc a t c hu pt h eo p p o r t u n i t y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f o rp a t he x p l o r a t i o n l a s t l y ,b a s e do nh e r e i n b e f o r es y n t h e s i sa n a l y z i n g , t h i s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p a t he x p l o r a t i o np a t t e r na n d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i o n k e yw o r d s :f i r s ti n d u s t r y s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 ,m o d i f i e dl a b o r m a r k e ts t r u c t u r em o d e l ,t h r u s tm o d e l ,p u l lm o d e l 2 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 第一章绪论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其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第一产业部门农业在国民收入中 的比重、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以及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不断下降。农业 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的降低,成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 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剩余的 发展中农业大国。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 5 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 4 左 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 0 0 天,其中还约有 4 0 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中国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农 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局的健康运行,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 发展甚至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因此,在我国如何成功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分析。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2 0 多年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 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均发生了重大 的历史性变化。 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 5 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 4 左右,抽样显示, 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 0 0 天,其中还约有4 0 的农民存在 隐性失业。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的劳动力剩余数量有过估计和实证分析,估计认为 当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剩余大约为2 亿人口。这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在不创造新价值的同时,还在大量的消耗着稀缺资源。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 及政治的稳定都是不利的因素。如何能够在农业生产力提升以及三次产业结构优 化的同时,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就业问题是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中,我们发现最近几年农民工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壮 大。他们在东部城市需要用人时,转入城市;在农忙时,回家耕作。每年过春节,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在城市中的存在。有人称他们为“盲 流”。意思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想法,没有头脑,乱来。当前实 际的情况是,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经济头脑,他们的决策是越来越理性,他们也追 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前提,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分析, 制定出非常切合实际的政策来引导他们。 1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 i ) 模型分析方法。比如修正后的劳动力的市场结构模型和哈里斯一托达 罗模型来解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建立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模型来分析劳动 力转移的解决办法。 ( 2 ) 实证方法。对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 3 ) 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当前既有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也有巨大的机遇。 1 3 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 架,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对国内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和路径探索进行了概括总 结。 第三章,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概述。对第一产业的定义、第一产业剩余劳动 力的整体状况及特点做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介绍了修正后的劳动力市 场结构模型。 第四章,本文提出了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模型。在其推力模型中分析了 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推力因素,并做了实证研究;在其拉力模型中,研究 了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会受到何种因素作用导致转移以及实证研究。 第五章,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首先,概述了从1 9 7 8 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概况。其次,分析了我国第一产业剩 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和机遇。 第六章,根据以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路径探索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 4 全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图1 - - 1 : 图1 1 研究框架 1 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 ( 1 ) 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进行了区分; ( 2 ) 建立了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模型( 包括拉力和推力模型) , 并作了实证分析; ( 3 ) 提出当前是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遇期; ( 4 ) 对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路径探索,建立了路径选择 模式。 本文的不足主要是拉力模型的实证由于缺少数据说明,采取的个案分析( “民 工荒”的案例) 的方法,缺乏足够的可信度,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进一步 完善。 