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票据流通与金融发展.pdf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票据流通与金融发展.pdf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票据流通与金融发展.pdf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票据流通与金融发展.pdf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票据流通与金融发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9 i l 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l 乙遣日期:龙塑甾酗鳗搿露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互毖 日期: 研究生签名:幺乙缁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幽些缸a cg 耖 柴掘流通o j 余融技胜以近代i 海嵌饯业为中心 中义挺要 中文提要 票据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信用工具,是现代经济和金融活动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近代中国,票据曾是钱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社会经济服 务的一个重要信用工具,它伴随着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广泛流通。在票据 广泛流通的同时,为它提供清算服务的票据交换制度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完 善,并取得较大成就,成为近代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以上海为研究中心,对近代上海银钱业所使用的主要票据本票 ( 庄票) 、汇票、支票的发行和流通分别进行了探讨,其中以钱庄票据为主;另 外,本文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近代中国的票据清算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了较为详 细的研究,并对它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票据流通;票据清算;金融发展:近代上海银钱业; 作者:石涛 指导教师:卢伯炜 一b i l l c i r c u l a t i o n a n d f i n a n c i a 1 d e v e 1 o p m e n t - - c e n t e r s o n t h e b a n k i n g a n d n a t i v e b a n k o f m o d e m s h a n g h a i a b s t r a c t b i l lc i r c u l a t i o na n d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c e n t e r so nt h eb a n k i n ga n dn a t i v eb a n ko f m o d e m s h a n g h a i a b s t r a c t t h eb i l li sak i n do ft h ec r e d i tt o o lp r o d u c e d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e c o n o m y , a n di t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c o n t e n ti nt h em o d e me c o n o m i ca n df i n a n c i a la c t i v i t y i nm o d e m c h i n a ,t h eb i l lw a su s e db yb a n k i n ga n dn a t i v eb a n kf o rs o c i a le c o n o m y ,i tc i r c u l a t e d e x t e n s i v e l y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e c o n o m y w h i l et h ec l e a r i n g s y s t e mw h i c hs e r v e dt h eb i l l sc l e a r i n gw a sd e v e l o p i n ga n di m p r o v i n gc o n t i n u a l l ya n d m a d eg r e a t e ra c h i e v e m e n ta n db e c a m ea ni m p o r t a n tc o n t e n to f m o d e mc h i n a sf i n a n c i a l s y s t e mi n n o v a t i o na n dt h ec r e d i t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i m p r o v e m e n t t h i st e x tr e g a r d ss h a n g h a ia st h e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m a i n l ya n da n a l y z et h ei s s u ea n d c i r c u l a t i o no fp r o m i s s o r yn o t e ,d r a f t ,c h e c kr e s p e c t i v e l yf o rw h i c hw e r et h