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古汉语“亡”、“無”用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i ! 曼曼皇曼鼍曼皇皇皇皇! 曼曼! 曼! 曼曼曼曼量鼍曼曼曼曼! 曼曼曼皇曼曼曼皇曼! 兰曼曼! 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 曼鼍曼舅曼皇量曼! 曼曼曼曼皇曼量 古汉语“亡、“燕用法研究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古文字学 指导教师:喻遂生教授研究生:王利霞 论文摘要 “亡”在今天多用为“死亡”、“消亡”、“丢失”等意义,而在甲金文、楚简、汉魏六朝 及唐代碑刻中有动词“没有”和否定副词的用法。但从金文时就有“燕”取代“亡”作为动 词“没有”和否定副词的趋势,秦代基本完成,并且出现“燕”“毋”混用的现象;而传世文 献中却很少“亡”用为副词的例子,只在东汉汉书和敦煌尚书残卷中发现“亡”用 为副词的用例,本文试图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描写“亡”“燕”用法的演变轨迹。 本文共分五章,分别是:甲金文中“亡”、“燕”的用法,讨论了卜辞中“亡”作为否定 副词的判定及其用例的分类,金文中“亡”、“燕”用法及其南北方差异:楚简中“亡”“燕 的用法;秦汉简及汉魏六朝、唐代碑刻中“亡”“煞”的用法:传世文献及敦煌残卷中“亡” “燕”的用法,并且探讨了“亡”的动词“没有”义和副词的用法演变规律以及东汉和敦煌 残卷中出现“亡”作否定副词用法的原因。 关键词:亡 舞 动词否定副词 a b s t r a c t 曼曼曼曼曼曼舅i i 一 ;i 鼍曼曼曼曼皇曼鼍蔓曼皇曼曼曼曼曼璺曼皇曼量皇皇寰曼曼曼曼曼皇量皇! 曼皇曼鼍量曼曼曼皇皇曼曼曼曼鼍 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u s ea b o u t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亡,燕 m a j o r :c h i n e s ep h i l o l o g y s p e c i a l t y :c h i n e s ep a l a e o g r a p h y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y us u i s h e n g a b s t r a c t a u t h o r :w a n gl i x i a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亡,o f t e nm e a l l sd e a t h , c o l l a p s e ,d i s a p p e a r a n c ea n ds oo n t o d a y , w h i l ei n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nb o n e s ,t o r t o i s e s h e l l ,b a m b o o sa n ds t o n e si na n c i e n t t i m e s ,i tc a l lb eu s e da sav e r b ,m e a n i n gh a v en o t h o w e v e r , f r o mt h ej i nd y n a s t y , t h e r ew a s at r e n dt h a t 无,i np l a c eo f 亡,w a su s e da sav e r b ,h a v i n gt h es a m em e a n i n ga n da sa n e g a t i v ea d v e r b ,m e a n i n gn o t t i l lt h eq i nd y n a s t y , c o m p l e t e l yr e p l a c e d 亡a n dw a s m i s u s e dw i t l l 毋b ym a n y p e o p l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i nd o c u m e n t so rl i t e r a t u r e s ,h a n d e d d o w nf r o ma n c i e n tt i m e s t h e r ea r ef e we x a m p l e sw h e r e 亡i su s e da sav e r b o n l yi n s i n o l o g i c a lb o o kw r i t t e ni nt h ee a s t e rh a nd y n a s t ya n ds h a n gb o o ke x c a v a t e di n d u n h u a n g ,n o wg a n s up r o v i n c e ,t h e r ea r eaf e wc a s e sw h e r e 亡i su s e da san e g a t i v e a d v e r b i nt h et h e s i s t h ea u t h o ri n t e n d st oe x p o u n dt h ec h a n g i n gp r o c e s so ft h eu s a g eo f 亡,a n d 无t h et h e s i sh a sf o u rc h a p t e r s i ti n c l u d e st h eu s a g eo f 亡,a n d 无i n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 e s ,s u c ha st h ej i nd y n a s t y , c h u g u op e r i o d ,t h eq i nd y n a s t y , t h eh a nd y n a s t y , t h e s i xk i n g d o m sf r o mt h eh