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摘要 t u l v i n g 基于情景记忆提出了心理时间之旅的概念,而后s u d d e n d o r f 和 c o r b a l l i s 等人的研究发展了这一概念,提出心理时间之旅是人重新经历个人事件 情景,以及预先体验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能力。近年来对于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 大多数集中于对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的研究。虽然已开始涉及未来 指向的研究,但也只是停留探讨未来心理时间之旅的出现或是发展,对其特点并未 又过多的涉及。本研究借鉴了自传记忆的研究方法,通过线索词,引导抑郁倾向和 非抑郁倾向被试去进行心理时间之旅,对抑郁倾向和非抑郁倾向个体的心理时间之 旅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心理时间之旅所具有的特点,寻找不同时间指向心理时间之 旅之间的联系。 步骤一通过指导语和线索词的呈现引导抑郁倾向大学生和非抑郁倾向大学生进 行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分析不同被试在不同情绪线索词下的表现,探讨指向 过去心理时间之旅的特点。结果表明:在进行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时,抑郁倾 向程度影响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抑郁倾向大学生的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 所投射的细节比非抑郁倾向大学贫乏。 步骤二通过指导语和线索词的呈现引导抑郁倾向大学生和非抑郁倾向大学生进 行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分析不同被试在不同情绪线索词下的表现,探讨指向 未来心理时间之旅的特点。结果表明:在进行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时,抑郁倾 向程度影响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抑郁倾向大学生的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 所投射的细节比非抑郁倾向大学贫乏。 步骤三比较步骤一、步骤二的实验结果,分析并探讨不同时间指向的心理时间 之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指向心理时间之旅之间存在联系,但抑郁倾向的 个体的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与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之间却不存在联系。 通过以上步骤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心理时间之旅存在过分概括现象,它受到情绪的影响,具有类同于自传记忆过 分概括化的特点,其细节丰富程度受到抑郁倾向性的影响。非抑郁倾向大学生相比 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能力更好。 不同时间指向的心理时间之旅存在依存现象。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能力越 强,未来情景想象也越好,积极线索词能更好地让个体投射到情景体验中,消极线 索词在进行未来想象时却因为功能性回避策略而无法较好地提取过去的脚本,情景 想象较弱。 心理时间之旅存在积极情绪效应。对于过去还是未来,不论是抑郁倾向还是非 抑郁倾向的个体都更乐于去回忆、想象他自认为是积极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心理时间之旅;抑郁倾向;消极认知理论;自传记忆 t h ec o 啤a r i s o ns t u d yb e t 吧e nt h em 哐n t a lt i m 匣 t r a v e lo ft h ed e p r e ss i o nt e n d e n c i e su n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a n dn o n d e p r e ss 1 0 ns t u d e n t s a b s t r a c t t u l v i n gp r o p o s e dm ec o n c e p to fm e n t a lt i n l en 甜e lb 嬲e do n 印i s o d i cm e m o t h e n s u d d e n d o r fa n dc o r b a l l i s ,w h o 咖d i e sd e v e l o p e d 廿_ l i sc o n c e p t m e n t a lt i i n e 讹v e l 似t di s 龇a b i l 耐t 0 眦n :t a l l yp r o j e c t0 n e s e l f b a c k v 砌i n 缸et 0r e l i v ep a s t e x p 丽e n c e s 锄df o r 眦时i i lt i r n et 0p r e l i 旧p o s s i b l em 眦e x p e r i e n :e s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 廿l ei i 】1 0 s ts m d i e sa _ b o u tm t tf o c u s e do n l e l f 删e c t i o n so n t ot 1 1 ep a s tt 0r e e x p e r i e n c e o fp a s te v e i l t s t h er c s e 砌l e sg e to nt 0m e 如t u r eo r i e n t a t i o n ,b u to i l l yt 0d i s c u