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 点。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对提高学生以及全民族 身体素质起到关键作用。如何面对 21 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已成为当前体育院系各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篮球普修课教学积累了几代篮球 教学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和优良教学方法,但在当前形势下也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单班授课人数不断增加。 2 总课时数减少明显,并且调整了技术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 3 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本文从思维学的角度出发,将逆向思维应用于体育院系篮球课的教学当中,并结合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体育心理学、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 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途径,进一步探讨篮球普修课教学的新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男生 48 人,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 照班,在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一学期的篮球普修课学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 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在“教学思想” 、 “教学程序” 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逆向 思维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技评成绩、理论成绩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的 提高。 实验结果证明:逆向思维下的篮球教学能使大多数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优化 了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 生命力;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呈现在师生面前,减少了 学生学习误差的积累。 关键词:篮球教学;逆向思维;教学过程;体育教育专业 ii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refor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 student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nation. more and more gymnasts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sis, exci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 great deal of new knowledge is enriched to teaching system and adjustment is made in teaching method. all these put the technique teaching into a more difficult situation. the first i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ne class increased greatly; the second is the technique teaching time decreased obviously; the last is the demand of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i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will be applied in reverse thought the teaching of basketball which, combined wit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sports psychology, basketball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ing theory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result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use study the combination of way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basketball new ways of teaching.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48 boy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classes and control classes,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the 2009-2010 school year, a semester basketball learning. mainly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in teaching thinking, teaching program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so on in-depth study, an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study analysis found that reverse thinking in teaching basketball skills assessment results to students,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basketball teaching under reverse thinking most of the students can better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basketball skills, further training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students, students of innovation capacity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 learning;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for the whole class teaching process was full of vitality; formative assessment underway,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oblem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resent students, reducing the learning error of accumulation. key words: basketball teaching; reverse thinking; teaching process;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思维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在理论的研究上,它已逐渐成为 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教育学和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 在当代的体育运动中,思维问题也在其领域的各个方面得以了渗透,并开始逐步成为体 育学科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思维能力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规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 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等体育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 体育教师的重任,由于体育运动自身特点所决定,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具有 一定的特殊性,即:以身体活动教学为主,这样就使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思维方 面的培养。篮球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院系术科教学的主要 内容,包括篮球专修课和普修课。篮球普修课是体育院系非篮球专业学生术科教学的主 要内容之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要求熟练掌握、运用篮球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其本质 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维能力的过程 1。