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姆,i 、易l 司 导师签哆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洚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堂撞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凇姗魏私移i 习聊擗盖苏幸 签字日期:2 0 0 7 年4 月加日 签字日期:2 0 0 7 年4 月阳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孔颖达五经正义( 以下简称正义) 所引说文与徐铉说 文解字和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以下简称大、小徐本) 进行比较,归纳整理 出正义所引说文的特点、意义、价值等。一是为说文校勘提供最基 础、最原始的材料,为其它引说文资料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更全面考察说 文的作用、影响及其价值等。二是试图通过正义对说文的引用来窥探 孔颖达的语言文字思想,同时为研究初唐时期的文字使用状况提供资料与理论参 考,以补前修时贤之不足。总之,对正义所引说文资料进行研究,既为 语言学史及文字学史研究增添些许史料与参考,又为“说文学”研究标出一个新 的亮点。 全文共由六部分组成: 一、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主旨、方法及研究的现状等。 二、正义引说文与大、小徐本比较。正义共引说文3 4 0 字次。 其中重复引用5 2 次。论文先从形式上将正义引说文分为一字引说文 一次者和一字引说文重复者,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然后再从用字和释义两个 方面对引文与大、小徐本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同时,在比较过 程中,参照其它旁证随例进行分析,或证大、小徐本之确,或订大、小徐本之误, 或明正义所引之得失。 三、正义引说文特点及孔颖达文字观。一是正义引说文特 点。主要包括用字上既“从正”又“随俗”、引文往往具有随意性、沟通经典用 字与说文用字、对所引说文内容往往进行说明、对双音节词的说明等内 容。值得一提的是,孔颖达敏锐地注意到了“连篆为文”和“复旬为释”两种体 例在说文中的运用。二是孔颖达的文字观。通过对正义引说文情况 进行分析,归纳出孔颖达的语言文字观。一是语言文字规范观,主要表现在对异 体字处理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方面。二是古文字观,主要表现在对古文字的认识、 对语言文字发展的认识以及对隶古定的说明三个方面。三是方言观,体现在引用 古书及前人说来疏通词义和结合当世方言对说文词义加以考证两个方面。四 是古今字观。五是通假观。 四、正义引说文在校勘和训诘上的意义。在校勘方面,具体体现在 引文与大、小徐本的优劣得失等方面。在训诂方面,一是依据说文疏通词义, 二是依据说文校正经文,三是依据引文匡正说文之误。 五、余论。从整体上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六、附录。引说文用例总表,分为相同者和相异者。 关键词:五经正义说文解字引文校勘训诂 分类号:h 1 1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佻t h e m eo ft h ep a p e ri s ,t os u mu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s ,v a l u e so f q u o t a t i o n so f s h u o w e ni nw u f i n g z h e n g y b b yk o n gy i n g d a ,c o m p a r i n gw i t hx ux b u a r l s 妯u o w e na n dx uk a i s 曲h o w e r o n eo f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i st h a ti tw i l lp r o v i d et h e m o s tf o u n d a t i o n a l , m o s to r i 西n a lm a t e r i a l sf o r t h ee m e n d a t i o no f 如u o w e n ,s ot h a t o t h e r sc a no b t a i nr e f e f e n c e sw h e n t h e y d os o m ea l l i e da n de o r r e l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e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i tw i l ih e l pf i i r t h e rt or e s e a r c ht h ef u n c t i o n s ,i n f l u e n c e sa n d v a l u e so f s h u o w e nr o u n d l y t h eo t h e rc o n t r i b u t i o nc o n s i s t si nt h a t ,o nt h eo n eh