s st l l e e m e 唱e n c eo r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1 1 em e n t mt i m e 缸v e li i l _ t 0t t l e 内栅嘴t h e r ea r e 庇w d i s c u s s i o n sa :b o u ti t s 危a 加r e s s t 1 1 i ss t u d yd f a 、so nt l l er e s e a r c hm e m o d so f l e a l i t o b i o 鲫k c a lm e m o 巧,a n dc o m p a r e 廿l em e n t a lt i m e 缸v e lk 炮e e nt h ed e p r e s s i v e 觚dn o n d e p r e s s i v et e n d e i l c yp a n i c i p 锄t s ,t l l e nf i n di t sf e a :t u r e s ,l o o k 南rt h ec o i l l l e c t i o n b e t 、v e e nt h ed i f i c r e n tt i m ed i i 僦i o n so ft l l em e n t a lt i l i n et m v e l s t e pl ,g u i d e st l l ed e p r e s s i v ea n dn o n - d 印r e s s i v et e n d e n c yp a r t i c i p a n t st 0t h em e n t a l t i i n et 盼v e li n t ot h ep a s tb y 吐坨c u e 、o r d s ,锄a l y z e st l 圮o u t c o m e sa n de x p l o r e s 廿l e f e a :t u r e so f l em e n t a lt i m e 仃a v e li i l t 0 也ep a s t t h e 聆s u l t ss h o wm a tt h ed e g r e eo f d e p r e s s i v et e n d e n c i e si n f l u e n c e st h em e n t a lt i i i l e 伽e l i n t ot l l ep a s t t h es t u d e n t sw h o t e n dt 0t h ed e p r c s s i o n ,1 e i rd e t a i l sp r o j e c t e df r o mn l em e n t a lt 曲e 仃a v e li n t op a s ta 陀 l i t t l ep o o rt l 姗t :h en o n d e p r e s s i o no n e s s t e p2 ,g u i d e s 廿1 ed 印r e s s i v ea l l dn o n d e p r e s s i v et e n d e n c yp a r t i c i p a n t st om en l e n t a l t i m et r a v di i l t 0m e 胁f eb yt h ec u e 、o r d s ,a n a l y z e st l l eo u t c o m e sa i l dc x p l o r e st h e f e a t l l r e so fn l ei n e f 蹦t i i n et r a v e l i n t 0 让l e 如t u r e t h e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d e g r e eo f t it d e p r e s s i v et e n d e n c i e si l l f l u e n c e s 也em e n t a l 劬e 仃a v e li n t 0t 1 1 e6 m 珊t h es t i m 衄:t sw h o t 胁dt o 也ed 印r e s s i o n ,t h e i rd e t a i l sp 啊e 曲e d 丘0 mt l l em e n t a lt i m e 由哪e li 1 1 t o 内:t u r ea r e l i t t l ep o o r 也a n 也en o n 以e p r e s s i o no n e s s t e p3 ,c c 唧l p a r e 也eo 咖m e so f 也es t e p1a n d 曲。p2 ,a n da n a l 弘燃锄de x p l o r e s 也e c 咖e 以o nb e 眦e n 也ed i | 羞萌r e n t 血n ed i i 。e 甜o r 坞o f 1 en 1 :砌t i m e 缸a v e l t h er e 翻m s i - e v e a lm a 土t l l e r ea r ec o n n e c t i o n sb d t 、) l ,e e n 也ed i f j 陪i t :1 1 tt i m ed i i 训o n so ft 1 1 em e n t a lt 曲e 位l v e l ,b u tt h ed e p r e s s i v et e n d e n c y0 n e sd o n th a v e l i sc o m 删o n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sc 锄b em a d eb 雒e do nt l l ea b o v et h j 优s 卸s : t h em e n _ t a lt i r n e 仃习l v e le x i g t e n c eo f 也ep h e m e n o no f0 v e r - g e n e r a j i z a t i o n , i m p a c t e db y 也ed i 丘e r e n te m o t i o r 谢,h 鸥t h e f e a t i l r eo f o v e r - g e n e r a l i 哆嬲t h e 卸幻b i o 脚l l i c a lm e m o 巧,龇l d 廿l ed e t a i l s 丘0 mt h ep r o j e c t i o nd 印髓do nt l l et e n d