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oc_第1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oc_第2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oc_第3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oc_第4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1)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2)常用来研究空气成分的药品和装置 研究空气成分的常用药品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磷、铜丝,因为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一般不选择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也不选择碳和硫,因为它们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后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装置除课本提供的类型外通常还有如下四种: 图1注意: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不漏气【例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的化学性质。(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 图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小明用上中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2.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 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完成下列问题。(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3某班同学用4题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太多,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外界空气进入瓶内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4. 某班同学用如下左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甲同学使用的红磷可能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5 在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右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 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 移动6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集气瓶氧气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调至平衡。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塞紧瓶塞。然后分别设法将其点燃。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a),此时的天平 A. 指针偏向右 B. 指针偏向左C. 仍处于平衡状态 D. 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7.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如右上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8如图所示装置可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分析下列各步操作,回答问题: 方案一 方案二(1)在试管底部铺一层细沙,并放一小块擦干的白磷,先关闭活塞,把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大试管中并接触白磷,将胶塞塞紧,观察到的现象是_,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证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_;此实验同时说明氧气具有_的性质,氮气的性质是_。(3)上述实验可用来测定空气中的含氧量,在做实验时,若水的高度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_;_;_。(4)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9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AB水水(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0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A)蜡烛(B)硫粉(C)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2)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右上图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_。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_性良好。(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组12345678集气瓶容积进入水的体积20/420/3.520/420/420/420/4.520/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是由于他们和硫粉进行实验导致的。经研究,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_溶液来吸收_气体,实验也能取得成功。1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1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 约 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1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14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