a n d ,w e c a np r yi n t ok o n g y i n g d a st h o u g h t so fc h a r a c t e r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i tc a no f f e rm o r e m a t e r i a l sa n dt h e o r e t i e st ot h er e s e a r c hf o rt h eb u s e 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ee a r l y1 a n g d y n a s t y a n dt h a t i tw i l lr e m e d yt h ed e f i c i e n c i e so ff o r m e rs c h o l a r s l naw o r d ,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q u o t a t i o n so fs h u o w e ni nz h e n g y i ,n o to n l ys u p e r i n d u c e sm o r eh i s t o r i c a l m a t e r i a l sa n dr e f e r e n c e st ot h el i n g u i s t i c sh i s t o r ya n d p h i l o l o g yh i s t o r y , b u ta l s om a r k s an e w b r i g h ts p o tt ot h e r e s e a r c h e s0 1 1s h u o w e n n e 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s i xd e p a r t m e n t s : n ef i r s t p a r t 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nt h ep a r t , i tw i l li n t r o d u c er e s e a r c h i n g i n t e n t i o n s ,m e t h o d s ,a c t u a l i t i e s ,a n ds oo n n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q u o t a t i o n so fs h u o w e ni nz h e n g y i a n dx ux n a n ss h u o w e na n dx uk a i ss h u o w e n z h e n g y iq u o t e ss h u o w e n3 4 0t i m e s i na l l 。a n dq u o t e s5 2t i m e sr e p e a t e d l yi na 1 1 i tw i l lb em a i n l yc o m p a r e di nt w o a s p a c t s t h eu s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a n dp a r a p h r a s i n g d u r i n gc o m p a r i n g o t h e re x a m p l e sa r e r e f e r r e dt oa n a l y s e ,e i t h e rp r o v i n gv a l i d i t i e so fx ux u a n ,ss h u o w e na n dx uk a i s 曲i l o w e n ,o rm o d i f y i n gd e f i d i e n c i e so fx ux b u a n ss h u o w e na n dx uk a i ss h u o w e n ,o r c e r t i f y i n gt h eg a i na n dl o s st h a tq u o t a t i o n so f s h u o w e ni nz h e n g y i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t oa n a l y z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q u o t a t i o n so f 曲u o w e ni n z h e n g y i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sv i e w so fk o n gy i n g d a t 1 l ep a p e rm a k e ss o m ec o n c l u s i o n s o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q u o t a t i o n sa sf o l l o w s :1 e l e g a n c ea n de a r t h l i n e s si nu s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2 l i b e r t yi nq u o t a t j o n s ;3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s n t r aa n ds h u o w e