em a i nb i l l u s e db yb a n k i n ga n dn a t i v eb a n ki nm o d e ms h a n g h a i ,a m o n gt h e mt a k et h ep r o m i s s o r y n o t eo fn a t i v eb a n ka st h ec o r e i na d d i t i o nt h i st e x tg i v ea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d e t a i l e d s t u d y i n g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l e a r i n gs y s t e mo fm o d e mc h i n aa n da n a l y s i si t s e f f e c t s k e yw o r d s :b i l lc i r c u l a t i o n ;c l e a r i n g ;f i n a n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b a n k i n ga n dn a t i v e b a n ko fm o d e ms h a n g h a i ; i i w r i t t e nb ys h it a o s u p e r v i s e db yl ub o w e i 票据流通,金融发展以近代j 一海银钱业为中心 引言 引言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本课题是在卢老师指导下,经过一番斟酌讨论而确定得。初始,我对此选题的 学术价值、写作重点等认识不够,通过大量收集资料,认真思考,以及与导师反复 讨论之后,我对此选题的意义和重点所在认识逐渐清晰。 选题意义:1 、票据是现代经济和金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银行钱庄等 金融机构为产业经济提供服务的重要信用工具,它可以代替现金在市面流通,尤其 是钱庄庄票,在市面流通等同现金,大宗货物交易通过票据进行清算,这一方面节 省了大量现金及其搬运,克服了现金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 了货物流通,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并通过不断扩大信用来满足不断扩大的交易活 动及其结算对资金的庞大需求,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票据的特点和 优势在于能够为商家提供一种短期融资工具,这是银行贷款和股票都不能达到和代 替的融资手段。因而,票据及其相关问题就应成为经济史、金融史研究中的一个重 要内容。 2 、票据流通是与商品流通相伴随的 据流通的范围就代表着商品流通的范围, 是为商品流通提供信用服务的,因而票 同时,贸易区域的扩大则带来了票据流通 范围的逐层放大。在近代中国,为满足全国商品贸易对资金的庞大需求,上海银钱 业通过使用庄票、汇票等信用工具,利用各地资金需求的季节差,将全国金融调动 起来,使各地资金互相调节,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从而使贸易活动能够有条不紊 地进行,同时,在调度资金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性金融市场, 以重庆、武汉、天津等地为中心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以及一些更低的地方金融市场, 级接一级,由低到高,在上海的控制和影响下,谐调运作。因而通过对票据流通 的考察,可以看出商品流通的范围、趋势和特点,也可看出全国金融市场的层次、 运作及其规律。 3 、票据流通的不断增加,必然要求配套制度为其提供便利和服务。票据交换 制度就是为票据所代表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算的重要制度。通过票据交换,使银钱业 创造出的大量信用得以互相冲抵,不致造成信用泛滥,同时也可以减少市场对现金 的需求,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票据交换所的交换数额更可谓经济和金融的 指示器,交换数额的增减不仅可以反映一年内商品金融活动的季节变化,而且可以 反映一段时期内经济活动的兴衰。同时,票据交换制度是信用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产生是中国金融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发展、完善、统一则 浆_ 粥流通i 金触发胜以近代:海银饯业为中心一j i 苦 反映着中国近代金融业不断走向成熟、完善和独立的历程。另外,在票据制度建设 过程中,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扮演了不同角色,外国先进制度与中国具体国情也作 了有益的结合,并耿得了很大成功,这一切对当代中国金融业信用制度建设不无借鉴。 4 、上海为近代中国第一通商巨埠,握全国金融枢纽,不仅为远东经济活动的 中心,即在世界经济活动中,也属于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考察近代中固金融之动向, 多以上海为代表,因上海金融的变迁,无不深受世界金融变迁的影响,为其直接反 映,继而通过上海金融机构,再反映到全国金融市场。因而,以票据为着眼点,以 上海为研究中心,可以达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功效。 5 、在今天,信用票据迅速发展的时代,回顾票据在中国的发展,发生在旧上 海的那一段是不能忽略的,毕竟那时候,上海已经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和远东金融中 心。众多金融机构能够同时并存,表现出旧上海金融工具的发达。