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与现代天门方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士峰 丑论叉 m a s t e r s i h e s i s 内容摘要 历来的音韵学研究重古代而轻近现代,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共时结构的分 析而轻历时流变的考察,这正是传统音韵学与现代语音史的不同。近二十年来 学术界对近代音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在研究与探讨汉语语音史的过程中,更 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近代汉语方音史的构建,这也使得音韵学与方言学的关系愈 显紧密,从而促成了当代汉语音韵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与方言研究相结合。 文章遵循这一思路,选择天门方言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为天门方音史的梳理作 一点探索性的基础研究。 天门方言属北方话谣南官话,地域上划归武汉天门片。前人对其研究大多 基于现今方言调查,而天门方言的历时研究却微乎其微,究竟天门方言在其漫 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怎样的变化,每一个历史阶段又有哪些方言特点,这些 都有待解决。论文基于上述问题,以明清竟陵重要诗文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 明清天门方言的若干特点,为天门方音史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文章所用明清竟陵代表诗文有:明代竞陵派诗人钟惺的隐秀轩集、谭 元春的谭元春集、胡承诺的石庄先生诗集、刘淳的云中集、王韦公 角山集所收张其瑛的词文。初步分析钟、谭、胡、刘、张诗文用韵的情况, 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官方认可的用韵规范,其约束力日积月累而成为 一种习惯,应制诗即为这习惯最集中的体现,其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其二 是实际语音层面,可区分为通语韵系与方音两个层面。大多数诗人按实际语音 押韵时都是遵循通语韵系,这可能是由于通四方的需要,官场上通行的雅吉通 语,足以使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互相交流。诗文的交流也不例外,但他们既然是 按照实际语音押韵,难免会透露自己的方言土音。加之又有追求某种表达效果, 对方俗语用韵有意而为之也成为一种可能,方吉用韵在明清代表诗文中也有较 明显的反映;其三是临时改读以执韵。大多是对古诗用韵的仿作,这一类韵例 数量少。 正文第一部分借助方言调查字表对天门方音整体音系进行描写并就 有关音与普通音进行比照。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i e r st h e s i s 第二部分对明清竟陵诗文用韵体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正确判断韵字。 第三部分从共时平面比较入手,以韵略汇通、等韵图径、五方元音、 李氏音鉴等明清几部重要的韵书为共时平面的参照点,分析出明清竟陵诗 文用韵中存在的混押现象:曾、梗摄与臻、深摄的混押;入声韵的混押;遇摄 与流摄的混押。 第四部分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每一类混押进行综合分析。首先比照通语 音系由上古至近现代的演变。文章排除了如上混押的仿古属性。然后收集与分 析历史上的相关混押现象以确定其方音属性,借助现代天门方音调查资料,认 定混押材料的天门方音属性。并与天门方音相比较,分析异同,试图展示近五 百年来天门方吉里某些方音特点的演变历程。其结论性的认识如下:部分“i 日、 o 矿与“i n 、o n ”混同在明清竟陵方音中就已存在;入声韵处于数入合一的发 展阶段l 部分“u ”与“o h ”混而不分在明清竟陵方音中早已存在,但在具体 韵字上与现代天门方音有所区别,突出表现在明清时期混入流摄的部分遇摄字 音在四五百年的语音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分离出来又回归到遇摄中。 关键词:竟陵,诗文用韵,明清官话音系天门方音 a b s t r a c t a s i g n i f i c a n tt e n d e n c y i s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h o n e t i c ss t u d y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h e s t u d yo fd i a l e c t t h ep r e v i o u sp h o n o l o g ys t u d ye m p h a s i z e da n c i e n t ,p a r t i a l a n d s y n c h r o n i ca n a l y s i s ,a n dd e p r e c i a t e dt h em o d e m ,e n t i r ea n dd i a c h r o n i ca n a l y s i s t h i si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p r e v i o u sp h o n o l o g ys t u d ya n dm o d e mp h o n o l o g y s t