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摘要 胡适学术独立观探析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陶娟 指导教师崔延强教授 摘要 中国学术在引进现代大学制度之后全面转型,分科促成了学术的发展,学者开始具有独 立的身份。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位大师、巨匠。他认为中西学术的差异根本上是一 种时代性的差异,中国学术完全具备近代化的“历史基础”科学与民主,且完全具有“迎 头赶上”西方学术的可能。胡适在非留学篇中发出了学术独立的最强音,要为不留学而 努力。延续这一想法,他于1 9 4 7 年提出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的学术独立,从 个体而言,是指学者应有独立人格,能摆脱世俗与政治的束缚,以求学术之自由。从国家而 言,意指本国应建立独立的现代学术体系,本国学术机关和高等学校能独立地承担起培养现 代学术人才,从事现代学术研究的重任,最终融入世界学术的发展,旨在“再造中国文明”。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导论部分:概述了学术独立在我国学术发展中的地位,交代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 概况、研究方法和基本脉络。 正文的第一部分:介绍胡适及其学术独立观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他受到杜威的影响确立 了他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是学术独立的浪潮拓宽了他学术的视野和对学术独立的 认识。 正文的第二部分:梳理胡适学术独立观的内容,阐述学术独立观的内涵以及他在台湾延 续学术独立观的梦想。 正文的第三部分:评析他的学术独立观,探寻胡适学术独立观的特质。 正文的第四部分:结合当前建设一流大学的现实,提出胡适学术独立观对于我国大学改 革的几点启示。 结语部分:在现代化的视野下,对胡适学术独立观做简要归纳总结。 关键词:胡适学术独立观一流大学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er e s e a r c ho fh us h ia c a d e m i c 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m a j o r 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a oj u a n t u t o r :p r o f e s s o rc u i y a n q i a n g a b s t r a c t a f t e ri n t r o d u c i n gm o d e mu n i v e r s i t ys y s t e m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i cw e n tt h r o u g h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f o r m i n g ,s e p a r a t ef i e l d sf a c i l i t a t et h ea c a d e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s c h o l a rs t a r t e d t oh a v e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s t a t u s 。h us h iw a sag r e a tm a s t e ri nc h i n e s em o d e ma c a d e m i ch i s t o r y h et h o u g h tt h a t b a s i c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c h i n aa c a d e m i ca n dw e s ta c a d e m i cw a so n ek i n d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 d i f f e r e n c e ,c h i n aa c a d e m i cp o s s e s s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h i s t o r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 c o m p l e t e l y s c i e n c ea n d d e m o c r a c y , a l s op o s s e s sp o s s i b i l i t yo f c a t c h i n gu pt h ew e s t e r na c a d e m i c ”c o m p l e t e l y h us h ip u tf o r w a r dt h es t r o n g e s tv o i c ef o r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i nn o n - a b r o a ds t u d y , a n d t r i e dh a r df o rn o ts t u d y i n ga b r o a d c o n t i n u i n gt h i si d e a , h ep r o p o s e ds t r i v e sf o ra c a d e m i c i n d e p e n d e n tt e ny e a r p l a n si n19 4 7 a sf o r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h us h i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i n d i c a t e dt h es c h o l a rs h o u l dh a v e 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p e r s o n a l i t y , a n dc a ng e tr i do ft h ec o m m o nc u s t o ma n dt h ep o l i t i c a lf e t t e rf o r a c a d e m i cf r e e d o m a sf o rt h ec o u n t r y , i ti n d i c a t e do u rc o u n t r ys h o u l de s t a b l i s h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 m o d e ma c a d e m i cs y s