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是具有独特人文价值的群体范畴。中国古代美 术史中女性画家是没有位置的,从近代开始女性画家才开始被认可,到今天步上正轨经 历了百年的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女性艺术可谓空前繁荣,“女性艺术”也成为中国当 代艺术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 “女性艺术”的概念是建立在两性精神特质的差异性这一前提下的。女性艺术的 独立成系,就是建立在女权的提升和女性精神体系的独立之上,没有女性人格的独立和 自我价值评定体系的建立,就没有女性艺术。所以,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女性是怎样逐步 具备独立意识的成长过程,来揭示女性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崛起的必然性。 中国女性艺术在世纪之交的发展壮大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件幸事,也是一种历史的 必然。它的发展繁荣有其足够的背景因素在起作用。“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崛 起的必然性,是由中国当代的社会形态、经济文化结构及当代艺术生态的成熟所决定的。 文章从这三方面入手对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繁荣的背景进行分析:一、社会形态的进步使 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权利不断提升,进而促使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行动才成为可能。二、 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当代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巨大变化使得女性 在宽松的文化形态中完成人格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认定。女权和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定, 这两方面因素的成熟是女性精神个体成熟的标志,也是女性艺术在一方面成熟的第一条 件。三、中国当代艺术形态的发展状况、当代艺术生态的建立和艺术商业机制的建立, 为当代女性艺术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独立的经济立场,这三方面背景因素的成熟, 使得女性艺术在世纪之交崛起。 从而得出当代女性艺术的崛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女性艺术在女权得到解放之后 必然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关键词:艺术当代艺术女权女性艺术 i i i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i nw o m e n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ea r ti sa u n i q u ev a l b eo f t h eh u m a n i t i e sa r e ag r o u p s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f e m a l ep a i l a t e ri nt h eh i s t o r yo fa r tn y o lh a sn o p o s i t i o nf r o m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m o d e mw o m e na r t i s t sb e g a nt ob er e c o g n i z e do n l yt os t e po n t h er i g h tt r a c kt o d a y ,ah u n d r e dy e a r s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 c ew o m e r le n t e r e dt h ea r t o ft h i sc e n t u r yi s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p r o s p e r i t y ,”f e m a l ea r t ”h a sb e c o m ec h i n a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 i na nu n a v o i d a b l e p a r to f ”f e m a l ea r t ”i sb u i l to nt 1 1 ec o n c e p to fg e n d e rd i f f e r e n c e si ne t h o su n d e rt h ep r e m i s eo f t h i s 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w o m e no ft h ea r t s i sb u i l to nt h eu p g r a d i n go fw o m e n sr i g h t sa n d w o m e no n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s p i r i to ft h es y s t e m ,n of e m a l ec h a r a c t e ri n d e p e n d e n ta n d s e l f - a s s e s s m e n ts y s t e mo fv a l u e s ,t h e r ei sn of e m a l ea r t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p a p e ri sh o p e dt h a tb y s t u d y i n gh o ww o m e nh a v eg r a d u a l l yi n d e p e n d e n to ft h eg r o w t hp r o c e s s ,t or e v e a lw o m e ni n t h ea r t s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t h e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o ft h er i s e c h i n e s ew o m e na tt h et u r no ft h ec e n t u r ya r t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x p a n s i o no f c h i n a s 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ab l e s s i n g b u ta l s oak i n d o fh i s t o r i c a ln e c e s s i t y i ti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r o s p e r i t