u d y r e c e n tt w e n t yy e a r s ,ag r e a tp r o g r e s s h a sb e e nm a d eo nt h em o d e m p h o n o l o g ys t u d y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m o r ea n dm o r es c h o l a r s b e g i n t os h o w s o l i c i t u d ef o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m o d e md i a l e c tp h o n o l o g y a b i d i n gb yt h e t r a i n so f t h o u g h t ,t h et h e s i sc h o o s e st h et i a n m e nd i a l e c ta st h es t u d ys u b j e c ta n d t r i e st od os o m ew o r kf o rt h es t u d yo f t i a n m e nd i a l e c t t i a n m e nd i a l e c tb e l o n g st ox i n a nd i a l e c t m o s to fi t ss t u d yf o c u s e so nt h e d i a l e c t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f e wo nt h eh i s t o r ys t u d y w h a to ne a r t ht i a n m e nd i a l e c t h a v eb e e ng o n et h r o u g hd u r i n gt h ee n d l e s sc o u r s e ,a n do nt h e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w h a t a b o u tt h ed i a l e c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t h e s eq u e s t i o n sa r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w ec h o o s et h e 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 o ft i a n m e ni n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a st h es t u d y m a t e r i a la n d 时t o p r o b ei n t os o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i a n m e nd i a l e c ti nm i n ga n d q i n gd y n a s t y t od os o m ew o r kf o rt h es t u d yo f t i a n m e n p h o n e t i ch i s t o r y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 c h o s e ni nt h et h e s i sa l - et h e y i n - x i u x u a nc o l l e c t e dw o r k sp r o d u c e db yz h o n gx i n g ;t a n y a n c h u nc o l l e c t e d w o r k s p r o d u c e db yt a n - y u a n c h u n ;s h i z h u a n g c o l l e c t e dw o r k s p r o d u c e db y h u c h e n n u o ;t h e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p r o d u c e db yl i uc h u na n d z h a n g - q i y i n g e t c a n a l y z i n gt h er h y m e o ft h e s e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 ,w ec a nc l a s s i f y t h e mi n t ot h r e et y p e s t h ef i r s tt y p ei st h es t a n d a r dr i m ea p p l i c a t i o nt h a tt h eo f f i c i a l a p p r o v e d ;t h es e c o n dt y p ei st h ep r a c t i c a lp h o n o l o g y , t h i st y p ei n c l u d e st h ec u r r e n t g e n e r a lp h o n o l o g ya n dd i a l e c tp h o n o l o g y m o s to f t h ep o e t sa b i d eb yt h ec u r r e n t g e n e r a lp h o n o l o g yw h e nt h e yr h y m e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p r a c t i c a lp h o n e t i c j u s tf o r t h e s er