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词缀对比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词缀对比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词缀对比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词缀对比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词缀对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词缀问题对于汉语研究来说比较特殊,因为汉语是孤立语,很少有包括词缀在内的 形态变化,对研究造成了一些难度。但词缀参与构词的现象却随着汉语复音化发展的趋 势越来越明显,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试图从专书的角度出发研究词缀问题,描写并分析共时层面的词缀现象,总结 特定历史时期的词缀特点,有助于对词缀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红楼梦和c j l 女 英雄传在表现口语和词缀方面的特色十分鲜明,反映了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 北方方言比较完整的面貌,因此能够从中比较全面地考察当时的词缀情况,总结各自的 词缀特点。 而且因为两书的成书年代分别是十八世纪中叶和十九世纪中叶,时问的差距存在着 词缀的某些发展变化。通过两书词缀情况的差异对比,还可以考察词缀发展的某些趋势 和规律。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c j l 女英雄传两本书词缀情况的分别描写,总结各自的 词缀特点,做出了共识平面的研究。在共时研究的基础上,将两书的词缀情况分别就单 个词缀和整体词缀特点进行了差异对比,从历时的角度总结两书相隔的一百年来词缀的 发展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词缀使用范围的扩大,词缀类型的增加、词缀之间的新 旧交替和消亡。 另外,还将这些发展变化联系现代汉语的词缀现状进行比较,从中掌握词缀发展的 大致脉络,研究影响词缀发展的因素和规律。在语言内部的需求和白话文发展的推动下, 词缀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词缀的发展却受到汉语语言习惯和地域因素的限制,对词缀 的发展进行规范和选择。 关键词:红楼梦;( j l 女英雄传;词缀;对比 a b s t r a c t t h ep r o b l e ma b o u ta f f i xi s s p e c i a lf o rt h es t u d yo n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f o r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i si s o l a t e dw o r d s ,w h i c hh a v en o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c h a n g e si n c l u d i n ga f f i x i tp r o d u c e s s o m ed i f f i c u l t i e sf o rt h es t u d yo na f f i x b u t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a f f i xt a k ep a r ti nf o r m a t i o n b e c o m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e v i d e n t ,b e c a u s eo ft h ec u r r e n to ft h ep o l y p h o n y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s o t h ep r o b l e mo fa f f i xh a sb e e np a i dw i d ea t t e n t i o n t h i sa t i c l et r yt os t u d yt h ep r o b l e mo fa f f i xf r o mt h ef o c u so fa p a r t i c u l a rb o o k f r o mt h e d e s c r i p t i o no fa f f i xi nt h a tb o o ka n da n a l y s i so nt h ea f f i x ,w ec a nh a v eac l e a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b o u ta f f i xp r o b l e m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a n dt h el e g e n do fh e r o e sa n dh e r o i n e sa r et w ob o o k s w h i c hr e f l e c tt h el a n g u a g ec o n t i d i t i o no ft h et r a n s i t o np e r i o df r o mt h a tt i m et on o w s ow ec a n s t u d yt h ea f f i xi nt h o s et w ob o o k s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 m t h et w ob o o k sa r ew r i t t e ni nd i f f i r e n tp e r i o d ,i nm i d d l e18 t hc e n t u r ya n dm i d d l e19 t h c e n t u r y , w h i c hc a nf i n do u ts o m ed i f f i r e n c e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w