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位 代 码 104451 学 号 2007021175 分 类 号 g633.3 学 习 方 式 全日制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 及教学对策研究 专业学位名称 全日制教育硕士 方向领域名称 学科教学(语文) 申 请 人 姓 名 孙 小 花 指 导 教 师 潘庆玉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2 年 4 月 16 日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abstractabstract . iii 引言. 1 一、选题背景 . 1 二、选题意义 . 1 三、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 四、研究方法 . 4 第一章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问题的提出. 5 一、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的现状 . 5 二、错别字定义及相关内涵 . 6 三、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 . 7 (一)汉字构形、字源学理论. 7 (二)认知与应用心理学理论. 7 (三)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理论. 8 第二章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 9 一、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目的、对象、过程及方法 . 9 二、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结果 . 10 三、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分析 . 14 第三章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 16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 16 (一)本身的识字基础差及原因探析. 16 (二)不良的学习习惯. 16 (三)思维定势的限制. 17 (四)遗忘规律的影响. 18 二、学生自身以外的原因 . 18 (一)汉字因素. 18 (二)教师与教育、教学的因素. 19 (三)社会因素. 20 第四章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问题的教学对策. 21 一、充分运用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 . 22 二、充分利用心理认知规律引导巩固 . 24 三、营造良好的汉字使用环境降低不良影响 . 25 结语. 27 注 释.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山东菏泽陆圈一初学生作文错别字抽样调查记录. 32 致 谢. 3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初中阶段是未成年人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 但是汉语中的汉字在初中已经不 再作为重中之重,而是更注重理解和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中生作文中仍 然会出现大量错别字。初中生错别字最集中的体现在语文作文中,所以笔者选择 初中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作为调查对象。 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学生作文并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错别字 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形近错别字, 音同或音近错别字, 形近且音同音近错别字, 生造字,义近而混淆产生的错别字。其中音同音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占 34.14%, 比重最大;其次是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占 30.5%;再次是音同或近而且形近而 产生的错别字,占 23.92%。 另外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因为地区限制,所作调查得到结果中错别字因受 当地方言影响出现的占一定比重,在 197 个音同音近而产生的错别字中,有 14 个是由于方言的影响产生,比重占 7.11%。而除此地区差异外,性别造成的差异 也变比较大,三个年级总体男生无错别字的篇目占男生总人数的比重是 14.07%, 女生无错别字的篇数占女生总人数的 22.71%,所以从罗列的数字中可以看出性 别造成的差距。另外写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较大,相比较而言,在正规考试中 学生出现的错别字几率要低于平时习作中的错别字。 造成初中生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 客观和主观 都是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的。客观原因是汉字本身的复杂性和音、形、义的配合造 成,还有教育教学条件、具体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来改善。主观原因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知识缺陷,对于汉字掌握的基本功不够扎 实;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对汉字学习和书写态度的不端正;思维定势的影响; 认知规律的限制等。这些则需要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心理需求 来改善了。 针对错别字出现的原因, 笔者建议从学生自身和教师教学以及社会环境方面 分别运用汉字学理论、认知理论进行指导,并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运用汉 字学理论主要是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形声字占 常用字的 90%以上。形声字的字形中包含形旁和声旁,而形旁又跟字义相关联,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所以形声字更容易用汉字学理论分析。 认知理论的运用主要是指汉字教学尽可能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人的认知都是要经历表象形象抽象三个阶段的, 所以汉字教学要利用这种认知规律。除了学生和教师能做的,还应该创造良好的 社会语言环境和规范的汉字使用环境。 当然纠正错别字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正文中提到的具体方法有:运用汉字学 “六书” 、联系实际情境、利用游戏、故事等,还有利用“相似信息块”学习 同音或形近字,还可以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生 作文 错别字 调查 教学对策 分类号分类号:g633.