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想象膨胀( i m a g i n a t i o ni n n a t i o n ) 最早是由g a r | 了( 1 9 9 6 ) 等提出的。想象膨 胀范式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随后许多研究者都运用此 范式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阻及简鞘亍为记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研究过程 中,众多的学者试图用一些理论来解释与说明这一错误记忆现象,在这些理论中 以源检测理论和熟悉感归因理论为代表。 本研究首先对想象膨胀的研究领域与现状进行了整理与总结,然后运用想象 膨胀的典型研究范式,探究了想象膨胀中熟悉感与感知积累的作用。 在实验1 中,通过操纵想象次数与想象方式来控制熟悉度与感知细节的多少。- 结果表明,想象次数越多,错误率越高;详细想象条件下比简单想象条件下产生 更大的想象膨胀效应。r 判断的结果也表明,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多,被试的记忆越 来越形象;详细想象条件下比简单想象条件下的记忆更为形象。实验l 初步证实 了在想象膨胀效应中,熟悉感与感知细节的积累都在起着作用。 实验2 通过设置不同的想象方式,进一步验证两种因素在想象膨胀中的作用。 在实验2 中,想象类型设置为详细想象,个体想象与文本呈现。详细想象条件下, 对于所要想象的行为给被试提供三句话的详细想象描述,要求被试按照三句话的 描述进行想象。在个体想象中,要求被试读一个一句话的行为描述,然后自发产 生与此行为相关的两个感知细节,并添加到他们的想象行为中。这样个体想象和 详细想象都包含了数量大概相同的感觉特征;但是,一个条件下是在行为中关键 行为重复的同时给被试提供这些特征,而在另外一个条件下,被试产生了自己的 感觉特征。而在文本呈现条件下,要求被试用行为呈现的1 5 秒钟时间阅读行为描 述,并要求他们报告行为描述中音节最多的字。 实验结果表明,详细想象条件下与个体想象条件下的错误反应率没有显著差 异,而两者与文本呈现条件的错误反应率均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想象膨胀的 产生过程中,源检测理论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熟悉感归因是否起着作用还不能 断定。r 判断结果表明个体想象条件下比详细想象条件下的记忆更为形象,这也进 一步验证了源检测理论。 在论文的最后,总结了实验结果与实验设计中的创新点与不足,并对以后的 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想象膨胀;熟悉感;感知积累;错误记忆 a b s t r a c t n l i ss t u d ye x p l o r e dm ep h c n o m c n o no fi m a g i n a t i o n 砌a t i o n n l et e n l lw a sf i r s t u s e di nas t u d yb yg a r r y ,m 籼曲g ,l o & s h c 珊a i l ( 19 9 6 ) i m a g i n a t i o ni 1 1 f l a t i o nh a d p r o v i d e dan e wp a r a d i g mf o rt h ef m s em e m o r yr e s e a r c h a f t e n v a r d sm a l l yr e s e a r c h e r s h a dc o n d u c t e de x t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o nm e a u t o b i o 铲a p l l i c a lm e m o r y ,t t l er c c e tm e m o r y a sw e l la st 1 1 e s i m p l ea c t i o nm c m o r y m a i l ys c h o l a r sa t t e m p t e dt oe x p l a i nt h i sf 酊s e r n c m o r yp h e n o m e n o n v v i t hs o m e m e q r i e s s o u r c e - m o n i t o r i n gf 妇m e w o r ka n d f a r n i l i a r i t y a t 仃i b u t i o nt h e o r yw e r et w om a i nt h c o r i e s t h i sr e s e a r c hf i r s tr e o 唱a 1 1 i z e dt h er e s e a r c h e sa b o u tt h ei m a g i i l a 廿o ni n n a t i o n , t h e ne x p l o r e dt h em l eo f f a m i l i a r i 母鲫ds e n s o r ye l a b o r 撕o ni ni t n a g i m 咐o ni n a t i o 1 nt e s t1 ,ic o n t r 0 1 l e df 姗i l i a r i t ya n ds p e c i f i cc h a r a c t c r i s t i c sb yd i 肫r e n tt y p e so f i m a g i n i n ga n dd i f ! f e