e a s o n s ,t h e yc a nn o tr e f r a i nf r o md i s c l o s i n gt h e i rd i a l e c tp h o n o l o g ya n d i l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t l e s i s p a t o i s u s i n gd i a l e c tp h o n e t i ci n t o t h er h y m eh a so b v i o u s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t h e 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o ft i a n m e ni n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t h i r d t y p ei st h et e m p o r a r ya d a p t e d t h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t oi n a k et h et h y m eh a r m o n i z e d i nt h ef i r s tp a r to ft e x t ,w ed e s c r i b et h et i a n m e nd i a l e c ts y s t e md e p e n d i n go n t h ew o r df o r mo fd i a l e c ts u r v e y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w es p e c i f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t h e t y p e so f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 i nt h et h i r dp a r t ,w ea n a l y z et h em i x e d p h e n o m e n o n s i nt h e l i t e r a r y c o m p o s i t i o n s i n r h y m e i n t h el a s t p a r t ,w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n a l y z et h em i x e dp h e n o m e n o n sa n dc o n t r a s tw i t ht h et i a n m e n d i a l e c ti no r d e rt os h o w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t h et i m a m e n d i a l e c td u r i n gt h er e c e n tf i v eh u n d r e d y e a r s a n a l y z i n gt h er h y m eo ft h e s ep o e m s ,c o n t r a s t i n gt h ec o m l n o np h o n o l o g yi n m i n g a n dq i n g d y n a s t ya n dg u a n gy u n ,w e d i s c o v e r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i a n m e n d i a l e c ti nm i n ga n dq i n g d y n a s t y h a v i n g n o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 s o m e “i 日、o o ”a n d “i n 、3 n :t h es t o pc o d ab e i n ga tt h es t a g eo fc o m b i n a t i o n ;s o m e 、r s n e a k e di n t o “o u ” k e yw e r d s :j i n g l i n g ;t h er h y m e o f t h el i t e r a r yc o m p o s i t i o n si nr h y m e ;t h ec u r r e n t g e n e r a lp h o n o l o g y i nm i n ga n dq i n g d y n a s t y ;t i a n m e n d i a l e c t i v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 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 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 均寸荣娥 力。d 伊年月多日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0 绪论 0 1 论文选题的价值 0 1 1 论文选题的学科价值 罗常培先生的中国方音研究小史在叙述成就卓卓的周秦古音和隋唐韵 书的研究时有吉z “如果近人关于历代韵文的实际研究状况,切韵以前的反切 系统,及中原音韵以后的韵书流别,都能分头次第整理出来,那末,关于全部 汉语音韵史的完成,或者也就为期不远了。”建立汉语语音史是罗常培先生未 尽的夙愿。也是后辈学者们不懈努力的方向。罗先生继清人之后,研究两汉魏 晋南北朝的所有韵文资料,其目的在于填补诗经韵脚归纳出的周秦音和自 广韵及敦煌韵书等的反切研究出的隋唐音之间近千年的一整片空白,罗先 生又拟撰写唐五代宋元词韵谱,以在隋唐音之后再接出一条链,抵达中 原音韵音系。