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n research of typos and relevant teaching strategies an research of typos and relevant teach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sudents compositions abstra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age is a minor golden era of personal growth, but chinese characters in chinese learn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no longer as important as before, instead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m. this situation attributes to that a large number of typos still appear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s. there are most typos in their compositions. therefore, the author chose typo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samples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tudents compositions, the author has made a conclusion. different reasons cause different typos and these typo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form nearly typos, similar sound typos, shape and homophones nearly typos, coined words, just close and confusion resulting typos. typos caused by the same sound and similar sounds account for 34.14% and the biggest proportion. typos caused by shapes and homophones are in the next place, accounting for 30.5%. typos caused by the same sound or similar sounds are in the third place, accounting for 23.92%. additionally, because of regional restrictions, typos which are affected by dialects hold a definite proportion. in 197 typos caused by the same sound and similar sounds, there are 14 ones caused by dialects, accounting for 7.11%. besides regional differences, gender differences also make a difference. 14.07% boy students and 22.71% girl students have written compositions without typos. we can know the differences caused by genders from the percentage. whats more, writing environment makes a big difference in students writing. compared with other situations, students make few typos in formal examination. reasons which cause typo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bjective reasons and subjective reasons. these reasons are relative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bjective reasons include the complexity of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chinese characters,the cooperation of sound, form and meaning, qualifications of education and specific social environment. all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by joint efforts of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subjective reasons which are mainly caused by knowledge defects of students include lack of solid basic skills, bad learning habits, unruly attitude of chinese characters learning and writing, thinking stereotypes, constraints of cognitive rule and so on. all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by improved by students subjective efforts and stimulating learning interest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in allusion to reasons of typo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use cognitive theory and chinese philological theory to instruct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and social environment separately, and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 good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author has applied the chinese philological theory to combine the sound, shape and meaning of chinese. as a kind of ideographic writing, phonetic characters account for more than 90% of sight words. the shapes of phonetic charact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signifikums and phonetic indicators. signifikums are relative to words meanings, so phonetic characters are easy to be anal sized by the chinese philological theory. a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theor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accord with students cognition rules. human beings cogn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presentation-image-abstraction.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is cognition rule in our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 besides effort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good soc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formal chinese characters operat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re are still many measures of correcting typos. there are many specific ways in the main body, including learning the six categories by using chinese characters, connecting realistic situations, playing games, using stories, learning homophones or similar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similar message blocks. we can also combine some different measur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s; typos; survey;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category number :g633.