r e n tn u m b e r so fi m a 百n i n g t h er e s u hi n d i c a t e dt h a ta si m a g i n e d m o r et h ee r r o rr a t ew a sh i g h e r ;u n d e rt 1 1 ee l a b o r a t ec o n d i t i o n ,i tw o u i dp r o d u c eb i g g e r i m a g i n a t i o n 砌a t i o nm 姐l l l l d e rm es i m p l ec o n d i t i o n t h erj u d g m e n tr e s u l ta l s o i n d i c a t e dt h a ta i o n gw i t hr e p e a ti m a g i i l i n g ,f 酊s em e m o r yw o u i db em o r ea n dm o r c v i v i d ;i tw a sm o r ev i v i du n d e rt l l ee l a b o r a t ei m 喇n 访gt h a nu n d e rt 1 1 es i m p l e i m a g i 血n g ,t e s t e d1c o n f i n n e dt h a tm a y b et h c 胁i l i 砌t ya i l ds e n s o r ) re l a b o r a t i o nb o m p l a yar o l ei ni m a g i n a t i o ni n n a t i o n i nt e s t2 ,s e u i n gd i f i b r e n tt y p e so fi m a g 血i n gt oc o n f i mh o wt w of 如t o r si n n u e n c e i m a g j n a t i o ni n n a t i o n t y p e so fi m a g i i l i n gi n c l u d ee l a b o r a t ei m a g i n i i l g ,i n d i v i d u a l i m a g 油n ga i l dt e x tp r e s e n t u n d e r t h ee i a b o r a t c 而a g i n i n g ,w ep r 0 v i d e dt h cd e t a i l e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si n c l u d i n gt h r e es e n t e n c e sa n da s k e dp a r t i c i p a n t s t o i m a g i n ea c t i o n g a c c o r d i gm e s ed e s c r i p t i o n s ;u n d e ri n d i v i d u a li i i l a g i n i n 岛a s k e dp a r t i c i p 趾t st or e a d a c t i o n d e s c 啷n o no fo n es e n t e n c e ,t l e na d d i n gt w os e n s a t i o nd e “l s i nt h e i r i m a g i n a t i o n ;s ob o t l li n d i v i d u a l i m a 百n i n ga n dt h ee l a b o r a t ei m a g i n i n gh a dc o n t a i n e d t h e e q u a l s e n s a t i o n c h a m c t e r i s t i c s ; u n d e re 1a _ b o r a t ec o n d i t i o n s , p r o v i d e dm e s e 川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b yr c p c t m o n ,b u t 眦d e ri n d i v i d u a lc o n d i t i o n ,p a n i c i p a i l t sp r o d u c e dm e i r o 、v nc h a m c t e r i s t i c s ;u n d e rt h et e x tp r e s e l l tc o n d i t i o n ,a s kp a r t i c i p a n t s t or c a dm e a c t i o nd e s c r i p t i o nt h e nr e p o r tt h el o n g e s tw o r d t h er e s u l ti n d i c a t e dt h a t 也c r ew e r en or e m a r k a b l ed i f r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e l a b o r a t e i m a g i i l i i l ga n dt l l ei n d i v i d u a li m a g i 血n gc o n d i t i o n ,b u tc o n 仃a c t e d 谢也t h e t e x tp r c s e m , w r o n gr c a c t i o nr a t e 、c r er e m a r k a b l e 1 h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s