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论文)LiNilt13gtColt13gtMnlt13gtOlt2gt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LiNilt13gtColt13gtMnlt13gtOlt2gt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LiNilt13gtColt13gtMnlt13gtOlt2gt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LiNilt13gtColt13gtMnlt13gtOlt2gt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LiNilt13gtColt13gtMnlt13gtOlt2gt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 i n i l 佑c o i 仔m n l ,3 1 0 2 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 l i n i l ,3 c 0 1 ,3 m n l ,3 0 2 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具有高安全、低成本优势。探索方便易行、环境友好的新型 制各方法与改性措施,进一步改善其性能对促进其实用化具有重要意 义。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制备高密度球形l i n i l ,3 c o l ,3 m n 。,3 0 z 正极材 料的一种新方法一碳酸盐共沉淀法。通过碳酸盐共沉淀前驱体的热 重分析( t g ) ,并结合x 射线衍射( x r d ) 分析,确定了前驱体的 预烧温度应该在6 0 0 。c 。考察了不同煅烧温度( 8 0 0 、8 5 0 。c 、9 0 0 、9 5 0 。c 矛i1 0 0 0 。c ) 对l i 【n i l 3 c o l 3 m n u 3 0 2 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 影响,结合扫描电镜( s e m ) 分析,发现在9 0 0 下制得的 l i n i l 3 c o l 3 m n 帕 0 2 呈球形,粒径均一,具有c c n a f e 0 2 结构,在不 同温度下制备的l i n i l ,3 c 0 1 ,3 m n l ,3 0 2 中,它的放电容量最高,循环性 能和倍率性能最好。但l i n i i 3 c o l ,3 m n l 3 0 2 在高压( 2 5 4 8 v ) 下的 循环性能较差。通过循环伏安( c v ) 研究l i n i i ,3 c o l ,3 m n l ,3 】0 2 在充 放电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发现在2 5 - - 4 3 v 之间只有一对n i 2 + n i 4 + 氧化 还原峰,而在2 5 4 8 v 之间有n i 2 + ,n r 、c 0 3 + c 0 4 + 两对氧化还原峰。 分别采用t i 0 2 和m g o 对“ n i l 3 c o m m n m 0 2 进行包覆研究以改 善其循环特性,结合x 射线衍射( x r d ) 分析,考察了不同包覆量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l i n i l ,3 c o l ,3 m n 。,3 0 2 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包覆没有改变 l i 【n i l 3 c o l 乃m n 】3 3 0 2 的结构;随着包覆量的增加,l i n i j 3 c o l 昭m n 】,3 】0 2 的首次放电容量逐渐降低,但在2 5 4 3 v 电压区间的循环性能得到 改善,2 o 一t i 0 2 和1 o 一m g o 包覆的样品循环性能最佳。包覆没能 改善l i n i l 3 c 0 1 ,3 m n l ,3 1 0 2 在2 5 4 8 v 电压区间的循环性能。由于目 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很少超过4 3 v ,t i 0 2 和m g o 包 覆对改善l i n i l ,3 c 0 1 ,3 m n l ,3 0 2 循环性能仍有实际意义。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各了 l i n i l ,3 c o l ,3 m n l ,3 1 0 2 正极材料,并与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的 l i n i l ,3 c o 。凸m n l ,3 1 0 2 在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上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碳 酸盐所制l i n i l n c 0 1 ,3 m n i ,3 1 0 2 的密度、电化学性能都优于溶胶凝胶法 所制。与氢氧化物法所制样品相比,其电化学性能相差不大,但避免 了气氛保护,制备方便易行。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 n i i ,3 c o l 3 m n j ,3 0 2 ,碳酸盐共沉 淀法,包覆 i i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r e p a r a t i o na n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r e s e a t c ho f l i n i l a c o l 3 m n v a 0 2 a b s t r a c t r e c e n t l y , l i n i l s c o l 3 m r l l 3 0 2 h a sb e e nr e p o r t e dt ob eo n eo f a t t r a c t i v ec a t h o d em a t e r i a l si ns a f e t ya n dc o s t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as i m p l e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n e wp r e p a r a t i o nm e t h o d ,a n df u r t h e r i m p r o v i n g i t s p r o p e r t i e sa r ev e r yn e c e s s a r yf o rc o m m 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m a t e r i a l f i r s t l y ,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l i