e n c yo f m ed e p r e s s i v e n o n - d 印r e s s i v e 舭n t sw o r kb e t t e rm a l l 廿l ed 印r e s s i v et e n d e l l c yo n e sa t n l em e 删t i i i l en a v e l 1 km e n t a lt i i l l e 仃a v e lo fd i 恐r c n tt i i l l ep 0 砬h 雒d e p e n d e n tp h e n o m e n o n t h e b e t t e rm e n t a lt i i l l e 仃a v e li n t ot i i ep a s t ,t 1 1 eb e t t c ri n t 0m e 如_ t u r e t h ep o s i t i v ec u ew o r d c 锄m a k et 1 1 ei i l d i v i 山l a lt om es c e n ee x p e r i 衄c e 证p 删e c tw e l l ,b u t 吐l en e g a t i v ec u ew o r d c a nn o te x t 僦i o nt h el 邪ts c r i p tb e c a u s eo ft h e 如r l c t i o n 孤r o i d a n c ea n d 廿l e 允骶t 1 1 i i l k n g i sw o r s e t h em e n t a lt i m e 饥w e lh a s l ep o s i t i v ee m o t i o n a je f f e c t sf e a :t u r e s i m ot l l ep 嬲t0 r m e 龟t u r c ,t h et 伽【d c n c yd e p r e s s i v co rn o n - d e p r e s s i v eo n e sa r em o r cw i l l i n gt or e c a l lo r 面1 a g em eh a p p y 盟dp o s i t i v et l l i n g st 1 1 e y 廿l i l l l “ k i ww o r d :m e n t a lt i m et r a v e l ; d e p r e s s i o n ;n e g a t i v ec o g n i t i v et h e o r y ; a u t o b i o g r a p h i c a lm e m o r y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1 心理时间之旅 第一部分前言 心理时间之旅( m e n t a lt i 舱t r a v e l ,心理时间之旅) ,是指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 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d 1 。 对于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早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数集中于对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 历过去事件的研究,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自己 盼未来,并从事一些规划,延迟满足等行为,因此许多领域开始去关注人类思考未来的能 力。由此,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拓展到未来指向的领域,由此,由不同时间指向的心理时 间之旅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中。 1 1 心理时间之旅的概念 t u l v i n g 在1 9 7 2 年,第一次对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进行了划分,情景记忆是个体直接 记录自己经历的事件,而语义记忆则是存储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乜1 。t u l v i n g 在其著作情 景记忆的成分中再次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分离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在情景记忆中提取 的信息伴随着温暖、亲密的情感,这也是情景记忆的独特之处,正如人们在重新体验过去 已经经历过的事件时,就伴随着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自我觉知口儿钔。而语义记忆中提取的信 息则不伴随这种情感,语义记忆涉及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与其他人共享 的,对回忆者来说并没有独特之处,没有情景记忆的个人色彩嘲h 1 。语义记忆是能使个体回 忆起所读中学的名字、地点等事实知识;而情景记忆则能使个体在心理上重新经历入学第 一天的情绪以及当时发生的事件哺1 。该记忆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情景记忆与一种“自我觉知 意识相联系,t u l v i n g 认为自我觉知是“对自我的心理表征和自我存在任意主观时间内的扩 展,能够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啼1 。 随后,t u l v i n g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进一步提出,情景记忆使人能通过主观时间来实现心 理旅行,他认为情景记忆是由自我、自我觉知和主观时间3 个要素组成的唯一指向过去的 r 1 记忆系统”。这三者的联系是:情景记忆以主观时间为基础登记和存储个体经历,并且这 r 0 1 些经历在自我意识觉知条件下进行提取”1 。