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国外当前建构主义教育改革浪潮中,为了促进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和发展高 层次的思维技能、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能力,以问题为基础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似乎已 经成了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基于问题的学习( p r o b l e m b a s e dl e 撕n g ,p b l ) 就是这样 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教学模式,目前正越来越多地被许多教 育和培训领域所采用和重视。 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 同时介绍了p b l 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就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并界定了p b l 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为p b l 教学法的理论概述,主要内容包括:( 1 ) p b l 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文章主要从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 方面进行了分析。( 2 ) p b l 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3 ) p b l 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第三部分为p b 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部分主要介 绍了p b 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从研究对象的确立,到实施前的准备,再到具体的实施 程序的安排,特别是通过计算机教学“f l a s h 制作刀专题教学的设计方案及流程展示了 p b l 教学法的实施。 第四部分为p b 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文章主要从对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元认知的学习能力、文献检索和 网络资源运用的能力及与人合作能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的成绩 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实施p b l 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完善p b l 教学的对策。 第五部分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推行p b l 教学法的建议。主要包括:p b l 教学法 和传统的教学法相结合、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加强课程结构优化、提高教师的素质、 编写适宜p b l 教学需要的教材、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提供相应的教学 设备,大力推进p b l 教学法 关键词:p b l 教学法高职院校教学 珏i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c u r r e n tw a v eo f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f o r mo f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i nf o r e i g nc o u n t r i e s ,i n o r d e rt op r o m o t es t u d e n t st om a s t e rb a s i ck n o w l e d g ea n dd e v e l o paf l e x i b l eh i 2 曲- l e v e l t h i n k i n gs k i l l s ,p r o b l e ms o l v i n ga n ds e l f - l e a r n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p r o b l e m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a n d t e a c h i n gp r o c e s ss e e mt oh a v eb e c o m eaf u n d a m e n t a lr e f o r mo fi d e a s p r o b l e m - b a s e d l e a m i n gi so n es t y l ew h i c h f i t sw i t h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tl e a r n i n gt h e o r ya n dt e a c h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 v e r yw e l la n di sn o wm o r ea n dm o r eu s e da n dv a l u e db ym a n ye d u c a t i o na n dt r a i n i n gf i e l d n l e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p a r t s ,a n dt h ef i r s tp a r t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i n c l u d i n g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t ot h es t u d yo ft h i st o p i c ,a n da l s o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s t o r yo f t h ep b lm e t h o da n dd o m e s t i c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i s s u e , a n d a n a l y z i n ga n dd e f i n i n gt h eb a s i cc o n c e p t so fp b l m e t h o ds n l es e c o n dp a r ti sa no v e r v i e wo fp b lm e t h o d sm a i n l yi n c l u d i n g :1 ) p b lm e t h o d 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 ,n l e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m a i n l yf r o md e w e y sp r a g m a t i s mt h e o r y , c o g n i t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t h e o r y , c o n t e x tl e a r n i n gt h e o r ya n dc o o p e r a t i v el e a r n i n gt h e o r ya n ds oo n 2 ) 1 1 1 em a i nf e a t u r e so fp b l m e t h o d s 3 ) t h eb a s i cf l o wo fp b l m e t h o d s 硼kt h j r dp a r ti st h ea p p l i e dr e s e a r c ho fp b lt e a c h i n gi nc o m p u t e r - b a s e dt e a c h i n gi n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 t k ss e c t i o nf o c u s e so n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t h ep b lt e a c h i n g p r o c e s s ,f r o m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t h es t u d y , t o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b e f o r e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 t o t h es p e c i f i ca r r a n g e m e n t sf o r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p r o g r a m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t h r o u g ht h e 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a n dp r o c e s so fc o m p u t e rt e a c h i n gf l a s hs p e c i a ls u b je c ts h o w st h ep b l t e a c h i n