yo fi t ss u f f i c i e n tb a c k g r o u n df a c t o r s ”f e m a l ea r t ”i nc h i n e s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i nt h e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o ft h er i s ei sf r o mc h i n a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f o r mo fs o c i e t y 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t u r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e c o l o g y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nb vm a t u r ed e c i s i o n i n t h i sa r t i c l eat h r e e p r o n g e df e m a l ea r ti n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o n t e x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p r o s p e r i t yo fa n a l y s i s :f i r s t ,t h ep r o g r e s so ft h es o c i a lf o r m a t i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s e n s eo f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u p g r a d i n gw o m e n sr i g h t s ,s oa st op r o m o t ew o m e n s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i n s o c i a l a c t i v i t i e sm a yb e c o m et h ea c t i o n 。s e c o n d 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t u r a lc h a n g e si n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 i n p a r t i c u l a r c h i n a s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u l t u r a lp a t t e r n s o fe u l t u r a lt r a n s m i s s i o na n dt h e t r e m e n d o u sc h a n g e st h a tm a k ew o m e ni nt h e1 i b e r a lc u l t u r ei nt h ef o r mo ft h ec o m p l e t e p e r s o n a l i t yo fa ni n d e p e n d e n ta n ds e l f - w o r t ht h a t f e m i n i s r na n dw o m e n ss e i f - w o r t ht h a t ,t h e t w of a c t o r sm a t u r i t yi st h es p i r i to fi n d i v i d u a lw o m e nm a t u r es i g nt h a tf e m a l ea r ti nt h ef i r s t o nt h eo n eh a n dm a t u r ec o n d i t i o n s t h i r d ,c h i n a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f o r m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a n d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e c o l o g i c a lm e c h a n i s mf o r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 c o m m e r c ia la r t ,a nf o rc o n t e m p o r a r yw o m e np r o v i d eg r e a t e rl i v i n gs p a c ea n di n d e p e n d e n c e o ft h ee c o n o m i cp o s i t i o no ft h e s et h r e ef a c t o r sb e h i n dt h em a t u r i t y , m a k i n gf e m a l ea r tr i s ea t t h et u r no ft h ec e n t u r y s om a tt h er i s e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f e m a l ea r t ah i s t o r i c a l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 , a n dw o t l l e ni nt h e a r t sa f t e rt h el i b e r a t i o no fw o m e nw i l lb em o r es p l e n d i df l o w e rb l o o m e d k e y w o r d s :a r t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a r tf e m i n i s tf e m a l ea r t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论中国当代女性绘画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 因素,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刨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 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孙缸嚏:气辱韶7 口曾年弓月炳 庐彦年;月淅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 签名) :童豇f 也 锣年岁月舶 i i 绪论 “女性艺术”广义而言是指出自所有女性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但从这一概念 产生的本意看,艺术中的性别差异是决定这一概念的关键。“女性艺术”币是在艺术作 品具有男、女性别的精神特质的差异性这一前提下,才具有概念意义。所以女性艺术的 繁荣一定表现在女性艺术家数量的大量增加j 作品质量的提升、作品中女性独立品格的 艺术特质的自然呈现等方面。