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基于郑板桥的艺术特点探索现代文人画的价值.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基于郑板桥的艺术特点探索现代文人画的价值.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基于郑板桥的艺术特点探索现代文人画的价值.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基于郑板桥的艺术特点探索现代文人画的价值.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基于郑板桥的艺术特点探索现代文人画的价值.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郑板桥的艺术特点探索现代文人画的价值 摘要 近年来,有许多艺术理论家对中国画的研究颇有成就,其中很多是对文人 画的研究。研究文人画的价值在艺术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有其重要的意义,也 是我们重视传统绘画、继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清人郑板桥文人画的艺术特点对 现代文入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意义,其中包含的美学意义也具有永久的 魅力,它不时召唤人们在现阶段重新审视文人画的价值,从而推动现代文人画 的发展。 本文从郑板桥文人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郑板桥文人画的特点, 研究其文人画理论与现代文人画的关联,理清文人画体系形成和风格衍变的脉 络,进一步讨论了文人画在时代潮流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它重建的意义。以郑板 桥的文人画特征为例,给现代文人画重新价值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今天,文人画的发展也受到了一 定的冲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代文人画的价值,在认识传统哲学思想对现代 文人画有着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应从“创作主体 和“审美主体 出发,挖掘 现代文人画中的“时代精神 和“人文精神 ,为现代文人画未来的发展方向指 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文人画与价值;时代精神;人文精神;现代文人画;审美主体; 创作主体 z h e n gb a n q i a o b a s e de x p l o r a t i o no fm o d e r na r tf b a t u r e so ft h e v a l u eo f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r e c e n ty e a r s , m a n ya r tt h e o r i s t sh a v er e c e i v e dg r e a t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t h e r e s e a r c h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h i s t o r ym a i n l yf b c u so nt h e “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i nt h e c u r r e n tc o m p l e xa n dd i v e r s e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s ,t h e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h a s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w h i c he v o k e sg r e a ta t t e n t i o nt o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 a n d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t o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 i ti sv e r yw o r t h yt om e n t i o na b o u tt h e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o fz h e n g b a n q i a oi n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p a i n t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w h i c hh a sp r o f b u n d i m p a c t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t h em o d e r np a i n t i n g s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s l oi t s a e s t h e t i cs i g n i 6 c a n c eo fap e r m a n e n tc h a r mf r o mt i m et ot i m ec a l l sp e o p l ea tt h i s s t a g et or e - e x a m i n et h ev a l u eo f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t h u sp r o m o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i n t h i sp a p e r ,b a s i n go nt h e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z h e n gb a n q i a o s 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t h ec o n t e n ta n a l y s e si t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s t u d i e si t sr e l e v a n c e b e t w e e nt h