o u r c em o 工l i t o r i n gt h r yw a s p l 吲n gt h e 们t a lr 0 1 e ,b u tw ec o u l d n tc o n f i r n lw h e t h e rm e 胁1 i l i 撕t ym i s a t t m u t i o d h a da ne 位c ti i li t t h erj u d g r n c n tr e s u nm i c a t c du n d e rt h ci n d i v i d u a li n l a g i n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t h ef a l s em e m o r yw a sm o r ev i v i dt 1 1 a n 嘶d e rt h ee l a b o r a t ei m a g i n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t h i sr e s u l th a sa l s oc o n f i r m e dm er 0 1 eo ft h es o u r c em o n i t o r i n gt h e o r yi n i m a g i n a t i o ni n f l a t i o n a tl a s t is m m a r i z e dm er e s u i t sa n dd i s c u s s e dm e1 a t e rr e s e a r c h k e yw o r d s : s o u r c e - m o i l i t o r i n g ,f 帅i l i a r i t y a t 【d b u t i o n , i n l a g i n a t i o ni n n a t i o n , f m s em e m o r y y91 1 0 圣9 装:黉攀蕤藕蒸戮 薰囊藕囊尊藕攀觏新:的声:啮 涉复诔密;西:季的:譬舞磷寒誊燎寥鹫孳豳! 誊攫权书) 学候裹得著( :乎隹磷择著客名:杨蛰美 : 。 艺面年月曰 注壹:诘在相应自勺“口内划,。 1 引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认为一些事件或者情境是我们以前见到过的:在法庭 上,当证人提供目击证词时,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错误记忆而做伪证;另 外,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由于自我暗示或者想象的作用,来访者的许多记 忆也常常是不正确的。这些现象引越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对错误记忆的研究最 早来自l9 5 9 年d e e s e 的研究范式,后来r o d i g e r 和m c d e 衄o t t 复制并扩展了d e e s e 的研究成果,形成了d e e s e - r o d i 弦r _ m c d e 吼o n ( 简称d r m ) 研究范式。后来的研 究在这个范式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了错误记忆的多种研究方法。 1 1 想象膨胀相关概念及理论 1 9 9 6 年g a 玎y ,m a n n i n g ,l o r u s 和s h e 肼a 1 1 最早提出了想象膨胀( i m a g i n a t i o n i n f l 撕o n ) 这一概念。在这个研究中,被试首先填写一份生活事件量表( l e i ) ,它 要求被试对童年发生过某些事情的自信心指数进行等级评定( 例如,在公园拣到 l o 元钱) 。几周后,被试进行想象阶段,本阶段要求被试想象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一 些事件。在想象阶段完毕后,实验一阶段的主试告诉被试把他们填写生活事件量 表的数据弄丢了,然后要求被试再一次填写生活事件量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 想象过的事件,被试认为它发生过的信心指数提高了。 g a r r v ( 1 9 9 6 ) 等提出的想象膨胀范式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与方法,随后许多研究者都运用此范式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以及简单行为记 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众多的学者试图用一些理论来解释与说明这 一一错误记忆现象,在这些理论中以源检测理论和熟悉感归因理论为代表。 1 1 1 源检测理论( s o u r c e m o n it o rii gf r a m e w o r k 简称s m f ) 源检测框架是j o h n s o n 提出的现实检测框架的延伸。j o h n s o n 等( 1 9 9 3 ) 认为错 误记忆是由于源检测失败而导致的。该理论中,“源”即记忆的来源,有内源和外 源之分。内源指记忆的事件产生于个体内部,如想象、思考或推理等引发的事件 体验;外源则是来源于个体外部世界,通过外在信息获得。源检测即判断记忆的来 源,分为三类:外源检测、内源检测和内一外源检测。源检测框架理论认为诸如知觉 1 颦节、谈舞撩俸帮语义静、辩闻静、空露豹、敷及薅清方甏瓣舔节特 芷,帮在经 历搿件时被储存在记忆中。外部事物的编码裘征具肖特别丰富的知徽信息( 艨觉特 征帮属性) 和背景信息( 诸壹蹲发生的辩闯和蛾点) 。