“女性艺术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领域呈现出 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可以从艺术家的数量、作品的质量和作品的女性气质等方面得 到证明。 本文的写作就是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考察,以期尽量全面的揭示女性艺术在 当代中国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 文章从女性艺术的特征、中国女性艺术历史发展情况的回顾及现状入手,提出当代 女性艺术的繁荣现象有其多层背景条件的支撑。首先,中国社会形态背景的发展状况的 不断优化,使女性社会权利不断提高,为女性平等参与艺术活动提供了条件,这是当代 女性艺术群体壮大与发展的根源;其次,中国经济文化结构的发展状况,使当代女性完 成了人格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评定,使女性艺术充分解放自我并建立起艺术的女性精 神;最后,中国当代艺术形态的多维背景和艺术体制的变化使得女性艺术家获得了更大 的发展空间和独立的经济立场。这些条件因素从不同侧面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繁荣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壮大的背景因素。 本文是笔者在近几年的学习和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是本人女性 艺术研究的探索性尝试。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女性艺术背景因素的考察,来对女 性艺术的形态有宏观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艺术创作活动提供有益的帮助。 论文关于女性艺术的某些观点和认识并不一定非常成熟,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 则,对本文的观点进行论述,但因学识有限,难免疏漏之处,望各位师长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章中国女性艺术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是具有独特人文价值的群体范畴,它表现在中 国女性艺术群体的繁荣和作品数量或质量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女性艺术的独特视觉和审 美价值上。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女性画家是没有位置的,从近代开始女性画家才开始出现, 到今天,其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进入本世纪以来,不管是女性画家还是作品的数量 或质量都可谓空前繁荣。“女性艺术 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可回避的 一部分。 第一节艺术眭别 绘画作为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性别基本构成的作用下,它是有性别 特征趋向的。男人与女人是人类最基本单位的两个选项,而由此构成的人类社会在两性 的共同参与下,使物种文明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两性都起到不可或 缺的作用。自然选择使男性与女性具有了不同的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不同使两性具 有了更加明确的意识形态的区别,在漫长的文明进化过程中两性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区别 成为一种自然流动式的传承,在新生命的诞生伊始就被自然的传承下来。 由于社会分工的区别,使得社会权利的分配情况在两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而过往 的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和方式决定了社会权利形态的男权倾向,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形 态的发展状况也决定着两性在权力分配的比例上的差别。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 制社会及现代社会形态的两性权力分配都是有所差别的,这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必然 现象。社会权利的男权化倾向使得女性在社会具体分工上处于配角的地位,除去符合生 理特征的分工以外,有些具有权利象征意义的行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是很难参与其中 的。这里面就包括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艺术创作领域,女性进入这些行业具有更多的阻 力。历史事实印证了这一结论,在几千年的世界艺术史中,没有女性艺术的位置( 或者 说就不存在种“女性艺术”) ,在世界范围内女性艺术家作为一种现象在近代才开始 逐渐出现。人类历史长久以来艺术创作都是男人的特权,不管是文学、绘画还是音乐。 这并不是女性不适合这些行业,只是社会权力分配所产生的结果。 绘画艺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是属于男性的,偶尔有女性的参与也只是做为一种 陪衬,不过是文化层面上适应男权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调味品。这一段时期的绘画 艺术其实是“男性艺术”,是男性意识主导下的绘画形态。“女性艺术的概念的出 现是相对于传统体系化的“男性艺术”而存在的。随着社会形态的进步过程,近代人文 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逐步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里。这过程中女权主义运动的诞生是一个关键事件。随着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和工 业革命的影响,欧洲女性利用新生资产阶级“自由、博爱、平等”的口号和“天赋人权” 的主张,提出了妇女自己的权利要求。1 7 9 1 年,法国妇女领袖奥伦比德古日( 0 1 y m p e d eg o u g e s ) 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主张两性应享有同样平等的权利。在新兴的 资产阶级社会形态形成过程中,女性也逐渐进入具有男权象征意义的艺术创作行业中, 女性艺术家群体的逐渐形成,自然产生了相对于“男性艺术”的“女性艺术”概念。由 于意识和身体形态的差异导致的两性绘画在精神品格及审美指向的不同,“女性艺术” 具有的不同于“男性艺术”的独特精神品格与审美指向特征。 许多女性艺术个体并不认同她们的性别身份,她们希望能与男性艺术家同等的参 与艺术活动。但这种对弱势性别的挣扎与其作品中是否具有女性特质并无关系。“女 性艺术”的概念揭示的是女性不同于男性艺术家的“自我探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 种女性“话语”。基于这样的认识,“女性艺术”的理解,就是指那些与“男性艺术 特质相区别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它们具有女性自己的独立品格和文化指向,它们所揭 示的精神和感知领域,为男性艺术家所不可及。