ni n u s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 ;4 e x p l a i n i n gt h ec o n t e n to f s h u o w e na n dd i s y l l a b l e k o n gy i n g d a s c h a r a c t e rv i e w si n c l u d es t a n d p o i n t sa b o u tc r i t e r i ao fc h a r a c t e r s a n c i e n tc h a r a c t e 瑙, d i a l e c t , a n c i e n ta n dc u r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s ,b o r r o w e dw o r d s ,a n ds oo n 1 r h ef o u r t hp a r ti st oe x p o u n dt h ea c a d e m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s t u d yo nt h e q o t a t i o n so fs h u o w e ni nz h e n g y i c o n s i d e r i n gi nt h ef i e l da tb o t l lc o l l a t i o na n d e x e g e t i c a ls t u d i e s f o rc o l l a t i o n ,t h ee x c e l l e n to n ec o u l db ed i s c o v e r e df r o mt h e q u o t a t i o n sa n dx ux u a n ss h u o w e na n dx uk a i ss h u o w e n f o re x e g e t i c a ls t u d i e s ,o n t h eo n eh a n d ,l e c t i o nc o u l db ec o m p r e h e n d e da n de m e n d e da c c o r d i n gt os h u o w e n o i l t h eo t h e rh a n d , ,t h ee r r o r so f s h u o w e nc o u l da l s ob er e c t i f i e d 皿ef i f t hp a r ti sa d d i t i v es t a t e m e n tt os u m m a r i z et h ep a p e ri nt h em a s sa n dp o i n t 2 山东师范大学硕t 学位论文 o u ts t u d yd i r e c t i o n t h es i x t hp a r th a sag e n e r a lf o r mo fq u o t a t i o n so fs h u o w e ni nz h e n g y iw h i c h i n c i n d e si d e n t j c a lo l l ea n dd i f f e r e n to n e k e yw o r d s :w u j i n g z h e n g y i :s h u o w e n j i e z i ;q u o t a t i o n s :c o l l a t i o n ;e x e g e t i c a ls t u d i e s b o o l s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n u m b e r :h 1 1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 第一童绪论 一、研究主旨和方法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自公元1 2 1 年问世以来,以其 博大精深在学术界一直产生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成为解释经籍的钤键,规范正 字的标准,分析六书的依据,编写字典的范例,考释古文字的阶梯,研究古韵的 资粮。影响所及,包罗了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各个方面。而现今较完整的传世本, 唯大小徐本。由于说文流传曰久,历代传抄所造成的脱误,非二徐所能一一 是正。再者,二徐在整理过程中亦不免有失误,故有悖于说文原貌之处亦在所难 免。因此,对说文的校勘成了“说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利用诸书 尤其是李阳冰刊定说文之前的古书所引用说文资料来校勘说文,无 疑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王贵元在 版本考述一文中说:“在 引用说文的资料中,最有价值者当属原本玉篇残卷其它宋以前的材 料如陆德明经典释文、文选李善注、孔颖达五经正义等也很有校勘价 值。”五经正义( 以下简称正义) 是奉敕撰修的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是儒家的法典。