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护与卫生处理,湖南省CDC消毒科陈贵秋2012年6月,一、防护,个体防护装置(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穿戴的服装、眼罩、手套和呼吸器,以阻断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侵害的装置。,生物防护的范畴,免疫防护(主动、被动);物理防护;药物防护;消毒防护。,人员的物理防护,原理:物理隔离技术。个人:呼吸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镜、橡胶手套、乳胶手套、鞋套、集体:防护车、洁净室、隔离病房、P3病房、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病人的物理防护,主要防止病毒从病人体内向外、向环境中扩散。如口罩、负压担架、负压救护车、负压病房等。,防护服,组成上衣裤子围裙帽子,设计尺寸和形状以及组合方式以有效的阻断有害物侵入为准;可以是连身式结构,也可是分体式结构;防护服的机构应合理,便于穿脱,结合部位严密。,防护眼镜/眼罩,主要是和半面型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和防护眼罩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主要是针对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对粉尘、放射性尘埃及空气传播病原体环境,也有一定的隔绝作用。防化学物质飞溅,间接通风,防护手套,明确可能要接触的化学物种类和浓度,对可能对手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性/程度进行判断。危害可以是物理性(例如:热力、震荡)、化学性(例如:处理腐蚀性物质或刺激性物质)或生物性(例如:接触可经血液传染的病原体),也可以是混合危害(例如:处理高温的腐蚀性物质)。常用的材料有:氯腈橡胶,氯丁橡胶、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天然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复合物、复合膜依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可能的接触机会,选用适当的手套,应考虑化学品浓度以确定该手套能抵御该浓度。如由天然橡胶制造的手套可应付一般低浓度的无机酸但不能抵御了浓硝酸及浓硫酸。橡胶手套对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尘埃有良好的阻断作用。,不同材料手套适用性,防护靴,防护靴要对酸碱和腐蚀性物质有一定的抵御性;表面不应有能够积存尘埃的皱褶,表面不易积存尘埃。,现场存在的呼吸危害,有毒物质的泄漏恐怖性袭击神经毒气(沙林)水疱毒剂(芥子气、刘易士毒气等)呕吐毒剂(二苯胺氯胂等)催泪剂工业用毒剂(光气、氯气等)致病微生物放射性危害呼吸性传染病爆发,最具有穿透性的颗粒物粒径,扩散作用区,拦截和撞击作用区,N95/P2,扩散和拦截作用区,呼吸防护用品的种类,空气过滤式,供气式,可更换式,全面型,动力送风式(PAPR),长管供气型(半面式或全面式),携气式(SCBA),半面型,正压通风式;自吸过滤式。带有呼气阀不带呼气阀,呼吸防护器材的选择,严重危险的操作,应使用带有通风装置的正压头罩;较危险的操作应使用全脸式或半脸式防护面具;一般危险的操作可使用密合性良好的自吸式口罩。,口罩的主要性能参数,滤材的过滤效率呼吸阻力口罩佩戴后的有效面积和死腔空间佩戴时的脸形适合度其他性能指标:如口罩材料是否有毒性、皮肤刺激性,微生物数量等,美国(NIOSH,42CFRPart84,1995)的分类,考虑到油雾滴负荷于滤材所造成的影响,将防尘面具滤材分为N、R、P三种,分别代表非抗油(notresistanttooil)、抗油(resistanttooil)与耐油(oilproof)。各型滤材又依防护效果由高而低分为100、99与95三级,其中N型滤材仅适用于防护固体微粒,使用NaCl气溶胶进行穿透测试;P与R型则适用于防护固体与液体微粒,使用NaCl与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气溶胶进行穿透测试。,美国标准关于口罩滤材的滤除效率,我国标准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的标准主要是参考了美国标准中N系列N95的技术要求。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呼吸阻力,决定了佩戴时的舒适程度和耐受程度,在相同的流速下,呼吸阻力越小越好。由于人肺的吸气压和呼气压不同,呼气压小于吸气压,故口罩的呼气阻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防护性能高的面具或口罩设计有呼气阀的原因。,美国标准对口罩的通气阻力要求,中国,我国同样是参考了美国标准的要求,但只规定了吸气阻力(852L/min,35mmH2O),而没有规定呼气阻力。,WHO专家对中国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的评价,16层普通材料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病毒,036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通过进口的一台“过滤材料试验机”对16层、24层、95口罩进行过滤效果测定,结果表明:16层口罩过滤效果为24%;24层口罩的过滤效果是36.8%;95口罩过滤效果最好,将近98.49%的成分被挡在95口罩外面。因此16层口罩并不能有效过滤各类病毒;医护人员在有SARS传染病源区域,最好用95、99等口罩,做手术时还应戴100医用防护口罩。,新型N99口罩的密封效果,N-95口罩,使用N-95口罩的原则,使用N95口罩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工作人员或来访者,防止可能传染的微生物(如呼吸道分泌物):污染面部,包括鼻口吸入或食入在接触所有病人时戴N-95口罩,以保护呼吸道,正确使用口罩,不要触摸口罩的正面只戴N-95口罩不需要增加其他呼吸保护在离开隔离室区之前取下N-95口罩,如何使用N-95口罩,供一次上班使用,除非在一次上班期间内过于潮湿必须更换与医用垃圾一并处理必须确保口罩紧贴口鼻,N-95口罩使用说明,用手端着呼吸器,使其鼻甲处于手指部,头带自由下垂到手下,Step1第一步,Step2第二步,将呼吸器置于下巴处,鼻甲向上,Step3第三步,将上面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头后的上部,将下面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颈部耳下的位置,Step4第四步,双手指尖置于金属鼻甲之上,向内按压并沿鼻甲两侧下移,使鼻甲与鼻部吻合。一只手捏鼻甲可能使呼吸器作用的效果下降,Step5.1步骤5.1,在工作区配带之前应检查呼吸器在面部的密封性双手捂住呼吸器的正面,注意不要挪动它的位置,Step5.2步骤5.2正压测试,用力呼气。应感到呼吸器内正压。如发现任何泄漏,应调整呼吸器位置和或带子的松紧。重复以上步骤以重新测试密封性,直至密封良好。,Step5.3步骤5.3负压测试,深吸气。如无泄漏,负压将使口罩紧贴面部;如密封不好,则因空气通过缝隙进入而迅速失去负压。,何时更换口罩,如果触摸过它如果整个污染但在隔离患者之间不必更换,国产正压防护器材,医师专用。,P3病房,军标(WSB582003),多次使用的生物防护服,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生物安全试验室等级及防护,对采集到的样本在实验室处理时,要达进行操作的实验室要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分为四级: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1,俄文缩写为P1.可称为基础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2,俄文缩写为P2.可称为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3,俄文缩写为P3.可称为高度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4,俄文缩写为P4.可称为最(高度)安全实验室,一级防护着装标准: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裤(或连体防护服)。工作服(或连体工作服)。专用工作鞋。乳胶手套。适用范围:BSL-1(可适当简化)2)BSL-2,二级防护着装标准:符合N95、FFP2、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口罩。护目镜。连体式防护服防护帽。乳胶手套。防护鞋加鞋套。