e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c l a r i f i e st h ef o r m a t i o na n dt h es t y l eo f1 i t e r a t i p a i n t i n gs y s t e ma n df u r t h e r l yt a l k sa b o u tt h ec h a l l 9 n g ef a c e di nt h et r e n do ft h e t i m e sa n di t s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m e a n i n g s t h i sp a p e rh a s1 0 c a l i z e dt h ev a l u eo fm o d e r n 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b yz h e n gb a n q i a o s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a sac 4 s e i nt h em o d e r nt i m ed u et ot h ee c o n o m i c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h em u l t i - c o u n t r i e s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n f i l t r a t e de a c ho t h e r t h ed e v e l o po f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h a sb e e n i m p a c t e di ns o m ed e g r e e w es h o u l dr e - e x a m i n et h ev a l u eo ft h e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i p a i n t i n ga n dr e a l i z e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ti m p a c t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h i l o s o p h yh a st ot h e 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 a tt h es a m et i m ew es h o u l dm i n et h e s p i r i to ft h et i m e s ” a n dt h e h u m a ns p i r i t f o rt h e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ip a i n t i n ga st h e “c r e a t i v es u b je c t ”a n d “a e s m e t i cs u b i je c t ”,a n dp o i n t sar i g h tp a t hf o rt h e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i n g k e y w o r d :t h ev a l u eo fl i t e r a lp a i n t i n g ;s p i r i to ft h et i m e s ;h u m a ns p i r i t ;m o d e m l i t e r a lp a i n t i n g ;c r e a t i v es u b je c t ;a e s t h e t i cs u b je c t 插图清单 图2 一l 竹( 图片来源郑板桥文集) 6 图2 2 竹石( 图片来源百度网) 6 图2 3 书法( 图片来源郑板桥文集)7 图2 4 书法( 同上)7 图2 5 竹石图(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史)8 图2 6 竹( 图片来源百度网)8 图2 7 兰草( 图片来源同上) 9 图2 8 兰草图( 图片来源郑板桥文集)1 0 图2 9 水墨兰草图( 图片来源同上)1 0 图2 1 0 墨竹图( 图片来源同上)1 1 图2 一l l 竹石图( 图片来源作者画展拍摄)1 2 图2 1 2 竹石图( 图片来源同上)1 2 图2 1 3 墨竹图( 图片来源同上)1 2 图2 一1 4 书法( 图片来源郑板桥书法) 1 3 图2 1 5 墨竹图( 图片来源郑板桥集) 1 5 图3 1 国画( 图片来源李可染作品集)1 7 图3 2 国画( 图片来源吴冠中作品欣赏)1 7 图3 3 西藏阳光( 图片来源田黎明作品)1 8 图3 4 红颜( 图片来源作者画展拍摄) 1 8 图3 5 墨荷图( 图片来源陈师曾作品欣赏)2 0 图3 6 力争上游( 图片来源同上)2 0 图5 一l 乡村人家( 图片来源作者画展拍摄) 2 7 图5 2 梨花老树( 图片来源陈绶祥作品欣赏) 2 8 图5 3 人物( 图片来源作者画展拍摄)3 0 图5 4 人物( 图片来源同上)3 0 图5 5 花卉( 图片来源周京新作品)3 1 图5 6 室有清风聚太和( 图片来源朱涛作品) 3 1 图5 7 山水( 图片来源崔海作品欣赏) 3 2 图5 8 国画人物系列( 图片来源王有政十一届全国美展) 3 4 图5 9 神圣凝视( 图片来源聂危谷作品) 3 5 图5 一1 0 遛狗( 图片来源作者画展拍摄)3 6 图5 一l l 遛狗( 图片来源同上) 3 6 图6 1 国画山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8 图6 2 国画山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8 图6 3 墨虾图( 图片来源百度网) 3 9 图6 4 烟波红莲图( 图片来源潘天寿作品集) 3 9 图6 5 闻梅图( 图片来源范曾作品集) 4 1 图6 6 国画( 图片来源同上) 4 2 图6 7 西部风情( 图片来源十一届全国美展) 4 2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盒日巴王些太堂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储繇球例卡签字嗍z 妒年姗1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金8 曼王些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金蟹兰些盔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肆拢f 书 签字日期:汐f o 年妇)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电话: 邮编: 致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也是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之际,我的 内心百感交集。