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pdf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pdf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pdf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pdf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i n t h e n e w mi l l e n i u m, t h a t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s t o b e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t h e b a c k b o n e i n d u s t r y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i s a n i n e v i t a b l e t r e n d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k n o w l e d g e - e c o n o m y a n d a n i n e v i t a b l e r e s u l t o f t h e 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e n t s r e q u i r e me n t t o e d u c a t i o n . i t i s a l s o a n i mp e r i o u s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t h e t r a n s i t i o n f r o m e x a mi n a t i o n 一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t o q u a l it y -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o f o u r c o u n t r y t o j o i n t w i t h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f o r y e a r s , o n o n e h a n d ,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h i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u p p ly a n d d e ma n d h a s b e e n s e r i o u s l y m a l a d j u s t e d . m a n y a p e o p l e s w i s h t o r e c e i v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c o u l d n o t b e m e t . f u n d r e a d y t o i n p u t 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h a s h a d n o w a y t o r i g h t l y b e e mp l o y e d . 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 ,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 w a s t i n g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i s v e r y s e r i o u s . t h e n e w p o l i c y o f t h e c e n t r a l g o v e r n me n t h a s s t a r t e d t o a c t i v e l y e n c o u r a g e t h e g r e a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i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t h a t m a k e s i t h a v e v e r y s t r o n g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f e a s i b i l i t y f o r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t o b e a n e w a n d b a c k b o n e i n d u s t r y .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s a b a c k b o n e i n d u s t r y w i l l e x e r t g r e a t r e l a t e d d o m i n o e f f e c t s : s u c h a s t o p r o m o t e a f a s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一 t e c h , t o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e c o n o m y c i r c u l a t i o n w i t h h i g h e f f i c i e n c y , t o e n h a n c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 t o d e c r e a s e t h e b i r t h - r a t e , t o p o s t p o n e t h e l i m e o f e m p l o y m e n t , t o i n c r e a s e c h a n c e o f e m p l o y m e n t , a n d t o d i r e c t l y b o o s t t h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o f r e a l e s t a t e a n d s e c o n d a r y e d u c a t i o n . t o ma k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t o b e t h e b a c k b o n e i n d u s t r y i n t h e n e w mi l l e n i u m, w e mu s t c h a n g e o u r mi n d s , q u i c k l y w a l k o u t t h e a s t r a y w a y o f r u n n i n g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w i t h a p l a n n e d w a y a n d r u n h i g h e d u c a t i o n g e n e r a l ly b y t h e w a y o f 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 t h e r u n n i n g s y s t e m o f h i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h o u l d a l s o b e c h a n g e d .