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内容摘要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是强调师生“共生”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整个论 文沿着“什么是初中英语生态课堂”“为什么构建初中英语生态课堂”“初中英语生态 课堂如何实现”的思路展开。 本文借用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以英语新课程改革实践为背景,以新课程 理念为方向,通过文献法、案例法、观察法、以及自身实践,首先揭示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中所存 在的“生态失衡”现象,如教师教学方式利用的失衡、教学情境与生活情景的失衡、师生关系的 失衡、课堂环境的失衡等,用生态学的视角对这些现象进行生态学反思,力求找到解决方式,寻 找英语课堂的应然状态,为构建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然后从教学环境、教学 价值观、师生关系、质性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几个方面对英语生态课堂进行初步理论构建。 最后从营造课堂生态环境、开发课堂生态资源、选择生态化教学方式、采用生态式教学内容、应 用生态化教学评价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一些构建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旨在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转移到生态视角上来,从实际案例出发,既为初中英语 教育教学提供一种理论指导,又带动初中英语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初中英语 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这方面讲,也是一种创新,为当前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借 鉴。 关键词:生态,生态课堂,英语,英语课堂 ii a b s t r a c t ecological classroom focuses o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on development,aims for teaching,learning,both are equally important. this abstract invoking ecology and education ecology principle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practice as a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for direction.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own practice, first revealing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he existence of the ecological unbalance phenomenon, such as the teacher s teaching way using imbalances, teaching situation and life scenes imbalance , the unbal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is imbalance and so on. by ecology view of these phenomena and reflection, strive to find solutions and to build a correct english class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junior english classroo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then from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values,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hip, qualitative evaluati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etc, by the theoretical level,to establish english ecological classroom.finally,from the classroom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classroom ecology resources exploitation, the teaching way of life and flexible choic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ative evaluation ,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is article aims to use the viewpoint of ecology to study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es,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case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rive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effectively, improve education teaching of junior englis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from this respect, this article topic is also a kind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ecology,ecological classroom,english,english classes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 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借鉴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教育教学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新突破, “生态课程观、生态教育等教育理论初具形态,微观领域的生态化课堂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 ” 生态课堂是强调师生“共生”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 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指向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我国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已于 2 0 0 1年正式公布。这个课程标准 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确定了新的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描述了具体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 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 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 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 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 生态课堂的基本理念就是用整 体的、生命的、发展的教学观组织课堂教学,与新课程英语教学的要求基本吻合。 二、教育生态学的不断发展 1 9 7 6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 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 ecology education)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掌握教 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 “教育生态学可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宏观 层面主要研究社会整体环境与人类教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学校和课堂环 境对人的发展影响。在后现代教育思想影响下,以教育生态学微观层面研究重新审视教育终端- - 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了课堂生态观, 课堂生态观认为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此系统不仅仅是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最近几十年,教育生态学在我国也发展迅速,总的看来,宏观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架 构,但微观研究(尤其是对生态课堂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微观研究的重点是课堂环境对师 生及其活动的单向度影响,而非课堂环境与师生之间、生态课堂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此 外,对课堂社会组织生态、课堂文化生态等也关照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说,已有的微观研究,是 课堂的环境研究而非完整意义上的课堂生态学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生态性,它反映在教师与学生 的交往中就是互动性差,教学方式单一、陈旧,教学的有效性低。 