而后s u d d e n d o r f 和c o r b a l l i s 等人的研究发 展了心理时间之旅的概念,提出心理时问之旅是人重新经历个人事件情景,以及预先体验 第一部分前言 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能力。可见,心理时间之旅是不同时间指向( 过去或未来) 的自 我情景体验的认知过程。当然随着学者们对情绪记忆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人在心理上 能通过重新经历过去事件进行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之外,还具备心理上预先经历未来 事件的能力,这便是被研究者们所称为的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 们的关注。a d d i s ,w o n g 和s c h a c t e r 等人提出未来情景思维将自我投射到将来去预先体验 未来事件,是人类特有的高度适应性认知能力之一”。 1 2 不同时间指向的心理时间之旅的联系 t u l v i n g 提出情景记忆主要是指记忆个人生活事件并且回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 的系统,是唯一指向过去的记忆系统。a t a n c e 发展了这一概念,完善了心理时间之旅的 方向,认为其定义的实质是以情景记忆为基础,本质为自我觉知,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 旅与过去心理时间之旅的概念的区别在于其指向的方向不同,或者说是主观时间的定位不 同而已 8 1 0 1 。s u d d e n d o r f 和c o r b a l l i s 提出指向过去和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利用相同的机 制“1 。研究者对一些有脑记忆障碍的病人进行了记忆的测试,发现他们存在情景记忆的障 碍,但是语义记忆无异。病人们能回答关于过去的一般性的知识问题,但他们却无法回答 简单的关于他们过去经历的问题( 如“你昨天做了什么? ) 另一方面,虽然这些病人能 回答关于未来的一般知识,但他们却不能报告那些未来他们可能发生的事情,从而揭示了 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和未来情景思维的相似的损伤显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1 1 1 2 1 副。 而在最近的研究中,结构性情景模拟假说( c o n s t r u c t i v e e p i s o d i c s i m u l a t i o n h y p o t h e s i s ) 被学者提出,认为未来情景需要一个系统能灵活重组过去事件的细节来进行 模拟n 1 4 1n 别。这个观点包含两个方面:1 ) 过去和未来事件借鉴存储在情景记忆中相似的 信息并且在构建中依靠相似的认知过程( 比如自我参照加工和想象) ;2 ) 情景记忆通过提 取和重组已存储的信息到一个从未以确切的形式在之前发生的事件模拟中来支持未来事件 的构建。有研究证据证实,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在认知属性和神经机制上有重叠性1 幻 16 1 。 虽然过去事件的表述比未来事件的表述更具感性的细节,但是未来事件和过去事件受到相 同因素的影响。例如,过去还是未来事件在细节的详细度上受时间的影响,时间越近细节 越详细 1 7 】 18 j 。此外,s z p u n a r 和m c d e 珊o t t 也证实事件越熟悉,在未来和过去事件的表述 2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习f 究 上也越详细 1 引。同时,实验证实情绪对过去和未来事件的表述存在个体差异 1 引。可见,未 来时间指向和过去时间指向的心理时间之旅存在重大联系,两者虽然具有不同的时间指向, 但使用相同的认知过程和信息。由此,未来时间指向的心理时间之旅其实是过去记忆的信 息在未来时间上的呈现、重组、和重体验,它与过去时间指向的心理时间之旅运用相似的 信息脚本,具有相似性的认知过程。 1 3 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与自传记忆之间的联系 2 0 0 2 年,t u l v i n g 把情景记忆定义为自我( s e l f ) 、自我觉知( a u t o n o e t i c 跚a r e n e s s ) 和 主观时间( s e n s eo fs u b j e c t i v et i m e ) 3 个要素组成的心理时间旅行,它主要定位在前 额叶 2 。而自传记忆是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指日常生活中自发而非实验室设置产生的 与自我经验相关信息的存储和提取过程。由此可知亲身经历的事件记忆都属于自传记忆的 范畴,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自传记忆除包括个人具体时间记忆之外,还应包括个人具体情景 记忆,因此可将自传记忆分为两类:个人语义记忆和个人情景记忆。认知心理学对于自传 记忆目前一致的看法是:1 、自传记忆是一种长时记忆,它有别于程序记忆、语义记忆、情 节记忆。2 、自传记忆包括对具体体验的记忆和对生活中个人事件的记忆 2 0 。由此可知指 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与自传记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即自 传记忆中的个人情景记忆的部分。所以在解释心理时间之旅的特点时可以借鉴自传记忆的 相关理论。 1 4 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与前瞻记忆的区别 谈到对未来的想法很容易会让人想到前瞻记忆,前瞻记忆( p r o s p e c t i v em e m o r y ) 是 指对预定时间或行为的记忆”“,比如记得明天早上1 0 点钟丌会或者如果咳嗽记得吃药,它 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某一时间点或某一时间段的,具有必然性,另一类是给予某件事件 或刺激,具有偶发性,前文的例子中十点钟开例会就是前者,而咳嗽时吃药则是后者,显 然,前者的未来事件是必然性的,而后者的事件是偶然性的 1 4 m5 i 。