a nd y n a s t yt ow e i g u op e r i d ,a n d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 a n di n s o m ea n c i e n td o c u m e n t s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s b e s i d e st h ea u t h o re x p o u n d st h ej u d g e m e n t t 1 1 a t 亡w a su s e dan e g a t i v ea d v e r bi ns o m em e m o r i a ls p e e c h e sa n d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j 蹄勋f sm o r e ,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s e st h er e g u l a rp a t t e r no f 亡u s e da sav e r b a n da sa l la d v e r ba n dt h er e a s o nw h y 亡w a su s e da san e g a t i v ea d v e r bi nt h ee a s t e r h a nd y n a s t ya n di ns o m el i t e r a t u r ef r a g m e n t se x c a v a t e di nd u n h u a n g k e yw o r d s :w f i ;w f i ;n e g a t i v ea d v e r b ;v e r b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去匆睫 签字日期:1 年月弓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参匆1 霞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m 。7 年f 月 f 日 签字日期: 而彳也嘞舭 i 加矿f 年参月j 日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一、述赵思x 绪论 “亡”、“燕”二词今天使用频率很高,其中“燕”的用法各种词典、字典解释很详细, “亡”现在多用为“死亡”“丢失”“存亡”等动词义,读w :i n g ,宋代以前无动词“没有”和副 词“不”的义项。“亡”甲骨文中已见,其作为动词没有争议,但是否已用为否定副词,争议 很大;从西周金文开始,就有了“燕”取代“亡”的趋势,包括动词和副词义,但先秦典籍中“亡” 用为副词的例子很少,然而在东汉班固汉书中却有比较多的用例,在敦煌尚书残卷 中,也发现很多将传世版本中的“鳃”写作“亡”的例子,那么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学术界也研究得不够系统、全面。 利用出土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描写出“亡”、“燕”二者演变的过程,对传世典籍和出 土文献的训释,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辞书的编纂,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 关于“亡 的副词用法,在常用的甲骨文字词工具书甲骨文字典甲骨金文字典甲 骨文简明词典简明甲骨文词典甲骨文虚词词典回中,只有崔恒舁简明甲骨文词典 中举有“亡若”一例,释为“不顺”,可以看出他理解“亡”为副词。陈梦家、沈培、张玉金、 陈炜湛 则认为甲骨文中的“亡”只有动词用法,赵诚、向熹、张玉金、杨逢彬、李曦锄在讨 论甲骨文否定副词时未提及此词,胡小石、管燮初、朱歧祥、姜宝昌、陈年福、武振玉、梁 华荣认为甲骨文中“亡”有否定副词用法。对这一问题讨论最详细的是喻遂生先生,其于甲 w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8 。 方述鑫、四川大学历史系古文字研究室甲骨金文字典,巴蜀书社出版社,1 9 9 3 。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1 9 9 8 。 崔恒异简明甲骨文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1 。 张玉金甲骨文虚词词典,中华书局,1 9 9 4 。 留陈梦家殷墟l - 辞综述中华书局,1 9 8 8 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 9 9 2 。 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 0 0 1 陈炜湛甲骨文“不”字说,甲骨文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 赵诚甲骨文虚词探索,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 9 8 6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3 。 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t 花城出版社2 0 0 3 。 李曦殷墟卜辞语法四川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1 9 8 8 。 。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中国科学院,1 9 5 3 朱歧祥殷墟卜辞句法论稿,台湾学生书局,1 9 9 0 。 姜宝昌h 辞虚词试析,载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2 。 陈年福殷墟甲骨文词汇概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l 期。 