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低级脂肪酸和吡嗪类烟用香料前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卷烟燃烧时的香气品质的优劣是衡量香烟产品内在质量高与 低的关键。围绕着如何在卷烟中增加低级脂肪酸和毗嗪类香料以改善 其吸食质量,合成了几种具有酸性的低级脂肪酸的香料前体化合物和 具有碱性的吡嗪类香料前体化合物。利用g c ,l c ,l c m s ,g c m s 和 n m r 等仪器对前体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在卷烟中燃烧时的热解结果进行 了考察,并评价了在卷烟中应用的效果。 比较研究了用乙二醇羧酸酯和烷基丙二酸作为典型酸的前体的 可能性。通过用戊酸、异戊酸和乙二醇作原料分别合成的戊酸乙二醇 酯和异戊酸乙二醇酯,并对其在卷烟燃吸时的裂解反应进行鉴定,发 现乙二醇酯前体热解中难以检测到戊酸或异戊酸。经考察这些酯类化 合物添加于卷烟加香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其作为卷烟香料前体没有明 显的作用。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卤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丙基丙二酸、异丙基丙 二酸、丁基丙二酸和仲丁基丙二酸。在空气气氛下,用热重分析和差 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反应,发现所合成的烷基取代丙二 酸在1 2 0 一1 7 8 之间完全失重。将这些烷基取代基丙二酸分别加入到 卷烟中,收集烟气成分,并对烟气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一质谱和液相 色谱一质谱联用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烷基取代基丙二酸在卷烟燃吸 时发生了热分解反应,可向卷烟烟气释放出戊酸、异戊酸、己酸、6 一甲基戊酸等致香成分,经卷烟加香试验证明,它们是有效的烟用潜 香化合物。 以硼酸、蔼萄糖胺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瓣羟基烷基吡嗪;2 一( 17 , 2 ,3 ,4 一西羟基丁基) 一5 一( 2 ”,3 ”,4 ”一三羟基丁基) 一毗嗪, 将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按万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混合型卷烟,发现其对卷 烟有很好的增番作用,能使香气饱满厚实,余味改善。卷烟烟气分析 结果表明,加入到卷烟中的旦标化合物能在卷烟燃吸时发生裂解反 应,向卷烟烟气释放2 ,5 一二甲基吡嗪和一甲基毗嗪等毗嚷类致香成 分。羟基烷基毗嗪的合成为赢挥发 生毗嗪类香料的留香怠造了可行的 技术途径。 关键词:卷烟,香料,脂肪酸,毗嗪,合成,分析 珏 a b s t r a c t 0 r i e n t a lt o b a c c oa c t sa sab r i d g eb e t w e e n t h ea r o m ao f b u r l e yt o b a c c oa n dv i r g i n i at o b a c c oi nb l e n d e dt y p ec i g a r e t t e o n eo ft h er e m a r k a b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o r i e n t a l c i g a r e t t e s m o k ei st h ea b u n d a n tp r e s e n c eo fl o w e rf a t t ya c i d s , s u c ha s i s o v a l e r i ca c i da n d bm e t h y li s o v a l e r i ca c i d ,w h i c h c o n t r i b u t em u c ht ob l e n d e dt y p ec i g a r e t t es m o k e s u c hv 0 1 a t i l e f a t t ya c i d si no r i e n t a lt o b a c c os m o k ea r er e p o r t e dt oo r i g i n a t e f r o mt h ep y r 0 1 y siso f9 1 u c o s et e t r a e s t e ro rs u c r o s et e t r a e s t e r i tw a sp r o p o s e dt h a ta l k y lm a l o n i ca c i d sc o u l da l s op y r o l y z e t of o r mv o l a t i l e f a t t y a c i d si nt o b a c c os m o k e t h e r e f o r e p r o p y lm a l o n i ca c i d ,i s o p r o p y lm a l o n i ca c i d ,b u t y lm a l o n i ca c i d a n ds b u t y lm a l o n i ca c i dw e r ep r e p a r e da n dt h e i rs t r u c t u r ew a s c o n f i r m e db y1 删r 、1 3 c n m ra n dl c m s t ga n dd s cd a t ao ft h ef o u r a l k y l m a l o n i ca c i d ss h o w e dt h a t t h e yb e g a n t o p y r 0 1 y z e a t a p p r o x i m a t e 1 2 0 a