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 质。完美主义可能引起个体的不良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完美主义与焦虑、抑郁、 强迫症以及厌食症都有密切的联系。探明完美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 和扩展人们对完美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于相关心理疾病的治疗、改善和提高个 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完美主义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提出 了多种完美主义的发展模型,试图揭示完美主义如何产生、发展以及如何对个体产生 影响。这些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完美主义各种可能的产生原因,但是还没有 得到广泛的证据支持。在影响完美主义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 注。但是人们对家庭因素对完美主义的影响了解还不多,特别是在父母教养方式及个 体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5 3 8 名大学生为 被试,使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 m p s f )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 m b u ) 和家庭功 能量表( f a d ) 为测量工具对大学生完美主义进行测量,探讨了大学生的完美主义特 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进行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完美主义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显著。在具体维度上,男生在 完美主义总分、担心出错、个人标准、父母要求维度上得分高于女生,在条理性维度 上得分低于女生,两者在父母要求维度上差异显著;大三在完美主义总分及所有维度 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其他年级间差异不显著。 第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完美主义及各维度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 对完美主义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完美主义适应性维度有 正向的影响,对非适应性维度有负向的影响;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完美主义非适应 性维度有正向的影响,对适应性维度有负向的影响。 第三,家庭功能各维度与与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家庭功能各维 度与完美主义总分和非适应性维度担心出错、父母要求显著正相关,与适应性维度个 人标准、条理性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各维度对完美主义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家庭功能对完美主义总分和非适应性维度担心出错、父母要求有正向影响,对适应性 维度个人标准、条理性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 济南大学硕i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i sa p e r s o n a l i t yt r a i t so fs e t t i n gp e r f e c ts t a n d a r di nw o r ka c c o m p a n y i n g w i t l le x c e s sc r i t i c i s mi ns e l f - e s t i m a t e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c a nc a u s ed y s f u n c t i o n a lp r o b l e m s b o t hi np h y 7 s i c a la n dm e n t a la r e a ss u c ha sa n x i e t y , d e p r e s s i o n ,o b s e s s i v e - c o m p u l s i v e d i s o r d e ra n de a t i n gd i s o r d e r s oi ti si m p o r t a n tt om a k ei tc l e a rt h a th o w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 o r i g i n a t e sa n dd e v e l o p s t h i sc o u l dn o to n l yd e e p e no u rk n o w l e d g ea b o u ta r e a so f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b u ta l s oh e l p e du st oi n t e r p r e t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r e a st oi m p r o v el e v e l so f p e o p l e sh e a l t h i ng e n e r a l ,r e s e a r c h e sf i n dt h a tf a m i l ye s p e c i a l l y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 p a r e n t i n gs t y l e s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c o u r s eo fh o w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o c c u r s s o m e m o d e l sa r ei m p o s e dt r y i n gt oe x p l a i nh o w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h a p p e n sw h i c hc o n t r i b u t el a r g e l y 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t h e o r y t h e s em o d e l se x p l a i n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i n d i f f e r e n td i r e c t i o n s ,h o w e v e r ,t h e ys t i l lr e m a i nt ob ew e l lt e s t i f i e di nt h es t u d i e so ff u t u r e s i no r d e rt om a k ei tc l e a rh o wt h e s em o d e l sw o r ki np r a