ec a nd i s c o v e rs o m et r e n d a n dl a w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f f i x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 s ed i f f i r e n c e s t h i sa t i c l ed e s c r i b et h em a i na f f i xo ft h e s et w ob o o k s ,a n ds u mu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i r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s e ,w ec o m p a r e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 m ,s u m m a r i z et h ec h a n g e s o ft h ea f f i xi nt h en e a r l yah u n d r e dy e a r s t h e s ec h a n g e sm a i n l y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e x p a n do f a f f i xu s e s c o p e ,t h ei n c r e a s eo f a f f i xt y p e ,a n dt h er e n e w a lb e t w e e na f f i x i na d d i t i o n ,c o m p a r et h o s ed i f f i r e n c et o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 m o d e mc h i n e s ea f f i x ,t h e n w ec a nf o u n da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l e t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o ft h ea f f i x d e p e n do nt h i s ,w ec a n s t u d yo nt h el a wa n df a c t o r sw h i c ha f f e c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f f i x w i t h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 d o m e s t i cd e m a n do f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v e r n a c u l a r , t h ea f f i xh a v eag r e a t p r o g r e s s b u t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h a b i t sa n dg e o g r a p h i c a lr e s t r i c t i o n sg i v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f f i xas t r i c t l ys t a n d a r d k e yw o r d s :ad r e a mo fr e dm a n s i o n s ;t h el e g e n do fh e r o e sa n dh e r o i n e s ;a f f i x ;c o m p a r e 湖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彳移磊 日期:w 。7 年( 月讴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 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 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丌学位论文的部分 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聿劲荔 指导教师虢桶艺馑 日期:h 。7 5 冶 醐:呷 二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和意义 汉语的词缀问题历来都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汉语本身缺乏形态变化,词缀 的存在很不明显,也不是汉语主要的构词方式,但却在汉语的历史演变中总能找到它的 一些踪迹,因此表现得比较复杂,出现了许多汉语研究者想要追问和探究的问题。 词缀构建新词主要体现在汉语单音词复音化的过程中,虽然以附加词缀的方式创造 新词的构词法虽然不是汉语构词的主要方式,但所占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 到了现在,它已经成为现代汉语创造新词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词缀问 题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词缀研究的文章很多,也有了一些成果,不过存在的分歧也不少。纵观这些研 究,都是针对某个或是某些词缀现象进行描写总结。因为没有固定的范围,研究就比较 松散,没有规范,很难得到清晰的思路和认识。如果从专书的角度出发,统计同一时期 的词缀现象,会对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因为专书所代表的时间范围比较集中,可以更 明确地研究词汇现象。 本文试图将成书年代有所差异的两本书的主要词缀情况进行对比,把研究的共时性 和历时性结合起来。在对专书的词缀现象进行描写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时期的词缀 发展变化,有助于总结词缀发展的规律。 