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面对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己经 成为企业发展的具有核心地位的生产要素。企业开始不断突破原有的边界,与 不同的企业建立知识联盟,寻求联盟伙伴之间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然而由 于多个利益主体的介入,在联盟的创建、组织、协调、运行,乃至成果的产生 和收益的分配等方面都充满矛盾与挑战;其管理实践和管理行为变得十分复杂 与困难,这就导致联盟成熟度水平较低。因此对知识联盟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及 其评价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知识联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综合评述,指出前 人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其次,从信任能力、控制能 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对知识联盟成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 讨了信任在知识联盟中的作用机制,知识联盟中创新能力的构建;再次,利用 网络层次分析法对知识盟成熟度进行了评价,然后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评价方 法的有效性,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了提升知识联盟成熟度的策略。最后,对全 文进行了总结,还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从信任 的主客体属性出发,把信任的主体分为个人、企业,客体分为个体、企业、联 盟运行系统,建立了知识联盟中信任的多层次模型。利用群生态学模型对知 识联盟中创新能力加以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知识联盟的 成熟度评价模型。 关键词:知识联盟;信任能力;控制能力; 创新能力;知识联盟成熟度; v a b s t r a c t f a c e dw i t h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g l o b a le c o n o m ya t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a g e ,a n dt h er i s eo fk n o w l e d g e - b a s e de c o n o m y , k n o w l e d g eh a sb e c o m ee s s e n t i a l p r o d u c t i v ee l e m e n t s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n t e r p r i s e s 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b e g i nt o b r e a kt h r o u g ht h eb o u n d a r ya n ds e tu p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c o m p a n i e s f o rk n o w l e d g et r a n s f e ra n dc r e a t i o na m o n gt h e m h o w e v e r , i tf a c e sw i t hc h a l l e n g e s a n dd i l e m m a si ne n t e r p r i s e s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c o o p e r a t i o n , r u n ,e v e ni n c r e a t i o no fp r o d u c t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i n c o m e sb e c a u s eo ft h ei n v o l v e m e n to fm o r e t h a no n e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t h e r e f o r e ,i t sm a n a g e m e n tp r a c t i c e sa n db e h a v i o r sa l e b e c o m i n ge x t r e m e l yc o m p l e x a l o n gw i t h t h ea b o v e - m e n t i o n e dp r o b l e m s ,t h e o v e r a l ll e v e lo f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m a t u r i t yi sr a t h e rl o w s o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a n d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o f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m a t u r i t yh a si m p o r t a n t 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ya n d b u s i n e s s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 f i r s t ,w eb r i e f l yi n t r o d u c e dt h er e s e a r c hd o c u m e n t sr e l a t e dt ok n o w l e d g e a l l i a n c e s ,t h e np o i n t so u tt h ed e f i c i e n c yo ff o r m e rr e s e a r c h e s ,o nt h eb a s eo ft h i si t r a i s e st h e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a n dg e n e r a lc o n t e n to ft h i sp a p e r w ed i s c u