因此,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如何更好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篮球普修课作为我国体育院校的主 干课程之一,经过几代篮球教学工作者的不屑努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许多行 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篮球课教学同样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教的方面来讲,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班授课人数不断 增加。篮球普修课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普遍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 习动作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有限,潜在能力的挖掘与训练易被忽视;在教学组织形 式上多以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纠错、反馈为主,对学生能力培养因素运用较少,其原因 在于:一方面由于篮球技术课计划学时数不断减少,要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技术动作已有 一定的难度,如果再兼顾讲解、示范等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更难完成了;另一方面对于能 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能力考核内容缺乏量化指标,在实践中容易被忽视。 二、从学的方面来讲,在学习中学生模仿能力有所增强,但综合能力不足,造成了 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能完成技术动作的学生不能对动作进行准确的表达,不能指出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别人动作错误的原因;理论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自己上场时却手忙脚乱;更有甚者, 裁判法成绩优秀,却做不好裁判。这些都表明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偏差,没有对学生能力 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2。 面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从思维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思维方 式,运用逆向思维,来摆脱传统思维形式的羁绊。逆向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 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批判性、新颖性、突破性等特征,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人们的思路局限在某一常规圈内,久久不能自拔时,不妨 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往往就能茅塞顿开,事半功倍。有位哲人曾说:用熟悉的眼光去 研究熟悉的事物, 常常并无发现, 用陌生的眼光去研究熟悉的事物常常会有新的突破 3。 因此,本研究将逆向思维应用于体育院系篮球课的教学当中,并结合当代先进的教 育信息技术、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探讨篮球普修课教学 的新方法。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篮球教学发展的需要 自从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科学家对思维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思维研究逐渐 在心理学、生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 思维学的角度审视篮球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对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及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方面以及对于篮球运动中思维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 段4。对于某一特性思维如逆向思维是如何在篮球的教学中进行运用,目前还没有一个 深入的研究。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 的作用。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坚持运用逆向思维的原则,恰当的运用逆向思维,对于 培养与体现篮球的教育功能,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进而为体育院系篮 球普修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2.2 篮球课时改革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传统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体育教学普遍调整了技术课与理论课的学时 比例。逐渐减少了技术课的学时数,增加了理论课的学时比例。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普 修课学时数也相应地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1991 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学 时数为 210 个学时,而 1997 年减少至 160 个学时数。 第一章 前言 3 在技术课学时数大幅调整的情况下,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尤 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将逆向思维应用于体育院系篮球课教学,为篮球教学过程的优化设 计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课时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5。 1.2.3 对篮球技术动作更深层次的理解 体育院系的学生学习并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 作。而我们从遗忘曲线知道,运动技能形成以后,在较长时间不运用就会产生遗忘,产 生了“前学后忘”的现象,这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技术动作的教学工 作无从下手或只会示范不会教,这与对技术动作的深层理解不够有着极大的关系。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只是记住了个别技术动作环节,要领,并没有真正理 解技术动作,其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只能应付课堂上的练习。逆向思维教学则要对技术动 作形成深层理解,将技术动作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不仅要明确其动作结构,而且要对 每一操作要素的动作要领进行分析,使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深刻的理解。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了自 1997 一 2008 年期间全国主要的体育期刊、体育教学类有关思维学的 学术专著以及从 1989 一 2008 年期间国内国外的心理学、思维学的部分权威性著作和近 10 年来的外文资料, 发现运用思维学的理论对其体育教学的研究较少, 而在其仅有的一 些学术论文中大多数都是论述在体育运动中应该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很多学术论 文对思维形态、思维方式的分类存在着混淆不清的问题。但同时也许有相当多的论文著 作对于笔者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如: 贾志强、 刘海英、 武国政等三人撰写的 在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运用“操作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的研究 ,杨国庆撰写的中 外体育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比较 , 谭联斌撰写的 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的特征 , 邱月婷、冯洪撰写的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评价模型初探 ,郭斌撰写的谈篮球 教学中运动技能与思维技能的共扼发展等提到了篮球教学与思维培养的密切关系,而 比较权威的学术著作如田运撰写的 思维论 , 思维辞典 施羽尧撰写的 教育思维学 , 刘爱伦主编的思维心理学 ,等都涉及了部分逆向思维的理论知识6。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了近几十年有关思维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对于逆向思维的研究主 要应用于数学、物理等学科以及企业生产、市场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一些研究思维 学理论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己经有意识的将运动思维的理论研究运用于 体育领域,但对于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和训练中的深入研究还未见到。