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 虚词篇)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 0 0 6 。 粱华荣西周金文虚词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2 0 0 5 两南大学硕七学伊论文 骨文语法札记二则o 中列有“亡的副词义”一项,专门讨论此问题。两周金文中“亡” 是否已用为否定副词,方述鑫 提及。张玉金于否定副词下列有“亡”字。举有麦尊“唯 归,扬天休,告亡尤”一例。然此例中的“尤”为名词,“亡”为动词而非否定副词。崔永东、 武振玉、喻遂生先 生明确提到了金文中“亡”有否定副词用法。关于后世的“亡”“燕”的 词义演变和替换以及“燕”毋”的混用、演变,徐丹在上古汉语后期否定词“羝”代替“亡”、 日本学者大西克也论“毋”、“燕”、聂中庆回从楚简 中“亡、燕”和“行、 道”的使用推断楚简( 老子 的文本构成中都曾经写到,但将卜辞、金文、楚简、秦简和传 世文献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没人做过,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三、本文所用的语料来源 传世文献:十三经、部分诸子作品、史记、汉书、史通及其索引和汉籍全文检索 系统电子版 出土材料:甲骨文统计范围为甲骨文合集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香港中文大学汉 达文库甲骨文资料库;金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金文引得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 的殷周金文集成;简牍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之战国楚简、郭店楚墓竹简、 九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1 一册) 、战国楚文献检索系统电子版,睡虎 地秦简、龙岗秦简、周家台秦墓竹简。武威汉简、张家山8 2 4 7 汉简、( - - q 王堆汉墓帛书( 叁) 、( - k 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 壹)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 简( 贰)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前、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唐代 碑刻为唐代墓志汇编附考( 1 6 、1 7 、1 8 册) ,敦煌文献为黄永武主编的敦煌宝藏之十三 经部分。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穷尽性的数量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对“亡”和 “燕”的用法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并且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查找工具书,逐句 考释其用法,归纳总结二者用法演变的规律,进行历时的描写和研究。 唧俞遂生甲骨文语法札记二则“亡”的副词义,载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 0 0 2 方述鑫甲骨金文字典。巴蜀书社出版社, 1 9 9 3 o 崔永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华书局, 1 9 9 4 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 虚词篇)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 0 0 6 喻遂生甲骨文语法札记二则“亡”的副词义,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 0 0 2 徐丹 上古汉语后期否定词“舞”代替“亡”。汉语史学报,2 0 0 5 第5 期 大西克也论“毋”、“氯”,吉汉语研究。1 9 8 9 第4 期 聂中庆从楚简 中“亡、舞”和“行、道”的使用推断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山东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年第1 期 2 绪论 蔓, ii ii 皇曼鼍曼鼍曼曼曼蔓皇曼曼曼曼曼皇曼舅曼曼曼鼍皇 五、凡例 出自甲骨文合集的直接标片号,出自他书者注明简称。简称如下:英国所藏甲骨集 一英,小屯南地甲骨一屯,怀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一怀, 天理大孕附属参 考馆甲骨文字一天,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花。 口为数目确定的残缺字,园为残缺数目不定的字,( ) 号里为依据文例补足的字,( ) 里 为异体字、假借字的正字或者本字,是用来比较的用例。 正文用简体,引例均用繁体字。 3 第一章甲骨文中“亡”“蜒”的用法 第一章甲骨文中“亡”、“舞”的用法 第一节各家对l 、辞中“亡”、“煞”词性的主要观点 “舞”在甲骨文中写作缜,像一个人执牛尾等物起舞,为“舞”之本字,表示舞祭,是 动词;没有副词的用法。如: l 、寅:舞生雨? ( 0 5 4 5 5 ) 2 、勿舞岳? ( 0 9 1 7 7 正) “亡”在甲骨文中为堪,动词义为“没有”,后面多加名词,如: 3 、丁未寅:王往于田,亡炎? ( 0 0 5 5 7 ) 4 、辛巳内卜,寅:般往东亡田? ( 0 0 1 5 2 正) 5 、口寅卜,王其比唬犬壬,湄日亡气,永( 王) ? ( 2 7 8 9 9 ) 6 、癸巳( 王卜) ,( 其) :旬亡礅? ( 3 5 3 9 9 ) 7 、癸酉卜,穷寅:晕亡疾? ( 1 3 7 3 5 ) “亡”的动词义没有争议,但是否已用为否定副词,是各家争论的焦点。