n i l 3 c o l 3 m n l 3 0 2c a t h o d em a t e r i a lb y c a r b o n a t e 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w a ss t u d i e dv i at h e r m og r a v i m e t r y a n a l y s i s ( t g ) o f c a r b o n a t e c o -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p r e c u r s o r , a n dx - - r a y d i f f r a c t i o n ( x r d ) a n a l y s i s t h er e s u l t sc o n f i r mt h a tt h es u i t a b l et h e r m a l t r e a t m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o fc a r b o n a t ep r e c u r s o ri s6 0 0 c t h ef o l l o w e d s t u d i e so nt h ee f f e c t so ff i r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 8 0 0 。c ,8 5 0 。c ,9 0 0 。c ,9 5 0 。c a n di0 0 0 。c ) o i ls t r u c t u r ea n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l i - n i l 3 c o l 3 m 1 n i 3 0 2b yu s i n gx r da n ds c a n n i n g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e ( s e m )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st h a tt h el i m i l 3 c o l l 3 m 1 3 1 1 3 0 2p r e p a r e da t9 0 0 c w i t h0 l - n a f e o zs t r u c t u r e ,u n i f o r m s p h e r i c a lp a r t i c l e ,e x h i b i t s t h e h i g h e s td i s c h a r g ec a p a c i t y ,t h eb e s tc y c l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r a t e p e r f o r m a n c ea m o n gt h es a m p l e sp r e p a r e d a td i f f e r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1 1 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 o w e v e r ,l i n i m c o m m n v 3 0 2s h o w s f a s t e r c a p a c i t yf a d i n g o v e r 2 5 4 8 v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r e a c t i o no f l i n i l 3 c o i 3 m n l 3 0 2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o fc h a r g e d i s c h a r g ew i t hc y c l i c v o l t a m m e t r y ,r e v e a l st h a tt h e r ei sac o u p l er e d o xp e a ko v e r2 5 - 4 3 v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t on i 2 + n i r e d o xr e a c t i o n ,a n dt h e r ea r et w oc o u p l er e d o x p e a k s o v e r 2 5 4 b y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on i 2 + n i 4 + c 0 3 + c 0 4 + r e d o x r e a c t i o n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f t e r w a r d s ,t h ee f f e c t so ft i 0 2a n dm g oc o a t i n go ns t r u c t u r ea n d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o fl i n i v s c o v 3 v i n m 0 2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x r a y d i f f r a c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 n dc h a r g e d i s c h a r g et e s t s t h e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t h a tt i 0 2a n dm g oc o a t i n gd o e sn o ta f f e c t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l i n i m c o l a m n l 3 0 2 a s c o a t e dt i 0 2o rm g oa m o u n t si n c r e a s e , l i n i l 3 c o l 3 m n l 3 0 2p r e s e n t sd e c r e a s eo ft h ei n i t i a ld i s c h a r g ec a p a c i t y a n de n h a n c e m e n to ft h e c y c l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o v e r2 5 - 4 3 v t h e 2 0 一t i 0 2c o a t e d 1 0 - m g o c o a t e d s a m p l e e x h i b i t st h eb e s t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a m o n g t h et i 0 2 c o a t e d ,m g o c o a t e d s a m p l e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h