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5 第二第二章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武汉体育学院 08 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两个自然班,人数均为 24 人。随 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授课班在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一学期的篮球普修 课学习。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笔者阅读了二十余本有关思维学方面的专著主要 有田运撰写的思维论 , 思维辞典施羽尧撰写的教育思维学 ,刘爱伦主编的思 维心理学等以及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专著二十多部,查阅了 1997 一 2008 年有关体育教育和教学中有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控 制、体育教法,以及篮球教学训练等方面的论文 40 余篇。同时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 数据库和中国教育网等相关网站的检索获取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在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 归纳整理后,形成了论文的主要方向和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 对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所得的信息运用归纳、演绎、对比等逻辑学方法进行 分析。 2.2.3 问卷调查法 教学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问卷对其基本情况和体育学习认知状况进行调 查。 实验结束后又对实验组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验效果进行问卷调查。 实验前发放问卷 48 份,回收 48 份,有效问卷为 47 份,回收率为 100 %,有效率为 97.91 %;实验后发 放问卷 24 份,回收 24 份,有效问卷为 24 份,回收率为 100 %,有效率为 100 %。 2.2.4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体育院系教学方面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的专家、学者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探 讨,认真听取建议并加以实施。另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有关思维学、心理学的研 究的专家进行访谈,认真听取他们对在篮球教学中进行思维方面培养的建议和指导。 2.2.5 数理统计法 将教学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认知水平等数据)输入计 算机, 运用统计软件 spss 11.5 for windows 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 t 检验, 使实验结果得以量化,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2.6 实验法 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进行教学,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教学内容是篮 球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内容,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逆向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班采 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前对所有受试对象技术基础水平进行诊断性测试,并进 行差异性比较。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第三章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7 第三章第三章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3.1 思维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历史及作用 人类对思维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 “生而 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吾非 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他不但谈及了认识、思维的起源,并强调“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认为,应该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 是学的深化,相互为用。在欧洲,古希腊时期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曾指出,大脑是思 维的器官。柏拉图指出了思维时事物进行组织、分类和将体验理性化的作用。亚里士多 德对逻辑思维和规律作了充分研究,开创了形式逻辑的先河。19 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系统地总结了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7。 现在, 作为思维科学基础理论的思维学己经从哲学中脱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0 世纪以来对于人类思维的研究, 取得了巨大进展。 美国心理学家彭珍妮等从对大猩猩、 黑猩猩的思维的研究中发现了动物思维的能力(掌握手势语、单词、造句的能力)和特 点。美国学者金逊等通过研究思维过程中脑电波的特点,发现了脑电波与思维内容的对 应关系。脑科学家们研究了大脑损伤对思维的影响。盖尔浦等在对失语患者的思维研究 中发现,它们因无法形成“红” 、 “绿”等概念,而不能分类。斯佩里等从对人脑思维所 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了思维隔裂现象8。我国思维科学的研究,从 1984 年开始,在著名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的倡导下诞生,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和普及,己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 中的一项重要事业9。目前学术界将思维学划分为心理学的认知范畴,思维学本身作为 一门科学学科正逐渐的发展完善,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卢明森教授在 1994 年出版的 思维奥秘探索一书中将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一书以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 科学研究所所长田运同志思维科学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著作的观点进行总结,将思维 学分为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社会思维。钱学森 又在 1995 年 3 月 16 日中从信息加工的特点,对思维科学的研究进行了界定。他把思维 科学与人体科学分开,明确了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思维学所研究的包括三个部分: 逻辑思维,微观法;形象思维,宏观法;创造思维,微观与宏观结合。这对今后思维科 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田运教授于 2000 年的专著思维论又对钱学森院士的观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点进行了肯定10。 思维学可以解决三个思维的基本问题:问题一,思维是什么?问题二,思维的基本 构成物是什么?问题三,思维是怎样发生的?思维学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逆向思 维,并从三个问题对逆向思维进行研究。 3.2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活动中的特征及运用原则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从反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与 正向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正向思维是从正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一种常规思维方式,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阻 碍思维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导致思维的僵化。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往 往能够突破常规的束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3.2.1 逆向思维的特征 3.2.1.1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既可以从正面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反面思考问题, 既逆向思维。所以,逆向思维在不同的领域、各种活动中都具有适用性。