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 , t ,毫:t ,姿; l 摘要 a b s t r a c t d u r i n gt h ee a r l yh a nd y n a s t y , t h ep o l i t i c a le s s a y sa l ep a r t i c u l a r l ye x c e l l e n t , s u c h a sj i ay ia n dc h a oc u o sw o r k s t h e ya r ea l lr e n o w n e d p r o s em a s t e r p i e c e i nr e c o u n ty e a r s , a l t h o u g hr e s e a r c hi nt h i sa r e ah a sm a d es o m ep r o g r e s s ,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 a c a d e m i a s c o n c 锄i sv e r yi n a d e q u a t e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p a p e ri n t e n d st om a k eaf e w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 o fp o l i t i c a le s s a y ss t y l eo fe a r l yh a nd y n a s t y d u r i n gt h ed i s c u s s i o n , t h i sa r t i c l ed o e si t s b e s tt op r o c e e d 舶mt h et e x ti t s e l f i tq u o t e s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a n dr e f e r st oal a r g en u m b e ro fa e s t h e t i ct h e o r yw o r k s f i n a l l yi tt r i e st o e x p l a i ni t sf o r m a t i o na n de f f e c to nt h eb a s i so f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p o l i t i c a le s s a y ss t y l eo f t h ee a r l yh a nd y n a s t y , h i g h l i g h t i n gt h eh i s t o r i c a ls t a t u so ft h ee a r l yh a nd y n a s t y p o l i t i c a le s s a y s k e y w o r d s :p o l i t i c a le s s a y s ;s t y l e ;c a u s e s ;e f f e c t u 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v 驴乳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汉王朝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之争建立起来的。刚刚建立的汉王 朝,百废待兴。一方面由于秦末的连年战争,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发展生产;另一 方面强大的秦王朝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这引起了汉初新兴王朝统 治者的警戒。因此,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首先,大力实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废除严刑苛政,开展农业生产;其次,削弱地方的割据势力, 巩固西汉中央政权,以柔制刚的对外政策,为西汉王朝在政治上达到顶峰打好基础。 再次,主导地位的黄老思想,相容并包的诸家学说,任人唯贤的思想环境。所以说 在汉初这一时期,汉代文人们在思想上受到的束缚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在宽松 的政治环境中,以陆贾、贾谊为代表的汉初文人作家们,重新唤起了他们对社会的 强烈关注,激起了他们建设新社会的无比热情和积极性。 这种激情使得汉初政论散文有着疏直激切、感情磅礴和铺张扬厉的风格。疏直 激切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其行文结构。汉初政论散文的开山之作,当属陆贾的新语。 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为总分结构,其论述形式一般都是开篇提出论点,然后徐徐论 证,最后总结出结论。层次清楚,中心突出。贾山 :至言一开头先言秦灭之现象;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秦亡 的原因,“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谏之士 : 最后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必须“敬士礼臣 ,从而达到进谏的目 的。望结构之中,条理清晰,论述井次,一目了然。贾谊过秦论首篇内容责备 秦始皇的残暴,中篇谴责秦二世的暴行,末篇责备子婴的不才,事理分明,界限清 楚;他的另外一篇陈政事疏结构脉络也是非常清晰。它不似过秦层层递进 之感,但全文从诸侯、匈奴、风俗、太子、大臣这几个大现实问题,对汉文帝规画 治本,图谋远虑。两者有不分伯仲之势。 其次雄肆壮美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其气势。如何让文章气势磅礴,汉初文人采 用的则是:一、“敛气、蓄势”,“息 ,“驻”,等方法,于顿挫之处中更显雄肆壮美 之气。过秦论首篇最讲气势,本文中之跌宕关键在两个“然而”。全文通篇都是 在讲秦之威强,豪荡感慨,突一转折,如此强秦却被小小的陈涉打败,“然而陈涉 这四个字,“破空而来”,难与易之对比,让统治者发人深省。至“然而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文势稍为一顿,后面紧接着气势一扬。二、喜用“用一类字,壮文势也刀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方法。贾谊过秦论“有”字、“之字法的运用一相对照,气势顿强。 