o w e v e r , t h ec y c l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l i n i l 3 c o l 3 m n l 3 0 2a th i g hv o l t a g eh a v en o tb e e ni m p r o v e db yt i o z a n dm g oc o a t i n g b e c a u s et h ec h a r g ev o l t a g eo fc o m m e r c i a ll i i o n b a t t e r i e s r a r e l y e x c e e d4 3 va t p r e s e n t ,t h e e n h a n c e m e n to fc y c l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l i n i l 3 c o l 3 m - r l i 3 0 2o v e r2 5 - - 4 3 vb yt i 0 2a n dm g o c o a t i n gi ss t i l lv e r yu s e f u l 北京化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f i n a l l y ,l i n i l 3 f o l 3 m n l 3 0 2 c a t h o d em a t e r i a lw a sp r e p a r e db y s o l - g e lm e t h o da n dh y d r o x i d ec o -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a n d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l i n i v 3 c o l 3 m n v 3 0 2p r e p a r e db y c a r b o n a t e 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i ns t r u c t u r ea n d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l i i n i l 3 c o j 3 m n l 3 0 2 s a m p l e sp r e p a r e db yt h e s e m e t h o d sp o s s e s sb e t t e ro 【一n a f e 0 2l a y e r e ds t r u c t u r e ,s i m i l a rc a p a c i t ya n d c y c l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es a m p l ep r e p a r e db yc a r b o n a t e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m e t h o de x h i b i t sh i g h e rd e n s i t ya n db e t t e r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t h a n t h eo n ep r e p a r e d b ys o l g e lm e t h o d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h y d r o x i d e 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 ,t h ec a r b o n a t e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i sm o r e e a s i l yc a r r i e do u tf o rp r e p a r a t i o no fl i n i m c o v 3 m m v 3 0 2b e c a u s ei n e r t a i ri su n r e q u i r e d k e y w o r d s :l i t h i u mi o n b a t t e r y , c a t h o d e ,l i n i m c o l 3 m n v 3 0 2 , c a r b o n a t ec o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m e t h o d ,c o a t i n g v 北京化工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巍、投尬 日期: 如左:五:f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化工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 京化工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范围,在一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 权书。 作者签名: 妞投捡 日期: 靴笸:五: 导师签名:盔划日期:,一i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锂离子电池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现代信息化、电子化社会里,电子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 域。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使用各种电器。在学校教育、工厂管理、 医疗卫生、科学研究、野外作业、现代交通与通信领域,更是一亥4 也离不开电器 设各,其用量越柬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大量使用的电器需耍使用大量先进 的电池,尤其是由于g s m ( g l o b a ls y s t e mf o r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d e c t ( d i g i t a le u r o p e a nc o r d l e s s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p h c ( p e r s o n a lh a n d yc o m p u t e r ) 等大量便携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使得对为这些电子设备提供能量的二次电池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次电池目前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中的关键产品,要求它具有 更小的尺寸,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能量i l 2j 。