后辈的学者如鲁国尧先生等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唐 宋元明的韵文用韵进行了研究。在构建汉语语音史的过程中,汉语方音史的研 究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李如龙在汉语方苦学中提到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对 象时既:“诚然,现实的方吉是完整的存在,可以确切地研究它的结构系统, 这是方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历史上的存在过的方言,则只能从传世的文献 史料中钩沉其片断,或通过后来承传的方言的比较勾勒其轮廓,往往很难恢复 完整的面貌。但是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现今方占的来龙去脉是很有帮助的。” 论文就遵循这一思路,选择自己的家乡话天门方音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为天 门方音史的探讨作一点尝试性的工作,为推进天门方音的历史研究与湖北方言 史的探讨提供参考资料。 天门方言属北方话西南官话,地域上划归武汉天门片。前人对天门方言的 研究大多基于现今方言调查,邵则遂先生的天门方占研究国是较全面研究 现代天门方言的专著,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均进行过较为详尽的说明与 分析。近年来其他学者也发表了不少有关的论文,如( 天门方言) 的两个国、 半如龙,汉语方肓学,高等教育j j j 版杜2 0 0 1 ,贝7 。 邵则遂,天门方者研究,华中师范人学版扎1 9 9 1 。 载语亩研究1 9 9 5 年第1 期撕1 6 6 1 6 7 。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 | i i ,s l s 湖北天门方言的助词“起”和“哈”。等,但对于天门方言的历时研究却是 微乎其微,究竟天门方言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怎样的变化,每一个历 史阶段又有哪些方言特点,这些都有待解决。论文基于上述问题,以明清竟陵 代表诗文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明清天门方音的若干特点,为天门方音史的梳 理作一探索性的基础研究。 0 1 2 可持续性研究的价值 天门方音史的研究是一个大型的课题,其索解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方苦 的史料异常匮乏,有数的已知材料之外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但这一问题却是 研究天门历史文化乃至湖北历史文化无法回避的。天门的历史悠久,古代文化 发达,一度被誉为“状元之乡”,文化古籍也很丰富,从文献中挖掘与整理语 音材料将是研究天门方音史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正如鲁国尧先生在热点中的 热点序叶宝奎( 明清官话音系) 一文中所说的“开辟第二战场”“广泛 地甚至力图穷尽式地阅读元明清别集、正书、史书、方志、笔记、小说、戏曲 等,甚至域外文献,从这些宝贵材料中得出的结论必然具有原始创新性。”国笔 者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论文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研究中,会 循着这种研究思路继续探讨,以期为湖北方音史的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资 料。 o 2 研究的可行性 0 2 1 研究基础述评 历来的音韵学研究重古代而轻近现代,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共时结构的分 析而轻历时流变的考察,这就是传统爵韵学和现代语音史的不同。近二十年来 近代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对于中原音韵音系的研究更是硕 果累累。通过元曲用韵、金元诗词用韵研究近代音系,近年来也比较活跃。在 研究与探讨汉语语音史的过程中。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近代汉语方音史的构 建,这也使得音韵学与方言学关系更显紧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的专著与论文, 为近代方音史的构建探索与提供了多种成熟的研究思路与切入途径,我们主要 载荆州j i i i j 范学院学撇2 0 0 0 年第6 期,负9 8 - 1 0 1 。 叶宝查明清官话音系。厦门人学:i 版社2 0 0 1 ,负4 。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从研究材料的角度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初步总结。 l 从对音材料出发,分析方音语音系统若干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对音是用 非汉语文字拼写或音译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读音或用汉语音译非汉语文献。马 忠建的从掌中珠) 夏汉对音看1 3 世纪前后汉语西北方言声纽系统若干特 点o 一文即采用了这种方法。由于这类材料受对译语言的语音系统的制约, 在研究中往往大多作为一种旁证资料加以使用,因而只能反映语音系统的若干 特点。 