s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t h ek e yf a c t o ro f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m a t u r i t y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t r u s t 、 c o n t r o l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w ef o c u s e do nt h eo p e r a t i o no ft r u s t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c a p a b i l i t y t h i r dw ee v a l u a t e d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m a t u r i t y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t i ct on e t w o r k p r o c e s s ,p r o v e dt h ev a l i d i t yo ft h i sm o d e lt h r o u g hc a s es t u d y , a n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e m p i r i c a lr e s u l ta d v a n c e dt h es t r a t e g yf o rt h ea d v a n c e m e n to f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 m a t u r i t y f i n a l l y , w es u m m a r i z et h et h e s i sa n df o r e c a s tn e x ts t u d y :i n n o v a t i o np o i n t s o f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n c l u d e :( ) b a s e do n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r u s t o r a n dt h et r u s t e e ,t r u s t o rc a nb ec o n s i d e r e ds e p a r a t e l ya sp e r s o n sa n df o r m s ,a n dt r u s t e e i s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i nt e r m so ft h et h r e em o d e l so fp e r s o n sf i n n sa n da l l i a n c es y s t e m w e p r o p o s eam u l t i l e v e l m o d e lo ft r u s ti n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 ( 窑) s e c o n d ,w ed i s c u s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t h ei n n o v a t i o nc a p a b i l i t yt h r o u g ht h em o d e lo fc l u s t e re c o l o g y w e v i p r o p o s ee v a l u a t i o nm o d e lo f 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m a t u r i t yb a s e do na n p k e y w o r d s :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 ,t r u s t ,c o n t r o l ,i n n o v a t i o n ,k n o w l e d g ea l l i a n c e m a t u r i t y i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j 耻日期:互三l 卫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 、n 名:纯7 们日期: 1 1 研究的背景 l 绪论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急剧的技术变革、 全球竞争、知识经济凸显等特征。在当前的动态环境下,几乎所有产业都在不 同程度上体现出动态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显现出许多具有重大不连续性的 因素。这不仅对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必须应对的 研究挑战。不仅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日益加剧,而且竞争的形式、竞争的内容、 竞争的手段甚至竞争的主题都在发生变化。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在 经营范式、最佳实践和产出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根本性变革。 管理学家贝特曼提到在2 1 世纪商界的新竞争格局突出表现为四个关键的 要素:互联网、全球化、知识和创意的重要性、跨企业边界的合作。以知识为 代表的无形资源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唯一真正的来源知识是一个企业 最重要的资源心1 。知识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n o n a k a 认为,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丌发 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口1 。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上与知识同等重要 的就是跨企业边界的合作,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工商业j 下 在发生的最伟大的变革,不是所有权为基础的企业关系的出现,而是以合作伙 伴关系为基础的企业间关系的加速度发展。一个企业,不管其规模多么庞大, 实力多么雄厚,要单靠自己的力量,持续地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竞争优势已越 来越困难。