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的调查与思考.jsp.doc_第1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的调查与思考.jsp.doc_第2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的调查与思考.jsp.doc_第3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的调查与思考.jsp.doc_第4页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的调查与思考.jsp.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工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的调查与思考姓 名: 学 院: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承诺书我是某某工学院 学院 班学生 。我承诺: 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的调查与思考,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期: 年 月 日京杭大运河宝应段的调查与思考我的家乡是扬州市宝应,一个古老的小县城。家乡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穿城而过的“大运河”, 我自小生活在运河边,京杭大运河宝应段。她像是一位母亲,抚育了这个小县城千百年,小时候对她的了解并不太多,今年便借着这个暑期实践的机会对开始对大运河进行一些了解并产生了一段思考。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有人说,大运河和长城,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画的两条有形的线,长城是一撇,运河是一捺,在中华大地上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她们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还有人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大运河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人们还常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运河比作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能之河。那是因为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它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风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记录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它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纽带。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运河在江苏省经过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9个地级市。而京杭运河宝应段长约42公里。宝应在苏中平原的腹部。也许是历史上曾得过“八宝”因而祥瑞,也许是世代受运河水的哺育而更显人杰地灵。沐浴着运河的恩泽,宝应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中国荷藕之乡、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等美誉。也可以说,宝应因运河而扬名,运河因宝应而增辉。在面临的问题方面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如今航运、灌溉、防洪等方面依旧是运河宝应段如今所面临的老问题,除此以外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面对这样的问题,京杭运河宝应段实施中埂切除拓宽改造工程,运河的河口宽度由原来的70米增加至120米以上,堤防的高度、宽度都普遍加宽,防洪能力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运河航运、灌溉和输水功能大大提升。运河人利用两岸7000多亩水土资源,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作,通过引进意杨等速生树种,使绿化面积由3000多亩提高到7000多亩。为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从10年前开始,宝应运河人每年分步实施河道整治工程,通过增加护岸高度,美化护岸工程,重点地段增设绿化小品,清理占用河道的违章建筑,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等,力争把运河宝应段建成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输水能力强、防洪标准高、航运条件优、水清岸绿的运河风光带。如今的运河宝应段绿树成阴,花草葱郁,生机一片,运河两岸有各类林木7000多亩近160万株,木材总蓄积量4万多立方米,不仅对防风固土、改善气候和生态与环境,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使运河两岸真正成为集绿化、美化、生态改善于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绿色长廊。晨曦中,有宝应人奔向工作岗位的足迹;夜幕下,有宝应人马不停蹄的身影;酷暑里,有宝应人守护圩堤的汗水;严寒时,有宝应人顶风冒雪的脚印。正是因为宝应运河人默默无私的奉献,使得古老的运河在宝应段焕发了青春,并在航运、供水、灌溉、防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运河两岸那些烟雨中的楼台、幽深的宅院、在大运河上周而复始的一队队驳船一切都恍如隔世,渺如云烟。站在古运河的堤岸上,恰如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约见,古大运河风华依旧。以上所述都是运河宝应段这一代工作人员所发现的问题和为运河所作出的贡献,而作为一个实践报告的调查者我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将这些工作人员所做出的贡献让更多的人去知晓,然后倡导和呼吁更多运河沿岸的居住者来保护这条母亲河。所以,虽然运河宝应段已加强保护,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仍需我们来保护它。京杭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我们的呼吁希望能唤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