第二章相关文献理论综述 1 1 国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及路径探索 1 1 1 国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国外对农村劳动力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早,对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 化问题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国外一些经典的、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 论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一些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支配迁移决策的经济因素时,区分了拉力因 素与推力因素,分别称为拉力论和推力论。以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斯坦为代表,他 们认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既可能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停滞所致,即推力因 素;也可能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所致,即拉力因素。刘易期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 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有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构成的。一类是 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另一类是采用现代生产方式 的现代工业部门。他认为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边际生产率接近零或 等于零的剩余劳动力,现代生产部门在高于农业部门、维持生计的、很低的固定 工资水平下,就可以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 向工业部门转移,一直到农业部门由劳动力剩余经济开始变为劳动力短缺经济, 国家进入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阶段。1 9 6 1 年,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的模型基 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建立了一个更为精细的劳动力转移类型。他们认为,经 济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伪装失业者被工业 吸收的阶段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强调了农业对工业的贡 献不仅在于提供工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如果农 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部门扩张后新增工业劳动力对农产品的需求,经济增长和劳 动力转移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在鼓励工业部门扩张,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 能忽视了农业。 关于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是否存在过剩劳动力的问题,在经济学界也一直 存在分歧。芝加哥大学的舒尔茨教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等一些经济学家认 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中资源配置是完全有效的,不能说其中劳动力有过剩现 象。他们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的,他们认为劳动力要素是稀缺的,即 使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中,也存在着市场机制,从而可以使要素达到有 效率的配置。然而,美国的经济学家刘易斯等却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有较为庞 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且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口。过多的就业人口使得农业部门劳 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或几乎为零,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为负。他将传统农业中的这部 分边际劳动生产力为零或为负的劳动力称为农业过剩劳动力。很显然,刘易斯学 派的观点承袭了古典经济学派的传统,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的人均收入维 持在农业平均产品水平上,而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 目前,对此争论发表看法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刘易斯的观点,即承认 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而舒尔茨的论断有一定的局 限性。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 0 的国家,因土地的缺乏、生产技术的提高及 近年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农村中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处于闲置状 态。因此,传统农业中存在过剩劳动力的理论符合我国国情。 1 1 2 国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探索 国外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方面,1 比较有名的如梯度转移理论。它 源于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 v e r n o v n ) 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 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 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 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 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 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同时该理论认为, 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 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 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 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 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 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梯度转移理论应用于劳动力转移方面得出了劳动力梯度转移理论。这一理论 的代表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所谓梯度,包含着层次,顺序的含义,指从 一级到另一级的逐渐变化,这种变化强调质的提升和跨越。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 唐磊雯关于表村劳动力。三级梯度转移”模式的研究唧桂# :广西大学。2 0 0 6 转移,即就剩余劳动力的密集程度而言,农村处在高势能中心,城市处于低势能 区。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步骤的、渐进的 由农村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城市转移。这个转移过程每经历一个梯级都是质的 提升,同时为转移到下一级做准备。随着转移的推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小 梯度间的势差,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下涌入大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冲击,达 到城乡共同繁荣的目的。 另一种认为,农村劳动力的区位梯度转移,除农村不同社区间的转移( 如欠 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1 外,主要是城乡间的转移。