所以特地选择了处于近现代汉语交接过渡时期的两本书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 做研究,将两本书中的词缀现象进行比较,联系现代汉语中的词缀现状,总结词缀的发 展脉络和规律。 第二节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 一、红楼梦的内容、作者及成书年代 i f _ r 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二,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成书于清代乾隆中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以四大家族为核心的上层贵族社会的生活图景,以贾王薛 史四大家族的兴衰为主线,由此延伸开去描写了与此相关的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面貌,几 湖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 乎囊括了中国封建社会未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以伟大的结构,精妙的布局,让性 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众多人物在一个恢弘庞大的故事体系中演绎各种喜怒哀乐辛酸苦痛, 点点溪流汇聚成表现宏大社会图景的生动故事。所以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 越的巅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 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文学史。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 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它伟大之处是将一个处 于术期的繁杂社会,一个摇摇欲坠的庞大家族,众多可爱可敬的人物悲苦辛酸的命运遭 遇和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极其精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真实凄美的社会画卷。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霜,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 圃、芹溪。祖籍河北丰润( 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沈阳) ,生于1 7 2 4 年,卒于1 7 6 4 年。其先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 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 父辈的曹颛和曹烦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 0 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 荣华中长大。雍j 下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烦 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r 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 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在一贫如洗的生活中以唪韧不 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 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 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 二十七年,他的幼子天亡,曹雪芹因为过度忧伤和悲痛之中,不久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红楼梦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仅有八十回的脂评抄本,一是经高鹗补全的一百 二十回印本。本文采用的是后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0 年出版的版本。 二、儿女英雄传内容、作者、成书年代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合侠 义与言情于一体的社会小说。 本书直接以清朝社会为背景,写宦家子弟安骥为救父难只身远行,于途中遭人算计, 被侠女何玉凤( 化名十三妹) 所救。何玉凤说合安公子与同时被她救出的庄家女张会凤 成亲,之后何玉风便隐遁避世。安父为报十三妹之恩,挂冠辞官,四处找寻,终于澄清 何玉凤的身世原为将门之女,并告知何玉风其父仇人已被朝廷所除,大仇已报。何玉凤 第一章绪论 在众人劝说下,也嫁与安骥,与张金凤同事安家。安公予连年高中,以探花告捷,全家 荣耀欢喜。 儿女英雄传的明显长处,在于口语的生动俏皮,诙谐风趣。因为是以说书人的 口吻讲述故事,书中的语言多为地道的北京口语。且为了满足表现生活的需要,又融入 不少满族的同常用语和大量鲜活的方言土语。不但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习俗和风 貌,而且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语言的生动,幽默,更为人们所称道。 小说中人物的谈话,写得更是出色,十分生动地表现了生活中各色人物的口气、姿 态以及心理活动,写出来的对话人有其声,声有其态,十分传神,常常令读者陶醉于精 彩的语言所带来的愉快之中。 文康姓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字铁山,一字悔魇,号燕北闲人。他出生于贵族世 家,曾出资捐为理藩院郎中,历任天津兵备道,凤阳通判等职。后丁忧归里,又特起为 驻藏大臣,后因病未赴任,逝世于家。 