2 借助于韵书、韵图的分析,探讨历时方音特点。如张玉来的本悟本( 韵 略易通) 与明代云南方吉国;群一的云南汉语方音史稿 是以康熙三十九 年庚辰云南昆明海印寺释宗常撰切韵正音经纬图为研究材料分析云南汉语 方音特点的:马重奇的福建福安方言韵书( 安腔八音) 着重研究安腔八 音的性质以及福安方言的演变轨迹。反映方音特点的韵书、韵图故然是方音 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但韵书、韵图的情况比较复杂。使用这些材料时,还要花 一定时间与工夫,弄清哪些是继承,哪些是发展,哪些是古音,哪些是时音, 哪些是方音,哪些是共同语音,这些也正是这类材料运用时的最大难点。 3 整理历史上的方言著作,联系现今相关方言,以今证古。如赵振铎、黄 峰( 方言) 里的秦晋陇冀梁益方言,文章认为扬雄方言里记录了不少古 代的方言词,他标记这些词的地理分御用的地名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给研究 方言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如果科学分析这些地名,从时空两个方面认真 推敲,他们又可作为认识古代汉语方言的重要资料。”回联系现代方言,作者 认为扬雄时代记录的秦晋梁益方言还有不少活在现代人们的i :1 中。邵则遂的 ( 俗用杂字) 疏证、( 松滋县志方言) 疏证 ,前文所作的疏证主要是 从广韵等韵书中找出俗用杂字所记词音义的来源,也就是原作者所持 的证据,其次联系今应城话,以今证占。后文所作的疏证工作是;先说明本条 载中央民族学院学 i f 1 9 9 2 年第4 期页5 5 6 l 。 载语自聊f 究1 9 9 7 年第1 期,砥1 1 8 1 2 9 。 戟昆i 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撤1 9 9 7 年第3 期,4 3 5 3 。 载方亩2 0 0 1 年第1 期负1 1 6 。 载四川大学学拙1 9 9 8 年第3 期,贝5 i 。 黄群建主编,t 湖北方言文献琉n e ,湖北教育“i 版社,1 9 9 9 年,页2 0 6 2 8 6 。 硕士学位沦丈 m a s t e r st l i e s i s 在今松滋方言的地位,今义,次举例,再注音,并尽量用古文献予以证明,儿 原考本字不确的,重新厘定并举证。这种方法可以说是较为直接的,但疏证的 工作尤显关键。 4 以现今活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共时分布的描写与历时溯源的探讨相结 合,考察历时语音的演变。如顾黔的通泰方言韵母研究共时分布及历时 溯源,文章旨在对通泰方言的韵母系统进行共时描写的同时考察其历时发 展。现代方言是活的语音材料。应最能反映语言实际,但某一方音材料究竟反 映哪一时代的语音实际,往往难以定论。故而方言材料在一般情况下是作为旁 证资料的,但如果这种旁证较多,其可信度也会较大。 5 分析历史文献中的注音材料,联系现今方言,寻找其间的对应关系,探 讨方音特点。如刘晓南朱熹与闽方言。一文中作者提出应重新估计诗集 传叶音的语音价值,认为其叶音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以闽音为依据的,即以 自己所说的闽语来确定古韵,它们跟现代闽方言仍存在对应关系,依据这种对 应关系可以看到当时闽语的若干特点;李新魁先生的二百年前的潮州音锄一 文就是根据清代潮州学者郑昌时在韩江闻见录中所提及的情况,尤其是注 音材料来分析归纳二百年前的潮州音。音注材料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语音系 统,但由于师承及流行韵书的影响,其反映实际语音的程度并不很高。 6 用韵谱分析法,对历史文献中的用韵材料进行整理,探讨方音史的若干 问题。如刘晓南的从宋代福建诗人用韵看历史上的吴语对闽语的影响一 文穷尽性考察宋代福建诗人1 3 7 7 5 首诗歌作品的用韵,发现四种很突出的押韵 现象其中至少有三种是由吴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另一种现象也与吴语密切相 关;刘晓南的宋代福建诗人用韵所反映的十到十三世纪的闽方言若干特点 固及南宋崇安_ - 史l j 诗文用韵与闽北方言 ,后者穷尽地考察了南宋建州崇安 人刘予和刘学箕的诗文用韵,归纳出十九部韵系,发现若干宋代闽北方言语音 载中国语文1 9 9 7 年第3 期,页1 9 2 2 0 i 。 载方亩,2 0 0 1 年笫1 期,贝1 7 - 3 3 。 载广东丰l :会科学1 9 9 3 年第1 期,互( 7 4 7 8 。 载古汉语研究1 9 9 7 年第4 期,负3 l ,3 5 。 载谮亩研究1 9 9 8 年第1 期,吠1 5 5 - 1 7 1 。 载中国语文1 9 9 8 年第3 期,页1 9 5 2 0 0 。 硕士学5 j - i e 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现象,并联系现代闽方言进行比较分析,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胡明扬的 三百五十年前苏州一带吴语一斑( 山歌) 和( 桂枝儿) 所见的吴语”一 文认为山歌在语言上保存了不少三百五十多年前苏州一带吴语的特色,运 用韵脚字系联法归纳入韵字,并进一步分析其用韵材料所反映的方音特点;田 范芬的宋代湖南方言初探曲,文章第一次通过考察宋代湖南籍诗人用韵, 根据其中一些特殊韵例,参证历代文献。佐以现代方言,归纳出宋代湖南方言 的两大特征。诗文用韵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音实际,尤其是口语化程度 较高的诗歌,反映实际语音的程度会更高。但诗歌用韵只能归纳韵部的大势, 无法窥测当时韵母系统的全貌。 以上诸类研究材料都为汉语方音史的构建提供与开创了较为成熟的研究 门径。近年来在鲁国尧先生“学术是链”思想的指导下一批学者致力于唐宋元 诗词韵文用韵的研究,虽然大型的总结性工程还在进行中,但是韵文用韵研究 的方法已愈显成熟,尤其是刘晓南先生的宋代闽音考更是突出了这一点。 