关于甲骨文的 否定副词,胡小石甲骨文例指出:“凡言某某者,为肯定之预拟,若其上加不弗者,则为 否定之预拟,与后世言其不某某者同。”各家对此多有论列,但意见不一。 下面是各家论著中所列的否定副词: 人名否定副词数量 管燮初勿、弗、不、弱、亡、毋 6 陈梦家不、弗、毋、勿 4 姜宝昌不、弗、勿、毋、弱5 赵诚 母( 毋) 、弗、弱、勿、不、非 6 高明勿、弗、不、弱 4 沈培不、弗、毋、弱、非 5 裘锡圭 不、弗、弱、勿、母( 毋) 6 o 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中国科学院,1 9 5 3 陈梦家殷墟1 - 辞综述中华书局1 9 8 8 姜宝昌卜辞虚词试析,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2 赵诚甲骨文虚词探索-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 9 8 6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 9 8 7 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 9 9 2 裘锡圭说“弱,载裘锡圭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 9 9 4 郭锡良远古汉语的词类系统,载薪火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 9 0 0 5 两南大学硕+ 学位论文 郭锡良不、弗、毋、勿、弱5 向熹 不、弗、勿、毋、弱 5 张玉金勿、弱、不、弗、毋、非、妹7 杨逢彬 勿( 弱) 、毋、不、弗、非 5 陈年福 非、母( 毋) 、勿、不、弱、弗、亡 7 朱歧祥 不、亡、弗、弱、不隹、勿、勿隹、勿 1 2 苜、不苜、弱苜、毋、非 陈炜湛 不、弗、非、亡、勿、毋6 李曦 不、勿、弗、毋、菲5 梁华荣 不、勿、非、毋( 铭文全作母) 、亡、无、8 弗、否 据此“不、弗、毋、勿”为否定副词是各家公认的,“弱”为否定副词也是多数人提到的。 关于“非”,赵诚、沈培、张玉金、陈炜湛、杨逢彬、李曦皆认为是否定副词,但向熹认为“非” 是周秦以后新产生的。关于“亡”,各种甲骨文词典中只有崔恒异简明甲骨文词典 中举 有“亡若”一例,解释为“不顺”,可以看出他理解为副词。喻遂生先生谓:“甲骨文亡 的常见义为有无之无,动词,其副词义则很少有学者提及个别学者认为甲骨文亡 有副词义,但多语焉不详我们认为,甲骨文亡确实有副词义。” 第二节l 、辞中“亡 作为否定副词的判定 一、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它的用途是修饰谓语性成分,可以表达各种语法意义。“亡 后面多加动词、动宾 结构或者形容词,否定动作或者某种状态。 1 、癸酉卜,争寅:王腹不安,亡祉? ( 0 5 3 7 3 ) 2 、壬子,寅:亡至? ( 2 0 3 5 1 ) 3 、辛卯卜争真:王亡乍田? ( 0 0 5 3 6 )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3 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 0 0 1 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花城出版社2 0 0 3 陈年福殷墟甲骨文词汇概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1 期 朱歧祥殷墟卜辞句法论稿,台湾学生书局,1 9 9 0 陈炜湛甲骨文“不”字说,甲骨文论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李曦殷墟卜辞语法,四川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1 9 8 8 梁华荣西周金文虚词研究, i l l 大学博士论文,2 0 0 5 。崔恒异简明甲骨文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1 锄喻遂生甲骨文语法札记二则“亡”的副词义,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 0 0 2 6 第章甲骨文中“亡”“惩”的用法 i i 皇曼皇皇皇皇! 曼皇皇曼皇曼! 曼曼曼曼鼍曼曼曼曼蔓曼量曼曼! 曼曼皇皇曼曼量皇曼曼皇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曼蔓曼曼量曼鼍曼曼曼曼量皇曼皇曼曼 4 、寅:亡降疾? ( 1 3 8 5 5 ) 5 、( 兹) 三b ,亡若? ( 3 1 6 7 6 ) 二、“不、弗、毋、勿为各家公认的否定副词,如果“亡”修饰动词或者形 容词,又能够和“不、弗、毋、勿 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和相同的语法位置上, 那么这个“亡 也可能是否定副词。 1 、己未卜,亡若? ( 3 1 2 3 1 ) 寅:王不若? ( 0 2 0 0 2 正) 帝弗若? ( 1 4 1 9 6 ) 2 、己酉寅:王亡蔷单土方? ( 屯0 0 9 9 4 ) 庚申卜,害寅:勿蔷敛于南庚辛? 用。( 0 0 0 1 4 正) 3 、癸巳卜王寅:令口权,亡令夫祉毁? ( 1 9 5 0 7 ) 丁未卜,争寅:勿令晕以累伐舌? ( 0 0 0 2 6 ) 4 、甲子,寅:不亡告? ( 2 1 9 5 9 ) 寅:王取母告? ( 0 1 0 5 1 正) 5 、寅:亡其乘? ( 0 3 0 1 0 正) 寅:母( 毋) 其东? ( 0 3 8 7 2 正) 三、 “亡在后面是气象名词或者疾病、祸咎类词语时,一般多认为是动词, 例如: 1 、丙子其立中亡凰。八月。