李广华. 化学生态课堂研究 d .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 2 0 0 8 . 冯丽. 初中英语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d . 东北师范大学, 2 0 0 9 . 李春燕. 生态学视角下混合式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 d . 河南师范大学, 2 0 0 9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2 三、未来英语课堂呈生态化取向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 的活力。 ” “当下,正在开展的英语课程改革为英语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带来了新的契机和 希望,因为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方式;尊重个性差异;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 现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发展 目标。”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英语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生命性、整体性、发展性、 关联性等特征,已呈现出生态化的取向。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转移到生态视角上来,以现有教育生态学和生态课堂理 论为基础,从实际案例出发,掌握初中英语课堂的生态现状,探析其“失衡”原因,在文献综述、 课堂教学案例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初中英语生态课堂进行建构,力求改变 初中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状,既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一种理论指导,又带动初中英语课 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当前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一些 借鉴。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使生态课堂理论的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研究把初中英语课堂视为一种 特殊的生态系统,透析课堂环境因素与生态课堂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揭示英语生态课堂的结构 与功能,探索英语生态课堂动态平衡形成机制,可获得一些有关英语课堂的新认识,形成英语课 堂的生态整体观,这对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论学科的深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实施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即实践意义有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 首先,有利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英语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和交际性很强的学科, 而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导致了英语课堂费时、低效或无效等不良现 叶澜. “新基础教育”语丝 j . 江西教育, 2 0 0 4 ( 1 8 ) . 黄华. 生命视野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d . 湖南师范大学, 2 0 0 8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3 象。而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 生态课堂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然、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 习和创造学习能力,消除传统教学所带来的费时、低效等弊端,从而提高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 量,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师生达到“共生” ,即共同发展。 “生态课堂中,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并 不全然依靠自己,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探讨,共同发展,并且通过与学 生的共同学习中,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如同植物界中的“共生效应” ,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 会枯萎死亡,而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都会生机勃勃。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可以 产生这种“共生效应” ,从而达到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2 0 世纪 6 0 年代国外开始对课堂生态的微观研究,7 0 年代是国外教育生态学研究的 兴旺时期,2 0 世纪 8 0 一 9 0 年代,教育生态学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而且向纵深发展, 教育被放在当代为世人关注的环境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相比较而言,2 0世纪 6 0 年代至 7 0年代,由于所谓的文化革命的冲击,我国大陆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台 湾和香港的研究相对较早,但是微观即生态课堂的研究则兴起于最近十几年。” 一、国外生态课堂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生态课堂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甚至涉及到特殊教育课堂、幼儿园课堂、成人课堂 等等, 但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还是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课堂, 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采取定性研究方法。 国外研究者对生态课堂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对构成生态课堂个别因素或若干因素的研究 个体因素中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的研究占绝大多数。沃克( walker,1 9 8 5 ) ,认 为课堂生态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社会行为标准和期望,探讨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对教师自身的 行为、课堂环境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杜克斯和索代尔盖斯( dukes 和 saudargas,1 9 8 9 ) 提出了教师 如果对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进行评估时存在偏见,则课堂生态的效果将会减弱。沃尔瑞( wolery, 2 0 0 2 ) 提出了课堂活动和规则的生态和谐评估, 以此来确定学习能力低下学生的功能型目标 。 “达 木科和沃顿( damico,watson,1 9 7 4 ) 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小学课堂中的同伴帮助关系进行研究,结 果发现进行同伴帮助对学校的态度、同伴接受和自尊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泰勒( tyler,1 9 7 5 ) 李建中.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与生态课堂 j . 琼州学院学报, 2 0 0 9 . 顾晓东.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研究 d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 0 0 7 . young,m.f.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situated learningm.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3(1),(43- 58). damico,watson.peer helping relationships:an ecological study of an elementary classroomc. n/a,1974.