从天性来看,女性似乎比男性更适于从 事艺术。女性天生具有出色的的色彩天赋,同时具有极佳的想象力和对非传统绘画体系 的突出的感悟力,使得女性艺术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她们中的大多数虽然不长于理性 思维,但却比男性更敏感,更富直觉和同情心,更习惯于“感情用事 ,更易于受童心 的感染,更关注生命和贴近自然,更易领悟自然生命的种种奥秘,更多丰富的内心体验, 更善于留意凡人琐事及其细微末节,她们是“感觉天堂里的自由天使”,他们更能“攫 住现实,而且比男人更接近人生”。1 无论从生理、从心理还是从行为方式考察,两性间的差异都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由 两性创造的绘画作品自然具有性别特征,这是从事这一活动的两性,在精神品格和审美 指向上存在着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其绘画表达上的性别差异性,使得绘画艺术具有广 泛的性别认同,从而确立了“男性艺术 和“女性艺术 的相对概念。 第二节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女性艺术简述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画家最早的是颗手,她是一位女性,帝舜之妹。她甚至被推崇为 中国绘画的“创始人 。与此相反的是在颗手之后数千年的历史中,女性艺术家却处在 一种“缺席 状态。 中国女性开始具有艺术家的身份,并出现优秀的女性艺术家是在民国时期,其中著 名的代表人物有潘玉良、方君碧、蔡威廉、关紫兰、丘堤、孙多慈、何香凝、夏朋、冯 文风、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杨雪玫、顾默飞等人,她们有的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 的审美规范;有的接受西方艺术的美学态度,并留洋欧洲把西方艺术的形态带回国内, 对中国艺术形态的多样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女性艺术的重新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周思聪的“彝女 系列作品自觉的对 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代表了这一时期女性意识的自我回归,从而接续起三十年代女性 艺术中展现的女性意识。 二、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繁荣 林语堂:理想中的女性,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吾国与吾民第1 5 5 页。 9 0 年代后,中国的女性艺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断的壮大,进而成就了中国女性 艺术在2 l 世纪的繁荣面貌。 9 0 年代的中国女性艺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逐渐自觉地从男性话语中分离出来,并 把关注的重点转变到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上,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感性思维编制出女性艺 术的独立价值。这个时期,不管是女艺术家的数量还是作品的质量,都使中国女性艺术 开始成规模的独立于男性艺术之外成为可能。各种艺术形式都被女性艺术家广泛的使 用,女性艺术在多个领域都成为独特的风景。这些女艺术家有在绘画领域里的申玲、喻 红、夏俊娜、刘虹、王彦萍、蔡锦、徐晓燕等;有使用装置或雕塑手段的施慧、姜杰、 陈妍音、张温帙、向京等,她们展示着属于女性的视野和艺术的品格。可以说9 0 年代 大量的女性艺术家的涌现与成熟是中国女性艺术迈向新世纪的助推剂。 2 0 0 0 年对于人们日日匆忙的生活来说,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但作为个时间的坐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却具有成为一个历史地标的价值。新的世纪,在中国经济长期高 速增长的叠加效应下,中国经济乃至国家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文 化艺术领域受益匪浅。进入2 1 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状况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庞大 了许多,中国艺术在国际艺术领域也越发的自信。中国女性艺术也在九十年代的基础上, 在新鲜血液的不断滋养下越发的壮大起来。 生于7 0 年代末和8 0 年代的陈可、熊莉均、韩娅娟、杨帆等同龄年轻女艺术家的 迅速成长,为新世纪的女性艺术带来了新的成长点。这一代女性,有较前辈更多的独立 意识和自我识别能力、不同以往的成长背景,这些都促成了这一代人的艺术早熟现象。 他们可以更自由、更自我、更加独立的对待艺术活动,进而,展示出更加女性的自我审 美品格。在新世纪没走完的头个十年里,她们是最鲜艳的花朵,与前辈一起见证了女性 艺术的发展繁荣。 第二章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壮大的背景因素 中国女性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潜伏期后,随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一起发 芽成长,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前行,在上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逐渐显现出它的夺人魅 力,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幻化为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尽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女性艺术 至此,完成了自身的成长蜕变,正式步入了与男性艺术共同发展繁荣的新阶段。 中国女性艺术在世纪之交的发展壮大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件幸事,也是一种历史的 必然。它的发展繁荣有其足够的背景因素在起作用。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状况与中国的 社会形态、中国经济文化结构及中国当代艺术形态三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有着直接的关 系:第一方面,社会形态的进步使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权利不断提升,只有女权的提高, 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行动才成为可能。第二方面,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当 代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巨大变化使得女性在精神上的自我独立和完善成为必 然。