锂离子电池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 在上个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二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2 0 世纪9 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电池。与其 它高能二次电池如n i m h ,n i c d = 次电池相比,它具有较为优异的性能。 主要表现为: ( 1 ) 能量密度高,u r l 8 6 5 0 型的体积容量和质量容量分别可达到 3 0 0 w h n 。和1 2 5w - h :k g 一,最近可达3 5 0w - h c m 。,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 2 ) 平均输出电压高( 约3 6 v ) ,为n i c d 、n i m h 电池的3 倍。 ( 3 ) 输出功率大。 ( 4 ) 自放电小,每月1 0 以下,不到n i c d 、n i i v l h 电池的一半。 ( 5 ) 没有n i c d 、n i - m h 电池一样的记忆效应,循环性能优越。 ( 6 ) 可快速充放电,l c 充电时容量可达标准容量的8 0 以上。 ( 7 ) 充电效率高,第1 次循环后基本上为1 0 0 。 ( 8 ) 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温度约为- - 2 5 4 5 x ? ,随着电解质和正极的改进, 期望能拓宽到- - 4 0 - - - 7 0 。 ( 9 ) 残留容量的测试比较方便。 ( i 0 ) 无需维修。 ( 1 1 ) 使用寿命长,8 0 d o d 充放电可达1 2 0 0 次以上,当采用浅深度充放电 时,循环次数可达5 0 0 0 次以止。 由于锂离子电池有这么多的优点,目前正以其它电池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 占领了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商务通、电动汽车等 占领了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商务通、电动汽车等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应用领域钔,并有可能取代镉镍和氢镍电池用于航天领域。在信息和高新技术领 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下,成为当代信息技术( i t ) 的强有力 支撑条件。 当然,锂离子电池还有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 1 ) 成本高,主要是正极材料l i c 0 0 2 的价格高,且c o 有毒性,对环境污 染大。 ( 2 ) 必须有特殊的保护电路,以防止过充电。 ( 3 ) 与普通电池的相容性差,因为一般要在用3 节普通电池( 3 6 v ) 的情 况下才能用锂离子电池代替。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发展趋势为:( 1 ) 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材料。 目前多数锂离子电池正极采用l i c 0 0 2 ,其价格昂贵,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碳负极材料如m c m b 等价格较昂贵正被廉价的改性石墨所取代,更具潜力的锂 合金负极材料正在研究之中。另外,对隔膜、电解质等新材料的研究也在进行之 中。( 2 ) 增加产品规格品种,拓展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日 新月异,相匹配的新规格、新品种锂离子电池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发 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另外,开发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扩大 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 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进一步改善循环寿命等几个方面。( 3 ) 研究新体系。1 9 9 9 年出现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更轻、更薄、易于制备成各种形状,但 低温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一个新体系是锂硫二次电池, 它比能量更大、倍率放电能力强、安全性好、耐受过充放电,市场潜力巨大。 1 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目前有液态锂离子电池( l i b ) 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p u b ) 两 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 i +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材 料采用化合物l i c 0 0 2 、l i n i 0 2 、l i m n z 0 4 等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采用锂一碳 层间化合物l i 。c 6 ,电解质为溶解有机锂盐l i p f 6 、l i a s f 6 等有机溶液。典型的 电池体系为: l , c 6fl i p f 6 - e c + d e cil i c 0 0 2 在充、放电过程中,l i +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被形象地称为“摇 椅电池”( r o c k i n gc h a i rb a t t e r i e s ,缩写为r c b ) 。 充电时:l i c 0 0 2 - * l i l x c 0 0 2 + x l i + + x e 。 2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6 + x l i + + x e _ l i x c 6 放电时:l i l 。c 0 0 2 + x l i + + x e _ l i c 0 0 2 l i x c 6 - - - - c 6 + x l i + + x e 。 在充电时,l i + 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放电时l i + 则从负极脱出,插入正极 材料。在充放电的过程中,l i + 在正负极问嵌入脱出往复运动。