而内部产生事件的编码剐应当包 括许多有关用于编粥此事件的认知操作信息。 源检测决策从多种资源中筛选出记忆特征的一般差异,例如,与想象事件的 记忆耱毖,知觉事份豹记忆包含更多熬知蹙、空耀、对闻、语义与烤感信惑,著 且几乎不包含认知搡作信息。也就鼹说,如柴一种记忆有大量的视览、空间细节 毽届乎投有议躲操撵,那么该记忆会镀蓑畿沟翔黉事件。悉瘫露产生黎记绽缺乡 感知信息,而包含大量的认知操作。1 因此如果对于事件的回忆缺乏形象的感知信 惠辩,藏试为这个摹彳牛不葱凑实发生静,丽蹩憨蒙产生静。出蓝可知,内源与井 源在记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如果内部表征与外部表犍相似时就会产生源检 测错误。 源检测理论 乍为解释错瀑记忆原因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吾毋究 云忆的过稳中受 到很多关注,同时还得到了许多研究结果的支持。 如b n s o n ,k o l d o 霹d e 乙e o n a 诞i s ( 1 9 ) 譬经磁究了蜻臻在漂硷溅错误中戆搏 用。在实验中,被试昕录音成看录像,其内容是两个人发表不同的观点( 如:圣 诞繁辘要成为一个麓陵靛节銎了) 。蜜验者或婪求穰试注意蠡己在瞬露这些言论眩 任何感受,溅要求被试考虑淡话者此时应悬何种感髓。结果发现,情绪自我指向 的被试对谈话内容的再认要好予或等予情绪他人指向的被试,而对予谈话信源的 辨别,则差于情绪他人指向灼被试。但是,如果要砑乏被试注意自己对谈话赣有何 感髓,而不是对谈话内容有何感受的,则情绪自我指向被试与情绪他人指向被试 没鸯显著差异。j o h 矬n 等认为,憾绪指向是否使记忆豹辨郝信源产,圭混淆,取决 于它是否减少了作为信源的麓要线索的外部事件的知觉和语义特征淡型与背景的 驳系。 p e n a i l d ( 1 9 9 6 ) 等的研究结果也可用j o h n s o n 的源检测理论来解释。p e n t l a n d ( 1 9 9 6 ) 在实验中嚣被试怒象谴稍鼙年兹事件,这楚事件可能发生遵,奄可麓没 2 有发生过。结果表明,对事件的想象,有时会使被试相信它确实发生过。 g o f r 和r o e d i g e r ( 1 9 9 8 ) 在实验中,首先要求被试做某种动作、或想象自己在 做这种动作、或只听主试描述但什么动作也不做。实验中要求被试所做的动作非 常简单,如敲击桌面、折断牙签、转动眼珠,等等。之后要求被试在想象中做一 些先前没有做过的动作。两周之后,要求被试区分某些动作是自己做过的,还是 听过的、想象做过的,结果发现,被试对实际没有做过的动作想象次数越多,就 越有可能“回忆出”自己在先前做过这个动作。 某些研究者用该理论来解释想象膨胀现象,认为被试想象虚构的事件时,产 生了各种清晰的形象,并赋予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它们的产生并不需要 多少认知操作,此时内部产生的表征( 即想象) 变得与外部表征极为相似,引起错 误记忆与真实记忆的混淆,从而导致了想象膨胀。 源检测框架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想象膨胀的一些影响因素。例如,在了解想 象膨胀产生的年龄差异时发现,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想象膨胀。这是因为儿童在 判断信息来源时更容易发生错误。另外如果对行为进行重复想象,那么想象次数 越多越容易产生错误记忆。同样根据该理论可以推知当事件多次想象或精细想象 后,会产生更多知觉细节,从而使事件具有大量的知觉背景信息,更加深了真实 记忆和错误记忆的混淆。另外简单和复杂事件的差异在于想象简单事件时缺少认 知操作信息,而想象复杂事件时会产生更多认知操作信息。多次想象简单事件只 会增加知觉背景信息,使知觉细节更加丰富生动,而认知操作信息却相当匮乏, 从而更加混淆了内外部产生的表征,提高了被试相信事件发生过的信心指数。 g o f r 和r o e d 谵e r ( 1 9 9 8 ) 发现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加错误记忆产生的概率增大。 在相似的研究中,研究者用行为类别的不同来验证源检测理论,1 1 l o m a s 和l o r u s ( 2 0 0 3 ) 的研究发现,想象熟悉行为比想象离奇行为产生更大的想象膨胀效应, 因为熟悉行为更容易发生源错误。 一些研究者还发现当缺乏特定线索时,容易发生错误记忆。例如,j o l l i l s o n , f o l e y 和l e a c h 发现当让被试想象听到同伴的声音读单词,或者让他们确实听到同 伴读单词。这两种情况下,他们在辨别单词来源时都比让他们听到同伴读单词, 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声音来想象单词情况下更为困难。h e k e l ,f r a n b l i n 和j o 1 1 1 s o n 也发现,知觉事件与想象事件相比较时,外在的知觉信息会对源检测错误有负面 影响。外在的知觉信息与想象一起作用会比想象单独作用更容易对事件产生源检 测错误。 。 近期的某些研究还提出想象膨胀可能不只创造了事件的虚构表征,而且也可 能产生了与源检测标准相匹配的表征( l i b b y ,2 0 0 3 ) 。但是b e r s t e i n 等认为产生事件 的知觉细节对于提高被试相信事件发生过的信心指数并不是必需的。任何能增加 事件熟悉感的任务都可能引发想象膨胀,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引发事件整体熟悉感 的错误归因来产生错误记忆。