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线条是绘画的生命,线条的复杂多变,无疑为我们表现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提供了 便利。但是,中西方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意识上便有了很多的不同。 中国传统画家,着力反映人的主观精神,具体反映在绘画上,中国画家则主动回避 了物体的立体化,以线条表现画家的主观性,这让中国的艺术家可以凭借自己对美的认 识,自由地对自然事物进行取舍,对现实中的真实进行抽象概括。西方传统画家,则更 热衷于反映现实的某些属性,更多的是用直观的、鲜明的、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主 题,画家在面对自然事物时,考虑最多的是光线的变化和形体的结构及透视的深远,因 此,西方绘画中出现的线条,更多的是表现在对象的明暗交界线和轮廓线上。 线条是如此的单纯,又是如此的丰富,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也随处可见。下面就让 我们通过对作品线条表现的深入分析去感悟一下大师们的心灵轨迹吧。 关键词:线条、绘画风格、情感的融汇 a b s t r a c t l i n ei se s s e n t i a lt od r a w i n g ,w h o s ec o m p l e x i t yp r o v i d e sc o n v e n i e n c e sf o ru st op r e s e n t t h ec o l o r f u lr e a l i t y w h i l e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a n d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v a r ys h a r p l yi nt h es e n s eo fc u l t u r a la w a r e n e s s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r t i s t sp u tag r e a te m p h a s i so nh u m a n s ,w h ou s el i n e s ,i n s t e a do f s t e r e o g r a p h i co b j e c t s ,t or e f l e c ta r t i s t 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t h u s ,c h i n e s ea r t i s t sc o u l dc h o o s et h e n a t u r a lo b j e c t sf r e e l yt o g e n e r a l i z e t h er e a l i t y a b s t r a c t i v e l y ,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 i ro w n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b e a u t y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w e s t e r na r t i s t s a l ek e e no n r e f l e c t i n gt h ea t t r i b u t e so fr e a l i t yb yu s i n gm o r ec o n c r e t ea n dv i v i di m a g e st os h o wt h ea r t i s t i c t h e m e s t h e yt h i n km o r ea b o u tc h a n g e so fr a ya n dp e r s p e c t i v ea sw e l la s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o b j e c t sw h i l ep a i n t i n gt h en a t u r a lo b j e c t s a sar e s u l t ,t h el i n e sa r eu s e dm o r ef r e q u e n t l yw h e n t h ew e s t e r nm i s t sp a i n t i n gt h el i g h t a n d s h a d eb o u n d a r i e sa n dc o n t o u rl i n e s k e yw o r d s :l i n e ,p a i n t i n gs t y l e ,a m a l g a m a t i o no f e m o t i o n 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中西方绘画艺术之线的比较,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指导刻币确认。:彩别 侧7 年瑚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 签名) : 汤劬吵年2 月日 指导狮( 签孙弘 秒叼钢忉l b ,第 一前 引言 在多年的基础绘画教学及自己不懈的实践过程中,常常听到人们对中西方绘画线条 运用的争执,更有甚者,已不再关注欣赏绘画时的感情交流了。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体现, 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的表征。而线条,是人类在客观存在的物象启迪下提炼出的一种语 言,是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缩影。中西方绘画艺术都对线条作出了大量的艺术探索并取 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保留下众多的经典绘画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中 “线条”的对比与研究,找到线条在绘画表现背后的情感因素,并努力解读绘画中线条 的丰富情感内涵。 中西方绘画艺术之线的比较 第一章中西方造型艺术对线的选择 原始时代中西方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用线条来记录他们的活动这是古人对自然 界物象直接而简约的表现是人类抽象到极致的创造形式。