n dl o s et h e i rw e i g h ta l m o s t c o m p l e t e l y b e l o w1 7 8 t or e v e a lt h e p y r 0 1 y s i sp r o d u c t so ft h ea l k y l m a l o n i ca c i d s ,f i v et y p e so fc i g a r e t t e sw e r ep r e p a r e d 0 n ei s ac o n t r o lw i t hn oa d d i t i o no fa l k y lm a l o n i ca c i da n dt h eo t h e r s w i t ha d d i t i o no f5 w t o fp r o p y l1 1 1 a l o n i ca c i do ri s o p r o p y l m a l o n i ca c i do rb u t y lm a l o n i ca c i do rs b u t y lm a l o n i ca c i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f i v et y p e so fc i g a r e t t e sw e r es m o k e da n dt h e i i i m a i n s t r e a ms m o k eo fw h i c hw a sc o l l e c t e dw i t he t h a n 0 1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g c m sr e s u l t so ft h es m o k ee x t r a c t s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t h ea 王k y 王瓣a 王o n 主ea e 主d sc o 珏王蠢p y r o l y z et or e 王e 鑫s ev a 圭e r 主e a c i d ,i s o v a l e r i ca c i d , h e x a n o i ca c i da n db m o t h y li s o v a l e r i c a c i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d u r i n gs m o k i n g 2 一( 1 ,2 ,3 ,47 一t e 屯r a h y d r o x y b u t y l ) 一s 一( 2 ”,3 ”,4 ” 一七r 主h y d r o x y b 毽t y 主)一p y r 鑫z i n e , 氇 p r e c 珏芏:s 。r o f 2 ,5 一d i m e t h y l p y r a z i n e a n dm e t h y l p y r a z i n e ,w a 8s y n t h e s i z e db y r e a c t i o no fd 9 1 u c o s a m i n eh y d r o c h l o r i d ew i t hb o r o n i ca c i d t h e p r o d u e tw a se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l e 一赫s ,1 3 c n m r ,a n df t i c r m s 王tw a s f o 娃n 蠢t h a t 专 l et 主t 王ec o 轻零o u 珏da d d e dt ot o b a e e ow 8 sp y r o 王y z e 纛 t o p r o d u c e2 ,5 一d i m e t h y l p y r a z i n e a n d m e t h y l p y r a z i n e i n c i g a r e t t o ss m o k e ,g i v i n gc i g a r e t t e s b e t t e ra f t e r t a s t ea n d a r o m a k e y w o r d s :c ;g a r e t t e fia v o u r ,1 0 w e rf a t t ya c i d , p y r a z i n e , s y n t h e s i s ,a n a l y s i s i v 第一章文献综述 前言 世界上再也没有一种消费品能如烟草那样颇受争议,数以亿记的 农民在种植它,l o 多亿的消费者在吸食它,尽管各国法律法规层层 限制,但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全世界每年要吸掉6 万亿支香烟“1 。 各国政府都清楚,强制公民戒烟不切实际,减少吸烟危害的有效办法 是,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以减少吸烟人口,另一方面向烟草企业施加 压力,要他们生产低焦油低危害的卷烟,而且低焦油低危害的标准在 不断提高。然而,在降低焦油降低危害成分的同时,伴随着卷烟香气 的大量损失,这是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如何生产低焦油、低 危害、高香气质、香气量丰富的卷烟是各卷烟企业研究的热门课题, 其方式有二,其一,有选择性地只降焦降危害成分,而不降低致香物 的含量,主要是在卷烟纸和烟丝中加助剂、在嘴棒中添加吸附剂或催 化剂。1 ,但助剂、吸附剂和催化剂对卷烟烟香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 故须另外添加香精香料加以修正;其二,先把焦油和有害成分降下去, 再补充损失了的致香成分,此方法更离不开香精香料的补充,损失了 致香成分的卷烟,消费者是不会喜爱的。因此,卷烟新产品的开发离 不开香精香料的研究。 然而,普通烟用香精香料都有一个缺点:沸点低挥发性强、在线 加工过程中容易损失、储存期间因挥发逸失而导致卷烟失去香气香 味、或者是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变质口1 。