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drm范式中编码条件对正确和错误记忆成绩的影响.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drm范式中编码条件对正确和错误记忆成绩的影响.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drm范式中编码条件对正确和错误记忆成绩的影响.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drm范式中编码条件对正确和错误记忆成绩的影响.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drm范式中编码条件对正确和错误记忆成绩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错误记忆是近年来有关记忆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它有着重要的 应用价值,同时,它拓宽了记忆研究的领域,对于我们理解记忆的本 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d r m范式是一种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诱发可靠错 误记忆效应的实验范式。 本文在简短地回顾有关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 概述其当前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两个实验考察d r m范式中编码条件对 正确和错误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某些实验前的假设被验证了,但也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两个实验都观察到了显著的错误 记 忆效应。实验 1操纵指导语、学习时间和项目 类型。发现指导语对 正确和错误再认率都没有影响,学习时间对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效应 不同,前者随学习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后者在不同学习时间中无规则 变化。实验 2操纵测验延迟、学习时间和项目 类型。结果与实验 1 的 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发现学习时间对不同项目 类型的不同的影响模 作者在两个实验间差异的基础上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的看 正确和错误再认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结合有关错误记忆的各种 式来 理论,多重编码说可以对本研究的结果给出最为恰当的解释。 关键词:d r m范式 编码条件 正确记忆 错误记忆 ab s t r a c t f a l s e m e m o ry i s a n e w f o c u s o f c o g n i t i v e a n d n e u r o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y t h a t h a s a t tr a c t e d ma n y r e s e a r c h e r s a t t e n t i o n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d r m p r o c e d u r e i s a l a b o r a t o ry p a r a d i g m t h a t c a n p r o d u c e r o b u s t f a l s e m e m o ry . i n t h i s t h e s i s , a b r i e f h i s t o ry o f f a l s e m e m o ry r e s e a r c h a n d i t s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a r e r e v i e w e d f ir s t . t h e n , t w o e x p e r i m e n t s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t o e x a m i n e t h e e ff e c t s o f e n c o d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o n c o r r e c t a n d f a l s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i n t h e d r m p a r a d i g m . i n e x p e r i m e n t 1 , t h e v a r i a b l e o f i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 s t u d y t i m e a n d t y p e s o f i t e m a r e m a n i p u l a t e d , w i t h d i ff e r e n t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s t h e b e t w e e n - s u b j e c t v a r i a b l e a n d th e o t h e r t w o a s w i t h i n - s u b j e c t v a r i a b l e s . i n e x p e r im e n t 2 , t