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言 一、选题背景 目前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世界形势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注意其对汉字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背景对汉字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正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影响着中国人,并逐步改变着 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各方面。 尤其是英语的无所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迫 于各种压力如求职、考核等不得不重视,而作为中国人母语的汉语教育不可避免的被一定 程度的忽视了,而且在人们接受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方式、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历史 悠久的传统文化在目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人们接受多元文化融合的 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对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工具汉字的重视。 (二)ie 时代错别字横行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普遍应用,人们对汉字书写的机会 越来越少了,热情越来越低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多数时候在敲击键盘,手写汉字 越来越少,电脑自动生成汉字,不需要再动脑思考每个汉字的笔画写法,使汉字的书写和 运用越来越被忽视。同时无所不在的网络,衍生出许多特有的网络语言,影响我们的初中 生, 使他们作文中也经常出现以错别字为荣的生造用语等, 很多学生不经意间就写错别字, 而且也不觉得写错别字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二、选题意义 在以上大的社会背景下,笔者选择研究初中生作文中的错别字问题,是想通过以小见 大,从小处着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一)纠正错别字有助于提高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任何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对于本国来说都至关重要,而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汉语 教学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振兴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高度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也相应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作为汉 语的书面语的汉字,在使用中不规范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就是错别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 见。这些不规范的错别字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文化的健康交流,不利于祖国的健康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所以,对错别字的研究是进行必须的,对错别字的规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规 范的使用汉字,从而更好的传承华夏文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二)纠正错别字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初中是衔接小学到高中的学段,是孩子从儿童到青春期的重要过渡阶段,无论是身体 还是思想,这一阶段对于每个孩子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段时间。母语教 育在这一阶段当然也极为重要,掌握良好的汉字书写基础和习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 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初中生错别字集中体现在作文中,所以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初中生 作文中的错别字,得出规律,探求原因,从而寻找对策改进教学来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 三、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因为汉字是中华子孙记载自己历史使用的文字,所以相关汉字中初中生作文错别字、 作文错别字、错别字的研究也就罗列的是国内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初中生作文错别字”检索 笔者在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模糊搜索时间段从 1979 至 2011 年,题名为“初中 生作文错别字”的文献,只搜到一篇浅析农村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 1;而搜索时间 段不变,再搜索题名为“初中生错别字”的文献,除上述文献外,多得一篇初中生易写 错别字的心理成因及解决方法 2。而用关键词搜索“初中生作文错别字”所得两篇文献 尹忠山:作文“抄”出来 3和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4则都与初中生作文 错别字的研究无关了。 相关的还有一篇湖南师范大学 2008 年的硕士论文初中生汉字误写探讨 5,把错别 字称为误写,笔者觉得这种定义还有待商榷,错别字与误写之间是不是对等还是需要探讨 的。 (二)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检索 在 cnki 搜索标题为“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的文献,有一篇:初中一年级学生作文中 错别字问题的研究 6,几位作者通过对初一学生 631 篇作文的调查统计分析,除去其中 六篇没有错别字,得出研究结果及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错别字,并分析了出现错别字的一 些原因,并在此调查统计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一些教育建议。其进行的实际调查研究方 法是可取的,其成果也很有参考价值,但是总体来看理论基础还是稍显单薄,虽然提到一 些巴甫洛夫的理论,但是错别字的心理学根源不是那么简单的,受到学生个人心理、认知、 遗忘等各方面的影响。 同时对汉字本身的特点分析也不够充分,汉字作为独具特色的表意文字,其音、形、 义三方面的结合与相互吻合非常巧妙,教学可以从汉字学方面因势利导,并充分利用“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近发展区”理论,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学习生字词,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汉字的 有效方法。