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o f h i g h e r l e a r n i n g s h o u l d b e s t r a t e g i c a l l y r e s t r u c t u r e d s o a s t o b e t t e r t h e c o l l o c a t i o n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p r o m o t e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u s i n g t h e r e s o u r c e s . t o r e a l i z e g o a l o f r u n n i n g s c h o o l b y mu l t i - b o d y ,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c h a n n e l s s h o u l d b e e n c o u r a g e d . t o b r e a k t h e b o t t l e n e c k o f l o g i s t i c s 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s o c i a l i z a t i o n o f l o g i s t i c s s h o u l d b e r e a l i z e d i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o f h i g h e r l e a r n i n g . 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 动因、可行性与途径 人类进入新的千年后,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积极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转换办学体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进行战略性改组改造;鼓励多渠道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办学 主体多元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规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缓解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 矛盾,从质量和数量上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 为我国早日成为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 随着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 教育成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 ( 一) 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经济替代工业经济是一次划时代的新的产业革命,刘 社会影响远比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意义更深远、更重大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 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知识、技术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知 识的占有量直接决定着财富的拥有量与权力的大小。与知识 经济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承担着知识的学习、传播和再生 产的任务,自然要受到知识经济的深刻影响,其规模与方式 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巨大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由一般资本上升为主导资本。人 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要素,即物质资本生产力和人 力资本生产力。物质资本生产力是指土地、工具、设备、原 材料等物资 , 资源的投入而产生的生产力;人力资本是指对人 本身投入产生的生产力,也就是知识形式的生产力,人本身 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含量。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占的分量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对 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不同。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 运动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发展总体趋势是:物质资本由 支配地位逐渐变为被支配地位,而知识资本则由 被支配地位 变为支配地位。特别是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较发达或发达的工 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投入的 增长,人力资本在经济上已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牢牢 获得对其他资本的控制权和支配权,成为一切资本的 “ 领头 羊” 。由于人力资本地位的历史性变化,决定了 人们会象过去 聚集金融资本一样聚集人力资本。要聚集人力资本,首要的 任务就是要进行人力资本的投入。所谓人力资本投入,就是 人们为受教育而进行的时间投入、机会成本以及为受教育所 支付的所有费用。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本 ( 教育) 投入大致分为 两部分,小学至高中阶段为基础性投入,大学及以上阶段为 主体性投入,只有在主体性投入完成之后,人力资本对经济 增长的明显推动作用才会凸现出来。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的 基础性投入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主体性投入尚处于精英阶 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新世纪之 初,都会把人力资本的投入逐渐转移到主体上,即大力发展 和参与高等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上升为经济活动 中的主导活动。