h e t w o w i t h i n - s u b j e c t v a r i a b l e s i n e x p e r im e n t 1 a r e r e m a i n e d w h i l e t h e b e t w e e n - s u b j e c t v a r i a b l e i s r e p l a c e d b y t h e d e l a y o f t e s t i n g . i n t w o e x p e r i m e n t s , s o m e o f t h e a u t h o r s h y p o t h e s e s a r e c o n fi r m e d , w h i l e s o m e a r e n o t . i n b o t h e x p e r i m e n t s r o b u s t f a l s e m e m o ry a r e o b s e r v e d . i n g e n e r a l , t h e p a tt e rn o f t h e r e s u l t s i m p l i e d t h a t d i ff e r e n t m e c h a n i s m s r u n i n t h e c o r r e c t a n d f a l s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 a l l 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d e t a i l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t h e d i ff e r e n t th e o r e t i c a l p o i n t s o f f a l s e m e m o ry p h e n o m e n a . a s f a r a s t h e d i ff e r e n t t h e o r i e s a r e c o n c e r n e d , t h e m u l t i - e n c o d i n g th e o ry s e e m s c a n g i v e t h e b e s t e x p l a n a t i o n t o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 k e y w o r d s : d r m p a r a d i g m , e n c o d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 c o r r e c t m e m o ry , f a l s e me mo r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寸 i 2:t .r 弓 。 期 :o (k , . 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 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牛 s ! ) 1 0 ,i-. 6 份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凰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_ 电话: 邮编: 1前言 1 . 1 错误记忆的界定和简短研究历史 错误记忆顾名思义就是记忆发生了错误,对其的研究是当前心理 学研究中的 一 个热点 1 -2 1 。 对错误记忆的界定可以 从 广义和狭义的 两 个 方面来进行。广义上的错误记忆泛指一切形式的记忆扭曲现象,或曰 记忆的不精确性。 它是相对于精确记忆 ( a c c u r a t e m e m o ry) 而言的。 从 历史的角度看,人们对记忆现象的研究是一个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的过 程。最开始人们只关注记忆的精确性,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信息 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和机制,研究的对象仅限于那些可以成功 提取的内容。后来人们开始关心那些不能提取的信息的命运,即关于 遗忘的研究。如关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机制的研究就试图揭示, 导致遗忘的 根本原因究 竟是信息的自 然衰退还是其他信息的 千扰3 1 9 而错误记忆的研究则让人们开始审视记忆研究多面体的一个新的侧 面,即关注记忆过程是怎么发生歪曲的。记忆会发生错误,这提示记 忆不是一个机械的保存过程,而是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 尽管这种加 工会导致错误) ,从而进一步揭示记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从 这个方面上说,错误记忆研究是与当前心理学中所流行的认知建构主 义思维一致的。因此说,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人们 开始关心信息被扭曲的机制,还在于它拓展了记忆研究的领域,从而 使人们可以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趋近或揭示人类记忆的本质。 狭义的错误记忆现象更多地是在一些特定的认知研究范式中所发 现的。这是一种诱发性的错误记忆。在实验过程中,人们运用一定的 程序可以诱导被试提取出一些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所未曾经验过的事 件。 因此有研究者将其界定为人对未曾 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4 。 