陈 政事疏中先连用了三个“则又反 ,解释了强者先反、弱者后反的道理,错落有致, 气势强烈,事实确凿,让人毫无抵抗之感。紧接着又用了三个“莫若”,尤以最后一 句,气势最强,其贾生的殷殷恳切之情浸于其中。晁错贤良文学对策连用四个 “莫不”,阐述人情当中的“寿命、“富裕、“稳定 、“安逸”与三王之间的关系, 来说明制定法令必须要合乎一定的人情,否则天下苦其政。三、整齐间有参差,尽 显气势。贾山至言气势雄健疏放,尤其在叙述中交错使用短句、长句,使得参 差之中见整饬,造成跌宕起伏之势。晁错言兵事疏中,他将中国与匈奴相比较, 整段数句连用,意对文对,将一e l 气憋在心中,最后水到渠成。这些手法的熟练使 用,使得文章的气势磅礴,自然之气天然形成。 再次,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一、用比喻的手法来“尽其意”、 “达其情 。陆贾新语资质、枚乘上书谏吴王为其中的代表。二、用引 事的手法。狱中上梁王书其文从各个角度反复阐释观点,并且引用了大量的历 史事实来证明其观点,但文中却没有生出旁支分出之感,反而步步为营,纵横激荡。 汉初政论散文风格是如此的鲜明,因而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首先 是宽松的汉初政治环境以及战国诸子散文影响。汉初政治环境与战国时代有着极为 相似的地方。战国时代上承封建宗法制度已经崩溃的春秋时代,下继以法家思想主 导的专制统治尚未开始的秦朝;汉初是处于秦朝“典型专制政治的瓦解和汉武帝 以儒家为大一统思想形成之前,属于一个过渡时代。在这样一个时期,汉初政论作 家的人格承继着战国士人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匡时就弊的热忱,故其作品揭露社 会问题便都是单刀直入,建议都是切实可行的,尤其是晁错的作品最为出色。他的 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贵粟疏,议论大都切实中肯,逻辑严密,条理 清晰,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结症之所在,不加掩饰,直截了当,词锋锐利。其次 是赋体文学的影响。一、长篇化的布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如此长篇大文却 在屈原笔下信手拈来,结构和脉络非常的清晰,与之相仿的长篇政论陈政事疏, 参照结构,长篇文制的掌握与离骚有着莫大的关系。二、助词的使用。屈赋中 艺术形式多用楚国方言,运用助词进行旬式的转变。用“兮字既是对上句句意的 总结,形成语气上的中顿,又可以引发下旬,加快下旬语气的提升,增加了许多气 势。 v i 、 i - l 、 i 中文文摘 不仅是“兮 字的运用,还有许多楚国方言的加入,如:些、只、羌、谇、謇、纷、 佗、傺,因而突破了传统的四言旬式,富于变化。三、修辞手段的多变。比喻、象 征、夸张、排比、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对于后世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汉初政论散文以自己的艺术特点,独步当时,辉映后世。这一时期的政 论散文是古代政论散文的第一个高峰,第二个散文创作的高峰为唐宋古文运动时期 所产生的一大批优秀古代散文作品,其中尤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大家 的文章最为出彩。鲁迅所著 汉文学史纲要认为贾谊的 治安策、过秦论 和晁错:贤良对策、言兵事疏、 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 人,其泽甚远 。那么作为后一时期的唐宋散文很明显的受到了汉初政论散文的影 响。汉初政论散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里程碑,其疏直激切、雄肆磅礴之风格乃是先 秦文学优良传统发展的结果,又是后代作者吸取和创新的源泉。这恰恰就是我们所要 研究和学习的地方。本文剪取汉初这一特殊时期,专门来谈谈汉初政论散文风格以 及所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以此来获得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 ; , 印一 i 目录 中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目录 i 。v i x - l 一 - 5 一 - 5 - 第一章汉初政论散文产生之时代背景和范围界定 第一节时代背景。 第二节范围界定。 第二章汉初政论散文风格特征 - 8 一 第一节 结构井秩疏直激切 l l - - 1 2 - 第二节雄肆壮美气势磅礴- 2 2 - 第三节铺张扬厉纵横捭阖 第三章汉初政论散文风格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汉初政治环境的宽松 - 2 9 3 7 一 第二节战国诸子散文之余绪- 3 9 第三节赋体文学和经学的影响 4 5 - 第四章汉初政论散文对唐宋古文的影响。- 4 9 一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5 5 - i i i i :谢 个人简历。 - 6 3 一 i x 叩j 一 1 一 。 l 绪论 绪论 中国古代政论散文,它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很大的背景下记录了中华 民族的历史发展、得失成败、社会思潮等方面的情况,给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 鉴。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历来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于其 风格铺张扬厉、纵横捭阖,故而备受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 关于汉初政论风格,从史的发展的角度来看:2 0 世纪3 0 年代陈柱著的中国散 文史,约l o 万字,是中国第一部散文通史。在这部书中,两汉时期的散文是“由时 代而渐变为文学时代之散文 ,“汉之文学渊源源于战国者为最多”,贾谊是“辞赋家 之散文,晁错是“经世家之散文 ,“贾生 过秦论,晁错的对贤良文学策,虽 不即谓为骈文,然而不能不谓为已将成骈文之体势者也 ,对于汉初政论的分析是新 颖的。3 0 年代至8 0 年代,散文研究处于停滞阶段。8 0 年代初至1 9 9 5 年,这1 0 多年的 时间里出版了9 部散文通史和通史性著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有( 依出版先后为序) : 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教授著的中国散文史( 上、中、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1 9 8 6 年- 1 9 9 8 年,1 5 0 万字) ,此书自成体系,引证丰富,见解独到。