所谓知识的生产,就是把知识创造出来,即 进行科学研究;所谓知识再生产,就是把知识传播开去,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进行经济活动 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载体,经济扩张自然就是开垦和占有土地; 工 业 经 济 时 代 , 资 本 特 别 是 金 融 资 本, 在 经 济 活 动 中 占 据 领 导地位,资本原始积累和增值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旋律。人 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成为主导资本,信息成为主 导资源,知识就无可争议地居于整个经济的核心地位。因此, 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本身就有了空前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崭 新的时代,人类对知识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规模、质量、 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我国,原有的知识生产和 再生产知识的速度、规模、形式、内容,都已无法满足时代 的需要,必须进行超常规发展。无论是大规模地生产知识, 还是大规模地再生产知识,都需要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 化转移。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生活将会出现若干新的现象和规 律。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产生、交换、分配、 消费方式等都会出现许多料所不及的变化。经济活动的量和 质、时间和空间 出现新的规律、 、实物和符号、一地和他地的关系等,都会 新的特征。 代传输技术构成的信息网络 最重要的工具。知识的创造 最为明显的是以电子计算机与现 ,成为人类传播信息的最基本和 、储存、传播、 上即等于信息的创造、储存、传播和运用。 运用在很大程度 在工业经济时代, 进行这些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书刊、报纸、电台、电视台等, 而在现代科学继续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网络成为这些传统 载体的替代品。在这个新的几乎无所不能的电子信息网络中, 经济虚拟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其运行将更多的是信息和符号 的运行;经济管理难度加大,对尖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求量越来越大;少数人的智慧,在一瞬间就可能变成多数 人的智慧。特别是资源的使用,也将发生令人瞳目结舌的变 :信息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及价值规律与实物资源完全不 。实物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减少,具有排他性 用的人越多, 息资源则相反 资源数量相对减少,因而容易形成壁垒; ,使 而信 化同 ,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增值,一 他性,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资源越丰富。 般没有排 一方 面 , 要掌握和任用这些规律,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从一定意义上 说,接受高等教育是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准入证。另一方面, 过去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将不再 受用终身,必须不断接受新形式的高等教育,才能适应知识 经济时代的需要。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之尽快大众化,让高 等教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与其 相适应的必然结果 经济基础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反 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 平,就应当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受其影响,高等 教育也是实现的纯粹的计划管理体制。办多少大学,开多少 专业,招多少学生,设立什么专业,全部由国家计划决定, 作为办学主体的大学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人们接受高等教 育的机会与享受物质产品的机会一样短缺。短缺是那个时代 的共性,有短缺的物资供应,必然有短缺的高等教育与之相 适应,高等教育不可能超越经济形态发展。 在世纪之交,我国经济体制已 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物资 由短缺变为相对过剩,而高等教育还在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 式运转,其弊端与不适应性日渐暴露。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已从多方面发出信号,要求高等教育转轨, 与之相适应。 根据世界银行分类办法,人均 g n p汇率值在 7 “ 美元以 下的, 属于 低收入国家;人均 g n p汇率值在 7 6 5 - 3 0 3 5美元 之间的属于下中收入国家。1 9 9 8 年,我国人均 g n p汇率值为 6 2 0美元,界于低收入国家和下中等收入国家之间,经济水 平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期。 首先,从存量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 展水平极不相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7 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0年代初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的调整,低 收入国家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为 2 . 7 %,下中等收入国家为 8 . 8 %,而中国仅为 2 . o ,只有低收入国家水平的7 4 %。另 一个口径的统计也同样能够说明问题:据统计,1 9 9 5年,我 国每 1 0万人口中有在校大学生 4 1 6 人,而世界每 1 0万人口 中的在校大学生的平均数是 1 4 3 4人,发达国家平均为 4 1 1 0 人,而我国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3 2 %左右,仅为发达国家平 均水平的 1 0 % 左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存 量无论是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甚至与 低收入国家相比,都严重不足。 