但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作文中错别字问题的研究虽有很有力的事实依据,却 在分析及应用中发挥的不够充分。 (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作文错别字”检索 继续扩大范围模糊搜索 1979 至 2011 年题名为“作文错别字”的文献有 31 条,当然 其中包括上述提到的浅析农村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 ,其它还包括:具体的学生错别 字作文举例,如我的“错别字”作文 7;对中学生作文错别字的原因分析,如中学 生作文中的常见错别字成因浅析 8;应对作文中常出错别字的方法,如如何避免在作 文中出现错别字 9;最多的是关于高考中的错别字分析,单单题名明确针对高考作文错 别字的就多达 14 条,如2010 年高考作文高频错别字浅析 10、 捉出高考作文中的错别 字 11、 对高考作文错别字扣分的一些想法12、 高考作文错别字泛滥成灾13,另外 还有具体的错别字举例,如作文中 50 个高频错别字 14等。 (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错别字”检索 当在 1979 至 2011 年时段内单独精确搜索题名为“错别字”的文献,就有多达 720 条 了,当然以上列举的文献也包含在内。从时间阶段上看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和学者研究 领域都有错别字现象。在内容上从学生错别字到各种专业领域如数学、历史、化学、医学、 出版业等各领域都有关于错别字的文献。从不同角度看对于错别字的现象、原因、方法对 策等也都有涉及。如此对比可以看出关于错别字研究的文献总体不少,但是具体到初中生 作文中的错别字却少之又少。当然初中生作文错别字规律与对策可以与错别字的普遍规律 联系起来,一些错别字的普遍成因、改正方法等都同样适用于初中生作文错别字,但是初 中生作文错别字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具体特点、生活等应该也有些初中生作文错 别字独有的特点。 总体来看,关于学生错别字的研究,小学、高中以及普遍规律的中学错别字研究都已 经不少,包含学生错别字的现象分析、成因探究和解决方法,但是大部分文献都是短小精 悍的文章,极少有专门理论支撑和论证的文献资料,目前看到的除前文提到的 2008 年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初中生汉字误写探讨 ,再就是上文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作 文中错别字问题的研究 ,但是都有缺憾。错别字心理原因方面已经有专著,就是昌学汤 先生的汉语错别字心理学分析 ,但是理论应该是为理论服务的,要真正让理论发光, 那就是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并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抽样文本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个案法。 (一)抽样文本调查法 抽样文本调查法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分三个年级,从每个年级中分班 级抽样调查抽取部分班级的学生作文,调查统计其中的错别字,然后统计错别字的个数、 次数及错别字字形情况获得原始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整理得出规律,形成结论。 (二)统计法 统计法是本论文的重要方法,通过统计学生每篇作文中的所有错别字字数和每个错别 字的次数,归纳统计分析出所调查初中生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类型,并统计不同类型的错 别字分别得数目和所占错别字总数的比重,从而分析找出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以对症下 药。 (三)文献法 掌握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做到真实可靠,客观准确。 (四)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错别字分析归类相互比较及年级差距、性别差异等的对比分析和具 体数据统计、百分比来总结规律、验证推断、探求原因和找出具体可行的有效对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第一章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问题的提出 错别字现象问题一直存在,对于汉字教学的研究也多涉及到错别字的纠正问题,但是 错别字仍然一直存在着。现在随着华夏文化的回归热潮,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汉文化、汉语 和汉字问题,错别字的研究也已经有所成就,对于学生错别字的研究也不少了,只是对于 初中阶段的错别字研究并不是很多,在引言中的研究现状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本章 对于初中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存在现状和关于错别字的定义来源做出相关介绍和总结,并解 释了为什么选取初中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作为研究对象。 一、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的现状 汉语中作为书面语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表意文字,自古以来在书写、使用中 也出现了各种偏差和错误, 即出现的错别字。 错别字的存在是从正字的产生而相应而生的, 所以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错别字的踪影。而作为正在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的学生出现错别字 倒是不足为奇了,但是并不说明这是应该的,既然有汉字的规范使用,我们就应该尽可能 的减少甚至消除错别字。但是自从汉字教育存在,你如果问及哪位先生或者老师有没有什 么可以教学生永远不写错别字的方法,答案是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而错别字在当代初中 生笔下仍是屡见不鲜。 并不是说笔者只调查一所学校就能得出普遍的结论,而是在近几年了解的学生和教师 来看,不管是学习成绩优秀还是一般,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不管是小学还是 初中、高中,在作文中都会出现错别字。但是从对汉字的认识理解过程看,初中是学生学 习汉字书写使用的重要时期,学生实际掌握汉字的情况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学生的要求有些差距,学生在汉字书写和使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别字, 尤其集中反映在初中生作文中,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这在后文的调查数据中也可以切实 反映出来,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比例的作文中都确实存在错别字,而且错别字的种类、频次 和总数都比较庞大。 从目前对错别字的整体调查研究成果看,初中生作文中错别字严重这种现象并没有引 起学生和老师的足够重视,对于小学生、高中生乃至社会上各类汉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都 有一定调查研究成果,但是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中对于初中生的作文错别字现象问题研究 的成果却屈指可数,只有一篇 61 年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作文中错别字问题的研究是针 对初中生作文中错别字现象问题的调查研究。当然近几年的某些文章有针对初中生错别字 的研究,如初中生汉字误写探讨 ,但是也时隔四年了,现状与研究已经失衡。所以笔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者觉得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初中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调查研究,并提出与时俱进的教学对策和 建设性建议。 二、错别字定义及相关内涵 “错别字”在古代辞书中,甚至一直到清朝编纂的辞海中并没有作为固定词组 出现,追根求源的话只能分解开来看每个字的最早解释。 