正义征引典籍异常广博,如考i 记楚辞淮南子尔 雅方言等,尤其是孔氏大量引用说文等字书来解经析义,使这些古老 字书原貌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给后人校勘说文等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南唐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祛妄篇中说:“自切韵、玉篇之兴,说文 之学湮废泯没。”然唐代孔颖达对说文之学却极为重视,不仅在正义中 大量征引说文来疏通文句字义,而且能运用六书理论进行文字分析,展现了 其深厚的文字训诂功底。据初步统计,该书共引用说文3 4 0 字次,其中重复 引用5 2 次,此外还引说文序4 次,足见说文在孔疏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对正义所引说文资料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具有极大的意义和 价值。一是为说文的校勘提供最基础、最原始的材料,可以为其它引说文 资料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可以更全面考察说文的作用、影响和价值。二 是窥探孔颖达的语言文字观。本文试图通过其对说文的引用,探究其文字学 思想,同时为研究初唐时期的文字使用状况提供资料和理论参考,以补前修时贤 之不足。总之,通过对正义所引说文资料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理,既可 为语言学史和文字学史的研究增添一些史料,提供一些参考,也可为“说文学” 研究标出又一个新的亮点。 本文以正义为本体,对所引说文资料进行穷尽性测查,运用文字学、 古音学、训诂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有关理论,对每一个实例做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 究相结合,尽可能地量化分析、定性处理。对引文与大、小徐本不同的条目,在 共时和历时的不同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如选择早于正义的原本玉篇残卷、 齐民要术,同时期的经典释文、史记三家注以及颜师古、贾公彦的注 疏,晚些时候的 李善注、 慧琳音义等,这些书大都早于李阳冰时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所引内容更接近于许慎说文原貌。同时还参考尔雅、方言、干禄 字书、五经文字以及后代的宋本玉篇、广韵等字词韵书。此外,前人 尤其是清人的有关研究成果也是参考的重要资料。 二、研究现状 ( 一) 对正义的研究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对正义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1 、论文方面。刘世儒的孔颖达的词类说和实词说( 训诂研究第l 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1 年版) ,石云孙孔颖达修辞理论探( 安庆师范学院 学报,1 9 8 5 年第2 期) ,马树杉论孔颖达的音义关系说( 南京师大学报,1 9 8 6 年第2 期) ,孙良明先生的孔颖达 中的语法分析( 古汉语研究,1 9 9 2 年第l 期) 、古籍译注树立语境观的重要性谈孔颖达的“文势”说( 古籍整 理研究学刊,1 9 9 2 年第5 期) 、孔颖达的语辞说( 山东师大学报,1 9 9 5 年第1 期) 、中国古代语法学在唐代的发展( 简述) 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正义”“义 疏”中的语法分析( 中国语言学报,1 9 9 5 年第6 期) 、孔颖达关于词的兼类论 述( 山东师大学报,1 9 9 8 年第l 期) ,赵小刚孔疏释词论略( 宁夏大学学报, 1 9 9 4 年第1 期) ,王绍东孔颖达在文献注释方面的成就探析( 内蒙古大学学 报,2 0 0 1 年第4 期) 等。此外,硕士论文方面有李芳圃的从 看孔 颖达考证词义的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1 9 8 2 年) ,胡保国的谈孔颖达考证词 义的方法( 延边大学,2 0 0 5 年) 等。 2 、专书方面。濮之珍的中国语言学史( 第1 8 1 1 8 3 页) 从音义关系,赵 振铎的中国语言学史( 第1 7 3 1 9 1 页) 从语法和修辞角度,孙良明的中国 古代语法学探究( 第1 7 7 2 2 2 页) 从语法角度,分别对孔颖达的语言文字思想 进行了探究。 众所周知,作为经籍整理专家,从孔子、刘歆、郑玄到孑l 颖达、朱熹、纪昀 无一不是精通小学者。孔颖达是唐朝大儒,不仅精通经学,而且精通训诂、文字、 音韵之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孔颖达语言文字思想的研究已引起了学界的 高度重视,并在训诂、语法、修辞、音韵诸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对其文 字学领域却几乎无人涉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 二) 对说文的研究 包括前人( 清及清之前的人) 和今人对说文的研究,主要指对说文 的校勘情况。 1 、前人的研究情况。说文自唐代被重视以来,经唐代李阳冰、南唐徐锴 和宋代徐铉等整理和研究,开始了说文的研究。正如周祖谟先生在唐本 与 l e t 音一文中所说:“夫说文一书,近世流传者皆为宋初徐铉 之刊定本。徐氏校订之时所取之异本必多,借皆不传。今日所可取证者,唯其弟 徐锴之说文系传而己锴书成于南唐,亦经宋人所改窜,已非其旧。不有唐 本,终难定二徐之精福美恶也。