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 同学、朋友给了我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和各位指导老师两年多来在学习上和做 人上对我的指导、鞭策和鼓励。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虽然苦苦准备了近一年, 论文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从最初的论文框架的建立到最后论文 的修改,无不得到导师潘国泰教授细致、严谨、耐心地指导和修改,论文才 得以成稿。导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良师风范以及高尚的人格魅 力多日来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使我终生受益! 还要感谢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各位培养过我的老师和学院领导,他们严谨 的治学态度和民主的学术氛围让我收获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沉淀;感谢我们学 院0 7 研究生班级组织上的关怀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亲情和友情的温 暖。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二十多年来的悉心教导和心灵的支持使我健 康而独立地成长,也让我懂得了感恩与回报。 在此向我身边的所有人致以我深深的谢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 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作者:朱晓伟 2 0 1 0 年3 月 第一章选题背景和研究状况 1 1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 关于文人画的话题,从2 0 世纪以来到今天一直都没停止过。近年来有许多 艺术家对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讨,其中包括有康有为、陈独秀、鲁迅、陈师 曾、徐悲鸿等他们对文人画的定位和讨论提出了一些赋有争议的观点。一直到 今天,美术家和学者们对文人画和文人画价值的讨论也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文人画本身的价值在艺术观念复杂多样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文 人画的发展是重视民族文化和继承传统绘画的首要条件和迫切需要。文人画中 包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意义也是召唤人们重新审视文人画价值的意义所 在,是推动人们重建文人画园地的原因所在。所以,研究文人画的现实意义及 价值是体现时代性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当务之急。 1 2 研究框架与方法 1 2 1 研究目的 一直以来有许多学者或者画家对文人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都很难为文 人画下个精确的涵义,他们大都着眼于文人画的笔墨和形式方面,忽略了更深 层次的关于文人画精神层面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意识形态互相渗透的 今天,民族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文人画也不例外。 本文通过对郑板桥文人画的深刻剖析,从分析郑板桥的艺术特点入手,提出 继承和发展文人画的现实意义和方法,从而体现现代文人画的价值和意义。我 们应该在正确对待传统哲学思想对文人画影响的同时,强调现代文人画应该从 “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 出发进行绘画创作,同时提出现代文人画中“人 文精神”的重要性,最终达到能够保护文人画健康发展的目的。 1 2 2 研究方法 本文属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从郑板桥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郑板 桥文人画对现代中国文人画的影响以及现阶段文人画所面临的状况,提出继承 和发展文人画的现实意义以及现代文人画的价值体现。 本文选用了一些图片,可以比较深入和细致的对所述观点从视觉有直观的显 示,结合郑板桥的文人画特点,分析现代文人画的价值。从而希望能够深入的 解析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最终希望可以找到一种真正能够使文人画健康发展的 途径。 1 2 3 论文结构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第1 章和第2 章。第1 章综述 了选题的依据和背景,以及论文相关的研究观点。第2 章阐述了本文所涉及的 郑板桥文人画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历程,为全文的论证提供提供理论支撑的基 础。 第二部分是第3 章和第4 章。从文人画在现阶段所面临的状况分析,分析传 统哲学思想与文人画的关系。 第三部分包括第5 章和第6 章,通过前几章对文人画深入分析,从而揭示现 代文人画的现实意义以及继承和发展文人画的原因。通过对现代文人画的价值 的详细分析,最终提出创新点。 第四部分是第七章也是本文的结语。 1 3 创新点 郑板桥文人画在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独具一格 的绘画思想和艺术表现风格的创新精神为文人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元素。本文 通过对郑板桥文人画艺术特点的梳理,重新发掘郑板桥文人画作品中体现的“创 新精神 和“人文精神 对现代文人画的影响,剖析了现代文人画的现实意义。 提出创新点:针对文人画在现阶段艺术元素多元化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冲击和 价值观的混乱,从而试图给民族观削弱、精神内涵缺失和创造力缺乏的现代文 人画价值以新的启示。现代文人画未来的发展应该着重从绘画创作的“创作主 体”和“审美主体”出发,强调现代文人画中“人文精神”重要性的价值观。 