这种转移大致呈以下梯度: 1 、由农村流向城市。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劳动力资源由计划配置 逐步转为向市场配置,农村劳动力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和对城市高收入的预期,必 然大量流向城市。这种流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如前所述,对这种流动如果缺乏 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其流速过快,流量过大,将可能使我国经济也像许多发 展中国家那样陷入刘易斯陷阱。因此,政府应对这种流动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 以提高其流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2 、由城市回流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 当他们在城市打工过程中积累了资金,学得了技术,获得了信息,开阔了眼界以 后,城乡经济基础发展的“势差”将使他们意识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因 此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回家乡大展拳脚的愿望。如果地方政府能积极引导,并为 他们回乡施展才能创造必要的条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回流到农 村,他们回乡后,将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 展,促进农村产业的扩张,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3 、城乡劳动力对 流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城农民回流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将带动和吸引 城市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 一体化的进程,使城乡社会经济二元壁垒逐步趋于消失。 1 2 国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及路径探索 1 2 1 国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 1 ) 关于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方面的分析 国内有许多研究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和研究的文章,总结起来,不外 乎是重工业化战略、户籍等制度原因、人口基数大的原因等等。 如伍瑛在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归宿中提到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产生原因有三:( 1 ) 人1 3 急剧膨胀,耕地不断萎缩。由于基数庞大,我国 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劳动适龄人口的未来供给也十分庞大。依据人1 3 增长趋势预 9 测,农村劳动力总供给规模到2 0 1 0 年才会停止扩大,届时将可能达到5 3 亿人。 与人口膨胀相对应的,却是由于城镇建设和住房建设用地以及土地沙化,使本已 有限的耕地不断萎缩,我国人均耕地中只有o 1 1 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 的1 3 。自8 0 年代以来我国耕地每年净减少4 2 0 多万亩,每年新增加的农村劳动 力几乎全部成为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更加雪上加霜;( 2 ) 农业生 产力水平提高,耕地上所需的劳动力大大减少。虽然我国土地丘陵地区基本上仍 然是沿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但在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己得到了极大改善,逐 步走上了机械化、水力化、电气化的道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耕地上所能 容纳的劳动力大大减少。据估计,我国因农业用地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 提高,每年新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6 0 0 万。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 现象将变得越来越严重。( 3 ) 二元社会结构阻碍了社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的 转化。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居民还享有比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随 着1 9 5 8 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与这种户籍制度相 配套的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和保险福利制 度、婚姻制度等的实施,最终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不仅把城市居民和 农村居民分割在不同性质的经济体系中,也基本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 的通道。工业在高积累率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支持下不断膨胀,使我国在人 均收入很低和农业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工业化。但广大农民却基 本被排斥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近几年我国虽然对形成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进 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二元社会结构并未从根本上被打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 乡分割两大板块也依然泾渭分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完成向非农行业的转化, 其数量只能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大。 又如四川大学教授何景熙在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 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和铲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两篇论文中,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 动力时间的概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提出了界定,并对剩余劳动力的种类 进行了划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按其原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供给型剩余、资源短缺 型剩余、结构型剩余、磨擦型剩余、季节型剩余等五种类型。 供给型剩余是指由于劳动力自身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需求能力而产生的剩余: 资源短缺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资源短缺,对劳动力吸纳数量有限而引起的农业劳 动力的剩余。农业资源短缺既是指农业资源的相对短缺又指资源绝对数量减少而 引起的资源短缺;结构型剩余是指劳动力配置结构失调而引起的农业劳动力的剩 余。结构型剩余主要包括:城乡结构型剩余、产业结构型剩余、素质结构型剩余: 磨擦型剩余是指农业劳动力异地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过程中而出现的剩余现象。摩 l o 擦剩余主要有两种类型:短暂性剩余和盲目性剩余;季节型剩余也可以称之为周 期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而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现 象。农忙时劳动力非常紧张,农闲时大量劳动力则无所事事。 基于我国人口存量大这一现实特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类型包含了上述五 种情况,结合上面的论述,可以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超过农业产业需求的 那部分劳动力人口,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其典型特征 是绝对剩余。而这里的农业产业是指农业生产本身及与农产品相关的产业。 ( 2 ) 关于如何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方面的研究 张小建,周其仁在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对我国剩余劳 动力状况的粗略估算。首先,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农村中劳动力资源总量即 劳动力供给量是一定的,这些劳动力与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结合,进行着农业 生产。结合的过程是在微观领域进行的:每一劳动者根据各种利益的比较,决定 着自己是否参加农业生产或以多少时间、多大的劳动强度投入农业生产。而在宏 观领域,结合的结果是达到一种平衡。在存在劳动力剩余,特别是存在绝对剩余 的前提下,必然是一部分劳动力参与了农业生产过程而另一部分劳动力没有参 与,没有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力,我们便视其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剩余量。剩余 的存在只是降低了每个人的劳动强度或缩短其劳动时间,即每个劳动者都只将其 劳动能力的一部分参与了农业生产劳动。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每个劳动者的 劳动饱满程度,分析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强度一定的前提下,可以用“每个劳动者 实际劳动时间”与其“有能力的劳动时间”之比来反映其劳动的饱满程度,即 劳动的饱满程度 三= t c t 式中z c 每个劳动者实际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 ? 每个劳动者有能力的劳动时间。 则劳动力的剩余比率置= l 一三 劳动力剩余量= 劳动力剩余比率劳动力总量= k x l 按这一思路估算我国农村中劳动力的剩余数量。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农村中 相当数量的非农劳动力仍然兼营农业,所以我们对劳动力问题是以农村劳动力总 量4 4 7 亿来研究的, 通过调查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早在1 9 9 4 年8 省( 四川、广东、湖北、 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甘肃) 平均每人全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 0 7 0 小时( 农 忙时7 0 5 小时,农闲时3 6 5 小时) ,按每个劳动者每日有能力参加劳动8 小时、 全年参加劳动3 0 0 天计算,则每个劳动力全年有能力参加劳动2 4 0 0 小时。由此 看出,每个劳动者的劳动饱满程度只有4 4 6 ,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大约为 5 5 4 ,如果这一剩余率代表全国平均的剩余率,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致有2 4 8 亿人( 劳动力总量4 4 7 亿x 剩余率5 5 4 = 2 4 8 亿) 。 ( 3 ) 关于制约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素进行了研究 刘国炳在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问题的再认识中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制约因素及如何转移作了分析研究。他认为,我国农村不仅存在大量剩余劳 动力,而且存在各种制约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目前人们提得比较普 遍的制约因素概括起来大体为以下几方面: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村社会保障、 农民素质、小城镇发展、产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等等。但到底什么因素起关键 性作用,尚须明确。对此,他提出二点异议:其一,户籍制约性问题。应该说在 过去一个时期,户籍对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无疑是应当 改变的。但实际上,从主要生活品取消计划指标供给或票据制度、放开市场供给 以后,农民进城经商服务就己不完全存在生存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障 问题,即承认不承认是城市人口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户籍 问题已有了松动,到目前,不少省区城市已将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取消,农民可 以进城。即使没有明文规定废除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的地区,户籍问题也不是人 们迁移的障碍。其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作用。现在看来 也是个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如果说计划体制时期到改革初期,农民生来必须从事 农业生产,不得从事农业以外的生产活动。那么经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 革,到九十年代初市场体制的提出或确立,农业劳动力已开始走出土地。在这个 过程中,土地转让现象已出现并存在。在流转方式上,有季节、年度、多年转让 或长期转让等多种方式;从流转的性质上看,有承包权流转、也有使用权流转等。 所存在的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仍保持有土地,并非政府土地政策强加于他,完全 是农民自己暂时不肯放弃。如果政府把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得以落实,他们是愿 放弃土地的。一句话,农地流转虽然制度还不健全,但不是不可流转。这样看来, 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作用,已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本文作者认为,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虽然可能不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关键性因素,但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做转移决策时不得不考虑而且必须 考虑的因素。 1 2 2 国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探索 王雅莉,刘欣欣在城市化中的劳动力再配置一书中提到农村就地转移模 式和城市异地转移模式。 农村就地转移模式是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采取农村就地解决 的方式,其内容包括: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广义农业内部的转 移,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在农村内部发展商品经济,大办乡镇企 1 2 业,或让农民进厂进镇,主要在本地域内( 县、乡镇) 从事非农产业就业。所谓“离 土不离乡”模式。农村就地转移模式的优势在于:( 1 ) 弥补我国资金短缺的不足。 我国农村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具有容纳大量劳动力的潜力和前景。在国家发展 资金不足,预算赤字增加的状况下,就地转移不仅不会给国家财政增加负担,某 些地区的乡镇企业还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以农民自筹资 金形式创办的许多乡村工业,还具有吸收游资、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就业的重要 作用。( 2 )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我国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相当庞大,且劳动 力资源都十分充裕,大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已经可以满足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 尤其在目前城镇就业岗位有限、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状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 入城市会对城市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农村就地转移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3 ) 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我国农业目前仍具有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季节性强的特 点,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属季节性剩余。