狭义的 错误记忆研究多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因其客观规范性而受到更多研 究者的关注。 错误记忆研究的简短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范式阶段和范 式 研究阶段, 两 者以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 1 9 9 5 年重新启 用d e e s e 于 1 9 5 9年所发明的一种研究程序进行错误记忆的研究为划分点。在此之 前,有关此现象所进行的都是一些自发的零散的研究。人们把错误记 忆视为正确记忆的一种偶然的偏离,认为它是由记忆机制偶然运转的 失误所造成的。所使用的研究范式也是多种多样,缺乏系统性和规范 性。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错误记忆的最早的论述是在弗洛伊德的著作 之中。早在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郎把人的记忆障碍分为遗忘与虚假 回忆两种。 他认为所谓的虚假回忆也就是记忆发生了错误, “ 一旦他身 陷在记忆错误里,他决不会自以为错,反而要强调那存在于脑海中的 客观事实他不相信这只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产物,却积极寻找证据 来支持他的记忆” 5 1弗洛伊德的论述主要是根据他自己的临床观察臆 测产生的,缺乏科学实证性。因此我们看到,尽管他的论述与我们当 前对错误记忆这一现象的界定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却没有受到实证研 究者的重视。另一项有关错误记忆的早期工作是由记忆研究的先驱之 一著名心理学家b a r t l e tt 进行的。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进行的“ 幽灵之 战”实验表明,被试有一种对所要求进行复述的材料进行加工使之合 理化的倾向。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记忆的 “ 不精确”现象。b a r t l e tt由此 认为记忆不是被动的保持, 而是主动的 建构6 1 1 9 5 9 年, d e e s e 进行了一项当 前错误记忆研究的先驱性工作7 1 。 他 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些词列,这些词列的一个特点是其中所有的项 目 都与一个关键项目 有语义的相关,但是该关键项目 本身并不出现在 词列中。学习之后要求被试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被试除回忆出先前所 学习过的列项目 之外,还回忆出了许多学习中所未曾出现过的关键项 目。 这本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结果。 然而遗憾的是, d e e s e 的工作在当时 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认知心理学中关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始于u n d e r w o o d 。 他引入了一项 持续再认范式。 在这一范式中, 被试就先前学习过的词、 相关诱饵 ( 即 先前有关联词出现过的新词)和无关诱饵 ( 先前没有关联词出现过的 新词)进行再认。结果通常是对相关诱饵的错报率稍高于对无关诱饵 的, 表明了 错误记忆的存在8 1 1 . 2 错误记忆的当前研究 错误记忆研究己经成为当前记忆甚至是整个认知领域的一个新的 研究热点。 这与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的工作分不开的。 1 . 2 . 1 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 的工作 如前所述,早在 1 9 5 9 年 d e e s e 就曾进行过出色的工作揭示出我们 现在所理解的错误记忆现象的存在。 然而在当时不论是d e e s e 本人还是 其他研究者都没有给以 足够的注意。 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说这一对 错误记忆的研究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被忽视了3 6 年 q 。 而正是这两 位研究者重新发现了d e e s e 研究的重大意义, 并使这一研究吸引了众多 研究者的兴趣。r o e d i n g e r 和mc d e r m o tt在 1 9 9 5 年的工作主要有三点 意义。 第一,验证d e e s e 的发现,郎在一个单一测试 ( s i n g l e - t r i a l )的 自由回忆范式中,可以产生出大量可靠的、可预见的列外项目的侵入。 第二, 将d e e s e 的发现进行推广,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材料上构建 了一些新的类似的词列, 二是在测验方式上, 除了有d e e s e 所应用的自 由 回 忆测验之外, 还追加了 一 种再 认测验。 第 三, 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 t 还在实验中应用了t u l v i n g的 记得/ 知道程序以 考察被试对其记忆的现 象学经验。结果是出人意料的,被试对关键诱饵的判断多是记得,而 非代表熟悉性的知道 i 1 1 . 2 . 2 当前错误记忆研究的几个领域 当前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目 击者证 词和受暗示性研究,早期经验和创伤性事件的记忆,事后误导信息所 导致的记忆紊乱,真实环境中的错误记忆,虚假名誉范式,持续再认 范式和d r m范式等。 