1 4 概念界定 本文所阐述的文人画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人画在现阶段所体现的内涵,也 就是后文所说的现代文人画,与传统文人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随着时代的发 展,文人画不仅包括传统诗书画印的相结合,其内容和形式也多元化起来,本 来所述文人画除了强调文人画家在具备一定的个人修养和扎实的绘画、书法功 底以外,重点强调绘画的艺术思想要与时俱进,文人画要体现民族文化、时代 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心灵共鸣。 2 第二章郑板桥文人画的特点及艺术审美风格 2 1 郑板桥文人画的特征 2 1 1 文人画的涵义及历史概况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是中国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样式和体系,泛指中国 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思想情趣,画外也能够流 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其艺术特点是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集诗、书、画、 印为一体的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间阎之所能为也。” 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 乃能完善。 n3 文人画主要以梅、兰、竹、菊、山水、花鸟和石为描绘对象, 文人画家借此抒发个人抱负和情感,同时也有对民族压迫和政治腐败的不满之 情,他们崇尚“逸品”的同时,也强调个人品德和修养,重视文学和书法修养 以及画中意境的缔造。不理解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品质,则难把握中国艺术的特 质。1 姚茫父曾在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中对文人画有很高的品评:“唐 王右丞( 维) 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 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文入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和抒情性,它受传统哲 学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既有君子的浪漫情愫,也有画家直抒自身情感 的潇洒情怀。 关于文入画的发展历史概况,有这样概述:“文入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 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 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 又遥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李大将军之派,非吾曹易学也。 旧1 ( 画禅室随笔& 8 2 2 6 :画源) 文人画始于宋代,在宋代时期建立了皇家画院体制,其绘画以写实和形似 为主要绘画思想,作品要求能够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这种强调写实的艺术特 点具有一定的弊端,容易使绘画走向某个极端。于是,在当时一些具有文化修 养的画家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找到一条绘画路子一一文人画。其中,苏轼是第 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了文人画理论的画家,并提出了“士入画”的概念。他提 出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h 1 充分说明了文人画的思想理论。 元代时期,文人画进入了特殊的升华阶段。赵孟频在松雪斋集中主张 “以云山为师 , “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同源”,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 理论基础。在这一时期,文人画家们把自身的主观色彩充分融入到绘画形式中 【1 l 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美术论丛第四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p 1 2 。 【2 】文人文化文人画姜澄清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 0 0 2 年8 月第l 版p 2 2 9 。 【3 h t t p :h i b a i d u c o m f i r e f l y 0 0 l b l o g i t e m 9 2 0 f 9 4 1 3 l a e 2 5 5 8 0 6 5 3 8 d b d f h t m l 关于文人画。 【4 】林木论文人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7 ,p 2 5 。 3 去,其最显著的表征就是以抒情为目的的书法用笔被人们自觉、主动、恰当地 引入到了绘画的范畴中来。障1 强调把书法的笔墨情趣引入绘画当中也体现了文 人的典雅风格。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继续弘扬文人画 画风特点,他们的绘画大都以寄情于景的抒情写意画为主,在当时推动了文人 画的创作和发展。同时,绘画反映出世思想和象征高尚品格的梅、兰、竹、菊、 四君子画也随之流行起来。 明代初年,画家分为以追随宋元文人画的“吴门派”和以复兴皇家院体画 的“复古派”。但明代文人画代表“吴门派”的唐寅、沈周、文征明和仇英, 他们扫除了复辟的“院体”画。他们不仅都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雅士,而且 继承了“士气”的元代绘画传统思想和形式,常常借以绘画和诗书题词来娱乐 自身的思想和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和文学修养。晚明时期,董其昌提出的山水 画“南北宗”的理论拓展了文人画发展的新局面。 “南北宗”论以禅喻画,阐 述了“南顿北渐”的特点。南宗画重写意、崇尚士气和笔墨:而北宗画则是强 调写实的画工画,重功力和形似。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强调了文人画概念, 从而使文人画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也使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到了非常 成熟的阶段。 