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绵阳中学2018级曹玉和家长借鉴编辑于2018.08.16什么是青春期 人的一生有这样几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我们的孩子正好是处在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这样一个时期。青春期的孩子不仅身体增长的快,而且身体的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也逐渐趋向成熟,可以说,青春期是以性发育成熟为主要特征的。一般来说,女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孩子早,女孩子从10岁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在1214岁才开始的,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通常把10岁-20岁这段时间都统称为青春期。 一、 青春期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感知认识能力。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因此他们总是试图模仿大人的行为,譬如有的孩子模仿大人的吸烟、喝酒,模仿大人为人处事的方法,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太少,在更多的时候,他们却又表现出很幼稚的行为。例如,他们经常以“老师说”、“爸爸说”、“某某说”等为口头禅,缺少独立的见解,而且有时,他们甚至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我举一个例子,我在上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写一下自己的优点,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写什么,有一个孩子很有意思,写的是“骑自行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有时,他们傲气十足,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有一个孩子,他跟别人发生冲突,一切都是别人的不对,做操的时候互相碰撞,他认为是人家故意碰他,老师批评他,他认为是老师跟他过意不去,很少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有时,他们很自信,认为自己身上有无穷的力量,但因为一点小事,他们又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一旦陷入自卑之中,他们就会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而且会肆意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一次一个同学因为在一次学生会上念稿子念得不好,被学生耻笑,从此泛化,害怕在公众场合说话!还有的同学这个时候会表现的超级“自恋”,有的学生写自己的不足时,有的学生就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长得太帅了”,还有的同学就称呼自己是“超级大帅哥”,男生比女生在此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2.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但是同时在遇到问题时又有依赖性。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你说不美的东西,他可能会觉得美。(就像孩子们崇拜明星,我们会觉得那个周杰伦有什么好崇拜的,可是孩子就是他的钟情粉丝,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了!)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作为父母你一定要感到欣喜,而不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了,与父母抵触、不顺从父母了,孩子如果总是听话,不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我们家长手足无措。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现在孩子们常说的一句话叫“郁闷”,为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为老师的一次批评,家长的一次不理解,他们都会“郁闷”。另外这个阶段孩子特别冲动,你看大街上横冲公路的,一般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时还爱打架,爱发火,其实真不为多大的事情就大大出手,甚至是打群架。纠集上一帮人,打起架来不分轻重,有的时候伤害了别人,害了自己。今天打架的孩子,明天说不定又成了哥们。 4.开始关注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把父母、老师看成权威,同龄人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要远远地超过我们。我们要说他穿的一件衣服不好看,他可能会露出不屑的眼神,有时还会说一句:你懂什么!这要是同龄人说这件衣服不好看,那第二天肯定会脱下来。我们说他的发型不好看,说不定同龄人会认为他很“酷”,很美呢!所以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去理,人家就是不理,人家觉得好看,干嘛要理呀!此时孩子会跟我们疏远,这也是正常现象,要是到了这个年龄还天天粘着你,没有同龄的朋友,那才叫着急!你想他要是天天放学就回家,也没有人给他打电话,没有人跟他玩,他的世界该是多寂寞,多孤独呀,没有朋友,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5.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老师顶撞。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会说孩子“逆反”。人有两个反抗期,一个是2-3岁,另一个就是青春期。孩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爸爸妈妈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爸爸妈妈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其实这种逆反心理就是你说正,却使我产生一种负的感觉;你本来想叫我向东,我却偏偏产生一种向西的要求;你不许我这样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有的用反抗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怨愤,有时封闭自己,故意拉大与家长的距离。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出现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如果孩子不再这个事情逆反,就会推迟逆反期,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男士,到了36岁才开始他的叛逆期。他离了婚,因为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辞去工作,因为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后,他很理智地对父母说:“我已经36岁了,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为你们活着,什么都听你们的,但后半生,我想为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请你们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6.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随着孩子性生理的变化,必定引起性心理的变化。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很注重形象,爱照镜子,爱打扮自己, 爱吸引异性的注意,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我有一个学生,平时都让穿校服,一到周末巴不得赶快脱下校服,穿上点自己认为很时髦、很炫的衣服,在异性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这也是很正常的!