这些缺点使得卷烟中 香料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受到限制,许多优异的香料因为挥发性太强而 被放弃使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始,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关注如何克服 这些缺点,并有一些新的香料产品得到应用,诸如微胶囊香料h 、 香料前体化合物哺3 。 烟用香料前体产品国内研究开发极少,特别是低级脂肪酸前体和 吡嗪类香料前体尚无人开发,国外已有一些相关专利和文献报道”, 研究低级脂肪酸前体多限于糖酯和羟基酯类,研究吡嗪类香料前体的 种类较多,如带吡嗪基的乙酸、丙酸、草酸酯类。 1 1 低级脂肪酸和烷基吡嗪类化合物在卷烟中的致香依据 香烟烟气成分复杂,主要是刺激性气体和致癌的焦油颗粒物的混 合物。1 9 6 0 年,所有类型的烟叶中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有2 0 0 多种, 烟气中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少于4 5 0 种。而目前,烟叶中已鉴定出约 3 0 0 0 种化合物,烟气中约4 0 0 0 多种。估计烟叶和烟气中化合物的总 数目分别超过4 0 0 0 种和6 0 0 0 种凹3 。我国以生产烤烟为主,若占9 0 以上,且我国烤烟在吸味和内在化学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有人对福 建烤烟烟气成分作了检测“,其数据如下表1 1 。表1 1 对合成香料 前体化合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烟叶的化学组成表征着烟叶的品质,并可籍此将烟草的类型区分 为烤烟、晾烟( 白肋烟和雪茄烟) 和香料烟,烟气的化学组成也影响 着卷烟的风格和吸味的优劣“。在香烟主流烟气中,许多化合物对于 香烟的香气质、香气量具有独特的作用,形成独具风格的卷烟品牌。 这些化合物在烟气中含量极微,作用却极为明显,可以对卷烟的品质 形成制约关系。卷烟烟气成分一般分为酸性组分、中性组分和碱性组 分,酸性组分主要有2 一甲基丙酸、3 一甲基戊酸、戊酸、异戊酸等, 中性组分主要有大马酮、紫罗兰酮类等,碱性组分主要有吡咯类、吡 啶类和吡嗪类等。 由表1 1 可知,低级脂肪酸类和吡嗪类在卷烟烟气化学中占据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虽然此二类化合物给烟草香料的产 品开发与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易挥发的缺点限制了它们的使用。 为了保证高挥发性或易升华的烟草香料化合物在卷烟产品加工、 储存期间不受损失,合成这些致香化合物的前体,使其能够在卷烟吸 烟状态下发生热裂解反应,释放出相应的致香单体香料,有可能改善 其在卷烟加工和储存期间的损失。 1 2 烟叶中天然存在的香料前体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烟用香料前体是指这样一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留 香时间较长或本身没什么香气、但加入卷烟后经燃烧裂解能释放出其 它类具有香气香味的化合物,它们在卷烟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 位。目前,天然烟用香料前体化合物主要有糖酯类、二萜类、碳水化 合物、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类、m a i l l a r d 反应产物等六类 化合物。 1 2 1 葡萄糖四酯和蔗糖四醑 现已清楚,葡萄糖四酯和蔗糖四酯是香料烟的特征成分“, s e v e r s o n 等一系列研究表明“,香料烟中的糖酯类化合物燃烧时, 能够释放出c 。和c 。羧酸,例如:异戊酸、b 一甲基戊酸、戊酸等低级 脂肪酸,这表明糖酯是香料烟烟气中c 。和c 。羧酸的前体化合物。它 们在燃烧时释放出的低级脂肪酸能有效地去除烟草中的刺激味,给消 费者一种舒适、烟味浓郁饱满的感觉。但此类糖酯化合物也有一个缺 陷,即裂解释放出酸的效率较低,葡萄糖或蔗糖五酯比其四酯裂解释 由表1 1 可知,低级脂肪酸类和吡嗪类在卷烟烟气化学中占据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虽然此二类化合物给烟草香料的产 品开发与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易挥发的缺点限制了它们的使用。 为了保证高挥发性或易升华的烟草香料化合物在卷烟产品加工、 储存期间不受损失,合成这些致香化合物的前体,使其能够在卷烟吸 烟状态下发生热裂解反应,释放出相应的致香单体香料,有可能改善 其在卷烟加工和储存期间的损失。 1 2 烟叶中天然存在的香料前体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烟用香料前体是指这样一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留 香时间较长或本身没什么香气、但加入卷烟后经燃烧裂解能释放出其 它类具有香气香味的化合物,它们在卷烟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 位。目前,天然烟用香料前体化合物主要有糖酯类、二萜类、碳水化 合物、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类 x 由表1 1 可知,低级脂肪酸类和吡嗪类在卷烟烟气化学中占据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虽然此二类化合物给烟草香料的产 品开发与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易挥发的缺点限制了它们的使用。 