电池中的难负极 和隔膜都有离子存在,正极是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 i c 0 0 2 、l i m n 2 0 4 等, 负极是碳素材料如石墨等。 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 入化合物组成5 1 。充电时,l i + 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态, 正极处于贫锂态,同时电子的补偿从外电路供给到碳负极,保证负极的电荷平衡。 放电时则相反,l i + 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在正 常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构氧化物的层间嵌入和脱 出,一般只引起层面间距变化,不破坏晶体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 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来看,锂离子电池反应是一种 理想的可逆反应。 1 3 锂离子电池基本组成 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除此之外隔膜、集流体和胶 粘剂在锂离子电池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 3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以锂嵌入化合物作为正极,作为理想的正极材料,锂嵌入化合 物应具有以下性能: ( 1 ) 金属离子m + 在嵌入化合物l i x m 。x :中应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 使电池的输出电压高,电池电压在3 0 3 5 v ; ( 2 ) 每摩尔金属氧化物的脱嵌锂量不应少于l 摩尔,这样可以提供较高的 电池容量: ( 3 ) 在整个可能脱嵌过程中,锂的嵌入和脱嵌应完全可逆,即保证晶体结 构在锂参加反应前后不变: ( 4 ) 在一定的嵌锂范围内,g i b b s 自由能的变化小,这样可以提供几乎恒 定的工作电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应有较好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这样可以减少极化,能大电流 充放电; ( 6 )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与电解液的化学相容性好; ( 7 ) 低成本,对环境无污染: ( 8 ) 材料的工艺性能好,容易制成晶体或无定形的小颗粒。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它的性能和价格直接影响到锂离子 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正极材料比容量增加5 0 ,电池重量比容量将提高2 8 , 而负极材料比容量增加5 0 ,电池重量比容量仅提高1 3 ,同时正极材料还需 额外负担负极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在j 下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上 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在含有锂的过 渡金属氧化物l i c 0 0 2 、l i n i 0 2 、l i m n 2 0 4 、l i f e p 0 4 和l i n i 。c o y m n i - x - y 0 2 ,商业 化锂离子电池多采用l i c 0 0 2 为正极材料,但钴资源紧缺,价格昂贵并且有毒, 可逆比容量只有1 4 0 m a h g 。左右【6 】。因此寻找质优、价廉的正极替代材料是未来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人们正致力于l i n i 0 2 、l i m n 2 0 4 、l i f e p 0 4 和三元 材料l i n i 。c o 。m n 卜x 、0 2 的研究开发上。 1 3 1 1l i c 0 0 2 1 9 8 0 年g o o d e n o u g h 的研究小组提出了用l i c 0 0 2 作为锂离子电池可充电的 正极材料,从此氧化钴锂被广泛的研究,它是目前唯一已经大规模产业化、商品 化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正极材料【7 】,9 0 以上的锂离子电池采用该材料。由于 l i c 0 0 2 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额定容量为2 7 4m a h 分1 ,实际可逆容量 1 4 0 1 5 0m a h - g ,电压平台约4 v ,与碳材料配对时电池电压约3 6 v ,因此是目 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所普遍采用的正极材料。 常用的氧化钴锂为层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在理想的层状结构l i c o o z 中, l i + 和c 0 3 + 位于立方紧密堆积氧原子层中交替的八面体位置,c a 比值为4 8 9 9 。 但是实际上由于l i + 和c o ”与氧原子层的作用力不一样,氧原子的分布并不是理 想的密堆结构,而是发生偏离,里现三方对称性,空间群为r 3 m 。c o 和o 紧密 结合,形成c 0 0 2 层,沿c 轴规则堆垛,作为骨架。l i + 在c 0 0 2 层问作二维运动, 可以可逆地插入脱出。由于c 0 0 2 以较强共价键结合锂离子电导率高,扩散系 数为1 0 9 - 1 0 e m 2 s 。另外共棱的c 0 0 6 的八面体分布使c o 和c o 以c o o c o 形式发生相互作用,电子电导率也比较高。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l i c 0 0 2 中可逆脱嵌量最多为0 5 单元。肖x 大于o 5 时,l i l x c 0 0 2 在有机溶剂中不稳定, 容量发生衰减,并伴随钴的损失。当x 等于o 5 左右时,l i - x c 0 0 2 发生可逆相变, 从三方对称性转变为单斜对称性。 4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i c 0 0 2 的合成方法很多,按合成途径可分为固相合成法悔1 0 1 与软化学合成法 两大类。固相合成法包括高温固相合成法和低温固相合成法:软化学合成法很多, 根据前驱体制备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溶胶一凝胶法、有机酸络合法、化学共沉 淀法、乳化干燥法,另外还有微波合成法、喷雾干燥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以 固相合成法最为普遍,因为固相合成法最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目前市场上的产品 基本上均是以固相合成法得到的。 