女权和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定,这两方面因素的成熟是女性精神个体成熟的标志,也 是女性艺术的一大面积成熟的第一条件。第三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形态的发展状况,艺 术集权逐步被解体和艺术市场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当代艺术审美的多元化,这些 变化使得女性艺术的出口机制得到确立。这三方面因素的成熟,使得女性艺术在世纪之 交迅速崛起。 第一节中国社会形态的进步使女性社会权利得到逐步提高 社会形态的发展状况是我们判断这个社会的发展状况的基本条件。不同时期的社会 形态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反映了社会生态的状况。社会形态的进步,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人文价值的定义。女性在社会生态中的职能,代表了女性的社会 地位和获得社会权利的程度。谈到中国女性艺术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形态中女权的改善 过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积极的促进了女性分享社会权利的程度。随着中国社会形态 的进步,女性的社会职能逐步从单一的家庭内部走向社会各个阶层,这其中就包括艺术 领域。 下面我们从女权的角度对社会形态进步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社会形态变 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些历史事件:维新变法、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1 9 7 3 年计划生 育政策的实施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这一系列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中国女性的社会 权利在本世纪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实质性提高,是女性艺术得以 发展壮大的第一个关键因素。 一、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女性的缺失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形态是男权的社会形态,在这一形态中女性一直处于从属的 地位,没有独立的社会价值,这就造成了几千年文明史中女性的缺位。女性无法参与到 代表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这里是男性的特权区域,在中国古代美术史 中女性艺术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没有女权自然没有女性艺术,这与当时封建社会形态的 极端男权特征是分不开的。华夏文明走出母系氏族社会之后,随着男权的确立,女性就 成为了社会权利的附属。因为地位的低下,女人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失去了做艺术家 的基本前提。女性作为男权社会的附属物无法获得专属于男性的艺术家身份。女性艺术 的缺席,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艺术和女性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甚至也不在于人们对女 性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否信任。问题的关键在于:女性在艺术中的地位从属于她在两 性关系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在传统上赋予了她在艺术活动中较少的自主性和合法性。1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 9 世纪末清帝国的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在变法思 想中第一次提到了女性权利的解放。 二、 民主运动中的女权启蒙 1 8 4 0 年的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逐渐 步入半殖民地的状况,民众的生活状况愈加的水生火热。同时,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受 到西方意识的影响,提出了社会改良的举措。到y - - 十世纪初期民主意识开始逐渐形成, 法:埃尼施著: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5 作为艺术家第1 6 0 页。 一7 一 这使得中国传统的社会权力性别体系开始出现局部的调整,在最先接触民主意识的知识 阶层女性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她们逐渐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之中,这在中国几千年 的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发生在文化艺术领域,而不是社会权 力体系,这是女性长期的社会从属地位决定的。 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型的诱发点;是中 国现代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生长点。作为一场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 在女性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废缠足,兴女学”的口号,以通过废除缠足、解放身体;通 过兴办女学、解放思想,从而使中国妇女能成为一种自产、自主、自由、与男人完全平 等的人。这次由男性倡导的女性解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女性权利的提升。在其后的“五 四 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女性对反抗男权制度和批判传统观念有了更自觉的意识, 她们所作的不懈努力,也极大地改变了自身的历史境遇。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女性艺术 开始成长起来,女性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形成中国女性艺术的第一个 群体形象。这一阶段的女权启蒙是在知识女性阶层进行的,对于女性的主体部分,民众 阶层中的女性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女性艺术虽然一起步就达到了 很高的层次,但是也只能比喻作瓶花。它不是建立在广泛的女性同人的社会意识基础之 上,并不具备后续的强大发展动力,只作昙花一现而已。但是作为中国女性艺术的起点, 其意义已经足以。 三、新中国的成立与女权的普及 中国女性权利的整体提升,是在1 9 4 9 年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时代共产主义意识 形态的强力推广,使得女性地位在国家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全民平等,妇 女“翻身得解放”这些响亮的口号得到了认真的贯彻。