是以清代之治说文者,除校订二徐本外,犹 必上考之于唐宋类书及各书音义笺注等,以求唐本之旧,意即在此。”因此到了 5 山东师范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许多学者纷纷对大、小徐本进行考订,力图恢复许氏真本原貌。对说文 进行校勘的著作,主要有钱坫说文斟诠、王玉树说文拈字、钮树玉说文 解字校录、严可均与姚文田说文校议、严章福说文校议议、沈涛说文 古本考、田吴照 引 笺、莫友芝唐写本 说文木部笺 异等。此外,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徐承庆说文 解字注匡谬等也程度不同地对说文进行了校勘,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2 、今人的研究情况。今人在对说文本体进行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对 说文的比较研究。利用专书引用说文资料来校勘说文,这种研究前 贤偶有涉及,是当前研究说文的独特视角。专著有曾忠华 引( 说文考( 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7 0 年) 。论文主要有董憨 李善注9 1 笺( 益世报,1 9 3 7 - 3 1 2 ) 、花登正宏 所引 考 ( 人文研究,1 9 8 6 3 9 、4 ) 、钱超尘 所引 考( 研究第l 辑,1 9 9 1 年) 、 与 的校勘( 辞书研究,1 9 9 2 年第 1 期) 、党怀兴 所引唐本 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 9 9 9 年第4 期) 、冯方 原本玉篇残卷引 与二徐所异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0 0 0 年第2 期) 、陈建裕、高其良 与 管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1 期) 、冯玉 涛 三家注引 校补“大徐”( 宁夏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5 期) 等。 此外硕士论文有张文霞 李善注引 资料研究( 河北大学,2 0 0 1 年 6 月) 、杨秀恩 等五种材料引 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2 0 0 2 年4 月) 、任敏 引 略考( 河北师范大学,2 0 0 2 年4 月) 等, 这些论文( 专著) 利用各种古书引用说文资料与大、小徐本互勘,都在不同 程度上为恢复说文原貌提供了语料储备。 至于正义引说文研究论文仅见到一篇,即马萃泽 引 资料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5 期) ,开创了对正义引说 文研究的先河。但该文只是简单列举条目( 共2 8 条) ,与大徐本进行粗略对比, 并没有展开分析。最令人遗憾的是,该文所辑录的正义引说文资料皆取 自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标点本( 按,对所引说文内容标点错误较多, 此问题另撰文进行讨论) ,所引字形、字义和原书有一定出入( 如“胄”字条) , 甚至引大徐本说文也出现错误( 如“毋”字条释义多“象”字,直接导致结 论错误) ,以至得出的结论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对正义引说文进行 全面研究,尤显重要。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正义引说文与大、小徐本比较 正义共引说文3 4 0 字次,其中重复引用5 2 次( 按,“胄”字虽重复 引用4 次,但是作为两个形似字分别统计的) 。这里,将其训释内容分别从用字 和释义上与大、小徐本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参照其它旁证随例进行分析。 或证大、小徐本之确,或订大、小徐本之误,或明正义所引之得失。需要说 明的是,为了行文方便,徐铉说文解字简称大徐本,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简称小徐本;尚书正义简称尚书,其它四经同。引文原则上采取现行简化 字,但对涉及需要进行比较的文字或古用字等则保持古书原样。另外,为便于查 阅,特在行文中标明引文出处、页码。 第一节正义引说文用字与大、小徐本比较 正义所引说文的3 0 0 多条中,有的字仅引用一次,有的则是多次重 复引用。这里,我们先从形式上将正义引说文分为一字引说文一次 者和一字引说文重复者,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然后再从用字上进一步比较, 具体分析其异同。需要说明的是,正义引说文用字包括被释字和训释字 被释字指被解释的字,也就是字头;训释字包括训释语中的所有用字。本节将主 要对引文和大、小徐本在训释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被释字和训释字的 同异进行比较。 一、一字引说文一次者 主要分为被释字和训释字皆同、训释字相同而被释字不同、被释字相同而训 释字不同、被释字和训释字皆不同、引文与一徐本相同与一徐本相异五类。 ( 一) 被释字和训释字皆同 这指引文和大、小徐本在训释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被释字和训释字也相同。