c t i c e ,5 3 8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a r e s e l e c t e dt ob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t h i sr e s e a r c h 、 ,i lt h er e v i s e dv i s i o no ff r o s t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s c a l e ( m p s - f ) ,e m b ua n df a da st h em e a s u r i n gt o o l s t h i sr e s e a r c ht r i e st od i s c u s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a r e n t i n gs t y l e ,f a m i l yf u n c t i o na n d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a s w e l la sd i f f e r e n c e so f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i n g e n d e ra n dg r a d e s m a i n c o n c l u s i o n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a r eg o ta sb e l o w :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t h e r ei s1 1 0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i ng e n d e rb u ti ng r a d e t h e m a l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g o th i g h e rs c o r et h a nf e m a l es t u d e n tn o to n l yi nt h et o t a ls c o r eb u t a l s oi nc o n c e mo v e rm i s t a k e s ,p e r s o n a ls t a n d a r da n dp a r e n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m a l es t u d e n t sg o tl o w e rs c o r et h a nf e m a l eo n e si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e r e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i np a r e n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b e t w e e n m a l ea n df e m a l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t h e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i ng r a d e3g o th i 曲s c o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t h a no n e si ng r a d e1o nb o t ht h et o t a ls c o r e a n dt h ef o u r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 f h o w e v e r , o t h e r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g r a d e s w e r en o tf o t m d a l lt h ef a c t o r so fe m b ua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c o r r e l a t e d 、析t l lb o t ht h et o t ms c o r ea n dt h e f o u r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 f m e a n w h i l e ,w ef i n dt h a tt h ef a c t o r so fe m b uc a np r e d i c t 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ft os o m ee x t e n t f a c t o r sr e p r e s e n t i n gg o o dm a n n e r so fp a r e n t i n g s t ) ,l e c a l lh a v e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 so n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 fr e p r e s e n t i n gn o r m a l i i i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芰主义的影响研究 p e f f e e t i o n i s t i cb e h a v i o r sa sw e l l 嬲h a v i n gn e g a t i v ee f f e c t so n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f r e p r e s e n t i n gd y s f u n c t i o n a lp e r f e c t i o n i s t i cb e h a v i o r s c o n v e r s e l y ,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 f a c t o r sr e p r e s e n t i n gb a dm a n n e r so fp a r e n t i n gs t y l ec a nh a v en e g a t i v ee f f e c t so nt h e 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 fr e p r e s e n t i n gn o r m a lp e r f e c t i o n i s t i cb e h a v i o r s 嬲w e l l 勰h a v i n g 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 so n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 fr e p r e s e n t i n gd y s f u n c t i o n a lp e r f e c t i o n i s t i c b e h a v i o r s a l l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f a da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c o r r e l a t e d 、析t 1 1t h et o t a ls c o r ea n dt