清初,文人画得到了赵孟烦的“提醒”,“品格眼目皆正耳。 哺1 以“四 王 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们借鉴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及其绘画实践理论,丰富 了南宗画在创作实践中理论的归纳和总结。除“四王 外,清代还有石涛、八 大山人和扬州八怪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在绘画中着重强调个性的情感抒发和 画面中的笔墨趣味,不仅是对自身个体精神的抒发,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民生 关注的人文情怀,从而使文人画在精神的层面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文人画的 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近代以来,关于文人画发展的问题文人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见解。以康有 为、陈独秀为代表的主张变革中国传统文人画,提倡采用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 法的西方绘画;而以陈师曾等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则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人画 的地位和价值,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价值一文,充分地对中国文人画的价 值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阐释;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不赞成 中国画“西化 的道路,中国画要发展自己独特成就,要以特长取胜。 h3 随 着改革开放和西方美术思想的侵入,改革中国画中的文人画成为新的时代要求, 以高剑父、高奇峰、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的留学海外的画家,倡导中西 结合,把写实的西方美术创作观点与中国文人画相融合,创造出了具有时代感 的新风格的文人画,从而为文人画的发展寻找了一条新路子,使文人画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5 1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7 年7 月,p 5 5 0 。 【6 1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转引自张连、古原宏仲编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上海出版社,1 9 8 9 。 l 刀潘公凯艺术之民族性,载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5 年9 。 4 2 1 2 郑板桥文人画产生的文化背景 郑板桥( 1 6 9 3 1 7 6 5 ) 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 和诗人。在郑板桥4 9 岁时,曾在山东范县、潍县担任县令,但因正气被撤职罢 官,之后回到家乡扬州,期间也以卖画来谋生。他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读书、 教书一卖画扬州一中举人、进士一作官一再次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时期,民族和阶级 矛盾非常尖锐。矛盾不仅体现在政治统治方面,阶级对立的思想在文化和艺术 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对立,有一些人极力维护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也有一些思想 进步的人不受传统束缚,积极创新。其中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明末遗民,他们 在书画中表达国破家亡之痛,借画抒发自身的情感思想。据历史资料记载,扬 州八怪说的不是八个人,是一个统称。他们是一群对社会充满不满,但富有正 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都身有体会, 同时对社会也产生了极度的不满和反抗情绪。由于本身所处的阶级地位,不能 在社会中得到公平的对待和体现自身价值,所以只有把这种不满思想寄于画中, 以描绘“梅、兰、竹、菊、松、石 为主要对象,以此来表现洁身自好的思想 情趣。8 1 乾隆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与此同时文 化思想和艺术思潮为适应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些文人士大夫掀 起了艺术思潮的浪潮,其中最有影响力堪称“扬州八怪”。这些人以扬州为活动 中心,这个画派之所以产生在扬州并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第一: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对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的提高。第二: 商贾聚集,文化思想的活跃导致了绘画成为商品,从而也为画家生存提供的一 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第三:民族矛盾的下降,封建民主思想意识兴起。第四: 在商品经济流动中,西方人文思想的侵入,打破了恪守古法的封建思想文化。 第五:清初石涛等人的开创革新局面的画风的影响,以及扬州的地理位置远离 皇群贵族的控制范围,为进步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条件。阳1 当时绘画 以山水、花鸟画为主要地位。山水方面,清初的“四王”继承明末董其昌松江 画派摹古画风,成为清代的正统。而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影响最大,他 们有相近的人生观和艺术观,都注重诗文书画的修养,反对泥古不化,重视师 法自然和主张创新,他们的绘画风格都注重艺术自身的发展和个人的思想情趣 得抒发,并且强调个性的张扬。绘画以书法入画法,寄情于画,从而完善了诗 书画结合的文入画画风。 嗍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7 月第1 版p 2 2 2 【9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7 月第l 版p 2 2 2 壮蟛一 瓮 图2 2 竹石 213 郑板桥文人面的特征 徐悲鸿先生说?