很明显,它与指向未来 的心理时间之旅有本质的不同,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是过去的情景记忆在未来某个时 间段的投射,这与前瞻记忆不同,前瞻记忆的内容是对未发生事件的记忆。举例来说,明 天十点钟开例会属于前瞻记忆,那么未来心理时间之旅最清晰的表述就是上周例会上开会 的情景投射到了明天的例会,脑中清晰地浮现了开会时的情景。如果对照t u l i n g 的两种记 忆的概念,很明显前瞻记忆更多的是属于语义记忆。 3 第一部分前言 2 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方法 在本世纪初提出心理时间之旅后,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针对指向过去时间的情景记忆, 基于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概念中自我觉知的实质,提出使用r k 判断的再认记忆测验 范式来区分回忆个人经历和回忆非个人色彩的事实,要求人们可以逐项地报告出他们的意 识状态。t u l v i n g 将记住( r e m e m b e r ,r ) 和知道( i ( n o w ,k ) 分别作为自我觉知和一般觉 知的操作定义。自我觉知为回忆时伴随着一些过去的经历,有自身的情感,有鲜明的表象, 有与过去事件相关的特殊情境细节,强调过去发生和自我在记忆中的作用;一般觉知( k ) 没有回忆特殊情境,就是知道或熟悉。这样通过r k 范式,则可分离自我觉知和一般觉知 这两种意识类型,并区分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但指向未来时间的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却有其特殊性,未来情景事件的不确定使研究 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还没有经典实验范式。a t a n c e 等将儿童在讨论未来自我状态时是否 包含了如打算,将要等表征未来的词以及如,可能,或许等表征不确定性的词汇作为衡量 儿童是否进行未来心理时间之旅的重要标志“,可见言语表现可用来检测未来心理时间之 旅的能力。他们还认为,通过儿童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也能够推断其这种能力的发展, 由此,在现有的对未来情景思维的研究中研究者会利用一些行为任务,如旅行任务来考察 未来情景思维的发生、发展。通过创设旅行中的特定情景,通过考察儿童对相关物品原因 的回答来考察儿童是否进行未来情景思维 1 8 1 9 2 1 l 。而另一些对心理时间之旅的相关研究 中,研究者通过让被试根据不同时间或事件线索词来进行回忆和描述,来搜集不同时间指 向时间的数据,然后对事件细节计分编码从而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2 3 川。有研究者除要求被 试自由回忆或者展望描述过去或未来的情景从而进行评分之外,还要求被试对每个情景赋 予关键词,以用于在后续研究中作为情景唤起的线索词。 当然在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过去的研究对于界定心理时间之旅的概念作 了相当多的研究,但近年来的研究在心理时问之旅的发展和影响因素中也得出了一些有意 义的结论。年龄对于心理时间之旅呈现和重现的细节具有正相关,年龄越大,细节越丰富, 描述更详细”“,另一个心理理论、过去回忆和未来想象的情景记忆的研究中发现,回忆过 去和想象将来的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当然在此研究中所讨论的指标是以心理理论的相关 内容为依托。 4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3 心理时间之旅的已有研究 对于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研究者已有大量的研究 2 3 1 5 1 ,本节主要讨 论其在未来时间指向上心理时间之旅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得深入,t u l v i n g 提出用心理时 间旅行的观点来反映情景记忆在思考未来时的作用“。他指出,利用情景记忆去思考未来、 计划未来是人类所具有的重要特性,而这一特性很可能源于进化的塑造。因此大部分对心 理时间之旅的研究开始聚焦于非人类的动物是否也具有此功能“驯“。而近期则开始转 f 与l i 口r i l 9 7 i 向其发展领域,即儿童何时具有心理时间之旅的能力。 3 1 动物也能计划明天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多数成人会花费很多时问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比如规划,延 迟满足等行为都被认为是人类物种的独特性一1 ,未来的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但越来越多 的研究都证明一些动物也能进行心理时间之旅。 鸯 研究人员在桌上给猩猩准备一些它们爱吃的水果,同时边上放着一个吸管,然后看猩 猩的选择,当猩猩选择吸管时,研究者立刻用水果作为奖励,一个小时之后还会再用水果 汁作为更大的奖赏,如果直接选择水果,则没有水果汁的奖励。循环几次后,猩猩的选择 则更多地开始去选择吸管,很明显,因为它们得到了暗示,开始去选择将有可能用到的工 具吸管。接下来的实验研究者给猩猩准备了一些新的工具,如与吸管一样功能工具,还有 其他一些无用的工具,如塑料小汽车和玩具熊等,实验结果发现猩猩会开始选择使用有实 用价值的工具,可见黑猩猩可能依据先前的经历预测未来,他们根据自己的肉眼观察断定 认为新的工具可以用来喝到水果汁 勰 2 9 3 0 3 1 3 引。 另一个关于灌丛鸦的实验,研究者分别在不同的地点给灌丛鸦进行喂食。第一个地方, 研究人员不为灌丛鸦提供早餐。结果,一段时间后,灌丛鸦会在前一天晚上储存食物,作 为次日的早餐。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灌丛鸦移到另一个地方地点,每隔一天为它们提供早 餐,结果发现鸟们储存食物的量仅为前一地点的三分之一。