h ef o u r d i m e n s i o n so fm f s - f f u r t h e ra n a l y s i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f a d sd i m e n s i o n si s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e d 、析t l lt h et o t a ls c o r eo fm p s - fa n dn e u r o t i c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d i m e n s i o n ss u c ha s c o n c e r no v e rm i s t a k e sa n dp a r e n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n e g a t i v ec o r r e l a t e dw i mt h en o r m a l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d i m e n s i o n ss u c ha sp e r s o n a ls t a n d a r d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f a m i l yf u n c t i o nc a n p r e d i c t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a n a l y s i s t h a ti st os a y , f a m i l y f u n c t i o nc a l lh a v ea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o nb o t ht h et o t a ls c o r ea n dc o n c e r no v e rm i s t a k e sa s w e l la st h ep a r e n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d i m e n s i o n so fm p s f m e a n w h i l e ,f a m i l yf u n c t i o nc a n h a v ean e g a t i v ee f f e c to nt h ep e r s o n a ls t a n d a r d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d i m e n s i o n sr e p r e s e n t i n g n o r m a l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 k e y w o r d s :t h e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 ;p a r e n t i n gs t y l e ;f a m i l yf u n c t i o n i v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塞盛 日期:兰竺墨:! 笪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济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鉴;本人授权济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塞霍导师签名: 墅坠塑墼日期:2 墼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 特质。完美主义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 0 世纪5 0 年代,研究者最初认为追求完美是人 类最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是促使人类不断发展自身以更好适应环境的内部动 力。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开始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 题。随着完美主义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完美主义与很多精神症状相互关联,比 如完美主义是导致强迫症的一个重要因子,同时完美主义也与进食障碍有一定联 系;此外,完美主义还可能使个体产生抑郁,自杀念头等心理问题一 目前,随着完美主义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长 期以来,有关完美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十分 有限,研究者只是提出了很多种发展模型来试图解释完美主义的形成过程,相关的 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研究者发现,完美主义是在大、中学生中,尤其是资质优异的学生中普遍存在 的心理现象。大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 业、感情、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诸多问题,这些压力和外在要求都可能会导致大 学生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完美主义并引发各种心理疾病。所以,探明大学生 完美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于消除由完美主义引发的心理问题,促进 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试图从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功能 的角度出发,对完美主义的发展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揭示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功能 在完美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对个体所起的作用。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综述弟一早义陬综尬 1 1完美主义的界定与结构 1 1 1完美主义的界定 早期的完美主义是新精神分析学家描述神经症状时使用的概念。最早对完美主 义进行论述的心理学家当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h o m e y ( 1 9 5 0 ) 【l 】。她认为 完美主义是神经症的一个亚型,并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过份的井然有序及一丝不 苟的行为。具有完美主义特征的个体会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完 美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生活。他们表面诚实、礼貌客套、做事 尽职尽责,努力完成自认为应该完成的事情。h o m e y 认为因为这些完美主义者对他 人具有很强的优越感,所以,当遇到挫折或发现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缺时会面临巨大 的心理失衡并可能导致神经症状的产生。 