其次,从增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 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发展的速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并 没有与之同步。1 9 9 8年是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在原有基础上具 有突 破性发展的一 年, 但普通高校本专科也仅招生1 0 8 . 3 6 万 人,约占同龄人的 5 %。这样的比 例不仅低于韩国的 5 5 %, 台湾的 3 9 %、香港的 2 0 %,甚至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我 们接近甚至低于我们的印度 (8 % ) 、印度尼西亚 ( 1 0 % ) ,泰 国 ( 1 9 % ) 。我们的存量本来就是先天不足,再加 上增量 又不 够,这必将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 协调的矛盾。 另外,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结构演进的趋势 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宏观上必须比以往有更为迅速的发展。 统计表明,低收入国家受过高等教育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仅占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三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由低收入国 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过渡,从业人员中,农业生产人口将显 著减少,从 4 2 . 5 % 下降至 3 0 . 1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所占比 例迅速提高, 分别由5 . 5 %, 1 . 2 % 上升到1 1 . 2 0/ x , 2 . 4 %。这说明,在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程 中,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将出现显著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对 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需求的数量将急剧扩大。我国经济 目前正处在这一关键性的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 置结构面临着质的突变。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已接近极限, 即使再上升,比 例也十分有限,其中长期总体趋势是由稳定 变为下降。因此,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将 逐渐改变拾遗补缺的配角地位,其比重日益上升,成为我国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领衔主角。高等教育如果不能主动适应 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方向,如果不能面对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产业、技术密集型第二产业和智力密集型 的第三产业,提前造就大批高级人才,我们高等教育就会贻 误中华民 族经济发展的良 机。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从高等教育适应经济 发展水平的目标出发,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与此相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只 有把高等教育列为事关国家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使其成为 新世纪的支柱产业,高等教育才可能尽快适应已经超前发展 的经济水平。 ( 三) 确立高等教育支柱产业地位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轨的迫切要求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 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 就 “ 四有”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修 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 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 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面向 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 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 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未来的 民族栋梁。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获得高分升学为出发点、着力点和归 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的教育,以传授已有 的知识为中心,重视演绎法而忽视归纳法,不重视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刻板划一的教育模式营造的环境极易扼杀学生 的创新欲望和能力。在这种教育中,学生们为考而学,考什 么、学什么,学生们已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教师则为考试 而教,成了指导考试的机器,衡量教学内容重要性的唯一标 准就是以是否属于升学考试必考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是考试 范围,就详讲,决不做任何变动,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学生 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欲望、创造能力等等都是次要的标 准或根本就不是标准。以升学为根本出发点的应试教育,注 定了它是一种就高不就低、为少数牺牲大多数的淘汰教育, 是一种使大批受教育者有失败感的失败教育。这种失败感, 会极大的降低人的自 信心,降低人的生活激情,扼杀创新的 欲望. 应试教育给学生、老师、家长造成心理负担、血和泪、 苦与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承受过的,特别是孩子 们受到的牺牲和摧残更大,他们童年、少年的许多欢乐都被 应试教育带来的痛苦、打击、恐惧、焦虑等所淹没。 