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开题报告_第1页
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开题报告_第2页
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开题报告_第3页
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开题报告_第4页
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上海电电机机学学院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_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 学学院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专业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班班级级xxxxxxxxxxxx 学学号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姓姓名名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定稿日期:定稿日期: 20152015 年年 1111 月月 2323 日日 1 英语广告中仿拟英语广告中仿拟修辞的应用修辞的应用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从仿拟的分类入手,以收集到的各种广告语为语料,研究仿拟在广 告语言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通过仿音、仿义和仿式三种类型对仿拟广告语进行了具体的 案例分析,主要采取了分类法、例证法、对比论证,逐层推理出仿拟广告语的真实含义 及其设计者的意图,使广告商在让消费者迅速地领悟新的语言意境和美感的同时,达到 对其进行劝购和宣传产品功效的目的,并且避免雷人雷语。 关键词:关键词:英语广告;仿拟;修辞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是和我们生活联系最广泛、遍及社会各个角落的一 种艺术形式。广告语言不仅需要引起消费者注意、理解和使他们产生肯定的情感,而且 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在他们准备选购商品时会有自然地回忆、联想起来,最后选 购该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告语言的创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双关、借 代、排比、对偶,来获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其中仿拟修辞手法的使用,更是使人们对广 告语产生过目不忘的印象,达到广告的目的:促进消费,从而增进人们的购买欲望。 陈望道(1976)在修辞学发凡中将仿拟定义“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 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 。 王德春(1987)则说它是“为使语言诙谐讽刺而故意仿造一种既成的语言形式” 。 刘泽权(1995)提出仿拟是英美人士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易于引起 强烈的共鸣,从而推动产品销售。但是运用不当,违背了广告创意原则,只顾一味机械 模仿,结果便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罗胜杰(2010)提出广告必须引人注目,具有注意价值和可读性,为此,文学修辞 手法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包括仿拟。仿拟意在推陈出新,收到某种表达效果, 尤以诙谐幽默、讽刺挖苦为甚,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常常收到广告语制作者 们的青睐。 吴春容(2015)提出仿拟是利用本体与仿体在音形义或构式、语调等方面的关联, 使表达陌生化新奇化,让读者似曾相识而又余味无穷。 本文通过分析仿拟在广告语言中的分类和应用, 探讨仿拟这一修辞手段在广告创作 中的作用和价值。 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得当,就能创造出优美的广告语言,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启 迪广告受众的心智,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纵观广告语言中仿拟的运用 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这么一个严酷的现实:精品广告少,低俗广告多。 因此,对英汉广告语 2 言中的仿拟情况作对比研究,进行语用分析,探讨其语言使用中的准确性与合适性,以及 广告语言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势在必行。 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3.1 广告中仿拟的类型 3.1.1 谐音仿拟 3.1.2 语义仿拟 3.1.3 重叠仿拟 3.2 广告中仿拟的产生和理解 3.2.1 创造新奇的效果 3.2.2 幽默风趣 3.2.3 答意简洁明确 3.3 探讨其语言使用中的准确性与合适性 3.4 浅析失败广告的原因 4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4.1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 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是和我们生活联系最广泛、遍及社会各个角落的一 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英语习语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收集资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4.2 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对于大量的参考资料应分门别类进行筛选。 5 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 2015 年 11 月中旬- 2015 年 12 月初:收集资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翻译有关 外文资料及阅读技术文献,书写开题报告。 2015 年 12 月中旬- 2015 年 12 月末:开题报告答辩 2016 年 1 月初- 2016 年 2 月末:完成初稿 2016 年 3 月初- 2016 年 3 月中旬:开题报告检查 2016 年 3 月中旬- 2016 年 3 月末:完成论文二稿,以及中期检查 2016 年 4 月初- 2016 年 4 月中旬: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三份打印稿。 2016 年 5 月初- 2016 年 5 月中旬:毕业论文答辩,完成论文成绩录入以及总归 档。 3 6 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创新点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创新点 预期成果:通过对商业广告中对仿拟修辞手法的各种运用的分析,得出广告语言中 仿拟手法的特点及使用规律,使以后的广告策划者能更好的理解并运用 仿拟这一修辞手法。 可能的创新点:通过最新的实例,对仿拟在广告中产生的修辞效果从新进行归纳整 理,使其更清晰,更易被人在实践中正确操作使用。 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2 刘泽权. 广告英译中的仿拟J. 现代外语,1995(2): 47-52 3 牛保义,席留生. 仿拟构式生成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 现代外语, 2009(2): 68-71. 4 于根元. 广告语言概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5 郝钦海. 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J. 山东外语教学, 2000(2): 18-22 6 刘明珠. 仿拟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4): 100-102 7 罗胜杰. 广告仿拟的认知研究J. 外语学刊, 2010(1): 52-56 8 吴春容. 仿拟广告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仿拟译观J. 当代修辞学, 2015(1): 70-77 9 罗璇. 仿拟修辞流行现象简析J. 读与写杂志, 2010(8): 92-93 10 曾庆璇. 著名广告词修辞艺术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1 11 刘红佳. 当代流行语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09 12 莫群俐. 论广告中的仿拟修辞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108-110 13 牛保义,席留生. 仿拟构式生成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 现代外语,2009(2): 68-71 14 刘红佳. 当代流行语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09 15 谢红桂. 论广告语中成语的使用J. 长沙职业技术航空学院学报, 2009(01): 55-57 5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 1.1 Th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1 1.2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2 1.3 The structures of this thesis.3 1.4 The significence of this thesis. 4 2. Relevance and Translation.7 2.1 Concept of relevance.8 2.1.1 Relevance in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9 2.1.2 Relevance in relevance theory.10 2.2 Relevance theory.11 2.2.1 Communication as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13 2.2.2 Context and optimal relevance. 14 2.2.3 Principle of relevance. 15 2.3 Relevance-theore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16 2.3.1 Translation as 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18 2.3.2 Translation as a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optimal relevance. 19 2.3.3 Translation as interpretive use.20 3. Data Description,Analysis and Discussion.23 3.1 Detailed Data Description.25 3.1.1 Phonetic Relevance in Sound-evoked Word Parody.28 3.1.2 Semantic Relevance in Meaning-evoked Sentence Parody.29 3.1.3 Phonetic and Semantic Relevance in Some Special Ca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