高温固相合成法的主要原料有l i 2 c 0 3 、l i o h 、c o c 0 3 、c o o 、 c o c 0 3 3 c o ( o h ) 2 3 h 2 0 、c 0 2 0 3 、c 0 3 0 4 、c o ( o h ) 2 等,一般选用l i 2 c 0 3 或l i o h 与c 0 3 0 。按一定计量比混合,在7 0 0 9 0 0 下,空气氛围中灼烧而成;低温固相 合成法是将混合好的l i 2 c 0 3 和c o c 0 3 在空气中匀速升温至4 0 0 。c ,保温一周, 以生成单相产物【_ 3 1 。固相法很难一次焙烧得到高纯度的产品,一般需要重复 研磨,焙烧2 4 次。 、软化学法一般是先在溶液中合成l i + 和c o ”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焙烧得 到产品。齐力等【1 4 】用草酸沉淀法合成了l i c 0 0 2 并对其合成条件与l i c 0 0 2 组成 及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夏熙等【l5 l 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 制得纳米l i c 0 0 2 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和较高的放电平台:彭正顺等【l6 】用 纤维素柠檬酸钴锂复合物热分解法制备了l i c 0 0 2 ;y a n g x i n gl i l l 7 用喷雾干 燥法制得l i c 0 0 2 超细粉,放电容量可达1 3 5m a h g - 1 :s t m y u n g 等【1 8 】用乳胶 干燥法合成了l i c 0 0 2 粉末;y a s u t o s h ii r i y a m a l l 9 1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合成了 l i c 0 0 2 ;c h i h a w nh a i l 采用熔岩合成法合成了l i c 0 0 2 :s g k a n g l 2 1 1 采用柠檬 酸s o l g e l 法合成了l i c 0 0 2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运用液相合成技术实现了原 料在分子水平上的混合,有利于l i c 0 0 2 的晶体生成和生长,缩短反应时间,减 少能耗。采用软化学方法制备的l i c 0 0 2 样品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粉末粒径 一般为亚微米级或纳米级,有着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但其初期循环性能不佳。 同时,由于其粒径过小,以及前驱体的形成方式,使得其结构较为疏松,密度较 小,不利于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目前还很难实现工业化应用,对其进行高温处 理以改进其电化学性能是必要的。 虽然可以通过这么多的方法制备l i c 0 0 2 正极材料,但不管以那种方法制得 的纯l i c 0 0 2 材料,都存在着性价比低、高钴储量不足、毒性大、容量中等等不 足。l i c 0 0 2 。睫工业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电极成型工艺和粉体材料的物理特性的 能量密度提高方面一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l i c 0 0 2 材料及其脱锂态的结构方面和 合成过程的优化上。近来对l i c 0 0 2 的掺杂研究的也比较多,主要是将l i c 0 0 2 中的部分c o 以n i 、f e 、m n 、a t 、m g 等金属原子取代,目的是通过掺杂使0 2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离子键参与到电极的氧化还原过程而提高电极的平均放电电压。但由于l i c 0 0 2 本身的电化学性能比较好,通过掺杂往往是牺牲某一方面的性能来满足其它的性 能因此掺杂研究的实用化还很困难,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简化工艺流程, 优化工艺条件来保证l i c 0 0 2 的性能及成本。 1 3 1 2 l i n i 0 2 由于钴资源少、价格高、污染大,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以n i 代 替c o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容量,降低毒性。l i n i 0 2 是目前研究的各种正极材料 中容量最高的系列,它具有类似于l i c 0 0 2 的层状结构。l i n i 0 2 的理论容量为2 7 4 m a h g 一,实际容量可达1 9 0 2 1 0m a h g 。11 2 2 工作电压范围位2 5 4 1 v ,不存在 过充电和过放电的限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自放电率低,无污染,和多种 电解液有良好的相容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理想的l i n i 0 2 属六方晶系,其具有r 3 m 空间群,为a n a f e 0 2 型层状结构, 其中6 c 位上的o 位立方密堆积,l i 和n i 分别处于3 口和3 6 位,并且交替占据 其八面体空隙,在 1 1 1 晶面方向上呈层状排列【2 ”。氧原子以稍微扭曲的立方结 构密堆积排列,锂原予和镍原子交替分布于氧层两侧,占据其八面体空隙【2 5 1 。 层状的n i 0 2 为锂离子提供了可供迁移的二维隧道。因此,该层状结构的稳定性 决定了l i n i 0 2 循环性能的好坏。在l i n i 0 2 的六方层状结构中,n i 0 6 八面体受 j a h n t e l l e r 效应而容易变形,因此,l i n i 0 2 的六方层状结构没有l i c 0 0 2 稳定。 l c r o g u e r m e e 等1 2 6 j 在研究脱锂过程中l i x n i 0 2 的结构时发现:在x = 0 7 时,晶格 从六方晶型r 3 向单斜晶型转变,在x = 0 _ 3 时,又从单斜晶型向六方晶型转变, 同时体积收缩,认为是在充放电过程中,n r 被氧化成n i “,n i 0 2 层层间引力交 大,在j a h n - - t e l l e r 效应的共同作用下,n i 0 2 层收缩使l i n i 0 2 发生相变,易与 电解液发生反应,热稳定性差。 l i n i 0 2 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两大类。固相法是制备l i n i 0 2 最 普遍的方法,一般采用固体锂盐( 或氢氧化锂) 和镍盐( 或氧化亚镍,氢氧化镍) 作原料,直接混合,球磨均匀后煅烧而成。为了得到l i n i 0 2 物相,煅烧温度必 须在6 0 0 。c 以上。一般认为,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结晶越完整。