这 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引文和大、小徐本训释内容全部相同 这种情况指引文和大、小徐本释义、释形、释音等皆相同,例子有 、娠、 歌、盥等。如: 说文云:i - - ,受物之器。象形也。凡 之属皆从亡。( 尚书夏书禹贡 1 4 9 ) 大徐本: ,受物之器。象形。凡 之属皆从 。 小徐本: ,受物之器。象形也。凡 之属皆从 。 娠 说文云:娠,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 左传昭公元年2 0 2 3 ) 大徐本:娠,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 小徐本:娠,女妊身动也。从女,辰声。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引文和大、小徐本释义内容全部相同 这类情况较多,约占引文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如: 钲 说文云: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 诗,j 、雅采芑4 2 6 ) 大徐本: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 小徐本: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 桓 - , 案说文:桓,亭邮表也。( 礼记檀弓下1 3 1 1 ) 大徐本:桓,亭邮表也。 小徐本:桓,亭邮表也。 3 、引文和大、小徐本一条释义内容相同 这种情况指大、小徐本有两条或两条以上释义,引文只引其中一条。例子有 镩、弧、醒、剀、跳、钱、倪、i 等。如: 镩 说文云:镩,田器也。( 诗大雅臣工5 9 1 ) 大徐本:镩,铸鳞也,钟上横木上金华也。一日田器也。 小徐本:铸,镩鳞也,钟上横木上金华也。一日田器也。 弧 说文云:弧,木弓也。( 左传昭公四年2 0 3 4 ) 大徐本:弧,木弓也。从弓瓜声。一日往体寡,来体多曰弧。 小徐本:弧,木弓也。从弓瓜声。一日往体寡,来体多日弧。 4 引文和大、小徐本释义内容部分相同 这种情况指引文只节引大、小徐本释义部分内容。例子有瑜、叔、绮、麒、 轩、翠、被、珩、委黍等。如: 瑜 说文又云:瑜,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2 1 3 9 ) 大徐本:瑜,瑾瑜,美玉也。 小徐本:瑜,瑾瑜,美玉也。 叔 说文云:叔,拾也。( 诗豳风七月3 9 1 ) 大徐本:叔,拾也。汝南名收芎为叔。 小徐本:叔,拾也。汝南名收芎为叔。 ( 二) 训释字相同而被释字不同 这指引文与大、小徐本释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被释字存在差异,表现为异 体、古今或通假关系,例子有渔、瑟、笛、耐、陶、逵、贤、孽、秆、颁、酰、 龙、隼、羁、堞、耐、腆睁岛等。如: 渔 说文云:渔,捕鱼也。( 左传隐公五年1 7 2 6 ) 8 山东师范丈学碗士学位论文 大徐本:濡,捕鱼也。渔,篆文灞从鱼。 小徐本:瀛,捕鱼也。渔,篆文涤从鱼。 瑟 说文云:“瑟者,玉英华相带如瑟弦。”( 诗大雅旱麓5 1 5 ) 大徐本:瑷,玉英华相带如瑟弦。 小徐本:琢,玉英华相带如瑟弦。 按,大、小徐本:“瑟,庖牺所作弦乐也。”经典释文( 以下简称释文) : “瑟,又作瑶。”可见,“瑟”和“瑶”是同音同义的异体字。1 1 1 9 1 笛 说文云:笛,饭牛筐也。( 左传隐公三年1 7 2 3 ) 大徐本:篡,饮牛筐也。方日筐,圜日蘼。 小徐本:藤,饮牛筐也。方日筐,圜日傣。 按,毛传:“方日筐,员日笛;无足日釜,有足曰镝。”又诗召南采粮 传作“圆日笛”。宋本玉篇( 以下简称玉篇) :“蘼,养蚕器也,又猷牛筐也。 亦作笛。”又:“篼,饲马器也。”广韵:“潦,饮牛筐。”类篇:“壤,说文 饭牛筐也。方日筐,圜日藤。”古今韵会举要( 以下简称举要) :“笛, 或作藤,说文饭牛筐也,方言方日筐,圜日傣,亦作篷。”段注( 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藤,食牛匡也。食各本作饮,误。韵会作。饭。 簇,匡之圆者,饭牛用之。今字通作笛。许藤与笛别。”可见,藤、 笛音义同,另,筐藤和镝釜相对成文,足证二者实为异体。此外,原本玉篇残 卷( 下简称原玉) :“饭,说文。食也,谓食饭也。”五经文字:“队, 今经典通以食字为之。”饮、饭二字因形似而误。 耐 按说文云:耐者,须也。( 礼记礼运1 4 2 2 ) 大徐本: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假借为语助。 小徐本:而,颊毛也。象毛之形。 按,玉篇:“形,颊须也。又兽多毛。”段注认为,正义所引“耐” 字即“而”字,且认为“而”应为“须也”。刘又辛认为:“有的字假借为他字, 于是又加形旁以表本义,只是后造的字又产生了新义。如而字本象颊毛形, 后因假借为虚词,于是造加形字i 髟以表颊毛。秦汉有去须毛的刑罚,也称形, 是一种引申义。又别出耐、酬两个异体,专表耐刑。但耐又引申而为 忍耐义。于是而、耐、硎三字各有所司。”1 2 1 9 5 刘先生对这几字之问关 系分析是正确的。可见,而、耐为古今字关系。 陶 说文云:陶,瓦器灶也。( 诗大雅绵5 1 0 ) 大徐本:匀,瓦器也。 小徐本:勾,瓦器也。 按,大、小徐本:“陶,再成丘也,在济阴。”玉篇:“匀,作瓦器也。今 9 山东师范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作陶。陶,丘再成也。又陶甄,亦作匀。”广雅:“匐,烹也。”匀即窘的古字。 大徐本:“烹,烧瓦灶也。”烹即今之窑字。訇本与窘同音,陶亦音遥。清钱坫说: “匐,此陶冶义。”