为了保证高挥发性或易升华的烟草香料化合物在卷烟产品加工、 储存期间不受损失,合成这些致香化合物的前体,使其能够在卷烟吸 烟状态下发生热裂解反应,释放出相应的致香单体香料,有可能改善 其在卷烟加工和储存期间的损失。 1 2 烟叶中天然存在的香料前体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烟用香料前体是指这样一类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留 香时间较长或本身没什么香气、但加入卷烟后经燃烧裂解能释放出其 它类具有香气香味的化合物,它们在卷烟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 位。目前,天然烟用香料前体化合物主要有糖酯类、二萜类、碳水化 合物、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类、m a i l l a r d 反应产物等六类 化合物。 1 2 1 葡萄糖四酯和蔗糖四醑 现已清楚,葡萄糖四酯和蔗糖四酯是香料烟的特征成分“, s e v e r s o n 等一系列研究表明“,香料烟中的糖酯类化合物燃烧时, 能够释放出c 。和c 。羧酸,例如:异戊酸、b 一甲基戊酸、戊酸等低级 脂肪酸,这表明糖酯是香料烟烟气中c 。和c 。羧酸的前体化合物。它 们在燃烧时释放出的低级脂肪酸能有效地去除烟草中的刺激味,给消 费者一种舒适、烟味浓郁饱满的感觉。但此类糖酯化合物也有一个缺 陷,即裂解释放出酸的效率较低,葡萄糖或蔗糖五酯比其四酯裂解释 放相应脂肪酸的效率更低,以至于不适合在卷烟加香中应用,但葡萄 糖和蔗糖四酯在混合型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仍然是显著的。 另据l e f f i n g w e l l 报道“,香料烟中的蔗糖四酯积累量远大于烤 烟。根据这一启示,能否使用葡萄糖或蔗糖四酯替代香料烟的部分致 香功能? 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曾有报道“,在混合型卷烟中添加异戊 酸和b 一甲基戊酸能使香料烟的气息更加浓郁,只是存在同一支卷烟 香气不均一、稳定性差的问题,使用异戊酸和b 一甲基戊酸的前体化 合物( 如糖四酯或其它前体化合物)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 2 2 黑松烷和赖百当二萜类化合物 黑松烷类最初只是以无味的表皮蜡质的形式储存于新鲜烟叶中, 烟草中具有代表性的降黑松烷类化合物的总数超过6 0 种“,在烤烟 中的含量约为烤烟质量的0 2 3 “”。其中4 ,8 ,1 3 一黑松三烯一1 ,3 一 二醇是烟草中的主要类型的黑松烷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氧化裂解产 生茄酮、氧化茄酮和带支链的低级脂肪酸,而赋予一种白肋烟特征香 气。赖百当类常见于香料烟中,氧化裂解则生成一些带有愉快的柏木 样的香气和香味的双环化合物“。 烟叶调制过程中,可以得到一系列黑松烷类化合物的降解产物, 如茄酮( s 0 1 a n o n e ,8 一甲基一5 一异丙基6 ,8 一壬二烯一2 一酮) ,它是 1 9 6 5 年美国烟草化学家t o h n s o n 和n i c h o l s o n 从调制后的烟叶中发 现的。天然的茄酮是一种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青香、草香、 微甜的香气特征。茄酮在卷烟中含量一般为o 0 0 5 一o 0 1 ,它可以 使烟草的烟气更加醇和、丰满、细腻,也使口感更加柔和、浸润,同 时可以掩盖杂气,改善余味,可极大地提高卷烟的品质“。在卷烟产 品中可以直接添加茄酮、也可添加它的前体化合物4 ,8 ,1 3 一黑 松三烯一1 ,3 一二醇等黑松烷类化合物。 1 2 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占烟叶叶片重量的4 0 以上,对香烟的香气香味有正 面贡献的主要是单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1 7 5 2 7 5 下葡萄糖和果糖热解产生内酯、酮、环戊烷衍生物和短链的羧酸等致 香成分。,加热至8 4 0 则生成芳烃、糠醛和酚类,这些糠醛和酚类 较显著地影响烟气的香气和吸味乜“。故在烟丝中加糖已成为卷烟行业 的传统技术。 1 2 4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许多挥发性烟草香味成分( 如紫罗兰酮、巨豆三烯 酮、二氢大马酮和大马酮) 的前体化合物,它在烟草晾制期间,通过 酶的作用和自动氧化过程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在燃吸过程则生成 烟草中各种致香成分,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烟香所带来的享受。其降 解过程如图1 1 。 ( a ) 次氧化异佛尔酮( b ) 之筻”藏红花醛 ( c ) 添二氢猕猴桃内酯( 。) pb 一紫罗兰酮 图1 1b 胡萝卜素的降解过程 b 一胡萝卜素在不同的地方断键,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从而生 成各种c 。一c 。化合物。其中氧化异佛尔酮是烤烟中极为重要的香味物 质,b 一紫罗兰酮,由于它具有柏木香气特征,对于香料烟是十分重 要的。应当注意:类胡萝卜素具有光学活性,它们的降解产物也具有 光学活性,但是一经脱水,其光学活性几乎都消失了,有趣的是,这 些没有光学活性的脱水产物在烟草香味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1 2 5 蛋白质和氨基酸 对于某些抽烟者而言,烟草中需要些蛋白质燃烧来增加烟气的 冲劲和苦味,改善烟气的吸味“。烟叶中已鉴定出4 4 种氨基酸,可 受热生成各种致香的杂环化合物。如脯氨酸8 0 0 下热解生成吡咯、 取代吡咯和一些氮杂环内酯,这些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有的焦糖香、似 烤香乜。