但考虑到 l i n i 0 2 的高温分解及在7 2 0 。c 时六方晶型结构向立方晶型结构转变,煅烧温度一 般选择7 0 0 c 。在此温度下,l i o h h 2 0 易脱水生成l i 2 0 挥发,同时n i 3 + 部分还 原成n i 2 + 离子。生成的n i 2 + 占据部分原属于“原子的3 口位置,形成离子混合层, l i n i 0 2 层状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此外,空气中的c 0 2 极易与l i o h 反应生成 l i 2 c 0 3 杂质。因此,固相法合成一般在氧气气氛下,加入过量的l i ( l i n 净1 0 5 1 1 5 ) 。日本的y a m a d a 等1 2 7 j 以l i o h h 2 0 、n i ( o h ) 2 为原料,分别 6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空气和氧气气氛下台成l i n i 0 2 ,分析结果表明,氧气中合成的样品n i 的平均 价态比空气中高,且电化学性能远远优于空气中合成的l i n i 0 2 。v b i a n c h i 等【2 8 l 以l i o h h 2 0 和n i o 为原料,在不同l i n i ( 摩尔比) 的条件下作对比试验,结 果表明:在l i n i _ 1 0 7 、7 0 0 氧气气氛中煅烧得到了最接近化学计量的 “1 x n i i + x 0 2 ( x = o 0 0 4 ) 。在l i n i 1 1 时,产物 中出现l i 2 c 0 3 杂质相。综上可知,选择锂和镍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为原料,在 7 0 0 左右的温度下、氧气气氛下煅烧1 2 2 4 小时,可以得到近乎化学计量的 l i n i 0 2 ,但是反应条件要求太苛刻,不易实现产业化。 尽管固相法工艺简单,但其能耗大,产物粒径不均匀。运用液相法可以实现 原料在分子水平的混合,有利于l i n i 0 2 的生成和生长,同时能有效的降低能耗, 缩短反应时问。现在采用液相法制备l i n i 0 2 的方法主要是溶胶凝胶法、水热法 和直接氧化法。溶胶凝胶法制备l i n i 0 2 是采用锂盐( 或l i o h - h 2 0 ) 与镍盐在溶 液状态下混溶,加入氨水或其他碱进行沉淀生成溶胶,干燥成凝胶后,在空气或 氧气中进行煅烧的一种方法。my o n g 等【29 】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 i n i 0 2 的最佳工艺和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方法获得的l i n i 0 2 材料呈光滑的多面体状, 平均粒径大约3 5 p r o ,表现出比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因为n i 2 + 氧化为n i 3 很困难,所以直接采用水热法很难得到l i n i 0 2 ,m a s a h i r oy o s h i m u r a 等f 3 0 j 采用电化学水热法,以金属镍片、l i o h h 2 0 为原料,在6 0 2 0 0 。c 下,通入 _ o 1 5 0 m a c m 2 的电流保持2 0 h ,得到了较纯的l i n i 0 2 。此方法虽然工艺简单, 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因此生成成本较大。j u n i c h im a r u t a l 3 h 采用直接氧化法 低温合成l i n i 0 2 ,材料在1 5 4 2 v 之间放电比容量高达3 1 0 m a h g ,高于l i n i 0 2 的理论比容量2 7 4m a h g ,原因可能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了n i 2 + 向n i 4 + 的 可逆转变。总之,采用湿法能有效的降低能耗和反应温度,同时制得粒度均匀近 乎化学计量的l i n i 0 2 。 l i n i 0 2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l i n i 0 2 的合成比 l i c 0 0 2 困难【3 2 】,其主要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化学计量比的l i n i 0 2 容易分解,过 量的n i 2 + 处于n i 0 2 平面之间的锂层中,妨碍了锂离子的扩散,影响材料的电化 学活性。同时由于n i 3 + 比c 0 3 + 难得到,l i n i 0 2 的合成需在氧气氛中进行,条件 苛刻。通常在制备三方晶系的l i n i 0 2 时容易产生立方晶系的l i n i 0 2 ,由于在非 水电解质溶液中,立方晶系的l i n i 0 2 无电化学活性,所斟在制备时若掺杂有立 方晶系的l i n i 0 2 会昌致材料电性能变差口引。其次,l i n i o z 在充放电过程中,同 l i l - x c 0 0 2 一样,也会发生从三方晶系到单斜晶系的相变,导致电极容量衰退快。 由于l i n i 0 2 的这些缺陷,单纯该物质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一 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问题,科研工作者对l i n i 0 2 进行了改性的研究。改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 是内部掺杂改性,一是表面修饰改性。 迄今为止,对l i n i 0 2 掺杂改性已经涉及了几乎半个周期表的元素,包括n a 、 c a 、m g 、a i 、z n 、b 、s 、c o 、m n 、t i 、v 、c r 、c u 、c d 、s n 、f e 等。目前研 究最多的是掺杂c o 改性,通过掺杂c o 可以大幅度提高l i n i 0 2 的热稳定性和循 环性能,掺杂c o 的l i n i 0 2 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la m o n t o r o 3 4 1 对l i n i 、c o i 。0 2 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表明l i n i 、c 0 1 x 0 2 中镍为n i 2 + , 而不是常见的n i 3 + ;r i c h a r dkbg o v e r 等【3 5 j 研究了煅烧温度与l i n i 。c o i 。0 2 结构 与电化学性能的的关系:j a e p h i lc h o r 3 6 j 研究了制备方法对l i n i 。c o l 。0 2 的化学结 构和电极性能的影响:刘人敏等【3 。”采用热重分析法并配合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 的x 一射线衍射物相鉴定,研究了l i n i 。c o l 。0 2 材料的合成过程机理及产物的结 构和性能。l i n i 。c 0 1 x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