在论及西汉散 文的时候,专门有一章来说明汉初政论散文,称这一时期为“总结历史经验时期 , 并且逐一介绍陆贾、贾山、贾谊、晁错、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汉初作家。他指 出“汉初文章一大特色就是纵横驰骋,尚有战国之风”,贾谊、晁错文章“疏直激切, 无所拘忌”,“汉代文章到这时候,虽有变化,却没有发生划时代的变化 。后来在他 的中国散文简史和历代散文丛谈两部著作,对于这一问题的阐述也大概不 出这个范围。从郭先生的论述来看,汉初政论散文风格与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有着 密切的关系,并且是在司马相如出现之后文风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漆绪邦主编的中 国散文简史、 中国散文史纲、中国古代散文史论稿则探索性的把汉代作为散 文发展第二高潮。刘振东等三位撰写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则很有规律的把先 秦两汉散文风格归纳为是“为实用求审美 。张梦新博士主编的中国散文发展史 这本书,在分析秦汉时期散文时,将其分为赋体、史传、论理、奏疏、书启五个部 分。但此书并没有采取汉初政论散文这一熟悉名称,而是把贾山的至言、贾谊 的过秦论放在论理之文,而枚乘、邹阳之文则属于奏疏之文,这是较为创新的 提法。在这个基础上,归纳出这类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立意肯切、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体鲜明、语言质直、激急切要”。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对于汉初政论散文 则认为“先秦诸子以文论政的传统,战国纵横家骋辞风习发展到秦汉”,“文章创 作呈现出较强的务实性一,进一步分成三章节来说明“贾谊之评说古今驰骋文辞, 晁错的深识鸿文”之风格。韩兆琦、吕伯涛的汉代散文史稿,在论及西汉散文则 分为西汉前期、西汉后期、东汉前期、东汉后期四阶段,分别介绍了时代背景、主 要作家作品及其特点和影响。它只论史传文和议论文,不论赋。其发展线索脉络清 楚,将作家论与作品分析相结合。西汉前期章节中介绍作家1 2 人,重点分析作品1 8 篇,每节均附有例文加注释,最后一节当中还概括归纳出西汉前期散文的基本特征。 还有的就是谭家健教授的中国古代散文史稿、熊礼汇教授的先唐散文艺术论、 李景华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散文九讲、谢楚发的中国散文简史、兰少成中 国散文写作史,郑永晓中国散文史话、杨民万川一月:中国古代散文史、 顾易生主编十大散文家、李炳海著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和赵义山、李修 生主编中国分体散文史等,这些著作当中都花了一定的篇幅介绍汉初散文的概 况并且分析贾谊、晁错为代表的汉初政论散文的风格之迥异。 从散文文论的角度来看:从梁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可以看到,“汉以来, 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疏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理既切至, 辞亦通畅”,“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若贾谊之遍代诸生, 可谓捷于议也 等,此种论断多达几十处,其关注程度可见一斑。刘知几史通、 陈骥文则、李涂文章精义、陈绎文说、王构修辞鉴衡、王文禄文 脉、宋濂的文原以及王世贞文评也都涉及。到了清代有魏际端 伯子论 文、刘大魁论文偶记、刘熙载的艺概文概,刘熙载的艺概文概 当中的论述更为精细,“秦文雄奇,汉文醇厚。大抵越世高谈,汉不如秦;本经立 义,秦亦不如汉也,“汉家制度,王霸杂用;汉家文章,周秦并法”,“汉文茂 如西京,密如东京 ,把汉文的风格以及原因都精确的概括出来,特别是对贾谊之 文、晁错之文风格,花了五个小节来阐述,可以看出刘熙载对此的重视程度。吴德 旋初月楼古文绪论、林纾春觉斋论文、刘师培论文杂记、钱钟书的管 锥篇也都有详细论述。 从国内学者著述角度来看:跨时代多人合成的散文论集有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论文集,收录论文1 4 篇。孙以昭主编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收论文2 6 篇。 王锺陵主编( - - - 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其中散文和赋独立为一卷,收录1 0 0 q 绪论 年间有代表性的论文近百篇( 有的是摘要) 。在中国散文通论性著作中,目前篇幅最 大的是安徽大学朱世英、方道、刘国华合著的 中国散文学通论,其书分为源流 篇( 散文小史) 、范畴篇( 散文界定) 、类型篇( 文体分类) 、功用篇( 明道、政治、 教化、冶性等) 、技法篇( 立意布局、取材谋篇等) ,最后是评点篇( 尤多新见) 。 作者试图从总体上全面考察中国古代散文,气魄大,证引颇广,大体言之成理,但 较之现有见解,多综合而少创新。万陆中国散文美学、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 术、贾祥伦 中国散文美学发凡、李正西中国散文艺术论、陈必祥古代 散文艺术论、阮忠散文概论,史论结合,重点在论,对于汉初政论散文都有 具体而详细的阐述。专论古代散文文体的有:许嘉璐古代文体常识,此书实际上 只讲散文文体。杨秉琪古代散文体裁简论、陈必祥古代散文文体概论、姜 涛古代散文文体概论( 此书评述比较详细) 、谢楚发的散文( 文体论) 和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其中关于政论散文文体论述较详,对于把握政论散 文风格这个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帮助意义。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则有:冯书耕和 金纫于古文通论、薛凤昌文体论、邓健行和吴淑钿的香港中国古典文学 研究论文目录( 收录关于涉及汉初政论散文3 0 余篇文章) 以及中国古典散文研 究论文集续编( 香港书局) 、蔡义忠中国散文八大家、陆家骥古文闲话、 张高评等中国散文之面貌、倪志涧中国散文演进史、刘泓和田凌兰千字 散文赏析以及刘一沾和石旭红中国散文史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冯永敏的 散文鉴赏艺术探微。