s h a r l a n ,g 邺r 和b e u k e 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 源检测框架理论对此难以进行解释;而且h e a p s 和n a s h ( 2 0 0 1 ) 的研究发现真实自 传体记忆和错误自传体记忆存在某些显著的差异,前者比后者的细节更丰富、情 感更强烈、形象更清晰,包括更多的事件结果信息,而根据源检测框架理论,真实 记忆和错误记忆存在这些明显差异,应该可以协助人们较好地进行源检测;另外 虽然想象能帮助个体产生有关事件的自传体记忆,但是对事件许多细节的表征能 力却有限,因此可以推测想象膨胀的产生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带着这些疑问,研 究者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理论熟悉感归因理论。他们认为想象膨胀可能主要不 是由细节记忆特征如感自细节引发的,而是因为记忆整体熟悉感的错误归因而产 生的。 1 12 熟悉感归因理论( f a m ii l a r i t y a t t r i b u t i o nt h e o r y ,简称f a t ) j a c o b y ( 1 9 8 1 ) 等提出了在某些方面与j o h n s o n 的源检测理论相似的熟悉感归 因理论。j a c o b v 认为记忆是两个因素的结合物,一是对事件加工的流畅性,另一 是将加工流畅归因于过去经验的心理定势。 杜建政,杨治良,鲁直( 1 9 9 9 ) 研究发现,被试对测验词的再认判断与使用 频率判断,在位置点估计值上存在显著相关( p 0 0 5 ) ,在盲度和模糊度上,相关 值也接近显著。这说明被试可能将记忆( 或梗概抽取造成的记忆错觉) 导致的加 4 工流畅归因于测验词的使用频率,因为这些测验词的使用频率是相同的。 j a c o b y ( 1 9 8 9 ) 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再认单词,他们在测验前先向被试短暂呈现 某些单词,以此控制单词再认的难易程度。结果被试在再认测验中将呈现过的单 词评定为更熟悉,即将加工流畅错误归因为熟悉。j a c o b y 等认为,这种流畅性可 能就是幻忆( t i t c h e n e r 提出的概念) 的原因。先前事件的经验促进了流畅性,而 人们又没有记得先前事件,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但又无明显的信 源可予归因。w h i m e s e a ,j a c o b y 和g i r 盯d ( 1 9 9 0 ) 以及w h i m e s e a ( 1 9 9 3 ) 通过控 制知觉的流畅性,同样产生了记忆错觉现象。 l i n d s a y 和k e l l e y ( 1 9 9 6 ) 的研究表明,增强流畅性可促进t m v i l l g ( 1 9 8 5 ) r k 研究范式( r e m e m b e 舳o wp a r a 酣i g m ) 的k 判断。t u l v i n g 的r k 范式在关联 效应和干扰与误导信息的影响( j a c o b y ,1 9 9 6 ) 中已经提及,在此范式中,被试首 先判断一个项目是“旧的”( 学习过的) 还是“新的”( 未学习过的) ,然后,被试 依据自己的意识水平,对“旧的”项目进行迫选判断。“记得”( r e m e m b e r ) 项目 是指那些被试可以在脑海里复现其在实验中的呈现经过的项目( 比如,被试能够 再忆出某个项目被主试读出来时是怎样一个声音) ;“知道”( k n o w ) 项目是指那些 被试认为呈现过,但不能复现其呈现经过的项目。r 判断反映了情节记忆系统的作 用,它能提取先前呈现项目的特定信息( 如记得在学习这个项目时的所思所见) , 而k 判断则更多地反映了自动的记忆过程,仅产生难以区分的熟悉感。l i n d s a y 和 k e l l e v 在他们的实验中,先让被试学习词表,然后以残词为线索进行回忆测验,所 用残词或较易补全或较难补全。他们告诉被试残词可作为回忆词表单词的线索, 要求被试报告出单词并判断自己是记得单词呈现的细节还是仅仅知道单词在词表 上呈现过。大多数学习词以残词形式出现在测验中,使被试相信残词是词表单词 可靠的提取线索。l i n d s a v 和k e l l e v 的真正兴趣在于研究被试对一小部分未在学习 阶段呈现的单词如何判断。结果发现,在未呈现单词较容易由残词线索补出的情 况下,被试往往报告这些单词是呈现过的,他们知道它们出现在词表上,但不记 得它们呈现时的细节。另外,再看r o e d i g e r 与m c d e 珊o t t ( 1 9 9 5 ) 的研究结果: 被试往往对“再认”的未呈现词作出r 判断。这个研究结果与l i n d s a y 和k e l l e y 的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测验方式和产生未呈现词的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 的。“n d s a y 和k e l l e y 的研究,利用线索极强的知觉( 数据驱动) 因素,被试再认 极为流畅,由知觉因素而产生的虚假的熟悉感可能会导致k 判断。在r o e d 幢e r 与 m c d e r n l o t t 的实验中,被试是由与其它记忆有关的概念驱动产生错误记忆,并大多 做出r 判断,而非k 判断。r o e d i g c r ( 1 9 9 6 ) 认为,由流畅的知觉因素驱动的加 工会使人产生“知道”的错觉,而由与其它记忆有关的概念驱动的材料涌进脑海 时,人们会产生“记得”的错觉。这个假设尚需进步的研究。 近几年来,熟悉感归因理论也甩来解释想象膨胀现象。