文康生活在清朝嘉庆,同治年间,当时清廷同趋腐败,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 者目击朝政萎颓,世风日下,再加上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 ,更令他对现实生活 滋生不满与失望的情绪。可是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他既看不到摆脱社会危机的道路, 只能将目光转向已经逝去的岁月,去寻找自己一i 5 目中的“英雄 ,才会写出这本儿女 英雄传。 本书采用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出版的本子。 三、选择两书的原因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红楼梦和( j 6 女英雄传这两本书在汉语语言学研究 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两本书都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北方口语写成,能展现当时语言发 展的某些倾向和趋势。它们的作者所生活的清朝中后期恰好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 的时期,所以i j l 女英雄传和红楼梦的语言被称为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 的典型,现代北京话的源头。对这两本书的语言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近代汉语的发展脉 络和现代汉语某些语言现象的发展趋势。而以这两本书为基础具体研究汉语词缀现象, 以词缀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发展变化来考察词缀的发展趋势。 而这两部书的成书年代并不相同,红楼梦体现的是十八世纪中叶的北京话,儿 女英雄传则以十九世纪中叶的北京口语为主,两者之问几乎整整隔了一个世纪。它们 的语言都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同时彼此之问又有着十分密切的传承关系,因此 湖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从两者词缀情况的对比研究中可以找到汉语词缀发展的某些变化和规律。 第三节词缀研究述评和本文所要使用的词缀标准 一、词缀研究述评 词缀,英文单词为a f f i x ,是形态语言的种主要构词成分。因为汉语是孤立语, 很少出现包括词缀在内的形态变化,所以之前以研究小学为主的古代语言学著作一直都 没有词缀这个概念,往往将词缀归为助词来看待。 汉语词缀的研究是从1 9 1 5 年薛祥绥刊登在国故月刊第四期的中国言语文字 说略开始的,当时他提出了“语根”“语系 的概念,“语根不变,缀以语系,职因语 系而明”。这罩所谓的“语根 实际上就是后来所说的词根,“语系”就是后来所说的词 缀。 但是直到瞿秋自在1 9 3 1 年发表的普通的中国话字眼研究一文,才算正式全面 地引进词缀及其相关的研究术语,包括词根、前缀、后缀等等。国内的语法学家开始关 注研究词缀这一语法现象,先后对词缀的性质、判定标准、词缀的范围和数量以及是否 存在中缀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 四十年代,大批学者围绕词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其中就提到了词缀问题。1 9 4 0 年汪馥泉在语汇试论以及几年后王力在中囤现代语法中都谈到了词缀问题。学 者们还对“具备什么条件的语素才可算作词缀”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如吕叔湘的中国 文法要略提出现代汉语有词尾( 后缀) 4 个,类词尾1 9 个。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 中认为有1 3 个“记号( 词缀) ,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却认为只有6 个“附加成分 ( 词缀) 。 五十年代,语言学界进一步研究词缀问题,讨论了词缀的性质以及具体词缀的确定, 对汉语有无中缀的问题也略有涉及。在具体词缀的确定上,因为各人判定标准不一样, 确定下来的词缀范围宽窄不一。如陆志韦等著的汉语的构词法认为只有3 个“前置 成分”( 前缀) 和8 个“后置成分 ( 后缀) ,而黎锦熙、刘世儒合撰的汉语语法教材 却认为现代汉语有近5 0 个“词头“词尾”。 六十年代,对词缀的研究基本停滞。 七、八十年代对词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缀性质的讨论上,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现代汉语中哪些词素可以算作词缀;二、现代汉语是否存在中缀。此阶段, 4 第章绪沦 大多数学者的态度都很谨慎,为了避免争论,提出了某些像“类词缀 “准词缀”这样 模糊的说法。这个时期,还有学者发表文章讨论新产生的词缀现象,如郭良夫的现代 汉语的前缀和后缀、沈孟璎的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等。中缀的问题仍在讨论之中,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 增订本) 和任学良的汉语造词法都各抒己见。1 9 8 6 年 李荣嵩发表的中缀试探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九十年代,关于词缀的讨论还在继续,但在词缀性质和意义方面取得某些进展。1 9 9 2 年王绍新的谈谈后缀一文提出了后缀的五个条件。1 9 9 3 年向烈通过现代汉语词缀 的确定一文从词缀的语义特征极其在形式上的组合特征、聚合特征三个方面对现代汉 语词缀进行了界定。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针对个别词缀的研究,以个体为目标,纵观词缀 的历史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综观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关于词缀的问题,语言学界已经达成了某些共识, 但是也还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汉语形态变化很少,词缀的现象虽然存在,毕竟长期以来 并不是构造新词的主要形式。