在另外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 在一段时间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放上松子或饼干碎,之后在晚上在不同的鸟窝里放置其 中的一种食物。结果发现,灌丛鸦会往每一个鸟窝里没有的那种食物,好像是为了保证第 二天的早餐的食物能更丰富。灌丛鸦“为明天作准备”的表现,很明显对“只有人类才能 够为未来打算,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船 2 9 3 0 1 3 1 3 刎。 5 第一部分前言 以上的观点似乎都印证了动物界也具有如人类一样的延迟满足和计划性,当然这也成 为动物能像人一样进行心理时间之旅的强有力的证据,在当前的状况下,去体验之前发生 的事情,同时预期未来的状况从未做出适当的行为。 3 2 儿童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 t u l i n g 认为心理时间之旅反映了情景记忆在未来思考时的作用 1 3 3 1 。他认为,利用情 景记忆去思考未来。而一系列的研究显示情景记忆直到在幼儿3 5 岁才会出现 1 幽 3 别。由 此可得与过去情景记忆具有相同机制的未来情景思维也很可能出现在儿童3 5 岁。 研究者发现2 岁到2 岁1 1 个月的儿童能将不确定性的事情与客观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 或未来的事件联系起来。这一结果表明,3 岁儿童已开始包括对于未来的理解,即未来不 是过去简单的重现 蚓。 b u s b y 等通过让3 岁、4 岁以及5 岁儿童分别来报告他们前一天做的事情和第二天即将 去做的事情( 然后由家长对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评估) ,从而来考察儿童未来心理时间之旅 的能力,结果证明儿童从4 岁左右开始获得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的能力 3 利。 研究者通过设置过去和未来相联系的故事情景考察了儿童心理时间之旅的能力。让儿 童解释行为出现的原因来考察儿童能够因为过去的经历,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进而 影响到现在的情绪以及行为,表明儿童能以过去的情景记忆来进行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 旅。结果显示大多数5 岁的幼儿能够解释主人公的反应是由于预先想到过去的消极事件会 再次发生而引起的,并且这种解释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骝】。显然儿童能够开始运用已 有的情景记忆将自我投射到未来而体验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从而做出决策性的行为。这 一结果也印证了符合结构性情景模拟假说,指向未来和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使用相同认知 资源。 6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问题提出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无助,是一种持续性的负性情绪,而若发展为抑郁症,将对人 的生活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 1 ,全球抑郁 人口多达l2 亿人,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 - 5 ,目前已经有超过2 6 0 0 万人患有抑郁症。而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压 力的不断增加,抑郁已不再是一个生僻的名词,同时抑郁也在学生中出现,它已成为严重 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的校园“杀手 之一,2 0 0 6 年就已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大学生的精神卫 生问题十分严重,国内一些地区的大学生中有抑郁倾向的比率接近三成。而近几年来,高 校频频发生抑郁症大学生自残、自杀事件,一些高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抑郁倾向大学生的 比例正连年增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业、就业、人际关 系等方面,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群体因此成为抑郁症的易发人群,抑郁 症也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的隐形杀手。2 0 1 0 年,上海某高校就对上海市1 0 所高校千余名大 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发现具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 9 。结果显示,2 9 存在抑 郁倾向的大学生中,轻度抑郁占总人数的2 0 ,中度抑郁为7 ,重度抑郁占2 。 因此了解抑郁的特点及相关知识,以及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间的关系,已受到学者们 的普遍重视,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也受到研究 者的普遍关注。虽然在早期的研究中,认知和情绪的研究相对独立,但近年来,而随着研 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情绪对认知过程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埃利斯( e l l i shc ) 提出, 随着对情绪状态进行引发和控制的技术的发展,情绪状态在认知研究中逐渐作为一个自变 量而出现。