这次女权的加强更多是从政治形 态的角度进行推广的,女性地位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另一方面,政治形态的强大执行 力也忽视了两性的自然差异。因此,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也是同化女性从而消灭性别 差异的时代。在这样一种思想意识下,女性具有了艺术权力却缺失了女性身份,丧失了 自我,进而女性艺术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女权解放虽然在同时期没有对 女性艺术产生作用,但女权意识的普及却为日后女性艺术的起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计划生育政策从家庭内部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1 9 7 3 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这一政策的全面实施,使其后国内的出 生人口数量开始下降,七十年代中后期,城市出生的人口中独生子女开始大量的出现。 就是在农村一个家庭最多有两个孩子,也成为普遍现象。计划生育政策在八十年代逐渐 成为民众的共识,独生子女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这一变化,给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 家庭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独生子女有效的迫使家庭成员重新定位女性子女的地位, 并在她们的成长教育中下意识的附着近更多的独立意识和平等观念。如果说毛泽东时代 的意识形态主导下的男女平等运动是社会层面的至上而下的女性解放过程,那么,计划 生育政策所显现出来的力量,是从社会的基础结构家庭的内部设施了一次手术,从 根本上改善了这一政策实施后出生的女性的地位。7 0 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女性具有更多 的独立意识和新的自我价值的认定标准。而当代绘画中女性艺术的主要力量和不断涌现 的新鲜面孔正是这一政策的受惠者。她们具有六十年代生人所没有的鲜明而张扬的个 性,这些特点正好是女性艺术长久以来所最薄弱的部分。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者应该不会想到,政策的执行还会在社会权力分配方面显现出 如此巨大的力量。 随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不断进步的叠加效应,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权利不断提 升,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行动成为必然。无论在社会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女性都成为具 有完整人格和精神独立品格的社会成员。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定,是女性精神个体成熟的 标志,也是女性艺术大面积成熟的第一条件。特别是7 5 后出生的女性,她们既享受到 了这一变革所带来的好处,又成长在国家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她们独立的人格精神和自 我价值观念的成熟正好是以往女性艺术家最容易缺失的部分。随着这一代女性的成长, 中国女性艺术在2 1 世纪终于广开花朵,她们的艺术成果和艺术观念越发的具有了独立 的精神价值。这是社会形态的进步所带来的成果。 第二节新的多元文化形态使女性在精神层面上更加独立 中国经济文化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基本上是同步的,都经历了从传统 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国当代的经济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巨大变化,使女性在精 神上的自我独立和完善成为必然。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经济文化结构发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与外国经济文化联系的加深,国内的经济文化结构也发 生着不断变化。以前的单一经济模式发展为多种形式,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社会生活的政治化得到消解。这是一个由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引发的变革时代,它使 中国重新打开了国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成为一种常态。我们的生活忽然变得丰富多彩 起来,人的价值不再具有唯一的标准,社会的价值体系迅速的被多元化。这一多元的文 化现状,使刚刚从计划生育政策中受益的女性群体,在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确 立起独立的自我精神价值。 二、大众传媒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体意识形态的稀释作用 改革开放使大众文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形态进入我们的视野,它们通过电视等 传媒途径以影视娱乐为依托,悄然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不经意间被民众接纳了。这 种包藏在娱乐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在被引进之后,迅速的传播开来,成功的稀释了传统 文化和主体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无法回避的。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消 费性的文化形态,它以西方意识形态为基础,以大众的文化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具 有一定的反文化反传统反中心的价值意义;同时,由于北美传媒文化的优势,它也倡导 个人主义,提倡美式的消费和民主观,带有一定的文化侵略性,这应该就是安东尼奥一 葛兰西1 的文化霸权定义的解读吧。在这一文化形态的快速传播下,传统文化变得曲高和 1 安东尼奥一葛兰西:生于1 8 9 1 年,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文化霸权理论的提出者。 寡,而主体意识形态又不具备娱乐消费性,从而大众传媒文化形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起 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一文化形态现状在改革开放以来越发的清晰。 