因此,绝大多数家长、教师、学生在理论上是赞同素质 教育的,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对其危害也是一清二楚,而 且希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在具体行动上,绝大 多数人又不得不屈从于应试教育,可谓是 “ 轰轰烈烈讲素质 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 ,“ 国家抓素质教育、家庭学校 抓应试教育” 。 出现这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完全背离的现象,深层的 原因是普通高中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足,造成供求比 例严 重失调。理论界呼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有十多年了, 家长、学生和教师期盼素质教育也有十多年了,教育行政部 门也抓了十多年,但这个问题还是愈演愈烈。如果中国继续 还是每百个同龄人中仅有 t o多个有机会升入大学,应试教育 问题呼吁l o o 年也还是照样存在。 青少年学生的素质问题关系到中华民 族的兴衰,如果我 们升入大学深造的尽是一些善于考试的机器,祖国在新世纪 的命运与未来也可想而知。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把由应试 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提高到了 空前的高度,于 1 9 9 9 年 6 月13日 作出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 。庆父不死,鲁乱未已。高等教育供给不足是造成应试 教育的罪魁祸首,解决了 这个问题,其他相关问题就迎刃而 解了。要顺利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重托,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 唯一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形成支柱产 业,尽快改变由于高等教育发展不足造成供求比例严重失调 问题。 ( 四) 确定高等教育支柱产业地位是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 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大学是否可称作企业还是一个尚在争议中的问 题,而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大学早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称作 公司,高等教育早已列为支柱产业。大学虽然不以生产物质 产品为主,但它仍有经济功能,能够将一定的经济资源 ( 劳 动、资本、土地等等) 组合在一起,提供高等教育服务,满 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这就是企 业行为。 在美国的经济体系中,大学不单是产业,而且是一种基 础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美国大学的总产值 ( 总收入) 超过 2 0 0 0 亿美元,占 美国的g d p的 3 % 左右。到美国留学外 国留学生,每年带进美国的学费和生活费就达 7 5 亿美元,这 使得美国的大学产业成为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第五大服务产 业。美国总共有近 4 0 0 0 所大学,在经济和法律的意义上,每 一所大学都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一个公司。在美国,不仅可 以把大学办成公司,而且可以办成为上市的公司,获得可观 的利润。这种上市公司不是其某个部分是大学,也不是大学 的某一部分是上市公司,而大学本身就是上市公司。美国现 在最大的大学上市公司其一个子大学股份公司已在全国设有 1 1 4个校区,1 9 9 8年在读的学士、硕士、博士生就达 7万多 人。 在英国,高等教育也是作为支柱产业来办。据官方统计, 以留学生为主的英语教育, 每年就可以 为国家赚取外汇1 0 亿 英镑,高等教育有效地弥补了因英镑升值造成的出口贬值。 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高等教育,还带动了第三产业及其他产 业的进一步发展。凡是高等教育比较集中的地方,第三产业 就必定繁荣。牛津和剑桥之所以被称为大学城,是因为除了 教学楼、住宅楼、学生公寓外,以教师、学生及家属为服务 对象的服务业也遍布全城。高等教育的发展,带动了 城市的 住房、饮食、书本、文具、医疗、保健、娱乐服务业的高速 发展。可以说,离开了高等教育,这些服务业就不能生存也 没有生存的必要。 由于经济发达国家把高等教育当成支柱产业来办,国内 生源还满足不了其产业扩张的要求,他们就千方百计吸引国 外生源。这些国家尤其看好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高等教育市 场,如英国的首相布莱尔就明确要求英国的大学校长关注中 国市场.据统计,近 2 0年来,中国也有 3 2万余名学生被吸 引到海外上大学,遍布 1 0 3个国家,所涉及的专业几乎覆盖 了当今所有的学科。目前不少国家还在不断加大在中国招收 留学生的力度。新西兰政府连续三次宣布在中国扩招留学生, 9 7 年宣布扩招留学生4 0 0 名,9 8 年 7 月宣布扩招 6 0 0 名,同 年1 1 月宣布再扩招 3 0 0 0 名,从 ” 年开始完全取消计划, 有多少中国学生愿意到新西兰留学,他们就招收多少。 我国的经济正在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高等教育也要顺 应这一发展趋势,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我国高等教育与国 际接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立高等教育的支柱地位,否则, 不仅我国的经济难以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广大人民群众接 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难以满足,而且伴随着数量庞大的中国留 学生走出国门,数以百亿计的巨资就会漂洋过海,为他国的 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刺激别国经济更快发展。国外大学以集 团军的形式抢滩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对我们必须加快高等教 育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积极扶持发展高 等教育,使其尽快成为支柱产业。否则,有一天我们高等教 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全面对垒时,我们就会溃不成军, 丧失更多的高等教育市场。 二、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 近十年来,“ 科教立国论”不断深入人心,国家对高等教 育政策进一步从宏观上放宽,人们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 愿望日益强烈,高等学校许多闲置的资源也i待利用,这些 有利条件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有了现实可能性。 ( 一)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高等教育 对高等教育,我国近 2 0年来实行的一直是名为适度发 展、实为控制发展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影响下,我国高等 教育一直难以真正形成产业。以最近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和中央、国务院6 月 1 3日作出的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 ) 为标志,我国高 等教育宏观政策开始由适度发展调整为鼓励通过各种形式积 极发展。这一新的调整,为我国高等教育形成支柱产业提供 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中央、国务院的 决定 ,涉及高等教育的政策归纳起 来有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通过各种 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 2 0 1 0年,我国同龄人口高等教 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 % 提高到 1 5 %左右。 ”这里的 9 %实 质上包括成人高校和各种非全日制大学生,如果把非全日制 大学生去掉,同龄人口 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约只有 7 % ;国家 计划发展到1 5 % 左右, 如果多一点, 也可将入学率提高到 1 8 %,在具体时间安排上,也可以在 2 0 0 5年就将入学率提高 到 1 4 %。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前一个 7 %的入学率用了近 5 0年的时间,后一个 7 %的入学率,国家政策允许用5 年的 时间完成。达到这一比率后,全日制大学每年招生人数将由 1 9 9 8 年的1 5 0 多万人,上升到3 0 0 多万人, 在校生人数将逐 步由4 0 0 多万人上升到 1 2 0 0 多万人。到2 0 1 0 年招生比达到 同龄人的 1 8 %时,每年的招生数与在校生人数将更为可观。 另外,到 2 0 1 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到 1 5 % 左右,这是对全国 平均水平而言的,是一个指导性政策指标。全国省市自治区 可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入学率和时间表,条件好的省区应该 可以在更短的时间达到 1 5 %的入学率,甚至更高。这为高 等教育率先在全国部分省市 形成支柱产业提供了 政策依据。 二是放权:首先是对省级人民政府放权。从 2 0 0 0年开始, 中央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 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其招生计划与招生考试已由过去国 家统管改为省级人民政府自 行确定;同时省级人民政府还可 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过去,省级政府无论 有多高的积极性发展高等教育,由于计划的制定权在中央, 省级人民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这次政 策的调整,就可以把省级人民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性真正 调动起来。其次,是给学校放权。 决定要求,切实落实 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活 力;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的自主权,高校可到外 地合作办学。从有利于形成的支柱产业地位来看,虽然没有 直接的内容,但从 决定中蕴含的放权趋势看,对高校的 办学权力会进一步下放,直至能够完全激活办高等教育的积 极性,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大规模的有效配置,真正把高校发 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 二) 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是大多数家庭世世代代的追求 重视教育是中国人的传统,在知识价值得以凸现的今 天,人们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愿望更为强烈。希望家 里出一个大学生,对许多中国家庭来说,是一个家庭十几年 的梦想,甚至是几代人的梦想。为了 儿女上大学,许多中国 人不惜倾家荡产,这是中国父母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也是一 种剪不断的儿女情结。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最近的一份千户 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高等教 育,比 例高达 8 9 . 8 %, 其中希望接受本科教育的为 4 7 . 6 0/ x , 希望接受研究生层次教育和大专教育的分别为2 8 . 4 %和1 3 . 8 %。我国青少年自身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日 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多家单位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中学生打算继续深造的 愿望远比日 本、美国中学生强烈,高中毕业打算继续深造的 我国初中生为 8 1 . 5 ,高中生为 7 3 . 2 。每年盛夏,父母 为帮助子女考上理想的高校,动用权力、金钱、关系等一切 可能调动的资源,开始进行残酷的角逐,但由于僧多粥少, 每年总有数以百万计的家长以失败告终,从而留下永久的遗 憾。多年来,我国多数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没有得到 满足,这些无数没有满足的愿望,就是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 坚实基础。有了 这个坚不可摧的基础,我们发展高等教育就 可以得到最广泛的拥护,许多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 ( 三) 部分居民 存款准备投向高等教育 众所周知,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的存款由 1 0年前的 3 万多亿元上升到现在的 6万多亿元,上海等城市人平存款已 超过了3 万元;另一方面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 通货紧缩, 市场极度疲软。因此,启动市场,刺激消费成了 政府经济工 作中的当务之急。从 1 9 9 8年开始,国家为刺激消费、启动 内需已先后出台了多项财政政策,但效果仍不尽人意。特别 是降价、降息曾经一度达到了国际水平,但这种一厢情愿的 “ 威逼利诱” ,丝毫打动不了 “ 顽固不化”的中国百姓,国 内消费市场仍然一片低迷。 那么,中国百姓的 6万亿存款到底准备干什么?国家统 计局 1 9 9 7 年1 1 月对全国 ” 个城市 6 2 5 0 万户非农业居民 家庭金融资产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居民投资方式和意向是: “ 储蓄”居第一位;储蓄将来用途首推子女教育,其次才是 “ 日常开销” 、“ 应付疾病及意外” 、“ 防老养老”等等.