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一 导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自小就立下雄心壮志,在16岁时写过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国科学院人才研究小组地50个名人做过研究,结果发现他们中90%实在20岁以前就立下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大愿望,均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的志向,所以立志是成功的动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二 知识链接说到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兴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叫“曲子词”,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诗的别体,所以也称之为“诗余”。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词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词牌决定词的格式,榆次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及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词的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做“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根据字数,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叫沁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吟咏其事,“沁园春”这个词牌并由此而来),而长沙是题目。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三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毛泽东,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省湘潭韶冲人,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 长沙作于1925年,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面对火红秋色,毛泽东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展望大好的革命形势,作下此词,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四 整体感知(一) 学生齐读(读完提问,读这首词有什么感觉?)豪迈。那你们读出这种豪迈的感觉了吗?(二) 播放朗读音频沁园春.长沙,引导学生对音频进行评价,通过听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三)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积累字词,师生在交流中正音,释词(1) 正音沁园春( ) 峥嵘岁月( ) 百舸争流( ) 怅寥廓( )(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2) 释词寥廓、中流、击水(3) 成语积累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日子(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宋陆游十二日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岁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转用以指不平凡的斗争岁月);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气概昂扬。(四)学生自由读,根据自我的听读感受激情诵读词,并自评或同学互评(五)同学们,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分析: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展现出一幅以诗人为背景的艺术画面,为全诗定下了壮阔的基调(六)“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七)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那柳诗“独钓寒江”和毛泽东“独立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有何不同?(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柳诗表达的是诗人身处逆境绝不向恶势力拖鞋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心志;毛泽东择表达了身处险境,却坦荡磊落,砥柱中流的革命伟人的气度。)(八)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在继续看课文,用笔标出文中“看”“怅”“忆”“记”这四个字,思考一下这四个字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词眼),那我们分别莱来看它们下面领导一下什么内容。“看”领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1)在这几句中,哪几个词用得好?A遍:红得范围广 ; 染:红得深透;“染”字,写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很容易让人想到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B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透:强调江水的清澈见底;争:渲染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气氛D“击”改成“飞”可以吗?“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突出雄鹰的矫健。E“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比拟出游鱼的轻快自由。“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像飞翔一样。(2)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透过眼睛看到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漫江,争流的百舸,击打长空的鹰,浅底的鱼等竟自由的万类,正可谓是绚丽多姿,乃生机勃勃之景,于是词人的济世沧桑之情油然而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怅”字写出了诗人的万千思绪,百感交集。“怅”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国家的兴衰命运?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是如此的沉闷,黑暗。(3)“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4)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6) 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昵,请同学们看课本注释,指很多的同学,与上阕的“独立”呼应。“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们常来游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旧地重游,词人的一个“忆”字很自然地想起起往昔不寻常的峥嵘岁月。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评点、关心国家大事)并且写出激励昂扬的文章,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为粪土。最后一个“记”字道出了作者不畏艰难,奋发前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几句通过回忆往事以“抒情”方式回答了上阕“谁主沉浮”的疑问。注板书(7)诗人多次用“万”字、“百”字这些数词有何作用昵?(造成了一种非凡的气势)。如“万山”山之多,“万类”突出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异彩纷呈。“万户侯”突出傲视的对象地位很高。“百舸”舸之多,“百侣”突出同学少年的人数之多。用“万”、“百”等数词,突出了多、壮、豪等力学上的美感,给人们的视觉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美感。“立”、“去”、“看”、“染”、“争”、“流”、“击”、“翔”、“竞”、“问”等动词的使用,有何作用?(使词中的意象十分鲜明灵动)。特别是“击”飞之矫健勇猛,“翔”游之轻快自由,“争”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竞”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些词的使用,使这首词富于视觉的冲击力。(8)同学们,那现在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讲解,我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感情一定有了跟好的把握,现在再一次听读音频,注意里面的情感,然后朗读课文,感受词中的思想感情,读的过程中注意投入适宜的情感,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诵读,读完之后互相点评(9)同学们的朗读很好,看来对这首词的情感已经把握到位了。那整首词大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昵?整首词昵就是作者通过独游橘子洲头回忆起了学生时代的峥嵘岁月,抒发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对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10)本节课到此,课后背诵这首词,下节课检查第二课时一 导入课文,学生集体背诵沁园春 长沙教师做适当点评二 分析研读课文(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把握整首词是作者通过眼中“看”到色彩绚烂,生机勃勃的秋景,引发心中情,禁不住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接着并回忆起风华正茂的同学青春年少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视军阀如粪土的峥嵘岁月,最后发出不为革命艰辛,为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奋发前行的豪迈感慨。那现在我们再来进一步的分析词的内容,同学们看课文,整首词昵描绘出四个画面,分别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湘江秋景图,中流击水图。(板书)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本领。让我们微微闭上双眼,放飞自由的心灵,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湘江秋景(放音乐)“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竞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鱼水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可分四步。第一步是“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二) 通过刚才的想象,我想这四幅画面应该很清晰的呈现在同学的脑海里,那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第二幅湘江秋景图的市交变换,景物的写景的顺序,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词人“独立湘江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的情景,请同学们回到课文,首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属于远远眺望还是近距离观赏?(远眺)。接着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作者站在湘江橘子洲头,是不是很近距离的就能看到清澈碧透的江水和船只争相尽流?(近观)接着是不是得抬头仰望鹰击长空(仰视),低头俯视鱼翔浅底?(俯视)(边讲边板书)而这些景物有动静有静景,群山,江水是不是静止的?(静)船只,飞鹰,鱼儿是不是在移动着的?(动),这样的动静结合,最后作者发出了万类霜天尽自由的感叹,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如同说: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感觉。而“自古逢秋悲寂寞”,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风急天高猿啸哀”、“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元朝马致远的秋思,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意向的对比天净沙 秋思 沁园春 长沙枯藤 老树 昏鸦,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小桥 流水 人家,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古道 西风 瘦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夕阳西下, 万类霜天竟自由断肠人 在天涯。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冷落凄凉 生气勃勃这种不同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当时毛泽东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立志要彻底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则肯定有别于封建文人。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作者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以乐称哀的对比反衬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一扫“悲秋”词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 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因而,同是面对“秋”,由于胸襟抱负不同,所选取的景物、着眼点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抒发的感情也就不同。真可谓是诗如其人(三)词中有两次都巧妙的运用了设问,大家找一下是哪两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豪情,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答。设问。那同学们来看初中学过的沁园春 雪先齐读回忆一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诗人却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而发出“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为什么昵?在词的下文就给出了答案,因为诗人觉得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板书),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板书)。这些“英姿勃勃,才华横溢”(板书)“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板书)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大学英语中国茶文化推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荆门职业学院《工程热力学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导航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电竞馆经营权转让合同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 政治 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下学期高三物理试题月考考试试卷含解析
- 2025 年耕地流转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安徽池州市高三3月三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ICU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鱼骨图
- 日本履历书模板
- 银行账户借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2-2023年棉花行业洞察报告PPT
- 《工程质进度-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 精神科症状学演示课件
- 2.抗美援朝课件(共25张PPT)
- 运动特质自信量表
- 《CSS样式表的使用》教学设计
- 养老护理员考试多选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