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4 研究发现环境支持( 活动或社会) 能够为社会行为发生提供机会, 加大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汉 密尔顿和安德森( hamilton,anderson,1 9 8 6 ) 将接近度( 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 和学生密度作为大 学课堂的生态变量。结果显示拥有前排位置的学生比坐在后排的学生获得更高的成绩等级,但座 位密度、坐在过道、坐在教室中间对成绩等级没有影响。 教室空间布置也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如罗斯( r o s s ,1 9 8 2 ) 专门建议基于生态的视角,认为把课堂环境看做是一个由物理部分和行为部 分组成的生态单元,认为课堂建筑应该为学生的隐私而设计,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私人的空间和 设备。 ” (二)对构成生态课堂所有构成因素即课堂生态结构的研究 “阿加德( agard,1 9 7 5 ) 认为常规班级和特殊班级在学生人数和教育人事方面存在不同,强 调了包括单个的和彼此互动在内的生态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埃利森( ellison,2 0 0 0 ) 等提出了“课 堂文化生态” ,包括社会或心理联系、教学的技术要点、物理结构和组织规则、纪律和课堂管理、 态度、认知和期望五个方面。 ” 二、国内生态课堂研究综述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生态学以其跨学科的优势和强大 生命力,也展示出蓬勃生机。它独特的视野、思路、方法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的研究,产生了开拓领域、启迪思维的积极作用。” (一)对构成生态课堂个别因素的研究 研究者们以哲学、教育生态学、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情景认知教 学法等理论基础,从各个角度提出诸多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途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a )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互动(b )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c ) 完善教学手段、促进个性化发展(d )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e )指引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 究、生生之间交流合作 (f )构建开放的课堂生态(g )民主、高效率管理(h )促进对话和交 往(i )基本程序可分为“领受一领悟一提升”三个阶段来进行 (j )和谐、开放、创新的生态 化课堂教学监控(k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l )重视生成,彰显生命,维持课堂生态平衡。“但 已有研究未能对生态课堂的内涵作出精确具体分析和概括,而是更多地用教育学术语表达了作者 顾晓东.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研究 d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 0 0 7 . 彭胜生. 生态视角下课堂内涵及构建研究 d .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 0 0 9 . 顾晓东.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研究 d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 0 0 7 . 刘金梅. 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构建生态课程模式 j . 教育探索, 2 0 0 5 ( 1 1 ) . 黎琼锋, 李辉. 浅论平衡的课堂生态 j . 基础教育研究, 2 0 0 6 ( 2 ) . 黄娟. 关于数学课堂生态的调查与研究 d . 苏州: 苏州大学, 2 0 0 8 . 焦君瑞. 生态课堂中的高效率教学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朱开炎.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j . 课程教材教法, 2 0 0 4 ( 5 ) . 谢倩倩. 生态课堂教学质性评价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5 自己的理解,提及较多的关键词有:学生主体,体验感悟,和谐关爱,民主平等,对话交流,个 性发展,自主合作,开放生成,生命整体提升等等,认为生态课堂应该具有灵活性、生成性、开 放性、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特征。 ” (二)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 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 2 0 0 7年度课题我国中小学生态课堂建设与教 学方式变革研究带动下,西南大学李森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对教育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微观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就我国当前师生关系生态缺失现状进行反思及归因,从构建生态 型师生关系理论依据、基本条件和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来预见生态型师生关系的未 来发展,从而对生态型师生关系进行了理想建构 ;把生态学的思想和观点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问 题的研究,寻找两者的融合性,构建一种生态式的教师自身和群体文化,真实而和谐、开放而生 动,这对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价值和作用的 ;以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管理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等理论来指导课堂管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协调的 促进人的最优发展和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课堂管理理 论 ;要想进行高效率教学必须遵循生态课堂的规律,让生态课堂的理念时刻贯穿在教学中,也 就是以“活”和“和”贯穿教学的始终,提高教学的效率 。 (三)学科硕士论文 另外,出现一批学科生态课程方面的优秀硕士论文研究成果,如山东师范大学杨士荣的语 文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探索 (2 0 0 5 ) ,南京师范大学顾晓东的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研究 (2 0 0 7 ) ,福建师范大学林小晶的生态课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后现代选择 (2 0 0 8 ) , 广 西师范大学李广华的化学生态课堂研究 (2 0 0 8 ) ,苏州大学黄娟的关于数学课堂生态的调查 与研究 (2 0 0 8 ) ,华东师范大学高良峰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学研究 (2 0 0 9 )等,对学科性 的生态课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生态课堂的的研究还是颇丰富的,已 经初具规模,并出现了一批学科生态课堂的硕士论文。 三、对比国内外研究所得的结论 (一)关于生态课堂的研究,国外远远领先于国内 我国有关生态课堂的理论还不够系统,其著述还没有,只是散见在各种教育生态的专著里, 使得生态课堂的理论不够完善和具体。教育领域对生态课堂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具体的课堂教学 顾晓东.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研究 d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 0 0 7 . 何象. 生态型师生关系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阮阳. 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葛鑫. 生态学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焦君瑞. 生态课堂中的高效率教学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6 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之间关系以及如何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师生发展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及国外,还存在着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关于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的理论,国内很少且缺乏实践性 综观国内外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教育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 背景下来研究,以整体、系统的观点研究社会整体与人类教育活动的交互关系,从微观的角度对 教学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在微观上对课堂生态的研究又多局限于课堂的某一方面, 缺乏系统、 整体地构建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比较多,缺少扎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的生态学考察。 