这里 的 “ 子女教育”理所当然包括高等教育。国家统计局的另一 项调查同样表明,“ 为了 子女上大学做准备”储蓄动机所占 比重已上升到4 4 ,明显高于养老防老和购房储蓄动机 ( 分 别为 3 8 . 4 % 和2 0 . 3 % ) 。尽管低收入居民对高等教育支出 的承受力有限,但是,中高收入居民在银行存款中的相当比 例份额可以转化为高等教育消费。 由于国内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不少家庭积攒起来为 子女上大学的钱竟然在国内无法消费,被迫漂洋过海到国外 去消费。在中国市场普遍为买方市场的今天,唯有高等教育 市场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卖方市场。这种现状表明,大力发 展高等教育从民情上讲,也是有广泛的经济基础的。 ( 四) 高校存在着巨大的扩大招生空间 我国现有各类国有高校 2 0 0 0多所,资源闲置浪费已到 了 惊人的程度。许多高等教育资源只需稍稍经过合理调整, 重新配置,就可以出现巨大的扩招空间。 从办学规模来看,我国现有普通高校 1 0 2 2所,平均规 模为 3 3 0 0 人;成人高校 9 6 2 所,平均规模为 2 9 0 0 人。如果 将高校平均规模调整到 6 0 0 0人,大约可多招收学生 5 0 0多 万人。从师生比 例来看,把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和业大、 函授、成人脱产班等各类学生按规定折合成本科生,其比 例 为 1 : 1 1 . 6 。同世界一些国家高校师生之比来看,这一比例 明显偏低,如瑞士为 1 . 2 1 . 2 , 希腊为 1 : 2 3 . 9 ,意大利为 1 : 2 9 。从校舍情况来看, 按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国外高校不管学 生住宿的办法实施,我们可在三至五年内逐步将所有高校学 生转移至校外居住,将学生宿舍逐步改成教学楼等其他教学 设施,如果这样,按现有的基数招生扩大一倍,教学用房也 基本没有问题。从准高等教育资源来看,发展高等教育也大 有 潜力可挖。我 现有普通中 专4 1 0 9 所, 成人中 专5 0 6 8 所, 高校扩招后,多数中专不久面临人去楼空的局面。根据发展 趋势,这部分教育资源也可逐渐通过合并、重组等形式并于 高等教育系列。 此外,科教兴国战略已进入实施性阶段,国家对高等教 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将会得到明显缓解。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 数字,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 g d p 的比例 1 9 9 5年仅为 2 . 3 %,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5 . 2 %) ,又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 5 . 5 %) 和低收入 国家平均水平 (5 . 5 %) 。要求增加教育投入是每年各级人 代会、政协会呼吁最强烈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也真正下 了加快速度解决问题的决心。党中央、国务院的 决定要 求:努力采取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 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收入总产值4 %的目 标。自1 9 9 8 年起 到 2 0 0 3年的五 年中, 提高中 央本级财政支出中 教育经费 所 占的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支出。 这项政策兑现后,中央本级的教育投入将在原有基础上将增 加 5 6 ;后一政策兑现,预计5 年累积可增加教育经费 4 0 0 多亿元。这些经费中,将会有相当数量用于高等教育,这对 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三、高等教育形成支柱产业将会产生巨大的连带效应 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不仅会成为系列产业的领头 羊,带动系列产业良性发展,逐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而且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就业质量等方面产生巨大的连带效 应。 ( 一) 推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促进经济高效运行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神圣使命,中 国两所著名的高校的校长作 了意思十分相近的回答。清华大 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指出:“ 它不仅在知识的传授、传播、创 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 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推动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 展。 ”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认为:“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 等教育的地位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创造知识、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的地方,而且将是 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 ”他们语出一撤,并非偶然,而是 高校新时期的使命趋势所然。从 1 9世纪开始,现代大学的 职能开始转变,由单纯教学扩展到科研,后来发展到为经济 服务,继而到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硅谷的出现标致着大学成 为经济舞台的主角,并逐渐占据经济的核心和领导地位。特 别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来看,这一发展趋势尤为明显。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就是 5 0 0 0家软件公司, 他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 5 0 0家世界大公 司,而这 5 0 0家软件公司都是高校孵化的产物。被誉为美国 高技术摇篮的硅谷,这个弹丸之地,1 9 9 5 年收益高达8 5 0 亿 美元,其中6 2 %的收入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硅谷使这个小城 市的排位由 1 9 7 0 年的第 2 9 位由升为 1 9 8 0 年的第 1 8 位,出 现了1 . 5 万个百万富翁, 成为世界关注的富翁城。可以肯定, 如果没有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就没有硅谷的崛起;如果没有 哈佛大学等高校,就没有 1 2 8号公路边的高技术产业;如果 没有杜克大学等三所高校,就不会出现三角高科技工业园 区。 