其中,票据在这 里起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状况和主要资料 国内研究状况: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在解放前,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票 据使用日益广泛、票据交换制度逐步建设过程中,金融界、理论界人士曾发表过一 些研究和介绍性的文章和著作,如杨荫溥的中国金融论、中国金融研究、上 海金融组织概要,施伯珩的钱庄学,潘子豪的中国钱庄概要,徐寄癫最 近上海金融史、徐沧水的票据交换所研究等,以及在银行周报、钱业月 报等金融报刊上发表的一些相关文章。这些著作和文章,或多或少对票据及其相 关业务、制度做了描述,取得一定成就,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之一。但是,这些 文章和著作大多是在论述其主要内容时,对相关的票据或票据业务、票据清算制度 做一附带介绍或对某一阶段情况的片断描述,未能对近代中国票据发行、流通和票 据交换制度发展演变作一系统全面的研究。如钱庄学、中国钱庄概要是在介 绍钱庄业务时,对其所发行的票据种类、样式、挂失等问题做了简单介绍,并未涉 及票据的流通使用。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等著作简单讲述了汇划制度和银行票据 交换制度在2 0 世纪3 0 年代以前的情况。 在解放前的研究成果中,杨荫溥的中国金融论和潘世杰的票据常识是 与本课题关系较为密切的两本重要著作。中国金融论第七章“上海之票据及其 清算”中,分别介绍了上海银行、钱庄各自发行的本票( 庄票) 、汇票、支票的形 式、种类、挂失,分析了汇划票据和划头票据的区别,描述了当时上海票据清算的 现状等。5 4 t ,书中第二章“中国之国内汇兑”一部分,介绍了国内 e 兑的种类、 汇兑机关、汇价计算的方法等。杨荫溥的中国金融论是对票据这一课题论述较 禁摧流通。j 命触发艘以近代【:海锻饯业为中心0 l 苦 多,比较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是本文所主要参考的一部著作。但是,该书至少存在 这样两个不足:一是该著作对票据的种类、样式做了较详细的描述,但未对各类票 据的流通条件,流通方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二是该书出版于1 9 3 1 年,因此对1 9 3 1 年后的情况没有记载,而1 9 3 1 年后中国票据交换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故通过该书 无法得到完整认识。潘世杰的票据常识一书完全以票据为主题,介绍了票据的 概念、种类、流通、兑付、支付、贴现、承兑、清算等诸多问题,比较全面,但它 同样也存在这样两个不足:首先,本书内容虽然全面,但却不够具体、深入,如对 票据流通、清算的描述十分简略,无法给人以明确而深刻的印象。其次,本书理论 性较强,类似于一本票据学理论著作,缺乏历史性的考察。 解放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对商业信用采取限制、 萎缩甚至禁止的态度,票据交换所等相关信用机构也被停止,因而学术界对这一问 题未能重视,研究较少,从而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杜 恂诚语)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部直接研究近代票据流通和票据制度的著作 ( 如类似与宋代信用票据研究那样的专著) 。当然,8 0 年代以来的一些金融史 著作对票据或其相关问题有所涉及,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 室编著的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一书中,在描述上海、天津、武汉、青岛、重庆 等地的金融市场时,对申汇市场、交换制度也有简单论述;陈明光的钱庄史一 书,以通俗的语言对钱庄的产生、制度、业务等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其中第三章“钱 庄的票据与帐簿”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钱庄的票据种类,但每一类介绍的都较 为简单,只是说到了它们的发行、样式、种类等情况,没有对庄票、汇票的重要作 用做进一步论述。另外,书中还对上海钱庄的公单制度的产生做了简单介绍。此外, 在一些金融通史著作中,大多都提到了银钱业的票据种类、票据流通和交换制度, 如洪葭管的中国金融史、张国辉的中国金融通史( 2 ) 、杜恂诚的中国金融 通史( 3 ) 等,但都是在介绍钱庄银行业务时略做介绍,大多语焉不详。在较新的 学术著作中,以刘慧宇的中国中央银行研究( 1 9 2 8 1 9 4 9 ) ) ) 和马俊亚的混合与 发展一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 1 9 0 0 1 9 5 0 ) 7 ) 中对这问题有所论述, 前者主要以中央银行为中心,论述中央银行在抗战期间及抗战结束后在银行票据交 换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后者是在论述江南地区传统钱业的功能时,讲到了钱庄票据 和公单汇划制度的作用。二者都无法给人以完整印象。 在发表的有关钱庄银行的论文中,也有很多提到了票掘或其相关问题,但多是 三占两语,非常简略。其中较为重要的论文有戴建兵的上海钱庄庄票略说,它 对庄票的发行、使用、流通、样式、清算、消亡等都做了简要的论述;杜恂诚的二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变提到了上海票据交换所的建立,中国近 票据流通j 会舢垃肥以近代i :海银饯业为中,t l ,一j l 苦 代票据贴现市场的产生则简单描述了票据贴现市场和贴现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情况:朱博全与上海票据交换所介绍了朱博全在上海票据交换所建设中扮演的 角色。 国外研究状况:国外的一些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金融的著作也涉及到了一些问 题,其中较重要的,如郝延平的近代中国商业革命中,讲到了银行票据、汇票、 庄票的使用,十九世纪的买办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中提到了买办信用和钱庄 等,但这些著作的重点都不在此,因而描述十分简略,无法给人以完整清晰的认识。 