就地转移提供了兼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比较适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我国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城市异地吸纳模式是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采取“异地进城、离土 离乡”的模式。这种模式从“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的要求出发,置于整个国 民经济和社会大系统中通盘考虑解决,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异地吸纳模 式优势在于:( 1 ) 有利于我国长期资金积累。乡镇企业虽然具有集资灵活,使用 方便等优势,但用于吸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资金,多数来自农业的产出,这些资 金如不能再度返还农业本身的再生产中,势必影响农业的积累与发展,城市吸纳 则与此相反。因此,从长期看城市异地吸纳更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 2 ) 有利于城市劳务经济的繁荣。尽管单纯从总量上观察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力供给, 可以推定农民工迸城就一定会加剧城市就业矛盾,但是,进一步从就业结构和微 观领域深入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城乡就业意识存在 巨大差异,两者很难构成相互替代。原因是,我国城镇和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 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差别很大,发展极不平衡,由此导致了城镇和乡村劳动力在 就业意识上的巨大差异。如农民工在城镇一般没有可靠的收入和生活保障,谋生 的愿望和相对于农村而言较好的工作环境,使农民工一般不大挑剔工作条件和报 酬。农民工主要分布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行业,如建筑业、 饮食业、农贸市场销售、运输等。而城镇待业劳动力则不同。特别是城镇新成长 的劳动力,由于大都有家庭抚养,收入和生活保障系数大,等待倾向明显高于农 民工,他们对工作条件、社会地位、职业名份、岗位报酬等比较看重。因此农民 异地转移繁荣了城市的劳务经济。( 3 ) 能够发挥集聚效应。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看, 城市规模由小到大是各个国家都曾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因在于大城市和 中等城市比小城市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良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 通讯交通网络,完备的服务系统等,这为现代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 经济”环境。这些是小城镇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不充分利用,会影响城市的利用 效率。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要求看,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 集中了大量的现代化生产力,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骨架。 1 4 第三章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概述 3 1 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定义 3 1 1 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指从事第一产业( 含种植业、养殖业、林、牧、渔 业等) 的不充分就业劳动力。所谓劳动力的不充分就业则是指每个单位第一产业 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年度有效工作时 数标准,f l p n 度工作数的一种状态( 有效工作时数指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含种 植业、养殖业、林、牧、渔业和非农业如手工业、工商、建筑业等一切经济活动 所耗费的有效时数,且是以小时为单位的。但这不包括经济活动以外的时间消耗, 比如蒸饭、洗衣、就餐、娱乐等活动的消耗时数) 。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两个名词: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 动力。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在上面也已经说过,指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冗员;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则比较广,因为农村不仅有第一产业,还包括第二和第 三产业。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包括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两个概念既有一 定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我国,由于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在农村,而且 农村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在当前的条件下,第一产业剩余 劳动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同。 3 1 2 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理论分析 那么什么是第一产业过剩劳动力呢? 1 9 3 9 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首先 提出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即隐性失业的概念。1 9 5 4 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 他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进一步用隐性失业来描述发展 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那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尔后,罗宾斯坦罗丹 把这一概念引入发展经济学中。从此,隐性失业就成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术语, 意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 劳动边际产量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边际产量等于或小于零的隐性失业劳动力定义为过剩劳动力( 见 图3 一1 ) 。图3 1 a 中m 卜m 2 、m 3 代表等产量线、射线o v * 和o u * 分别代表 生产经济区的脊线。假如可供种植的土地面积o t 不变,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 l 图2 一l a 农业生产技术不高时的劳动力边际产量和农业过剩劳动力 图2 1 b 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时的劳动力边际产量和农业过剩劳动力 劳动的边际产量不断减少。当劳动的投入超过o l l ( 在射线o v * p a 下部分) ,劳 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开始出现农业过剩劳动力。同理在o u * 的以上部分,耕 地面积的边际产量等于零。只有在o u * p a 下和o v 以上,等产量线的斜率是正 的,这意味着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同时增加劳动或资本。 1 6 在图3 一l b 中,m l 、m 2 、m 3 代表的等产量线比m i 、m 2 、m 3 要更加陡峭, 因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原先1 单位的劳动要素替代l 单位的土地要 素此时可以替代更多些,如2 单位的土地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过剩的情况 更加严重,过剩的量将比农业生产技术低下时更多。 农业过剩劳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 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 效用现象。这意味着,在存在过剩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仅量上不 合比例,而且在质上也不相适应,只有形式的结合丽实质上没有有效结合。