若采取自力更生的策略,完全靠企业内部进行知识创新,不仅风险 大,而且投入多、时间长。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突破, 创新的复杂程度远胜于从前,创新模式已由线性模式演进为非线性模式,企业 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内部的研发活动。 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联盟在获取竞争优势上的作用。知识 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是从知识的角度分析联盟动机与内容,是企业与企业 或其他科研机构通过结盟方式共同创建新知识和进行知识转移【4 1 。近年来,企 业间特别是知识密集性的企业之间掀起了建立知识联盟的狂潮,从n 行业的 i b m 与i n t e r ,到生物企业的史密斯与葛兰素,再到汽车行业的g m 与丰田, 以及围绕三大技术标准而形成的3 g 联盟都是知识联盟的成功范例。从某种意 义上讲,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发展为联盟之间的竞争。 1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尽管知识联盟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知识联盟发展现状 并不乐观,由于知识联盟的内在利益冲突性、相互妥协性,使得知识联盟失败 率居高不下,国外研究证明有6 0 的联盟在成立的四年内就以失败而告终。因 此对知识联盟成熟度的关键因素加以系统研究,并且对知识联盟的成熟度进行 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一方面本文丰富了知识联盟的理论研究思路。从信任能力、控制能力、创 新能力三个方面对知识联盟的成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使得对知 识联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知识联盟成熟度评价模型。希望对参 与知识联盟中企业正确认识自己联盟的发展阶段,指导今后联盟实践由一定借 鉴意义。 1 3 知识联盟相关研究评述 知识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高级形式,在最近的十年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 的广泛重视,我们可以从知识联盟的成因,知识联盟的治理结构,知识联盟的绩 效三个角度对知识联盟的研究进行评述。 1 3 1 知识联盟成因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资源基础观与核心能力理论及社会资本理论出发,以不同的角 度对知识联盟成因做了研究。i n k p e n 从组织学习的角度分析了知识联盟的动因, 2 认为知识联盟是向伙伴学习和吸收其技术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h 1 。g r a n t 等通过 与学习视角的对比,从知识的视角研究发现联盟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并且 这种作用在环境不确定情况下更加突出1 。h a r r i g a n 将知识联盟视作一种新兴的 合作创新模式,因其共同分担研发风险,实现研发活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 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的效率1 。g u l a t i 发现具有互补能力的公司有更多参与知识 联盟的机会。当互补资源是特有且不可分割的,并且资源不能由要素市场轻易获 得时,联盟成为主要的获取渠道盯1 。p a r i s 提出联盟是适应激烈的竞争的必然选 择,通过对知识的隐性显性,专有性与复杂性的不同维度及其隐含价值的区分提 出了联盟内知识交换的模型呻1 。社会资本也是知识联盟形成的基础,就像格兰威 特指出的,经济活动并不独立于在其周围的社会关系。战略上重视社会活动并拥 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可以省去搜索重要信息的大量费用并得到独一无二的商品机 会9 1 。b u r t 指出了企业通过参与联盟来发展社会资本,在信息不对称及非完全 理性的情况下,企业与从前联盟过的企业交换商业机会。因为寻找一个具有互补 资源构造的伙伴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一些以前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盟经验就成为 选择联盟伙伴的依据。他还提议能提高知识联盟成功的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参与 联盟的经历:二是间接参与联盟的经历n 们。l i n 提出联盟的形成是企业根据自身特 征和环境选择的结果,联盟的形成没有不变的准则。并且企业所处的社会网络对 联盟的形成和绩效都有重要影响,联盟的成因: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减少风险提高 稳定性来发展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获取新知识开发新技术新市场n 。 石书玲提出联盟互补组合的存在是知识联盟成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优势互补的企业知识联盟成因模型及成因组合方式,进一步分析了联盟企业的预 期收益是知识联盟成功的内在驱动n 刳。宋英华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战略知 识联盟的成因,通过建立知识联盟促进知识的内部化转移n 引。王菁娜等从知识吸 收能力概念、各个子能力的作用以及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入手,剖析学习型联盟的 成因与优势特征,提出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驱使企业建立了联盟,提高企业获取 知识的能力,进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n 们。陈菲琼认为企业知识联盟的动机在于: 复杂的学习动机、分散r & d 资金,分散创新风险、进入国际市场,以提高企业的 核心能力u 副。 3 1 3 2 知识联盟治理结构的研究 相比整合的组织,知识联盟是由具有不同目标的联盟方组成的,其更可能受 到来自与某个联盟伙伴的不履行约定义务、剽窃专有技术等机会主义损害,由于 这些存在机会主义与不确定性使得联盟失败的概率远高于单个企业n 们。