t e m , o u rc o u n t r ya c a d e m i ci n s t i t u t i o na n dt h ec o l l e g e sc a r lu n d e r t a k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t oc u l t i v a t et h em o d e ma c a d e m i c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 w h ot a k et h eh e a v y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f o rm o d e m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 ,f i n a l l yi n t e g r a t ei n t ot h ew o r l da c a d e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r t h e c h i n e s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b e i n gb o r na g a i n ” t h e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p a r t s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es t a t u sf o ra c a d e m i c si n d e p e n d e n ti no u rc o u n t r ya c a d e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i s s u m m a r i z e d ;t h es e l e c t e dt o p i cr e a s o n ,t h er e s e a r c hs u r v e y , r e s e a r c ht e c h n i q u ea n db a s i cs k e l e t o no f t h ep a p e ra r ec o n f e s s e d t h ef i r s tp a r to fm a i nt e x t :h us h is e l fa n dh i sa c a d e m i c s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p e r i o db a c k g r o u n d i si n t r o d u c e d o no n eh a n d , t h er e s e a r c hw a y sa n dm e a n sw e r ee s t a b l i s h e dd u et od uw e ii n f l u e n c e ,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h i sa c a d e m i cf i e l do fv i s i o n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o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w e r e o p e n e du pf o rt h e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t i d a lw a v e i i 两南入学硕十学伊论文a b s t r a c t t h es e c o n dp a r to fm a i nt e x t :t h ec o n t e n to fh us h i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c a r d e d ,a n d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h i s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 丛w e l la sh i sa c a d e m i c s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 c o n t i n u o u sd r e a mi nt a i w a ni se l a b o r a t e d t h et h i r dp a r to fm a i nt e x t :h us h i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i se v a l u a t e d ,a n dt h es p e c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h us h i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i sr e c o g n i z e d t h ef o u r t hp a r to fm a i nt e x t :i n t e g r a t e dw i t ht h ec u r r e n tt h er e a l i t yo ff i r s t - 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s e v e r a l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sa r ep r o p o s e df o ro u rc o u n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r e f o r ma b o u th us h i 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 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 :u n d e rt h em o d e r n i z e df i e l do fv i s i o n , h us h ia c a d e m i c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i s c o n c l u d e db r i e f l y k e yw o r d s :h us h i a c a d e m i c i n d e p e n d e n tv i e w f i r s t - 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己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陶娟签字日期: 2 00 9 年4 