丝氨酸热解则产生毗嗪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赋予烟气坚果、 可可、和爆米花样的香味皿“。 1 2 6m a i l l a r d 反应产物 梅拉德反应非常复杂,反应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在烟叶中,吡嗪 类化合物是梅拉德反应的主要致香产物。该类反应一般情况下是还原 糖与氨基酸之间的反应,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和高级阶 段) 、三条反应路线。在初级阶段,还原糖的羰基与氨基酸的氨基 进行缩合,失去一分子水变成s c h i f f s 碱,该碱经环化形成n _ 取代 的糖基化胺,经阿马杜里重排转化成卜氨基卜脱氧一2 一酮糖。此阶 ( c ) 添二氢猕猴桃内酯( 。) pb 一紫罗兰酮 图1 1b 胡萝卜素的降解过程 b 一胡萝卜素在不同的地方断键,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从而生 成各种c 。一c 。化合物。其中氧化异佛尔酮是烤烟中极为重要的香味物 质,b 一紫罗兰酮,由于它具有柏木香气特征,对于香料烟是十分重 要的。应当注意:类胡萝卜素具有光学活性,它们的降解产物也具有 光学活性,但是一经脱水,其光学活性几乎都消失了,有趣的是,这 些没有光学活性的脱水产物在烟草香味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1 2 5 蛋白质和氨基酸 对于某些抽烟者而言,烟草中需要些蛋白质燃烧来增加烟气的 冲劲和苦味,改善烟气的吸味“。烟叶中已鉴定出4 4 种氨基酸,可 受热生成各种致香的杂环化合物。如脯氨酸8 0 0 下热解生成吡咯、 取代吡咯和一些氮杂环内酯,这些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有的焦糖香、似 烤香乜。丝氨酸热解则产生毗嗪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赋予烟气坚果、 可可、和爆米花样的香味皿“。 1 2 6m a i l l a r d 反应产物 梅拉德反应非常复杂,反应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在烟叶中,吡嗪 类化合物是梅拉德反应的主要致香产物。该类反应一般情况下是还原 糖与氨基酸之间的反应,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和高级阶 段) 、三条反应路线。在初级阶段,还原糖的羰基与氨基酸的氨基 进行缩合,失去一分子水变成s c h i f f s 碱,该碱经环化形成n _ 取代 的糖基化胺,经阿马杜里重排转化成卜氨基卜脱氧一2 一酮糖。此阶 段反应不引起褐变,也不产生香气物质,但可提供非挥发性香味物质 的前身,这些非挥发性香味物质对卷烟致香非常重要。在高级阶段包 括三条主要的反应路线,其中两条从阿马杜里重排开始,另条间接 地从阿马杜里重排开始。第一条路线是由卜氨基一卜脱氧一2 酮糖在 2 ,3 位之间烯醇化,c 。上不可逆失去氨基形成甲基二羰基中间产物 ( c h 。一c 0 一c 0 一r ) ,中间产物裂解释放乙醛、丙酮酸、丁二酮等。第二 条路线是阿马杜里重排化合物由于c 。上失去羟基而形成烯醇,接着又 生成3 脱氧己糖,然后脱水生成5 一羟甲基糠醛。第三条路线是 s t r e t c h e r 降解,包括阿马杜里产物降解产生二羰基化合物及氨基酸 产生的氧化降解产物,产物失去一分子c 0 2 生成少一个碳的醛类,这 些醛能自身缩合,或与其他脱水产物缩合生成多种物质。在反应的高 级阶段能产生各种毗嗪,这些吡嗪类物质给卷烟带来各不相同的优美 的香气。有人提出了梅拉德反应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形成是由于热解的 作用机理心。 1 3 烟用人工合成香料前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在烟草领域,香料前体化合物在卷烟致香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 角色,研究烟用人工合成香料的有效前体化合物,是烟草化学中一个 相当重要的方向。将烟草致香的前体化合物加入到烟草中,燃吸时热 解生成烟草增香剂,能有效地改善卷烟烟气的香、吃味,达到增香调 味的目的。烟用人工合成香料的前体化合物主要包括呋喃类前体化合 物、醚类香料前体化合物、醛类香料前体化合物、低级脂肪酸和吡嗪 类前体化合物等。 1 3 1 呋喃类前体化合物 呋喃类化合物具有甜香、焦糖香、烟熏香,是一类非常好的烟用 香料,但其沸点低,易挥发。以它为起始原料可合成分子量更大的一 系列化合物,以期其裂解时释放具香气的小分子产物。a n d e r s o n 等 2 7 3 用5 一庚基一二氢呋喃一2 一酮与碳酸二甲酯,碱性条件下6 5 反应,制 各出一种香料前体:5 一庚基一2 一羰基一四氢一呋喃一3 一羧酸甲酯,该化合 物在卷烟燃烧时能释放呋喃类香料。 1 3 2 醚类香料前体化合物 此类香料在加热或燃烧时断键,释放出复杂的致香化合物的混合 物。美国专利啪1 介绍了一种有用的香料合成方法,以l e w i s 酸作催化 剂,由紫罗兰醇合成醚,紫罗兰醚前体本身香气轻淡,加入烟丝或卷 烟纸上,燃烧则呈现浓郁的花香。 1 3 3 醛类香料前体化合物 利用醛能进攻a 一卤代葡萄糖酯中活泼的q 位碳形成糖苷的性 质,将分子量较小的单体香料转变为分子量较大的香料,后者燃烧时 释放前者。d u b e 等。们在做外香型卷烟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性质,用 葡萄糖五乙酸酯与h b r 反应得q 一溴代葡萄糖四乙酸酯,此葡萄糖四 乙酸酯再与乙基香兰素在弱碱下反应,之后脱乙酰基即得乙基香兰素 葡萄糖苷。外香型卷烟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二种:玫瑰香型和饼干香型, 其中饼干香型添加了乙基香兰素( 3 一乙氧基一4 一羟基苯甲醛) ,乙基香 兰素挥发性强,一则易挥发损失,二则易进入主流烟气,掩盖天然烟 草香。制成糖苷后加入卷烟纸中即成外香型卷烟。