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心理学界关于情绪对注意、记忆、思维和决策等认知过 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成果不断,而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就抑郁这一持续性负性情绪 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做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结论。 1 抑郁个体的认知理论 当代对抑郁产生的研究中,公认的为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 ,这个模型曾是六十年 代用于研究精神分裂症领域的,m o n r o e 和s i m o n s 则将这一模型用于解释抑郁产生的机制, 指出导致抑郁的两个基本因素包括:消极的生活事件和个体的易感因素。消极的生活事件, 即应激源,这些事件一般是使得个体失去依恋、安全,自我认同或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 素质作为个体对于抑郁的易感因素,则影响着消极事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伤害h “。面对相 同的消极事件,不同个体的素质会产生抑郁的结果,抑郁只会出现在那些更为敏感、脆弱 的个体身上。因此在关于认知消极偏向的理论研究中,对“素质 的不同界定成为主要差 异。 1 1 抑郁的消极认知偏差 贝克抑郁认知理论与无望抑郁的认知理论是抑郁认知偏差的两大主要理论,他们认为, 个体在信息加工、期望归隐以及自我评价等认知水平上的消极偏向是抑郁产生的重要因素。 1 1 1 贝克的抑郁认知理论 贝克( a r o nt ,b e c k ) 作为倡导抑郁认知理论的心理学家,提出认知成分及认知过程 是抑郁的易感因素,并提出抑郁认知模型( 见图2 1 ) ,其包含两个层次,即深层功能失调 信念( d y s f u n c t i o n a lb e l i e f s ) 和表层的消极自动思维( n e g a t i v ea u t o m a t i ct h o u g h t s ) , 它们通过消极图式的激活以及记忆歪曲的认知加工而联系在一起。这其中,抑郁素质是功 能失调信念,反应了个体对自我和世界僵化、极端的态度,它源自童年期的消极经验,外 界的评价和条件性价值经由内化,构成个体消极的自我图式。【伽贝克认为,抑郁个体的消 极图式使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时会出现系统偏差,包括灾难化、专断化,以偏概全以及非 黑即白等。同时贝克提出了“消极认知三联组 ( n e g a t i v ec o g n i t i v et r i a d ) ,( 1 ) 对 自我的消极看法,抑郁个体倾向于自我贬低、自我谴责;( 2 ) 对世界的消极看法,抑郁个 体总是不满足生活现状,认为整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与自己为难;( 3 ) 对未来的消极看法, 抑郁个体总对自己的能力抱着悲观态度,认为成功没有希望、生活没有期待。而同时提出 抑郁的特征,诸如躯干症状、动机障碍以及情感失调都是消极认知的反应“”“。 l n i l 4 l 2 1 贝克的抑郁认知模型 8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1 1 2 无望抑郁认知模型 无望抑郁( h o p e l e s sd e p r e s s i o n ) 的认知模型由a b r 绷s o n 等人结合贝克的理念及习 得性无助的归因理论而提出的,它将消极归因风格作为抑郁的素质。当消极事件发生时, r ,1 具有消极归隐风格的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处境,从而陷入无望抑郁。它 被称之为抑郁的亚类型,个体一旦将消极事件归为自身的原因,那么低自尊便会伴随抑郁 出现。在贝克的认知理论中,他认为与自我有关的消极认知是所有抑郁类型的主要特征, r 0 1 而a b r 锄s o n 等则认为与自我有关的消极认知仅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抑郁。 消极事件收 无望抑郁 到重视,被归因 无望 1 、认知症状 为不可改变、涵 2 、动机症状 盖一切 3 、情感症状 如果同时被 4 、低自尊 归为自我内在 的原因 2 2 无望抑郁的认知模型 1 2 抑郁认知偏差的悖论 。, 贝克的抑郁认知理论认为,“功能失调信念 在应激时间的刺激下导致个体消极的认 知偏差,从而产生抑郁,它作为个体素质不会随着体验和症状的暂时消失而消失,它是一 种稳定的素质根植于个体的认知图式中,是个体稳定的认知结构 】。但是后续的研究者发 现,虽然处于抑郁中的个体确实要比非抑郁个体具有更多功能失调的信念,但是,一旦抑 r j 口1 郁消失,二者在功能失调量表上的得分将不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推论出,功 能信念失调可能只是伴随抑郁存在的一种症状,而并不是抑郁产生的真正原因。消极认知 偏差会出现在抑郁的状态中,但并不一定是抑郁个体本身具有某种消极认知特质。 而对于无望抑郁理论的消极归因风格也被一些学者予以了反驳,研究者在考察大学生 归因风格与考试失败之后的抑郁情绪变化的关系发现,归因风格与抑郁情绪变化之间相关 不高,而获知考试失败后的及时归因与抑郁情绪变化之间却存在明显相关m 】。由此可得, 9 +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 抑郁中的消极情绪导致形成了归因偏差。与此同时,a b r 锄s o n 等人也指出,“我们不得不 清楚地区分三个概念,即引发症状的必要因素( n e c e s s a r yc a u s e ) 、充分因素( s u f f i c i e n t c a u s e s ) 以及贡献因素( c o n t r i b u t o r yc a u s e s ) ;其中,必要因素是某种病理机制的核心 所在,缺乏这些因素,疾病一定不会产生,在这个意义上,“必要因素修正相当于我们所 谓的“易感因素 ;而充分因素则只是某种疾病的伴随性表现,疾病症状发生必须要求这 些因素的存在,症状一旦消退,这些因素可能也就不复存在:“贡献因素 在病理机制中 地位最为薄弱,这些因素仅仅只是增加症状出现的风险,对于疾病的产生就显得不那么充 分必要了。 