在h o n e y 之后,另一位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领导人物a d l e r ( 1 9 5 6 ) 也开始使用 完美主义概念。与h o m e y 不同,a d l e r 认为追求完美的结果并不一定导致神经症状 的出现,他认为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个体通过追求优越可以克服人生而具有的自 卑感,这是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追求优越的结果具有两重 性,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个人趋于完美,错误的生活风格使得个人只追求个人的优越 感而缺乏社会兴趣【2 】。 h o n e y 和a d l e r 的观点代表了早期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完美主义进行定义的两个 不同的角度。前者认为完美主义会给个体带来不良影响,如导致神经症状的出现; 而后者认为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是不可避免的心理特征,但是追求完美的动机不 同可能会导致对个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进入2 0 世纪8 0 年代,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完美主义。这一时期对完美 主义的定义以b u m s ( 1 9 8 0 ) 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认知 网络”,包括期待、对事件的解释、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他认为完美主义者 会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现实的高标准,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评价自我价值。这种 对不现实的高目标的追求具有强迫性和顽固性,如果遭遇失败,他们往往倾向对自 己进行严厉的惩罚,而不是将错误作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3 1 。研究者们发现完美主 义是一种认知倾向,它可能是导致某些心理疾病的原因。因而人们开始更多地用实 证的方法研究完美主义。 3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 f r o s t ( 1 9 9 0 ) 认为完美主义是人格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结合物,完美主义者具有 高的个人标准,强调精确、秩序和组织性,并在行为中对错误过度在意并伴随有过 度批评性的评价;他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力求高标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 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4 】。这种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恐惧导致回避行为, 而回避行为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不断处于警戒和防御中,以避开他所恐惧的事物。于 是在完美主义的界定中出现了行为成分,如仔细检查、反复考虑、拖延等。在f r o s t 的完美主义定义中,对错误的在意程度是核心内容【4 】。 在近期的研究中,r i c e ( 2 0 0 6 ) 将完美主义视为一种动机内化的倾向,他认为 完美主义是一种与成就有关的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与个人价值期望、自我效能 感以及对重要他人的应答有密切联系【5 】。 t 无论研究者从何种角度对完美主义进行界定,都一致认为完美主义者包含以下 特征:设立过高的标准并严格执行,秩序性和条理性较高,往往伴随有负面的自我 评价甚至自我惩罚倾向,容易出现担心失败、恐惧甚至逃避的心理体验。研究者还 提出完美主义的形成不仅可能与完美主义者对自身的要求有关,还可能与完美主义 者对重要他人进行应答的心理需要有关。 本研究采用了f r o s t 的观点,从完美主义的行为表现的特点入手,将完美主义定义 为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4 】。 1 1 2 完美主义的结构 在完美主义研究的初期,研究者们倾向认为完美主义是单一维度的心理特征【1 】【2 】,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对完美主义进行定量研究,依据对完美主义单一维度 的理解编制了一系列量表,如b u r n s 编制的b p s 量表( b u r n s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s c a l e ) ,用 于完美主义的研究。 随着实证研究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二维、多维的角度重新定义完美主义 的内在结构。 h a m a c h e k ( 1 9 7 8 ) 从完美主义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角度将完美主义分为 两个维度:正常的完美主义和功能障碍型完美主义1 6 1 。正常完美主义者可以承受一定 程度的不完美,并且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接受、不惧怕失败、享受成功的特征。功能 障碍型的完美主义者总是感到表现不够好而且不能体会到满足感。他们在接受新任务 时经常感到焦虑、迷茫还有情绪波动。他们工作的动机不是为了改进工作本身而是害 怕失败。在h a m a c h e k 之后,研究者们从二维的角度对完美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二维的研究视角逐渐被多维的研究角 4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所取代。 f r o s t 等人( 1 9 9 0 ) 从完美主义心理的特质以及部分产生原因方面归纳出了完美主 义的六个特征,其中四个直接指向自我的方面包括:高个人标准,对行为的怀疑,对 错误的在意,和条理组织;反映知觉到的父母期望在自我身上的映射的两个方面是: 高的父母期望和父母责难【4 】。f r o s t ( 1 9 9 0 ) 编制的多维完美量表(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 p e r f e c t i o n i s ms c a l e ,m p s f ) 从完美主义心理产生的原因方面来测量完美主义。m p s f 共有3 5 个项目,包括:担忧错误( c o n c e r no v e rm i s t a k e s ) 、怀疑行为( d o u b ta b o u t a c t i o n s ) 、个人标准( p e r s o n a ls t a n d a r d ) 、父母期望( p a r e n t a le x p e c t a t i o n ) 、父母批 评( p a r e n t a lc r i t i c i s m ) 和组织(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6 个因子【4 1 。