亡凰,易日? ( 0 7 3 6 9 ) 2 、甲弱髟,亡雨? ( 屯0 2 2 6 1 ) 3 、寅:今乙未亡疾? ( 0 0 3 7 6 反) 4 、丙午,寅:多帚亡也? ( 2 2 2 5 8 ) 其实,“风”“雨”“疾”“崔”等词既可以是名词“风”,“雨”“疾病“祸害”, 也可以是动词“刮风”“下雨”“生病”“为害”,那么,当“风”雨”“疾”“鬯” “风” 理解为名词时,“亡”就理所应当是动词“没有”的意思;当“风”“雨”“疾”“齿” “风” 理解为动词时,“亡”就是否定副词“不会”的意思。所以单凭孤立的辞例,并不容易判断 “亡”的词性:并且甲骨文中“亡”与“风”“雨”等词结合时,“亡”后可接副词“其”: 这些气象词、祸咎词还可以受否定副词“不”“弗”等副词的修饰,如: 5 、勿姣财,亡其雨? ( 0 1 13 0 甲) 6 、寅:弗雨? ( 1 2 4 1 7 正) 7 、寅:不疾? ( 1 3 7 2 6 ) 8 、戊寅卜,尧寅:王弗疾生苴? ( 0 0 0 0 6 ) 7 两南大学硕士学何论文 9 、贞:父辛弗鬯? ( 0 0 3 0 9 正甲) 故在判定这类用例中的“亡 的词性时,存在两可的问题,两种认定都讲得通,一般的 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佐证,把上述用例中的“亡”都认定为动词,但实际运用中,可能“亡” 作为否定副词的用例可能更多。 四、关于与“有”对贞的“亡 的讨论 正反对贞常见的惯例,是“有”“亡”对贞,如:寅我亡需? 寅我有需? ( 0 0 8 9 2 正) 因 此陈梦家在他的著作中说:“亡和又为对文,亡义为无或没有,乃是动词。”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沈培,他在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圆中在“副词的位置”一节中指出 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卜辞中有的“亡”已通用为副词“毋”。正反对贞卜辞中“有”表有 无之“有”,“亡”就应当是有无之“无”。与“其有v p ”相对的“亡其v p ”中的“亡”似乎 不大可能是副词。在一般情况下b 辞都把“亡”用作动词,“毋”用作副词,区别很明显。把 “亡”读为“毋”与甲骨b 辞用字通例不合。但他又说在历组卜辞中常见的“今夕师亡震” 的说法,到了第五期只见“今夕师不震”的说法了。这反映了“亡”与“不”可以相互替代 而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例如: 己酉寅:王亡蔷擒土方? ( 屯9 9 4 ) “盖”在卜辞中一般不单用,几乎总是放在否定副词之后,“勿蔷:”、“不羔”在卜辞中很 常见。“亡蔷”与“勿蔷”、“不蔷”的意义无疑是非常相似的。表示“不会征伐”、“没有征伐” 或者“没有祭祀”的意思。他还认为“亡其v p n p ”的形式是由“不弗毋+ 其“伊”旬类推 而成的。我们认为虽然也有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在甲骨文中“亡”已经有了副词的用法, 因此和“不”、“勿”“弗”的用法一样。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经常是两难的状况,当“亡加形容词或者动词的结构时,如: r 弱逆孰,亡若? i - 己巳贞王逆孰有若? ( 3 2 1 8 5 ) 厂寅:舌方亡嗣? i 其有闻? ( 0 6 0 7 7 ) 厂寅:乎帚往,亡寻? l 寅:乎帚往,有寻? ( 0 2 6 5 2 正) 一般会把“若”“闻”“导”直接当名词,为“顺利的情况”、“听到的事情”、“得到 的东西”,作为“有”、“亡”的宾语;当“亡”加动宾词组时,如: 陈梦; 沈培 8 第一章甲骨文中“亡”“鳃”的用法 r 乙亥i - ,觳寅:雀亡乍田? 【乙亥卜,彀寅:雀有乍田? ( 0 6 5 7 7 ) 广戊戌卜,隽寅:兹邑亡降田? l 贞:兹邑其有降圈? ( 0 7 8 5 2 正) 广口口f - 骰寅:犬征亡刻? l 卯卜,骰寅:犬征其有利? ( 0 6 5 3 6 ) r 亡其至7 j i 今有至? ( 0 0 7 7 5 反) 把“乍田”、“降圈”、“猁”“至”作为动宾词组为“有”、“亡”的宾语,前三种虽 然勉强可以解释,但显得有点迂回;但“有至”、“亡其至”不能解释,“有到来的情况” 或者“没有到来的情况”都明显不对,理解为“会到来吗”和“不会到来吗”更合情合理一 些。郭凤花师姐在说甲骨文中的谓宾动词“有”把这类情况归于“有+ 谓词性宾语”, 并从现代汉语“我有接到通知”等习惯来说明。 多数前辈学者都认为“有”可以作名词、形容词的词头,但没提到作动词词头,笔者不 揣冒昧认为也许“有”在甲骨文中可以表确定、强调,作为表强调的副词或者动词词头出现, 就如“我是去看电影了”中的“是”一样,只是一种强调的语气。下面就其可能性进行讨论: ( 一) 从殷商时代人们的思维来看 从现代可见殷商时代的文字资料卜辞来看,股人思维倾同为直霓型,他们求知邈砼是同 上帝问卜,答复只有肯定和否定,因此他们的认识只作一正一反的二极取向,思维方式是单 一的、平面的。因此,“有”“亡”代表的只是肯定、否定的意义;因为是否定,“亡”才有了 “没有”“不会”“不要”等确切的含义,而“有”只是作为一种肯定的猜测或者祈求、愿望, 某些时候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是虚化的,是词头。一般都认为“有只被作为朝代、国名、 部族名等专名,普通名词或者形容词的词头,如: 1 、我不可不监于直夏,亦不可不盛于直殷。( 尚书召诰) 2 、友于兄弟t 施于直政。( 论语为政) 3 、不我以蹄,爱,已直忡。( 诗经邶风击鼓) 这些在甲骨文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例证,如: 4 、王占日吉,受直年。( 9 9 5 0 反) 5 、甲寅卜,敲寅:燎於有土? ( 1 0 3 4 4 ) 6 、乙巳,觳寅:呼子寅侑于直租牢? ( 9 2 4j e ) 回 郭风花说甲骨文中的谓宾动词“有”,大理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2 期 铆自遂生先生甲骨文的词头“有”,载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 0 0 2 9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曼皇曼蔓曼曼曼曼! 