其中前面主要为日 常情境中的研究, 而持续再认 范式和d r m范式则主要是实验室条件中诱发错误记忆研究9 约4 0 年前u n d e r w o o d 曾展示出一种较低水平的错误再认。 他以 每 l o s 一个词的速率向被试呈现一列2 0 0 个词, 在每一个词呈现时被试要 指出,该词在此列中是第一次出现还是以前曾经出现过。u n d e r w o o d 报告一个给定词的错误再认会受先前呈现过的与之有语义相关词的影 响。 通常, 在这一范式中 所观察到的错误再认率都低于5 0 % s 。 但在某 些条件下,当被试学习大量与一个新的测验项目 有概念或知觉上的相 似性的项目 时,利用该范式也可以得到更为强劲的错误再认效应p 0 7 持续再认范式代表了实验室条件中关于错误记忆研究的一个方向。特 别是近年来, b r a i n e r d 等人报告利用该范式的特定变式可以诱发出错误 再认的反转 1 1 ,因而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 d r 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研究是当前错误记忆研究的主流。下面我 们对其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该范式。 1 . 3 d r m范式中的错误记忆研究 1 . 3 . 1 错误记忆的 特点 许多有关错误记忆的实证研究都得出了一些较为一致性的结果, 我们对之进行概括,得出错误记忆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 . 3 . 1 . 1 错误记忆的产生具有强迫性和坚持性 ( p e r s i s t e n c e ) r o e d i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 ( 1 9 9 5 ) 的 研究以 及 许多 后继 研究 都 表明 , 由d r m范式所引发的 错误记忆现象是相当 活跃且不易消除的 1 .2 ,1 2 1 。 例 如, m c d e r m o tt ( 1 9 9 6 ) 研究表明, 两天的测验延迟会使对错误回忆的 概率超过正确回忆的概率。在实验2中, 他想通过多次的学习一 测验程 序来减少或消除错误回忆效应。然而尽管这种效应确实被减小了,却 不能 被消除,即使是在5 个学习 一 测验序列之后 1 2 1 在另一项研究中, m c d e r m o tt 和r o e d i g e r 对d r m范式做了稍微的 改变,他们在一半的列中放入了相关的联想项目,但在另一半列中则 不放。他们这样做试图确认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被试能够区分关键的联 想子呈现和没有呈现的情况。但结果显示,即使就错误记忆现象对被 试进行了明确的通知,告诉他们要特别注意相关的联想子是否曾出现 在列中, 并且在每一个巧一 词的列之后立即进行一个项目的再认测验时, 被试在完成这种简单的任务时的表现相当糟糕,警告提示条件下和即 时再认测验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分别为. 6 4 和. 3 8 。 这暗示这种记忆错觉 是相当活跃的,并且极少受指导语操作的影响 1 3 1 在 一 个 与m c d e r m o tt 和r o e d ig e r ( 1 9 9 8 ) 的 实 验3 类 似的 实 验中, g a l l o 等发现对被试的警告足以降低 ( 但却不是消除)跟在八个联想列 呈现 之后进行的 最终的 再 认测验中的 错 误再认效应 1 4 1 。 但在g a l l o 等的 实验中,关键的相关词却从未出现在任何列中。因而 mc d e r m o t t 和 r o e d i g e r 认为g a l l 。 等所观察到警告操作的效应可能被高估了 1 3 1 1 . 3 . 1 . 2 错误记忆既有语义启动模式,也有知觉启动模式 p e s t a 等在研究情色性 e m o t i o n a l ) 词的错误记忆时, 对传统的d r m 列作了改动。词列中的词与关键诱饵并没有语义上的联系,而是作为 关键诱饵的正交词出现的。结果这一设计产生了对情色性诱饵的显著 的错误记忆效应,尽管在学习列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情色性词。与传统 的d r m列相比, 被试对非情色性诱饵的错误记忆要多于情色性的, 但 一旦它们被再认为旧时,就多被评为是 “ 记得” i . m c d e r m o tt的 研 究也表明,关键的未呈现的项目 上有知觉启动的发生,尽管其程度要 低于真实呈现的 词 1 6 1 k o u t s t a a l 等在对错误再认的年龄差异效应进行研究时用含义模糊 的图片作材料。 他们的实验程序不同于典型的d r m范式, 但其中的大 范畴条件 ( 在知觉特征上同属一个范畴的图片有六个出现在学习阶段 中, 另一个作为相关干扰子不作为学习项目) 与d r m学习和测验程序 相当。结果发现,当在学习和测验阶段都没有语义标签的情况下,不 论是年轻 还是 年老被 试的 错误再认都在4 0 % 到5 0 % 之间 1 7 1 1 . 3 . 1 . 3 错误记忆受学习和测验模道的影响 s m i t h和h u n t 报告,在一个列学习范式中通过在学习阶段由听觉 呈现到视觉呈现的切换, 错误记忆率会有大幅的减少1 . m a k o n e和 m u r p h y 也发现这种语义启动是 模道特定 化的, 即 是说, 在视觉测验中, 对语义联想子的听觉学习的诱饵启动效应被降 低了 1 9 1 . g a l l 。 等人应用 写回忆和视觉再认测验验证了这种模道效应。但其所获得的模道效应 比在s m i t h和h u n t 的 研究中的要小。 并且相反的是, 在听觉再认测验 中则没有模道效应存在。他们在被试内与被试间操纵学习和测验模道 都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g a l l o 等得出结论认为,被试能够提取一些有关 列呈现模道的区分性信息以降低错误记忆,但这只是限于特定的条件 下。 错误记忆中 的 模道效应既 受 编码也受 提取因 素的 影响 2 1 1 . 