g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1 1 1 ef o u r t hp a r ti st h et e a c h i n ge f f e c ta n d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a n a l y s i si n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sm a i n l yf r o mt h ea b i l i t yt oe n h a n c es t u d e n t sf i n d p r o b l e m s ,a n a l y z ep r o b l e m sa n dd e a l 晰lc o m p l e xp r o b l e m ,m e t a - c o g n i t i v el e a r n i n g a b i l i t y ,d o c u m e n tr e t r i e v a l ,a n d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c a p a c i t yo fn e t w o r kr e s o u r c e sa n dh u m a n a b i l i t yt oc o o p e r a t e ,a n dm r e s u l t so fe x p e r i m e n t a lc l a s s e sa n dc o n t r o lc l a s s e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 a l s op u tf o r w a r dt h ep b lp r o b l e m so f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f o u n di nt h et e a c h i n g p r o c e s s t h ef i f t hp a r ti st h e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o f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p b lm e t h o di nt h e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o fc o m p u t e rt e a c h i n g 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p b l m e t h o d sa n dt r a d i t i o n a l t e a c h i n g ,s e l f - l e a r n i n ga b i l i t ya n da s s e s s m e n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c u r r i c u l u ms t r u c t u r e ,i m p r o v i n gt h eq u a l i t yo ft e a c h e r s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t e a c h i n gm a t e r i a l s s u i t a b l ef o rp b lt e a c h i n g ,a n dg r a d u a l l ye s t a b l i s h i n gt h et e a c h i n ge v a l u a t i o nf e e d b a c k s y s t e m ,p r o v i d i n ga p p r o p r i a t et e a c h i n ge q u i p m e n t , a n dv i g o r o u s l yp r o m o t i n gt h ep b l m e t h o d v k e yw o r d s :p b lm e t h o d s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t e a c h i n g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p b 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在导师的 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饵 j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艚纂篙;浮2 7 等 哆引堋f 彳 反 力 ) j 釉 签月噬调 者 饬年 文- 忿 , 彳 反 乏每 儿产孙中 签月 ( v 者1 倒年 炙7 粉 j 绪论 随着信息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同时人们还意识到,为了使现代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 展,就必须培养学生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一、研究的背景 ( 一) 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所培养的 思维创造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具有这些能 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当今求新、求变的世界中取得成功,是否具有定义,解决问题 等新型的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 在使用p b l 教学方法的课堂中,强调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 问题。这个方法的使用过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了 什么条件,而今后需要掌握什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学生一旦确定了所要学习 的东西,并试图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会想办法搜索信息。这个搜索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 样的信息资源,比如:去图书馆查阅文献、上i n t e m e t 网。而学生在掌握了新知识以后, 会试图进一步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它。快速发展的社会,使得人们越来越明确 地意识到,要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深入 探究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无法通过课堂直接讲授的,必须从亲身的体验中获得。 p b l 教学法恰好能够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和机会。 ( 二) 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职教育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其培养目 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 职院校的做法,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 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 力的目的。 p b l 教学法的特点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在高职教学 中实际上就是“任务驱动 或称“项目驱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把学校里的理 论学习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它所“基于的问 l 题”一般都源于真实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贴近学生的真实想法, 使学生明显感受到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就业、从业的需要,是为了适应快速腾飞的社 会的需要,它远比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中所面临的世界形象得多、生动得多、广阔得多、 深刻得多、也实用得多。p b l 教学法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和实际紧密结 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收集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技能来获 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其“知其然 然后“知其所以然 。这种学习模式是高职教育培 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 三)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 计算机技术是- - i - j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 习者提供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高职高专的计算机专业面向着两 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高职高专教育如何适 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学生。