g a r r y ( 1 9 9 6 ) 等根据 这一观点,提出想象或呈现事件是引发想象膨胀的主要原因,想象或呈现事件会 增加被试对事件的整体熟悉感,当要求他们评价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时,就会由 于想象过或接触过而更加熟悉它们,加工也变得更加流畅,这种加工流畅又被归 冈为过去经历,并与童年记忆联系起来,这就改变了被试的自传体记忆。g a r r y , f r 锄e 和l o 胁s ( 1 9 9 9 ) 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熟悉感归因理论。另外s h a m a l l ,g 哪r 和b e u k e 的实验也发现让被试想象某事件或单纯地将事件的描述呈现给被试,所 引发的信心膨胀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呈现同样可以产生“想象”膨胀。通过特 定的认知任务给被试呈现事件的描述,并不会产生事件的知觉细节,只会增加事 件的整体熟悉感,因此证明了熟悉感归因理论。s h 姗a i l 等认为想象和呈现均会提 高使被试对事件整体加工的流畅性,使事件更容易进入脑海,当他们再次阅读清 单中的事件时,会比较容易地加工这些信息,而当这种流畅性被作为判断事件是 否发生过的第一标准时,就引发了错误记忆。采用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解释想象膨 胀中的某些现象,例如m a n n i n 2 ( 2 0 0 0 ) 的实验发现随着后测阶段与想象阶段间隔时 间的增加,被试会出现更明显的想象膨胀。这是冈为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对于 想象所产生的细节的记忆逐渐衰减,但熟悉感并来减少,同时人们对熟悉感正确 归因的能力也逐渐减弱,从而引发更明显的想象膨胀。 综上所述,对于想象膨胀的解释,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取得主导地位,1 研究者通过实验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彼此都不能完全否定对方所坚持的理论解释。 而且我们发现许多的实验中事件的细节和整体熟悉感是交错在一起共同引发错误 记忆的。 1 2 想象膨胀研究回顾 自从g a y ( 1 9 9 6 ) 等提出的想象膨胀范式以来,许多的研究者都运用此范式 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以及简单行为记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对想象膨胀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自传体记忆来复制与验证想象膨胀 效应;第二,对简单行为的想象膨胀研究:第三,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第四, 想象膨胀的特征及其内在机制。 1 2 1 基于自传体记忆的错误记忆 想象膨胀的研究最早来源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g a “y ,m 锄i n g ,l o 劬s 和 s h e r n l a f l ( 1 9 9 6 ) 在其最初的研究中,被试首先填写一份生活事件量表( l e i ) , 它要求被试对童年发生过某些事情的自信心指数进行等级评定( 例如,在公园拣 到l o 元钱) 。几周后,被试进行想象阶段,本阶段要求被试想象生活事件量表中 的一些关键事件。在想象阶段完毕后,实验一阶段的主试告诉被试把他们填写生 活事件量表的数据弄丢了,然后要求被试再一次填写生活事件量表。实验结果表 明,对于想象过的事件,被试认为它发生过的信心指数提高了。自此以后,众多 的研究者都运用g a r r y 的研究范式对自传体记忆做了研究。 想象能够产生错误的自传体记忆,那么是否其它形式的任务也能引起错误自 传体记忆呢? d a j l i e ( 2 0 0 2 ) 等的实验中,要求被试用文字游戏形式回答一些童年事 件或者一般科学知识的问题。例如,问题可能会这样设计:“踢球,三岁,打碎 玻璃”。然后要求被试把这几个词用合乎常规的句式重新组合;一般知识问题设 计为:“世界上最快的动物是? 豹,美洲”同样要求被试重新组合词语使之符合 常规。研究结果表明:字谜游戏使被试产生了错误的自传体记忆。 m a r y 锄e ,g a r r y 和c h a r l e s 的研究发现,当要求被试想象一些童年事件后, 在回忆阶段便会对想象事件产生错误记忆,认为这些事件在童年时期发生过。这 说明想象一个事件能够改变自传体记忆,但是想象是否能够产生一个未发生的事 件呢? m a z z o m 和m e m o n ( 2 0 0 3 ) 运用了一组特殊的生活事件量表来研究想象某 个事件是否可以产生虚假记忆。在他们的实验中,一组被试想象一个常见事件同 时阅读一个从未发生事件的信息,而另一组被试想象一个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同时 接受一个常规事件的信息。一周后被试对这两个事件在童年经历过的信心指数进 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想象提高了被试认为两个事件发生过的信心指数,产生了 虚假的自传体记忆。这个研究表明想象不仅可以提高已经发生过事件的信心指数 还可以产生虚假的自传体记忆。 n o u r k o v a ,b e m t e i n 和l o f t l l s ( 2 0 0 4 ) 研究是否给一个虚幻的人物写传记可以移 植错误的自传体记忆。在实验中,他们把个体经历最后一件能够较大程度改变其 人格的事件作为分界点,依据这个标准被试就被分为主观现在组和主观过去组。 