从西方引进的词缀这个概念只能在汉语的少数情况下得以 应用,所能进行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来说,都十分有限。因此关于词缀的研究, 学者们在词缀的称谓到确定的标准再到认定的范围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理解。 1 、词缀的称谓。 词缀在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胡适将之翻译为“语尾”。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 中对词缀的称谓也不能同一,主要用“语头”语尾”,但也会使用“词尾”的说法。其 后又出现了更多不同叫法。比如王力先生称之为“记号”,周法高称之为“附加语”,陆 志韦称之为“后置成分 ,何乐士称之为“语缀助词”,吕叔湘称之为“语缀”,“词尾”, 太田辰夫称之为“词缀 等等。一直到了现在,词缀的称谓才渐渐同一,集中在“词 缀这个说法上。 2 、词缀的标准和界定 词缀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定义、判定标准和范围。对词缀比较早的研究中,以吕 叔湘、赵元任和太f f l 辰夫三位学者的观点为中心,语言学界对词缀的定义以及哪些是词 缀都有着不同的认识。 三位学者都认为词缀应具有这样的特征:意义的虚化、后缀语音的弱化、出现的位 国见 日 太田辰夫蒋纠愚、徐吕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年版,2 2 页。 5 湖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置比较固定和在语法上不能独立成词。但在确定哪些是词缀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所确 定的词缀范围大小都不一样,所判定出的词缀差别更是明显。 现在看来,分歧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概念还不清晰。比如赵先生认为 “着“了”“过 是词缀,这就涉及到词缀和助词的区分问题;吕先生认为“小 是 前缀圆,这又涉及到词缀和词根的区分问题;再如吕先生和赵先生都认为表示复数的“们 是后缀,这又涉及到构词和构形的问题,即词缀和词尾的区分问题。 其次,判定尺度不一样。尽管对词缀特征做出了比较一致的归纳,但运用这些特征 实际判断哪些是词缀,三位学者的操作尺度各不相同,依然会影响到词缀范围的确定。 再次,研究范围不同。选取的研究范围不同也会影响得出的结论。太田辰夫先生主 要是针对近代汉语做出的研究,而吕赵两位先生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存在差异是很正 常的。 二、本文应用的词缀判定标准 在词缀问题的研究还不明晰的情况下,本文研究词缀问题需要一个固定的判定标 准,暂时确定为:词缀应该是指相对固定地位于某一类词根的前面或者后面,意义基本 虚化,没有实际意义,具有构诃能力,不能单独成词,具备一定语法功能的粘着语素。 1 、词义标准 作为语素词义已经基本虚化,完全脱离了本义,在参与构建新词时,所构成的新词 意义中没有词缀的参与。词缀只能用自己的标记作用和附加色彩影响词义构成。 2 、语法标准 词缀的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会经常性地位于某一类词根的前面或者后面;具有 粘着性,不能单独成词,只是参与构词,不能表示任何语法范畴。 3 、语言环境标准 确立这样一条标准是考虑到所研究的两本书文学性很强,很多现实的语境会影响到 词缀的判定。有些词缀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认定,如“姑娘家”中的“家 既 可以当作是词缀又可以当作实词“姑娘的家 来理解。所以在遵循前面两条标准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语言环境对词缀用法的影响。 语音的弱化常被认为是词缀的判定标准之一,但是这种在读音上出现的弱化趋势并 。j l ! i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f 5 馆,1 9 7 9 年版,1 1 4 页。 圆见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 9 7 9 版 6 第一章绪论 不是广泛而普遍的,况且它也只是后缀j 。有的现象。所以在本文中,语音弱化只作为参 考标准。 考虑本文所要研究的两本书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处于近现代汉语交汇处的 实际,在考虑语言的传承性和发展性的同时,对词缀的判定要宽严适度,从语言实际出 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湖北人学硕f j 学位论文 第二章红楼梦词缀描写及特点分析 本章是对红楼梦一书中的词缀描写,分别描写红楼梦中的前缀、后缀的情 况,以及这些词缀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红楼梦一书词缀的特点和状况。在分析主要词 缀的时候,会简单结合该词缀的历史发展过程,整体审视该词缀在红楼梦中的状况。 第一节前缀描写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前缀主要有四个:老、阿、初、打。但仅以“阿”和“老 为例说明情况。因为“初”和“打”在两本书中的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会在对儿女英 雄传一书的词缀描写中一笔带过,这旱就不多说了。 一、老 前缀“老”在红楼梦中用在名词前面,其应用主要集中在表示人和动物的名词 两个方面,另外还存在用在事物名词前的例子。 “老”表示人的用法分为四种情况: ( 1 ) 用于姓氏的前面,作为对他人的一种称呼:老薛、老刘、老祝、老叶妈、老 宋等。 ( 2 ) 用于称谓词之前,表示对人的- - , t g 亲密称呼:老兄、老舅、老娘、老婆、老 贤甥、老世翁等。 ( 3 ) 用于事物或特征词之前,表示人的代称:老圣人、老千岁、老师、老货、老 风流、老东西等。 ( 4 ) 用于表排行的数字前,表示某人的代称:老三、老四、老二、老大。 “老”前缀表示人的用法中,以上四种情形都有所不同。第一种用于姓氏前的称呼, 比较中性,没有带什么感情色彩,只是并不正式,是一种比较随便的称呼。第二种用于 称谓词大多是亲属称谓之前的称呼,是家族成员之间或者交情很深的人之间非常亲密的 称呼,“老”前缀便有亲密的意味。第三种称呼比较极端。在某些类别名词自仃,表现出 明显的尊敬和敬畏的意思,比如老师、老菩萨、老祖宗、老千岁等;缀用于特定的名词 或形容词前,却有戏谑调侃或鄙夷的味道,比如老货,老风流等。 缀用在表示动物的名词之前,如老虎、老鸹、老鼠等。 值得一提的是,表示动物的名词与“老”前缀的搭配形成固定用法,大部分都保留 第二章红楼梦词缀描写及特点分析 下来成为汉语的一般词汇。这种搭配仅限于表示动物的单音名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 明了词缀在汉语复音化过程中的作用,将表示动物的单音节词改造成惯于使用的双音节 词。当然表示动物的单音节名词复音化不一定都使用“老”词缀,也有使用“子儿” 等,如狮子、虫子、鸟儿等,这就是词缀内部差别的问题了。 不过“老”与动物名词搭配的数量一直都很有限,远远不如“子 后缀搭配动物名 词能产。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老”前缀在组合动物名词的时候有所限制。综观“老”缀 用动物名词的现有搭配,或是用于凶猛的动物如老虎、老鹰等,或是用于轻视讨厌的动 物如老鼠等。这样看起来,“老”前缀因为这些限定,其搭配动物名词的构词能力就明 显不如用法普遍的“子”后缀强。 “老 前缀在红楼梦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缀用在事物名词的前面, 但是例子只有一个:老天。 “老”的本义是年老。说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日老。”所以在成为词缀之 前的上古汉语时期,“老”多用来表示年老或年长,有实在意义。即使是后来虚化为词 缀,“老 的实词用法依然保持生命力,所以要依据具体情况分析是否是词缀。 “老 常用为形容词在名词前面起修饰作用,由这种固定用法渐渐虚化,形成了词 缀。六朝以后,“老”前缀有了很大发展,广泛应用与人的姓氏、动物名、亲属称谓以 及一般名词之前。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 北齐书儒林传石曜) 老虎终开眼,儿虫会叩头。全唐诗补编全唐诗补遗卷九 钟不闻,虚度r ,唯闻老鼠闹啾唧。( 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三十) “老 还有附着在数词前面表示人的亲属排行的用法。前面说了,“阿附着在数 词前面表示人的排行,“老”也有这种用法。只是相对于“阿”来说,“老”的这种用法 出现很晚。比较早的例子是:黑老五,又称梨园黑老五。生平、里籍均不详。( 全元 曲散曲黑老五) 在红楼梦中,没有找到“阿 用于数词前表示人的排行的例子,因此可以得出 结论,“阿 前缀表示排行的用法在红楼梦时代已经被“老取代,这也是一个词 缀发展新旧交替的很好例子。 此外“老 前缀还有附着于一般事物名词表示事物和附着于某些形容词前以人物特 征指称人物的用法,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得到了体现,如:老天、老风流等。 9 湖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其中用在形容词前的用法,限定词根是表示人物某些特征的形容词,而且组合起来 以后固定的表示对人的指称,如“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 宋书王玄谟传) 这 也是“老”前缀参与构成人名用法的一种延伸。 从对比上面所列“老”前缀的用法和红楼梦中“老”前缀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 “老”前缀的大部分用法在红楼梦时代还被沿用,但是使用范围都有所缩小,一般 都是用于非正式的语境条件下的口语或是方言中,所指称的人事物范围也都没有再发展 的迹象。 二、阿 “阿 在红楼梦罩只出现了两例,用作名词前缀,共同组成了人名,是人名的 一部分:阿凤、阿芎。 “阿 作为词缀的用法出现得比较早。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末期就产生了“阿” 前缀,虽然构成的词语并不多,但多次被应用: 道逢乡罩人,家中有阿谁?(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先主日:“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中古时期“阿 前缀广泛用于人名和亲属称谓之前,这样的情况在宋代赵彦衡的云 麓漫钞得到了详细描述:“古人多言阿字,如秦阜阿房宫,汉武阿娇金屋。晋尤盛, 阿戎、阿连等语极多,唐人号武后为阿武婆,妇人无名,以姓j j n f - - i 字。” “阿还有附着在人称代词前面的用法: 登阿侬孔雀楼。( 异苑鬼仙歌) 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 王敷茶酒论) 近代汉语时期,“阿”前缀发展得更加广泛,产生了新的用法。比如附着在数词之 前表示人的排行: 上数与同坐,呼为阿三。( 隋书滕穆王瓒传) 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 隋书兰陵公主传) 还有参与名词之前表示对人的称呼: 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本其残余人。( 三国志魏书东夷 辰韩传) 帝呼宝庆及法珍为阿丈。( 南史茹法珍传) 以上“阿”的多种用法,都是对人的一种指称。随着语言的发展,有些指称被精简, l o 第二章红楼梦词缀描写及特点分析 单独使用“阿”的词根;有些用法则被别的词缀代替。发展到红楼梦时期,“阿” 的使用范围已经大大萎缩,许多用法都已经消亡,只在口语和方言中保留了- - 4 , 部分。 比如参与构成人名和用在亲属称谓中的用法:阿明、阿爸、阿婆等等。 这些古代汉语留存的“阿 前缀大都出现在南方方言中,而红楼梦主要体现北 方方言的特色,所以该书中只出现两例“阿”词缀,正是当时语言中的真实情况。 第二节后缀描写 红楼梦中的后缀比较多,主要以下面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后缀为例,说明红 楼梦一书中后缀的情况。