如何养成学生的 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目前高职高专亟待解决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也 应按照此思路来进行,而这样的人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培养的。这就需要对目 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传统模式进行改革,以促进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造力的 复合型人才。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由于学生在中学较少接触,再加上 它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等特点,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传统的 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的学时多,相比之下实验实践环节的学时较少,学生主动学习和动 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被动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的情况。长 期以往形成习惯,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薄 弱。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无法适应信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学生的学习负荷大大加重,而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 不能解决日趋严重的教学偏向和危机,高职学生容易在死记硬背基础理论中忽视实践能 力的训练,如何培养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高 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能力尤为重要。要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能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计算机与现实生 活是紧密联系的,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课程 2 产生心理上的认同,进而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可以使自身具有学 习上的驱动力,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行为。 因此,高职教育中探索p b l 教学法,对转变现行的教育模式,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首先,本问题研究有利于高校教学改革的进行。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 但高等教育则略显滞后,p b l 教学法的研究与推广易于使高校在教学方法上找到改革的 突破口,以此带动高校其他方面的教学变革,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本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2 1 世纪,科学知识将会出 现更急剧的增长,作为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计算机科学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网络知识、 i t 产业不断涌现,并且出现了很多跨学科跨专业的科学。要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社会的 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有极强的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 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 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 目的。p b l 教学法则适应这一要求,它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学生掌握学习方 法的掌握,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知识改变社会、知识改变命运的发展趋势,并且学习方法灵 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顺应 了时代的发展。 再次,本研究成果将作为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校本教研项目,其成果直接用 于该校的计算机教学,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及推动该校的教学改革多有裨益。本 研究拟通过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 0 0 8 级计算机专业班( 1 班) 学生( 3 0 人) 在多 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中开展p b l 教学活动,以求得教学效果、学生能力、学生的学 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而此转变是在教师从事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的,它对提高 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无疑是一种锻炼;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是有利的。因此计算机教学中p b l 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可以为深入开展p b l 教 学积累实践经验,可以促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三、p b l 教学法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一) p b l 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 p b l 教学法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的弊 3 端,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1 9 6 9 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 授h o w a r db a r r o w s 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创立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 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和小组讨论为重要形式。该 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 8 0 年代是p b l 教学法发展较快的时期,至1 9 9 1 年,美国7 0 的医学院已经不同程 度的采用p b l 教学法,1 9 9 4 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 4 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p b l 教学法。香港大学医学院也于1 9 9 7 年正式开始实行此全新的教学法。据w t o 报告, 全球目前大约有1 7 0 0 余所医学院采用p b l 教学法,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n 1 ( 二)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的情况 目前在国外开展p b l 教学法的医学院校虽然很多,但只有少数医学院在全部课程 中实行p b l 教学法。多数仅在部分课程中实行。”1 p b l 教学法正越来越多的被其他教学 领域所采用,如商业教育、建筑教育、工程教育、法律教育、社会工作教育,从培养本 科生、研究生的领域逐步走向中、小学教育领域o 4 1 美国学者将源于医学教学领域的p b l 教学法移植与全美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各个年级。u 实践结果已经证明p b l 教学法下的毕业生和传统毕业生相比,在职业技能、沟通 能力、合作能力、独立能力等方面已经显现出一定的优势,而这些正是适应当今社会最 重要的素质。 2 国内研究情况 在中国,p b l 教学法率先在医学院校的某些医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使用和借鉴, 在国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首先在1 9 8 6 年引进p b l 教学法,6 1 。2 0 世 纪9 0 年代以来,引进p b l 教学法的院校逐渐增多,如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暨南大学等,订这些院校分别在基础科、临床课、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 b l 教学法,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经查核心期刊,已有2 0 0 多篇文章涉及p b l 教学法的多个方面,但理论研究 大多是国外的作品或感想。