3 . 1 . 4 错误记忆的主观经验报告的知觉性 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 发现在t u l v in g ( 1 9 8 5 ) 的 记 得/ 知 道程 序中, 绝 大 多 数的 未 呈 现 的 关 键 项目 都 是 被 划入 到“ 记 得” 的 范 围 中 i 。 这 暗 示未呈现的联想子是在学习阶段有意识地进入头脑中的。n o r m a n和 s c h a c t e r ( 1 9 9 7 ) r e a d ( 1 9 9 6 ) , p a y n e 等( 1 9 9 6 ) , 以 及s c h a c t e r 等( 1 9 9 6 ) 也都得到了 类 似的结果 2 0 1 . m a t h e r 等 对这种记得判断 所进行的定 性 研 究表明,人们会声称他们曾对关键的未呈现的项目 进行过复述,其确 信程度与他们声称曾对确实呈现过的项目 进行过的复述相当2 1 1 p a y n e 等( 1 9 9 6 ) 发 现, 被试甚至能 够指出 一个 诱饵在学习 阶段是 由 男 声 还是由 女声 读出 的 2 2 1 o l a m p i n e n 等( 1 9 9 9 ) 2 s 也 得到了 同 样的 发现。 1 . 3 . 2 关于错误记忆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 从宏观上看,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以 来,认知神经科学己 经 取代以前的认知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的研究的主流。这一新的范式 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借助于e r p , p e t和f mr i 等先进 的认知脑成像技术,我们已有可能对错误记忆的活动机制进行真正意 义的上的 “ 开窗”观察。 己 有研究者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例如n e s s l e r 等的一项 e r p研究表明,不论是正确地还是错误的再认所引发的起始于刺激呈 现后3 0 0 m s 左右的 波形都有更多的正向 成分 ( m o r e p o s i t i v e ) , 这一效 应被称为新旧 e r p效应。正确和错误再认显示了同等的早期 ( 3 0 0 - 5 0 0 m s ) fr o n t o - m e d i a l 新旧e r p效应, 表明二者都涉及类似的熟悉性加 工。 但是错误再认所引发的枕叶 ( p a r i e t a l ) 新旧e r p 效应较正确再认 所诱发的为小,暗示错误再认依赖的主动回忆成分较小。在另一实验 中,他们还观察了不同的编码条件对正确的和错误的再认的影响。结 果发现,当编码着重于各项目 间的概念一致性时,正确的和错误再认 引发类似的e r p效应,暗示两种形式的再认都是建立在同样的熟悉性 和回忆基础之上的。反之,当编码着眼于各项目 的具体特征时,正确 和错误再认获得了 不同的 脑活动2 1 1 1 . 3 . 3 关于错误记忆的几种理论解释 研究者们对错误记忆和错误再认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些解释种类 繁多, 视角各异。 它们中有的己 经发展成了结构严谨的 模型, 这里我 们不准备详加讨论,只拟从错误记忆效应的整个发生机制着眼,简要 概括一下当 前理论研究的几个方面。 1 . 3 . 3 . 1 编码与关联效应 关于错误记忆,人们首先试图从编码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认为 编码阶段是错误记忆效应发生的关键。而根据对这一编码阶段的理解 的不同,又有单加工模型和模糊痕迹理论两种不同的途径。 单加工模型从被试错误记忆 ( 或再认)的项目 本身着眼,认为它 们之所以被错记,乃是因为它们同学习项目 一样,都获得了能证明项 目先前曾被呈现过的某种证据强度。当这些证据强度的值超过某一再 认的 决策 标准时, 项目 即 会被错误回 忆或错误再认 2 5 1 . u n d e r w o o d早 在 1 9 6 5 年就提出过一种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一个项目时,会产生两 种反应。一种是对项目 本身的反应,如对项目的有意的识记或单纯的 感知映像;另一种反应是对与呈现项目有逻辑关联 ( 语义或物理的) 的联想项目的反应,这种反应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联想发生之后的 有意识复述,另一种是无意识的闭下激活,被试并没有从呈现项目 联 想到其联想子,但由于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该联想子还是被波及到 了。虽然在主体的意识之中,这种扩散了无痕迹,但在随后的记忆活 动中它们却仍会发生作用1 8 1 。 有关内隐记忆和a 下知觉的 许多研究表明 这种 “ 阂 下联想”的存在是可能的2 4 1 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 t 认为 这 种 直 观的 联 想 激活 理 论 在 解 释错 误 记忆的机制上仍然是有效的。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用以解释 d r m范式中的错误记忆。他们认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记忆与对列项 目的正确记忆有着相同的机制,都是因为能证明项目先前曾呈现过的 证据强度超出了提取时的决策闭限。所不同的只是列项日与关键诱饵 获 得证据强 度的 来源不同 p 。 我们可以 看出, 它实际 上是 假定 列项目 获 得的证据强度与关键诱饵的证据强度具有某种同质性,因而主体对强 度超过决策阐限的项目 不能区分。