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精选幻灯片.ppt_第1页
健康促进精选幻灯片.ppt_第2页
健康促进精选幻灯片.ppt_第3页
健康促进精选幻灯片.ppt_第4页
健康促进精选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第一章健康促进,2,第一节健康与健康促进概念,一、健康概念马克思认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3,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概念,并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无病就是健康。生产力水平提高:健康是生物学上的适应,是指没有疾病和无伤残等,建立了以生物机体和机体的生物性为研究重点的生物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演变,健康的涵义也随之不断更新、扩展。,4,1948年,WHO宪章中提出:,三维健康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身体健康:躯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精神与智力的正常;社会健康:是指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能力。三者平衡时:维持健康恒定平衡破坏时:疾病产生。在恒定与平衡被破坏之间,出现了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健康”和“疾病”是这种变化的两个极点。,5,在三维健康观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医学学者把健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一级健康):满足生存条件无饥寒、无病、无体弱,能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劳动,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对健康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基本知识;对有科学预防方法的疾病和灾害,能够做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健康的障碍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6,第二层次(二级健康):为满意度条件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日常生活中能享用最新科技成果;自由自在地生活。,7,第三层次(三级健康):最高层次的健康,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并且有条件应用这些技术;能过着为社会作贡献的生活。,8,医学界:只重视健康的躯体因素,而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只管治疗躯体疾病,而不顾疾病给病人带来心灵上的痛苦和引起的社会后果;只重视药物和物理治疗,而忽视心理和社会治疗;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只注意躯体康复,而轻视心理康复;在预防医学中,只重视生理卫生,而不关心心理卫生。,9,(一)健康的标准,10,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的健康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11,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匀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12,(二)健康现状,13,1、亚健康状态,人体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14,(1)亚健康概念,亚健康(sub-health):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特殊状态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但体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和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15,(2)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英国:约1/4可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16,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高达50,如科技、新闻、公务人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最近5年,中科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有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为53.5岁。,17,(3)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亚健康状态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亚健康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18,躯体亚健康状态:,躯体性疲劳,并已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体质下降,慢性病多发。如经常感到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咽喉痛、低热、眼睛易疲劳、无缘由的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颈肩僵硬。易感冒、易出汗、易便秘、易晕车、胸闷心悸等。,19,心理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是焦虑,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这种精神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为烦躁、易怒、睡眠障碍,进而出现心悸、不安、慌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这些可诱发心脏病、癌症等疾病。,20,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如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冷漠,常有无助、无望、空虚、自卑、猜疑、自闭等。,21,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亚健康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22,过劳死:,亚健康状态如果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转变成过劳死。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诱因),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23,易出现过劳死的特定人群主要有三种:收入高且只知消费不知保养身体的人;事业心强,特别是“工作狂”;家族有遗传早亡倾向又自以为健康的人。,24,(4)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繁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受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大量证据表明,缺乏社会支持是导致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25,2、生活方式相关疾病,与生活行为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6,(1)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死亡情况,目前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者分别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0和10,两项合计则占近1/3。,27,(2)高血压病患病情况,中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发国。高血压发病率规律是:北高南低,且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我国前五位:西藏、北京、内蒙、河北、天津。城市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还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异:患病率最高的民族有:朝鲜族、藏族、蒙古族患病率最低的民族为:彝族、哈尼族、黎族,28,(3)糖尿病患病情况正在急剧增高,19801981年:患病率为6.09;1989年: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分别为2.02和2.95;19951996年: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分别达到3.21和4.76。2002: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到6.4%、中小城市上升到3.9%。,29,(4)肥胖患病情况,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逐年增长,近年加速上升。大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迅猛上升趋势。