适用范围:BSL-3实验室、发烧门诊医护人员、医院检验和接触样品的人员、传染病人和尸体护送人员、污物处理人员、微生物实验室维修人员。,三级防护着装标准:在二级防护基础上作如下改动:长管供气式面罩或正压头盔呼吸防护器。正压防护服。适用范围:BSL-4(在有三级生物安全柜条件下,个体防护用二级防护标准)和ABSL-4(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SARS病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SARS尸体解剖等。,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戴口罩: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戴口罩:步骤3穿防护服:步骤4戴上防护眼睛: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5套上鞋套: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摘下防护镜;步骤2解开防护服。步骤3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4将防护服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5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6摘掉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7脱下防护鞋套。步骤8洗手消毒。,二、卫生处理,1、消毒技术,一、消毒术语:消毒学是一门研究杀灭、去除和抑制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控制的学科,已发展为预防医学中独立的二级学科。根据微生物杀灭和清除的程度,分为灭菌、消毒、防腐、保藏。,灭菌:杀灭或去除外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消毒:杀灭或去除外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有效氯:是衡量含量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用mg/L或%浓度表示。,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对防治、研究传染病的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应按疫源地进行消毒。随时消毒: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预防性消毒:对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消毒剂量:由消毒因子的强度和作用时间决定。,消毒作用水平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二、消毒的原则与程序:消毒的原则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2.根据物品危险程度和污染微生物种类选择消毒灭菌方法:,3.根据消毒对象(物品)选择消毒方法:4.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可选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消毒程序:1.危险性的器材和物品: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清洗-消毒-干燥-灭菌的方式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清洗-消毒-干燥-灭菌的方式进行处理。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2.非危险性器材和物品:可先清洗,再根据消毒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疫区(点)的消毒程序:确定被污染源污染的范围。确定消毒方法方式。做好疫源地的随时消毒。,做好疫源地的随时消毒: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分饮食;分生活用品(包括餐具、洗潄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消毒衣物、被单;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污物。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3.对脱掉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手套。用过氧乙酸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4.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5.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6.测量房间、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的污水量。7.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8.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9.如系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10.如系肠道传染病,应先于室内灭蝇,再进行消毒。11.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12.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拭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次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13.室内消毒后,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14.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进行人员卫生处理。15.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16.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17.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18.离开病家前,让病家开窗通风,擦拭打扫。,三、常用的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过滤除菌:2.压力蒸汽灭菌:3.紫外线杀菌灯:4.红外线消毒:5.电离辐射灭菌:6.微波消毒:7.等离子体:,空气系统中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二、化学消毒法1.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朊毒(感染性蛋白质)。,:,2.消毒液的使用方式:,;,气溶胶喷雾消毒技术,气溶胶的概念,溶胶:指分散相的微粒(直径大小介于0.001-100微米之间)分散在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气溶胶:是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所形成的一种分散体系。液体微粒形成的气溶胶称为雾。固体微粒形成的气溶胶称为烟或尘。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气溶胶的雾滴(体积中值直径VMD)粒谱范围90时的潮湿地面和含露珠的低矮植被实施消毒。喷洒粉剂消毒应在气温逆增,风速2.0m/s的情况下进行。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注意个人防护。,3.常用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特性1.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次氯酸消毒剂。其品种较多,可分为有机化合物类和无机化合物类,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2.次氯酸钠:分子式NaOCl,分子量74.5,纯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潮变成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有明显的氯味。