我国高校对科技经济的贡献虽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 距,但已出现了 令人欣喜的开端。据 1 9 9 5年不完全统计, 我国高校共有校办科技与开发机构 1 7 0 0多个,从业人员 3 0 0 0 0 多人,如果将兼职科研人员折算成全日人员就有 1 4 万 人之多。校办企业已涌现出一批效益显著的科技企业集团, 如北大方正从4 0 万元起家, 1 0 年间总资产已 增加到3 0 亿元, 上交北京大学 2亿多元,1 9 9 7年产值达到 6 0亿元,利税超 过 3 3 亿元。此外,东北大学等 3 0多所高校相继创办了 科技 园区,他们己完成 4 0 0 多项高科技成果及其转化。1 9 9 1 年至 1 9 9 6年,5 2 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销售收入从 8 7 亿元增加 到 2 3 0 0 亿元,增长 2 0 倍;上缴利税从 1 2亿元增加到 2 4 0 亿元,增长了2 0 倍;出口额从 儿 亿美元增加到 4 3 亿美元, 增长3 . 6 倍。 可以断言,我国高等教育一旦大规模发展形成支柱产业 后,大学科技园区及其规模、从业人数将会迅速增加,对科 技技术与经济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高校也会逐步由 介入经 济而成为经济领导的核心。 ( 二) 降低生育率,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多项人均经 济指标的比例 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但人口 本身并不是 人力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与自 然资源、生态环 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适度人口 规模及其增加, 才能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产生社会财富。目前,中国 人口 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 国家水平。人口 基数庞大,增长过快,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 障碍,也对中华民 族的生 存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在今后几 十年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将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也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系列措施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 落实基本国策有明显的作用。作为母亲和未来母亲,妇女受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降低出生率有特殊的作用。教育不仅 增加了妇女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机会,树立科学健康的生 育观,而且增加了劳动报酬,容易掌握新的有效避孕方法。 据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以 3 5组育龄妇女为 例,大学文化程度者平均生育子女数为 1 . 5 7个,高中程度 者为 1 . 9 7个,初中程度者为 2 . 7 8个,小学程度者为 3 . 1 2 个,文盲、半文盲者为3 . 8 个。显然, 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 就是降低妇女生育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同样能够说明这 个问题。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城镇工作生活的概率就越 高。目前,全国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在 1 . 3 %左右,而农村 总和生育率是 2 . 8 % 左右,后者是前者两倍多。生育率的高 低与一 个家庭抚养子女的成本有关, 成本高,生 育率就低; 成本低,则生育率高。妇女到城镇工作和生活后,不仅改变 了其生活和居住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其家庭抚养子女的成 本,自然会降低生育率。从总体上而言,父母受过高等教育 后,其后代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远远高于父母亲未受高等教 育的后代。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父母生育观的连锁影响,下一 代的生育率又会进一步降低。 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后,我国 在世界上多项人均占有率也会逐步提高。我国自然资源论总 量和规模,在世界上屈指可数,而一讲人均就会令人汗颜。 如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主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居 世界第三位, 水能、 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 二、 三位,但各类主要自然资源按人均在世界上 1 4 4个国家排序 中,一般都在 8 0位以 后,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三分之一,人均水资源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 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人均矿产资源潜在 价值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在其他领域中,总量与人 均悬殊情况也大致如此。人口 如果继续增长,人均占 有量偏 低的状况还会逐渐加剧。高等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后,人口生 育率会出现明显下降,我国在世界上的多项资源与经济水平 的人均占有率也会随之逐步提高。 ( 三) 推迟就业时间,提高就业质量, 增加就业机会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问题日 趋严重,成为影响经济健康 运行和社会稳定的沉重包袱。大量的自然新增就业人口和原 有就业人口下岗,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呈现出 “ 叠加”状况。 由于人口政策失误,我国六七十年代出现了生育高峰。这一 时期出生的人口 相继达到就业年龄后,近十几年每年净增劳 动力 1 6 8 0万人。尽管我国这一时 期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平均每年净增就业岗位 1 3 2 0多万个,但供求矛盾还是十分 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导致大量原有在岗人 员的下岗。据调查,我国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