说文解字中对“错、别、字”每个字的解释是: “错,金涂也。从金,昔声。 ” 15 “别,分解也。 ” 16 “字,乳也。 ”17与现在的错别字定义相比都是引申义了。 现在所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错别字”词条。 现代汉语分类词典 (1998 年 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把“错别字”是归入了“思想、语言、信息”大类中的“语言、 语法”小类,在词条中“错别字”在“别字”和“错字”之后,对其具体解释也是“错字 和别字” 18。而“别字”的解释是:把甲字错作乙字,错用、错读的字就是别字。如把 “刚愎”写成“刚腹” 写别字;把“恬不知耻”的“恬” (tin)念成“括” (ku)是读 别字。也说白字 bi z 19。错字的释义是:笔画写错的字。举例是“炼”的右半部分写成 东, “少”少写右边的一点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 (2009 年版商务印书馆) 对错别字的定义是“错字和别字” 21。错字的解释是: “写的不正确的字或刻错、排错的 字” 22。别字有两个义项:一是写错或读错的字,比如把“包子”写成“饱子” ,是写别 字;把“破绽”的“绽” (zhn)读成“定” ,是读别字。也说白字。二是别号 23。 可见现代所编纂的汉语词典中对错别字的解释大同小异,都是指错字和别字。而错字 和别字也都指写错或读错的字。 当然因为历史变迁,语言演化等各种原因,错别字在不同的时代所指的具体汉字并不 相同, 每个时代的错别字与正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所以本文所说的错别字都是现代汉语中, 现行汉字使用规范下的错别字。 错别字随处可见,但是学生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人群之一,从教育和作为未来希望的 孩子抓起,才是长远利益最大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小学开始识字,虽然全日制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提出小学阶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写作中要“书写规范、整洁” 。但是毕竟儿童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即使他们 学会了这些汉字的书写字形,记住了这些汉字的读音、组词,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理解力 配合这些记忆,能让孩子深刻的理解这些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灵活操作这些汉字的用法 来表达和交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初中阶段即第四学段(7-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年级)的汉字教学要求是让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 , 写作中提到要“做到文从字顺” ,可以看出初中阶段是学习汉字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 是形成对汉字书写、整体把握、理解运用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错别字纠正就相对重要。 只有初中阶段掌握了 3500 常用汉字的读写、意义、用法,才能为以后的高中阶段甚至更 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这个阶段的特殊性,初中生的错别字表现相对突 出并在逐渐进行分化,而学生错别字表现最集中的地方往往就是在语文作文中,于是对于 作文错别字现象的研究就有了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作文中出 现错别字的现象,即九年义务教育中的第四学段七到九年级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 字调查, 所以特指的是在书写中出现的错别字, 下文直接简称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问题。 三、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 关于初中生错别字现象问题的研究,在引言文献综述中已有罗列,涉及的理论大致 有如下三大类:汉字学、心理学、生理学,当然其中因为汉字研究的不断发展,各学科之 间的交叉融合,产生了例如“汉字认知心理学”之类的各种交叉学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了。 (一)汉字构形、字源学理论 最早的传统汉字学理论是指的“六书理论” 。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作为造 字方法解释则是始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但是到许慎的说文解字才对“六书” 给出了具体明确的解释:“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 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 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 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 令、 长是也。” 24随着汉字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汉字学开始分化为四个分支学科: 汉字构形学、汉字字源学、汉字字体学、汉字文化学,其中在本文中,与错别字和汉字教 学结合比较密切的是汉字构形学和汉字字源学理论。 (二)认知与应用心理学理论 关于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研究最早是来源于西欧和美国,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关注到汉 字的认知研究已经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各学科的相互交融,汉字中的错别字研究和识 字教学,都和心理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形成了汉语错别字心理学、汉字认知心理学等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分支学科,把汉字的研究与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相关内容结合,充分利用人的心理 认知规律,应用到汉字的识字教学、错别字纠正甚至避免中。 (三)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理论 人的学习活动属于心理活动,但是现代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已经证明,心理过程 与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根据人的脑部生理结构和 生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脑结构以及脑功能如记忆力、理解力发展不同,所以不同年龄、 不同生理成长阶段的人,脑神经与脑结构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汉字认 知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汉字错别字问题分析和识字教学中,必须结合汉字认知的生理 因素考虑。具体到初中生,就要按照初中生的脑部生理发育阶段和神经特点,来判断其对 汉字学习、认知心理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关于初中生的错别字现象和问题服务。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二章 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 本章介绍笔者进行的初中生作文错别字调查结果和分析统计,通过对山东菏泽东明陆 圈一中这所农村中学的三个年级十一个班级中有效作文428篇的错别字完全统计, 得到577 个错别字,分析得出五种类型并统计了每种类型的具体数目和所占比例,而得到学生最容 易犯错的形式,再进一步追究原因,为后文探求对策做好基础。 