“扳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a 物之一,其思想 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 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这句话充分地概述7 郑板桥的文人画特点。郑板桥 的绘画主要以兰、竹、石为主要描绘对象,兼画松、菊、梅。大量竹子以不同 的形式反复出现在郑板桥作品中,加之其别出心裁的诗文题词,使作品的思想 性在精神内涵中得到了极高的表现和升华。郑板桥通过画竹表现出自己傲岸正 直的气概和精神,“借竹把自己与人民的疾苦联系在一起,绘画中体现了“人 文精神”。( 图2 一l 、2 2 ) 他画的竹形状各异,或是清瘦挺拔,或是交叉生长, 用笔于湿并兼,再加上千奇百怪的山石的描绘,构成了郑板桥妙趣横生、生动 活泼的总体绘画风格。 郑板桥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其中三绝中又包含有真气、真诀、真趣。 他在作品中特别强调“真性情”和“真意气”,正表现了这点。郑板桥的书画 具有独创写意的风格趣味和创新的特点他的书法艺术以画法入笔,将绘画之 法融a 书法之中,使楷、行、篆、隶诸书融为一体,从而开到了风格别致的新 书体,也开创了书法史上“六分半书”的先河。( 图23 、2 4 ) 。 杜哲森论文 思想性 ,中国画,1 9 8 2 年p 6 6 6 鬈麓”辩1:瑶。:o 譬p - 世磷 荫厶,丑啦 涨丽- ,之 图2 3 书法 拿瓣 鬻 幽24 书法 在书法章法上郑板桥有“乱石铺街”之特点,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 体会到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不满的痛苦内心( 图2 5 ) 。他主张师发 自然,提倡书法应该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形象中悟出书法意象,书法作品也应 具有绘画美感。在创作方法上,郑板桥注重画竹,并提出“眼中之竹”、“胸 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来体现独具一格的创作方法。他笔下的竹, 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品格的化身。他笔下的墨竹挺劲孤直,剐强有力,具有一种 弧傲、坚强、正气、倔强的品格。在构图方面,郑板桥绘画构图新奇,不拘古 法,具有创新意识,画中所述正是自己所感。 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诗中有画,面中有诗。他的 绘画主张“意在笔先”,用墨浓淡干湿并用,笔法挺拔有力,布局疏密相问, 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画面重视“意趣”,常常以诗词点题,将书法用笔融入画 面之中,使绘画和书法形成了统一体,从而起到了锦上添花之用。郑板桥画竹 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画兰叶是“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另外, 郑板桥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 这些都体现了郑板桥独特的绘画实践理论和艺术风格,郑板桥的绘画进一步发 展了文人画的特点,他在绘画中流露出来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2l _ 4 明清时期郑板桥文人画的影响 明清时期,1 6 4 4 年我国东北的满族入关覆灭明王朝建立了太清帝国。清 王朝为了继续维护统治阶级的封建秩序,一方面严厉镇压反清思想和反抗力量。 另一方面对汉族文人、士大夫严加控制和压迫,更对于一些反封建礼法的革新 思想采取严禁措施。 其。卫棋“育螗档都一一 礁苷,座艇商绽皿瞽瞒;曾岛i轴敏馆活o“x菡停露杀。,莲士瑶;霎i 雹渖孪弦只畏盛枷走 明清时期的文化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在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的 同时,反封建思想也孕育而生了。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要 求,体现在清代美术在不同思想的斗争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局面。在大一 统的封建社会中,各种艺术观念在相互斗争中形成了风格多姿的局面。其中, 既有强调传统的“四王”的出现,也有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笔墨豪放,追 求个性解放的艺术风格的涌现。最值得一提的是郑板桥文人画,他一反正统文 人画派中以写实为主要创作风格的绘画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在文人画的创作 风格中自成家,独具一致。其中,至今影响颇深的就是郑板桥的大量的墨竹 图( 图2 6 ) ,他提出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 理论创下了当时文人画新的高度,直到今天也深受画家们推祟。 图25 竹石图图2 6 竹 在继承前人传统方面,郑板桥主张“学一半,撇一半”,不泥古人,在苍劲 中求画面的生机和活力完善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风。他在画面中能够 运用极少的笔墨,来极大地使自身的情感得到充分和完整的表达。郑板桥的文 人画风的形成在当时变革了之前的以”四王“为代表的传统正规文人画的画风, 唤醒了当时身在疾苦中的劳动人民,为文人士大夫在精神思想上输入了一些新 的血液,也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22 郑板桥文人画的审美风格 221 真我表现,寄情于画 郑板桥应科举早年也担任过知县,后因助农民得罪官府而罢官。在政治生 涯中的坎坷经历,促使他只有在诗画中寻找精神寄托和慰藉。于是,在之后的 生涯中郑板桥创作了大量的文人画作品绘画题材多以竹主要描绘对象。其中, 阻竹为题材的诗画作品举不胜举,以此来表现自身情怀。郑板桥著有大量的咏 竹的诗和写竹之画,这些都与他的从政做官经历有关。他为官作风清正,关心 劳动人民的疾苦。他著有一首咏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体现了郑板桥不屈不扰的顽强精神。 郑板桥通过对大量竹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内心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不满,只 想寻找出能够抒发脱俗、下气的个人情感和表现真我性情的港湾。