月9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陶贿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2 00 9 年4 月9 日签字日期:专夕舢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导论 导论 现代化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主题话语,带来了希望,展示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西方的地 理大发现与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日常生活,是主动进行的;中国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虽 然也开始了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地发现异邦,并从这三个层面依次分别引进、介绍以促 进内部变革,但是在“坚船利炮”面前我们的这个过程毕竟是被动的。以致我们存在的多是 “选择”的焦虑,而非自觉的追问,对于学术事业的探索亦是如此。 胡适作为五四前后那场狂飙突进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在学术领域起了开一代风气的 作用,许多新的学术趋向,学术范式,都同他分不开1 。回归经典在当前已成为潮流,回归传 统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回到哪里的传统,回到怎样的传统? 回到学术转型期的五四先贤, 回到胡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回到经典,回到传统,回到胡适十年之内建立起中国学术 独立的基础的气魄规划,回到胡适对中国现代学术的殷殷期许。胡适对现代化的历史合理性 加以论证,并通过建立近代的学术规范来推进学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这不仅关系到我们如 何重新认识中国的昨天,如何接续,或者批判? 同时也关系到我们现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生 存根基和精神品质,如何辨析,或者超越? 想想我们一个多世纪来的“中西之争”或者“古 今之争”,焦点就在中国传统文化遭遇西方现代性文化以来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反思传统和 回应西学,构成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基底;胡适及“五四学人”从开始就十分自觉地强调 了中国的主体性。在胡适的时代,近代向现代转型,中国的近代是被裹夹着奔跑,现代化就 注定了漫长而曲折深入的进行;在这进程下,学术独立伴随社会的转型而发展,既顺世而生 又异世而立。胡适学术独立观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的大学上,依靠大学的舞台一一建立五到十 所一流的大学,从而建立中国学术独立的基础。自由、民主、科学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核 心命题,也是胡适学术独立观的基础。 学术独立是现代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18 9 8 年严复在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中说:“国 愈开化,则分工愈密,至大之工,奈何其不分哉! ”2 学术独立被正式标举出来,此时学术是 要独立于致用,独立于其它的依附,独立存在。之后,“学”与“政”分,建设一个独立的学 术世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随着旧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逐步走向自主独立的道路,学术 独立也经历了它自己的发展路径。在胡适看来,学术独立首先是学术主体创造新学术的自觉 意识的觉醒,这种新学术有别于传统的“经学中心”主义,是一种开放多元的新学术,研究 科学,也不排斥考据。其次学术独立还有赖于学术主体独立意识的觉醒,因为只有学人自身 能够跳出传统学术的窠臼,才可能去建设一种新学术。再次,现代思维模式和治学方法的初 步转变。胡适在谈到治学方法时指出g 其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 1 耿云志胡适与五四后中国学术的几个新趋向阴浙江学刊,1 9 9 9 ( 2 ) 1 8 2 王拭主编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a 】严复集【田北京:中华书局1 9 8 6 ,8 9 l 两南人学硕十学伊论文导论 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玺本米民族之地位1 。并指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 之独立,此今日之公论也2 。明确提出中国学术应独立于西方的观念。严复把逻辑的方法与实 证的方法介绍进来,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方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胡适在二十年代提出 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与严复对于西方科学方法的介绍有着历史的延续性。 一、研究的缘起 第一,透视胡适教育理想和实践,了解胡适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 和作用 “他在勤奋的一生中,扮演了很多角色: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 基者、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与高深研究的倡导者、二三十年代因发表人权论集而遭受国 民党政府通缉的自由斗士,史学家、考证学者、外交官、公众人物、文化明星等。”3 对于胡 适我们可以“不必赞许,不必惋惜,也不责难;但求了解而已”( s m i l en o t , l a m e n tn o t ,n o r c o n d e m n ;b u tu n d e r s t a n d ) 4 。 胡适1 9 1 0 年九月赴美国留学,获康奈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 从杜威;1 9 1 7 年回国,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1 9 2 2 年被举为北大教务长;1 9 2 6 年 七月出国前在北大讲演“学术救国”,认为“救国不是摇旗呐喊能够行的,是要多少多少的人 投身于学术事业,苦心孤诣实事求是的去努力才行”,1 9 2 8 年4 月出任中国公学的校长,任 期中感到“我们今日还不曾真正有教育”5 于是从组织法律入手,制定正式校规,聘请名流教 员。