( 参陆宗达说文简论,1 6 1 页) 史记屿b 阳传索隐云:“韦 昭日陶,烧瓦之灶。”段注依玉篇改作“作瓦器也”。薛传均( 说文 答阔,疏证卷四:“段氏玉裁云訇盏古今字,陶再成丘也,另一义。按,玉篇 云勾今作陶,集韵云匀通作陶,尤能定其本字。”沈涛亦认为,正义 用诗字作“陶”,乃通假字。此例在此作古今字来讨论,主要考虑“匀”、“陶” 具有形、义相承关系。1 3 j 逵 说文云:逵,小羊也。从羊,大声。( 诗大雅生民5 2 9 ) 大徐本:牵,小羊也。从羊,大声。 小徐本:牵,小羊也。从羊,大声。 按,大、小徐本:“逵,行不相遇。从是,牵声。”徐锴按:“诗日诞弥 厥月,先生如牵。牵,羊小羔也。”毛传:“逵,生也。”郑笺:“羊子也。”释 文引:“小羊也。”阮元按:“逵当作牵,此引牵而不云字异音义同者,省 耳,不知者乃改之。”1 4 1 5 3 2 贤 。 说文云:贤,坚也。( 诗大雅卷阿5 4 5 ) 大徐本:取,坚也。古文以为贤字。 小徐本:取,坚也。古文以为取字。 按,玉篇、广韵皆云“贤,取古文”。王筠认为:“取”古文假借为“贤”。 杨树达亦认为:“据此知取乃坚之初文。人坚则贤,故即以取为贤,后乃加形旁 之贝为贤字耳。”【5 p 3 另,小徐本“古文以为取字”中“取”为“贤”字之误。 孽 说文云:衣服歌谣草木之怪为妖,禽兽虫蝗之怪为孽。( 礼记中庸 1 6 3 2 ) 大徐本:蟹,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之袄,禽兽虫蝗之怪谓之蟹。 小徐本:鳖,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之族,禽兽虫蝗之怪谓之蟹。 按,礼记中庸释文:“妖,说文作秩,云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 之弦。”孽,说文作蟹,云禽兽虫蝗之怪谓之鹜。”又,左传昭公二 十六年释文:“妖,本又作祆。说文云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之妖。”原 玉:“靛,字书亦袄字也。袄,灾也,地反物为袄。”玉篇:“妖,媚 也。嫉同上。”又:“袄,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袄。说文作族。”大、小徐本: “姣,巧也,一日女子笑完。从女芙声。”段注:“俗省作妖。”又:“地反物为 乖芙也。从示关声。”段注:“省作袄,经传通作妖。”干禄字书平声卷:“妖 袄,上妖冶,下袄祥,今亦用上字。”六书故“妖,匏冶也。古通作天, 别作女* 袄袄袄。”五经文字“蟹孽,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变作孽,此为庶 孽之孽,经典亦通用为妖孽字。”可见,妖、孽为时用字。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被释字相同而训释字不同 这指引文与大、小徐本释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训释字存在差异,具体表现 为异体、古今、通假或别字关系,例子有濯、娼、涤、桴、睨、轨、孕、捣、麟、 疥、籍、汰、弹、械、荤、厨、矮、亥等。如: 濯 说文云:濯,浣也。( 诗大雅洞酌5 4 4 ) 大徐本:濯,瀚也。 小徐本:濯,瀚也。 按,大徐本:“瀚,濯衣垢也。或从完。”小徐本:“瀚,濯衣垢也。臣锴日 薄拿音浣。浣,今游从完。”字林:“游浣同。”玉篇:“濯,湃濯;薄 ,濯也; 浣同上;瀚,说文浣。”干禄字书去声卷:“浣游,上通下正。” 娼 说文云:娼,夫炻妇。( 礼记大学1 6 7 7 ) 大徐本:娼,夫妒妇也。 小徐本:娼,夫妒妇也。 按,字林:“妒炻同。”干禄字书去声卷:“妒妊,上通下正。”五经文 字:“;f 石,丁故反,作妒者非。”又:“娼,音冒,夫娟也,经典多作冒。”篆隶 万象名义:“如,丹故反,夫炻妇也。” 6 1 2 7 1 涤 说文云:涤,洗也。( 诗大雅洞酌5 4 4 ) 大徐本:涤,洒也。 小徐本:涤,洒也。 按,干禄字书上声卷:“洒洗并正,上亦姑洗字,下亦洒扫字。”原玉: “说文涤,洒也。广雅涤,洗也。”又“洒”下云:“今并为洗字,说 文古文以此为洒扫之洒字。”广韵:“涤,洗也,除也,净也。洗,洗浴。 洒上同。”大徐本:“洒,涤也。古文为洒扫字。洗,洒足也。”小徐本:“洒,涤 也。古文以为洒扫字。”玉篇:“涤,洗也。洗,今以为洒字。洒,濯也,深也, 涤也,今为洗。”段注:“下文云:沫,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 洒足也。今人假洗为洒,非古字。”说文古本考( 以下简称古本考) 云:“古 洗洒二字相通,说文正字则洒为洒涤字,洗为洒足字。他书所引每假洗为洒。” 可见,唐人、宋人、清人对洗、洒二字关系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我们认为,“洗” 本是洗脚。后来取代“洒”字。可用于物或人。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 洗爵奠野。”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洗、洒皆为心母 文部,音同。可见,唐时在“洗涤”义上被看作异体字是可以说得通的。 棵 说文云:棒,祷也。( 诗秦风无衣3 7 4 ) 大徐本:棒,绔也。 小徐本:褥,绔。 1 l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按,方言;“大祷谓之倒顿,小祷谓之被 7 ,楚通语也。”汉书司马相如 传上注:。绔,古祷字。”可见,在汉唐时“祷”为时用字。另,左传昭公二 十五年释文:“祷,说文作绔。”玉篇:“诨,祷也。祷,胫布也,亦 作绔。”