线的初始状态我们可以上溯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这些画尽管是古朴的,稚拙的,象儿童笔下的形象,但它却 是粗犷、奔放,画其所见,抒其所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我国的岩画年代久远,其中在贺兰 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 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 0 0 0 年前至 i 0 0 0 0 年前狩猎、祭祀等生活场景。 最著名的太阳神( 见右图) ,它在高 高的岩壁上,非常清晰太阳神不但有 大大的酿睛还有一双手臂,四周放射 着光芒,这是史前人类心目中的太阳。 画中形象用线简洁、概括,充分体现了 远古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同期,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厕代表作品。被誉为 “史前卢佛宫”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崖壁画给我们展现出的也是豪放的线条、磅礴的气 势。在拉斯科洞里一个井状坑底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画着一著名的人类古老场景野 牛、人( 见下图) ,人右手握着顶端呈钩状的工具,可能是矛棒或标枪,脚下还残留着 矛棒的断片,野牛从臀部至腹部被一 根长矛刺穿,肠子从腹下淌了出来,野 牛俯首怒视着它前面的人,还在做最 后的挣扎,欲向人种去。岩画以单纯 而厚重的线条准确勾勒出野牛及人的 形体特征,形象逼真,野牛的鬃毛以 排线画出,结构比例准确。 原始人的岩画多是古人类对于自 然稚拙的模仿,而这种模彷无不足用 线条来完成的,究其原因,线条是插摹对象最直接、最简便的手段,这些壁画中的线条 充分展示了“人类童年时代”的智慧和勇气。 这也充分验证了美国艺术评论家库克的判断:“以线条的形式来观察自然界,这种 倾向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特色,无论在何时他们要表现事物时都是这样。” ( 一) 线条的释义 在数学上对线条是这样定义的: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具有位置及长度,而没有宽 度和厚度。对于艺术家而言线条比数学上的界定有更多的内涵因此,其外延也随之 扩大了许多。画家齄意使用一种工具,在画面上一划而展现出的笔迹,不管它的面积大 小,只要粗细与长度有着极端的比例关系就成为了绘画中的线,这就是艺术表现要素 中最生动的部分,是画家从自然真实中提炼出的一种抽象语言。线条,成为了艺术 家情感的载体,观念的工具。 ( 二) 绘画中线的形式美功能 在中国,线的装饰性的成熟形态最早体现在陶器纹饰上,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在 己制好的陶坯上,用彩色颜料绘出一幅幅古朴、雅致的装饰图案,使极为普通的 陶器变成了一件件珍贵的史前艺术精品。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 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 特征。那些由重复的并列折线和间以 并列曲线构成的装饰带,单纯而富有 装饰效果。距今5 0 0 0 多年的马家窑 彩陶( 见左图) ,装饰面积大,纹样 多以旋纹居主,构图繁密,回旋多 变。本件作品,密集的组台线聚于 陶底中心位置,形成了动感十足的大 漩涡,底部的阗点便是恐怖的漩涡l l 心陶器边缘的三个劂点就是激烈的浪花,独具虚 实相生之妙。由丁远占时期洪水时常泛滥,造成原始氏族对水的恐惧与崇拜,因此反 映在陶器中便有丁大幂以水为原,h 的抽象夸张表现纹样。彩陶上的这些纹饰,或许也 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 古希腊绘画与古代东方绘画相互映 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希腊人 不再像东方人那样仅仅满足于画自己感知的 内容,而逐渐开始尝试画自己的所闻所见。 公元前6 世纪韧,希腊的瓶画已经形成 了自己的装饰风格( 见右图) 。它那生动的 造型,严谨的结构,优雅的比例,精湛的 工艺,饱满的构图,追求理想化的风格, 散发出浓郁的高贵美感。这件作品中,人 物与动物的刻画均以线条完成,其精准程 度令人称奇。这种自然再现对象的态度和 方式,成为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之一对此后欧洲及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 极其深远的影响。 陶器是圆形的,面向四方具象图案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面,易于形成观赏 焦点。而希腊瓶画以“剪影”形象为基本表现手段这“剪影感”的存在,昭示着希腊 人也乐于在“一定距离”外观察事物。虽然陶瓶表面并不适合表现景深空间,但希腊陶 瓶艺术家更懂得通过纹饰引导观众的视焦变化,这既定视角下的景深感追求,正是定点 透视法之源。显然希腊人在视觉方式上不再是东方式 的了。 中国古人从不刻意描摹自然物象体积的真实,宋元 开始,文人画将线条的抽象美推向高峰,因此,线本身 的变化趣味及其蕴含便更丰富、更深厚,线的形式美作 用也就越来越多的得以展现。 明束陈洪绶的水浒叶子花和尚鲁智深( 见右 图) 一叶中,犬头短身的人物强化后的动势,显得 颇有雅趣。吸引我i f n e 球的已不是作品表述的内容及其 人物的命运,而是出线的抑扬、顿挫、疏密、曲直造成 的节奏和韵律,这就是线的形式美的作用。花和尚鲁智 深由上至下密箍排列的弧线既是衣纹,仿佛叉不足纯梓 的表纹。由于有了头和手的提示,我们相信它是衣纹。但这一系列疏密有致、繁而不乱 的线组合,如果抛开头、手这些有暗示性的形体,优雅的组合线却更像是飞流直下三千 尺的瀑布,叉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涟漪的水纹。无论它给我们带来多少联想,都不会影响 我们对此幅作品线的形式美感的愉悦享受。 黄真葛: 争暴 愿 t 当然,线的形式美不仅仅体现在线的粗细、曲直及 疏密等形态的节奏上,而且也体现于画家的笔力上。笔 力是指画家用笔的轻重与刚柔。在陈洪绶的水浒叶 子呼保义宋江( 见左图) 一叶中宋江刻画的眉目 俊朗、气字轩昂,左手捋须、右手点指的动势展现了他 的粱山领袖风采。人物双臂强烈转折的线条不仅明确 了结构,也充分表现了衣纹的变化。密集短促的线 条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极富柔韧剐正之力。人 物躯干处理流畅、舒展呈现给我们的是轻盈飘举之 力。 陈洪绶将线条的韵律之美及力度之美运用于水 浒叶子创作中,所绘粱山好汉四十人性格各异而 又神采飞扬,整组作品在线条的运用中极富变化,根据 不同人物的气质和性格选择或舒张、或刚健、或飘逸的线以取神韵。