该书着重探讨的是散文鉴赏的步骤、特征、作用,并且从 文体、立意、布局、辞采、意境、气势六个方面来寻求散文鉴赏的宗旨,这对于初 学者来讲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学术论文:阮忠于2 0 0 0 年连续发表战国文化的多元与散文风格的初建( 华 中师大学报2 0 0 0 4 ) 和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 河南大学学报2 0 0 0 2 ) , 这些论文从历史文化背景角度,揭示了战国与两汉散文风格的形成与变化的原因。 阮文指出:战国文化的多辩特质是由于诸侯之战及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 其多元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之下,春秋的诗性文化没有得到光大,而形成了文化 的散文化趋势。同时,不自觉的散文发展轨迹,其风格的初建与作者的求真,思想 方法与性情的密切关联,成为了战国散文的特殊现象。类似的文章还有张斌荣的西 汉经学的兴盛与西汉的散文创作(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5 期) 。张文指 出,西汉时期,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经学由原来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演变成国家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官定的意识形态。这对西汉士人产生了巨大影响,既造成了他们精神气格的萎缩和 思维的封闭,也培养了他们对政治的热情和关注。这对当时的散文创作带来了两方 面的影响:一是散文的言事说理基本上都大量援引经义,形成了典雅醇厚之风和模 拟因袭之气;另一方面也使散文创作表现出较低的现实性和评判精神。郑军和江秀 玲汉初散文略论(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2 1 卷第3 期) 、闵泽平汉代政论散文的 主题演讲与风格嬗变(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第2 3 卷第2 期) 、王更生 论中国散文之艺术特征( 教学与研究) 、朱晓飞浅论两汉散文理论( 教育科学) 、 熊礼汇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以及跃进贾谊的学术背景及其文章风格的形成 等,这些学术论文的发表都充分说明汉初政论散文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其地位 也越来越重要。 第一章汉初政论散文产生之时代背景和范围界定 第一章汉初政论散文产生之时代背景和范围界定 第一节时代背景 一、经济发展走向繁荣 公元前2 0 6 年,刘邦率领的十万农民起义军攻破了秦都咸阳,宣告了秦王朝的 灭亡。由于秦末的连年战争,社会经济凋敝,因此汉初统治者废除严刑苛政,开展 农业生产,大力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废除严刑苛政。在汉元年十月的时候,刘邦一攻入咸阳,就向关中人民,颁布 了入关告谕的诏书:“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 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从这则谕告来看,刘邦对于秦王朝短 期之内迅速灭亡的原因,是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即“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 族,耦语者弃市 。因而他便要“除去秦法”,“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一,这样就得到 了民心。正如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认为,秦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夏之政 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 敝,小人以佳,故救佳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 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谬乎? 孝惠皇帝、吕后在其统治时期,延续汉高祖刘邦 的“轻刑慎罚政策,文帝、景帝更是连连颁布国家诏令以减轻处罚,汉初时期政 治环境的宽容是后世少有的。如文帝二年议除连坐诏中所说:“今犯法者已论, 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弗取。 文帝十三年 :除肉刑诏:“夫刑 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 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 其除 肉刑,有以易之。” 景帝元年的减笞诏:“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 人。其定律,笞五百日三百,笞三百曰二百。”景帝中元六年:减笞法诏:“加笞 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e l - - 百,笞二百日一百。 固 开展农业生产。公元前2 0 2 年五月,在刘邦即帝位后不久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诏 令,即复故爵田宅令。其内容中有一条是释放奴隶:“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 ( 汉)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年:第3 6 2 页 ( 汉) 班固汉书- 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第9 3 5 页 ( 汉) 班固汉书文纪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第9 3 0 页 ( 汉) 班固汉书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第9 3 2 页 ( 汉) 班固汉书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第9 3 2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免为庶人,这对于解放生产力有着进步意义。