国外学者发表的有关上海钱庄的论文中,也或多或少提到相关问题,但为数不 多。在单篇论文中,韩国学者林地焕的2 0 世纪初中国钱庄汇划制度和汇划公单 收付情形考察( 历史教学2 0 0 3 4 ) 是一篇以汇划制度为中心的论文,介绍了 汇划制度的产生和初期情况,但其使用资料和描述过程都很简单,没有对汇划制度 的产生、发展、结局做一完整论述,而且存在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报刊资料:银行周报( 部分) 、钱业月报( 部分) 、中行月刊( 部分) 、 申报( 部分) 、申报月刊( 部分) 、中央银行月报( 部分) 、中央银行旬 报( 1 9 3 1 ) 、中外经济拔粹( 部分) 、工商月刊( 部分) 、工商半月刊( 部 分) 、金融知识( 部分) 、东方杂志( 部分) 等。 重要史料集:上海钱庄史料、武汉钱庄史料、金城银行史料、上海商 业储蓄银行史料、中国对外贸易史资料、文史资料选辑、中华民国史档案 资料汇编等。 专著:杨著中国金融论、中国金融研究、 i - 海金融组织概要、钱庄 学、中国钱庄概要、最近上海金融史、中国金融论、银行经营论、中 央银行论、中华银行史、中华银行论、中国的银行、中国货币金融问 题、票据常识、重庆市票据交换制度、票据学、钱庄史、中国金融通 史、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国货币史、近代上海经济史等。 三、理论方法和基本框架 本论文在查阅诸多史料并吸收中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唯物史观的指 导,通过运用历史学、票据学、货币银行学等有关理论方法,以近代中国金融中心 上海为研究中心,对本票、汇票、支票三大票据在近代金融业、商业发展过程中扮 演的角色、发挥的职能及相关票据制度建设等问题,做一比较微观的探讨和初步的 研究。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为:引言、主体部分三章、余论。 票据流通j 会触发j 碟以近代j 海银钱业为中一c 引售1 第一章票据概述。运用票据学、金融学理论,结合中国近代史实,界定票据 的概念和范围,并简要分析票据的产生原因和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近代中国票据 发行、使用和流通的市场依托。 第二章近代中国票据的发行与流通。第一节分别介绍钱庄庄票和银行本票各 自的发行条件和流通方式。第二节分别介绍钱庄支票和银行支票的发行条件与流通 方式。第三节分别介绍钱庄汇票与银行汇票的发行条件与流通方式。第四节以钱庄 “申汇”为重点,分析“申汇”的概念、流通方式和各地因之形成的申汇市场,以 及上海与各地之间形成的以申汇为纽带的互动关系。本章为本文重点之一。 第三章票据的清算。票据发行流通必然带来票据清算。本部分主要以时间发 展为线索,以钱庄汇划制度和银行票据交换制度为中心,分析中国近代票据交换制 度的发展演变情况。本章共三节,是本文重点之一。 余论票据发行、流通和清算的意义。本部分对票据发行、流通和清算各自 的作用、意义做一简要分析,并对本文做简要总结。 四、本文的成果和不足 本文成果在于,通过运用历史学、银行学、票据学等有关原理,主要以近代上 海银钱业的票据业务为研究对象,其中又以上海钱庄的票据为研究重点,比较微观 地分析了各类票据在近代中国的产生原因,使用条件和各自作用,以及相关的金融 制度演变、创新,在讲述清楚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希望通过对票据业务的微观研究, 以票据为着眼点,分析票据在金融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探讨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构 成、层次和联系的纽带,希望能够和金融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相互印证。本文不足 之处在于,首先,掌握资料有限,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内部票据业务微观操作的史 料很难看到,因而一些问题只能概而论之。其次,本文写作以钱庄票据为重点,银 行票据所费笔墨稍逊,而票号票据暂时舍弃,其原因有:1 、近代中国票据主要来 源于钱庄票据,它是中外对接,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根”,而新式华商银行产生初 期,很大程度上借助了钱庄的经营要素和经验。2 、票号汇兑类似于今日邮政汇款, 其所用汇票具有部分票据功能,但本质上与信用票据仍有明显区别,因此这个题目 应当用另外的篇幅讨论,尽管如此,这一点也应看作是本文不足之处本人能力 有限,在有限的篇幅里只能采用单刀直入,重点突破方式,试图突出主线,而不得 不割舍其它部分。再次,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可供借鉴的大量前人研 究成果,再加上本人能力所限,对本课题的范围、深度等未能完全准确把握,因此, 本文只是对这一课题的初步的尝试性的研究。 票期流通0 令触发艘以i 一脚嵌饯业为中心 五、插图 正 ? ! 向 j 眠 口- 1 i i j 像 j 势; 二 j : ,:0 搿 _ j ! ” 免西 ,: 甘 “ 0 , 。丢一j 耠叠 、9 “。 正 “ 7 饯庄义祟 jj 言 。计乞竹;挣乜,切i:_f 。孽隔嘲稠呵 簟洚坤静钟n彳 蠢譬学玎 翘 ,阕阁陋移 器鹫,蘑 il j?o蛳 ,;鬟蕊鳓髫 争善霆lf露聪 芋;。俄瓣蔚圜囤 玛一_i,1竹m_二州o,k一巧瘴如,k 。虿棼然群羼馘髟 生奠;,l,ii啉讯, 嗓 i 、二i 祭据流通j 金融拉燧“近化l 悔锨饯业为中,t j 苦 : , l ,暑j 羔囊魈钾氪中又 : 辛覆、妻;喧 莲誊“,j ; 嚣熊饕 鬻差饕 再萎轰一:。,; ! j j ? 童访 j1 :j 。 , r ! 篝:套 jz : : 银行汇票 予善 三= ,。, ;量 中太 差二j ! := 吐洋警亭 ! ;宇战争罨夏 墨岳手争欠弧 j 吧乇互 菩垫罚; 趟幢; 杂鬻童 银行支票银行本票 禁据流通j 余融发艘以近代j 海银钱业为中- 0第一帚票据i | l 述 第一章票据概述 一、票据的概念 票据是现代经济和金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票据的含义有着两种不同 的认识。