由此可见,“消极归因风格,可能只是导致抑郁的充分因素而已 ,抑郁 个体的认知归因并不一定具有功能系统上绝对的消极偏差。 在此之后,在一个关于抑郁个体控制能力的研究中,要求被试通过控制按钮来使电灯 变亮,但其中的一些按钮无法让灯变亮,最后要求被试判断自己按钮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 影响灯的变亮。结果显示,抑郁被试并未低估自己的控制能力,他们恰恰能够客观地做出 r c 1 判断,反观正常被试却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表示出某种过分积极的认知偏差“,由此, 研究者们不得不去重新审视抑郁者的认知偏差只相对于正常者的过分积极而显现出来。于 是就有了一系列后续的研究报告表明,抑郁个体并不绝对消极,他们也能表现出自我赞美; r 丘1 在自我概念的某些方面,他们在看待自己时甚至会比正常人更加积极。一。在自我评价人物 上,相对正常组抑郁被试显得更加消极,但他们的这种判断有时却更接近现实本身,更加 r 吁1 准确客观“。基于以上研究,心理学家m i s c h e l 提出了“抑郁现实主义( d e p r e s s i v e r e a l i s m ) ,他认为,抑郁者并不存在过分消极的认知偏向,他们只是对与自己缺点与不足, 现实风险与损失有着更加清醒地认识( 引自,自我,乔纳森布朗,2 0 0 4 ) 。 由此,贝克等抑郁认知理论的主张者进一步称,“情绪的痛苦与认知准确性之间也许 是一种曲线的关系;没有抑郁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认知偏向;轻度抑郁的个体是现实主义 的,有着比较客观的态度与信念;而那些极为严重的抑郁患者应该还是存在消极认知偏向 的”,并得到了相关研究结果的支持,即抑郁的消极认知偏向于抑郁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 联系 4 8 。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2 自传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 自传记忆的过度概括化现象是指,个体在自我回忆时,不能有效提取特定时间内的具 r 0 1 体事件或情节,而倾向于回忆那些类别化或重复性的事件”一。w i l l i 锄s y 和d r i t s c h e l 等 人发现抑郁症患者对积极线索词的反应较慢,很难根据主试的要求提取特定时间点的具体 事件,事件往往表现为类别性事件,研究结论中指出,认为记忆的过度概括化可能是一种 r c 1 独立于抑郁情绪的认知风格,他使得有这种特征的个体很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在 解释自传记忆概括化现象的理论中,w i l l i 锄s 的“记忆联结 理论提到,概括化现象是人 r c 1 们对于消极情感的一种抵制和回避,是对外在创伤导致的记忆的过度概括化“;而c o n w a y 等人则认为,在自传记忆中,具体的感知情节会唤起相应的情绪体验,对事件回忆的概括 性可以降低在具体事件回忆时所伴随的消极得情绪体验,即患者采用概括性提取方式来回 f c 0 1 避提取不幸或痛苦的感受“,但是对于积极词或者中性词反应时的概括化记忆则解释为患 者功能性回避的泛化,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提取概括性记忆的功能性回避可能泛化成 f c 0 1 为其一种习惯化的反应模式“;而随后w i l l i 锄s 在一系列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c a r f a x 模型,认为自传记忆概括化现象的出现也许并不一定由某一单一的可能因素造成的,而应 该是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从而导致了个体问题解决能力的降低。这些研究表明,一旦出 现引起消极体验的消极线索,那么情绪障碍个体将极有可能会采用功能性回避( f u n c t i o n a v o i d a n c e ,f a ) 的策略;执行性控制或能力( e x e c u t i v ec o n t r o lo rc a p a c i t y ;x ) 的不 r c 1 足,导致情绪障碍个体普遍缺乏提取具体信息的认知资源和动机“。 在这一系列关于抑郁个体认知特点的研究中发现,抑郁个体对于消极信息具有高敏感 性,他们更容易记住与他们心境相一致的消极信息,但是在信息提取上如记忆的提取,具 体情境的回想,抑郁个体一旦体会到消极的情绪体验,那么他们则会停止对过去事物的检 索,自传记忆的过度概括化理论正是说明了这一点。而指向过去的心理时间之旅与具体事 件的自传记忆存在内容重叠,性质相似,在抑郁倾向个体身上是否也应该具有与自传记忆 过度概括化相类似的特点呢? 结构性情景模拟假说所认为的未来情景是重组过去事件的细 节来进行模拟这一假说如果成立,那么抑郁倾向个体在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之旅上是否也 存在内容过度概括化的现象呢? 抑郁倾向与非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时间之旅的比较研究 1 研究假设 第三章实证研究 首先,心理时间之旅与自传记忆在情景记忆部分概念存在交叉,其次近年来针对抑郁 患者的自传记忆所进行的研究,得出抑郁患者在自传记忆上存在过度概括化现象。故本文 希望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讨抑郁倾向者在心理时间之旅时是否也像自传记忆一样存在类似 的过度概括化现象,即投射事件情景更一般,细节也更为贫乏,并且进一步了解不同时间 指向的心理时间之旅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共使用两组线索词,每组共十个,其中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