论文也就循此方法结合天门方音的调查材料对明清竞陵代表诗文用韵进行研 究。 张伟然先生在楚语的演替与湖北历史时期的方言区域一文中提出“在 湖北历史文化的研究当中一个关系重大然而却令人颇伤脑筋的问题是其历史 时期的方言变迁。”。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关于湖北省境内的方言研究总体 上已有不少成果,从1 9 8 7 年到现今,研究湖北方吉的著作已经出版的有二十 余种,如湖北英山方占志、蒲圻方言、京山县志方言篇、通城方言、 武汉方言研究、天门方言研究、湖北荆沙方言宜昌方吉研究等, 同时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但这些成果主要是基于现代方言调查而取得的,其中 涉及历史的部分相当薄弱。“所有的关于湖北历史方占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 两个时段,一是为复原当时的方言面貌对汉晋和先秦两个时期的楚语进行研 究。前者围绕着扬雄的方言、郭璞的c 6 - 言注的研究而开展,后者则以 楚文化的研究为依托,二者相互关联,论著的数量颇为不少。二是为了解释方 载语义研究1 9 8 1 年笫2 划,撕9 3 9 6 蛾古汉语研究2 0 0 0 年笫3 ;| ,瓠8 - 1 3 。 载复旦学报1 9 9 9 年第2 期负1 0 9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r t l e s i s 亩的现状,从而尽量往过去追溯。”。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从先秦汉晋时的 楚语到现代的湖北方言,中间一段相当长历史的演变过程尚不清楚。论文借助 湖北丛书、湖北先正遗书、湖北艺文志,收集天门历史上的古文献, 立足现代天门方言,以明清竟陵代表诗人( 钟惺、谭元春、胡承诺、刘淳、张 其瑛等) 韵文为研究材料,运用韵文用韵分析法,横比明清官话音系,离析方 音特点,纵比现今天门方音,观其演变之轨迹。 o 2 2 论题研究必备条件 0 2 2 1 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文章所用明清竟陵代表诗文有: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的隐秀轩集圆、 谭元春的谭元春集。、胡承诺的石庄先生诗集固、刘淳的云中集 、 王韦公角山集o 。 据文献记载,现存最完整的钟惺文集是1 9 9 2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 先耕、崔重庆校点本隐秀轩集,谭元春文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是1 9 9 8 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杏珍标校的谭元春集( 上、下册) 。两部文集收古 体诗6 4 6 首,近体诗1 5 1 3 首,共计2 1 9 5 首,另有祭文2 4 篇,铭4 8 首,赞2 0 首及赋、碑、偈、颂若干首。 胡承诺的石庄先生诗集,论文采用的是沈观斋重刊本,此集中收原刻 青玉轩集七卷,为崇祯十六年至顺治九年诗;菊佳轩诗十卷,为康熙 元年至十二年诗;檄游草为康熙l i 年辞选官所作:颐志堂诗八卷,为康 熙十三年至二十年所作。共收诗1 4 9 5 首。 刘淳的云中集,论文选择的是光绪重镌本,共收诗3 8 9 首。 王韦公所揖角山集收有张其瑛的词文,据四家词桐夙倾臧本。 论文据广韵及诗韵,对已收集的用韵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其近体 诗中有出韵、借韵现象,古体诗中也有较明显的方音入韵现象,比如臻、深摄 载复且学撤1 9 9 9 年第2 期撕1 0 9 。 【明】钟健著,李先耕、栏重庆标校隐秀轩集,j :海占籍i l l 版社,1 9 9 2 【明】谭元春著陈番珍标校谭冗眷橥,。- l :海古籍版卡i :,1 9 9 8 。 【溥l 胡承诺著石庄先生诗集沈龇斋重刊奉1 9 1 9 。 f 清】刘淳蔷,云中集) 光绪重钟奉 王韦公揖1 5 山集,据四家词桐夙倾臧率。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与曾、梗摄混押、流摄与遇摄混押、入声韵混押等。另外对用韵格式进行归纳 分析,多为偶旬入韵,但也有奇旬入韵,多为旬尾韵、隔旬韵、一韵到底、递 换式等常用的用韵格式,但也有旬中韵、交错式、抱韵式等少用的用韵格式。 0 2 2 2 研究的依据与方法论的支持 分析钟、谭、胡刘、张诗文用韵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 官方认可的用韵规范其约束力日积月累而成为一种习惯,应制诗即为这一习 惯最集中的体现,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其二是实际语音层面,可区分为通语 韵系与方音两个层面,大多数诗人按实际语音押韵时都是遵循通语韵系,这可 能是由于通四方的需要,官场上通行的雅言通语,足以使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互 相交流,诗文的交流也不例外,但他们既然是按照实际语音押韵,难免会透露 自己的方吉土音,加之又有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方俗语用韵有意而为之也成 为一种可能,方言用韵在钟谭诗文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其三是临时改读以协 韵。大多是对古诗用韵的仿作,这一类韵例数最少。 参照系有两个:第一是广韵音系,以广韵音系作为参照,目的是 考察通语音系的演变,第二是明清通语音系,明清通语韵系是明清实际语音的 代表,将它作为区分通语用韵与方言用韵的标准。