大胆强调艺术形式 自身的表现力,达到了中国传统立人审美的极高境界。他的流风余豹,一直影响到当 代中国画坛鲁迅先生也曾推祟道:“老莲的画,一代绝作”。 客观上来讲,自然界的许多形体本身只有体积,并没有线条的存在,我们表现的线 条,实为两个空间体积交错时,块面的转换相互产生的剪影形成的。这些块面因为在明 暗,质感和色彩上的不同,也为我们展现出了变化万千的线条。对艺术家来说线条不 但可咀用来客观地描绘对象,还可以从主观上来加强艺术家情感的流露,它是物体艺术 化的一种方式。 第二章中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表现 线条是绘画的生命,线条的复杂多变无疑为我们表现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提供了 便利,但是,中谢方文化和观念卜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意识上便有了很多的不同。 中国传统画家,着力反映人的主舰精神,具钵反映在绘画上,中国画家则主动回避 了物体的立体化,以线条表现画家的主观性,这让中国的艺术家可以凭借自己对美的认 识,自由地对自然事物进行取舍,对现实中的真实进行抽象概括。西方传统画家,则更 热衷于反映现实的某些属性,更多的是用直观的、鲜明的、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主 题,画家在面对自然事物时,考虑最多的是光线的变化和形体的结构及透视的深远,因 此,西方绘画中出现的线条,更多的是表现在对象的明暗交界线和轮廓线上。 ( 一) 中国绘画线条艺术表现力的具体体现 早在东晋顾恺之便有论画等著阐述“以形写神、迁想妙得 之画论,北宋沈括 在著名的梦溪笔谈中评书画:“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气求也 ,欧阳文忠 公诗云:“吉画画意不画形 ,苏东坡也有“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之旬,种种评说 奠定了中国绘画以追求神似为最高境界的理论基础。南宋时期陈郁在藏一话腴论写 心一文中更是鲜明地提出了“写心”的艺术主张,所谓“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写 之人尤难也。 陈郁的“写心”将中国绘画传神论发展到了极致。而南齐谢赫古画品 录“六法 中又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这便同时确立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主 导地位。 线条由于具有超强的概括和强化物象特征的功能,所以,在中国绘画几千年的发展 中,线条便从没有脱离过中国的绘画,其自身审美价值的表现也越来越深厚。线条在中 国绘画中已不简简单单的是造型的方法和手段,画家们努力摆脱“形状 的束缚,审美 意识逐渐提高,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及领悟得到了升华,这使中国画家勇于透过事物表象, 饱注情感地去体会事物内在的精神,在不拘于形、不滞于心的线条描绘中,寄托了自己 的感情并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审美理想。 1 中国书法线条的表现力及对绘画的影响 谈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表现,就不能回避中国书法的研究。因为,中国书画都是使用 毛笔及水墨作为媒介的,书写文字的工具也同样是画家绘画的工具,这就造成了书画同 源的文化共生现象,这也决定了中国书法、绘画在审美意识上的统一。中国独有的、柔 软的毛笔及流动性很好的水墨,再加上中锋持笔那腕部的灵活转动,这便使得中国书画 更加青睐于对线条的使用。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 猪。”晋卫夫人笔阵图以“骨”、“肉 、“筋”这般赋有生命的词汇描绘书法中的线 条,这就是线条的魅力。书法是纯粹的线条艺术,书法中的各种点画也是长短肥瘦各不 6 相同的线,中国的书家就是在这千姿百态的变化中,感悟到了线条那独一无二的生命特 征。 中国书法在根早的时候就强调笔 一j 0 力,汉隶的线条应该说表现得比较充 ,m 分了,但线条的力量感仍显缺乏。真+ 、 正主动追求线条力量感。要到汉末特、7 。 ”i 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晋代行草名迹 ;。 高占、豪迈,通篇弥漫的鲜活气息孕 。 育在跳跃着的线条之中,气脉是那样? - 的酣畅淋漓。王瑜的伯远帖( 见右2 j 。 图) 是一通书函它的笔画精瘦,譬 j 结体开张。行笔峭劲流畅,特别是,:+ i 那些笔画稀少之字,如“之”“以” “不”等书写的格外舒朗而飘逸。此帖大气、深厚、平和自在,展现的是一种朦胧般 的神韵和境界。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胭之,不成为书也。”宋人苏轼早就阐明了书 法艺术浸透着书家的思想感情反映着作者的品格情趣,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书法中的 线条是书者的学识、修养的概括和积累,是书家“情性”的真诚表露。 南宋抗金英雄岳 飞所书还我河山 的草书横幅( 见左 图) 四个字酣畅淋 漓,嫒峭挺拔,大气 磅礴,太开太合收放自如婉如鸸举其人,豪气冲天、刀剑出鞘,弛骋千里疆场的壮烈 英姿。- f ! f f 】明代祝枝山所言:“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 而字酸,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情有轻重,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此横幅线条 f 浓符中,劲不柔,义愤之情溢于笔端,抒发了岳飞那立志收复河山,洗雪国耻,“壮 志饥餐胡虏肉,关谈溻饮匈奴血”的伟j ( 胸襟和崇高志向,实为充满爱国激情的传世佳 作。在翻难深重的近代岳飞的还我河山吏成为了鼓舞中国军民斗志的战歌。 中国古代的许多书家同时又是画家元代赵盂粮把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表达的更为充 分“石如飞白木如糟,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面本来同。”书法中 变异、抽象、夸张等意象取形的象征手法,也是传统中国画造型的经典手法因此,古 人多主张以书法入画法,画家在描绘对象时都自然地吸取不同书体的笔法,使中国画中 的线条表现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明末清初朱耷八大山人堪称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典范他将书法融于绘画,使其 绘画也增加了书意。