下面是郑板 桥关于竹一首诗: 篱竹 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剂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己。 这首诗是郊板桥孤傲、正气人格的真实写照。他看透当时社会的黑暗,以 竹自喻,表现出大义凛然和坚强的品格特征,体现了郑板桥寄情于画,表现真 我的文人画审美风格。 2 22 自然主义艺术观表现“梅、兰、竹” ! 纂 髓 溪 川i 图2 7 兰草图 自然主义是文学与艺术创作中的倾向,郑板桥的文人画也不例外。孔子以 岁寒后凋的松象征坚贞的品德;屈子以香花恶草象征君子小人。郑板桥的自然 主义艺术观体现在他对竹、兰、石在画面中的描绘和分析,提出应该推崇物物 平等、人人平等的自然主义艺术观( 图2 7 ) ,目的是使自己的诗画作品能够 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郑板桥作品中这种再现的真实 并非现实生话中原本物象的重复再现,而是现宴生话中事物本质提炼。邦板桥 以竹、兰之类的事物为创作对象,不是仅仅为画兰、竹,而是想借兰、竹这类 象征某种道德情操的事物来表达自己高尚的品德。郑板桥以“竹”写人生,表 现出了自然主义艺术观在文人画中的应用,同时在绘画中也体现了“人文精神” 的艺术谙言。 2 23 绘画创作体现“人文精神” 郑板桥的文人画中包含了有“正气”的艺术特点,所谓正气是指道德高尚、 充满正义的阳剐之气,也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郏板桥绘画创作中“民本 思想”的体现也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他在诗、书、画中对客观事物和社 会的刻画就是其“民本思想“的真实写照。民本思想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许 多政治家、哲学家以及文人学者们都具有民本思想。如:尚书夏书五子之 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目2 8 兰草翻 瑟 瑟 锤 图2 9 水墨兰草 郑板桥文人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来源于其自身的家庭环境以及早年的 生活经历。乾隆二十五年郑板桥所书后叙云:“叹老嗟卑,是一身一家之事。 忧国忧民,是天地万物之事。”显然,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忧国忧民”的 思想,也是郏板桥“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以画寄情,托物言志,用兰、 竹、石的坚贞来作为自己个人追求的目标。如( 图28 、2 9 ) 郑板桥借兰草来 抒发自身的情感,他把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平和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借绘画创 作表达出来,这都体现了郏板桥文人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如:故宫博物院藏邦板桥画竹真迹,画面上旧竹高,新竹矮,题云:“本是 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还有潍坊博物馆臧郑板桥画竹真迹,画面上有 峭壁之兰有山根之兰,题云:“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 ”这两幅 画和题句,表现出郑扳桥对世间的不公和社会不平的批判,充分体现了郑板桥 绘画中的“人文精神”,他给后人币仅留下了一份丰富的文艺财富,其作品中所 包含精神财富至今影响深远。( 近期兴化市举办的关于郑板桥“民本思想”的研 讨会体现了郑板桥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2 3 郑板桥文人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2 3 1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我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诗画的联系,历来提倡诗画结合、取长补短,所谓 “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郏板桥的文人画典型 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中有画” “画中有书”,也就 是“书画同源”。( 图2 1 0 ) 他的绘画和书法一样,都具有“怪”之称。郑板桥 用作画的方法来写书法,用手法的方法来绘画,采用多种用笔方法,并将书法 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使画与诗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尤其在画竹方法 上,郑板桥创新的以“书之关纽透入画中”的艺术特点,使画面看起来非常地 自然和放松 一 :譬。u j j ;譬。j i 。,一。? t ,f - y 旦 , 从 图21 0 墨竹图 23 2 不拘泥于古法,“学七抛三” 郑板桥主张对艺术不要拘泥于古法,要有自己的见解,对传统要“十分学 七要抛三”。在书画方面要有自己的独创性和创新性,风格舍单一取多样化。 此图( 图2 一1 1 ) 是邦板桥墨竹图之一,画面构图奇特,竹杆错落有致,顶 天立地的树立,所画之竹比山石还有挺拔,笔墨干湿皆用,有浓有淡,画面虚 实相问,用书法用笔来描绘竹叶,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的高风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大胆创新的艺术特点。 南束昊龙翰t 野趣有声i 序x 转引自月积寅编著中国i 论辑要,江苏美术版# 1 9 8 5 年p 5 5 9 剡瓤 丢, p 图2 一1 1 竹石倒 | 爹一羚。 辫,童 图2 1 2 竹石i 生l 233 “书之关纽透入于画” 郑板桥将“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用草书中的竖长撇法来表现画面中的竹、 兰之叶。体现了其精湛的书法功底,同时使画面中的书法与兰、竹的表现巧妙 地结合在一起。( 图2 一l i 、2 一1 2 ) 又将“画之关纽透入于书”,试图从从自然 界中领会出书法的意境,从而使书法作品亦具有绘画的美感形式。诚如清人蒋 士铨诗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 见瓷致”。这句话深刻体现了郑板桥书法与绘画统一于一体的绘画风格。 2 3 4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是由唐代画家张 躁提出的。这几个字充分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 象一一艺术形象的全过程。