主观过去是指在最后生活事件之前发生的事件,而主观现在是指在最后生活事件 之后发生的事件。作者通过对于两组被试在给虚构人物写完自传后对于生活事件 量表的重新评定发现,只有那些成年期属于主观过去组的被试的信心指数才发生 了重大变化。这个结果说明某些年龄阶段可以更容易产生想象膨胀。 122 对简单行为的错误记忆 , g o f r 和r d e d i g e r 在1 9 9 8 年首次运用简单行为来验证想象膨胀效应。在实验中, 被试听到简单的动作陈述后( 例如,坐在一个硬币上) ,要求他们做这个动作或者 想象做这个动作。在后一个阶段,被试想象执行一系列的动作,一些是阶段一中 出现过的( 执行,想象,或者听到) ,另外一些没有在阶段一中出现。在最后阶段, 要求被试再认某个行为是否在阶段一中出现过,如果出现过,再判断这个行为执 行过,想象过或者是仅仅听到过。这个实验的主要结果为:随着阶段二中想象次 数的提高,被试错误地认为他们执行过没有出现过的行为的概率提高。g o f f 和 r o e d i g e r 发现在5 次想象后,被试错误反应的概率为1 3 。因为g o f r 和r o e d 培e r 设计了实验者确切地知道被试起初做或者没有做的实验范式,所以他们的研究最 终证实了想象能够导致错误记忆。更具体说就是,当人们想象执行某些行为时, 后来他们有时会认为确实执行过那些行为。 随后的研究者继续对于是否事件越不寻常就越容易引起记忆失真提出质疑。 p e z d e k ,f i n g e r 和h o d g e ( 1 9 9 7 ) 假设事件会依据它的可能性被联想性地灌输入记忆 中。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他们要求犹太人和天主教人对两篇记叙文,一篇文章 描述犹太人的宗教仪式,另一个描述天主教的宗教仪式。他们发现七个天主教人 错误地回忆了天主教事件,但是没有一个犹太人记错;并且三个犹太人错误的回 忆了犹太族事件,而仅仅只有一个天主教人记错。由此p e z d e k 断定越不熟悉的事 件越少地引起错误记忆,因为人们缺乏产生错误记忆必需的相关原材料或者图式。 其他人却发现不寻常的事件也能被灌输为错误记忆。在强烈的家庭成员的暗 示下,人们曾经认为他们前一天晚上住院治疗或者曾遭受凶猛动物的攻击 ( h y m a n ,h u s b a i l d ,l e h m a n ,1 9 9 9 ) 。h y m a n 发现当给被试提供相关童年事件的 描述后,他们中的2 0 认同这些事件确实发生过,并且提供了一个含有虚假信息 的事件描述。h y m a l l 和p e m l a n d ( 1 9 9 6 ) 在关于类别的一个研究中还特别运用了比喻。 使用比喻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更容易创建一个虚假事件来证实以前难辨真伪的事 件。 p e z d e k ( 1 9 9 7 ) 等认为错误记忆实验中所用的事件很多是似是而非的,因此更 容易被加工。他们认为对于错误事件的记忆来源于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因此,如 果对于一个特别事件的原图式不存在,那么如果对于此事件做出错误记忆将会柑 当困难。因为他们实验中的事件都是不真实或者不寻常的( p e z d e k ,1 9 9 7 ) ,所以 被试不大可能会产生错误记忆。例如,如果一个人没有参加过或者看到过天主教 人或者犹太人的宗教仪式,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与此相关原图式信 息。 p e z d e k ( 1 9 9 7 ) 等的结论表明离奇事件不容易发生错误记忆。另外,该研究对 离奇信息记忆的文献还说明,与普通信息相比,人们可以较好地记忆离奇的信息, 而很少发生错误记忆。事实上,很多记忆文献也例证了:当普通信息与离奇信息 同时出现时,人们往往更好地记忆离奇信息( m c d a i l i e l ,e i n s t e i n ,1 9 8 6 ;m c d a l l i e l , 9 e i n s t e i n ,d e l o s l l ,m a y ,b r a d y ,1 9 9 5 ) 。尽管当两种信息不同时出现时,这种效 应会消失;但是当把离奇信息与普通信息放在一起研究时,离奇信息都会记忆得 比较好。 d e l o s h 和m c d a l l i e l ( 1 9 9 6 ) 的研究证实了在离奇事件的想象膨胀效应中,对系 列号信息编码的提高或破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说因为离奇事件需要更多的 加工,所以当对离奇信息进行编码时,对普通事件编码的序列信息被破坏。当普 通信息与离奇信息混合呈现时,因为在_ 些情况下普通项目会紧接着离奇项目, 这将破坏次序编码,所以对于普通项目的次序信息将会降低。也就是说,由于离 奇项目受益于序列号信息与广泛的个体项目信息,所以离奇项目较之普通项目更 容易引起人们关注( h u l l t ,m c d a n i e l ,1 9 9 3 ) 。 项目信息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影响项目的精确提取。s c h a c t e r ( 1 9 9 9 ) 等发现, 当被试需要详细的图式信息来支持积极的认知决策时,他们会运用对单词的图式 编码来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他们把这种对图式的信任性作为一种独特的启发。 正如i s r a e l ( 1 9 9 7 ) 等所定义,这种独特的启发是一种后记忆操作,在回忆阶段它 帮助被试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已经学习过。