工业次氯酸钠的水溶液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由氯气味,有效氯含量大于10%(g/g)。3.次氯酸钙(漂粉精):分子式Ca(OCl)2,分子量197.029。白色粉末,比漂白粉易溶于水且稳定,含杂质少,受潮易分解。有效氯含量为80%85%。,4.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还有氢氧化钙、氯化钙、氧化钙。有效氯含量大于25%(g/g)。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溶于水,在光照、热、潮湿环境中极易分解。5.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分子式C3N3O3Cl2Na,分子量219.95有效氯含量大于60%(g/g)白色晶粉,性质稳定,即使贮存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效氯也丧失极少。溶解度为25%,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6.三氯异氰尿酸:分子式C3N3O3Cl3,分子量232.42白色结晶,有较强的氯味,有效氯含量大于89.7%(g/g),25时溶解度为1.2%。含氯消毒剂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消毒液不稳定等特点。,适用范围适用于餐(茶)具、物体表面、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消毒处理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已消毒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4.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h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注意事项:片剂、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4.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5.用于餐具的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6.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7.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戊二醛特性戊二醛分子式C5H5O2,分子量100.13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挥发性低,有醛的气味。以戊二醛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常用灭菌浓度为2%。国外还有2.5%和3.4%。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使用方法: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2%的戊二醛一般可连续使用714天,3.4%的戊二醛可连续使用28天。,注意事项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消毒,并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甲醛特性:分子式CH20,分子式32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易溶于水、醇。常用浓度为40%的水溶液,亦称福尔马林。适用范围:纸张、皮毛服装、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使用方法:熏蒸处理,熏蒸时,应将房间密闭,相对湿度维持在70%90%,温度在18以上,被消毒物品之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加热熏蒸法福尔马林25ml/m3加热熏蒸12小时。化学熏蒸法福尔马林40ml/m3与高锰酸钾30g/m3混合,熏蒸12小时。消毒后应通风,使甲醛气体散尽。注意事项:甲醛对人有毒性和刺激性,应做好对操作人员的防护。熏蒸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亦保证消毒效果。,过氧乙酸特性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分子式C2H4O3,分子量为76.05,为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易挥发、有很强的挥发性气味,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16%20%(g/100ml)。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灭菌、环境及空气等的消毒。,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过氧乙酸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为冰醋酸液和硫酸的混合液,B液为过氧化氢,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B两液混合后产生过氧乙酸,在室温放置24h48h后即可使用。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熏蒸喷雾、浸泡、擦拭、喷洒等。,喷雾法:用气溶胶喷雾器以浓度为0.1%0.5%的过氧乙酸,以10-20ml/m3的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0.2%0.5%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浸泡30min。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0.2%0.5%过氧乙酸擦拭作用30min。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mg/L4000mg/L)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min60min。,注意事项: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稀释液临用前配制。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4.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洗干净。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6.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过氧化氢特性过氧化氢又叫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5,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杀菌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过氧化氢容易被热、过氧化氢酶等破坏,最终产物是氧和水。,适用范围: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去离子水将过氧化氢稀释成所需浓度。,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喷雾、浸泡、擦拭等。喷雾法:用气溶胶喷雾器以1.5%-3.0%的浓度10-20ml/m3的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3%过氧化氢的容器中,加盖,浸泡30min。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其它方法:用1%1.5%过氧化氢嗽口;亦可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注意事项过氧化氢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为67.45,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可制成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二氧化氯消毒剂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主要是亚氯酸钠,B液为活化剂,成份一般为柠檬酸,使用前将A和B液混合生成二氧化氯溶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使用。