联盟中的 冲突与风险不可避免,正确认识联盟中的风险并且采用合理的联盟治理结构加以 控制就变得极其重要。 首先是关于联盟中风险的认识,d a s 将战略联盟中风险划分为关系风险和绩 效风险。所谓关系风险是指由于合作伙伴可能不采取完全合作的行为所带来的综 合道德风险。关系风险是联盟所特有的,是关于合作公司对联盟缺乏承诺和其他 可能损害联盟前景的行为的可能性。关系j x l 险被认为是合作公司以联盟的公共利 益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的可能性,是由于伙伴企业没有进行满意的合作从而妨碍 联盟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绩效风险则是除了与关系风险有关的发生在合作过程中 的所有风险。它一般是由外部市场的变化和内部能力的缺乏所致。可以采用不同 的联盟结构防范不同的风险n 7 1 。 关于联盟的治理结构的研究可以分为基于股权、契约和管理等法律安排的正 式机制,和基于信任、社会资本与声誉机制等关系性的非j 下式机制。p a r k h e 指出 知识联盟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抑制各方面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就需要事前设计一个 良好的知识联盟治理结构,一种方法是拟定一个详细的包含保障条款的合约,另 一种方法是靠信誉机制和发展相互信赖关系等非正式机制n 引。 在正式的治理机制方面,d a s 结合联盟中的风险提出在绩效风险高、关系风 险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应选择非股权联盟结构来治理联盟,而在绩效风险低、关 系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则可以采用更加一体化的治理结构n7 。m o w e r y 等学者 从组织间学习的角度考虑,认为联盟的治理结构与知识特性有一定联系。当知识 编码化程度高时,通常采用非股权的契约安排。随着知识的隐性程度的加大,则 更多采用以股权为基础的联盟治理结构,这类联盟最适合从合作方学习专有技术 或能力,因为企业的专有技术或能力主要体现在组织实践中n 引。p a r k h e 提出契约 控制就是指合作者通过双方达成的协议作为主要的控制依据,通过对产出和结果 进行监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来激励合作和以好的意图和标准进行合作, 4 并惩罚机会主义行为和其他不利于联盟合作的行为。管理控制就通过对联盟运 行的紧密监控,比如通过在关键位置上放置自己的员工,通过正常的会议、管理 者的沟通等来化解联盟中的冲突与风险乜。 各种非正式的治理机制都是基于社会交易理论而产生的。社会交易理论认为 交易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并非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有社会维度。也就是不仅 交易所产生的剩余影响了交易双方的效用,交易与合作的内在效用( 交易关系本 身的价值) 对于交易的价值也十分重要乜刳。 信任作为联盟控制的基础受到了来自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 域的专家的极大重视。联盟中信任的作用体现在降低交易成本1 ,引导合作行为 与冲突的有效结局上。d r i c k s 研究发现,当知识转移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水平较高 时,提供方会愿意冒一定的风险乜5 1 。d o z 研究发现信任有助于对联盟伙伴的不确 定性行动做出正面的解释,这样就减少了联盟的冲突。d y e r 等提出与以古典契 约为基础的正式保障制度相比,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的保障体系同样是有效的 控制方式3 。h i l l 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提出基于信任的非正式信任方 式可以最终替代正式的联盟控制方式,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涉及高水平的专用性投 资时,基于信任的控制方式更为有效眩7 1 。虽然信任作为抑制联盟风险的作用己为 学者所广泛关注,但是在信任具体起作用的方式与起作用的联盟条件上研究较 少。f r i s h n a n 在这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他在区分了联盟中的由外部条件变化导 致的环境不确定性与联盟成员行动导致表现的不确定性后,发现信任的作用在环 境不确定与行动不确定下有明显差异,信任更有助于减少表现的不确定性汹1 。联 盟中信任作用大小与联盟的特征有关,在知识联盟内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加剧 烈,在联盟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竞争性都强,在下一步研究中应该结合这些特 征来研究知识联盟中信任的作用。 声誉是信任的基础,声誉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风险控制方式, k r e p s 认为, 行为受信誉效应的控制:行动者不愿意欺骗另一个成员,因为这个成员与共同的 第三方成员相联系,这些共同的联系会限制到他们的行动啪1 。通过互惠行为,只 要这个合作者的行为能被第三者观察到,这个企业就可以树立一个好声誉。这个 好声誉使得这个企业成为第三方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的有吸引力的选择对象,即使 5 第三方和这家企业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啪1 。通过声誉机制的作用可以减少 联盟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k a l e 提出在学习联盟中联盟方得以获取新知识时,另一方面也面临失去自己 核心知识资产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他提出了关系资本的概念,他把关系资 本定义为联盟方之间由于相互间的密切交往产生的信任、尊重、友好。可以利用 关系资本来减少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 得以平衡口。林莉认为可以利用整合的方法形成知识联盟的关系资本,可以有效 的化解联盟的冲突,在促进知识学习的同时防止知识资产的外泄,并且对关系资 本的形成机制也做了探讨d 别。 也有学者从信任与控制两个维度综合研究了联盟中风险控制的问题,d a s 提 出可以通过联盟方建立信心( 联盟方追求共同利益的确定性) 来减少联盟的机会 主义行为,而联盟合作中信心可以由信任与控制两个平行概念由互补方式建立, 不同控制机制对信任水平有不同影响。