思维实践证明, 人们已经在各个领域和不同的活动中都不时地使用了逆向思维,在体育领域,在篮球的 教学活动中也不例外,因此,逆向思维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3.2.1.2 多样性 不同领域、不同活动或者不同事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逆向思维 必须根据不同领域、不同活动、不同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采取相应的思维形式,如事物 属性上对立两极的转换,即坚强与懦弱,优点与缺陷;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即 上与下,左与右等;方法或手段上的变换,即正面论述改为反面论证或反面论证改为正 面论述11。具体在篮球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 学生要形成互动,教师要把自己看成学生中的一员,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安排教学 内容和教学进度,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的安排在不同的程度中担当其教学的主角。在教学 评价中因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起点不同,同一学生的进步幅度不同等因素,也可 采取多种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章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9 3.2.1.3 批判性 在思维实践的实践中,人们一般习惯于从正面考虑问题,即从常规的、常识的、公 认的或经验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尽管容易造成僵化的认识模式, 但是既省事, 又容易得到认同,同时也没有风险性。然而逆向思维则是建立在对传统、惯例、常识的 反叛基础上,是对常规思维的否定和挑战12。这种思维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 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但需要胆量和勇气,即需要批判性精神,正是这种批判 性精神决定了逆向思维的批判性的特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固有的教学 模式来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刺激度减弱,而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会降低,学习的 质量也会下降,抑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一直在固有的模式中走过,进而使学生的创 新能力降低,不利于教学的发展乃至新一代师资力量的培养,这与我国的教学思想相违 背。因此,我们要从常规中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其问题13。 3.2.1.4 新颖性 依照常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确实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有时轻而易举就 达到了目的,但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了习惯的束缚,得到的 往往是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司空见惯的答案。而运用逆向思维,可以摆脱习惯的束缚, 克服思维定势的障碍,往往能够收到令人振奋的效果,给人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在篮 球教学活动中, 与逆向思维相结合, 可以使其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师生在快乐中完成其教学,进而提高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课堂活动具有新颖性。 3.2.1.5 突破性 运用常规思维,由于受经验或习惯的束缚,因而思想观念就会长期地停留在原有的 基础上,很难有进步和发展,同时有些问题还往往难以解决,甚至不能解决。而运用逆 向思维,就会冲破习惯的束缚,产生前人从来没有过的思想观念,找到别人从来没有用 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少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政治家的崭新的思想观念不少都是运用 逆向思维所创造的灿烂的成果14。而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运用逆向思维,除了能活跃课 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其在学术上能突破现有状况,更进一步的得到了发展,进而从本质上的提高了教学的 质量。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3.2.2 逆向思维的运用原则 3.2.2.1 明确的目的性原则 运用逆向思维必须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或者是为了创立新的思想或观念,或者是为 了创新科学技术,或者是创新管理方式,或者是为了改变某种不利的情形等。总之,要 针对客观实际中的某一具体问题恰当地运用逆向思维,不能毫无目的地滥用逆向思维 15。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运用逆向思维,主要是为了优化其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进而丰富和完善了篮球教学 体系,为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3.2.2.2 反常合道的原则 逆向思维有着其自身的客观依据,因此运用逆向思维必须建立在其客观依据的基础 上。通俗地说,运用逆向必须遵循反常合道的原则,决不能违背常理。如果违背常理, 那么就不是逆向思维,就无法获得创新的成果。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根据其教学思想和 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逆向思维,从教学的观念、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等方 面进行研究,使其现有的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提高其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进而提高其教学的质量16。 3.3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思想中的应用 篮球普修课教学以掌握与提高篮球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和综合创新能力;发展学 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协作 精神;贯彻素质教育,促进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为教学目标。将逆向思维的教学理论引入 篮球教学实践,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认知、情感在学习中的导向作用,提高其教 学的效果,在更快、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3.4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4.1 教育观念的逆向 逆向思维下的篮球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学 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互动,教师要把自己看成学生中的一员,根据学生的需要,灵 第三章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11 活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3.4.2 教学方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依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按照“剌激反应”的模式向学 生进行教学,这是值得商榷的。这样做不仅使体育教学陷入“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 四纠错、五提高”的单一性,而且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如动 机、兴趣、意志等)的作用;既千篇一律,又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研究性 学习17。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性为前提的学习方法,基本做法是“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向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帮助” 。同传统教学方法相 比,这似乎只是一种顺序的逆转。但学生却是从被动到主动的逆转,由盲目接收到自觉 学习的逆转。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学效果颇佳18。 3.4.3 教学内容的逆向 逆向思维下的篮球教学要求在内容上要突破传统的框架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不 是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教学大纲上课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课的内容。