现代经济法和经济活动所讲的票据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自 己委托的人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票据是指各种仓单、保单、车票、船票、机票、入场券、债券、股票、汇 票、本票、支票等。狭义的票据仅指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内容且由票据法规 范的有价证券,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会融领域所说的票据又是指“载明一定 金额,在一定日期债权人( 或其指定入、执票人) 可向债务入收取款项的凭证。 票据是具有流通性的债务凭证,它与其他债券凭证如押据、借据等不同之处,就 在于票据能够流通,而一般债权凭证不能转让、流通。票据也可以通过向银行贴 现、再贴现成为融资工具。票据主要有汇票、支票和期票( 本票) 。”。可见,经济 法中狭义的票据与金融领域的票据本质上是相同的。 本文所要讨论的票据是指狭义的即金融领域的票据。对于票据的概念,采用现 代金融辞典中的界定,即票据是指“出票人自己承诺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 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并可以转让流通的有价证券。 票据是在货币或商品的让渡中,为反映债权债务的发生、转移和偿付而使用的一 种流通工具,体现债权债务关系。” 又因近代上海“金融晃势力伟大,信用昭著, 故票据业务颇盛,市面流通亦广,其最通行者为庄票、汇票、本票、支票、拆票 等。” 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在近代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网络中,汇票、本票 ( 庄票) 、支票三大类票据的发行、流通和清算的过程及其相关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二、票据的产生和历史 】票据的产生 票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人 类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到定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货币,这样,商品 交换就由原来的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w e w 形式。 这时,商品交换就分为卖出( w g ) 和买入( g w ) 两大阶段,由此经常出现 。缪坤和:术代信用票据研究,孟南大学版社2 0 0 2 年版笫7 页。 。刁习德:现代台融辞典,l :海财经人学版礼1 9 9 9 年版,第2 6 5 页a 。中外经济削报第三十一峙,1 9 2 3 年1 0 门,“津沪汉三埠之仑触龇易舭”。 8 杂据流面i j 合触发展一一以近代j 海镪钱业为中也 第一释票据概述 商品让渡与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相分离的情况。商品生产者为了维持其再生 产的f 常进行,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相互之间的产品赊销赊购。这种赊销赊购行为 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相互提供的商业信用。当商品的让渡与 货款的清偿在时间上相分离以后,为了反映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保证赊销款 的按时清偿,出现了一种代表债务要求权的“定期支付的凭证”,债权人可以按订 定的期限,据以向债务人要求支付货币。商品生产者必须顺利地不断卖出和买进 商品,才能实现其利润并维持和扩大商品的再生产。这种“定期支付的凭证”恰 好成为商品生产者不断买进和卖出商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被广泛地使用, 以至后来,“商品也不是为货币而卖,而是为了一种定期支付的文据而卖。为了简 单的目的,我们能够把这种支付文据包括在汇票这个总的范畴内。”马克思所说 的“汇票这个总的范畴”其实就是指票据。 2 票据发展史 在中国,“票据之行用,由来已久”,根据马临端文献通考记载,早在汉代, “汉武帝因国用匮乏,以白鹿皮方尺为皮币,此诚为票据之嚆失。” 而在商品经 济发展迅速的唐宋时代,则先后出现了“帖”、“飞钱”、“交子”等代替现金运输 的票券,被视为我国票据的萌芽。 结合唐代的存款方法,有学者认为这种“帖”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支票性质的 取钱凭证。“帖或书帖大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支票,上面有付款数目,出贴日 期,收款人姓名,出贴人署名,所和现代支票不同的,就是出于i 临时书写,而不 是印好的空白格式。”。“飞钱”的出现是唐代票据业务发展的另一个重大表现, 它是唐代进行款项汇兑业务的凭证,它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因是由于商业发达,商 人感到大量携带铸钱的麻烦和风险,因而要求汇兑的主要是商人。它运行的基本 方法是商人把款项交给某地某一机构或商家,领取凭证。商人到另一目的地后, 核对凭据无误后,提取款项。“飞钱的运行,对于交兑方和承兑方来说,都提供了 便利,交兑方商人避免了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承兑方免去了不断运现金到京的 烦劳”,。解决了现金在空间上的流动问题,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汇票。 北宋时期,商业更加发达,无论是商品流通的数量、距离和交易的规模,还是 市场的范围都大大超过了前代。