信任也对控制机制的作用起到中介作用 1 。在这之后d a s 又提出了一个信任,控制与风险的综合模型,可以看作其对于 联盟中风险控制的总结性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信任与控制是减少联盟风险的两 个独立路径。信任是一个更为直觉的风险降低源泉,而控制是一种更为公丌与积 极的风险降低方法,应结合信任与控制已取得联盟风险控制的最优效果。他把信 任分为基于能力信任与基于善意的信任,把控制分为行为控制、结果控制、社会 控制。他们认为特定的风险应该采用特定的信任与控制的组合加以抑制。对于应 对不同风险采用相应不同的信任和控制方式:可通过善意信任与行为控制、社会 控制结合来最小化关系风险,通过能力信任与结果控制、社会控制结合来最小化 绩效风险m 1 。g e r a l d 等把控制区分为正式控制与社会控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正式的控制机制对于成立时间较短的联盟有正面作用而对成立时间较长的联盟 有负面作用,并且在存在善意信任的情况下社会控制对联盟存在正面作用口5 1 。在 这一领域国内的张延峰分析了信任、控制、与风险的关系以及信任与控制组合对 联盟绩效的影响口副。 6 1 3 3 知识联盟中绩效研究。 知识联盟中的绩效研究主要是对促进与阻碍联盟整体或联盟成员绩效的影 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知识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通 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联盟绩效的因素。再就是通过博弈论等方 法对联盟动态发展过程中各因素如吸收能力、资产开放程度等对联盟绩效的影 响。 对于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在联盟绩效因素上,联盟内的知识转移和 学习及吸收能力无疑受到最多关注。关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t e e c e 等人提出知 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转移知识的先前经验、转移的成本和使用同样技术的 公司数量m 1 。s z u l a n s k i 把阻碍知识转移的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与知识相关的因 素:激励因素就是对知识转移的激励,与知识相关的因素就是知识的隐性、模糊 性等特征口们。c h e n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的明示程度与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吸 收能力和信任度与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当联盟方具有中等程度的冲突时,知识 转移效果最好汹1 w i l f r e d 研究发现联盟方的知识重叠度与知识转移的效果存在 倒u 型的关系口引。庄亚明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这一过程的系 统分析,找到了阻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式、形成机 理和知识转移的收益h 们。s a k a k i b a r a 研究了合作r & d 中的知识转移体系,把知识 资源看成产生收益的源泉,通过衡量知识转移成本和转移收益,建立一个委托代 理模型h 在学习与知识转移上,k a n t e r 提出,联盟内跨部门的强大的知识交流与广泛 的信息共享更倾向于创造良好的学习关系,反过来,这种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又会引起更大程度的知识转移h 羽。h o l t 也认识到联盟能促进知识转移,但其效率 如何取决于是否在联盟中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机制和信任关系h 羽。k a l e 在基于动态 能力与知识基础观提出了“联盟学习机制 概念;帮助与管理企业学习、积累、 编码、吸收并且内部化联盟专门知识和实践的机制。这种联盟学习机制对联盟和 联盟成员的成功都有重要影响h 们。 c o h e n 提出吸收能力的概念,吸收能力就是企业识别、模仿、应用外部知识 能力,认为知识转移双方个体积累的知识存量的差距影响了他们的知识吸收能 7 力,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h 副。l a n e 等提出了一个吸收能力、学习、知识获取 和联盟绩效的综合模型,通过对吸收能力的三个组成要素与学习和绩效的关系的 分析提出,对知识的识别和模仿通过促进企业的知识学习来提高联盟的绩效,而 吸收能力中对知识的应用要素对联盟绩效有直接促进作用m 1 。 知识联盟的演进分析。 关于知识联盟的动态演进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在案例和实 证研究上提出联盟动态演进模型及其特征。m a r s h a ll 综合研究了联盟中信任对知 识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动态模型,高度的信任在联盟的形成、 发展各个阶段都有利于知识的共享。相反由于在各个阶段信任的缺乏导致的知识 共享的低效率会导致联盟的解体m 1 。d o z 把战略联盟演进看作是由初始条件、再 学习、再评价和更新合作条件的一个动态循环学习过程m 1 ,k u m a r 把联盟的知识 转移过程看作是以结果不一致和过程不一致为检验标准的学习控制过程h 叼 另一个角度就是把利用博弈论或者控制论的方法对联盟的演进过程进行分 析。z h o u 在同时考虑知识溢出和研发面临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研究了无穷阶段的 竞争者研发博弈问题咖1 。c o n f e s s o r e 考虑到联盟的动态性,将技术合作竞争过程 看作一个多阶段的动态非合作反馈博弈,并考察了吸收能力在企业最优技术投入 决策中的影响作用啼。而k h a n n a 等( 1 9 9 8 ) 把联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分为公共 知识和私有知识,从而认为私共比决定了联盟企业的行为模式,进一步详细研究 了不同的私共比情况下联盟资源分配动态博弈过程饰2 1 :葛泽慧和胡奇英在同时 考虑研发联盟中研发的投入与产出的情况下,建立了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发现 联合研发要优于企业自主研发,并且知识的溢出对联盟的投资有重要作用,但这 种作用要受到联盟的吸收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的影响嘞1 。 