站在讲台上十分钟后说“我看见你们人多,要哭了”的沈从文就是胡适在中国公学聘任 的教师。中国公学是我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胡适在中国公学做了两年校长,带领学生锐 意进取,开创了中国公学史上的“黄金时代”6 。 1 9 4 6 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提倡“独立研究”,要不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 他人的信仰为信仰,做有主见的个体,独立思考。1 9 4 7 年5 月出席北京大学校友会的聚餐会 时认为北大的精神是“自由与容忍”,包容学生的个性,提倡独立思考和研究学问;同年8 月提出发展教育的十年计划,之后写成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强调要办重点大学。留 学美国的经历,使他进北大伊始便有意识把北大建成大学概念与管理观念均为第一流的现代 化大学,以现代化的视角提倡北大应该全力攻钻高等学问与高等学术,目标是“提高”与“创 造”。在北京大学对高等学问建设的关注与实践,对北京大学精神的影响绕不开胡适。所以, 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胡适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 胡适审查报告- - a 三松掌全集( 第三卷f c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 0 0 0 2 3 2 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a 】金明馆从稿二编【c 】北京:三联书店,2 0 0 1 3 2 1 3 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 】北京:三连书店,1 9 9 6 1 1 2 4m i n c h i hc h o u 胁s h i ha n d i n t e l l e c t u a lc h o i c ei nm o d e r nc h i n a a n na r b o r :n i e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c h i g a n p r e s s 1 9 8 4 4 5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8 1 6 杨亮功著胡适之先生与中国公学川传记文学,1 9 6 3 ( 3 ) 4 8 2 两南人学硕十学伊论文 导论 第二,挖掘胡适提出的学术独立十年计划体现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旨 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胡适在1 9 4 7 年出席中央研究院面见蒋介石时,正式提出了他的“十年高等教育发展计 划”,一个月后又根据这个“发展计划”撰成专文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公诸于世。 这份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的核心意见有两条:第一条是在十年之内,集中国家的最 大力量,培植五个到十个成绩最好的大学,尽力发展他们的研究工作,使他们成为第一流的 高等教育与科研学术的中心。第二条核心意见是,“大学的观念应该革新与修正,今后中国 的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 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1 这两条针对- j j l 大的实际,包含了对办重点大学的方 向性规划。他从积贫积弱的国家考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科学不发达,学术未建立。 胡适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和知识探求的使命。这反映在治校方面 是教授治校,并秉持了“无为而治”的治校主张,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注意于学校的重要问题, 赋予各主管以事权,并为之排除困难,因此养成各人自动自发的工作精神。其次是抵制党化 教育,坚持自主办学。推行“党化教育”是国民党掌握政权后的基本国策,所有大学生要“一 律参加孙总理纪念周及其他革命纪念日,以增进爱护党国之精神”。国民党这种把一个人或一 种思想神圣化,是专制制度的主要特征,目的就是让全体国民变成不会思考的驯服工具,抹 杀个人的存在。胡适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保护学校的独立性。罗尔纲回忆说,在中国公学读 书时,“进了学校,首先使我痛快的,是不挂国民党旗,星期四上午不做国民党纪念周。”2 胡适在北京大学和中国公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大丰富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和 理论宝库。 第三,通过研究胡适做校长时的学术独立观,有益于深化和推进大学校长治 校的研究 大学校长是一切有关大学发展问题的汇集点与大学发展战略的决策者,对于大学发展至 关重要3 。在美国高等教育界有一种观点,产生一所知名的大学首先需要一位杰出的校长,其 次才是其它的因素。就像曾任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在他的大学和美国未来一书中 所指出:“大学要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取得成功和进步,最重要的一环就在于大学校 长能否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 胡适一生中曾两次任校长,一次是在自己的母校,中国公学;一次是在北京大学,并且 他与北京大学是同一天生日( 十二月十七日) 。胡适在北大校长任上认真筹划过教育文化应 列为宪法专章的提案和与1 8 位教育界国大代表联合提出的请政府注意教育问题的提案。 1 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4 1 4 6 2 罗尔纲著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m 】上海:三联书店,1 9 9 5 8 9 3 胡国铭著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研究【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0 4 2 3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导论 并着重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亦为施行民主政治之基础。