与此相伴,宋代的信用票据也得到发展,不仅以 前的票据功能得到沿袭和完善,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票券,如交子、钱引、关子、 。马克心:资本论( 第三卷) 人民版礼1 9 5 3 年版,第4 5 7 负。 。潘于豪:中国钱庄概要,乍通* 局】9 3 1 年版,第1 0 i 砸。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版礼1 9 6 5 年版第3 8 9 负。 。缨坤干n :术代信用柒据研究,五南人学 l 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6 负。 9 票据流通,余融发j 娃以近代卜海嵌饯业为中心第一章票据慨述 会子等,这些票券既是一种类似于银行券的信用货币,发挥着货币的职能甚至 被视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同时,它们发行与完结的运行方式还与信用票据 运行方式相类,而且交子、会子、关子的纸币性质是从其信用票据的功能演化发 展而来的,因而,票据法界的学者认为交子与现代的汇票、本票相似。同时,这 些票据的产生和流通使用,反过来又便利和推动了宋代商业的发展。 元明时期,宋代所出现的一些票据继续流通使用,经久不衰,同时,在这一时 期出现了一些专营兑换或兼营存放款的“钱肆”、 “钱铺”、“钱庄”等机构。 清代初期,官府逐步取消纸币,于是钱庄等己初具规模的金融机构便开始发行钱 票、银票。钱票、银票的出现一方面说明纸币这一新生事物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它将“票”和“币”两种功能集于一身,如果有人追究,它就是“票” 一种取钱兑银的凭证,钱庄负无限责任;日常无事又可当货币流通,节省社 会劳动。有些地方甚至以地方法规为其保驾护航并监督管理,如1 8 4 1 年“上海庄 票碑”就是为规范送还丢失银票酬银数目而立。同时,银票、钱票的出现也是由 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交易量扩大,货币流转速度相应提高,客观上需要钱庄信 用力量支持的结果,而它的出现则标志着当时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程度达到 了商品销售已经不必对着货币成交,而可以用一种见票即付的信用手段来承担货 币的职能的阶段。 1 8 4 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 一个全新阶段。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钱庄、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同 时,外国银行开始侵入中国,并诱发了中国新式银行的产生。这一时期,这些金 融机构所发行的票据种类更加繁多,名目各异,如在上海,使用的票据就有钱票、 银票、庄票、汇票、支票、存票、上票、拆票、划条、本票等。但这些票据就其 性质而言,主要包括本票、汇票及支票三类;就其发行机关而言,可分为钱业票 据、银行票据和商业票据:就其所代表的货币种类而言,可分为汇划票据和划头 票据。 另外,随着外国银行的到来,它们也带来了新式的现代票据,旧中国的金融 业在与外国银行的往来中,逐步使用了这种票掘形式,旧式的传统票据开始向现 代票据形式过渡,在这一过渡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新的票据制度、法规和相关机 构,尤其是在银钱业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近代票据制度建设取得了不小成就。 总之,中国信用票据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中国信用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内容, 它的形制与运营机制在经历了一系列蜕变之后而迈进了近代的门槛。 m 缪坤和:求代信用票据州究,厶南人学版社2 0 0 2 年版,第8 :- 9 页。 柴据流通i 金触发艘以近代卜海银饯业为中心第一章祭据概述 三、近代中国票据使用的市场依托 鸦片战争后,国际国内贸易蓬勃发展,尤其是上海发展更为迅速,自1 8 4 3 年 丌埠后不久,它便取代广州,跃居近代中国内外贸易第一大港,如时人所称:“盖 上海一埠,就中外贸易言之,其地位之重要无异于心房,其他各埠则与血管相等。” 。上海与以长江为纽带的广大内地和其它重要通商口岸之间贸易关系非常密切,上 海进出口货物的绝大部分是内地其他通商口岸的中转商品。尤其是1 9 世纪6 0 年 代初,长江被迫开放后,外贸转运更成为上海埠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1 9 世纪7 0 年代初期,洋货输往上海及其在沪的消费情况统计可以明确看出。 表1 - 1 上海口岸洋货输入及其在本地消费状况 单位:两 外国商品1 8 7 0 1 8 7 1 1 8 7 21 8 7 3 进1 2 1 总值5 2 ,4 5 3 ,4 4 8 1 0 00 0 5 7 4 6 9 4 5 7 1 0 0 0 0 5 7 0 6 2 ,2 8 8 1 0 0 ,0 0 5 2 ,2 8 3 ,9 5 5 1 0 00 0 f 再出口总值 4 0 ,5 2 4 ,5 5 9 7 7 2 6 4 2 7 1 3 。6 4 1 7 42 2 4 6 ,9 6 5 ,8 6 9 8 2 3 14 3 ,8 9 1 、4 5 5 8 3 9 5 l 本地消费 ii 9 2 8 ,8 8 92 27 4 1 4 ,7 5 5 ,8 1 6 2 5 6 8 1 0 ,0 9 6 ,4 1 9 1 7 6 9 8 ,3 9 2 ,5 0 0 1 60 5 资料来源: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 8 5 4 1 8 9 8 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李必样编译,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9 3 年,j 8 7 0 、1 8 7 i 、1 8 7 2 见2 7 0 页,1 8 7 3 见3 1 3 页。 