其中担忧错误、怀疑行为、 父母期望、父母批评属于完美主义非适应性维度,个人标准和组织属于完美主义适应 性维度。该量表经过方新等人的修订,修订为担心出错、个人标准、条理性和父母要 求四个因子,与m p s f 相比,修订问卷增加了1 5 个项目,合并了m p s f 的两个维度, 使得问卷结果统计和对结果的解释更为简洁 7 1 。 与f r o s t 等人不同,h e w i t t 等人( 1 9 9 1 )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将完美主义分为三个特 质维度:自我指向完美主义、他人指向完美主义和社会指定完美主义。这三个维度是 一些稳定的、长期形成的人格特质。这些维度的区别并非是行为方式,而是完美行为 指向的目标,即是指向于自我还是他人,或者将完美行为归因于社会 8 】。 s l a n e y ( 1 9 9 5 ,2 0 0 0 ) 等人也提出了完美主义具有多维度的特点。他们从完美 主义者的行为表现出发,将完美主义分为高标准与秩序、人际关系、拖延和焦虑四 个维度。后来他们又将高标准与秩序分成了两个维度,同时增加了设定的标准与实 际作业成绩间的差异维度【9 】【1 0 1 。 完美主义的研究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到后来的定量研究,研究角度也从单维、 二维发展到多维,表明完美主义的研究日臻成熟。完美主义维度的拓宽为进一步研究 打下了坚实基础,使研究者们对完美主义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1 2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特点研究 随着对完美主义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在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 中普遍具有完美主义【l l 】【1 2 】【1 3 】。o r a n g e ( 1 9 9 7 ) 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的1 8 所高校的大 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优秀学生中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比例高达8 9 ,资质优异 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完美主义者的比例会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而增加1 4 】【1 5 】。 已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可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杨宏飞和张小燕( 2 0 0 4 ) 的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具有中度完美主义倾向,在父母 5 父母教养方式、冢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 i 批评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显著,并且男生的得分要高于女生【词。其他人的研究 也发现了在父母批评维度存在性别差异。佟月华( 2 0 0 6 ) 的研究发现,男生在个人 标准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并且男生在担心出错和父母期望维度上的得分也高 于女生【1 7 1 。赵凌燕( 2 0 0 7 ) 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其研究表明,男生在个人标准维度 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1 8 】。在有关条理度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方新 ( 2 0 0 6 ) 认为男生和女生在条理度上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7 】;而张萍( 2 0 0 6 ) 和徐强( 2 0 0 7 ) 的研究表明在条理度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1 9 】【2 0 l 。另一些研究报 告表明,他们没有发现完美主义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 常保瑞,2 0 0 7 ) 【2 1 1 。这说 明在完美主义的性别差异问题上研究者的观点并不一致,这个问题尚需做进一步的 探讨。 对于完美主义是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研究者们也持有不同意见。谢玉兰 ( 2 0 0 4 ) 的研究报告声称,大学生的自我完美主义总体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 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差异显著,二、三年级差异不显著,且随年级的增高得分呈上 升的趋势【2 2 1 。徐强( 2 0 0 7 ) 的研究发现,大二在父母期望水平显著高于大三学生, 但是在别的完美主义维度上年级差异并不显著。佟月华( 2 0 0 6 )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她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1 7 】。 总的来看,对完美主义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待于 研究者继续开展更全面更细致的研究。 : 1 3 完美主义的发展模型的提出 完美主义的研究,最初是倾向于临床病理学、病态学上的研究,例如用作诊断强 迫性人格异常的参考依据。从2 0 世纪8 0 年代末开始,研究者开始主张完美主义是一种 多维度多侧面的结构,并认为它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 是研究者都一致认为只有搞清完美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和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社会群 体。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即使受教育者已 经具备了充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家庭仍然是他们接受教育影响的主要参照群体。 b e a v e r s ( 1 9 8 4 ) 认为,个体心理行为的健康程度不会超越其所在家庭的健康水 平瞄1 。家庭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功能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能否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 用。具有不良家庭系统的家庭成员彼此沟通存在障碍,没有融洽的家庭气氛,缺乏 情感表达,对子女教育态度不一致,对孩子不当的体罚,这些负性的行为方式都会 影响子女人格的健全发展【2 4 1 。 