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技术PPT课件.pptx_第1页
隔物灸技术PPT课件.pptx_第2页
隔物灸技术PPT课件.pptx_第3页
隔物灸技术PPT课件.pptx_第4页
隔物灸技术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隔物灸技术,.,2,隔物灸也称间接灸、间隔灸,是利用药物等材料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隔开,借间隔物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3,适用范围,1.隔姜灸:适用于缓解因寒凉所致的呕吐、腹泻、腹痛、肢体麻木酸痛、痿软无力等症状。2.隔蒜灸:适用于缓解急性化脓性疾病所致肌肤浅表部位的红、肿、热、痛,如:疖、痈等症状。3.隔盐灸:适用于缓解急性虚寒性腹痛、腰酸、吐泻、小便不利等症状。4.隔附子饼灸:适用于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所致的腰膝冷痛、指端麻木、下腹疼痛及疮疡久溃不敛等症状。,4,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2.主要症状、既往史及是否妊娠。3.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4.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5.施灸部位皮肤情况。,5,告知,1.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2.施灸后如出现轻微咽喉干燥、大便秘结、失眠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3.个别患者艾灸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遵医嘱处理。4.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6,PPT模板下载:,物品准备艾炷、治疗盘、间隔物、打火机、镊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第一PPT模板网,7,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排空二便,做好解释。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4.遵照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5.在施灸部位放置间隔物点燃艾炷,进行施灸。,8,基本操作方法,6.常用施灸方法:(1)隔姜灸;将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的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放在施灸的部位,将艾柱放置在姜片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510壮。(2)隔蒜灸:用厚度约0.20.3cm的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将艾柱放置在蒜片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57壮。,9,基本操作方法,(3)隔盐灸:用于神阙穴灸,用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上放艾柱,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39壮。(4)隔附子饼灸:用底面直径约2cm、厚度约0.20.5cm的附子饼,用针刺小孔若干,将艾柱放置在药饼上,从顶端点燃艾柱,待燃尽时接续一个艾柱,一般灸57壮。,10,基本操作方法,7.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8.观察皮肤情况,如有艾灰,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卧位。9.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11,PPT模板下载:,注意事项1.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2.一般情况下,施灸顺序自上而下,先头身,后四肢。3.防止艾灰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4.注意皮肤情况,对糖尿病、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控制施灸强度,防止烧伤。5.施灸后,局部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液,并以无菌纱布覆盖。,12,新型隔物灸贴,适用范围,使用说明,不良反应,性能结构及组成,禁忌症,13,PPT模板下载:,性能结构及组成是根据传统中医灸疗原理设计、制作而成。采用现代发热技术替代传统艾柱燃烧产热方法,达到传统温灸功效。通过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的疼痛,达到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由发热袋(金属粉、活性炭、食盐、蛭石)、远红外粉袋(远红外粉、松木粉)、固定剂(乙醇溶液)、无纺布及医用透气胶带组成。,14,PPT模板下载:,第一PPT模板网,15,PPT模板下载:,物品准备艾炷、治疗盘、间隔物、打火机、镊子、弯盘(广口瓶)、纱布、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第一PPT模板网,16,PPT模板下载:,适用范围缓解颈椎病(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扭挫损伤引起的疼痛。使用说明外用。将贴片的离型纸揭除,将小袋内的乙醇溶液均匀的涂在贴片远红外粉袋上,直接贴敷于穴位或疼痛部位,每日一次,每贴使用56小时。,17,PPT模板下载:,第一PPT模板网,18,PPT模板下载:,第一PPT模板网,19,PPT模板下载:,不良反应皮肤粘贴处偶见轻度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