在绘画创作上八大山人取法自然,独具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拘泥于 古法,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他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线条及水 墨语言,作品立意精深,构图奇特,笔墨简朴豪放,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旷纵横的 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攘花鸟( 见右图) ,此作品以象 征手法缘物抒情,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 的感情。章法结构不落俗套,构图疏简、奇 险,在不完整中求完整。通幅域面点画一鸟, 两条浑朴酣畅之线勾勒出败荷残肢临风摇曳 之动态。所画之荷,不重花色的妩媚,而重 写其舒婉自如的风姿。所画之鸟,变形取神, 白眼朝天冷光逼人,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 形象,也正是八大山人自己孤傲不群、倔强 傲岸的性格写照。此作几近不能再少一笔一 线的佳境,寥寥数笔,便使不完之形气韵足 生。八大山人以书法之笔传达了画家孤独忧 愤之情及国破家亡之恨。 唐代杰出的绘画理论家和美学家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总结道:“夫象物必 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鲜明的反映了古代文人的“书画本体论”的哲学思想。 2 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艺术魅力 热尔曼巴赞在他的艺术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古代画家的:“艺术家试图表现 的是得到的大自然启示的心境”咀追求“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的中国传统绘画中抟 线条表现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画家笔下的线条己是种精神的产物。传统中 国人物画中的“十八描”正是对线的不同变化的总结,它是画家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井 抽象了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画家运笔的个人风格积淀。 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壁 画( 局部见右图) 是中国古 代艺术珍品,在吐界绘画史 上也属罕见。三清殷内满布 壁画层层叠叠的人物庞 大有序的队伍激情澎湃的 气势,展示出了一种宏阔之 美。画中2 9 0 位人物里,无 论端庄肃穆的主神,还是俏 丽聪颖的玉女。都在线条的 不唰表现下,有了自己的鲜 明性格。众神面部的胡须、云 鬓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纤 细,随着向两侧展开,笔画逐 渐变粗、变浈远远看去,人 物的胡须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般。这些线生于面部的灰土色上,也便使我们感觉 到了皮肤的润泽与弹性这正是线条赋予色彩的魅 力。 众人物衣冠服饰各不相同,衣纹线条的转折十 分考究,准确地表现了肢体运动的关系。那个手捧 灵芝清秀的玉女( 局部见左图) ,颈部仅仅两笔细 线,便把她薄如蝉翼的锦袍勾勒的唯妙至极。流动 飘荡、婉转自如的线条充分表现出衣冠服饰的质地 感觉,而又造就了迎风飞舞的动卷韵律美,加强了画 中飘飘仙人的真实感。同时,利用衣纹的疏密和纹饰 的繁柏变化也 1 4 好的k 刖了人物的丰次耵l 衙后关 系。 细细品味永乐宫壁画,可以领会到,不同质地的金属器物用笔方硬以铁线描 绘,众神衣带以圊浑的高古游丝描表现飘逸云气则以行云流水描展现其轻盈清 透。画少女时行笔较快,勾老人行笔渐缓这样才使不同的人物或有弹性或松弛 下垂的皮肤得到了绝妙动人的表现。 永乐宫的恢宏巨制,创作于1 4 世纪初期,此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时代t 比 米开朗基罗壁画创作的成熟期还要早2 0 0 年。壁画线条的写实与写意相兼,是中国古代 哲学思想的体现。 北束后期画家李公麟,他所探索的线条艺术表现,更是道劲清丽,天成自然,一扫 生涩华艳之世俗习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效果。 李公蓐善画马,“每欲画必观群马,以尽其态”。五马图( 局部见下图) 为李 公瞵的传世佳作,此作也是根据写生创作的,李公麟以道劲秀雅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描 绘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五马各由一名饲马人牵引。五马或徐行或群 立,神采焕笈顾盼惊人。五马毛色不一,姿态各异 举一动无不被李公麟极其 细致生动地表现出来。五个 饲马人则因身份不同,或 骄横或谨慎,举手投足无 不恰如其分。五马圈绘 制技巧高超精湛,李公麟 以提按、轻重、转折、回旋 的手法电造出了“行云流 水”般的线条,精准的描 绘了五马五人的结构,虽只 是白描勾画,却非常具有质感。我们看看马的轮廓,似有骨骼肌肉之起伏,略加 渲染,又赋予五马以毛皮、斑纹乃至光泽。李公麟笔下的马确实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 感觉,难怪苏轼称赞道:“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五人的面部刻画简约而相貌又极生动,眉宇之问,可辨其内心状态,五人衣纹处 理更是轻柔绮丽。五马圈流畅圆润而又凝练劲挺的线条表现,使李公麟柬硒第 一人美称当之无愧。 中国古代艺术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思想指导下,放弃了简单的对 自然客观物象的模仿,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自由,在他们的作品中到处都可以 感受到创造者的感情色彩。 ( 二) 西方绘画线条艺术表现力的具体体现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艺术是自然的模仿”,意太 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达芬奇也谈到:“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 模仿者”,这从理论上指导了西方艺术家对自然的寻求及模仿。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 的和谐、均衡、成为了艺术家追求的理想。 西方传统绘画的衍变不可能脱离当时哲学思想的束缚,在原始的以线条描形记事的 基础上,渐渐的致力于向描绘的自然、精准方向发展。这种不懈的探索使视觉的科学得 以迅速发展,而计算科学的发展又使三维立体的体积及空间透视的观念,渐渐的被艺术 家所接受这便形成了西方传统绘画的准确、真实、科学等基本特征。 1 西方传统素搦绘画中的线描性 线条在茜方绘画中最常见的是以轮廓线的 形式出现的轮廓线是一个形体与另一个形体 之间、形体与背景之间的分界,是形体消失 的界限,更是透视压缩了的边缘总和它决定 着形体边缘的方向、位置、和形状。由这些线 组成的形体很好的提示了物体的体积。 德国画家荷尔拜周的素描作品塞西 莉赫伦像( 见右图) 线条流畅简约,风格 洒脱,线绘特征极为明显。画家选择了正面坐 姿、头部向右倾斜作为灵魂之窗的双眸侧视 的动态。通过四分之三的侧面来刻画人物,而 这个角度恰恰使头郝五官形体得以充分展现。侧面突出的高高的鼻粱、左右上眼帘及专 注的目光、两端微题的1 3 裂部位赋予清晰浓重的线条增强了人物个性的传达。右侧面部 的轮廓线却以虚弱多变线条表现,努力e u 造出了人物头部优美的形体转折,这样,不但 使头部呈现出了难得的立体感,也呈现出人物鼻子与右侧脸颊的空间距离。荷尔拜园运 用线条之叫的组台关系形成了他的注意焦点,使我们观众的视觉中心很快糍聚于画家给 出的主体部位上。 一个形体除了具备外轮廓线还有一些内轮廓线,这些交错的内轮廓线是形体中面 面与面的衔接线。荷尔拜因在此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塞西莉赫伦的服饰中出现了大 量的内轮廓线,画家现实性的表现也毫不逊色。他竭力抑制了自我的臆想果断的用内 轮廓线提示对象的体积,颈部项链下旋弧线的不苟描绘,创造出了塞西莉赫伦饱满心 滑的颈部,两肩及腋下线条的强调使躯干的表现如此的丰满。荷尔拜园这些细腻逼真的 质感和空间感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冷静而文雅的塞西莉赫伦,触及到了一个智慧 聪颖、沉着自信的内心世界。 在一定的光照下,物体表面不同的转向引发了明暗转变的差异,因此,在线的处理 上有目的地减弱形体的受光或背光的一面,就能很自然的形成一种有光照主导的对比节 奏。只要有明确的判断,再把握好繁与简、轻与重的变化。刻意地加强一些体积转折处 的轮廓线,这种以线表现体积的手法在西 方艺术家的作品中经常能够见到。 法国画家安格尔是一个狂热自然崇 拜者,他曾说过;“为了从自然中获得它 的最后最新的语言,必须尊重自然成为 对自然入迷的人。”不过,安格尔并没有 成为自然的奴隶,他敢于主动回避自然存 在的明暗借以清晰、典雅的组合线强调 对象的结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时常为我 们展现出“安格尔式”的音乐般的纯净线 条。 正的艺术。”他对素描的线与形也有独到的理解 他十分重视素描,曾说:“素描是真 “画素描,并不就是简单的描画出外 形:素描也不单单是有轮廓构成的。素描除此之外,还包含有情、景和造型。”这种 观念使安格尔放弃了很多琐碎的细节,创作出了一幅幅色调和谐而透明作品,传达 给我们的是一片安详静谧的气氛。在这件素描作品中( 见上图) ,他画了一位衣着华 丽的贵族夫人肖像,画家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绘画过程的:“画头像时一个艺术家所晟 关心的,就是让眼睛说活。即使是嫱一艘的画限睛,首先应浚画眼窝然后再过渡到隆 起的鼻子。”让我们按照画家的指引从画中人物的眼部周围谈起,在这个人物帽沿左 侧、鼻子、颈部的右侧那对比鲜明、肯定有力的线条,是画家安格尔揭示光照方向的手 段,同时,又是其强调人物神态的妙笔。为了创造服饰遮挡下的人物左恻上臂画家打 断了一组组的装饰线条,以强烈的转折线暗示了上臂的体积,人物腿部横措着的一条饰 物,横向密集的组合虚线表现了质感及起伏,纵向鲜明的实线创造了这条饰物的位置及 厚度,这使得此饰物有了不同凡响的节奏美感。最后,安格尔又以虚弱且艨胧的线条表 现了人物背景的楼宇庭阁,这也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空气透视的存在,无疑也加 强了画面的深度空间感和虚实对比韵味。可见,安格皋用线造型的这幅肖像作品几乎臻 于完美。 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手法,他更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 规律,把这种典雅的古典美融于自己的绘画中。他那精湛的传统技艺及线蕞的超凡 的掌控。使之作品独具清高绝俗,庄严肃穆之风韵。 2 西方具象绘画中的线条运用 欧洲1 4 、1 5 世纪西方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也从中世纪的封建教会的 栓桔中解脱出来,从世界和人的美中,发现了表现视觉感受的新模式。伴随自然科学的 不断进步,求真、求美、求助科学便成为了艺术家这一时期的理想追求。他们重视对景 写生以固定点位观察事物,运用焦点透视作画,走上了一条再现客观世界的道路。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多以 壁画为主,艺术家的作品解 剖准确,结构关系严谨。画 面线条也多咀轻微的变化暗 示出空间的转换,优雅而富 有律动,具有很强的装饰效 果。意犬利画家乔托的壁画 犹大之吻( 见右图) 正 是这刑期的典范之作乔托 以力求忠实于现实的绘画方 法开创了西方绘面早期的 科学时代。他所塑造的人物 形象已不再是中世纪的幽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此幅作品取材于圣经中的故 事,画家在人物安排卜采用了诸如戏剧舞台的表现手法,将矛盾冲究的焦点人物耶稣与 犹大置于画面的中部,其余众人分列两旁,视觉上突出了主体人物形象。画中犹大身体 被明亮醒目的斗篷所包裹,他拥抱耶稣的手势使斗篷形成了扇形的纹理变化,这组由 疏到密向上集中的线条如同箭头一样,产生了明显的方向指示,同时,耶稣身后那些义 愤填鹿韵信徒举起的木棒、四周不同人物抬起的手臂,被乔托精心设计为放射状,而这 一条条线性的木棒及手臂的中心就是耶稣的头部。当画面中相互呼应的线围成一个环行 结构时,这一结构就形成了画面的中心结构,在个环行内部某个点就成为整个画面的视 觉中心。就这样,我们的视线很快便被牢牢地吸引至耶稣的面孔上。耶稣俯视犹大,冷 漠、犀利的目光像一取利剑刺向叛徒犹大。 