此外香型卷烟抽吸 前无饼干香,抽吸时则可闻到优美的饼干香。 著名的g i u a u d a n r o u r e 公司于1 9 9 4 年合成了香兰素的一种前体 化合物,此化合物在卷烟燃吸时产生香兰素( 香草醛) 。 1 3 4 低级脂肪酸香料前体化合物 低级脂肪酸能柔和烟气、降低刺激,如异戊酸和d 一甲基戊酸可 赋予香料烟的特征烟香。1 9 7 0 年,s c h u l i l a c h e r 昭”第一次报道了香料 烟内的糖酯6 0 一乙酰基2 ,3 ,4 三一0 一 ( + ) 一3 一甲基戊酰基 _ b d 一 吡喃葡萄糖的合成、分离及结构分析( 见图1 3 ) 。 图1 3 多个脂肪酸与葡萄糖结合生成的酯 由图1 3 可以发现,在烟草中,通过多个脂肪酸与葡萄糖、蔗糖 结合生成的酯,是烟草中低级脂肪酸存在的主要形态。 糖酯热解释放出具有强烈的香料烟烟气特征的低级脂肪酸,因 此,糖酯是香料烟特征香味的主要贡献者。 鉴于香料烟烟叶中天然存在b 一甲基戊酸的前体化合物,即6 一o 一 乙酰基一2 ,3 ,4 一三一0 一( 3 一甲基戊酰基) 蔗糖,故目前的应用研究主 要集中于这一类葡萄糖酯或蔗糖酯的合成。1 9 9 5 年a p e l d o o r n 申请 了一种烟用蔗糖酯的专利口“,该专利合成的蔗糖酯在香烟燃吸时能释 放出乙酸和带香料烟气息的b 一甲基戊酸。该方法用1 0 :l :1 的b 一 1 1 甲基戊酸酐、乙酸酐、蔗糖,以b a ( 0 h ) :为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 1 3 0 度反应6 小时,经分离纯化得到,产率约8 9 。 美国专利报道了一系列制备烟用低级脂肪酸香料前体化合物的 方法。3 。3 ,其中有一类前体化合物是单羟基酯和多羟基酯啪3 ,这些羟 基化合物可以是脂肪族或者是芳香族的,另有二类前体化合物是由醛 糖酸合成的酯口“,及乙烯醇的聚合物或缩合物。,当热解发生时, 游离的脂肪酸进入烟气。 h o u m i n e r 等。引用二异丙基胺在氮气保护下与丁基锂作用,加入 3 一甲基戊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所得产物再与3 一乙酰基吡啶反应1 6 小时,制备2 一( 2 一丁基) 一3 一羟基一3 一甲基一3 一( 3 一吡啶基) 丙酸,此 化合物在2 5 0 时裂解,主要产物为3 一甲基戊酸和4 一乙酰基吡啶。 1 3 5 吡嗪类香料前体化合物 烷基吡嗪是烟气中天然存在的成分,对于烟香有重要贡献,2 一异丙 基吡嗪已经被证明是白肋烟重要的致香成分“,在烟草中加入烷基毗 嗪可以改善卷烟的香味。 美国专利“介绍了在烟草中加入2 一乙酰基吡嗪衍生物可赋予或 、 增强爆米花样的香味及香气。另一美国专利“2 3 介绍了可以释放2 ,3 一 二羟基一2 ,3 一二甲基1 ,4 一( 3 ,5 ,6 一三甲基一2 一吡嗪基) 丁烷的添 加剂,在燃吸条件下,它可以释放出裂解产物烷基取代吡嗪,从而增 强主流烟气的香味并改变侧流烟气的香气。有文献h ”描述了在卷烟燃 烧时,甲基2 一吡嗪基一2 一碳酸丙酯,能够释放出2 一异丙烯基吡嗪,达 到增香的目的。 气保护下,以丁基锂作催化剂,二异丙胺与2 ,3 一二甲基吡嗪在o 反应3 0 分钟后,加入苯甲醛,可生成( r ,s ) 一2 一( 2 一羟基一2 一苯乙基) 一3 一 甲基吡嗪,此化合物在香烟中热解释放苯乙酮和2 一异丙基吡嗪致香 成分,卷烟主流烟气、侧流烟气的香气和香味能够得到很好的修饰b “。 美国专利”盯描述了一种合成2 一( 2 一羟基一2 一苯乙基) 一3 ,5 ,6 一 三甲基吡嗪的方法,并指出该化合物受热能释放出四甲基吡嗪。 此外,有人合成了一种烟用香料前体:2 一( 3 一己基一2 一羟基一4 一 苯基一3 一丁基) 一3 ,5 ,6 一三甲基吡嗪的方法,该前体能热裂解释放带 烘烤香的吡嗪和带花香的肉桂醛“。 1 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 ) 以戊酸、异戊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戊酸和异戊酸的前 体化合物,考察其在卷烟燃吸时能否释放出低级脂肪酸。 ( 2 )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四种烷基取代丙二酸,考察 其加入到卷烟中后能否在燃吸时发生热解反应,释放相应的低级脂肪 酸,以期从新的角度获得低级脂肪酸的潜香化合物。 ( 3 )以硼酸、葡萄糖胺盐为原料合成一种烷基羟基毗嗪:2 一 ( 17 ,27 ,3 ,47 一四羟基丁基) 一5 一 x 第二章低级脂肪酸的前体化合物的合成及其 在卷烟中的应用 在卷烟行业,一般将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低级脂肪酸称为挥 发酸,而将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高级脂肪酸称为非挥发酸。非挥 发酸和挥发酸在烟草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牵涉一个酸碱平衡问题。 非挥发酸影响到生物碱在烟叶中的存在状态( 即游离碱的比例、复合 碱中相关酸的种类) ,挥发酸则影响到烟气中生物碱和各种致香成分 对口腔、鼻腔产生作用时人的感觉,它能弱化或强化某些致香基团的 感官作用。由于非挥发酸不能进入烟气,故卷烟中挥发酸的作用比非 挥发酸更重要。 香料烟化学成分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含有较多的低级脂肪酸, 其中异戊酸和b 一甲基戊酸的含量是烤烟的几百倍以上。这些低级脂 肪酸的香气是香料烟主要特征香气之一,对混合型卷烟的烟气起着重 要的贡献6 7 1 ”。 由于低级脂肪酸分子量小、挥发性低、闽值小、闻香重,且在加 工存贮过程中损失,烟支抽吸过程中释放不均,引起口味前后不一致, 卷烟厂家一般不考虑将其作为香料使用。而文献报道的低级脂肪酸前 体化合物葡萄糖四酯和蔗糖四酯,香料烟的一类重要化学成分佑86 , 虽然能向烟气有效释放低级脂肪酸,但由糖( 多羟基化合物) 通过酯 化合成却较困难。 本章从两个不同的途径寻找卷烟加香中低级脂肪酸的前体化合 物。