吴海滨等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了联盟双方开放和保护水平对联盟合作水平 以及最终收益的影响嘲1 。王冬春等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了吸收能力和知识透明度 对组织决策和利润的影响晦驯。王茹娟构建了基于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两阶段模 型,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条件,说明了吸收能力对联盟知识创造的影响嘲1 。惠静薇 应用最优控制论建立了一个考虑吸收能力的企业合作研发的动态模型,分析了双 寡头垄断企业在竞争和合作两种情况下的均衡研发投资时1 。陆瑾从演化博弈论的 角度,探讨了进行知识联盟的企业交互活动的复杂性可能对异质知识流的扩散和 知识联盟稳定性造成多重可能结果。一个企业实施知识流的更新如建立知识联盟 和顺利扩散,取决于不同因素的作用,并表现出不同的复杂演化结果。对于已建 立知识联盟的企业来说,不同的结果会对知识联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企业 最终都达到主动交流知识的策略选择状态,则异质知识得以在企业间扩散,从而 强化企业间的知识联盟,但如果企业最终没有达到这一状态,则企业知识联盟的 稳定性将被削弱嘞1 。 总之,考察国内外有关知识联盟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 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在于: 现有研究大都从影响联盟的某个因素或者某几个因素入手,研究特定的因 素与知识联盟的关系,缺少对联盟总体运行情况的认识和评价。 在对知识联盟运行关键因素信任的研究中存在诸多需要深入研究之处。研 究者对联盟中信任研究时大都隐含了信任的互惠性,即信任的双方有相同的信 任,但是在实际中信任的互惠条件不一定得到满足,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信任时 要区分信任的主体与信任的客体的不同特征,以j 下确认识信任可能导致的风险。 再就是缺少对信任的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没能说明个体层面的信任即个体信任如 何影响组织之间的信任进而对联盟的合作和绩效产生影响。 在知识联盟的创新能力研究方面,现有研究都对如何从联盟方尽可能多的 获取知识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忽视了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企业 要想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1 4 本文研究的内容 结合知识联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知识联盟成熟度现状及其原因入 手,然后从信任力、控制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进行 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知识联盟的成熟度进行评价。本文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知识联盟的重要性和现状;综述了现有关于知识联 盟的文献,同时指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工作 和内容框架。 9 第二章:在本章对知识联盟中成熟度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在对信 任的定义、作用加以系统分析基础之上,从信任的主客体属性出发,构建了知 识联盟中信任的多层次模型,提出了知识联盟中信任的构建路径。然后对如何 提升知识联盟控制力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影响联盟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 且利用群生态学模型对知识联盟创新能力构建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知识联盟中成熟度评价。在对相关成熟度模型介绍基础之上,根 据知识联盟成熟度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的特点,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知识联 盟成熟度进行评价。 第四章:实证研究。本章是以a 、b 两知识联盟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度进 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与实际做了对比分析。并且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了提升 知识联盟成熟度的途径。 第五章: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本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 的不足之处以及后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体现在: 从知识联盟的主客体属性出发,把信任的主体分为个人、企业,客体分 为个体、企业与联盟运行系统,建立了知识联盟中信任的多层次模型,并提出 了知识联盟中信任的形成过程。 在考虑信任的条件下,利用群生态学模型,对知识联盟创新能力构建进 行了研究,说明了创新与知识联盟成熟度的关系。 在综合研究知识联盟影响因素的特点基础之上,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 知识联盟成熟度进行评价。 1 5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分析法与理论演绎法,即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和理论演 绎实现理论创新。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文除了常规的定性分析之外,结合群生 态学模型对知识联盟中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创新进行系统研究,运用网 1 0 络层次分析法对知识联盟成熟度进行评价。