当然,上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乔托以科学的焦点透视法绘制画面的基础上的,在他 的作品前,我们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一个已经被艺术家在绘制过程中就限 定好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我们才有身临其境、如观真景的感觉,才更能深切的感 悟乔托带给我们的爱与憎。正因如此,乔托被公认为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程式化的第一 人,同时,也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中,人物多安排在微弱的光照下,人物衣饰的轮廓充 分显示出线的特征,人物与背景的强烈黑白对比强调出了那些优美的人物轮廓线,这让 我们真切地感受n t 画面所呈现出的一种浮雕般的美。他画的人物面部、手部和饰物的 边缘,轮廓线与少许的明暗结合了起来,使这些部位的线条兼有了面的转折功能。在画 人物衣饰部分时,波提切利有意制造出一些流畅的线条,刨造出了一种明显平面化的艺 术效果。 这幅春( 见 右国) 波提切利创作 于1 4 7 8 年,当时正 值美弟奇家族统制 时期,由于美弟奇家 旅对艺术及艺术家 的呵护,使那时成为 了艺术家辈出的艺 术鼎盛时代。作为美弟奇家族宫廷画家的波提切利就是在这时完成的这幅佳作。春 采用欧洲传统的蛋清画法,透明的色彩使线条的装饰效果更加强烈。波提切利在这幅画 的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 人从左至右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 的动作。女神维纳斯站于画面中心位置,在其身后,波提切利利用树枝与背景天空的巧 妙组合有意识的创造出了一条上悬弧线,而这条独具匠心的弧线恰好环绕于维纳斯头部 周围,这极大地突出了维纳斯主角的地位。在画面的左端描绘了三美神她们手挽手翩 翩起舞,轻盈的薄纱化作飘逸的线条,让我们不禁有了春风拂面的幸福感。 波提切利是一位带着一丝淡被忧伤憧憬和追求理想美的抒情诗人,冲动的线条记 录下了艺术家难以遏制的创作激情。在绘画史上,有许多作品描绘春天然而能有哪幅 作品可以与波提切利的这幅春相媲美昵。 波提切利曾写道:“空气中到处都是无休止的线条,有直的,有辐射状的,有交织 缠绕的,一根线条并不能取代其他的线条,它们反映了对象的真正形态”。他作品中的 线条充满了力量和艺术感染力,他能驾轻就热地将自然中的轮廓转到自己需要的绘画中 的轮廓上去。非常自然地让自然的真实服从了他自己创造出韵线条。这在古代西方艺术 创作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1 7 世纪以后,西方绘画已经基本摆脱了1 4 、1 5 世纪的装饰效果,绘画的表现形式 也基本成熟。线条的表现力也有了新的发展,但线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描风格 了,艺术家更多的是注重线条的一种表现了。 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委 拉斯凯兹的布列达的投降 ( 见右国) ,是画家一生中唯 一的一次军事题材创作。画面 描绘了荷兰布列达城败将正 把一串城钥交给代表西班牙 军的斯宾诺候爵的瞬间。 画面的右上方排列整齐 的数十条长线是胜利者的长 枪,画面的左下方凌乱稀疏的 几条短线是失败者的旗帜。在如此庞杂的画面上,委拉斯凯兹通过线条的鲜明对比,创 造了同时代艺术家难以企及的战争场面。 西方传统绘画晟终没有将线从形体中独立出来,而是使之同形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 来。对西方传统绘画中线元素的解构分析,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西方写实绘画中线的作 用,更全面的了解线条因素的美感属性。 第三章中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线条比较 中西方艺术各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民族审美情趣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不同 的特征风貌。中西方绘茴在用线、用色的形式美感上更是差别显著。中国与西方绘画中 都以线来界形,但是,与西方绘画相比线条几乎是中国绘画界形基本的也是唯一的手 段,一切中国绘画的界形都可阻还原为线界形。这些线条不受自然光线的约束讲究笔 墨节奏的变化。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则更多的考虑光线变化和形体结构的转折,是来源于 面的缩减而成线,这样的线更符合客观物象的解剖、透视变化特征。 ( 一) 线条与绘画风格、与情感的融汇 芦 z 毫- o 晶= r 0 众所周知,风格即人。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 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其实艺 术风格呈现的多样性,也不过是画家个性多样性的直观写 照。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最能体现一个艺术家不同于他人的 风格。 宋人粱楷的作品在线条的运用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在 形象表现用笔上更为崇尚意境。粱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线 的外形也出现了巨大变化,线向体积转化,似线非线,似 面非面,既是线也是面,还是体积,他们混融一体。太白 行吟图( 见左图) 是粱楷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图中李白 神态安详、自信,人物除头部外形及五官用精细之线描绘 外,通体以丰富的墨线泼写,笔笔酣畅而又墨色淋漓。极 富动感的用笔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 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画家不拘泥千琐来细节而是 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蛙能反跌诗人李白孤傲不群的 的瞬恻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不求形似,但求神韵,画 中人物的诗情传达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粱楷笔下的线条具有超凡的表现力,用线毫无娇柔造作之感,五官、手臂等部位的 用线体现出画家不同的速度和力度的把握。这种线条的表现力不仅是出于对不同的客观 物象的判断,更重要是画家心灵冲动的体现。 