凡是符合通语韵系的用韵 我们都归入通语用韵。通语韵系无法解释的韵例,如果数量较多,则立为条例, 再旁证历史文献与现代天门方音材料,判断是否属方亩用韵,个别特殊韵例, 不立条例,如果文献与现代方占可以旁狂,则归入方占韵例,反之则视为偶然 合韵。 o 3 论文写作的方法 论文收集明清竟陵主要诗人的韵文,对韵文材料进行整理、校证,对押 韵格式进行分析归类,以准确判断韵脚字,运用韵文用韵研究法,主要是韵脚 字系联法,分析其混押用例;运用历史比较法,以广韵音系、明清官话音 系为参照系,考察通语音系演变,以区分通语用韵与方音用韵;运用方音调查 法,对现代天门方音进行客观描写,以作为明清竟陵方音拟音之参考;论文在 具体分析用韵特点时运用了语言统计法,使表达更清晰化、具体化。 1 正论 1 1 天门方音的描写与分析 1 1 1 天门概况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东毗应城、汉川两县,南与沔阳、潜江 市隔汉江相望,西同荆门、钊祥市接壤,北与京山县相连,汉江流绕于南,汉 宜公路蜿蜒于北。东西最长处7 8 公里,南北最宽处5 5 公里,最高点数石家河 佛子山。最低点是麻洋潭陈家州。天门市历史悠久。天门市古称竟陵。“竟陵 者陵之竟也。”夏商时竞陵为“禹贡九州”的荆州之域,西周时为郧国地。春 秋时。楚武王打败郧国之后,遂为楚之竟陵,战国时,竟陵为楚国东方之城。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竟陵设县,属南郡( 今江陵) ,汉时属江夏郡( 今武 昌) ,东晋时设竞陵郡,南北朝时,竟陵郡移到竟陵县地。西魏时属沔阳郡, 北周时改沔阳郡为复州,复置竟陵县。唐时,复州移至竟陵县,五代时,为避 “晋”的讳,改“竟陵”为“景陵”,宋元以后,景陵县属复州、安州或沔阳 府。明米属承天府,清属安陆府( 今钟祥县) ,雍正四年因避康熙皇帝陵寝名 之讳,遂改景陵县为天门县。辛亥革命以后,天门县属襄阳道,民国二十年天 门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天门、钟祥、潜江、京山、汉川、云梦等六县,解 放后,天门属荆州她行政公署管辖,1 9 8 7 年经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撤销天门县制,设立天门市。 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江汉平原位于今湖北省南部,是历史时期的 长江多次泛滥和汉水三角洲的不断伸长淤积合并而成的。南宋时,陆游、范成 大舟行经过江汉平原之南缘,所见今天的监利、沔阳及汉阳一带,湖区都是芦 荡荒野,人烟疏稀。北部如天门县,也十分荒凉。天门县何氏宗谱记何氏 于南宋嘉定十五年自江西迁来时,“湖山旷野,居民鲜少。先是五代迄宋,干 戈扰攘,民物兵灾故产业无主。”江汉平原北部的荒凉确是长期战乱的结 果。至元宋之际,本区依然动荡不安。元史地理志在“监利”下云:“宋 术兵乱民敝,收附后始复旧”;在“京山”下云;“兵乱移治汉滨,至元十二年 葛剑雄,摘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杜1 9 9 3 ,负3 4 9 。 8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1 i l e s i s 还旧赴”;景陵条下则是“兵乱徙治无常,归附后还旧治。”有元一代,江汉平 原人口密度有所回升,但这块平坦的原野在接收移民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元 末明初成为江西移民的庇身之地。o 江汉平原接收移民的时间在明初以后仍在 进行,枝江董氏族谱序说;“荆襄上游自元末为流寇巢穴,明主定鼎,以 兵空之。厥后,流民麇集,至成化十二年,命御史原杰招抚之听其附籍授田, 赋则最轻。适逢当时催科甚虑,逃赋者或窜入荆襄一带,原杰招抚,枝必与焉, 此枝民所以多江西籍也。”指的是明初到明中期江西人绵延不断地迁入的过程。 据天门县志记载:天门自秦建县以来,迄至宋朝,多次为州、郡所治,历来人 丁兴旺。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军入境,战祸连年,人口锐减,明朝,江西移民大 量迁入。曲据此可知,明清竟陵方音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江西方音的影响。 1 1 2 现代天门方音的整体音系 1 1 2 1 发音合作人 论文主要运用方苦调查字表,选取两名调查对象,记录发音情况,制 作天门方音同音字表。调查对象情况如下: ( 1 ) 张国高,2 2 岁,天门净潭乡文台村人,学生,本科,先后于文台小 学、自湖中学、天f - n i 范读书,后就读于荆州师范学院成教学院至今( 时问为 一年) ,在荆就读一年期间仍使用方言,且方音较重。除此段时问外一直生活 于天门。 ( 2 ) 段国强,4 3 岁,天门仙北人,高中文化程度,天门中学教师,一直 生活于天门。 1 1 2 2 现代天门方音的声韵调系统 1 1 2 2 1 声母 p 布步 t 到登 t s 招祖 p “怕坡 t h 大同 t s “醋曹 m 门灭 n 路怒 f 冯飞 s 散师 乏同肉 葛剑雄,简叫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山版牡1 9 9 3 ,_ j j i3 5 0 。 t 天门县志方言天门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8 页7 l 。 