我国在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中,笼统的从理论角度研究宏观的大教育问题的较多,从实践中 研究微观的学校和课堂问题的少,反映出在一线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生态意识普遍淡薄和有 待渐进增强。已有的少量英语生态课堂研究的重点是课堂环境对师生及其活动的单向度影响,而 非课堂环境与师生之间、生态课堂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此外,对课堂社会组织生态、课 堂文化生态等也关照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说,已有的英语生态课堂研究,是课堂的环境研究而非 完整意义上的课堂生态学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生态性,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联系不是很紧密。 这就需要研究者深入课堂观察或者亲身教学实践,才能对生态课堂进行合理构建。 第四节 研究思路、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整 个论文沿着“什么是英语生态课堂”“为什么构建英语生态课堂”“英语生态课堂如何 实现”的思路展开。 首先借鉴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含义、主要构成要素、本质规 律、生态特征、理论基础等。 其次深入现实中的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揭示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中所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如教 师教学方式利用的失衡、教学情境与生活情景的失衡、师生关系的失衡、课堂环境的失衡等,用 生态学的视角对这些现象进行生态学反思,力求解决方式,找到英语课堂的应然状态,为构建初 中英语生态课堂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 然后从教学环境、教学价值观、师生关系、质性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几个方面对英语生 态课堂进行初步理论构建。 最后从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课堂生态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英语生活化、教 学质性评价五个方面,提出一些构建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四个部分的阐述,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整体面貌被勾勒出来,希望对一线英语教师有一 定的参考意义。 不过,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一种教学理念,尽管本文提供了一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7 些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供参考的实施策略,但探索英语生态课堂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寻找一 个可以按照具体步骤操作的教学程序,而是要形成一个尊重生命事实、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并使这个理念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之中。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选取郑州市金水区第八中学、第七中学两所学校的初中英语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均为河 南省重点中学,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一直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河南省同类学校中一直名列前 茅。 笔者从 2 0 1 0年 9月起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课堂观察,并及时记下课堂笔录;通过对文献 分析、网络信息搜集、课堂观察真实案例解析等原始材料进行归纳梳理,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理论 对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提出初步的理论设想,在实践中解释修正,最后形成英语生态课堂的基本理 论,根据现实情况提出具体的建议与策略,以期对一线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所 启示。具体的研究方法有: (一)文献分析法 借鉴教育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英语生态课堂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联系、生态规律、 生态特征、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做充分 的准备。 (二)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比较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当今初中英语课堂的生态现状,本研究将从观察对象 (所选取实验学校)所观察到的实际案例、社会相关教育新闻以及笔者自身四年寒暑假初中英语 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深刻反思当前初中英语课堂生态缺失的现象,进行归因,然后针对 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 (三)观察法 设计课堂观察提纲。笔者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对教师上课情况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 仔细观察、详实记录,做好实地笔记和个人笔记,以了解真实情况。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分析 8 第二章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分析 第一节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涵义 一、生态 “生”表示活着的、有生命的,表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或活动环境中发展、长大; “态”是指姿态、情况、形状、样子;生态即生命体或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或活动环 境中发展、成长的情况、样子。从字义理解,生态就是“生活所在地”的生物,但是任何生物都 不是孤立的,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联系,因此,生态的含义进一步引申为“一切生物的生存 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可见, “生态”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 “生 态”是一个有生命、可持续的整体。 ” “1 8 6 6 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 h a e c k e l ,e ) 给“生态” 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 在英语词义中, “e c o l o g y ”是 指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本质而言,生态揭示了生命体之间以及生命 体与无机世界之间存在着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相互关联。 可见,构成“生态”的基本要素是生命 体和环境,它的本质是“关系” ,生态即是生命体与环境以一定的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从一个生物术语延伸至各个领域,它还代表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一种新的科学思维,今天, “生态”一词已经被各个领域所使用,如“生态政治” 、 “生态 经济” 、 “生态文化” 、 “生态心理” 、 “生态化教学”等,它更多代表了“平衡” 、 “多样” 、 “开放” 、 “和谐”等含义。 二、课堂 课堂的常见定义有: “课堂”是指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教室,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 所。 ” “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 是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复杂系统。 ” 课堂泛指进行对人的心理、生理、思想、信念、行为、习 惯等产生影响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可见,教室是课堂的基本含义。