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或灭菌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mg/L25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浸泡法相同。,3.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min。4.饮水消毒法: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min,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注意事项:A和B液混合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溶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二氧化氯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碘伏特性碘伏是以活性剂表面为载体和助溶剂的不定性络合物,其分子量和分子是因表面活性不同而异。剂。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粘膜等的消毒。,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碘伏稀释成所需浓度。消毒处理方法: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冲洗等方法。,浸泡法对皮肤的浸泡消毒,卫生洗手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液浸泡2分钟。擦拭法对皮肤、粘膜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时,用浸有碘伏消毒液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对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碘25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对于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mg/L5000mg/L的消毒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共2min;对口腔粘膜及创口粘膜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5min。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碘2000mg/L)擦拭,作用2min3min。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的消毒液冲洗3min5min。,注意事项: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避免与拮抗药物同用。,乙醇特性乙醇称酒精,分子式C2H5OH,分子量为46.07,无色透明液体。属中效消毒剂,可杀灭不形成芽孢细菌,分枝杆菌,病毒,但所有浓度对细菌芽孢均无效。具有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乙醇作为其他消毒剂的助溶剂和增效剂使用,如乙醇与氯己定、碘、苯扎溴铵等复配,其效果更佳。,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使用方法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注意事项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对酒精过敏者慎用。,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特性氯己定又称洗必泰,分子式C22H30CL2N10.2C2H4O2,分子量625.56。性状为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苦味、难溶于水,在酒精中溶解。常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形成盐。例如,醋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等,均属低效消毒剂,具有速效杀菌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对金属和织物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轻微,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范围适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粘膜消毒等。,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醋酸氯己定稀释成所需浓度。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和冲洗等方法。涂擦法。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的消毒。用5000mg/L醋酸氯己定-乙醇(70%)溶液局部涂擦2遍,作用2min;对伤口创面消毒,用5000mg/L醋酸氯己定水溶液涂擦创面2遍3遍,作用2min。外科洗手可用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冲洗法。对阴道、膀胱或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500mg/L1000mg/L醋酸氯己定水溶液冲洗,至冲洗液变清为止。,注意事项勿与肥皂、洗衣粉等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或前后使用。冲洗消毒时,若创面脓液过多,应延长冲洗时间。,4.怎样配制与使用消毒剂,漂白粉:(其有效氯25%左右)漂白精片(有效氯含量为80%85%)使用前测其有效氯含量:有效氯含量用(W/W)表示。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漂白粉干粉可用于铺垫墓葬,地面和人、畜排泄物的消毒,其水溶液可用于餐具消毒、饮水消毒、污水处理、粪便处理、用具擦拭消毒等,漂白精片可直接溶于消毒水体。,例:漂白精的有效氯按80计算:按2mg/L加入漂白精用于1m3水体的消毒,需要加漂白精多少克?2mg/L11000L80%=2500mg=2.5g取2.5g含80%有效氯的漂白精置研钵捣碎,直接加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资源整合试题及答案
-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与选择试题及答案
- 备考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商大专考试题及答案
- 经济常识性试题及答案
- 药物学习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格笑脸测试题及答案
- 环境保护试卷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的法律风险与合规性试题及答案
- 天津专用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15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字画装裱合同范本
- 宋词概况完整版本
- JT-T 1485.2-2023 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远程操控安全作业规程 第2部分: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 小学英语语法名词练习(含答案)
-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先进控制技术分析报告
- 冲击波球囊治疗冠脉
- JJG 927-2013轮胎压力表检定规程
- 村内绿化方案设计
- 六年级分数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 GB/T 22076-2024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
-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