由于汉初环境比较稳定,因而人1 3 得 到了较大的发展。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日:“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 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 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 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对于汉初农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汉高祖保护自 耕农诏令颁布,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文帝多次颁布 :劝 农诏,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并且自己以身作则,“亲率天下农耕”,“皇后亲桑 。 景帝省徭薄赋,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汉初推行的租税政策从文帝十三年( 公 元前1 6 7 年) 下诏减除民田租税到景帝元年( 公元前1 5 6 年) 的复收半租,期间共 有十一年没有收民租,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最终,在汉高祖到文帝、景帝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成为后代封建史书所赞颂的 “文景之治”。汉书对这一时期的发展有着具体描述:“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 离战争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宴然, 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矣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 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去成康,汉 言文景美矣! ”至汉武帝即位之初,“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 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伯之间成群, 乘柠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 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婉辱焉。” 汉武帝初期的社会繁荣,正是“文景之治 奠定的基础。 二、中央集权逐步巩固 西汉王朝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不忘加强中央集权的巩固。诸侯割据势力的重 视,从汉高祖开始就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如刘邦即帝位开始之前,为了争取同盟军, 获得打败项羽的机会,刘邦分封了许多异性诸侯王。其中封王者就有七个:楚王韩 信、赵王张敖、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刘邦称 ( 汉) 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年:第4 1 2 页 ( 汉) 班固汉书景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第1 1 0 页 ( 汉) 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第1 1 3 6 页 第一章汉初政论散文产生之时代背景和范围界定 帝后不久,其地方行政制度采用郡国并行制,即在关中地区实行郡县制,而关东广 大地区几乎全部为诸侯王所占据,诸侯王国之下统辖之郡县一如中央之制。这就导 致了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诸侯王的存在必将成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严重障碍。于是西汉政府便想方设法削夺他们的兵权,直 至翦除这些异姓诸侯王。但是他后来又与群臣刑白马而盟,“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 击之,将刘姓的子孙分侯分王,认为只要刘姓存有一家,那么王朝还是属于刘氏 的。 但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埋下了动乱的 隐患一一刘邦所封的同姓诸侯王势力与西汉中央政府形成外强中干之势。全国大约 有五十四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三十九个郡,归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只有十五个 郡。这十五个郡是:河东、河南、河内、东郡、颖川、南阳、南郡、汉中、巴郡、 蜀郡、陇西、北地、上郡、云中并内史。圆“汉初王国的人口约为户一百八十万,口 八百五十万;汉初中央直属郡地区的人口约为户九十七万,口四百五十万。这样, 王国地区和中央直属地区的人口约为1 0 :5 2 9 。” 诸侯王国握有封国内的行政大权, 自御史大夫以下,都是由诸侯王任免,而中央政府只派太傅和丞相去诸侯国监督, 实际上丞相的权力也往往限制不了诸侯王。因而在文帝时期,文帝采用的是汉初政 论散文作家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比较温和的方案,一方面将亲子梁王武的 封国扩大到四十多个大县;另一方面把齐国分为:齐、济南、济北、胶东、胶西、 茁川,作为齐王肥六子的封地;又把淮南分为:淮南、衡山、庐江,分淮南王长之 子三人为王。这种策略到了景帝时,采用的是晁错较为强硬的削藩策略,在大将周 亚夫的领导下,击败了吴楚七国联兵叛乱,因而汉初的王国割据问题,基本上得到 了解决。正当西汉王朝为生产的恢复与中央集权的巩固努力建设之时,匈奴的南侵 和南越的“称帝 ,给新兴的西汉王朝造成冲击。但是西汉王朝当时无论是经济上还 是军事上,都没有实力采取武力的方式得到解决,因此采取的是一种以柔制刚的政 策。这种政策只是搔靴隔痒,边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而,有识之士纷纷上谏, 如文帝采纳了晁错移民于北方要塞的计策,使民屯田务农,加强边境的防守力量。 