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在采用抽象、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 知识联盟成熟度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分析方法对知识联盟成熟度进 行评价,以验证本文建立的联盟成熟度评价机制的实效性,使理论研究逻辑性 更强、更具说服力。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1 1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1 2 2 知识联盟中影响因素研究 成熟度模型是描述如何提高或获得某些期待物( 如能力) 的过程的框架。而 成熟度意味着能力必须随着时间持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断获取成 功。知识联盟成熟度( k n o w l e d g ea 1 1 i a n c em a t u r i t ym o d e l ) ,是评估知识联盟 通过管理联盟中关键因素来实施联盟战略目标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知 识联盟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 对知识联盟中成熟度关键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是对联盟成熟度进行评价的前 提。本章在对知识联盟成熟度现状和原因分析基础之上,从信任力、联盟中控 制力、联盟绩效三个方面来分别研究知识联盟中影响因素。 2 1 知识联盟成熟度现状及原因分析 2 1 1 知识联盟成熟度现状 虽然构建知识联盟已经成为大势所驱,但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知识联盟可以看 出,联盟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联盟解体的比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国外研 究证明有5 0 的联盟在成立的四年内就以失败而告终。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在将联 盟的不稳定定义为联盟的清算、成员间兼并和联盟重组的情况下,联盟不稳定的比 率高达3 0 一5 0 。知识联盟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联盟中伙 伴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使得知识的转移、创新都受到影响。因管理权关系模糊, 使得对联盟的有效协调和控制带有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合作伙伴机会主义行 为,“背叛 危险的存在,可能使各方维持联盟的成本上升;过分依赖伙伴;企 业文化的冲突致使联盟效率低下;这些因素对联盟效率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并直 接增加联盟的维持成本,甚至威胁着联盟的存在。 由于知识联盟的内在利益冲突性、相互妥协性,使得知识联盟失败率居高不 下,许多联盟企业在运作中碰到过各种挫折,导致不少失败的企业联盟案例。可 见,知识联盟的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困难,联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在本质上 是不稳定的,这些不稳定很可能导致联盟的破裂。由此可见企业间知识联盟的总 体成熟度水平还不高,知识联盟大都处于较低层次。 2 1 2 知识联盟成熟度较低原因分析 联盟内部缺乏相互信任,致使联盟发展面临困难。由于企业之间的合作 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一种对未来行为的承诺,而这种承诺既可以公开规定,也可 以默契达成。联盟各方虽然已经合作,但由于担心将本企业核心知识泄露给对 方,导致自身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因此会采取一些保护和防范措施。 而与此同时,他们又希望对方能毫无保留地进行合作,以使自己在联盟中获得 最大效益。这就造成企业最终从自身利益出发,有保留地进行合作,导致盟友 间的信任与亲密程度降低,使联盟的效果受到极大的抑制。 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缺乏融通点,导致联盟名存实亡。每个企业都有各 自的历史、经历、观点与信仰,有其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传统和实践,独特的 行政系统和经营管理风格。所以,组织文化存在一些矛盾与分歧,战略兼容相 当困难。尤其是在跨国知识联盟中,做好文化的管理与整合,增强员工之间的 心理磨合,因地制宜地调整经营战略,适应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都显 得尤为重要,但有的联盟企业不注重文化与战略的整合,仍旧呈现各自为阵的 局面,使联盟的发展举步维艰。 实施联盟增加了组织管理的难度,使联盟的发展受到管理滞后的严重束 缚。大量的联盟实践证明,联盟的失败往往与管理问题有关。联盟是介于市场 与科层制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因此相对于单一企业来说,对知识联盟进 行管理难度更大。由于联盟各方的利益与冲突不能以行政命令来解决,客观上 要求合作各方既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又必须建立并运行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 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并发挥联盟的功效。 竞争地位的失衡破坏知识联盟双方的平等交流与协作。企业联盟得以维 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联盟各方竞争地位的平衡,然而随着联盟双方技术、资 源、能力交换与更新,又可能导致一方的竞争地位上升,而另一方的竞争优势 衰退,竞争地位的平衡格局逐渐被打破,强大的一方往往视伙伴为累赘,从而 造成彼此间沟通与合作的困难。当一方自己没有创新能力完全依赖另一方知识 1 4 时就会面临被对方抛弃的风险,联盟也面临分裂的危险。 联盟各方的收益不完全对称,阻碍企业间的平等合作。联盟所取得的收 益一般有特定的分配结构,其中一部分是共享的,其他部分则必须加以分配。 有的企业受短期利益影响,不惜损害共同利益而实现部分利润最大化,从而破 坏了联盟的融洽关系,造成对方的不满。此外,在知识联盟中由于双方的知识 投入相互依赖、相互纠结,很难对双方贡献做出完全准确的区分。对知识丰富 的一方而言,容易忽视联盟的协作性,而知识稀缺的一方可能过分依赖对方的 资源。 知识联盟中伙伴企业都建立自己的学习机制。