当今宪法正在制订之时,政府即 将还政于民,尤赖教育之普遍推行。”1 1 9 4 7 年夏,胡适专门写信给白崇禧与陈诚,提议在北 京大学集中全国研究原子能的第一流科学家,专心研究最新的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并训练青 年学者,以为将来国家大用。他己亲自联系了钱三强、何泽慧、胡宁、吴健雄、张文裕、张 宗燧、吴大猷、马仕俊、袁家骝等九人,这九人“皆已允来北大”。这项建议最后虽未能施 行,但他为中国的现代核物理起步超前地描画了一幅蓝图。胡适自己所讲的“无为而治”的 治校态度,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提纲挈领的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这为今天大学校长主 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眼光、气魄、规划和发展一所学校,校长的角色定位等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以史为鉴、以史鉴今,所以研究胡适的学术独立观以期对今天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有 所借鉴。 二、文献综述 胡适在他身后二十多年是存在争议的,所以研究胡适的文章在国内发表的大都始于八十 年代末。就笔者所查阅的关于胡适学术独立的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归纳了胡 适在北大和中国公学的经历和教育态度:邓广铭的我与胡适讲述了他留在北大后,胡适 对他的言传身教,特别是胡适治学的态度和为人的印象。罗尔纲的胡适琐记着重记述了 胡适主持中国公学的岁月以及他的日常生活的点滴。梁实秋的怀念胡适先生中讲胡先生 的人品,比他的才学,更令人钦佩。 其二,研究胡适的学者对于胡适与大学及学术的观点:胡适研究论稿( 耿云志著,科 学文献出版社2 0 0 7 年版) ,文中引用了胡适话语,学术对国家承担着特别重大的责任,高等 学校是创造新学术的冈地,而“学术是国家无形的财富,也是无尽的财富”2 认为散见的胡适 教育实践和思想需要梳理和系统化的归纳。1 9 9 4 年白吉庵,刘燕云编著了胡适教育论著选, 以及姜义华编的胡适学术文集教育收集归纳了胡适有关教育的演讲、文章和书信。胡 明的胡适关于大学教育设计达略从非留学篇到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江 淮论坛,1 9 9 3 ,3 ) ,认为胡适是一个学术救国论者而不是教育救国论者,但他把教育主要是 大学教育与救国的关系看得最为密切,大学教育与学术的独立发展与救国本来是联系在一起。 在胡适眼里,一个国家有没有合格的大学,大学教育的成败与这个国家的盛衰休戚关系直接, 大学通过它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设计,建造的独特功用担负着振兴国家义不容辞的巨大责 任。 其三,现今对胡适高等教育理念研究的论文和文章:李运昌的胡适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 0 0 8 ,1 ) ,提到胡适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心的自由主义 知识分子,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是其再造文明这一终生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高等教育思 1 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4 1 7 6 2 转引自胡颂半编胡适先生年谱简编【m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 9 9 0 9 5 4 两南夫学硕十学位论文导论 想主要体现为科学与人才并重、坚持学术独立与追求思想自由的教育理念。庞国斌的f i j 适 的高等教育思想述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0 ,3 ) ,提到国家应该注重高等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国家学术研究的中心。马德坤的试论胡适的教育思想与教 育实践( 理论界,2 0 0 7 ,1 1 ) ,提出胡适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可以归 结为:以提倡新文化运动为主要贡献,积极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普及,力倡学术教育的 独立,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尽心尽力。刘青汉的胡适之大学理念(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2 0 0 7 ,7 ) ,认为胡适的大学理念是全球背景、人类眼光和民族立场的理念,是历 史积淀中的现代理念。王志彦的论胡适与高等教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 0 0 8 , 3 ) 论述了胡适以学术独立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王翠华的胡适对台湾科学体制的奠基: “学术独立”梦想的延续(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2 0 0 2 ) 把胡适的“学术独立”归纳为根本与学术社群的价值自主无关,也与任鸿隽等民初科 学家所提倡的“本土化”科学研究以达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同,主要诉求仍是寄望国家在顾全 政治、军事之余,能够扶植摇摇欲坠的学术生机,策略上也只能从培植人才做起。 胡适的学术独立观是与北京大学为依托逐步发展的,思想的复杂性与现实条件的制约性 是同步发展,互相制约融合的。他为北京大学罗致人才,勾画建立原子物理研究中心的蓝图, 在今天我们建设一流大学的背景下,胡适的学术独立观值得我们考察与借鉴,也还留有后续 研究的空间。