课的内容的 安排必须有助于学生对其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必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在教学前, 首先明确其教学的目标,然后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录像,使其建立起整体概念,通过 教学比赛发现其问题,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分类进行教学,最终达到解决其问题。整个 教学过程始终贯穿教学比赛,教学比赛的设计要有创新和突破19。 3.4.4 学生学习观念的逆向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自 己内在的潜能, 没有遵循学生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师要逐步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观, 适应现代教育思潮。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师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熟悉不 同年龄阶段、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 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3.5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3.5.1 教学评价以纵向比较为主 篮球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运动成绩的评价,一直以横向比较为主,它是应试教育 的产物。横向比较是学生与学生相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学生个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定位, 以利取舍。这是横向比较的主要功能,即筛选功能,又叫淘汰功能。应试教育有淘汰的 必要,横向比较有淘汰的功能,两者合二为一20。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截然不同的 两种教育,篮球教学评价应以纵向比较为主,从而做到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贯穿“淡化竞 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5.1.1 纵向比较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功能的评价方法 纵向比较就是学生自己同自己比,从时间上讲就是现在同过去比,通过比较让学生 了解自己进步、提高的速度与幅度。进步快、提高幅度大的学生自然受到鼓舞,学习兴 趣也大大提高;进步小、提高幅度小的学生自会引起警觉;停滞不前、毫无进展的也会 有所震动纵向比较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功能的评价方法,而且是一种以全体为激励对象 的评价方法。横向比较法是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纵向比较法则是素质教育的最 佳搭档21。 3.5.1.2 纵向比较法更具合理性 人的体能条件和身体素质本来就存在着差异,纵向比较敢于承认差别,它是一种实 事求是的评价方法。而横向比较出于筛选功能考虑,则不承认差异,否则筛选起来就困 难,其功能也随之失效。它只能搞“众多对象,一个标准” ,凡事一刀切,这显然是不 合理的。纵向比较则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搞“几刀切”学生运动成绩的优劣要 根据学生付出的多少、进步的快慢和提高的幅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纵向比较对 学生体能的差异、起点的高低都得考虑,学生的付出有了回报,劳动得到了承认,学生 不再单凭体能优势取胜。这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十分 有利22。 3.5.2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的评价结构 3.5.2.1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通常在阶段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主要是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相关技 第三章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13 术能力的评价。逆向思维教学的诊断性评价主要是教学实验前对学生进行的基本身体素 质、专项素质、技术水平和相关理论测试。并且通过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让教师对学生的 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诊断性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益。首先,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对所教的 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使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并且在逆向思 维教学中,预先对教学对象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在分组协作练习中更加合 理的异质分组,提高了协作练习的效果。其次,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一 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23。通过实验 前对实验班的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5.83%的学生表示对学习篮球很有兴趣, 37.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54.17%的学生表示对篮球学习很有信心,29.83%的学生表 示信心一般;在篮球普修课学习之前有 5 名学生基本从未接触过篮球。 问卷反映出的在普修课教学之前接触过篮球的学生中,在技术测试中有 5 名学生各 项技术比较全面, 这 5 名学生就成为篮球普修课上的中坚力量。 在安排小组协作学习时, 可将这 5 名学生穿插于各个学习小组中,以此来带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这 5 名原 有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主要以规范动作为主,辅导的重点是无任何基础或基础薄 弱的学生身上;其次,问卷中呈现出来的对篮球学习兴趣和信心一般的学生也是教师鼓 励的重点,对这部分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要多以肯定性反馈给予鼓励。尽管篮 球各项技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各项技术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偏 好。例如,有些身材不是很高大的学生由于身高的原因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但这些学 生动作灵活,投篮准确,这时培养其自信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扬长避短,让其在表现突出 的项目上为全班同学做示范,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3.5.2.2 形成性评价 在技术学科的评价中,由于要对学生各自在实践中所进行的活动本身进行评价,所 以不能仅仅停留于结果的评定,对取得结果的过程进行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24。形成性 评价主要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及时评价。在教学活 动之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 活动中总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 题,必然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而形成性评价恰恰能很好的反映出这些问题,其目 的就是使教师和学生及时的得到教学反馈信息,提高教学的成效。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在逆向思维教学中运用的形成性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形式,主要运用 在教学进程中和每一单元教学末期阶段。在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技术动 作的学习掌握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达 到预期练习目标的人数、学生的表情、练习的态度等,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得到及时的 反馈信息。依据反馈信息判断是否达到了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练习方法是否 适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是否需要修正教学进程等。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是对 每个单元的达成目标采取相应的评价项目,进行不记分的测验,对学生做出掌握或未达 到掌握标准的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形式,其中教师评价 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示范、讲解能力等)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讲解能力进 行评价。学生评价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进行评 价25。