随着联盟的发展,各联盟 成员都会学习对方的可学习性资源,使联盟成员资源的互补性逐渐减小而竞争 性逐渐增大,使以差别化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体制更为有效,联盟的稳定性减弱。 这样很容易解释拥有不可学习性资源的知识联盟更为稳定,而大多数不拥有不 可学习资源的战略联盟最终要走向衰亡。可以说,各联盟成员的学习是知识联 盟稳定性减弱的必然性因素。此外,由于多重联盟导致的公司间纷繁复杂的网 络关系,使企业与彼此利益有冲突的企业寻求联盟,也增加了联盟内部的不协 调和矛盾:由于政治因素、宏观环境的影响,许多联盟因所谓的“国家安全 、 产业调整等受到限制甚至解散。 2 1 3 知识联盟成熟度影响因素的提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知识联盟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 三个方面:联盟中信任能力、控制能力、创新能力,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某个或 者某几个方面缺失,制约了知识联盟成熟度的提升。信任是联盟合作的基础性 因素,信任不仅对联盟的成熟度由直接的影响,还通过影响控制与创新间接的 对知识联盟成熟度产生影响。控制是联盟合作的保障,信任与控制是互相增补 的关系【3 3 】联盟中恰当的控制机制的建立,限制了联盟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 了各方的利益。创新能力则是联盟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伙伴企业参与联盟的 目的所在。联盟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了联盟的绩效,增加了联盟中的信任。 在本章的下面部分,就对成熟度的三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1 5 2 2 知识联盟信任能力研究 信任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自上世纪9 0 年代以 来信任受到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和网络 管理等方面学者的广泛关注。知名期刊a c a d e m yo fm a n a g e m e n tj o u r n a l 在1 9 9 5 年的组织合作关系专刊中,即特别指出信任对合作的重要性与未来研究的丰富 性,接着a c a d e m yo fm a n a g e m e n tr e v i e w 也于1 9 9 5 年出版专刊介绍信任的观 念性研究。信任也受到了联盟研究学者的重视,笔者在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 库中以联盟为题名搜索,从中筛选出以战略联盟、知识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博士论文3 1 篇。在所有的论文中均提到了信任,可见信任对联盟的重要作用。 2 2 1 信任与知识联盟成熟度关系 信任是企业间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促进企业联盟的绩效【5 9 】【2 5 1 。企业 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关于联盟方的历史以及声誉的知识,也就是对于联盟方能 力的信任,这种基于能力的信任是企业联盟进行合作的基石出【6 1 】信任通过对另一 方能力、意图、公平的信心可促使对联盟方动机进行有建设性的解释【6 2 1 。如果 在联盟方的行动可以解释为j 下面的也可以被解释为负面的情况下,信任减少了 做出负面解释的可能性【4 引。因此信任有利于联盟中冲突的解决,较少了交易费 用【2 5 1 减少了联盟中的不确定性【2 8 】信任有利于促进联盟中信息的交流,给企业 带来了竞争优势1 6 3 】。 信任是知识联盟成熟度的关键因素,信任是联盟正式的结构之外的另一个 联盟治理机制。信任能加强联盟成员间联系纽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进一步 消除潜在冲突。基于信任的强大关系资本能够有利于在联盟中营造自由开放的 交流氛围,促使联盟伙伴紧密接触,从而推动联盟界面信息与专有技术的交流与 转移,因此信任联盟成员间知识共享和互相学习,有利于联盟成员的创新。信 任的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联盟的成熟度,还会通过影响其他因素间接对知识联 盟成熟度产生影响。 尽管目前学者对于联盟中信任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但现有研究大都只是 1 6 关注了信任在联盟中的作用比如文献 2 5 6 0 】 6 1 】,和信任起作用的条件比如文 献【2 8 3 2 。信任依然是未被完全理解的现象,还需要深入研刭6 4 1 。首先关于信 任的研究大都隐含了这样的假设,信任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出现,信任的客体 会选择合作,并且会以值得信任的方式表现自己【6 2 】。没有对信任主体与信任客 体属性进行系统分析,因为信任的主客体属性将会影响到信任的形成。没有考 虑由于信任之间的不匹配所造成的成本与风险,比如我们信任联盟方具有某种 能力可以进行合作,但如果其不具有我们所信赖的能力,这就会带来风险。关 于信任研究的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缺少对联盟中不同层次的信任的分析,对 个人层面的信任及企业层面的信任关系的相似点及不同之处关注较少【6 5 】,对于 不同水平的信任的作用及其对合作效果的影响都不甚清划删。 我们在研究信任的作用时,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就在与要把信任这种个体层 面的现象运用到组织层面的分析。由于对于信任如何从个人层面到组织层面的 作用机理依然不明确,这样就会引起在理论上对到底谁信任谁的困惑,到底谁 是信任的主体谁是信任的客体。企业终究都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的,最终承 担信任的应该是企业中的个人而不是企业本身【矧。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关系交换 理论提出个人间的关系产生信任限制了企业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该理论并 未说明个人之间的信任如何转变成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企业行为。也就是说他不 能保证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