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现状,使传统的、主体的和外来的意识形态多元共生在一起,具 有了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这一文化形态的特征也是世界范围的非优势文化所共同面 临的问题,外来文化的侵入现象,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模式造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强势文化必然对弱势文化进行蚕食,已取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这一现象相对于国内过去 相对封闭的文化形态状况来说,却有许多益处。中国社会文化形态长期的封闭状态,使 我们的文化衍生品长期的孤立于现代科技所推动的文化进程之外,成为孤立的岛屿,我 们的文化参与全球性文明进化的程度就很低,我们很难获得外部知识又无法向外传播自 身文化,这种文化的自闭现象是非常有害的。改革开放使我们重新与外部文化形态接轨, 多元化的文化形态现状使我们具有了更多的参照和比较的空间。 这一多元化状况为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参照价值。在这一环境中成长 起来的女性群体有了更多的自我价值认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使得女性在精神层面上更 加独立和具有更自我的价值观念。精神层面的独立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能成为“女性艺 术”的关键,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就没有女性艺术存在的意义。 中国的当代文化形态在精神层面对新女性的人格独立具有重要价值以外。在女性艺 术家的艺术形态和艺术方式的选择上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改革开放使中国80 年代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出现转折,大量西方当代的和不当代 的艺术的新形态、新观念迅速传遍中国,旧的艺术权威体系也开始松动和解体。这一艺 术界的混乱现状是新的艺术体系开始孕育的先兆,这是时代给予的机遇,女性艺术家有 机会和男性艺术家一起站在起跑线上。这时女性艺术的真正力量开始显现出来。当然, 任何新体系的建立都要经历一定的成长期,八十年代艺术界的风起云涌还是属于男性 的。但八十年代文化环境的转变为女性艺术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层面和艺术形态的选择余 地。 三、视觉文化的流行使知觉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l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视觉文化的流行铺平了道路 从1 8 3 9 年可携式相机,1 8 9 5 年的电影,到1 9 2 0 年的电视的发明应用,技术视觉 开始兴起。到上世纪9 0 年代,随着数字影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电子传媒 技术逐渐成熟,以前主要以文字逻辑形式传递的文本信息,逐渐向直观图像的形式演变。 网络成为现代媒体技术的平台,大量的图像化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出现在我们的面 前。现代网络传媒体系提供的图像信息具有多样性、可复制、快餐式的特点。这些信息 形态重新构建了我们的感知体系,成为当下文化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实形态。 2 、视觉文化对艺术生态的影响 视觉文化是继八十年代主要以文本信息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侵入期之后,又一次文化 形态的变革现象。视觉文化的直观性与网络传媒的多向性和可复制性一起,成为2 1 世 纪文化传播的主要形态。网络并不具有意识形态的针对性,是中性的,由网络而生的视 觉文化也不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代理,相反,它对原有的强力体系所拥有的信息主导权具 有较好的消解作用。网络视觉文化信息量的巨大程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想象的,这也正 是视讯时代的主要特点,这个时代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就是建立在大量的资讯基础之上 的。而视觉信息的多样性和可复制性更使视讯成为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对视觉资 讯的依赖正是2 1 世纪的艺术生态的特点之一。不管是艺术作品的精神特质还是技术准 备都是建立在视觉资讯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视觉文化的资讯支持,新世纪的艺术就不会 有如今这般繁荣的景象。 网络视觉文化的流行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从新世纪国内艺术 形态的审美特征和大量的技术特点上看到。网络视觉所培养起来的新审美习惯,被年轻 艺术家很自然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这并不局限于哪一个流派,而是具有整体时代特征 的审美现象。近年来,大量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对网络视觉的借鉴行为,促生了适应于 新的审美要求的新技术形式,这是新世纪的艺术形态的显著特征。国内传统视觉形态的 变革,充分的拓展了当代艺术的发展空间。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技术 一1 2 的成果,可以更便捷、更大众化的传播,从而使当代艺术的创作广受益处。视觉资讯大 量参与绘画创作的过程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由此衍生出新的视觉审美角度技术 性视觉审美。 3 、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女性艺术的发展 新的视觉文化形态的流行,对视觉艺术的审美习惯进行了有效改造。这使得新世纪 的艺术形态具备了新的发展动力。而这一背景对女性艺术同样有效,或者可以说更有效 果。第一章我们谈到,两性在身体形态,思维形态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些区别 不会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减弱,正相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的独立 意识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认定,使她们更加区别于男性的意识体系。女性自身的优势更 明显的显露出来,敏感、直觉、喜欢幻想、更关注生命和贴近自然等,这些特点较男性 的理性更适合于艺术领域。视觉文化资讯的组成关系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它更适合女性 的思维方式。网络视觉文化的崛起对2 1 世纪女性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经济文化结构在改革开放政策3 0 年的实施过程中,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女性艺术发展、成熟的时代见证,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 和文化背景同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女性艺术的发展状况必然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多 元的社会文化形态使女性在精神层面得以自我独立和完善,女性艺术的女性特质被丰富 和明确起来。 