当被试认为对己学项目的回忆必须伴随 明显的原材料的重现时,他们需要这样的项目来决定是否记得某个项目。如果缺 失类似的明显信息,被试将会认为他们没有学习过此测验项目。 也有人认为在离奇行为陈述时类似的启发同时起作用。被试可能会运用与行 为离奇特质编码相关的信息来对行为做出积极判断。c h a i k e n ( 1 9 8 9 ) 等认为当进 行启发加工时,人们会运用一系列的可靠信息,进行简单推理来形成判断。如果 启发是建立在行为陈述的离奇本质之上,那么对于积极再认与行为决定,离奇行 为将比普通行为产生更少的错误记忆。 1 2 3 对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研究 h a s h t r o u d i 等研究了年龄刑错误记忆的影响。这个实验通过在实验室中创设日 常生活情境,被试知觉一些情境或者想象一些情境。随后要求他们对这些情境的 不同方面加以评定( 例如:感知细节的数量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等) 。结果表明老 年被试比年轻被试对于思维与感觉有较高的记忆,并且在回忆测试中,老年被试 产生更多的思维和感觉,而年轻被试产生更多的感觉与空间信息。 h e a p ( 1 9 9 9 ) 等的实验中研究了心理意象生动性、对权威提问的感受性、被催 眠感受性及分离性等四种心理特征与想象膨胀的关联。实验结果发现,想象膨胀 与被试对权威提问者的感受性和心理意象生动性之间没有关系,而与他们的催眠 感受性和分离经验频率有关。p a d d o c k 等采用了r o t t e r 的社会学习理论( s l t ) 和 b e n j a m i n 的社会行为结构化分析模型( s a s b ) 来分析被试的人际行为,了解想象膨 胀中的个体差异,也支持了上述观点。而h o r c s l c n b e 唱( 2 0 0 0 ) 等研究了想象膨胀 与社会需要,想象能力( i m a g e r ya b i l i t y ) 和分裂等几种人格特征的相关,他们只 发现想象力较强的人在想象事件后,比想象力弱的人更易在记忆检测中出现混淆, 而另外两个因素与想象膨胀的关联不大。另外p a d d o c k 等的实验还发现学历也会 影响想象膨胀,本科学历被试比本科以下学历被试的想象膨胀更为活跃。 在对错误记忆产生的时间段的研究方面,大多数记忆混淆的研究认为童年时 期的记忆容易发生错误记忆,然而一些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遥远过去产生记忆混 淆是很容易的,对于最近经历的事件产生错误记忆也很有可能。例如g o f r 和 r o e d 追e r ( 1 9 9 8 ) 对于近期简单行为的研究发现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加错误记忆产生 的概率增大。在相似的研究中,t h o m a s 和l o f n j s ( 2 0 0 2 ) 认为重复想象行为可以产 生离奇行为的想象膨胀。而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改变事件可以起到类似g o f r 中介 : 行为和t h o m a s 重复想象行为的作用。这三个行为都可作为干扰而使近期事件发生 错误。 大多数对错误记忆中个体差异的研究都集中于稳定的人格特质,那么是否会 有特定的人群因为生活经历或者其它人格因素而更容易产生想象膨胀昵? n o u r k o v a ,b e m t c i n 和l o f h j s ( 2 0 0 4 ) 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是否个体特定时期更容易产 生错误记忆。例如,如果a 一周前搬到国外,而b 五年前搬到国外,他们对于两 年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会有区别吗? 依据l e w i n ( 1 9 3 5 ) 的理论,人类行为包含 心理过去,心理现在和心理将来。l e w i n 主张心理过去不是对过去经验的直接、稳 定的反映:但是它会随着实际心理现在和期望心理将来的转变而持续变化。依据 这个理论和情绪过去记忆的研究,他们假设当前的心理状态会改变对于过去的记 忆并对之进行加工。b e m t e i n 等的研究证实了属于主观过去的记忆更容易发生错 误,然而属于主观现在的记忆会较少的发生错误。 另外c o n 忸y 和i n b i n ( 1 9 9 3 ) 的记忆冲撞( r e m i i s c e n c e b 砌p ) ( c o n w a y ,r u b i n , 1 9 9 3 ;h o l m e s ,c o n w a y ,1 9 9 9 ;r u b i n ,s c h i k i n d ,1 9 9 7 ;r u b i l l ,r a h h a lp o o n ,一 1 9 9 8 ) 理论也认为记忆易变性不是简单的依赖客观时间。这种效应指成年人对过 去进行回忆时很多记忆是来自青年期和成年早期。也许因为这些时期的记忆得到 了完好的复述,因此它们是最可靠的。并且这些记忆对于形成人格和自我是很重 要的。基于回想冲撞记忆的完好性以及他们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他们假设青 年后期和成年早期的记忆可以混淆。在这个研究中,他们试图通过引入与主观过 去和主观现在相关的心理因素来克服记忆冲撞。他们的实验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 首先,检验为一个虚幻人物写故事是否会提高被试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