6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完美主义的形成,研究者一致认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模型并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1 3 1 社会期望模型 社会期望模型( s o c i a le x p e c t a t i o n sm o d e l ) 是由m i s s i l d i n e 和h a m a c h c k ( 2 0 0 2 ) 提 出的,他们认为父母的期望水平以及对子女行为的反馈会对完美主义的产生具有重要 的影响作用【2 5 1 。如果父母对子女期望水平过高,只在个体表现完美时才给予奖赏,个 体会产生无助感以及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或“关联的自我价值感 ( s e n s eo f c o n t i n g e n t s e l f - w o r t h ) 。研究发现,当反馈意见集中在子女的特征( 如高智力) 而非成就( 如学 习进步) 时,这种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较容易产生,它会增强个体无助感的发展并促 使个体产生完美主义的形成。 相反,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指导如果很少,个体往往会给自己制定很高的标准来 消除这种没有标准的不确定感,用完美主义来应对这种不利的情境。k a m i n s 和d w e c k ( 1 9 9 9 ) 的研究发现,如果以积极的反馈( 如只在子女表现完美时才给予奖赏) 代替 消极的反馈,个体也会产生关联性自我价值感。在高成就的完美主义者人群中,他们 在身处顺境时表现为适应的完美主义者,在遭到他人消极评价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无 助和绝望,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特征,从而导致抑郁【2 6 1 。 ? 1 3 2 社会学习模型 社会学习模型( s o c i a ll e a r n i n gm o d e l ) 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模仿在完美主义产生中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模型,很多子女把父母看做完美的人, 并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进行模仿。当父母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特质时t 子女就会通过对 父母行为方式的模仿发展出完美主义【2 5 1 。 1 3 3 社会反应模型 社会反应模型( s o c i a lr e a c t i o nm o d e l ) 理论认为,严酷的环境条件或者逆境( 如 身体虐待、心理折磨、爱的剥夺、羞辱及不稳定的家庭环境) 会使儿童产生努力降 低错误频率并使自己完美的应对方式,以此来逃避或减少不良伤害,增加在不可预 见的环境中的控制感或预见性,适应其所处的不良环境。这种类型个体的父母或监 护人的教养方式往往是冷酷的,对子女充满敌意。 2 k a n e r ( 1 9 9 3 ) 对进食障碍( e a t i n gd i s o r d e r ) 患者的研究表明,有被殴打经历 的神经性贪食女性的完美主义得分比没有被殴打经历的患者高,而后者的完美主 义得分又比既没有患神经性贪食又没有被殴打经历的女性高【2 刀。s h a a f 和m c c a n n e 7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 :i i 一 一i i i 一一! 暑皇= 鲁暑鼍暑詈詈昌昌皇= 詈暑詈詈 ( 1 9 9 4 ) 发现,有性虐待经历和身体虐待经历的女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得分比没有两 种虐待经历的女性高【2 钔。f r o s t 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女生的完美主义与父母的严厉程 度呈显著正相关【2 9 1 。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完美主义可能是在严酷环境下 产生的。 1 3 4 焦虑抚养模型 焦虑抚养模型( a n x i o u sr e a r i n gm o d e l ) 的核心在于父母的焦虑特征引起子女焦虑 认知的发展,从而引发完美主义人格特质。b a r r e t ( 1 9 9 6 ) 等人发现,在抚养过程中, 父母的焦虑会导致子女的焦虑认知。一方面,父母的焦虑特征会使他们过分保护子女 以避免子女犯错误,他们常常教育子女“当心犯错误 ,提醒子女一旦犯错误时他人 可能给予消极评价,甚至威胁子女如果犯错误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另一方面,由于父 母的焦虑特征会使他们过分关注子女的错误和消极面,子女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就 必须时刻避免出错,子女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完美主义【3 0 】。 h e w i t t ( 2 0 0 2 ) 的研究证实了父母焦虑与完美主义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他 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指定完美主义与父母焦虑呈显著相关,而自我指向和他人指 向完美主义与父母焦虑相关并不显著【2 5 1 。g r u n e r 等( 1 9 9 9 ) 设计了焦虑抚养问卷并对 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焦虑症患者不是缺乏父母的关心就是得到父母的过分保 护【3 l 】。 很显然,这些研究说明焦虑抚养能很好地解释完美主义的某些维度与焦虑、胆 怯的关系,它可以解释完美主义的特定维度和焦虑之间的一致联系,但是,关于焦 虑障碍发展的研究现在还刚开始,焦虑在完美主义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需要进行进一 步探讨研究。 1 3 5 整合模型 h e w i t t 和f l e t t ( 2 0 0 2 ) 认为,以上模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完美主义产生的可能性, 但影响完美主义的因素远比这些模型复杂。他们提出了一个完美主义发展的整合模型 来整合影响完美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整合模型( i n t e g r a t e dm o d e l ) 认为,影响完美 主义形成和发展有四种因素:父母因素、儿童因素、环境压力以及内化、外化和拒绝。 这些因素间的不同组合和交互影响,成为完美主义形成的心理机n t 2 5 1 。 ( 1 ) 父母因素 包含目标和价值、特殊的教养实践( 指特殊情境中的特殊行为) 、一般的教养实 践( 指教养态度和父母行为营造的情绪氛围) 和父母个性。有的父母对子女有不合理 8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高目标和价值观,有的父母则比较现实和理性:有的目标侧重于孩子的学习过程, 有的目标侧重于孩子的成绩,成绩目标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奖赏和赞许,更容易产生 高度的自我卷入和社会比较,从而导致完美主义倾向。