超重作为儿童肥胖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是儿童肥胖最危险的人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0,超重和肥胖不仅是学生,也是成年人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2002年成人超重率:22.8%,肥胖率: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30%,肥胖率:12.3%,儿童肥胖率: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31,肥胖危害性:,超重肥胖与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2,二、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概念,1920年温斯勒提出:“健康促进就是组织社区,努力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完善社会机构以保证有利于维持并增进健康的生活水准”;WHO于20世纪60年代初设立了健康教育部门,使以传播健康信息为基础的卫生宣传,逐步发展为借助于传播的手段和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人群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随后产生了健康促进的概念。1979年美国卫生总署关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报告健康的人民的发布,标志着健康促进的开始。,33,1986年渥太华宣言:健康促进是指促进人们提高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1988年WHO: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1995年WHO健康新地平线:“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34,(一)健康促进的任务,主要任务: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35,(2)强化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4)积极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医疗部门的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5)在全民中,尤其在广大农民中深人开展健康教育。,36,(二)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1、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首要措施八项要素: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安全卫生水和卫生设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预防接种、控制地方病、合理治疗、提供基本药物。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八项要素之首,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37,2、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康促进战略、模式和方法适用于所有年龄组的不同人群、高危因素、疾病和环境。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核心是:促使人们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制定一系列使行为和生活方式向有益于健康发展的策略,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38,3、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指出:如果美国男性公民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采用合理饮食和进行经常的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其寿命可望延长10年;而每年数以千亿计的钱用于提高临床医疗技术的投资,却难以使全美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增加1年。,39,4、提高大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是现代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具有全新意义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责任感及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美国:“健康的国民”英国:“预防和健康:人人的责任”加拿大:“健康影响模式”澳大利亚:“健康的澳洲人”日本:“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钥匙在您手中”我国:“全民健身活动”,40,(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1、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的定义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41,目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核心: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实质:干预。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42,2、健康教育的发展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健康促进是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两者既有区别,又关系密切。,43,第二节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基因遗传因素。非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及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预防医学角度: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服务四大因素。,44,一、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特点: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性。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则是长寿的重要保证。,45,抽烟、酗酒、暴饮暴食、过多摄入脂肪和糖不规则的娱乐休闲、熬夜、睡眠不足、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成瘾缺乏锻炼或不运动夫妻间情感淡漠、对孩子溺爱、对他人冷漠自我为中心、孤独、抑郁、嫉妒、自私功利化、物质化等不健康的交友方式。,46,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提出的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健康。,47,二、环境因素,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8,自然环境:我国被列为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49,三、生物学因素,除年龄、性别等个体特征外,病原微生物是主要影响因素。,50,四、卫生服务,健全的医疗卫生机构,完备的服务网络,一定的卫生经济投入以及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均对人群健康有促进作用。,51,第三节健康促进计划,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项目,也称健康促进计划。包括:科学、周密的计划设计:形成目标并指导实施干预科学、规范的实施:产生效应严格、准确的评价:产生活动的结果并指导计划的进一步修订,52,一、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一)计划设计原则目标原则:明确的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整体性原则:必须为卫生保健总体目标服务前瞻性原则:考虑长远的发展和要求弹性原则: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发生的变故从实际出发原则:参与性原则:鼓励社区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53,(二)计划设计的基本程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计划设计的9个基本步骤。计划前研究阶段:评估需求问题与政策分析;形势分析;目标人群分析。计划活动研究阶段:确定对策制定目标;确定教育策略(干预策略);材料制作与预试验;人员培训计划;活动与日程管理;监测与评价。,54,(二)计划设计的基本程序美国PRECEDE-PROCEED模式:社区需求评估: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评价阶段:,55,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健康计划策略PATCH动员社区阶段收集和组织资料阶段选择主要的健康问题制定综合的干预计划评价PATCH项目,56,(三)社区需求评估流行病学诊断与社会学诊断相结合社会诊断: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人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诊断: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与环境因素。,57,(四)确定优先项目应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同时应该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最有效的问题。,58,(五)确定计划目标总体目标:指计划理想的最终结果。具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应符合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完成的、可信的以及有时间性的条件。包括教育目标、行为目标和健康目标。,59,(六)制定干预策略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促成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60,指干预对象(目标人群)、干预内容、干预策略、干预场所和干预框架结构的确定。,61,(七)制定评价方案监测与评价是保证项目向目标顺利前进,衡量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62,二、健康促进的实施,实施是健康促进活动的主体工作部分。健康促进计划实施的SCOPE模式: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