雄孔雀不还在雌孔雀面前打开漂亮的翅膀开屏吗?谈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涉及到一个话题,就是所谓的“早恋”,一般呢,我们不愿意用这个词,而喜欢用“中学生交往过密”来形容这种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因为孩子的性生理发展了,毕竟会带来性心理的发展,出现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其次,要采取因势利导的态度,也就是采取疏导的方式,而不是堵的态度,就像水一样,你可以挖个口,让它慢慢流出来,而不是堵着不让它出,如果总是堵的话,一旦决口,破坏性就比较大了。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两个男女同学在一起交往得多了一些,同学看到了,就给他俩贴了个标签“恋爱”,人家自己还不知道是在恋爱呢,就这样他们被动的恋爱了,后来被家长知道了,棒打鸳鸯,在路上也堵,在家里也打骂,老师也指责,后来,越拆人家两人还越好了,处理不当,后来两个人的成绩都直线下滑,考学的时候只考了一个技校。其实,那位女生一开始学习是挺好的。还有比这严重的,如果孩子一旦越界,还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伤害。有一项调查表明,暑期时是女学生人流最多的季节!这就严重了。有学校对学生做过调查, 其实很多学生认为这个时期的男女生交往不过是一种欣赏、一种倾慕、一种朦胧的好感,并不是像我们成人世界的恋爱。因此,此时的家长只要做好疏导工作,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使孩子们有良好的异性朋友,产生良好的异性友谊。对成年后的异性交往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至于出现到30多岁还找不到对象,要到电视上去征婚了。当然,青春期孩子出现的问题还不止这些。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突然性、多样性、特殊性,不仅使青少年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时也会让我们做家长的不知如何应付。往往是这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所以多数中学生的家长都感到了累心累!那么,在这一时期,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呢?二、 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1.倾听孩子的心声,分析其感受和需求您是否能够坐下来,眼睛看着孩子,带着欣赏的目光,甚至有些前倾的体态语言,来耐心的听你的孩子讲话呢。是否能够体会和理解他内心的感受呢。谈到倾听,它不仅适用于家庭,也适用于我们与周围人的交往。你是否能够认真的倾听别人把话说完,然后认真的想一下别人到底说的是一个什么意思。我们有句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我们有时看到孩子做些事情,认为不能接受,觉得不可思议,那您是否站在了他的年龄,他的角度,他的背景下去考虑问题呢,如果是的话,你就可以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沟通。反思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爱挑食,做些好菜都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以前看到这些肯定高兴的不得了,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物质不够丰富,一家好几个孩子,好长时间都不吃一顿好东西,才会觉得好吃。可现在的孩子,天天都用这些东西喂着,他可能还觉得新鲜,还想吃吗?2.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和孩子互动这里有一个家长与孩子地位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家长往往站的都比较高,总是居高临下的在看孩子,因此说起话来,总爱用教训的语气。当我们能够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与孩子在同一位置的时候,地位上平等的时候,才有尊重可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跟同事之间是不是更容易用尊重的语气!当我们教训、命令孩子时,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不留余地说出对孩子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心里不高兴。这种方式容易使对方抗拒、畏缩、排斥。如,“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你究竟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做!”“你”不可以这样做!(命令)“你”应该更加懂事。(训诫)“你”照我的话去做!(提供办法,命令)如果我们用尊重、商量、不带命令的语言呢,效果就不一样了。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妈妈下班回家很累,想请孩子帮自己倒点水。如果说:“茜茜,给妈妈倒杯水!”这样说,孩子有时就会不情愿,甚至不耐烦。但换个方式,说,“茜茜,妈妈口有些渴了。”或者说,“茜茜,给妈妈倒杯水好吗?”情况可能就会好得多。3.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中国的传统是对别人的隐私不大尊重,对小孩的隐私更不尊重。因此常常出现父母拆子女的信件,看子女的日记,监督孩子打电话等情况。偶尔听到有些父母偷偷看了孩子的日记,这些情况有时会引起子女的情绪对立。因此我们还是要尊重一下孩子的隐私权。4.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事情(有点狠心!)我们的父母不乏爱心,耐心有待于提高,狠心有待于重视。什么是狠心呢?所谓的狠心不是虐待,是要让孩子敢于尝试做很多事情,咱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爱干着干那,譬如他要扫地,譬如他要帮着你做饭,我们通常会说孩子“不会干啥,想干啥”,不让孩子干。一方面是嫌孩子干不好,另一方面不忍心让孩子干,造成后来你指示他,他也不干了。有的孩子到了高中,内衣还由父母洗。有的孩子到了大学,放假的时候带回一大堆的脏衣服。有一个案例,是个男生,在他小的时候经常愿意帮着妈妈做饭,可是妈妈不让他干,一进厨房妈妈就哄他,后来成了家,两个人都不会做饭,也不愿意干家务,小两口经常为家务、做饭的事情吵架,吵到最后最终两人分手。特别建议家长,孩子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可以担当的,一定要让他去担当,让他有责任感。譬如这个假期去旅游,就完全可以让孩子去旅游公司联系这件事情,只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放心的让他去做,即使做得不好,也要鼓励他,必定他已经敢于承担一件事情。5.对孩子所做的事尽可能宽容,并保持冷静,避免做出过分的反应在青少年时期孩子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犯错误不可怕,问题是要从错误中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山产柴胡根际微生物群落解析及细菌分离鉴定研究
- 中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
- 研究生教育管理答辩
- 整治理论学习培训总结
- 2024年11月份工业设计合同台账原型交付验收系统
- 新工二级安全教育
- 生产安全教育资料
- 红斑狼疮足部护理操作
- 2024年五月份量子等离激元状态通道佣金支付协议
- 防诈骗演讲课件
- 代建项目管理手册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315食品安全宣传PPT模板
- 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 GB 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3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真题答案无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旅游项目融投资概述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底真空试验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