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认识化学学科特点,掌握化学实验的科学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3掌握过滤、蒸发、分离混合物的方法。4掌握SO42检验的原理和方法。,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应保存,放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密封,(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盖灭。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若眼睛受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边洗边眨眼睛。若浓酸(碱)洒到实验台上,应先用(或)冲洗,然后用水冲洗。若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后,涂上3%5%的。若被玻璃割伤或有创伤时,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杂物,再用稀双氧水擦洗,后到卫生室包扎。,湿布或沙土,大量水冲洗,Na2CO3溶液,稀醋酸,NaHCO3溶液,大量水冲洗,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1)药品的取用,(2)加热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或。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3)收集气体的方法法、法、法。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试管,坩埚,向上排空气,向下排空气,排水,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哪些?【提示】可直接加热的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1)概念:将与分离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固体,液体,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3)装置图,一贴:紧贴二低:低于低于三靠:紧靠紧靠紧靠,滤纸,漏斗内壁,滤纸上沿,漏斗上沿,液面,滤纸上沿,烧杯,玻璃棒,玻璃棒,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烧杯内壁,2蒸发(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3)装置图蒸发过程中要不断。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搅拌,大量晶体析出,3粗盐的提纯(1)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除去操作依次为:溶解、。(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过滤,蒸发,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盐酸,Na2SO4BaCl2=BaSO42NaCl,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2.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每一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溶解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NaCl晶体在受热不均匀时飞溅。,三、SO42的检验1试剂:、;,BaCl2溶液,稀盐酸,3.如何区别NaCl、Na2CO3、Na2SO4、AgNO3四种无色溶液?【提示】取四种溶液少许,分放到四支试管里,然后分别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出现气泡的是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两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溶液。,一、实验操作时,加强“六防”意识,防止事故发生,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气体纯度?师生互动【提示】因为可燃性气体均有爆炸极限,如果点燃或加热某可燃气体,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故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你能通过下列事例概括总结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吗?,加热混合溶液时为什么要加沸石?学生交流【提示】防暴沸。,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为什么一定要远离火源?学生交流【提示】防失火。,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等)时,为什么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师生互动【提示】防中毒。,用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为什么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或加装安全瓶?师生互动【提示】防倒吸。,制取有毒气体要有通风设备;为什么有毒物质应先处理后再排放?学生交流【提示】防污染。,归纳小结,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B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H2SO4E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稀双氧水擦洗,然后敷药包扎F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G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解析】少量酒精失火应用湿抹布盖灭,大量酒精失火可用沙子盖灭,水与酒精互溶,若用水会加大着火面积。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可使其呼入新鲜空气,缓解体内组织缺氧。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再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失火。【答案】BCE,(1)若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2)若浓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提示】(1)用干布拭去后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2)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何区别与联系?师生互动,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提示】物质的分离过程中,分开后的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提纯过程中,若杂质发生化学变化,不必恢复为原来的状态。从根本上说分离和提纯都是将某一物质从某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相比较而言,提纯采用的方法更为宽松,而分离需要将各组分一一分开。无论分离还是提纯,都要特别注意不要引入新的杂质。,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是什么?师生互动【提示】,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学生交流【提示】(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除Ca2、Mg2、SO42的试剂一般分别选用CO32、OH、Ba2。(2)Ba2要用CO32除去,所以Ba2应在CO32前面加入。(3)最后要把过量CO32、OH除去。,【解析】首先搞清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分别使用Na2CO3溶液、NaOH溶液和BaCl2溶液,且三种溶液均过量,才能使杂质离子分别变成CaCO3、Mg(OH)2、BaSO4沉淀,过量的BaCl2溶液只能用Na2CO3溶液除去,故要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入Na2CO3溶液,才能保证不引入新杂质Ba2,而多余的NaOH和Na2CO3只需要在过滤后加入盐酸即可,至于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只要在过滤前加入就可除去Mg2,因此C、D两项都正确。【答案】CD,(1)除杂试剂需过量,过量的试剂需除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2)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先加入BaCl2后加入Na2CO3,才不至于引入新的杂质。,(2009年烟台测试)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称量过滤蒸发、结晶计算溶解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BCD【解析】要配制NaCl溶液,应先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先溶解、过滤,后把NaCl溶液蒸干,干燥后根据质量分数计算所需NaCl的量。【答案】C,【点拨】(一)化学实验基本常识:1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六防”;2充分了解药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3正确使用和保存药品、仪器操作规范。(二)物质分离、提纯与鉴别1明确分离、提纯、鉴别、原理和方法;2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进行操作;3实验结束后,有关物质做好放置与保存,仪器涮洗干净、放置有序。4根据物质的特殊性(或特有性质)区别有关物质,注意不要将原物质污染,每次要取少许鉴别。,1(2009年如东高一检测)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NH4NO3(NH4)2SO4KCl油漆汽油过磷酸钙MgO,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ABCD【解析】本题涉及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但从化学安全常识角度来说应该了解这些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本题有巧解,MgO是不易燃物质,由此排除A、B、D。【答案】C,2(2009年苏州质检)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解析】B项错误有两处,一是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二是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让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B,3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答案】C,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AKNO3溶液B稀H2SO4CNaOH溶液DNa2SO4溶液【解析】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与Na2CO3反应产生气体CO2。【答案】B,5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B升华C加热分解D洗气法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_。(2)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用_。(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_。(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_。【解析】(1)固体与液体分离常用过滤。(2)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可以通过洗气装置。(3)碘易升华,故将碘加热变为蒸气后,遇冷收集起来分离得到纯I2。(4)CaCO3受热易分解,可以采取加热分解法除去CaCO3。【答案】(1)A(2)D(3)B(4)C,6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解析】根据实验(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2)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货运丛业资格证试题
- 2025年恩施货运从业资格证考些什么内容
- 汽车物流行业介绍
- 2025年声学海流计项目建议书
- 网上购物信息管理系统
- 糖尿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 2025年抖音直播项目发展计划
-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与案例
-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构建研究
- 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
- DL-T5508-2015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
- 汽车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及流程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 危重患者识别和处理-课件
- 智联招聘测评题库2024答案
-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安全教育
- 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无人生还介绍读后感课件
- 彝族服饰简要介绍课件
- 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
- 医疗纠纷的法律风险与法律防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