景帝采用争取和亲、积极防御的措施,因而边境关系在汉初大体应该算是友好而安 ( 汉) 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年:第4 0 0 页 钱大听廿二史考异卷2 之汉兴以来诸侯王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4 年 柳春藩封国食邑赐爵制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4 2 页 ( 汉) 班固汉书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年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的。汉初内忧外患的相对意义上的解决,使得这一切都是朝着西汉的国家强盛发 展前进。 汉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社会的安定,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的文人,朝气 蓬勃,怀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因而汉初文人作家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 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汉初政论散文最具有代表性。因而本文主要就汉初政论散文 中的风格进行重点阐述。 第二节范围界定 汉初政论散文奇伟急切,切中事理。“论说一出,犹弓矢之发也。论之应理,犹 矢之中的。汉初世直言之士陆贾、贾谊、邹阳、枚乘等人,“心思为谋,集札为文, 情见于辞,意验于言, 汉代统治者对待这些人的进谏大都从善如流,从而开创了 汉家文章的炽盛之先瑞。汉初政论散文之名称分为三个特定范畴,即汉初、政论、 散文。 汉初。我们把自汉高祖元年( 前2 0 6 ) 至汉景帝后元三年( 前1 4 1 ) 六、七十年, 划为西汉初期。 政论。政论即论政治。何谓“论 ? 梁代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云:“圣哲彝 训日经,述经叙理日论。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陆机文赋 日:“论精微而郎畅。( 李善注:“论以评议臧否,以当为宗,故精微郎畅。刘熙载 艺概文概:“精微以意言,郎畅以辞言”。) 萧统文选序则日:“论则析理精 微。”陈绎曾文筌也说:“依事理之正而论其是非者 。故从中可以探出,“论 是以评议是非而阐明精微的文体。而“政论 大抵是“论的一个分支。梁昭明文 选认为:“论有二体:一日史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论议,以断其人之善恶,若司马 迁之论项籍商鞅是也;二日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 其讹谬,如贾生之论秦过。江统之论徙戎,柳子厚之论守道、守官是也。 这里的“论” 其实就是政论。明人徐师曾更是明确将“政论 分之:“今兼二子( 案指刘勰,萧统) 之说,广未尽之例,列为八品:一日理论,二日政论,三日经论,四日史论( 原注: 有评议、述赞二体) ,五日文论,六日讽论,七日寓论,八日设论。 总之,我们 ( 东汉) 王充论衡超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1 1 月:第2 1 5 页 ( 东汉) 王充论衡超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1 1 月:第2 1 5 页 ( 明) 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辫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2 年:第1 3 1 页 第一章汉初政论散文产生之时代背景和范围界定 可以知道,政论就是立足时政问题而进行精微分析政治得失的文体。如贾谊的过 秦论就是其中的代表。 散文。辞海中定义为: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和骈 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 。这其 实是狭义的散文概念。散文最早的得名大概源于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山谷 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 汉初时期无散文概念,但古代散文内涵是相 当宽泛的。汉初作家的作品大都涵盖在这个散文范畴内,如陆贾新语和贾山 至 言;贾谊过秦论、 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上疏请封建子弟、谏 封淮南四子疏、谏放民私铸疏;晁错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 上 书言兵事等;枚乘上书谏吴王、上书重谏吴王;邹阳上吴王书、狱 中上梁王书。 古代散文名称繁多,并且越分越细。清代散文大家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中 将文章分为十三类: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 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其中贾谊过秦论上中下 篇放在了“论辩类 ,而“奏议类”则包括了:贾谊过秦论、陈政事疏、论 积贮疏、上疏请封建子弟、谏封淮南四子疏、谏放民私铸疏;晁错 守边劝农疏、上书言兵事、论贵粟疏;枚乘上书谏吴王、上书重谏吴王; 邹阳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这些作品虽名称各异,但“汉以来有奏、疏、 议、上书、封事之异名,其实一类。 这“一类就是散文这一大范畴。 总之,汉初政论散文概念与范围,即汉高祖之后的六七十年间文人贤士向上谏 诤的论辩作品。在这一时期当中,名家辈出,其政论散文的思想内容是具有非常鲜 明的时代特色。如总结秦朝兴盛与灭亡的原因,代表作就是贾谊过秦论、贾山至 言和陆贾新语。汉初的文人们不但深刻剖析历史问题,而且还广泛反映现实问 题。如贾谊陈政事疏。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大帝国的统一,反对向匈 奴和亲纳币,并且在论积贮疏等文章提倡以民为本,提出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方 法,来削弱诸侯王势力和维持社会安定。