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止血药.ppt_第1页
中药学止血药.ppt_第2页
中药学止血药.ppt_第3页
中药学止血药.ppt_第4页
中药学止血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止血药,一、含义:凡以制止人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止血药。具有加速凝血过程。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出血证多与心、肝、脾的病变有关故止血药多归心、肝、脾三经。,二、作用: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止血药分类止血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制止人体内外出血证。部分药物还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三、适应证:人体内外出血病证咯、咳、衄、吐、尿、便、痔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部分药物还可用于瘀血阻滞病证。四、配伍应用:出血是某些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出血证变化多端,原因不一,止血药的止血机制亦各不相同。“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找出血的原因,以标本兼治。,1、血热妄行(选凉血止血药)配清热泻火、凉血药;2、阴虚阳亢配滋阴降火、潜阳药;3、气不摄血配补脾益气药;4、瘀血阻滞(选化瘀止血药)配活血化瘀药;5、虚寒出血(选温经、收敛止血药)配益气健脾、助阳药;6、若大出血时急投大补元气药。、根据“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的用药经验,对于下部出血配伍升举之品,上部出血配伍降气之品。,五、使用注意:1、除大量出血应急救止血外注意有无瘀血,若瘀血未尽适配活血药“止血不留瘀”;2、凉血止血药易凉遏恋邪留瘀对出血兼有瘀血者不宜单用;收敛止血药3、传统经验认为,止血药炒炭用,止血效果好。(多数炒炭后苦涩),第一节凉血止血药,1、特点:药性寒凉,入血分。2、作用:清血分之热而止血。3、适应证: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联系清热凉血药,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及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根。,小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应用:1、血热出血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疗尿血、血淋。2、热毒痈肿,大蓟,为菊科植物蓟地上部分或根。,比较大蓟、小蓟大蓟尤宜吐衄血、崩漏散瘀消痈力佳凉血止血出血证散瘀消痈热毒痈肿降血压高血压尤宜尿血、血淋小蓟兼利尿,白茅根,为禾木科植物白茅的根茎。,治热毒痈肿兼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尤宜下部出血治高血压尿血、血淋治热淋、水肿、黄疸白茅根兼清热利尿治肺热咳喘,胃热呕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地榆尤宜下部出血兼解毒敛疮为治烫伤要药便血、痔血槐花兼清肝明目、降血压治目赤、高血压,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侧柏叶,又能收敛止血治多种出血尤以血热为宜兼化痰止咳(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证)生发乌发(脱发,须发早白),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及根茎。,苎麻根治多种出血证兼安胎,清热解毒治胎热不安治热毒痈肿(多外用),第二节化瘀止血药,1、作用:止血又化瘀,消散血瘀而止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2、适应证:(1)治多种出血证对出血兼瘀滞者尤宜。(2)治血瘀阻滞病证。,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三七为止血要药广泛用于人体内外出血证、瘀血证活血止痛为伤科要药“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此外,本品具有补虚强壮的作用。重视现代研究报道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1.5g。,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的干燥花粉。,蒲黄,又能收敛止血出血之证属寒属热,有无瘀血均可用之兼利尿(治血淋尿血)化瘀(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疼痛,心腹疼痛等),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茜草,又能凉血止血尤宜血热夹瘀的出血证兼通经,行淤滞,治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血瘀经络闭阻之证,为妇科调经要药。,第三节收敛止血药,1、特点:味涩(或为炭类,或质粘)收敛。2、作用:收敛止血3、适应证:广泛用于多种出血证出血无瘀者。如虚寒性、热性出血。4、注意:出血兼瘀滞者不宜,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白及,质粘而涩,为收敛止血要药治内外诸出血证尤宜肺胃出血兼消肿生肌治痈肿、烫伤、肛裂、手足皲裂等,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全草。,仙鹤草出血无论寒热均可用兼止痢杀虫,截疟,补虚。治泻痢、痢疾;疟疾寒热;滴虫性阴道炎;脱力劳伤。,棕榈炭,榈科:棕榈叶鞘纤维(叶柄基底部棕毛)煅炭用,血余炭,发制成的炭化物焖煅成炭用,棕榈炭尤宜崩漏(泻痢、带下)“炒炭存性”血余炭兼化瘀利尿(小便不利),第四节温经止血药,1、特点:药性温热以散寒2、作用:温经止血3、适应证:脾不统血,冲脉失固虚寒性出血崩漏,月经过多,便血等,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艾叶,长于温经脉,止崩带,理气血,暧子宫,散寒湿重在散寒调经安胎为妇科调经要药尤宜崩漏,月经过多配当归、阿胶(胶艾汤)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配香附、肉桂胎漏下血,胎动不安配杜仲、续断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等,能温气血,通经络。,炮姜,姜科:姜根茎的炮制品砂烫至鼓起,或炒炭,炮姜,对脾胃虚寒,脾不统血者为首选要药又能温中止痛治吐、便血,崩漏单用或配用治虚寒腹痛、腹泻配当归、川芎,生姜长于散表寒,为呕家之圣药,走而不守;干姜偏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至药,能走能守;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守而不走。,灶心土,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灶心土,用法:布包先煎或60120g煎汤代水长于温中止血尤宜吐血、便血又能止呕、止泻。治吐血、便血配地黄、阿胶(黄土汤)治虚寒呕吐配半夏、生姜治脾虚久泻配白术、肉豆蔻,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