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皇量曼皇ii 一一一 i i 曼曼曼皇曼曼皇量 同样的道理,我们认为,甲骨文中“有”作为动词词头或者作为副词表示肯定的意义, 这种可能性也是可以考虑的。 ( 二) 从。有v 一中“有”无实义来看,如: ( 1 ) 在古文中 7 、惠丁丑酒,王受生佑? ( 3 0 8 2 1 ) 8 、子潦生从。( 0 0 1 6 9 ) 9 、翌乙酉生伐于五示:上甲,成、大丁、大甲、租乙。( 0 0 2 4 8 正) 于来乙彭伐于祖【乙】。( 0 0 9 5 6 ) 癸亥卜,苒彤宜伐于大乙。( 3 2 2 1 6 ) 例7 、8 、9 中, “生”( 即“有”) 没有实际的意义,只起到补充结构或者强调的作用。 传世文献中也有“有+ 动词”的结构,如:。 1 0 、君思我兮然疑作。王逸注:言馕王直思我日寺,然凌言妄作,故令狐疑也。( 楚辞 章句九歌山鬼) l l 、隅限多有,雏知其敷? 王逸注:言天地庚大,隅限累多,事直知其敷乎? ( 楚辞 章句天问) 1 2 、柬流不溢,孰知其故? 王逸注:言百川束流,不知满溢,雄直知其故也。 ( 楚辞 章句天问) 对比楚辞原文和王逸的注,“君思我”和“怀王有思我”,“谁知其数”和“宁有知其 数”,“孰知其故”和“谁有知其故”意思一样,句子结构也相似,区别在于注文动词前面 多加了“有”字,起到强调或者补充结构的作用。 1 3 、轻重赭嗣直榷。( 尚书吕刑) 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全句意思为:处罚的轻重都可以灵活掌握。 1 4 、五刑之疑直赦,五窬之疑直赦,其謇克之。 ( 尚书吕刑) 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 尚书吕刑) “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意为“凡是用五刑的规定去惩处其罪行而感到有疑问, 便可以减等按照五罚的规定处理,按照五罚的规定其惩处其罪行而感到有疑问,便可以按照 五过的规定来处理。”“墨辟疑赦,其罚百镊”之意为“用墨刑去惩处其罪行而感到有疑问 的,便可以用罚款百贯的规定处理。” 两个例子表达的意思相似,表达方式相近,区别在于前一个例子有助词“之”,因此相 应的后边为了句子的平衡,“赦”之前加助词“有”,在这里没有实际的意义。 1 5 、我惟直及,则予一人以恽。( 尚书康诰) 及,即“汲”,努力。全句为“我是在努力地继承文王的传统,你能这样做。我非常高兴。” 1 6 、震用伐鬼方,三年直黉於大园。( 易未济九四) 全句意思为:以雷霆之势讨伐鬼方,经过三年奋战必被封赏为大国君侯。 1 0 第一章甲骨文中“亡”“怨”的用法 1 7 、伯尊下幸而周焉:“子直同乎? ”( 你听到了什么吗) ( 谷梁传成公五年传 文) ( 2 ) 在现代语言以及方言中 “有”在动词前边起到强调的作用,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义,这种用法在现代 港台语言和生活中都有很多的例子: 1 8 、逭些我都直就得。 ( 桃色蛋白臂到若英) 1 9 、碾:太太碾柏芝在香港接受勃罔,直逵直跟你商量? 谢:她直跟我商量。 ( 碾丹丹 探翁谢霆锋) 对于“有没有跟你商量”这句话,还有否定回答:她逡直跟我商量。和“她直跟我商量” 相比r p 没有”和“有”处在相同的语法位置,都是修饰谓语,“有”就和“没有”具有同 样的词性和语法作用,即都是作副词,起强调作用。 2 0 ,後柬你遇直去过同餐魔嗝? ( 爱得起隙鼹邸) 2 1 、我查靛遇遣檬的括? 2 2 、我直忘纪遇他瞩? 2 3 、但是我直忘靛量房子的面稽了。 ( 三) 从。有”是否可理解为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来看 南方方言中有很多“有+ v ”的说法,如: 2 4 、售票员:西师有没有下?乘客:有下。 2 5 、甲:咱们一块回家吧!乙:哦,你先走吧,我今天有请客。 这种例子似乎和前边的结构相同,但是通过补充法把句意补充完整,应该是“有入下” 和“有请客这件事”,例2 4 是省略了潜在的宾语;例2 5 是把“请客”这个动宾词组作“有” 的宾语,是名词性,那么“有”在这里就是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如果去掉,句子的意义 和原来的完全不一样。 但是例1 8 2 3 中的“有”完全可以去掉,不影响句子原来的意义,如“这些我都记得。” 和“这些我都有记得。”意义是一样的。 也许, “有”在卜辞中已经具备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的词性和虚化的词头或者副词这两 种词性,后来这种虚化的词性中不起实际作用的词性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逐渐消亡。 综上所述,我们暂时认为甲骨文中的“有”作为副词或者动词词头成立,那么“有”“亡” 对贞中“亡”作为副词或者动词词头也成立,所以我们倾向于把这种情况下的“亡”归为副 词。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五、和“其有”对贞“亡其”的词性的讨论 “其”是公认的情态副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因此,一般来说,“亡其”和“其有”对贞 的卜辞中,“亡其+ v ”结构中,“亡”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如: 1 1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q ii 舅! 曼曼曼蔓曼! 曼曼皇量曼曼曼蔓量詈曼舅曼曼曼曼皇曼曼皇曼鼍皇曼曼曼皇曼量 厂寅:亡其降田? l 其有降田? ( 0 0 8 0 8 正) 厂聒亡其出( 自】之? l 寅:聒惟其有出自之? ( 0 1 8 2 1 正) 但也有些例外,如: 厂亡其鹿? l 贞有鹿? ( 1 0 9 1 0 正) 广寅:锹亡其子? t 己丑卜旁寅:减有子? ( 1 0 9 3 5 正) 美国华盛顿大学司礼义指出,在一对正反对贞的卜辞里,如果其中一条卜辞用“其”字 而另一条不用( 引者按:即“零虚词”) ,用“其”的那条所说的事,一般都是占卜者所不愿意看 到的。