从上列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上海越来越变成一个商品集散地的趋势”。进口 到上海港的洋货绝大部分是为转口销售到腹地市场而去的,而在上海本地的消费 量不过占其中很少一部分,约为2 0 左右。尽管7 0 年代以后,由于更多港口对外 开放,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仍然稳居首位。1 9 世纪9 0 年代, 上海进口货物的7 5 3 08 1 是再出口的。8 同样,上海港出口的土货绝大部分也是从各地转运而来。例如,近代上海出 口土货的大宗丝、茶中,“生丝几乎全部产于浙江北部的三个府,即杭州府、 湖州府、嘉兴府”,茶叶则主要来自于江西、福建等地。 随着以上海为中转枢纽的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上海与国内各埠之间结成 了紧密的联系,一个以上海为中一1 5 , 的国内贸易网络大约于清末民初时期初步形成, 2 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进一步发育成熟。而金融与贸易形影相随,巨大的转口贸易和 埠际贸易使得埠际间款项收解十分繁忙,也使上海成为全国的汇兑中心和命融中 。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 l1 9 8 3 年版r 第1 4 4 页。 。车必樟编译: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j 娃概况:1 8 5 4 1 8 9 8 年英国驻卜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i 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1 9 9 3 版本,第2 7 0 页。 。徐雪筠等译编:l 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 8 8 2 一1 9 3 1 ) 海关f 年报告译编。i :海社会科学院 【l 版 祉1 9 8 5 年版第4 7 页。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1 8 4 0 1 8 9 5 ) ( 第一册) ,中华* 局1 9 6 2 版,第5 7 8 页。 1 1 票据流通l j 命触发腱以近代卜海_ 6 钱业为中心笫一章泉据概述 心,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金融网络也于同一时期形成。在这一网络中,上海 是第一级中心和全国中心,汉口和天津是第二级中心和大区域中心,此外,还有 小于天津、汉口,影响力更次一等的第三级小区域中心,如宁波、厦门、广州、 九江、镇江、重庆等地。 其中,第二级金融中心由华北的天津和长江中游的汉口构成,这两个城市分 别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航运条件优越,都是各自所在地区的中心港口和区域性 贸易中心,自有广阔的腹地,它们输出入于上海的贸易值占上海埠际贸易值的 5 0 一6 0 左右,构成了上海埠际贸易的主干。 汉口地处长江中游,华中水陆交通要冲,素称“九省通衙”,早在明清之际就 是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不特为楚省之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 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为转输。”。汉口传统商路以水路为主,向西达四 川、云贵,向西北至河南、陕甘,向南通湖南、广东,向东顺长江可经江西、安 徽直达江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传统贸易格局被打破, 沪汉贸易迅速发展。至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随着上海外贸和长江航运的发展, 汉口以其独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传统的内贸城市转变为上海港商品集散网络 向内地各省拓展的最重要的中介港,与上海港之间贸易互动关系极其密切。如下 表所示: 表1 - 2晚清时期上海经海关埠际贸易值港别统计( 汉口) ( 1 8 7 5 - 1 8 9 9 年) 单位:1 0 0 0 关两 时间i8 7 51 8 8 01 8 8 61 8 9 01 8 9 51 8 9 9 土货出口上海货值 1 2 9 1 4 1 4 8 0 71 5 3 2 8l7 7 3 92 8 1 4 03 1 3 6 2 占全国( )3 6 83 7 】 3 89 4 004 8 33 8 4 上海洋货输入货值8 ,1 9 59 ,9 18 9 6 0 8 1 1 , 7 8 0 1 8 4 2 42 5 9 6 1 占全国( ) 2 4l2 46 2 l8 2 362 642 3 5 资科来源:樊卫国,激活与生长:匕海近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 8 7 0 1 9 4 1 ) ,l 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第7 4 7 5 页。 可见,汉口在上海的国内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汉口贸易圈所辐射 的地区则有鄂、川、滇、豫、黔、晋、湘、赣、陕等省,使这些地区的进出t e l 贸 易间接地与上海联系在一起。 汉口钱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口开埠后,随着沪汉两地贸易的迅速发展,两 地之间为贸易服务的金融联系日益密切,以致汉口“所有金融与工商各业的盛衰, ”刘献廷:广阳杂记,中牛书局1 9 5 7 年版,第1 9 3 页。 l2 票据流通l j 会触发腱以近代i 海 l 钱业为中亡第一帝票据慨述 仍是以上海的情况为转移”,回汉口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一个华中地区金融中心。沪 汉两地钱庄为洋货转口贸易服务的具体方法是:华商从上海贩运洋货到汉口转手 出售,而汉口和上海之唰的余融周转和清算,则依靠两地钱庄的汇票调拨。