在一篇对这种错误记忆说与稍后将 提到的标准切换说进行比 较的文章中, w i x t e d 和s t r e t c h 将r o e d i g e r 和 m c d e r m o tt的观点作了更为详尽的表述, 并将其放到了一个信号检测的 框架之中。他们的模型有两点基本假定:( 1 )标准假定,再认的决策 是基于一种单一维度的证据强度的变量做出的。它代表的是人们记得 近期曾经验过一个项目的程度。再认的闽限即是这一证据强度维上的 某一点。项目的证据强度值超过了再认闽限,便被判断为旧的,否则 便被判断为新。 而关于证据强度的来源则有 ( 2 )强度假定,再认测验 中一个项目的强度值s i 是源于项目 呈现的直接效应p i 与因其它项目而 被联想激活所获得的间接效应a i 之和的函数。即: s i = p i + ai 在模型中,wi x t e d 和s t r e t c h对d r m范式中各类项目从上述的两 种途径中 所能获得的证据强度进行了计算。 假定各项目 从直接呈现所 获得的证据强度相同, 均为1 , 但关键、相关和无关项目因联想激活而 获得的强度值却不同。关键项目 最大为2 ,相关项目为1 ,无关项目为 0 。 这样, wi x t e d 和s t r e t c h 便可以 精确地计算各类项目 在测验中的 证据 强度值。相应的: 相关项目r t s r t = 1 + 1 = 2 关键诱饵c l s c l = 0 + 2 = 2 这恰好可以解释许多研究中所发现的对关键诱饵的错报率与对相 关项目 的 击中 率相等的结果2 5 1 错误记忆说是一个简单直观的模型。它可以解释很多实证的数据, 为许多研究者所认可。但也有一些研究的结果超出了其解释的能力。 例如, 情色性诱饵的错误记忆与一般诱饵错误记忆之间的差异 i s 。 从 现实情况来看,人们的记忆机制有着相当的灵活性,错误记忆说把再 认的机制假定为一种单维度、单标准的模型,未免过于机械。尤其是, 错误记忆说认为项目由 不同渠道所获得的证据强度具有同质性,因而 是可加的。这种假定很值得商榷。诚然,正是依靠这种假定使它能有 效地解释许多研究结果,但也正是这种整体上的有效性可能会掩盖了 记忆内部的复杂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对记忆机制的深入研究。 模糊痕迹理论( f u z z y t r a c e t h e o ry) 是r e y n a 和b r a i n e r d 两人于1 9 9 0 年在两篇论文中 提出来的 ( b r a i n e r d r e y n a 而模糊的表征所表达的更 多的是各个项目 在语义 ( 或词形)上的共性,因而它倾向于将所有具 有这种共性的项目 都包括进来。各种表征在学习过程中是一同被建构 起来的,但它们却有不同的消退特征。越是清晰的表征消退的越快, 而越是模糊的意义性的表征消退的越慢。这样,从总体上看来,人的 记忆便会表现出随时间的进行而向有意义方面发展的一种合理化趋势 2 8 -2 9 o b a r t l e tt 的 经典的 研究早已 揭示出 记忆的 这一特点6 p a y n e 等从模糊一 清晰的 表征连续体中区 分出 两种具体的 表征形式, 即 具 型 表 征 ( v e r b a t im r e p r e s e n t a ti o n ) 和 要旨 表 征 ( g i s t r e p r e s e n t a ti o n ) 2 9 0 认为前者是与学习阶段呈现给被试的单个词条相对应的记忆痕迹,而 后者则用于表征一个词表的大致的语义内容。要旨表征的建立过程即 是人们从刺激中提取意义和模式的过程,称为要旨 抽取。r e y n a和 b r a i n e r d 研究发现, ( 1 ) 具型表征的记忆痕迹比要旨 表征的消退得更快; ( 2 ) 在自由回忆测验中,前一阶段的回忆更多地依赖于具型表征, 而 后一阶段的 测验则 更多 地 依赖于要旨 表征 3 0 这种理论与传统的再认的双加工模型十分相似,它认为再认的击 中可以来源于两种提取操作,经常被称为熟悉性和回忆。从现象型上 说,熟悉性评估会唤起处于一个探测项和学习材料间的整体熟悉性感 受,而回忆则被认为会引起对那个探测项在学习列中发生的有意识回 忆。 而双加工模型确也被研究者扩展用来解释语义错误再认效应3 1 -3 2 1 在这种扩展中,熟悉性和回忆支持对相关干扰项的相反的再认决策。 干扰子和学习材料之间伴随有熟悉性的整体相似性感受支持接受 ( 错 报) ,而拒斥则是由 干扰子和有意识重新经验的靶子之间的对比感所支 持的,而这种有意识的重新经验是由 回 忆所唤醒的 3 1 3 3 - 3 4 尽管这种双加工模型可以解释一些错综复杂的结果,但最近有关 伴随错报的主观经验的发现暗示它并非是一个完整的语义错误再认说 3 5 -3 6 1 。 具 体地说, 错报之后意识性再经验干扰子呈现的反省报告水 平 等于或超过了 熟悉性现象型的反省报告水平 一 2 2 3 7 1 。 这暗示, 干扰子 的错报基础并非是由 “ k n o w”判断所体现出来的单纯的熟悉性,而是 伴随有大量的知觉细节的 经验。 为此, r e y n a 等人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了一种三加工模型,认为人在经验一个学习列之后,不仅会产生传统 的 双加工模型中的记忆痕迹, 还有一种幻像记忆( p h a n t o m r e c o l l e c t i o n ) . 幻像记忆是熟悉性和靶回忆之外的一种更为深刻的机制。他们用联合 再认法对上述三种现象型做了分离处理。结果显示,包括幻象记忆在 内的三加工模型较之双加工模型与数据有更好的 拟合【3 5 1 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加工模型,以模糊痕迹理论为代表的多加工模 型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包含有许多子机制在内的多加 工过程,并且这些子机制在提取时的作用乃是相互独立的。这在记忆 的研究中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实际上,按照模糊痕迹理论的理解, 人在经验外界事物时所产生的并非一种或几种相互独立的表征,而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表征连续体,或者说是一个表征谱系。