学者称之为“司礼义的。其字规则”。例如求雨的卜辞屡以“有雨”与“亡其雨”对 贞,因为占b 者不希望不下雨。如上面的例子,我们把“豕”虎”“鹿”“子”看作动词“亡” 的宾语,“其”只是起到表示占卜者态度的虚词的作用。 第三节i 、辞中“亡”作为否定副词的用例及其分类 一、“亡修饰动词或者动宾词组 l 、庚申卜:富令庚皿商若永? 亡用。( 花8 7 ) 庚申b :直今庚皿茼若永? 用 2 、王固曰:亡保? ( 0 6 1 5 1 反) 3 、亡保其西? ( 0 6 9 4 7 反) 乙弗保黍年? 4 、丁亥寅:今夕亡疆自? ( 3 4 7 1 8 ) 甲 口 b 寅:方东入邑,今夕弗疆王自? ( 3 6 4 4 3 ) 5 、己酉寅:王亡蔷单土方? ( 屯0 0 9 9 4 ) 正庚申卜,宫寅:勿蔷敢于南庚辛,用。( 0 0 0 1 4 ) 壬午b ,穷寅:伉不蔷辛多臣羌? ( 0 0 6 2 7 ) 6 、寅:亡其蔑? ( 1 7 3 5 9 正) 国语周语中:。蔑杀其民人。”韦昭注:“蔑。犹灭也”诗经大雅桑柔: “国步蔑资。朱熹集传:“蔑,灭也。”圆 西转引自黄天树 中所见的虚词的搭配和对举清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2 0 0 6 第2 期 国陈年福t 甲骨文词义论稿2 3 4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1 1 2 第一章甲骨文中“亡”“蜒”的明法 7 、丁卯卜,哉寅:我自亡放敏? 寅:卒亡放敏( 1 1 2 7 4 正) 段:读“浃”,坏,败。散即“摧”之初文,有“摧折、挫败”义。二者连用可看作同义 连用,义为“挫败”,故“我自亡放敛”即“我军不会有挫败”,“卒亡放敏”即“最终不会 有挫败”之意。 8 、己雨,其于翌日庚亡司。( 花1 0 3 ) 亡司:朱歧祥认为“司字宜读如祠,祀也”,“亡司当读为亡祠,即不进行祭祀的意思。” 宋镇豪、冯时 释“亡司”为“无时”,宋镇豪认为“雨亡时”即“雨失时”的意思。冯时谓 “亡时”即“降雨于日之中无定时”。今从朱说。 9 、寅:多租亡崔我? ( 0 2 0 9 5 ) 1 0 、子美亡鬯禾? ( 1 2 9 3 9 反) 寅;父辛弗鬯王? ( 0 0 3 7 1 正) 1 1 、癸酉i - ,争寅:王腹不安,亡祉? ( 0 5 3 7 3 ) 寅:勿祉崴于南庚? ( 2 3 0 8 1 ) 1 2 、辛酉i - ,教寅:我亡须? ( 0 6 8 3 4 正) 1 3 、癸酉t - ,骰寅:曹亡才亘? ( 0 6 9 4 3 ) 1 4 、寅亡降疾? ( 1 3 8 5 6 ) 】5 、辛丑卜,日缶亡以豕,生艮? ( 2 0 2 2 4 ) 1 6 、丙子t - ,王亡生匕? ( 2 0 4 6 3 正) 壬戌王i - ,才湃寅:今日其比口,弗生壹,亡炎? ( 3 6 7 5 8 ) 1 7 、亡正亘? ( 2 0 3 9 6 ) 1 8 、癸卯i - ,亡辩丁? 七月。( 2 1 7 2 9 ) 1 9 、亡答焉? ( 2 1 7 4 9 ) 2 0 、丙子菥卜,亡棚才东? ( 2 1 7 3 9 ) 2 1 、辛丑t - ,寅:疾佗,亡亦疾? ( 2 2 2 5 8 ) 意为:发生了肩病,不会发生腋病了吧? 回 2 2 、丙午i - 。寅:亡用彘? ( 2 2 4 3 5 ) 口口( f - ,( 散寅 :王日多父日:其于日:弗用? ( 0 2 3 3 5 ) 2 3 、奏于岳,亡比才雨? ( 3 3 2 7 3 ) 。陈年福甲骨文词义论稿1 8 4 页,上海吉籍出版社,2 0 0 7 1 朱歧祥(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 读后,中国文字新廿六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 0 0 0 焦 。宋镇豪殷商记时法补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2 0 0 1 年8 月 冯时读契割记,纪念甲骨文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安阳,1 9 9 9 年 陈年福甲骨文词义论稿,1 0 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1 1 3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2 4 、亡其刻聍马? ( 花6 0 ) 乙卯i - ,觳寅:王勿比望乘伐下危,弗其受生生? ( 0 0 0 3 2 正) 2 5 、丁卯卜:雨其至於夕? 子占日:其至,亡翌戊,用。( 花1 0 3 ) 2 6 、乙巳卜,出:子亡股? 用。( 花2 6 7 ) 2 7 、乙亥卜:占祖乙三牢、一牝,子亡放丁? ( 花2 7 5 ) 2 8 、戊卜:在斑,其告妣亡由于丁,若? ( 花4 9 4 ) “由”通“咎”,降祸义。不会降祸于丁吗? 二、“亡”修饰形容词 l 、戊子,寅:井允亡若。( 2 1 9 0 0 甲) 惟兹邑宠不若? ( 0 7 8 6 1 ) 2 、西土亡嫫? ( 1 0 1 8 6 ) 辛卯卜,彀寅:不嫫? ( 1 0 1 8 1 ) 。 3 、亡殿? ( 屯0 0 6 8 3 ) 三、“亡不”结构讨论 “亡”在甲骨文中还出现和“不”连用的结构,因为有“有不若“和”亡不若”对举, 因此一般人把“不若”当成一个结构当作“亡”的宾语,把“亡”当作动词,译为“没有不 顺的情况”,如果这样推理,那么,“寅王亡不正? ”( 0 5 3 5 4 ) ( 这里“正”有人理解为“征 伐”,有人理解为“吉祥”,这里我们取“吉祥”义) 理解为“王没有不吉祥的情况吗? ” 显然不合常理和语言使用习惯。其实这种结构接近于后世的双重否定,朱歧祥在殷墟i - 辞 句法论稿中叫做否定的否定表肯定。卜辞中“亡不”可以表示“不会不,的意思: 1 、乙酉t - ,隽寅t 菥宗亡不若? ( 1 3 5 3 8 ) 2 、王其田麸,湄日亡不雨? ( 英0 2 3 0 2 ) 丙勿不吉? ( 1 0 1 0 1 反) 寅:周弗亡四? ( 0 0 5 9 0 正) 虚方弗亡田? ( 0 8 4 7 2 正乙) 3 、甲子寅:不亡告? ( 2 1 9 5 9 ) 癸卯卜,争寅t 王令三百射,弗告十示,王盛隹之? ( 0 5 7 7 5 正) 4 、令卒展口,亡不若? ( 0 0 0 4 4 ) 5 、王固日:吉,余亡不若。