在汉 e l ,“普通钱庄,多只经营申汉汇兑,盖以申汉两地,为国内外之进出要口,各种 商业频繁而互相之需要用汇款亦多,所以两处钱庄之此项交易很是茂盛,同业 彼此委托兑取,亦较别处便利”。 天津濒临渤海,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商业城市,它与上海之间的商业贸易关系 十分密切。早在天津开埠前,凭借传统的经济联系,经由上海输入的进口商品就 被辗转运至天津,并通过它销往华北、东北、西北各地。领事罗伯逊1 8 6 5 年度 上海港贸易报告记录,当进口货销售因长江流域战争滞阻时,“有三分之二的销 货是通过海运卖到辽东的牛庄、锦州和关东的北直河,以及山东的登州府等北方 港口,其中大多数是运到后一港口,再由那里转驳浅水船,以便通过白河口的沙 洲,运到北方贸易中心一天津。”英国驻沪领事据此认为,“如果中国人能够成功 地利用他们的小船从事于上海到山东和北直隶湾各口岸的运输业务,那么用我们 加装了蒸汽机的船来运的话,就能装更多了”。 果然,自1 8 6 0 年天津开埠后经 由上海输往天津的进口商品大部分由外国商轮揽载,天津成为上海沿海转口贸易 的主要口岸。如下表所示: 表1 - 3晚清时期上海经海关埠际贸易值港别统计( 天津) ( 1 8 7 5 1 8 9 9 年) 单位:1 0 0 0 关两 时间1 8 7 51 8 8 01 8 8 61 8 9 0 1 8 9 5 1 8 9 9 【土货出i ;3 上海货值1 2 9 1 4 1 4 ,8 0 7 1 5 3 2 8 1 7 ,7 3 9 2 8 ,1 4 03 1 3 6 2 占全国( )3 6 83 7 l3 894 004 8 33 8 4 i 上海洋货输入货值 8 ,1 9 5 9 9 1 8 9 ,6 0 81 1 ,7 8 0 1 8 4 2 42 5 ,9 6 】 占全国( ) 2 4 1 2 462 182 3 62 6 4 2 35 资料来源: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近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 8 7 0 1 9 4 1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第7 5 页。 由上海输往天津的洋货价值的绝对数量在迅速上升,其所占上海出口洋货的 比例也高达2 0 左右,由此可见沪津两地间这种转运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同样, 。中国人民镪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金融忠编写委员会办公室编:武汉饯庄史料,| 9 8 5 年。 第1 0 7 页,米刊。 o 张围辉:中国金融通史( 第二卷) 中国金融出版杜2 0 0 3 年版,第1 6 0 页。 。中周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金融志编弓委员会办公室编:武汉饯庄史料,】9 8 5 年, 第1 3 5 页,未刊。 。李必樟编详:j :姆近代贸易经济发胜慨挑:1 8 5 4 i8 9 8 年英固驻i 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 m 版袖:1 9 9 3 年版,第1 6 页。 。李必樟编译:l 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 8 5 4 1 8 9 8 年英国驻l 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 川l 版朴1 9 9 3 年版,第4 4 页。 i3 荣据流通l j 台触发腱以近代【:海银饯业为中,巴 第一章柴据慨述 在出口方面,天津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大农村农副产品外运的集散地,而 这些农副产品皆须运至上海再转运外洋,如上表所示,天津出口上海的土货也呈 迅速递增趋势。 紧密的转口贸易关系,使得沪津两地之间的金融关系也十分密切,尤其是上海 金融业的雄厚实力,更加固了这种关系。对于天津而言,“富商巨贾云屯,恒籍上 海银钱为挹注”。对于上海而言,天津一旦有变故,便会受到影响。1 9 0 0 年受义和 团影响,沪滓之间联系阻隔,上海金融恐慌陡起,“计各银号所放之款共有七百三 十万,仅汇到七十万,余以音信阻梗,汇划不通,兼之歇业逃亡,无从问讯,上 海市面为之震动,银根紧迫,故洋厘逐日飞涨至八钱有余。”。两地因转口贸易而 建立的紧密关系可见一斑。 第三级小区域金融中心,主要由江浙皖赣等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一些中小 城市构成。这些城市或是上海的周边地区,地域临近,或与上海交通便利,彼此 双边贸易历史悠久,数量可观。这些地区的口岸输出输入于上海的贸易值占它们 埠际贸易总值一般在5 0 一1 0 0 之间。这一地区包括的重要口岸城市有重庆、宁 波、厦门、广州、九江、镇江、杭州、苏州、南京、温州、芜湖等地。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是“四川之咽喉,而扬子江 上游之锁匙”。 上海开埠后,经由汉口港的中介,沪渝两地经贸往来逐渐频繁。 重庆开埠后贸易量迅速增加,尤其是沪渝两地的直接贸易往来空前频繁。1 9 世纪 末期时,土洋贸易已辐射到四川大部分地区。据1 8 9 6 1 8 9 7 年英国商人的商务考察, “重庆洋布进口贸易全部操在2 7 家商号之手,他们都直接派有代理人常驻上海。 除了重庆这些商号在上海有代理人之外,成都有3 家,嘉定有1 家,也在上海有 代理人,随时按他们的需要代为购买,这四家的交易规模比较小,而他们直接向 上海进货这一事实对于重庆作为四川省贸易的主要市场及分销中心的地位,并无 重大影响。重庆这样的地位,由于它的特别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永远不会受到严 重威胁的。每年在一定的季节里,商人从偏僻和遥远的城镇如成都、保宁府、潼 川府、遂宁县、嘉定府、叙州府、绵州、合州及其他重要地方,有的由陆路,有 的由水路来到重庆,运来他们的土产鸦片、药材、生丝等等,并运回洋货。” 至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