随着教育教学的 不断发展,课堂的涵义不断延伸,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堂泛指一切教学活动的场所, 空间涉及到社会、学校和家庭,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也不确定,只要有教学活动的地方就有课堂。 ” “狭义的课堂则指的是专门在学校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以传递、转化和建构教育知识为基 本手段,旨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品德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场所。 ” 本论文涉及的课 堂指的是其狭义下的课堂。 何象. 生态型师生关系研究 d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9 . 范国睿. 教育生态学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 9 9 . 田慧生. 教学环境论 m .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 9 9 6 . 李广华. 化学生态课堂研究 d .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 2 0 0 8 . 刘志军. 课堂评价论 m .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李广华. 化学生态课堂研究 d .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 2 0 0 8 . 张红. 生态化教学的理论建构 m . 重庆: 西南大学, 2 0 0 6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分析 9 三、生态课堂与初中英语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一种生态状态下的新型课堂。生态的基本内涵是“生命”和“关 联” ,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里,作为生命体的教师、学生同其所在环境的关联。 它强调教师、学生、师生关系、课程设计、课堂管理、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和谐统一, 是一种正视“人”和“生命”的课堂。它的基本理念就是用整体的、生命的、发展的教学观组织 课堂教学, 生态课堂即可认为是由生态主体一一教师、 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构成的和谐统一体。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即是生态化的英语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新范式。它是在教育生态观关照下 进行教学的英语课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课堂管 理、教学环境设计等都遵循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它既具有英语课堂的一般特点又具有 其生态独特性,是一个健康和谐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英语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生态化的教 学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生命得以完善发展,生命价值得以 提升。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是一个健康和谐的动态平衡系统,强调的是教师学生的“共 生” 。 第二节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一、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 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这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 由此我们认为英语 生态课堂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生态主体、教学内容和课堂生态环境,并且这 些因素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一)课堂生态主体 英语生态课堂中的生态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在英语生态课堂中,教师首先对英语知识进行加 工和意义建构,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传授。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的同时,通过与已有经验的同 化和顺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生态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动态生成、平衡 的运行机制。 (二)课堂生态教学内容 英语生态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 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英语生态课堂系统中的“食物链” 。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人 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而是教学内容的加工和 管月飞. 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 d . 合肥: 安徽师范大学, 2 0 0 7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分析 10 传递不断地发生在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 使课堂生态系统不断地达到、 维持平衡状态。 (三)课堂生态环境 英语生态课堂的教学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环境指师生双方教学所处的客观的 物理环境。广义的生态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它是通过人与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物理环境,包括英语生态课堂的自然环境和教学设备。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教室内的采光、空 气、温度、整洁度、座位、课桌椅等,这些生态因子看似简单,却是课堂生态主体进行教学活动 的生态基础,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学设备包括英语教学媒体、教具、 英语图书资源等硬件设施。合理的利用这些设备,会充分挖掘其所包含的大量知识信息,并以此 为载体提高教学的效率。 “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 的人际环境,如班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期望、课堂气氛等。它是课堂生态主体之 间或者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气氛,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 生影响,也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具有内隐性、动态性和主观性,以潜隐的方式影 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 二、英语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并不是无中生有,它与传统课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种新的课堂 范式,既继承传统英语课堂的历史性,如目的性、时空性等,又兼有自己的特点,如整体性、共 生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等。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就不再是单调的 “教- - 学”活动,而是包含了各要素之间的动态组合与互动,包含了各要素之间的力量波动、能 量与物质的传递与循环等等,这使得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表现出特有的内在特征。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生态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特征,生态世界观强调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活的生态 系统,是由事物间动态的、非线形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呈现为一个不 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是由系统内各要素与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 因子所构成的网络,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在功能上组 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影响课堂环境,同时又被改造了的小环境反作用。 首先,主体因素之间的的整体性。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主体因素教师与学生是不同的个 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个性特征、道德基础,在课堂 唐冬秀. 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2 0 0 4 . 