中国绘画从其产生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线条,悠久的线条使用史深厚的文 化积淀,以书入画的传统财富,使线有了丰富的书意变化,也使线的使用带有了独特的 文化感,同时还使线条本身的形式美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 再让我们一起对比研究一下瑞士艺术家阿尔伯特贾克梅蒂二战以后创作那些最 负盛名的人物作品。 行走的男子( 见右图) ,是贾克梅蒂 那些“细长”的人物作品之一,贾克梅蒂用 铅笔的反复勾勒留下了重重叠叠的线条和 笔触的痕迹,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段使我们观 赏者眼前似乎萌生了一层莫名其妙的隔膜, 恍惚让我们感觉到,画面上所发生的一切似 乎出现在很久远的往日,既熟悉又陌生,象 是另一个世界里的故事。这其实正是贾克梅 蒂对死亡、孤独和虚无的体验及其超越常人 的理解。 二战结束| 三【后,贾克梅蒂便把他作品中 的人物塑造得十分细长并有意忽略了所有 的细节,逐渐使他的艺术风格成熟了起来。 斑痕累累的不规则线条留下的人物形象姿 态僵硬而静止但却充满了存在主义的活力和戏剧效果。人物的取脚又丈又厚,就象在 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一样。行走的男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文精神的真实影 像,人仿佛被放逐丁,没有神话没有传说,生命不能再溯回信仰的家园。高挑细瘦的人 体,无方向的寻找,茫茫宇宙里孤弱无助,尽管他的躯体已被挤压的异常瘦长,但在二 战期问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字间,不过,他没有放弃,走着,一直走着,欲从风 中、从泥里找出自己的尊严。 毛m 扎 圳筇 行走的男子这个风格化的线型人物及狂乱琐碎的线条,成就了贾克梅蒂这位早 期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大师。 2 0 世纪早期,意大利也有一位个性鲜明的画家莫迪里阿尼,画家特别独钟人物肖 像及人体绘画。他理想中的美血,往往是拥有纤细的长脖子、极单纯的风眼、挺直的鼻 子与樱桃般的小嘴面面中的女子,总是不自觉得透露出凄凉、悲刨感觉。莫迪里阿尼 曾说:“我要铸一只生命的杯,满载我的激情。”为了追求这种情绪的表达,他毫不犹豫 的将色彩与人物的形体极尽的简化,同时,他也将任何见到的人物以自己惯用的审美 加以改造,准确而又流畅的人物轮廓线是单属于他自己的艺术手法。 莫迪里阿尼的穿黄毛衣的杰妮海普顿 ( 见右圈) 这幅作品是画家晚期肖像画中最吸引 人的一幅。几乎觉察不到的色彩层次概括的表 现出了人物丰满的体积,被拉伸的极其细长如同 流动一样的优美曲线,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是大 师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如同天鹅一样的长颈以及 修长的头部,依稀使我们联想起了非洲面具的造 型,那曾经是莫迪里阿尼灵感的源泉。用单线描 绘的裂缝一般的人物眼睛,流露出悲哀与孤独的 情绪这使我们的怜惜之情不禁犹然而生。杰 妮海普顿被画家描绘的并不像是一个现实中的 人,而更像是一个奇妙而遥远存在的偶像。 “一根线条可虬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莫迪里阿尼的个 性线条表现,却又不失人物性格的扑捉,给我们留下了盱 园诗殷的沉静和优美回忆。 大约在1 9 0 8 1 9 1 8 年的十年问,有- d , 批现代艺术家在欧洲不同的国度里不约 而同地进行抽象艺术语言的苦探索和实验。但抽象艺术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井真证被公 众所接受、认可,m u 是在四卜年之后。 当时的艺术家已经意识到某种特殊的情感能与某种具体的线条相联系。例如任何下 降的线条或多或少都意味着忧郁,悲伤和绝望:而上升的线条,则有若愉悦,欢乐和 激动的情感联想。他们不是根据看到的东西作画而是根据感觉到的东西在作画,绘画作 品成为了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寄托。 西方现代艺术史的一般观点认为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是欧洲鹾早从事抽象 绘画创作的画家之一。他早年离开俄国,定居慕尼黑,他从研究马蒂斯的绘画开始同 时也深受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内部多彩的装饰的影响。 康定斯基追求的是非具象性绘画 ( 见右图) 他对线条的表现怀有极大的 * 趣他将绘画看成是繁杂线条的聚合 用他的话说“就像是不同世界之间的激 烈碰撞”。他相信绘画最终可以超越文 字语言成为一种宇宙语言能实现人与 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他的晚期绘画有些 接近东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画面布满 了各种斑澜的精致的线形态,相互穿叉交织在一起,更像一个奇异的童话世界。 抽象面的三大特征足:白出、纯粹、捎神i ! ! 。美于自i “:抽琢画家足在探 索内在世界的奥秘通过画作来传达面1 家所确认的唯一的真实一一“内在经验 的真相”。康定斯基在1 9 1 0 年夏天写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探讨丁自然之外 的艺床“内在需要”,这比自然更自由、更真实、更丰富也更能展现艺术家 主体意识。正是由于采用晟基本最纯粹的语言,抽象绘画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 性和国际性。抽象画的技巧和媒材的使用非常自由,同时给观者充分的空间去 想象并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提供了空间。 ( 二) 中西方绘画艺术中的交流与借鉴 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中西方文化艺术 的交流也逐步加深,这也极有利于中西方绘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西方绘画吸收了东 方绘画的某些表现观念形成了新的西方绘画:中国绘画也通过引入西方素描写生及色 彩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绘画的面貌。 美国艺术评论家詹姆斯埃尔金斯在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一著中也有 如此论点:“从许多方面上说中国绘画给予西方一个最佳的机会,它使西方思索一种 与他自己看法、同的有历史意识的绘画传统。” 