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统合目前的研究资料,可以从学术渊源入手来探讨胡适学术独立观,然后再根据他的学 术独立观来探讨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因此,本文将做如下安排: 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胡适的中西教育,以及他本人思想的倾向,以便探讨形成他学术 独立看法和观点的渊源;第二部分根据史料介绍他的学术独立观形成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第三部分用史料结合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介绍和分析胡适学术独立观的内容,提出的意义和价 值并作简单评述;第四部分用史料结合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介绍和评述胡适学术独立观对当下 大学改革和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 在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并借助数字化图书馆( 超星电子图书、中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c n k i 学术期刊、国家图书 馆数据库) ,从而使本研究具有前人的研究背景和基石。 5 两南大学硕+ 学伊论文胡适及其学术独它观的背景 一、胡适及其学术独立观的背景 近代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这批人的成 长及其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特定的时代环境,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或多说少的反映着那个 时代的特征;同时,他们也创造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征。胡适的各项思想离不开他所处的那 个环境,他的学术独立观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特征是分不开的,同时其学术独 立观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谋求自由平等的大潮流是一致的。英国有句谚语:“说不尽的莎士 比亚”,借此来说胡适,也是颇为合适的。 胡适在近代史上是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但其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已被大多数学者所 肯定。正如胡明先生在胡适文化学术思想中指出:“胡适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者中是学 科领域涉猎最广、研究面最宽的一位,有所谓十项全能之美称。他在思想史、哲学方法 论、认识论、逻辑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版本目录、校勘辨伪等领域均沉替下来 做过一番理论探索工作,写出一大批有很高学术造诣的研究专著和文章,在诸多学科做出了 开风气的重大贡献”1 。胡适留学康奈尔大学,对美国的文化和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非留学篇中说到:“吾国今日处新旧过渡、青黄不接之秋,第一急务,在于为中国造新 文明”要以国内教育为主,而以国外留学为振兴国内教育之预备,然后“吾国文明乃可急起 急追,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2 。 ( 一) 胡适其人 胡适( 1 8 9 1 年1 2 月1 7 日一1 9 6 2 年2 月2 4 日) ,学名洪驿,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 之,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父亲胡传,字铁花,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母亲冯顺弟2 2 岁后寡居, 操持家务。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提倡 健全的个人主义精神。他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1 胡适的学术人格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 e r s o n a ”学术界基本认同其原意是指“面具”( m a s k ) 。在众 多的人格概念及其阐释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方和西方,表现出很大差异。西方人格 学研究,更多的是从心理学、哲学的角度诠释其含义,更注重其个体性。而东方人格学研究, 则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层面加以诠释,特别强调其“群体化”的特征;中国更侧重人的道德 水准与道德理想境界作为人之为之的规定,所以人格就往往成为“人品”的同义语。本文界 定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调节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人( 包括人自 1 胡明著胡适学术文化思想f j 】炎黄春秋,2 0 0 0 ,1 1 2 2 胡明胡适关于大学教育设计达略从非留学篇到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j 】江淮论坛,1 9 9 3 ( 3 ) 6 两南人学硕十学伊论文 胡适及其学术独立观的千宁景 身) 的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气质与行为准则的总和;以先天的气质禀赋为不 可忽视的基础,又以后天的环境为决定的因素;它是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心理素质 的外化,又是其行为准则在付诸实施时的体现,而胡适的学术人格是建立在胡适人格基础上 的学术导向。 从传记材料可以看出,胡适的人格特征是逻辑思维缜密,理性思考能力主导,人格素质 明显地倾向于理智方面。“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 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1 童年的 胡适自然而然地压抑了活泼的天性,压抑了情感,刻苦学习,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内容。 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因此,落下了像个先 生之名。既有了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2 。 胡适从小被要求行为表率,成为榜样,不能居于人后,出国留学看到自己祖国贫弱,因而发 出“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胡适童年经历所造成的性格,具有谨慎机敏,理性稳重,行为表率的成分。胡适理性, 敏感,善于把握先机的人格特质使胡适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聚集着虬怀疑”、“辨伪”和“求证”。 