就近十年的资料来看,p b l 教学法在医学院校开展的比较多, 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生理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等。试行结果证明:p b l 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还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了终身学习的关 键,纵深处保障了教育的连续性,横向上保障了教育的统一性。 4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通过学术期刊、图书资料等途径,搜集了大量的关于p b l 教学法 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 - - ) 访谈调查法:考虑到我校2 0 0 8 级计算机专业班的特点,本研究采用了访谈 调查法对p b l 教学法进行了效果评价。 具体的做法是:( 1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 0 0 8 级计算机专业班( 1 班) 随机 抽取1 3 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2 ) 访谈者是提前经过培训的( 3 ) 访谈会的记录员是石 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公室秘书( 4 ) 访谈的时间:2 0 0 9 年7 月6 日。( 5 ) 访谈的 地点: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机关楼二楼会议室。( 6 ) 为了使被访者回答的问题真实、 有效,在访谈前设计了访谈提纲,访谈的提纲是在研究参考文献后,经过河北科技大学 多位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商榷,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而成。提纲包括 课程的安排情况、教学目标的落实、小组讨论以及教师的相关因素等四个方面2 6 道开 放式的问题。( 附件2 ) 为了保证访谈内容的真实性和深刻性,访谈者做到以下三点: 访谈员对受访人没有偏见;访谈员没有想要受访人作出某种回答而产生的期望效 应;访谈员没有进行暗示或诱导性提问。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p b l 教学法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定义: ( 一)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在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的过程中,为他们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化的、真实世界情景,并为他们提供资源,给予 引导和指导。轴1 ( 二) 基于问题的学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任何教学之前,提供一个“劣构 问题。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找到问题之间的联系,剖解问题 的复杂性,运用知识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9 1 ( 三) 实质上,基于问题的学习是通过引入“真实生活 情景或案例学习,使学生 参与学习课程的一种方法。这种真实情景或案例学习要求学生运用手头的主题内容和方 法来探究问题的解决答案。“们 纵观上述,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出现统一的认识。b e r e i t e 和s c a r d a m a l i a 做了 这样的概括:n n 他们认为,p b l 有大写( p b l ) 与小写( p b l ) 之分,其中大写的p b l 特指起源于医学教学中的一种已经得到了良好验证的教学方法,小写的p b l 则指一种没 有确切范围的教育方法,它的意义在于把问题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 当前我国学术界热衷于研究介绍的p b l 应该是狭义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它是将学 习“抛锚 ( a n c h o r ) 于具体的问题之中的一种情境化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a n t o n i e t t i ) 。用“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者( s c h m i d t & m o u s t ) 的观点认为:p b l 是建 构主义学习的一种形式,它引导学生建构现实世界的理论,而现实世界是通过呈现的问 题被表征的。学生在由相同问题形成的有意义背景中合作行动,并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 建构有关现实世界的新知识。因此,p b l 首先或完全是获得特定领域学科知识的一种特 殊的方法。可见,由于这种方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一套在教学 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的程序,因此,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也是一种仍在不断完 善的教学模式。 广义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涉及任何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环境,对此,有研究 者( w o o d s ) 认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石器时代,人们为了 解决生存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在进行着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也正因此,以问题为基 础的学习可以包括所有的研究,诸如一个工程设计项目、一个学习的案例等等。在这个 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广义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 6 第一章p b l 教学法理论概述 根据p b l 教学法的起源和研究p b l 教学法各学者的观点,p b l 教学法至少奠基 于下列几个交互关联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一、p b l 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一)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d e w e yp r a g m a t i s m ) n 2 1 p b l 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可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 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m 1 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他认为 “制作”的冲动或兴趣是人的主要本能之一,知识经验均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生 活过程中得到的,强调学生应从实际活动中学习。主张学校应成为雏形社会,设立各种 工厂、实验室、厨房、农场等,让学生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为解 决实际问题,便去搜集有关资料,确定问题所在,并提出各种假设。这种过程能使学生 丰富自己的经验。为此,杜威还提出教学过程应由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解 决问题、检验假设五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 。 杜威认为教育和教学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提倡学 生的个人自由和自我表现。他反对传统教育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他指出由于学 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不应继续采用过去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教材。学习 的科目要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学主要以实际的形象的操作为主。教育和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依照学生的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教师要以一个成员的身 份参加到活动之中去,尽可能使学生意识不到教师的存在,师生在活动中要融为一体。 