显然, 过剩劳动力的首要特点是这些劳动者表面上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没有像公 开失业人员那样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但从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目标来看,他 们是冗员;其次,从表面上看这些过剩劳动力已经有工作,但实际上他们的劳动 供给始终低于其供给愿望。 3 2 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分析 1 影响劳动力生产率或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我们在本文中主要分成三类:一、 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二、所掌握的技能和教育;三、健康和营养状况。 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工作所能赚到的商品和服务到底具有多大的价 值? 人们愿意放弃传统的社会环境,而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例如工厂或矿山去工 作吗? 他们会准时上班吗? 他们能努力工作吗? 他们能够忍受那些单调的重复操 作吗? 对他们而言,是为未来进行储蓄重要,还是先要应付眼前的生活呢? 这些 价值标准和态度是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 表明,它们主要是通过在家庭、学校和工作方面的经历形成的。 劳动力所掌握的技能和教育,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的问题。技能分为比较广 泛用途的技能和专业性非常强的技能如只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的技能。例如在汽 车制造厂工作,人们就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技能。有时,在一种场合掌握的技能, 在另一种场合则可能完全没有用处。与态度和价值观念相比,技能的掌握更直接、 也更容易。这一过程可以被称为“教育”,尽管这是比通常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运 用这一术语。 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 5 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 4 左右,抽样显示, 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l o o 天,其中约有4 0 的农民存在隐 性失业。其中,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达到1 2 亿以上。当然,也有专家估计, 我国农民工数量在2 亿左右。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2 0 0 4 年农民工平均 德怀特h 破金斯,斯蒂芬拉德勒等发展经济学( 第五版) 【m 】北京t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5 f1 年龄为2 9 岁。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t c c j 造业中农民 工占6 8 ,在建筑业中接近8 0 ,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占5 2 以 上。 国家统计局2 0 0 4 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 4 天,每天工 作9 4 小时。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其总数的 2 8 7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 3 8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 占1 0 ,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其总数的1 2 9 。农民工中七成以上未接受过 任何技能培训。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做了我国农户既有人力资本的存量 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文盲和半文盲占总劳动力的1 6 ,小学程度的占3 8 4 , 初中占3 7 ,高中及以上占了8 3 ( 见下表3 1 ) 。此外,他们还调查了农村 劳动力掌握特别技能的情况:近8 0 的劳动力掌握了特别技能,有1 4 的劳动 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 8 掌握驾驶技术,3 2 掌握农业技 术。如果与城市劳动者的平均水平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表3 一l 农村劳动力和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 人数文盲和半 小学 初中高中及以合计 文盲上 全体样本 9 5 9 51 6 43 8 43 78 31 0 0 外出劳动 1 2 7 32 6 82 6 4 26 0 8 79 1 21 0 0 数据来源:林志超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总体上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 1 )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是农业阶段转移中的剩余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人们的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支出费用占总 支出费用的比重会越来越小。统计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 9 8 0 年 农村居民为6 1 8 ,到2 0 0 0 年下降到4 9 1 ;1 9 8 0 年城镇居民为的5 6 9 ,2 0 0 0 年已下降到3 9 2 。恩格尔系数下降,总体上反映了人们收人增长与农产品量的 关系变化,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生活质量的反映是模糊的。它要看城市化 水平、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要素。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无论是农业生产水平还是 人民生活质量与发达国家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农产品量的满足,并不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到达了高 质量的阶段。我国当前正是处在这种量的基本满足开始向追求质的阶段转变。如 果继续生产大量一般大宗粮食产品,就会存在消费问题,即农产品难卖、价低、 农民收入下降。因而,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出现过剩是必然的。而这时的农业 必须调整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那些优质、能满足特殊要求、满足人们 追求生活质量提高所需的农产品。所以,当前农村劳动力剩余是阶段性的相对过 剩,不是农业发展高级阶段的剩余。 ( 2 )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剩余存在非合理性剩余成分 这里的非合理性是指仍可在农业中就业的成分。即表现为一种暂时性剩余。 由于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阶段性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阶段转换要一个过 程,产业兴办不可能呼之即来,随着调整农业结构的进一步深入,技术推广,新 的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的开发,市场需求的增加,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仍可在农村 实现就业。也就是说,现在农村的劳动力剩余不是全部都非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的剩余。另外,由于农产品种植的自然规律,许多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使农 村劳动力也存在季节性剩余。这也是需要我们正确对待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 当前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存在不确定性,有关数据各不统一,相差悬殊较大。这种 准剩余的状况将会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 3 。3 修正后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模型 在经济学家的“完全市场”中,按照既定的假设前提,价格可以以实现产品 的有效分配。然而,劳动力市场绝非是这样的完全市场。至于发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