佘正荣. 生态世界观与现代科学的发展 j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 9 9 6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分析 11 生态中的“生态位”不同,不能相互替代、相互调换。课堂教学活动中二者作为整体性的存在, 每一方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一种平等、共同发展进步的关系。 其次,课堂本身的整体性。生态课堂观认为,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如课堂的座位编排 方式、教学设施的安排因素、师生关系的处理方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这些物质因素与精神 因素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人、物、课堂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整 体。教学系统的整体效力是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系统的各部分之间大 量的合理的非线性关系和互动关系中得到实现。 (二)共生性 “共生”( symbiosis) 是指“两种生物或两种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 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 ” 常见的共生关系表现为两种 形式: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在生态课堂中,学习主体是多元、异质的,教师和学生们都有自己 的能力倾向、优势,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相互关联,彼此民主、平等的生活在课堂这个共同体中。 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是教师展现传递自己 的语言知识、实现自己职业价值的活动,也是学生获得英语语言能力、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活动,教师生命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学生发展的程度,二者缺一不可。在培养学生主体性 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的情绪情感相互交织,教师主动性高,精神饱满,教学得法,常会带动 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求学情绪,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同样,教师的职业技能也在有利于双方 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提升。相反,教师若以消极被动、情绪低落,以传统的教师为单一性、绝对性 的主体自居,学生则同样缺乏主动性,求知欲有可能处于休眠状态。因此,生态课堂中互利共生 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象的表示。 生态课堂中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所以既表现为互利共生,又表现为偏利共 生。生态课堂是充满生命情趣的生态系统,年龄相似、经历相似、面临问题相似的学生是课堂中 最主要的生态群体,他们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不可避免的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竞争关系不能 单纯的定义为学生之间的偏利共生关系,因为学生同处于一个空间,积极竞争,不断进取,各取 所需,使学生自己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超过他人,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正当的、积极 的竞争能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合作顾名思义是一种纯粹的互利共生关系。在合作学习情境中, 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互相依存,相互交流、协作,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合作学习的 过程中,彼此吸取所长,去其所短,不仅获取了知识技能,而且锻炼了交往能力,是一种双赢的 学习模式。 (三)动态平衡性 “生态平衡即在一定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 应的动态之中,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的能力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的失调,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失衡,由此看来,平衡与失衡是 李聪明. 教育生态学导论一一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 m . 北京: 学生书局出版社, 1 9 8 9 .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分析 12 生态运动过程中两个前后相继、彼此相联的阶段,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它们既是生 态主体与其环境关系的反映,又是不同生态主体之间关系的反映。” “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 持其原初稳定状态,而是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有效 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可以说,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才推 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和进化。 ”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系统也是如此,是一个“发现问题一一解决问题一一平衡状态一一发现问 题一一解决问题一一新的平衡”的循环过程。课堂生态因素中的英语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相 互作用、影响,在客观的生态场和主观隐性的心理场内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 递,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矛盾,从矛盾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前 进,达到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生成性 生成性( generation) 是初中英语课堂的又一显著特征。生态课堂观认为,生态课堂的生成性具 有多重含义: “它不仅包括作为人的自然基础的肉体的生长,也包括人的精神的生成,甚至还包 括人对自然物的改造或润饰,这是物对人的生成,生态课堂的各种生态因子中人的优势就在于具 有主观能动性,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来筹划、设计和变革现实世界,人在互动中生成,又在 生成中互动。”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分享彼此之间的知识、思想和经验,体验彼此的 观念和情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全新的建构,使学科课 程资源更加丰富,课堂生态系统运行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它意味着生长, 意味着师生生命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成熟。 ” “课堂教育应该关注在生长、成 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 第三节 初中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 前文对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要素、生态规律及生态特征的阐释,为构建初中英语 生态课堂提供了可能,也为研究初中英语生态课堂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但要使初中英语生态 课堂理论的构架具有更坚固、更扎实的基础,必须为其寻求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园规划设计合同标准文本
- 五华区工程环保合同样本
- 全职助理合同样本
- 介绍中介咨询合同样本
- 入股合同样本格式
- 信托资金借贷合同样本
- 2025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合同
- 国家电网考试电力市场试题及答案
- 供车贷款合同标准文本
- 2025集团桥梁混凝土施工承包合同
- 水利工程(水电站)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学生宿舍宿管人员查寝记录表
- 配电间巡检记录表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双人法成生命支持评分表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毕业设计三交河煤矿2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预应力锚索施工全套表格模板
- 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风电场工作安全培训
- 压缩机课程设计(共2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