杜威抨击传统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是不合乎学生发展需要的,结果只能导 致学生虽能背诵知识以应付提闯、考试和升学,但却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杜威极力 提倡反省思维,强调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 其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新的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得以解答。他认为经验、 活动性的课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可以产生问题,并尝试摸索解 决问题的方法。 p b l 教学法是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广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 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说 p b l 教学法符合杜威的实用主义原则。 7 ( 二)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c o g n i t i v e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 ) 4 1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 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 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 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p i a g e t 的认知论指出,知识是由学习者以基模( s c h e m a ) 为基础,不断地透过同化 ( a s s i m i l a t i o n ) 与调整( a e c o m m o d a t i o n ) 的认知历程,主动建构而成。p i a g e t 指出,认 知是一种适应的功能,认知的作用不在于产生一个与真实世界完全相符的实体,而是在 于增进学习者对自己建构的经验的不断了解。学习者只要衡量新旧经验间的合适程度, 便可采取各种因应步骤,使认知结构得以经由平衡作用( e q u i l i b r a t i o n ) 而不断发展。为 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安排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机会,以利于认知结构的重建,增进 主动建构的经验。5 1 在p b l 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真实的情景中,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人,他 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深入探究,理解问题的现实意义,成 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强了互动,教师成 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他们和学生一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是学生解决问题过 程中的指导者,他们积极创造出宽松、和谐、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学习环境。在p b l 学 习过程中,问题作为学习的最初动机,问题是“劣构”的,它的结构不明确,没有固定、 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寻找闯题解决方法的强烈要求,构建 继续学习的需要和联系,所以说p b l 教学法符合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 三) 情境学习理论( s i t u a t e dl e a r n i n g ) “砷 情境学习不仅是一种使教学情境化的或与情境密切相关的建议,而是有关人 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它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的。情境认知 理论认为,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参与实 践促进了学习和理解。必须抛弃概念是独立实体这个想法,而应该把它看作工具, 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被完全理解意义和身份都是在互动中建构的。这些意义和身份 的建构受到所在的更广泛的情境脉络的极大影响。 在当前关于情景学习的各理论中,以l a v e 和w e n g e r 所提出的“合法周边参 与 ( l e g i t i m a t ep e r i p h e r a l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l p p ) 较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他们强调 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 、“合法边缘性参与 与“实践共同体 等要素。认 3 为情景学习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边缘性 意味着置身于由某个共同 体定义的参与领域w 中多元化的、多样性的、或多或少地投入和包含于其中的存 在方式,关系到在社会世界中的定位。合法的边缘性暗示着权力关系的社会结构。 边缘性是一个授权的位置,合法的边缘性本身就是拥权和失权的源头。刀 p b l 教学法十分重视以真实情境作为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情境,目的是使学生掌 握与未来实际生活中,遭遇的问题相似的情境下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可真正地用于实际 的情境中。所以说:p b l 教学法的确有情境学习为其理论基础。 ( 四) 合作学习理论 在p b l 教学法的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主要的策略之一。m 1 所谓的合作学习 ( c o o p e r a t i v el e a r n i n g ) 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 每组约2 至 6 人)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 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 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 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 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 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 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 面:( 1 ) 、积极地相互依赖( p o s i t i v e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 ) ;( 2 ) 、面对面地激励互动 ( f a c e _ _ o - f a c ep r o m o t i v ei n t e r a c t i o n ) ;( 3 ) 、每一成员的个人责任( i n d i v i d u a l a c c o u n t a b i l i t y p e r s o n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 4 ) 、人际交往与小组技巧(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 s m a l lg r o u ps l ( i 1 1 ) ;( 5 ) 、团体历程( g r o u pp r o c e s s i n g ) 。 二、p b l 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关于p b l 教学法的特征,在s a m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大学的s a m f o r dp b l 主页上总结 了五点:n 9 1 以劣构的、复杂的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和驱动力;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 师扮演教练或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以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最终达到问题的 解决;基于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本文作者根据参考其它文献及以上代表性表述,从 p b l 教学法三要素、p b l 过程等两个方面阐述其特征。 ( 一) p b l 教学法三要素的特征 9 1 问题的特点与重要作用 问题是p b l 教学法学习的起点、出发点、引导学习的发生;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结 构不良、不协调或易于发现矛盾,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问题的情景是真实的,与现 实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进展。 