第三节当代艺术背景使女性艺术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独立的经济立场 一、中国当代艺术形态的多维现状使女性艺术家的成长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当代艺术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代表了当代艺术 中的一个维度,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形态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后现代特征。艺术体系内部呈现出多维的结 构状态,不同的艺术理念决定了艺术方向的多样性,艺术不再具有唯一的评判标准,这 种大艺术的宽泛概念,为女性艺术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网络视觉文化形态下的后现代艺术生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一新媒介把我们的生活进行了重组,人与人,人与社会,工作与休息等等之间的关系 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生活因网络而变革,这是个具有后现代意义的生 活情境。这其中孵化当代艺术群体在品格上自然具备了后现代文化的气质。后现代文化 的反现代主义情结在当代艺术中衍生为反对精英化和中心化的文化特征。艺术的权威中 心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不同艺术理念的多维形态。 2 、当代艺术形态的多维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多彩是难于形容的。当代视觉文化为艺术活动提供了具有不同 文化指向性的视觉素材,在宏观上促进了当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显而易见,多维的 视觉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产生了艺术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的先锋性。 当代的绘画形态在网络视觉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没有流派性的特征,不再具有团 体的组织性,而更多是以个体性的独立艺术创作活动为主。它对自然及社会的视觉元素 的广泛使用和对一切传统的、现代的、儿童的、原始的艺术形式,及图片、影像、电子 媒体艺术等的借鉴,使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多维局面。这些艺术中包括绘画、装置、行 为等多种形式,每种艺术形式又因艺术理念的不同而产生出大量截然不同的艺术方向。 这就是当代艺术的多彩现状。 3 、女性艺术家群体壮大与女性艺术的社会认可 2 1 世纪女性艺术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迹,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不 管是从女性艺术家群体的数量,还是女性艺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当代艺术中不能忽 视的部分。当代社会文化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宽容性是女性艺术得以在这个时期崛起的重 要前提。 在当代艺术形态的多维背景下,女性艺术家获得了与男性艺术家等同的信息资源和 创作空间。中国女性艺术的起步较男性要晚几千年,能在百年内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几乎 是一个奇迹。虽然当今社会男权占绝对的优势,但女性在艺术领域的成就还是值得女性 骄傲的。 当代艺术中女性艺术家的组成,主要由6 0 、7 0 、8 0 年代出生的女性组成,由年龄 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出7 0 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性是当代女性艺术的中坚力量。这与她 们成长的社会环境的转变是分不开的。她们受益于时代意识形态的转变和经济文化活动 的开放,在当代艺术宽泛与包容中成长起来。当我们对大量当代女性艺术,特别是7 0 年代末出生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考察时,我们就会更加明显的发现女性艺术形态的精神层 面的独立性。这一代人的精神品格和审美习性在形成过程中广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 是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艺术特征与网络视觉是分不开的。由此可以 看出当代女性艺术的繁荣与时代进步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艺术体制的变化使得女艺术家获得了更多地展示机会和独立的经济立场 中国当代艺术中体制的问题往往被忽略,我们更加专注于艺术家作品这一条线 索来考察中国的当代艺术,体制作为隐性的幕后结构的作用我们很少顾及。中国当代艺 术体制的现状是无序的,不同体系在各行其是,就像谁也不认识谁一样,生存在各自的 篱笆墙之内。 这一现状是当代艺术生态的真实写照,过去的单一体制被消解和弱化了。商业模式 及海外渠道的进入使过去官办体制的主导权失去了权威,成为众多体系中的一个。这一 现状从体制的角度来看是混乱的,但从艺术成长的角度却是自由而有活力的。艺术家艺 术创作的自由度被放大,商业行为的参与也使艺术家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女性艺术家在 这一背景下,艺术活力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不再被原有体制制约的女性艺术在艺术 精神和经济上都得到了独立。 1 、当代艺术体制的多样化使艺术集权逐步解体,并为女性艺术的精神独立提供了 支持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政协的领导下建立了官方美术事业的管理和评定体系全国 美术家协会,后改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组织和指导全国美术创作的官方机构。随后 建立了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机制和作为蓄养创作人才的画院体系。美协一美展一画 院美术馆,这一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国家官方管理和评定美术工作权威的体 系。这一体系的存在使建国后中国美术事业进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在艺术要为人民服 务的指导思想下,现实主义艺术形态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直到改革开放后,西方艺术 形态的进入。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