不于靳( 0 0 3 7 6 反) 6 、王亡不若唐。( 0 2 9 4 7 反) 朱歧祥殷墟b 辞句法论稿9 6 页。台湾学生书局,1 9 9 0 。文一涵在甲骨卜辞中的否定副词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7 年5 月 1 4 第一章甲骨文中“亡”“艇”的用法 7 、寅:般亡不若。不拳羌。( 0 0 5 0 6 正) 8 、寅:王亡不正。( 0 5 3 5 4 ) 9 、甲申t - ,争寅:亚亡不若。( 0 5 6 9 0 ) 丙勿不吉。( 1 0 1 0 1 反) 勿不多方甑。( 1 4 3 1 5 正) 总体来说,在卜辞中“亡”既可以用作动词表“没有”的意思,也可以用为副词表“不 会”“不要”的意思,并且作为副词的用例还是很多的。而“舞”是作为“舞蹈”的“舞” 的本字而出现的,没有表“没有”的用法。 第四节金文中“亡”、“煞”的用法 关于金文中“亡“煞”的用法喻遂生先生已经作了详细的统计和研究,以下是在其基 础上作出的补充和分类,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编的金文引得( 殷商西周卷) 统计,“亡”共 4 6 例,用作动词“没有”义2 2 例,专名5 例,否定副词9 例,残缺2 例,不定代词6 例,“死 亡”义l 例,”灭亡”义1 例,金文引得( 春秋战国卷) “亡”2 3 例,用作专名9 例,“灭亡” 义2 例,“忘记”义l 例,不定代词3 例,否定副词1 例,动词“没有”7 例。 一、用为动词“没有 1 、辅克口于皇天。顼于三( t - t ) ,晕( 得) 屯( 纯) 亡欧。( 大克鼎) 2 、厌( 侯) 见于宗周,亡选。( 多方尊) 3 、用乍( 作) 文且( 祖) 也公寅障( 尊) 彝,用匀万年亡疆( 疆) 。( 师遽方彝) 4 、王卿( 餐) 酉( 酒) ,通御亡遣。( 通簋) 二、用为不定代词 1 、雩( 于) 至( 四) 方民,亡不康静。( 牧簋) 2 、三年静( 靖) 束或( 国) ,亡不成。( 班簋) 3 、文王孙亡弗怀型。( 班簋) 4 、方蛮亡不规见。( 墙盘) 5 、亡不率仁,敬顺天德。( 中山王鼎) 6 、俞( 论) 其惠( 德) ,眚( 省) 其行,亡不顺道。( 中山王謦鼎) 三、用为“死亡 1 、子子孙孙宝,不丕录禄益子。祉蠢死亡。( 作册益卣) 毋喻遂生甲骨文语法札记二则“亡”的副词义,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 0 0 2 o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金文引得,广西教育出版衽,2 0 0 2 1 5 两南大学硕+ 学付论文 四、用为“灭亡” 1 、公告军事于上,隹( 唯) 民亡彳舀才( 哉) ,彝悉( 昧) 天令,故亡。( 班簋) 2 、摇( 故) 邦徨( 亡) 身死,曾亡鼠夫之求戈( 救) 。( 中山王譬壶) 3 、犹迷惑于子之而往( 亡) 其邦。( 中山王謦鼎) 五、用为否定副词 1 、唯苟德,亡卣遭。( 班簋) 2 、文王躁亡弗傻井( 型) ,亡克竞刺( 烈) 。( 班簋) 3 、王曰:“师询,衷哉! 今昊天疾威降丧,口德不克又,故亡承于先王。( 师询簋) 4 、霁( 格) 堇( 谨) 大命,赫皇天亡吴( 敦) 。( 毛公鼎) 5 、赫皇天亡昊( 敦) 。( 牧公簋) 6 、降余大鲁福亡昊( 敦) 。( 溽其钟) 7 、昊昭亡昊( 敦) 。( 史墙盘) 8 、我乃至于淮,小大邦亡敢不口具逆王命。( 驹父盈盖) 9 、王日:“有余唯小子,余亡康昼夜,经雍先王,用配皇天。( 麸簋) 1 0 、建退致乏者,死亡若( 赦) 。( 中山王器兆域图) 1 6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商周时期“亡”的义项中,动词义“没有”的用法 占据优势,出现了h 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头发装饰用物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压电陶瓷滤波器生产设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自动售票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多业务传送设备(MSTP)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回弹计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精密仪器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碳纤维纸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与竞业限制3篇
- 广告材料销售协议3篇
- 大学讲师劳动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中国燕窝八宝粥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GB/T 2624.6-20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6部分:楔形装置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题练习(附答案)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AIGC视域下非遗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推广绿色用电活动方案
-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 第八章 教学手段
- 先天性巨结肠远期疗效评估与随访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