2 学生的活动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习承担责任: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积极互动,和教师建立 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在学习中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查询资料形成解决问 题的答案;学习的环境是协作和相互支持并通过亲身体验;按照5 - 6 入的结构组成学习 小组,在多种环境与背景下获取并应用有用的知识,对本人、小组成员及学习做出评价。 3 教师的活动特点 教师担当学习教练( c o a c h ) 、学习向导( g u i d e ) 、导师( m e n t o r ) 、辅助者( f a c i l i t a t o r ) 、 合作学习者、以及专家顾问等角色;教师一般是基于一个结构不良( i 1 1 s t r u c t u r e d ) 的 问题来设计课程,选择概念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 二) p b l 学习过程的特征 1 学生自主学习 在p b l 教学法中,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学生要自己到图 书馆查阅文献,上i n t e r n e t 网搜索信息,即学习内容是学生自我确定的。这种自主性 学习还体现在,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要学会如何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现有 的问题。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成为自己学习的责任者。 2 真实的、基于绩效的评价 基于问题的评价一般是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三种方式有机结合进 行的。对基于问题学习的评价一方面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看学生的各 种能力发展,以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参照,最终解决了几个问题并不是重要的, 而是他们有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3 以问题为中心 问题是p b l 教学法学习的起点、出发点。以问题为中心,一切学习活动围绕问题来 开展。问题情景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情景,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协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力,使学生用各种方法灵活的掌握知识。 l o 三、p b l 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p b l 教学法就是要把知识的学习与真实问题情景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 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建构知识的过程本身就 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伽1 根据b a r r o w s 的模型,p b l 教学法在实施 过程中大致包括以下环节: ( 一) 组织小组 根据合作学习理论的特点,对学生混合编成若干小组( 每组约5 - 6 人) 。在探索问 题之前,学生们要互相认识,为合作学习建立基础,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和教师 分别做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形成毫无偏见的氛围,并确定各个小组的小 组长和记录员。 ( 二) 开始一个新问题 用少量的信息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 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和教师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 成共同的理解。教师要激发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参照该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监察小 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学生可能会向教师提问题, 以便获得有关信息,也可能通过自己做实验或其他探究活动来获取更多的事实资料。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 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 1 e a f i n gi ss u e s ) 。在开始,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引导,比如问 学生是否该把某些概念列在他们的学习要点中。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 们的学习要点。 ( 三) 后续行动 小组成员再次集合,相互交流学到的知识,运用新的知识重新认识问题并分析问题, 再形成假设。在分享学习成果时,学生们要合理、公正的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 息,讨论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成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 四) 展示成果 各小组在经过分析一归纳一再分析一再归纳后,形成统一的答案。然后各小组利用 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 等。p b l 教学法所强调的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 机制。 ( 五) 解决问题后的反思 解决问题之后,学生们要主动的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当前的问题与曾经遇到 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同之处和不相同之处,这可以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 应用情景。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 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用流程图来表述上文所述的p b l 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图1 - 3 ) 1 2 图1 - 3p b l 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图 。回 第二章p b 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 0 0 8 级新入学的专一的学生。样本( p b l 组和对照组) 选取:按照新生入学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随机进行分班( 共四个班级) , 然后从中抽取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p b l 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经简单调整满足两 个组的人数相等,男女比例相当的研究要求,任课老师是作者本人,教材内容相同,教 学时间相同。研究时间从2 0 0 8 年l o 月到2 0 0 9 年7 月,历时九个月。 表2 - 1 研究对象的构成。 性是 班级总人数( 人) 男女 l 班( p b l 组) 8 2 23 0 2 班( 对照组) 82 23 0 二、p b 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 一) p b l 教学法实旌前的准备 1 学生分组 由于p b l 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展小组讨论,故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分组 时采取了学生自愿结合的形式,每组5 名学生,各组男女比例合适,共分为6 组。 2 教师的学习 本次研究因为涉及的课程和班级数量较少,所以指导教师除了作者外,还有一名是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教研室的教师。在实施p b l 教学法前,两名指导教师 就p b l 教学法的基本知识、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进行了学习,为开 展p b l 教学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3 小组长进行培训 为了确保p b l 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小组讨论的顺利开展,我们对学生小组长进行了 培训。学生小组长是通过小组成员的推荐确定的。在培训时,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了 p b l 教学法的含义,产生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p b l 教学法的尝试,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