其中“子”、“儿”、“头”三个后缀是使用范围最广泛、构词 能力也是最强的,会结合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柬作总体研究。 一、子 “子词缀的用法很广,构词能力很强,所以使用情况表现得十分复杂,用作词缀 和用作实词的情况互相交错,常常很难辨别。王力先生总结出了六种不是词缀的“子 的使用情况:一是“儿子 的“子 ,二是作尊称用的“子 ,三是禽兽虫类的初生者, 四是指鸟卵,五是是指某行业的人,六是是指圆形的东西。所以在除开这六种情况的 基础上,考察红楼梦中“子后缀的使用情况。 1 、“子”作为名词后缀。 这是红楼梦中“子 后缀最主要的用法,在用作名词后缀时,还分为表示人的, 表示事物的,也有表示抽象事理和处所方位的多种情况。 在表示人的情况中,“子后缀主要用于对人的称谓: 用于亲属称谓的有:儿子、老子、小姨子、外孙子、小舅子、大伯子、小叔子、堂 妹子、小婶子等。 用于社会称谓的有:公子、主子、婆子、瞎子、嫂子、婶子、娘子、汉子、老头子、 老婆子、丫头子、门子、贼子、瞎子、傻子、毛崽子、狐媚子、胖子、哑子、小蹄子、 聋子、呆子、疯子等。 “子”表示具体事物的时候,使用范围很广泛,涵盖了植物、动物以及一般事物包 括服饰鞋帽、食物药品、工具器皿、家居用品等等,如耗子、猴子、蚊子、燕子、竹子、 见千力汉语史稿第二章,2 2 3 页,中华二f 5 局,1 9 8 0 版。 湖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谷子、叶子、石子、沙子、雹子、身子、脖子、鼻子、胡子、帽子、褂子、褶子、裙子、 袜子、领子、袖子、钮子、裤子、镯子、胭脂膏子、穗子、包子、粽子、馅子、绿豆面 子、姜汁子、丸子、药末子、匣子、车子、杯子、刀子、剪子、掸子、钉子、耳挖子、 顶子、窗子、帘子、帕子、帐子、状子、册子、本子等。 表示抽象事理的情况则有:命根子、心眼子、幌子、劳什子、出门子、仗腰子、走 门子、赌气子、地租子、摔脸子、拜把子、过子、话口袋子等。 表示地点场所方位的例子则有:宅子、院子、园子、房子、亭子、花园子、胡同子、 东北角子、山坡子、江边子、西海沿子、腰门子、底子、山子、旁边子等。 2 、“子”作为量词后缀 “子”也有一部分做量词后缀的用法。根据所附着的量词的性质,可以做出如下分 类: 第一类是临时性量词后面带“子”后缀的情况,比如一桌子、一坛子、两车子、三 门子、一洼子等。 这一类“子 做量词后缀的情况具有临时性,因为有了前面数词的限制,使得原本 是名词的词暂时充当了量词,这一类“子后缀比较不稳定。 第二类是专门性量词后面带“子”后缀的情况,比如:两口子、十下子、一点子、 点子、几个子、两个子、个子、半盏子、几辈子、一两门子、两件子等。 3 、“子”作为副词后缀 “子”后缀在红楼梦中还有作为副词后缀的用法,表示时l 日j 、频率、范围、程 度等等。比如:尽子、一会子、会子、一家子、一程子、一起子、一块子、一伙子、一 裹脑子、满屋子、合家子等。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红楼梦中“子”后缀的使用有某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首先,“子 后缀表示社会称谓的时候,“子”后缀的使用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某些 感情色彩。比如表示恭敬意义的公子、主子等,也有表示轻视意味的丫头子、婆子、狐 媚子、小蹄子、毛崽子等,还有带有某些分类意识的门子、汉子等。 其次,表示工具器皿的“子后缀构成词有两种情况。一个情况就是直接在表示工 具器皿的名词后面附着“子”后缀,因为词根就是名词,这里的“子”后缀有一定的游 离性,去掉“子”不会对词义产生影响,比如匣子、刀子、车子、杯子等。另外一种情 况是在某些表示使用该工具所作出动作的动词后面附着“子”后缀,使得该动词变成名 词的性质,因此可以表示实施这个动作的工具。比如剪子、掸子、钉子、划子等,没有 第:章红楼梦词缀描弓及特点分析 “子后缀,这些词就不再表示工具而是使用工具所进行的动作。这里“子”后缀和词 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不可分离地形成新的词义。 再次,表示抽象事理的“子”后缀在应用上出现了很多三音节词,其词根多是复合 式结构的短语,如偏正式结构的命根子、地租子;联合式结构的心眼子;动宾式结构的 拜把子、赌气子、出门子等。不过这些词的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结合也不是很紧密,带 有很明显的俗语色彩。 表示地点处所方位的“子后缀也有三音节及以上的情况出现,同样的,后缀“子” 和词根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具有一定的游离性,如同一句子中会出现“山坡 “山 坡子、“腰门 、“腰门子”两种说法,可见“子 后缀在与多音节词结合时所表现出来 的游离性。 另外,相比两类量词后缀,情况也有不同。原本是名词的词根,有了数词的限制和 “子”后缀的附着,由名词用作了量词,如一桌子。而一些原本是量词的词根,有了数 词的限制和“子 后缀的附着,由量词用作了名词,如“两口子”表示的是夫妻两个, 具有名词性。 “子”的初始义是“小儿”,其他的意思大多由此引申而来。释名形体:“瞳子, 子,小称也。 很早的时候,词缀“子”就是以本义“小儿”中表示小的这个方面为基 础开始虚化的。虚化以后的“子”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东西。这时候的“子 没有完全 脱离本义,还不能称作词缀。直到中古以后,“子”作为词缀才成形发展起来。比如“子” 后缀参与构成工具器皿的名称: 缠刀子,露锋刃一寸,刺咽喉,令溃破即愈。( 齐民要术) 即令取床后盒子丌之。( 搜神记卷十六) 此外还有局子、亭子、瓮子、帐子、宅子等表示一般事物的用法,大部分在现代汉 语中依然大量使用,作为一般词汇固定了下来。后来出现了用在动物或者植物名称之后 的“子 ,但是这种情况界定比较复杂。“子”的本义是“4 , j l ”,有生命的动植物显然 会有后代,因此判定表示动植物的名词后面所附着的“子”是不是词缀有了一定的难度。 下面的四个例子,可以表现出这种复杂情况: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 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汝当小忍之。