父母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完美主义的父母是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 ( 2 ) 儿童因素 完美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完美主义的发展所 具备的关键条件是儿童要主动地将对自己内化要求产生的压力转变成对自身的压力 ( 如自我指向的完美主义) 或者将对自己要求外化为对他人压力的形式( 如他人指向 的完美主义) 。所以说儿童自身的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些儿童自身的因 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气质以及依恋风格。 个人能力。包括个体实际的自身能力和个体直觉到的自身能力。个体有关成 就的成功经历与失败经历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当人们经历过成功并获得个人 能力得到增长的感觉后,才更可能增加个人目标。在此基础上,完美主义者认为在这 些领域可以达到完美,才更有可能在某些领域中为实现完美主义的个人目标而不懈努 力奋斗,并产生由完美特质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气质。儿童对社会化持开放态度的水平会影响追求完美的压力是否发展为自 我指向或者他人指向。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气质之间的不同。k o c h a n s k a 和a s k a n ( 1 9 9 5 ) 以及k o c h a n s k a ( 1 9 9 7 ) 发现自我指向的完美主义很可能是在儿童对 父母和社会影响方面持开放态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3 2 】【3 3 1 。虽然气质因素在完美主 义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而且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气 质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完美主义者的一些特点,包括对失败的担忧,对错误的关注,对 批评的坚忍( 容忍) ,对社会赞同的渴望,为达到成就而奋斗的顽强性等。我们确信 完美主义者的气质有如下特征:拥有高水平的激动情绪,包括高水平担忧并且伴随有 高水平的持续坚持性。这些气质将会影响儿童对奖励与惩罚的感受性。已有的研究表 明,担忧气质可能会使完美主义者对父母的反馈极度敏感,尤其是将其觉察为惩罚或 非奖励信号的时候。 依恋风格:现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不仅与依恋风格有关,而且完美主义的 各个维度与不同的依恋风格之间的相关是不一样的。a n d e r s s o n 和p e r r i s ( 2 0 0 0 ) 的研 究发现,完美主义与依恋有高度相关跚。f l e t t ( 2 0 0 2 ) 进一步指出,社会指定完美主 义与先入为主的依恋风格( 即对自我持消极观点,对他人持积极观点) 和害怕的依 恋风格( 即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消极观点) 的相关高于与安全依恋风格( 即对自我与 他人都持积极观点) 的相关,而自我指向和他人指向完美主义与依恋类型是不相关 9 父母教养方式、冢庭功鼹对大掌生完美主义的影响研究 的,而且不存在性别差异1 2 扪。w e i ( 2 0 0 4 ) 的研究也表明,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是依 恋风格( 焦虑与回避型) 和抑郁心境的中介和调节因子 3 5 l 。 ( 3 ) 环境因素 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如集体主义文化比个人主义文化有更强的社会指 定完美主义倾向:又如,北美文化对女性体像即苗条的完美要求对女性产生着强大的 压力,以致厌食症患者不断增加。同伴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它对完美主义的形 成和发展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达到期望和标准的重要性,获得社会赞许的重 要性,创造竞争环境和强调社会比较等。 ( 4 ) 内化、外化或反抗 虽然父母因素、环境因素都会对个体产生显著的压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产 生完美主义。比如说,有的个体产生自我指向的完美主义,有的个体产生他人指向的 完美主义,有的个体同时产生自我指向和他人指向的完美主义。不可忽视的是,即使 他们的父母都是完美主义者,并且对子女有极高的完美期望倾向,他们也并非一定发 展出完美主义。这说明这一部分个体可能对压力产生了抵抗,尤其是针对社会指定完 美主义,他们对压力表现出一种以反抗为特征的行为类型,比如他们在受到限制时会 排斥他人的建议并伴有情绪上的反应。决定内化的主要因素有:儿童是否对社会化 开放,是否有强烈的愿望通过追求完美取悦他人;儿童是否接触并模仿自我取向的 完美主义者;家庭是否重视高标准的成就;儿童是否至少有一个领域有能力追求 完美:儿童是否有极端固执和一定程度的胆怯气质。决定外化的主要因素有:儿 童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否是极端评价性的而非描述性的,且明确强调人人都应该追求 完美;父母是否是严厉和控制性的。( 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往往有自恋倾向,认 为自己有能力追求完美,因而他人也应该完美) ;是否经历动荡的环境和创伤性事 件,以致对他人的支持有过分的要求。决定拒绝的主要因素有:是否觉得自己没有 能力或者确实没有能力追求完美;是否因为讨厌父母的完美主义特征而强烈希望与 之不同;是否知觉到完美压力尤其是社会指定完美主义中存在的控制和失去自由的 威胁,而采取抗拒和反叛的反应。 总之,完美主义的影响因素不外乎两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外部的因素包括父母、 文化、同伴等;内部的因素包括个体的能力、气质以及依恋风格等。但是外部因素并 不能直接对内部因素发生作用,而是要与内部因素相结合,才能对个体发生作用。个 体需要对外部因素产生的压力加以内化或者外化才有可能形成完美主义。由于内部因 素的不同,个体将外部因素造成的压力加以内化或者外化有可能发展出不同的完美主 义类型,但是如果个体发生抵抗行为则可能无法产生完美主义。 1 0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4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关系 1 4 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 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特征的概括,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一 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3 6 1 。 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允许一限制维度,指父母是否 允许、认可、鼓励和容忍儿童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行为;第二个维度是接受拒绝维 度,这一维度为父母教育训练儿童提供了一个背景条件,指对待儿童是否热情,是 否给儿童以鼓励、爱和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