晁错论贵粟疏具体反映当时社会经济 情况,及时提出贵粟重农主张,从而达到充实国力、减轻赋敛抑制兼并的目的。枚 乘上书谏吴王、上书重谏吴王,这两篇文章劝说吴王及时改变错误,不 要忽视细节。邹阳上吴王书以秦国和汉初诸侯各国灭亡为教训,劝告吴王 ( 粱)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议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第2 6 7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要心存不轨,以此来维护汉朝的统一。另一篇狱中上梁王书则是从大量 事实出发来说明君主任用贤能之士才能成大业,进而来表明自己不求富贵的高 尚情操。这四篇其实都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维护汉初统治和安定国家。正是由 于思想内容的鲜明性,加之艺术境界别开生面,所以本文就汉初政论散文的风格进 行重点阐述。 第二章汉初政论散文风格特征 第二章汉初政论散文风格特征 关于风格,中外许多理论家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德国的歌德曾经在自然地 单纯模仿作风风格中阐述风格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即自然的模仿,融会贯通 的模仿,最终形成一种风格。德国文艺理论家w 威克纳格则认为,风格是一种灵魂 的内在表现,而且他认为决定风格的形成,是由主观的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决定的。 所谓风格的主观方面,就是指的是个人的面貌:从客观方面来看,题材所表现的内 容和意图。许力生在 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中,认为“文体风格被许多人看作是 完全属于个人的东西,是个性、个人特点与气质以及人格、人品在言语行为上的表 现,如黑格尔 美学中将风格定义为,“是指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 面完全见出他的个性的一些特点。哲学家叔本华在此基础上认为,文体风格是精神 的外貌,比人的面部更能反映出人的个性。德国评论家别林斯基甚至认为,文体风 格表现的是整个的人,文体风格和个性、性格一样都是独有的。这些哲学家和评论 家的观点当中,可以看出风格是与众不同的,是万花丛中能够一眼就能识别出的特 征,“它完全属于自己的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不依傍导袭他人,也使别人 无以蹈袭依傍。”外国评论家归纳风格的内涵有着客观与主观的两面性,与中国美 学史上“文质彬彬 的“文“质 两个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刘勰将风格分为八体: 一曰典雅,二日远奥,三日精约,四曰显附,五日繁缛,六日壮丽,七曰新奇, 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曲文,经理玄宗者也; 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 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 危侧趣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 这八体的不同,关键在于它的“风骨”不同。 风,是对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具有感动人的力量,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 骏快爽朗,风就是对作品情志的美学要求,风就是要求写得生动,有气韵。骨是 对作品文辞的美学要求,要求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挺拔有力,端正劲直圆 综合中西方关于风格的观点,作品当中有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辞精炼挺拔有 力,并且加之情志动人的力量,这些作品才能说是具有风格的作品。因而,汉初政 曹延华文艺美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杜,1 9 9 0 年:第1 4 6 页 周振甫中国文章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4 8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散文以其风格的多样性和鲜明性,是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第一节结构井秩疏直激切 宋代洪迈日:“人臣引古规戒,当近取前代,则事势相接,言之者有证,听之者 足已监。 诗日:殷监不远,在夏后之世。周书日:今惟商坠厥命,我其可 不大监! 又日:“我不可不监于有殷。 又日: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惟不敬阙 德,乃早坠厥命。周公作无逸,称商三宗。汉祖命群臣言吾所以有天下,项氏 所以失天下,命陆贾著秦所以失天下。张释之为文帝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 汉所以兴。贾山借秦为喻。贾谊请人主引商、周、秦事而观之。”汉朝新生,出现 不少的社会问题,所以对前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无论是群臣还是统治者,十分警醒。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政治主题可写,决定了汉初作家的政论作品并不是隔靴搔痒的泛 泛之谈,而是带有疏直激切之风切实可行的建议。最直接外在的表现便是有着严密 的行文结构。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谈到:“何谓附会? 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 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需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这其中的“总 文理 ,其实就是整体布局,条理井然。结构之法,有分有合:“总文理一、“定与 夺 讲结构的布局和剪裁,属于“分力的功夫;“统首尾 、“合涯际 、“弥纶 一篇 ,讲结构的脉络和针线,属于“合 的技巧。如此看来,“言之有序 就是 要做到“杂而不越,“条贯统序 ,即一方面讲条理,另一方面讲连贯。 