9 t q 精经 k 刚果 1 1 2 2 2 韵母 1 知支 a 麻法 0 莫波 y 白麦 去儿 a i 鞋海 a l l 包讨 e i 迷悲 o u 读兔 a n 坦返 0 1 1 本问 a d 当张 1 1 2 2 3 卢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入声 5 5 1 3 1 l 4 2 3 2 4 t 矿金奇 k “跪开 i 第衣 i a 佳雅 i o 脚学 i e 别些 i a i 街介 i a u 表鸟 i z u 丢朽 i 天田 i n 音听 i a r j 良乡 i u t j 雄容 口修书 x 化红 u 姑富y 鱼书 u a 蛙花y a 刷耍 u o 夺河 t l y 国阔 y e 穴说 u a i 拐怪y a 猜甩 u e i 归悔y e i 吹谁 u a n 欢宽 y e n 宣劝 l i o n 魂文y n 训群 u a d 昂荒y 蜘撞闯 u n 冻痛 诗衣灯猪低粗 时人龙难文神 女许使等老手 浪胜耐信注句 喝确博八拔桌 1 1 3 现代天门方音与普通音的比照 天门方音普通语音中古参照点 模合一等的帮、见、晓、影组及明母的去声; 尤开三等的奉母上声、非组去声;虞合三等 uu 的非组;没合一等的见、晓组;物合互等的 非组;屋台一等的见、晓、影组及滂、帮、 说明;具体相关字音调矗情况可参看附录2 0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 i e s i s i 自母;沃台一等的见组 屋台三等的非组。 模台一等的端、泥、精组;鱼台三等的庄组; 虞台二等的庄组;侯开一等明母上声的一部 分;尤韵开三等的奉母平声;没台一等的端、 a u 精组;术合三等的章组:屋合一等的端、泥、 糟塞h ;沃台一等的端组;屋合三等的泥、精、 知、庄、章、日、晓组;烛台三等的泥、精、 章组。 模合一等的端母;侯开一等的端、泥、精、 a u0 u 见、晓、彤组:尤开三等的知、章、庄、日 组。 u 0 鱼台三等的生母。 她a u 侯开一等的明母去声。 鱼合三等的泥、糟、日、知、章、见、晓、 影组;虞台三等的见、晓、影、泥、精、组; yy 术合三等的精、知、见纽;物合三等的见、 影组;烛台三等的日、见、影组。 y虞合三等的章、知、目组。 _尤开三等的精、泥、晓、影、见组;幽开三 i a ul a u 等的端、j l ! 、影组。 侵开三等的泥、精、见、影组;真开三等的 帮、l 扼、精、见、影、晓组;欣开三等的见、 mi l l 晓、影组:庚开三等的明母上卢;清开三等 的滂母去声;青开四等的晓母。 侵升三等的帮母;蒸开三等的帮、泥、见、 晓、影组;庚开三等的匣母;耕开二等的晓、 影组;庚开三等的帮( 明母上去除外) 、见、 i n 啦 影组;青开四等的帮、端、泥、精、见、匣 组;清开三等的帮( 滂母去卢除外) 、泥、精、 见、影组。 侵开三等的知、庄、章、日组;痕开一等的 见、晓、影组;真开三等的知、庄、章、日 a na n 组;魂台一等的帮组;文合三等的非、敷、 奉母;登开一等的见、晓母:清开三等的知、 彻母平卢。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l e s i s 登开一等的帮、端、泥、精组;蒸开三等的 知、庄、日组;庚开二等的帮、泥、知、庄、 3 n a 日 晓、见组:耕开三等的知、庄、见组;清开 三等的知、章组。 拍 t 玎 庚开三等的疑母去声。 痕开一等的端组;魂台一等的泥、端、丰青组; u a n 淳合三等的泥、知组及精、清母:文合三等 的微母。 u a nu a n 魂合一等的见、晓、影组。 淳合三等的见、影组及心、邪母文合三等 y ny n 的见、晓、影组;蒸开三等的以母去声。 y n u a n 淖合三等的日、章组。 y nl d清台三等的溪母:青合四等的匣母平声。 y ny l j清合三等的群母。 i u 日y q青台四等的匣母上声:庚合三等的晓、影母。 - u a n a q庚台二等的见母。 u 日u a d登台一等的晓组。 u ga q耕开三等的帮组。 2 ( 表1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1 2 明清竟陵代表诗文用韵体例与诗文韵宇判断 i 。2 i 钟惺、谭元春、胡承诺、刘淳、张其瑛简介 在晚明革新思潮影响下异军突起的竞陵派,是继公安派之后我国文坛上又 一个传播改革创新恩潮的文学流派。其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曾提出过与众不同 的文学主张,他们一方面反对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派, 提倡以“真诗”来“独抒心灵”;一方面又以“幽深孤峭”的诗风来力矫公安 派的轻率、浅俗的文j x l 。竟陵派诗言语素称奇险涩口,难以断旬,其佳处是不 蹈常袭故,往往自出机杼,富有创造性,故其诗文用韵中仿古极少。反映实际 语音的程度较大。 钟惺( 1 5 7 4 1 6 2 4 ) ,时代诗文家、诗选家、史学家。字伯敬,号退谷,又 号止公居士。晚知居士,临终受戒,法名断残。祖籍永丰( 今属江西) 后迁于 竞陵( 湖北天门) ,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著有隐秀轩集,“隐秀”语出文 心雕龙,隐秀轩为其读书处在皂市王华山伏羲祠下。作者一生写作虽勤, 但在结集时持择相当严谨,一度将三十七岁以前诗删汰得“百不能存一”。由 于曾风行一时,故本集曾多次刊刻卷帙亦不相同,有3 3 卷本、8 卷本、2 0 卷本等多种不同版本,1 9 9 2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先耕、崔重庆校点本, 统编为4 2 卷,卷卜1 4 为诗。卷1 5 4 2 为文,并有附录3 卷,本集整理天启二 年以前诗文以黑龙江大学图书馆藏隐秀轩集沈刻本为底本,其后三年诗文底本 则据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钟伯敬先生遗稿本。所以上海图书馆及中 华书局图书馆减翠娱阁评选钟伯敬先生合集本,可以说是较完备精审的通行 本。 谭元春出生于湖广景陵县( 今湖北天门) 城南二十五里之寒河南畔鹄湾谭 家垸( 今新堰区徐月村) 。元春,始名持吉,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亦 号寒河。谭元春从2 6 岁刊行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