(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 酉阳杂俎木篇) 木齐,自枣。郭璞注:“即今枣子白熟。 ( 尔雅释木) 1 3 湖北火学硕卜学位论文 上面四个例子中的“子”情况似乎并不一样。“燕子”就不存在特指小燕子的情况, 应该是词缀。“犊子”一般是指牛的幼崽,有“d , j l ”的意思,没有脱离本义。“桃子” 一词是用来比拟形状,没有“, i , j l ”的意思,可以称作词缀。“枣子”一词后面有“熟” 这个词来表示语境,因此也有“小儿的意思,不能称为词缀。 “子 作为词缀应用于其他名词后面的用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而这种用法在之后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口子郁郁,鼻似薰穿,舌子芬芳,频疑钻破。( 张文成游仙窟) 做个样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 朱子语类卷九十) 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 宋史食货志) 结合红楼梦中“子”词缀的情况来看,“子 到了红楼梦时代发展得十分 广泛,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在使用范围和类型上都有所扩展,还延伸出了新的 用法比如说做量词后缀和副词后缀的用法。“子 词缀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强的构词能力 和活跃的发展状态。 一 j i 一、o 首先要说的是“儿”后缀的判定问题。“儿”后缀判定问题的核心是,“儿化韵”到 底是不是等于词缀? 儿化韵和“儿”后缀很难完全区分开来。在当时的语言环境下,很 多词都带上了“儿”,没有严格的标准说那种情况下的“儿”是没有意义的词缀,哪种 情况下的“儿”是语音儿化的表现。有一种观点认为儿化韵和“儿”后缀只是一种语言 事实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词语后面带“儿”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儿化韵是 着眼于语音的角度来说的,而“儿”后缀是侧重于词汇及语法的范畴来说的,两者之间 并不是非此则彼的对立关系。正是因为“儿”字已经被虚化了,可以用来表示一个语法 甚至是语音的概念。从这一角度讲,“儿 字来表示儿化韵诈是其完全词缀化的一个证 明。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对两书中的“儿 后缀进行了比较宽松的处理。 红楼梦中“儿”后缀主要用作普通名词词缀、代词词缀、动词词缀、量词词缀、 副词词缀等。 1 、名词词缀 1 ) 表示人的,其中有用于亲属称谓的:媳妇儿、大舅儿、姨儿、孙女婿儿、奶奶 儿:用于社会称谓的:颦儿、云儿、琴儿、莺儿、玉儿、蓉儿、平儿、昭儿、板儿、智 能儿、哥儿、姐儿、官儿、小戏儿、姑女l j i , 、宫女儿、阿物儿、病包儿、破落户儿、馋 1 4 第:章红楼梦词缀描写及特点分析 嘴猫儿、孤鬼儿、促狭鬼儿、小软儿等。 “儿”字用于社会称谓时主要表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名后缀,作为人名的组成部分是“儿”后缀中唯一占用一个音节的用法。 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称呼小名,多是长辈对晚辈或者亲密同辈之间,如颦儿、云儿、 玉儿等。另一类是下人或者穷人原本的名字。 第二、带有表明身份的意味:哥儿、姐儿、官儿、姑娘儿等,都是红楼梦一书 中应用“儿”后缀对上层人物的称呼,某些前面还可以加上姓氏或者名字表示更详细的 指称,如“凤姐儿”“林姐儿珍哥儿”等。但不是所有都可以,比如就不能说“贾官 儿”。 第三、对人的谐称,带有诙谐意味,如“猴儿阿物儿破落户儿”“促狭鬼儿 等,这些词同带“子”后缀相比,多了诙谐等意味。但是跟用“子 相比,没有轻视的 意思。 第四、以人的某方面特征来指称人,如小软儿。 2 ) 表事物的,这一类数量很多,占据“儿”后缀例子的大部分,充分显示了“儿 后缀的能产性。如猫儿、虫儿、雀儿、促织儿、蛔蝈儿、草儿、树叶儿、柳枝儿、芽儿、 水儿、风儿、霜儿、雪儿、同阳儿、雪珠儿、头儿、脚儿、指头儿、嘴唇儿等。 在众多表示事物的“儿”后缀中,根据其在构成词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 两类。第一类的“儿”后缀具有一定的游离性,“儿 去掉以后,词义不会发生改变, 如“字儿 瓜儿”“酒儿 等,这类词大部分都是具体名词。 第二类的“儿”后缀则在构词中起到了作用,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词义,比如“画儿” “病儿”“j s i j l ”等,都由原来的动词词根转变成了名词。如果去掉“儿”词义就会发 生明显改变。 3 ) 表示时间的:今儿、昨儿、明儿、前儿、后儿、几几、大前儿等 4 ) 用在处所方位名词后面,如暖阁儿、穿堂儿、井台儿、门口几、账房儿、酒铺 几、胡同儿、角儿、尖儿、外面儿、一边儿等。 2 、量词后缀 “儿充当量词后缀的用法不少,尤其是在充当动量词后缀方面,用法要比“子 后缀普遍。 用作名量词的例子有:点儿、一点儿、一句儿、句儿、一对儿、两三截儿、一子儿、 几针儿、双朵儿等 湖北人学硕 学位论文 用作动量词的例子有:一遭儿、遭遭儿、一着儿、一下儿、病一病儿、等一等儿、 歇歇儿、散散儿、躺躺儿、歪歪儿等。 3 、形容词副词后缀 这一类在全书中共存在3 8 例。如巴巴儿、好好儿、红扑扑儿、快快儿、便儿、从 小儿、趁早儿、乘早儿、多早晚儿、干净儿、聪明儿、可巧儿、差不多儿、半死儿、齐 打伙儿、一样儿、一势儿、一块儿、一会儿、一景儿等。 做副词后缀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前面有“”限定的情况。而形容词数量有限,形 式比较侧重于叠音词。 4 、代词后缀 有大伙儿、大家伙儿、打伙儿、什么儿、那一个儿、那些儿、这一时儿、这会儿等。 5 、动词后缀 “儿”作为动词后缀在红楼梦中并不多见,全书共5 例:顽儿、成儿、可怜 见儿、可惜了儿、到了儿。而且后面两例,词根后都带有“了”,然后在附着“儿”后 缀,结构看起来更加松散。因为书中还有“可惜了”的用法,所以只能算是临时的词缀。 “儿”的本义是“d , j l ”。说文:“儿,孺子也。”段注:“孺子,乳子也。礼 记谓之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