李渔 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也谈到结构问题: 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 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角,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 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 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 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 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 他认为为文就像建筑房屋一样,必须先有构造之图方可动手,否则就很有可能 中途断开,未成先毁。可见行文之前,结构安排非常重要。宋人李涂则认为总起分 ( 宋) 洪迈著,鲁同群刘宏起点校容斋随笔卷十六。前代为鉴”条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 9 9 5 年:第1 3 3 页 第二章汉初政论散文风格特征 说是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举了 孟子公孙丑下的例子,其文结构就是总起 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面三个分说,一说天时不如地利;二 说地利不如人和,三专说人和。这两种行文结构在汉初政论散文作品中都有体现。 汉初政论散文的开山之作,当属陆贾的新语。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低贱, 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人是白徒,樊 哙是以屠狗为业的;周勃则是办理丧事中替人吹箫的,灌婴则贩卖粗布的,娄敬是 拉车的。因此,新语的撰写必须让学识水平不高的汉初统治者容易理解与接受, 所以其行文结构简单直接,开篇提出论点,然后徐徐论证,最后总结出结论,层次 清楚,中心突出。 陆贾新语结构示意表格,如下可知: 篇章文章结构( 总一分一总) 总道基第一总论道基。分说历代先圣的所做所为:神农尝百草,教民食 论主要是论述历代五毅;黄帝筑作宫室避风雨;后稷殖毅种桑;大禹治水;奚 先圣,顺应自然之仲舟车之用代人力;皋陶立狱制罪消佚乱:周公明君臣之义; 道,即仁义,获制孔子定五经明六艺;傅致胶漆丹青。最后得出结论:“仁者 作之功,仁义是政道之纪,义者圣之学 。 治的根本。 分辅政第三开头议论“居高者自处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仗不可以不固” 论 论君主用贤。为首,接着列举尧舜两个例子来说明“杖圣者帝,杖贤者王”; 再从反面邪臣好为诈伪,正面君子吸引贤者这两方面,最后 得出结论君主必须用贤。 分 无为第四开头就点出主旨“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 论 论君主应无为而接着从秦国灭亡证明刑罚严厉的弊处,最后得出无为而治的 治。重要性。 分辨惑第五开头便说“行合于世,言顺于耳 之人是小人,次以哀公和 论论君主应该远离鲁定公为例说明君主惑于小人遭到灭亡的严重后果。最后得 四小人,不义之人。出结论,君主应该远离小人。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章文章结构( 总一分一总) 分论慎微第六总说: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 五论君主慎言行。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分说:君子不以其难为之也,故不知 以为善也,绝气力,尚德也。 分论资质第七总说: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言质美者在遇合。 l 论君主求贤。分说:列举大禹、皋陶、扁鹊、宫之奇、鲍丘之能人用与不 、 用,乃是君主是否被小人蒙蔽。 分论至德第八 总说:言善治者不尚刑。 七 论君主修德。分说:君子治理国家仅依靠坚甲利兵,国家容易灭亡,列举 了晋厉王、齐庄王、楚灵王、宋襄王、鲁庄公、齐桓公。 分论怀虑第九总说:怀异虑者不可以立计,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 八论臣属必须忠诚 分说一:圣人能同一治而明一统的原因就是“执一政”、“持 如一。一概 。分说二:“持久之道常行之法 乃是“执一统物 。 分论 本行第十总说:贵德贱财。 九 论仁义为本。分说一:贱财。 分说二:贵德。 分论 明戒第十一总说:安危之要,吉凶之符乃是自身的谨言慎行。 十 论君臣当谨言慎分说一:世衰道失,非天之所为,乃是君主取舍有道。 行。 分说二:圣人之大功乃在于圣人“一风俗”。 分说三:行善道,止恶行。 分论 思务第十二总说:闻见应当执守。 十一 论闻见必须知其 分说一:凡人容易弃长取短。 所止。分说二:圣人君子之治可以因变立功。 分说三:仁者在位仁人来的原因。 事实证明,陆贾所采用的方式是正确而又到位的。陆贾新语十二篇“每奏 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日:新语。陆贾新语疏直激 切之气随着对汉初统治者的殷恳希望而尽显无疑:“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 ( 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年:第2 6 9 9 页 第二章汉初政论散文风格特征 患“( 辅政) ;“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 ( 道基) ;“忠臣之士弃于野, 则佞臣之党存于朝;佞臣之党存于朝,则下不忠于君;下不忠于君,则上不明于下, 是故天下之所以倾覆也 。( 资质)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 昔 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 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 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一( 篇章起始内容结尾 秦孝公据觳、函之秦之强由于秦孝公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过秦论上固,拥雍州之地,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