这实际上已经 指出了人类记忆的一个非常本质的特点,即是其模糊性。众所周知, 人脑与电脑在信息加工方面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即是,后者进行的是以 比特为单位的量子式加工,而前者所进行的,至少就我们目 前的认识 而言,是一种连续的模糊式加工。从这种意义上说,模糊痕迹理论比 以往的理论前进了一大步。但正如我们看到的,它仍然假定在这一连 续的表征谱系中存在一些特定的表征,这是真实地反映了记忆的机制 抑或只是因为目 前研究手段的局限而只能做这种暂时的假定,我们不 得而知。 但总之,沿着这一方向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有深远的意义。 1 . 3 . 3 . 2 源监控与现实性检测 d r m范式中的记忆错误从根本上说反映了主体对记忆中的内容的 来源进行归属时的一种失败,即是说,他们不能够对现实中的事件和 想象中的事件进行正确的区分。因此,j o h n s o n 等人所提出的源监控框 架从信源的归因机制着眼来解释错误记忆3 8 -3 9 1 源监控框架 ( s o u r c e m o n i t o r i n g fr a m e w o r k , s m f )是在对两个前期 理论即现实性检测理论和多通道模化记忆模型 ( me m) , 进行整合 而发展起来的。现实性监控模型主要研究人们用以在对真实和想象的 经验之间 做出区 分的 那些加工过程4 0 4 1 1 。 而s m f 则 要阐明 一个更为 一 般性的问题,即人们是如何在对不同来源的记忆 ( 包括现实性监控和 其它一些记忆源维度,如记住一个过去经验是何时何地发生的,它的 呈现媒介和知觉模道,它所涉及的人物,等等) 。而me m模型认为, 行为和经验都是在对大量的 准独立 ( q u a s i - i n d e p e n d e n t )加工成分 ( 如 图形背景分离和模式识别中的知觉加工) 的操作的基础上做出的。 me m 将各种加工成分分为两个相对较大的范畴或者说是亚加工系统知 觉加t和反省加t ( r e fl e c t i v e p r o c e s s e s ) . m e m 把记忆的“ 痕迹” 或 “ 记录”描述为对各种加工成分进行操作的副产品。在测验时,对一 个知觉或反省加工亚系统这些加工涉及到那些 “ 要被记住的经验” 的记忆可能会连同那些期待、一般知识和想象等的产品一起被线 索 ( 按照编码特定化原则) 所唤起a 1 s mf的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作为记忆被经验的思维、想象和感 受等要被记忆的主体归属到特定的过去经验源。即是,思维和想象并 不附带有一个抽象的标签说明它们的源,而是说,源的各个方面要由 进入心理的那些思维、 想象和感受的各种知觉、语义和情感特性来推 断。而当来自 于一个源的思维、想象、感受被归属到另一个 ( 错误的) 源时, 错误记忆现象就会 发生4 ) 4 2 1 。 这种发生 可能是由 于心理 事件具 有 有关一个源的各种特征,而不是 ( 或者是还有)它的真实源 ( 例如对 一个有着不寻常的生动的想象的记忆可能会被错认为对一个知觉事件 的记忆) , 或者是因为测验的情境不鼓励人们进行认真的源监控( 例如, 归属进行的非常快,并且与此同时注意被集中到了任务操作的其他方 面;或者是情境创造出一种偏好,使得进入头脑中的无论什么思维和 想象都被归属到一个特定的源或是将源归属建立在一些不是可靠的源 诊断特征上) 。 j o h n s o n 及其同事曾做过长期的研究。他们的早期实验主要研究被 试对外界呈现的事物和内部产生事物的频次估计。令人感兴趣的是, 被试想像一个事件越多,则对其判断事件实际发生频次的影响越大 a o o m c d e r m o tt的 研究也表明, 关键的未呈现的项目 上有知觉启动的 发生, 尽管其程 度要低于 真实 呈现的 词 i fi 有关错误记忆主观经验报告的研究也为源监控框架提供了支持。 正如前文所述, 伴随错误记忆的主观经验多是基于意识经验的“ 记得” , 而非基于熟悉性的“ 知道” 。 m c d e r m o tt 和r o e d i g e r 认为这表明 这一范 式中的错误记忆是由于现实性监控的失败,即被试不能够将知觉的和 想象的事情区分开 1 3 1 信源监测理论触及了记忆研究中一些至为重要的问题,比如信息 的组织方式、时间与空间记忆的 机制等等。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一样, 心理学中对时间与空间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时空是宇宙中所有 事件的发生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物的本质即是其在特定的时空 坐标中的存在方式。人对时空的记忆和知觉则是对这种存在方式的一 种反映。那么这种反映的机制如何,其反映的结果在何种程度上是真 实的?对此的研究将直接关涉到哲学上认识论的发展。 然而我们看到,上述的信源监测理论还只是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 它对所发现的问 题并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回答。比 如,人脑是如何对 事件的时空序列进行组织的?错误记忆中想象事件的知觉细节是如何 形成的?这些都有赖于我们将来作更深入的研究。 1 . 3 . 3 . 3 决策时的标准切换 m i l l e r 和w o l f o r d 在批驳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 理论的同时 提出了 自 己 的 解释4 3 1 。 但他们对后者的 批评引 起了 相当 的 争议。 有研究者认 为, 他们拿来作为靶子加以 攻击的模型与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m o tt的原 意并不相符,而是他们无中生有硬造出来的。