因此,胡适在确定认识对象的选择框架之后,便直奔事实与实证的杜威实验主义大门而去。 正是由于胡适理性成熟敏感,逻辑思维缜密的特点,他能够及时地把握,体味出中国文化、 教育变革的时机,才使他的学术独立观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站在潮流的前列和时代的高度。 胡适重实际、轻“主义”;重实证,轻盲从;重方法,轻内容;重求是,轻权威;重创新, 轻成说,构成了胡适学术人格的基本特征。他的学术人格是他的独立人格在学术领域里的延 伸,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不事权贵”的“直笔”风骨,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 理念与西方近代文人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自由的人文精神的一种嫁接。但胡适怀疑成癖、 考据成瘾、方法成狂、问题成论则是他学术人格的缺陷。 2 胡适的教育背景 胡适的“破蒙”教育开始于三岁,他父亲教胡适认字。最先读的书,是他父亲亲自编写 的体现儒家人伦和程朱理学精神的学为人诗、原学二本。读私塾时,为了使先生能够 尽心尽力的教,学费都是加倍的给,并叮嘱先生:“每读一字,须讲一字意思,每读一句,须 讲一句的意思。”3 先生掰开揉碎,由浅入深的讲解,使胡适受益匪浅。认为他一生最得力的 读书正是他“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4 。他回忆说:“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及比较近代的宋 明诸儒的论述,我在幼年时差不多都己读过”5 。这些经史典籍的熟读,为他后来做学问,打 1 胡适四十自述【a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 集f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2 6 2 胡适四十自述【a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l 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2 2 9 3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4 9 4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 】北京:北京大学f j 版社,1 9 9 8 1 5 9 5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7 8 7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 胡适及其学术独立观的背景 蔓曼! ! 曼! 曼曼曼曼皇皇曼曼曼 mm a 舅 下系统的旧文基础,为自己国家的文明所熏陶、震撼,心怀民族认同,强调认同国家概念。 七年的海外留学时期,胡适学习了德国文学、法国文学、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政 治学和经济学,这些学科的学习构建了胡适的知识体系,为他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对胡适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胡适回忆,他当年之所以转学哥伦比亚大 学,便是因为对杜威和实用主义哲学发生了兴趣。实验主义作为美国式实践理论概括,强调 以人的“经验”出发,主张用行为效果来证明思维的合理性,根据事实效果来判定修正信念, 带有强烈的反教条主义和反思辨哲学的色彩,体现出一种开拓、进取、行动和成功超过一切 的美国风格。 他说:“我写先秦名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都是受那一派思想的指导。”1 实验主义 对于胡适,是贯穿他学术生涯命脉,是指导他学术活动的原则。这对他后来倡导教育救国, 学术独立,改革北大的考试制度,以及政治和生活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新思想的汲取,延展 了他发现问题的思路,也构建了治学方法论。他提倡的“输入学理”其实就是要输入西方的 新科学,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在“整理国故”时主张“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方法上, “要虚心接受两洋学者研究古学的方法”;材料上,“欧美日本学界有无数新法门”,可以给我 们添无数借鉴的镜子,认为“学术的最大仇敌是孤陋寡闻”。 扎实的国学知识和留学海外的经历使他站在一个高度上审视中国的现状和将来,敏锐的 发现问题,认为要早准备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储备人才,掌握前沿学术研究方法,集 中设备的利用,并且培植五到十个一流的大学,国家才可以复兴,才可以做到学术独立,从 而使国家走上学术独立的路,国家有学术独立的地位。 ( 二) 胡适学术独立观的思想渊源 1 9 0 4 年至1 9 1 1 年,胡适在上海接受了六年的新式学堂教育。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梁启 超的维新思想和当时盛行一时的进化论。赫胥黎、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哲学方法论“存疑主 义”则直接启迪了胡适的改良思想,他认识到要改变祖国现在的落后状态,在世界学术的舞 台上有自己的地位,保持独特性同时具有共融性。胡适受到“新民说”和进化论的熏陶影响 了胡适的学术独立观,同时学术独立的浪潮在社会上回荡,使他进一步理清对学术独立的认 识和看法。 1 梁启超的“新民说” 1 9 0 4 年在澄衷学堂,胡适第一次接触到了“言论自由”思想,第一次读到梁启超的新 民说和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融贯中西文化的“新民说”是胡适个人主体意 识的思想启蒙,人的“新”是国家“新”的基础,社会才有发展的可能性,学术才能发展, 1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a 1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 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6 0 1 8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胡适及其学术独专观的背景 融入世界的大潮。