西方绘画用线造型,从文艺复时期画家着重研究形体结构肝始t 进步发展 u 现 代绘画诸流派主张表达“个性”的线条风格多样,促进了艺术思想的活跃与发展。美 国艺术家亨利曾感悟到“伟大的艺术家并不是再现大自然,而是将大自然在他身上激起 的高尚感情选择并表现出来。” 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绘画风格就受到东方绘画的很大影响,摒弃了一切后天习 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 然的自然,他陶醉于其中他用尽全部身心,捌抱着这一切。“他尽情画他所看到的东 西,也画他的感受:他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大自然,尽量利用他自己的表现手段去表达他 的极其强烈的思想感情。” 梵高的油画星夜 ( 见右图) 画于圣雷米疗 养院,这是一幅既亲近又 茫远的风景画,在这幅油 画作品中,高大的柏树战 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 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 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 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 和行星在动荡着、爆发者。 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 中,充满粗犷和强烈的节奏。拨开梵高那狂热的色彩,我们一览无遗的是,那火焰般的 笔触、旋转的形,在一片混乱之中。急促的线条一条追逐着一条进向地平线,这 使得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之感。天空象水流样的扭动曲线与柏树粗壮挺直的斜 线形成的鲜明对比。梵高在这旱,将那极度的内在焦虑与不安,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 抽象意象,正因如此,也使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儿乎推向了极致。可见,梵高不是一位 受传统西方影响而单纯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更钟爱的是东方艺术中常见的幻象,这更 符合他的超自然、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精神体验 巴伯罗-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是一位虽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2 0 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儿乎部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他的影响。 毕加索画了大量速写性质的 素描,这幅女人体( 见右图) 作品,少女高耸的鼻子、硕大的 杏眼、浓烈弯曲的眉毛、波浪般 散开的长发,在毕加索的画中我 们经常能够见到。它明显具有分 析立体主义特征,也是典型的符 合毕加索审美观点的作品。 他不仅自如而又微妙地处理 曲线和直线在轮廓上的变化和衔接而且将韵味十足的线条组织的十分富有节奏感。他 的线条天真、率直、自然而流畅,有着儿童般的美妙幻想。他对对象的形高度敏感他 画中的形,是通过同一形体的不同变化来寻找最具有代表性、又最能表达其主观感受的 形,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形象。同时,毕加索为了进一步丰富其画中线条的 表现力他大胆的借取了中国特有的水墨,创作出了如此不同干西方以往的水墨素描作 品,他有时勾勒、有时晕染,时而浓重、时而清淡,极大地赋予了其笔下线条以精神及 生命。毕加索的水墨运用,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是一种自由表达画家感受 的新手段。 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也曾受到东方绘画的 启迪,他向东方艺术吸取了许多平面表现方法,画面富于装饰感。他从原来追求动 感、表现强烈、无拘无束的观点,渐渐发展成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感。马 蒂斯认为艺术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再现对象,一种是艺术地表现。他主张后 者,他说:“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现,我无法区别我对生活具有的感情和 我表现感情的方法。” 钢琴课( 见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课件 01 绪论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电子政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洛阳四十五中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模拟卷(十四)含解析
- 中国政法大学《园林规划设计(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5月)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内科学F》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色彩头像技法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宁波诺丁汉大学《水彩半身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版《FMEA(第五版)》学习笔记(完整版)
- 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修改)
-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统计初步教案
- 2022年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 中药调剂处方审核考试题
- 故事派文案培训课件(成都知了)
- 企业重组 特殊性税务处理
- 装修单项项目确认单
- 华为员工准则手册
- 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