在统计的 428 篇有效作文中有 80 篇没有错别字出现,统计得出各个班级和年级的男 女生分别没有错别字的篇数,并进行了年级和性别差异的分别对比,得出结论,从而为下 文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初中生教学对策提供事实依据。 一、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目的、对象、过程及方法 我国的教育大纲中有明确的识字写字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出小学阶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写作中要“书 写规范、整洁” 。初中阶段即第四学段(79 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 ,而写作中只提到要“做到文从字顺” ,相对淡化了书写使用汉字的规范性。 2007 年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作文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后,高中生 出现错别字的问题也得到充分重视。这些要求和对策都是必要的,对于错别字的减少和重 视都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某所中学的具体调查,达到收集原始真实数据,从而分析初 中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而找到相应改善初中生出现错别字教学对策的目的。 近几年,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和对教师的咨询,得出错别字仍然在学生的笔下 普遍存在,所以抽样选取了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陆圈一中的三个年级 18 个班级中的 11 个 班级 428 人进行了作文中错别字的调查统计,七年级抽查 6 个班级中的 3 个 161 人,八年 级 6 个班级中的 3 个 117 人,而九年级 6 个班级中的 5 个 150 人。此校在所在县所有农村 中学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但是此校所在县在菏泽市的成绩中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反映该市农村中学的普遍水平和问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作业抽样调查法,虽然只 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的三个年级部分班级学生抽样,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普遍存 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本校七年级至九年级三个年级,七、八年级从 6 个班级中抽取了 3 个班级进 行作文统计,九年级因为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抽取了 6 个班级中的 5 个班级进 行统计。共统计七年级作文 161 篇,八年级作文 117 篇,九年级作文 150 篇,然后根据统 计所得错别字结果进行分类整理,按音、形、义方面进行归类统计。统计结果分析过程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也包含了出现错别字的原因的追究,并进行相应对策的思考;统计分析归纳得出男女性别 差异以及男女比例在各年级的变化;出现三次及三次以上的高频错别字,还有高频错别字 的字形多少变化规律;在分类中的音近音同错别字中出现一些因方言而出现的错别字,通 过总结分析它们所占比例来看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从而看出地区特色的影响,并可以由 此针对这种地区特色所带来的影响,在减少错别字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而形近错别字中 生造字的比例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具体掌握和汉字学习基础的问题;还有受语 言环境影响或者单纯粗心而产生的笔误错别字也占一定比例,反映出学习态度和书写习惯 对错别字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一方面人为因素可以探讨具体可行的学习和教学对策。 二、初中生作文错别字现象调查结果 在统计调查的 428 篇作文中共有 80 篇没有错别字,其中三个年级中没有错别字的男 生作文篇数为 28,没有错别字的女生作文篇数为 52 篇。 首先总体来看男女性别差异上,假如没有错别字的总人数为 1,女生的数目占 65%, 男生占 35%,说明女生出现错别字的相对小于男生,从“表 21 无错别字篇数表”中每个 班级的总篇数和没有错别字的总数、男女生没有错别字的篇数和他们分别占总数的百分比 可以看出。 表 21 无错别字篇数表 班级 总篇数 无错别字篇数 男生无错别字人数 女生无错别字人数 七、一 65 14 4 10 七、三 53 6 4 2 七、五 43 8 4 4 八、一 44 5 1 4 八、三 36 2 1 1 八、五 37 11 4 7 九、一 28 3 0 3 九、二 28 8 3 5 九、三 30 7 1 6 九、四 28 9 4 5 九、五 36 7 2 5 合计 428 80 28 52 百分比 100% 18.7% 6.545% 12.155% 但是更细致的三个年级中,各班级、年级男女生无错别字的人数分,与各班级男女生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总人数相比,男女生比率又不完全一致,存在一定差异。分别从“表 22 七年级无错别 字性别差异对比表” 、 “ 表 23 八年级无错别字性别差异对比表” 、 “ 表 24 九年级无错 别字性别差异对比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表 22 七年级无错别字性别差异对比表 班级 男生无错 别字人数 男生 人数 男生无错 别字占男 生百分比 女生无错 别字人数 女生 人数 女生无错 别字占女 生百分比 七、一 4 32 12.5% 10 33 30.3% 七、三 4 25 16% 2 28 7.14% 七、五 4 23 17.39% 4 20 20% 合计 12 80 15% 16 81 19.75% 表 23 八年级无错别字性别差异对比表 班级 男生无错 别字人数 男生 人数 男生无错 别字占男 生百分比 女生无错 别字人数 女生 人数 女生无错 别字占女 生百分比 八、一 1 17 5.88% 4 27 14.81% 八、三 1 15 6.67% 1 21 4.765 八、五 4 18 22.22% 7 19 36.84% 合计 6 50 12% 12 67 17.91% 表 24 九年级无错别字性别差异对比表 班级 男生无错 别字人数 男生 人数 男生无错 别字占男 生百分比 女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算力中心发展路径与实施计划
- 2024年重庆市万州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张掖市民乐县河西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酱香型白酒市场趋势与发展前景深度解析
- 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阜阳太和县第二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采购与供应链基础知识
- 激光技术考核标准题目试题及答案
- 财管周六试题及答案
- 常用药物预测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 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医师考核登记表
- 云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小学英语公开课The-Hug课件
-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 碱柜治超大队检测站应急预案
- 免疫比浊分析(免疫学检验课件)
- 生物技术概论(全套课件958P)
- 古代朝代的官职名称及等级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守株待兔儿童故事绘本PPT
- 《慢性病健康管理》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