1 梁启超将国家视为一个“积民而成”的整体,若要实现救国的目的必须革 新封建专制政体,“必取数千年横暴混浊之政体,破碎而齑粉之”2 认为革新政体的动力来源 于民众,如果其民怯弱、涣散、混沌,犹如一个人的身体“四肢己断,五脏已瘫,筋脉己伤, 则国家必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救国必先“改造中国的民族,要把这老大的病夫民族,改造 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 梁启超进而提出改造民族、做新民应坚持走“自新”之路,除旧而布新3 ,以谋求个性解 放与个性发展,胡适赞同“改造民族”的观点。胡适盛赞新民说的最大贡献在于“指出 中国民族缺乏西洋民族的许多美德”4 赞同他关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最优”的结论,这些论断 使胡适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使他相信世界上除中国之外还有其他上等的文化和民族,为他后 来留学美国接受美国实验主义思想莫定了思想基础。此外,梁启超的思想还直接影响剑胡适 对学术独立观点的表述。 2 赫胥黎的进化论及其“存疑主义 胡适曾总结道:“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 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 质与功用。5 进化论对胡适的影响体现为:胡适认为进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客观过程,所以他 否认社会变革有“蹴而就”的“根本的解决”,他终生不肯接受任何笼统的“主义”和学说。 他只相信“一点一滴的改革”和“一点一滴的解放”是可行的进化。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解释 胡适对待学问的态度,这还可以解释胡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号召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 观点。他号召大家少谈一些空洞的主义,多研究一些具体的问题,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的 谋求进步。花十年的时间打下学术独立的基础,就是在此思想指导下的体现。 胡适号召人们应该学习赫胥黎与达尔文的做法,广泛搜集证据、以观察与实验来证明事 实。这条路“不是一条用理想的蜘蛛网丝织成的道路,乃是一条用事实砌成的大桥”。胡适认 为正是“存疑主义”、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和大量证据的发现促使赫胥黎和达尔文最终揭示出进 化论的真理。胡适视科学的方法为解放思想和革新思想的唯一工具,只有那证据充分的知识, 方才可以信仰。凡没有充分证据的,只可存疑,不当信仰。由于“存疑主义”的提出,“十九 世纪前半的哲学的实证主义( p o s i t i v i s m ) 就一变而为十九世纪末年的实验主义( p r a g m a t i s m ) y ” 6 胡适正是以“存疑主义”的方法论沟通了与杜威实验主义的联系,而杜威的思维方法直接影 响到了胡适的学术独立观中的建议。 1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a 】饮冰室合集之四【m 1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8 9 5 4 2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a 】饮冰室合集之四【m 】北京:中华书局f j 版社,1 9 8 9 6 4 3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a 】饮冰室合集之四【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8 9 1 0 6 4 胡适四十自述【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 9 8 9 5 6 5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a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3 3 1 6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a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 】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 9 9 8 6 3 1 9 两南火学硕十学传论文 胡适及其学术独立观的背景 ( 三) 胡适学术独立观的时代背景 学术独立的提出,首先是对两学东渐的回应。有觉悟的爱国仁人,从不同立场和观念掀 起学术独立的举动,随着近代西学东渐过程的加速推进,不管是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 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还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都有对中国文化学术的 保护意识。学以致用或“经世致用”本为中国的传统,“学而优则仕”更是华夏千古真理。因 此,有识之士时有学术附庸于荫方的担忧,也常存在学术受政治干扰或依附本国政治的焦虑。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胡适建基于以上认识,看到了不同的侧面和重点,形成胡适自己的学 术独立观,有如下两方面时代背景。 1 中国学术独立于西方,民族自主意识的加强 清末,留学欧美日本的浪潮蜂起,近代西方教育体制的确立,西式大学的兴起,无疑对 中国文化学术传统具有强烈的冲击。王国维认为,做学问应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 用也1 。章太炎论述中国学术时更有极为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兄弟两人房子买卖合同样本
- shareholder 英文合同样本
- 产品 模特 合同标准文本
- 会议室合同范例
- 共享陪护床合同样本
- 上海电梯安装合同样本
- 买房 装修款 合同样本
- 个体经营 租房合同标准文本
- 供货及结算合同标准文本
- 不可抗性 合同样本
- 清明节的中医养生和保健方法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健委-202403
- 新生儿头部护理课件
- 如何培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 全科医学培养的病例讨论教学
- 智慧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
- 2020年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ACS患者救治总流程图
- 防爆检查五十条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