其所要说明的内容就是艺 术必须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要以 自然美和现实美为创作源泉。但是现实中豹物象在 成为艺术作品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意象的处 理,最终使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意念和情感 相融合而形成绘画作品。 彳 换言之,作品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必然带有画家的0 、 主观情趣。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一、 j 、j 、 辑 “手中之竹”的三个绘画阶段,形象的说明了艺术来图2 1 3 璺竹图 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现实,他使现实中的竹经过自身情感的处理和熟练的笔 墨技巧结合起来,变成了“手中之竹”,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手中之竹” 雾 掰骑哆“嚣臻篱 砖莨垮翳拍野凝h 已不是原本的物象了,是艺术作品中的竹。( 图2 1 3 ) 郑板桥绘画作品中体现 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理论充分说明了艺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 系,也体现了绘画创作的全过程。 2 35 “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他将真、草 隶、蒙、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书法特征。( 图2 一l 4 ) 酗z1 4 书法 这四个字不但体现了郑板桥书法上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个人的思想品 质,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看似糊涂,其实并非真的糊涂, 他一方面是看穿社会的黑暗,不想过多参与世人的尔虞我诈,为了少惹事端, 不如糊涂一点。另一方面是形容在官场中的糊涂,想及早从官场中脱身。在清 朝,由于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邦板桥借“难得糊涂”来唤醒世人的同时, 也借此消除自身的苦痛,表达了他矛盾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今天了解郑板桥的 为人、为官之道也有着其现实意义。当官的想要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必须要永远记住多为老百姓服务,不能欺压百姓。作为一个写诗作画的人要 首先学会做人的道理,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一颖善良的心远比文学技巧和作 品的效果更为重要。郑板桥怀有一颗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善良之心,所以他的艺 术作品是佳作。他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文人画在其文人画作品也体现“人 文精神”的美学思想,他的绘画美学思想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 献。 2 4 郑板桥的艺术特征对现代文人画的影响 2 41 继承传统,创新于传统 郑板桥从师法自然开始,进行创新,但又没抛弃传统,他在继承和发扬了 石涛、八大山人绘画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扩大了文人画的表现手法。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画面布局 疏密相间,力求以极少的笔法表现画面的丰富内容,具有“清灌雅脱”的意趣。 此外,他还注重诗、书、画三者的结合,构图多用诗文点题于画面之中,这些 都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具有郑板桥艺术特色的书画特色。 虽然,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但艺术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 应该发扬郑板桥勇于创新的艺术思想,使现代文人画在原有的内涵基础上,更 加的丰富多彩。 2 4 2 绘画创作融入传统哲学思想 郑板桥的绘画融入了传统哲学思想,体现在他对竹情有独钟的表现上,另 外他提出的“难得糊涂”迎人处世的态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对人生采取 积极入世的态度,对劳动人民的疾苦表现出的深切同情,同时将自己的人生态 度寄情于自己的艺术活动之中,是自身的情感表现于作品中,在书法和绘画创 作上为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这都体现了郑板桥的绘画创作 中融入了传统的哲学思想。 2 4 3 “得意忘象,表现自我”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提出“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就体现了“得意忘 形 的美学思想;在魏晋时代就成为顾恺之“传神论 的审美哲学基础。当然, 我们说的“得意忘形 并不是指脱离客观事物,扭曲对象而由作者任意的创作, 而是根据对象的内在特征来达到抒发内心情感的目的。郑板桥的绘画作品中体 现了“得意忘象”的美学思想,他手中的竹比石头还要高大、挺拔,充分体现 了艺术作品中投入了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艺术特征影响甚远。现代齐白石和 黄宾虹都深受郑板桥艺术特点的影响,他们提出的“秒在似与不似之间 的绘 画美学思想,都充分说明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是仅仅是以对象的外形 为描绘对象,而是以艺术家对事物对象内在本质的深刻挖掘,与艺术家本身的 思想情怀相结合为创作的最终目的进行创作的,这正体现了文人画创作中“得 意忘象,表现自我 的艺术语言。 2 4 4 重视绘画修养中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扬州八怪”的画家都反对用笔必用某派某法,他们都强调作画要抒发自 家的真实性情,树立个人的面貌,性之所发,笔之随之,无法无派,无今无古。 n 2 1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 中知名度最高的书画家,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