而他们用以批评错误记 忆说 支持标准切换说的 数 据模式, 原 版的 错误记忆说 完全可以 解释 2 5 1 但标准切换说了也并不是如许多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一无可取。 标准切换说认为错误记忆或再认的根本机制不是记忆而是决策 4 3 4 4 o d r m范式中 对关 键诱饵的 高 错报率是由 一 种标准的 切换造成的, 并不能代表错误的记忆。具体说,被试倾向于对一个关键的项目 做旧 的反应,并非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记起曾学过它,而是认识到,它与由 列项目 所定义的主题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认识使被试相信,关键项目 有很大的可能性出 现在列中。 于是基于这种信念, 他们很希望( w i l l i n g t o ) 对一个关键项目 做旧的反应,尽管他们实际上并未记起曾经遇到过它 4 4 1 m i l l e r 和 w o l f o r d将信号检测程序引进到了 其对错误记忆的研究 中。他们计算了再认测验中的辨别力指数和偏好参数。结果发现,被 试的判断中不同的项目 确实有不同的偏好参数。由此他们得出结论, 被试对不同的项目 采用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关键项目的较之相关项目 的标准要低。因而,即使相关项目的证据强度相对较高一些,对二者 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再认在某些情况下仍可持平,甚至是错报超过击中 4 3 1 然而m i l l e r 和wo l f o r d 的上述的推断逻辑却受到了研究者的严重的 质疑。 wi x t e d和 s t r e t c h 认为, 在信号检测模型中, 决策标准的改变固 然会导致偏好参数的改变,但偏好参数的改变却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决 策标准的改变。因为从定义上说,所谓的偏好参数指的应是决策标准 与信号、噪音分布交界位置的相对位移。因而,它的改变指向两种可 能,标准相对于分布的移动或是分布相对于标准的移动。从现有的数 据看我们 还不能简单地确定一者 而排除另一 者 1 2 5 1 。 这种分 析不无 道理。 标准切换说还面临着另一个也许是更为致命的弱点,即人们是如 何进行标准的切换的?换言之, 标准切换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看到, 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关键项目 的内 隐激活。 m i l l e r 和w o l f o r d 完全否认 这种作用显然是错误的。 2 . 问题提出 错误记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本文开头时所说的,随着研 究的深入,研究者们早己经不再把它作为正常记忆的一种偶尔的 “ 出 格” ,而是认识到,错误记忆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现象。换言之,错误 乃是记忆整体机制的一部分。众多的印证性研究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错误记忆有着广泛的发生土壤,相对于众多的控制性条件,它是相当 顽固的。然而尽管如此,错误记忆又是一种非常微妙的现象,它对许 多实验变量又都非常敏感。比如,有些实验变量尽管不能消除,却可 以 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 率 1 4 5 1 。 其二, 错误记 忆的 研究中 也存 在一 些彼 此矛盾的结果。比如在一项对错误再认的模道效应的直接测验中, m a y l o r 和m o 4 4 1在被 试内 和 被 试间 对学 习 和 测验的 模 道 进 行了 操 纵。 结 果他们发现了错误记忆的明显下降, 约在5 0 % 左右。 但其方向却与s m i t h 和h u n t 发现的 l8 孔 洽哈 相反。 不论是在听觉还是在视觉再认测试中, m a y l o r 和m o 发现视觉学习导致了比听觉学习与日 俱增多的错误再认。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应该说与不同实验者的具体实验控制有很大 关系,但它也反映了错误记忆机制本身的复杂性。 本研究拟从编码条件的角度揭示错误记忆的一些特点。两个实验 中操纵学习指导语、学习时间和测验延迟等变量以考察它们对正确和 错误再认的影响。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对学习时间进行操纵的研究只 有一篇4 6 1 。 他们发现即使在很短的呈现时间中,也会出 现错误记忆。 这暗示相对于正确记忆,错误记忆的发生似乎不是十分依赖于意识水 平。 何海瑛等人通过控制学习时的注意水平来改变编码条件,也发现 类似的结果。即使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也达到 了 很高的水平,与对学习 词的正确再认无显著差异4 7 1 。 这些研究暗示 学习阶段的意识性水平不是错误记忆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将验证这一 点。另外,我们还设置了相对较长的学习时间,想考察这种操作对正 确和错误记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据常理推测,呈现时间增加,将有 利于正确再认率的 提高, 而根据r o e d i g e r 和m c d e r - m o t t 的错误记忆 说,随着呈现时间的增加,关键项目由学习项目 处所获得的证据强度 也将增加,则错误率也会增加。然而另一方面,击中率与错报率又是 有一定联系的。假若我们让学习时间足够长,以至被试能够清晰地记 住每一个列项目,那么错报率会如何呢?本研究将考查这一问题。此 外, 两个实验还分别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