形成性评价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打分,评定等级,而是及时的提供教师和学 生相关反馈信息,使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性。而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得到的反 馈信息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对于未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则要分析 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进行补救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出现 的错误,教师则要考虑是否是教法有误,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表表 3-1 学生自评评分细则学生自评评分细则 5 4 3 2 1 自评 学习情绪高涨 较高学习热情 有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不高 没有学习热情 细则 超额完成目标 较好完成目标 能完成目标 完成部分目标 不能完成目标 3.5.2.3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总的教学目标 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技术评定和理论知识测试。理论知识测试包括篮球普修课教学大 纲规定的内容考试,并且加入了测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考试。 3.6 逆向思维应用于篮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因素 一、 敢于克服传统的思维模式,敢于对前人的结论和见解进行挑剔, 敢于想人之未想, 发人之未发。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多提一些反向问题,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用自己的眼 光去剖析事物,多引导思维从事物的反方向进行推理。 二、分析具体问题时要多角度、多方向进行思维,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第三章 逆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15 不要被常规、公理所束缚。敢于提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敢于独辟蹊径,即使走不通, 也可返回起点重新分析思考。 三、准备丰富的资料,明确创新的动机,增强创新的欲望。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 就是要增强问题意识,养成独立思考、自由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的附和性、惯常性和 单向性 26。 第四章 逆向思维在我国体育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试验设计 17 第四章第四章 逆向思维在我国体育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逆向思维在我国体育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4.1 实验的对象、时间和地点 本文的实验对象为武汉体育学院 08 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生,采取简单随机抽样 的方法抽取两个自然班作为实验对象,每班 24 人。 实验时间从 2009 年 9 月一 2010 年 1 月,共 16 周时间,累计课时 64 学时。 实验地点在武汉体育学院篮球馆。 4.2 实验的内容 本实验以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普修课大纲中教学的内容为实验内容,实验班和对照班 教学内容均相同。 4.3 实验步骤 4.3.1 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各项指标的数据处理 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经历及认知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认知水平调查结 果赋予分值,然后对其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高考文化成绩、体育成绩) 、篮 球专项素质、技术基础水平进行正态分布检验(jarque-bera 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levene 检验)后再进行 t 检验: 4.3.1.1 学生基本情况差异性检验 4.3.1.2 学生专项素质成绩差异性检验 (1)测试项目:30 米、原地纵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 (2)测试方法:由本人主试,其他几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协助并做好记录; 4.3.1.3 学生技术基础水平成绩差异性检验 (1)评定项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5 次/人) 、运球结合行进间投篮; (2)评定方法:由两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老师进行评分;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表表 4 4- -2 2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levenes test 变量 班级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f sig t sig.(2-tail) 实验班 24 176.15 3.52 身高 对照班 24 175.94 4.48 0.39 0.50 0.72 0.42 实验班 24 72.33 8.17 体重 对照班 24 69.25 6.84 1.34 0.26 1.39 0.13 实验班 24 20.00 0.83 年龄 对照班 24 20.21 0.98 1.19 0.25 -1.51 0.14 实验班 24 429.95 12.52 文化成绩 对照班 24 425.54 15.26 1.46 0.23 1.62 0.12 实验班 24 76.05 2.87 体育成绩 对照班 24 76.75 3.69 1.24 0.27 -0.72 0.45 实验班 24 71.15 6.56 认知水平 对照班 24 74.23 5.39 0.76 0.48 -0.56 0.60 表表 4 4- -3 3 专项素质比较分析结果专项素质比较分析结果 levenes test 测试项目 班级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f sig t sig.(2-tail) 实验班 24 4.21 0.09 30 米跑 (秒) 对照班 24 4.21 0.15 5.29 0.06 0.19 0.84 实验班 24 274.59 11.98 立定跳远 对照班 24 271.96 8.55 5.26 0.24 -1.53 0.15 实验班 24 59.13 5.69 原地纵跳 对照班 24 58.07 7.23 1.02 0.33 -0.81 0.43 实验班 24 8.97 2.72 引体向上 对照班 24 9.04 3.14 0.98 0.32 0.29 0.76 表表 4 4- -4 4 技术基础水平比较分析结果技术基础水平比较分析结果 levenes test 测试项目 班级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f sig t sig.(2-tail) 实验班 24 2.31 0.97 原地单手 肩上投篮 对照班 24 2.07 1.00 0.04 0.91 0.30 0.68 实验班 24 41.34 4.47 组合运球 上篮 对照班 24 40.93 5.26 1.13 0.29 0.32 0.71 第四章 逆向思维在我国体育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试验设计 19 表表 4 4- -5 5 技术评定标准技术评定标准 测试指标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组合技术运球上篮 技评成绩 优秀 手型正确,动作连贯, 用力协调,投篮准确 运球熟练,控球能力强,动 作连贯,基本姿势正确,用 力协调 8.5 以上 良好 手型较正确,动作连 贯, 用力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木板隔间合同范本
- 2025石油化工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徽货运资格证题库及答案大全
- 2025年合同范本:兽药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5石油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煅后焦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装修外架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年浮球疏水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防监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区域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设备日常点检记录表
- 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平是世界潮流教学课件设计
- 国家OTC药品目录(全部品种)
- 格力电器发展能力分析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斯伦贝谢地质导向
- 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境外汇款申请书样板
- 无呕病房工作要点
- 深基坑支护与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