广韵:“绔,说文日胫衣也。祷上同。”大、小徐本:“绔,胫衣 也。”说文解字篆韵谱:“绔,俗作祷。”今按,师古言古今字,实为古今异体 字。正如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论一书中所说:“古今字的古今是相对的, 由于新的今字的出现,前一个时代的今字变成古字的情况,是常见的。例如,上 引司马相如传颜注把绔和祷看作古今字。裤字通行后,祷也 成了古字( 裤字不见于康熙字典,大概出现地很晚) 。”同时又认为:“绔、 祷、裤是一字异体。”【7 】2 6 1 睨 说文云:睨,邪视也。( 左传哀公十四年2 1 7 2 ) 大徐本:睨,袤视也。 小徐本:睨,衰视也。 按,字林:“袤邪同。”五经文字云:“衰,经典多借邪字。”文选思 玄赋注引:“睨,邪视也。” 轨 说文云:轨,车辙也。( 诗邶风匏有苦叶3 0 3 ) 大徐本:轨,车徼也。从车,九声。 小徐本:轨,车徼也。从车,九声。 按,据正义上下文用字及释文引“从车,九声”改引文“孰”为“轨”, 下释文引字同。释文:“说文云轨,车辙也,从车,九声。”于禄 字书以“轨”为正字,“轨”为通字。五经文字:“轨,从八九之九,作孰非。” 字林:“辙,车辙。”原玉:“孰,说文车辙也,从( 车) 九声也。辙, 左氏传视其辙乱,杜预日车迹也。”可见“孰”为手写俗字。大徐本: “辙( 新附字) ,车迹也。从车,徼省声。本通用徼,后人所加。徼,通也。”徐 锴日:“古车徼从车也。”广韵:“轨,法也,车迹也。说文车辙也”段 注“徽”下云“古有徽无辙”。另,史记陈丞帽世家:“以弊席为门,然门外 多有长者车辙。”索隐:“一作轨。按:言长者所乘安车,与载运之车轨辙或别。” 汉书贾谊传:“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师古日:“车迹日辙。” 可见,汉时在“车辙”义上已通用“辙”字。 孕 说文云:孕,侯子也。( 左传僖公十七年1 8 0 9 ) 大徐本:孕,裹子也。 小徐本:孕,裹予也。 按,大、小徐本:“裹,袖也。一日藏也。裹,侠也。一日橐。傻,念思也。” “裹”“裹”义近而相通。“裹”是怀抱之“馕”的本字。大、小徐本:“褒,襄 也。”“襄褒”即“馕抱”。老子第十七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马王堆帛书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甲、乙本“馕”皆作“裹”( 转引裘锡圭文字学概论,2 4 6 页) 。字林:“裹 侯同。”干禄字书以“馕”为正字。左传僖公十七年王弼注:“馕子日孕。” 国语鲁语上韦昭注:“孕,傻子也。”文选思玄赋注:“孕,傻子也。”玉 篇:“妊,妊身馕孕也。”广韵:“孕,傻孕也。”可见,汉魏以后“馕”为时 用字。 捣 说文云:捣,手椎。一日筑也。( 诗小雅,j 、弁4 5 2 ) 大徐本:捣,手推也。一日筑也。 小徐本:捣,手推也。一日筑也。 按,玉篇:“捣,说文云手椎也。一日筑也。”六书统、六书正 讹皆作“手椎也”。六书故、集韵引:“手推也,一日筑也。”可见,“于” 和“木”因形似古人常相混,“推”可能为“椎”的误写。段注“椎”下云“按 方言椎字今本多误从手作推一,亦可证“推”可能为“椎”的误写。 另,大、小徐本:“椎,击也。推,排也。排,挤也。”椎,定母微部。推,透母 微部。足证音近义通形似而误。 麟 说文云:麟,大牝鹿也。从鹿,舜声。( 左传哀公十四年2 1 7 2 ) 大徐本:麟,大牝鹿也。从鹿,券声。 小徐本:麟,大牡鹿也。从鹿,舜声。 按,大、小徐本:“摩,牝麒也。”五经文字:“唐,牝麒也,经典皆作麟, 唯尔雅作此磨字。”徐锴亦按“书传多以为麒唐字讹变,古或假借也”。古 本考云“张揖上林赋注日雄日麒,雌日麟,亦可证“辚”为“牝鹿”, 小徐本“牡”字为“牝”之讹字。 ( 四) 被训释字和训释字皆不同 这指引文与大、小徐本释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被训释字和训释字皆存在差 异。此种情况仅有格、鹑两例。如: 鞲 说文又云:耪,车轴端也。( 诗邶风匏有苦叶3 0 3 ) 大徐本:害,车轴贵也。軎或从彗。 小徐本:軎,车轴岢也。軎或从彗。 按,五经文字:“軎鹈二同,车轴之端,象軎。”玉篇:“鞲,车轴头, 軎同上。岢,说文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生根也。广雅云 滞,末也,小也。今为端。”广韵:“軎,说文车轴斋也。从车,象形。 辖上同。”汉书艺文志:“言感物造岢,材知深美”,颜注:“嵩,古端字也。” 可见,軎、格异体,岢、端古今字。 鹑 说文云:鹑,鹏也。( 诗小雅四月4 6 3 ) 大徐本:缴,雕也。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徐本:墩,鹃也。 按,毛传:“鹑,膊也。”正义:“从敦而为声,字异于鹑也。”释文:“鹑, 徒丸反,字或作麓。”可证鹑与墩、鹭异体,但与鹌鹁之鹑为同形字。另,五经 文字:“雕,鸟名,与鹛同,经典或借用为雕饰字。”大、小徐本:“雕,墩也。 籀文雕从鸟。”可见,雕与鹏异体,但与雕饰之雕为同形字。 五、引文与一徐本用字相同而与一徐本相异 这种情况指引文与大、小徐本释义相同,但与大徐本或小徐本用字不同。此 类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小徐本训释字不同。例子有窕、匕支、旖等。如: 窕 说文云:窕,深肆极也。(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2 0 9 7 ) 大徐本:窕,深肆极也。 小徐本:窕,滚肆极也。 按,五经文字:“淡深,上说文,下经典相承隶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