第一条途径是以戊酸、异戊酸和乙二醇为原料,试图合成戊酸和 异戊酸的前体化合物,以期在卷烟燃吸时释放出戊酸或异戊酸。该方 法的研究路线如下反应式2 ,l 。 c h z 0 h c h z o h + c h 。( c h 。) 。c o o h q h z o c o ( c h z ) a c h 3热蟹,i c h 2 0 h c h 2 0 c 0 ( c h 2 ) 。c h 。热解 l 斗 c h z o c o ( c h :) 。c h 。 反应式2 1 第一条途径的研究路线图 第二条途径是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四种烷基取代丙二酸 ( 如反应式2 2 所示) ,考察它们在卷烟中燃吸时的热解反应。 c h 2 ( c 。o c 2 h 5 2 r c h ( c o o c 2 尺c h ( c o o h k 鬯型擎 r = 一c h 2 c h 。c h 。,一c h ( c h 。) 。,一c h 2 c h :c h 。c h 。,一c h ( c h 。) c h 。c h 。 反应式2 2 第二条途径的研究路线图 2 1 低级脂肪酸酯类的合成与应用 2 1 1 实验部分 2 1 1 1 实验原料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乙二醇,异戊酸,戊酸,浓硫酸,丙酮,苯,乙 醚,环己烷,无水硫酸镁,无水c a c l 。,碳酸氢钠都为分析纯试剂。 2 1 1 2 实验仪器 d f _ 1 0 1 b 集热式恒温电磁搅拌器, h p 6 8 9 0 h p 5 9 7 3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 2 1 1 3 乙二醇单酯和双酯的合成 ( 1 ) 乙二醇戊酸单酯的合成 2 5 0 m l 三口圆底烧瓶上接分水器、蛇形冷凝管,尾管接c a c l 。干 燥管。取1 0 0 o g 乙二醇( 1 5 m 0 1 ) 加入圆底烧瓶,再加入2 0 0 m l 苯、 戊酸1 0 2 9 ( 0 1 m 0 1 ) ,浓硫酸o 2 0 9 ,搅拌,油浴控温1 1 0 ,加热 回流分水,反应6 小时。冷却,加1 0 0 m l 乙醚,1 0 0 m l 水洗涤分液, 水层用5 0 m l 乙醚萃取2 次。用1 0 0 m l 水洗涤醚层2 次,饱和n a h c o 。 溶液1 0 0 m l 洗涤醚相1 次,再水洗醚层一次,分液取醚相,无水硫酸 镁干燥过滤,抽真空旋转蒸发6 0 除乙醚得产物。产物称重为1 4 o g 。 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提纯。干法装柱,加上述产物乙二醇单酯,先用 5 0 0m l 环己烷洗脱,再用乙醚:环己烷为1 :9 ( v :v ) 的洗脱液2 0 0 0 m l 洗脱,前5 0 0m l 不检测,后每1 0 0 m l 洗脱液g c m s 检测一次。合并 洗脱液乙二醇单酯部分。抽真空4 0 旋转蒸发除溶剂。得产物8 1 l g , 产率为5 5 5 。 ( 2 ) 乙二醇戊酸双酯的合成 实验材料、方法同前。乙二醇6 2 9 ( o 1 m 0 1 ) ,苯1 5 0 m l 、戊酸 5 1 9 ( 0 5 m 0 1 ) ,回流分水反应6 小时。反应完后冷却,加1 0 0 m l 乙醚, 1 0 0 m l 水洗涤分液,水层用5 0 l l 乙醚萃取2 次。用1 0 0 l 水洗涤醚 层2 次,饱和n a h c o 。溶液1 0 0 m l 洗涤醚相1 次,再水洗醚层一次,分 液取醚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抽真空旋转蒸发6 0 除乙醚得产 物。产物称重为1 8 o g 。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提纯。干法装柱,加上 述产物乙二醇双酯,先用5 0 0m l 环己烷洗脱,再用乙醚:环己烷为 1 :9 ( v :v ) 的洗脱液2 0 0 0 m l 洗脱,前5 0 0m l 不检测,后每1 0 0 m l 洗脱液g c m s 检测一次。合并洗脱液乙二醇双酯部分。抽真空4 0 旋转蒸发除溶剂。得产物1 1 5 9 9 ,产率为5 0 3 8 。 ( 3 ) 乙二醇异戊酸单酯的合成 取1 8 6 0 9 乙二醇( 3 m 0 1 ) 加入圆底烧瓶,再加入3 0 0 m l 苯、2 0 4 9 ( o 2 m 0 1 ) 异戊酸,滴加0 2 0 9 浓硫酸,搅拌,油浴控温1 1 0 ,加 热回流分水,油浴控温1 1 0 反应6 小时。冷却,加3 0 0 m l 乙醚,2 0 0 m l 水洗涤分液,水层用乙醚萃取2 次,合并醚层,用饱和n a h c 0 。溶 液1 0 0 m l 洗涤醚相至碱性,再水洗一次,分液取醚相,无水硫酸镁干 燥过滤,抽真空6 0 除乙醚得产物。称重得产物4 3 5 9 ,产率为6 7 1 。 2 1 。l 。4 乙二醇单酯和双酯的烟气裂解 按5 的比例分别添加戊酸乙二醇一酯和二酯及异戊酸乙二醇一 酯于“白沙”烟丝中,制成卷烟,于吸烟机上抽吸。抽吸条件为每间 隔1 分钟抽吸一口,每口持续2 0 秒。用二个吸收瓶收集烟气,每个 吸收瓶加2 0 m l 丙酮作为收集液。每次收集2 0 支卷烟的烟气。另做一 未加戊酸乙二醇酯的空白卷烟对照。 2 1 1 5 乙二醇单酯、双酯及其热解产物的g c _ m s 检测 ( 1 ) 乙二醇戊酸单酯和双酯的g c _ m s 检测 在h p 6 8 9 0 h p 5 9 7 3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上进行检测( h p 一2 0 m c a r b o w a x2 0 m 毛细管柱,2 5 o m o 2 0 0 m 0 2 0 um ) 上进行检测, 检测条件为:柱箱温度初始1 0 0 ( 2 m i n ) ,升温速度2 m i n ,至 2 0 0 ( 1 m i n ) ,再以4 0 m i n 的速度升温至2 5 0 ;非分流进样l u l ,; 载气( h e ) 1 0 m l i n ,进样口温度为2 5 0 ,离子源、四极杠温度分 别为2 3 0 ,1 5 0 ,电子能量7 0 e v e m v1 6 3 5 v 。 ( 2 ) 乙二醇异戊酸酯的g c - m s 检测 检测方法同2 1 1 7 ( 3 ) 烟气裂解产物的g c _ m s 检测 在h p 6 8 9 0 h p 5 9 7 3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 h p 一2 0 mc a r b o w a x2 0 m 毛细管柱,2 5 0 m 0 2 0 0 咖0 2 0um ) 上进行检测,检测条件为:柱 箱温度初始4 0 ( 3 m i n ) ,升温速度3 m i n ,至8 0 ( 4 m i n ) ,再 以4 m i n 的速度升温至1 8 0 ( 1 m i n ) ;非分流进样1 u l ,;载气 ( h e ) 1 0 m l m i n ,进样口温度为2 5 0 ,离子源、四极杠温度分别为 2 3 0 ,1 5 0 ,电子能量7 0 e v ,e m v1 6 3 5 v 。 2 1 2 结果和讨论 2 1 2 1 乙二醇戊酸单酯的合成与表征 乙二醇戊酸单酯合成实验的g c m s 检测结果见图2 1 ,由2 1 可 知乙二醇戊酸单酯的r t = 9 8 m i n ,相对峰面积为8 0 ,乙二醇戊酸双 酯r t = 2 5 5 m i n ,相对峰面积为4 7 ,可见在醇过量时,乙二醇单酯 的相对含量较高,乙二醇双酯的含量较低。乙二醇一戊酯的质谱解 析见图2 2 。 乙二醇一戊酯m e :5 7 ,8 5 ( 1 0 0 ) ,1 0 3 ,儿6 ,1 2 9 ,1 4 7 ( m + 】) + = 1 4 7 图2 1乙二醇一戊酯的色谱图 a j :知- f :h 丑h j _ c 一h j r j j肌。7 ilji。, 图2 2乙二醇一戊酯的质谱图 2 0 _ j 兰辍 57 卜l ,?1,:。, 图2 4 :乙二醇二戊酯的质谱图 2 1 2 3 乙二醇异戊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乙二醇异戊酸酯的g c m s 检测色谱图见图2 5 ,异戊酸乙二醇一 酯的质谱图见图2 6 ,异戊酸乙二醇二酯的质谱图见图2 7 。表明有 两个主要产物峰:异戊酸乙二醇一酯和异戊酸乙二醇二酯。异戊酸乙 二醇一酯的保留时间为8 2 3 m i n ,异戊酸乙二醇二酯的保留时间为 2 1 7 2 m i n ,二者的相对峰面积为:9 1 3 4 ,3 0 4 。 异戊酸乙二醇一酯的( m + 1 ) + = 1 4 7 异戊酸乙二醇一酯m e :5 7 ,6 9 ,8 5 ( 1 0 0 ) ,1 0 3 ,1 1 6 ,1 4 7 , 异戊酸乙二醇二酯m e :5 7 ,6 9 ,8 5 ( 1 0 0 ) ,1 1 3 ,1 2 9 ,1 5 8 , j 、i i 图2 5 乙二醇异戊酸酯的色谱图 , 7 lljfft 1 。i i i ,。一一 图2 6 :乙二醇异戊酸一酯的质谱图 日一 。j 7 一一 , 卜。 l i 。,f t i ,f 。,9 。,p 。”一。 图2 7 :乙二醇异戊酸二酯的质谱图 2 1 2 4 乙二醇戊酸酯的烟气裂解 按5 的比例分别添加戊酸乙二醇一酯和二酯于“白沙”烟丝中, 制成卷烟,于吸烟机上抽吸。用二个吸收瓶收集烟气,丙酮作为收集 液。每次收集2 0 支卷烟的烟气作g c _ m s 检测。另做一未加戊酸乙二 醇酯的空白卷烟对照。 乙二醇一戊酸酯的烟气裂解产物色谱图见图2 9 ,对照样图谱见 图2 。8 ,乙二醇二戊酸酯的烟气裂解产物色谱图见图2 1 0 ,图谱检测 均无戊酸峰,可见并无戊酸释放,乙二醇一戊酸酯和乙二醇二戊酸酯 在烟气中均无变化,在保留时间为2 4 4 m i n 处检测到了乙二醇一戊酸 酯,在保留时间为4 3 6 m i n 处检测到了乙二醇二戊酸酯,说明乙二醇 一戊酸酯和乙二醇二戊酸酯的稳定性较好,不能作为低级脂肪酸的前 体化合物在卷烟中使用,因为它们在卷烟燃烧时直接挥发进入主流烟 气,而来不及发生燃烧热解,故不能在卷烟中释放相应的低级脂肪酸。 ,址u n d a n o e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达州开江县联考2025届第二学期期末初三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商丘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无锡太湖学院《语言研究项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济南市历下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大联考(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 玉林师范学院《生物化学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物业细节决定成败培训
- 离心泵结构培训
- 2025年集装箱水泥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屋顶广告牌建设合同
- 2025关于货车租赁合同
- 二年级美术上册课件 《3.我的手印画》 赣美版 (共18张PPT)
- Q∕SY 126-2014 油田水处理用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 环保管理制度(适用于软件企业)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价考试三级全套课件
- 适老化改造培训课件(PPT 31页)
- 钢结构门式刚架厂房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 幼儿园儿歌100首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正式版
- 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
- SF_T 0097-2021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南_(高清版)
- 易学书籍大全291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