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建筑企业增长战略与土地一级开发互动模式的研究.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建筑企业增长战略与土地一级开发互动模式的研究.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建筑企业增长战略与土地一级开发互动模式的研究.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建筑企业增长战略与土地一级开发互动模式的研究.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建筑企业增长战略与土地一级开发互动模式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筑企业增长战略与土地一级开发互动模式的研究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李培 导师:金维兴教授 摘要 经济增长方式单一是存在于中国建筑企业之中的普遍问题,它使得建筑企业对外界环境的 应变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差。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建筑企业发 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应中国土地供应制度的改革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政府主导下的土地一级开发,由 于其涉及内容广泛,项目链条长的特点,为建筑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提供了 可能的途径。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建筑企业进入土地一级开发领域的现实条件、可能性、 运营模式、收益环节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土地级开发的实际案例,对于土地一级开发 如何促进建筑企业开辟新的收益来源,提高利润率,将经营范围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作了具 体论证。从而证实了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对于建筑企业提高综合能力,改变单一旖工承包者的身 份,最终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结构性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本文的研究引用了建筑企业进行土地级开发的实际案例,并对相关经济参数进行了 具体分析,因此对于建筑企业通过相关开发模式转变企业增长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建筑企业增长战略土地一级开发 【论文类型】应用基础 话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 r o w t h s t r a t e g y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t h ep r i m a r y 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i a r :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m a s t e rd e g r e ec a n d i d a t e :l ip e i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j i nw e i x i n g a b s t r a c t l a c k i n go f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w a y s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p r o b l e me x i s t i n gi nc l f i n e s ec o n s t n l c t i o n 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i tl i m i t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t ob ef l e x i b l ea n da d a p t a b l e t h e r c f o r e ,e x p l o i t i n g n e wg r o w t hp a t h sf o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t e r p r i s e sb e c o m e su r g e n t l yo i l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r o a d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 t h ep r i m a r y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a d i n gb yg o v e r n m e n tc o m e sa l o n gw i t l l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 c h i n e s el a n da c c o m m o d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t h ed e v e l o p i n go fr e a le s t a t em a r k e t ,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a p o s s i b l ea p p r o a c hf o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 s t r a t e g yo f t r a n s f o r m i n g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p a t hb e c a u s e o f i t sp r o j e c tc h a i nw h i c hm i n t e dt om a n ya s p e c t s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o j e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i nd e t a i l t ot h ep r a c t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o p e r a t i n gm o d ea n dt h ep r o f i tp a t t e mf o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t e r p r i s e se n t e r i n gt h e 丘e l do fp r i m a r yl a n dd e v e l o p i n gi nt h e o r y b e s i d e s t h ea r t i c l ea l s od i s c u s s e s t h ew a yo fh o wt h ep r i m a r y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m o t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t oe x p l o i tp r o f i t s o u r c e ,i m p r o v et h ep r o f i tm a r g i na n de x t e n dt h em a n a g es c o p et h r o u g ht h ep r a c t i c a ll a n dd e v e l o p i n g c a s e s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a b o v et h i sa r t i c l ev e r i f i e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te 妇f e c to ft h ep r i m a r yl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t op r o m o t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t u r n i n gf r o mc o n t r a c t o ro n l yi n t om o d e m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r p o r a t i o n ,t h e nu l t i m a t e l yt r a n s f o r m i n gt h e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p a t hr a d i c a l l y t h er e s e a r c hi sb a s e do nt h ep r a c t i c a l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c a s e s ,s oi tc a nb ear e f e r e n c e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t ot r a n s f o r mg r o w t hp a t ht h r o u g hs o m em o d e sr e l a t e dt op r i m a r yl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n t e r p r i s e s g m w t h s t r a t e g yp r i m a r yl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y p eo f t h e s i s 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a n d a f i o n 声明 y 8 4 1 4 2 9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 人在其它单位已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所有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忍、毛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日期:泖岁、讲 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忍,厄导师签名南瞎日期:妒5 ;邯 注;请将此页附在论文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问题的提出 1 绪论 各国经济的发展史证明,建筑业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贡献者,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其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中,都曾经历个大 力发展建筑业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新中国的建筑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奠基、创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在产品经济 的指导思想下建筑业被单纯地认为是基建投资的消费部门,因此整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咯 地位没有得到承认。在这种传统认识的影响下,建筑业作为基本建设的附庸,忽视自身的经济 效益,建筑业企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受到损害,致使整个建筑业发展缓慢,与国民经 济的发展严重脱节。1 9 7 9 年之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得到确认,国家明 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针,并通过政府对建筑业和基本建 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立法规范市场,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使得建筑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今后2 0 年,中国经济将处于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通过对各国建筑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 总值( g d p ) 中的比重变化分析,中国建筑业的产值比重在较长时期内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将对 国民经济起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中国的建筑业将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中的一些问题却必须引起注意。在过去的5 0 年中,( 1 9 5 2 2 0 0 1 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 g n p ) 增长了3 3 8 倍,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建筑业在国民总 产值中的比重除1 9 9 2 年和1 9 9 3 年异常地上升了2 个百分点外,其余的4 8 年总体上处于零增长 状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2 年) 公布的数据计算,中国建筑业产业增加值占g d p 的比重( 按 1 9 9 0 年不变价计算) ,由1 9 5 2 年的3 3 8 7 0 上升到1 9 9 6 年的5 2 0 ,而后直徘徊在4 8 0 左右。 从1 9 9 3 年到2 0 0 1 年,中国g d p 实际值( 按1 9 9 0 年不变价计算) 由2 6 2 5 8 0 8 亿元增长到5 2 1 7 3 7 9 亿元,翻了一番,但是,建筑业产值比重( 建筑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 d p 中所占比重) 却 由5 1 2 下降到4 7 3 ,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力量逐渐雄厚,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建筑业的贡献则相对越来越小。根据预测( 金维兴,2 0 0 3 ) ,目 前中国建筑业产业增加值占g d p 的比重应该保持上升趋势,而实际情况却与预测结果相差甚远。 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一直以来,中国建筑业的成长发展都是被动地依赖于建 设投资的增加,经济增长单纯依靠扩大产出,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局限于工程施工领域, 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企业的经济增长力主要依靠产品生产过程的硬技 术( 施工技术) ,由于这些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逐步降低,因此, 在建筑经济活动空间中,建筑企业谋求新的增长点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少。丽建筑业的总产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它随着经济发展丽强劲增强,又随着经济调整而萎缩, 统计数字表明,在1 9 8 7 1 9 9 0 年治理整顿期间,建筑业总产出年均下降了l ,6 个百分点,而在 经济过热的1 9 9 2 1 9 9 5 年,年均增幅又急剧膨胀到2 6 8 。 因此,为了避免建筑业的发展随着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出现大起大落,增强建筑业企业在经 济发展上升时期的创造力,并使企业在经济下降时期具备抗风险能力,就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 的角度考虑,改变建筑企业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企业的竞争力由单 纯的施工承包环节向一h 下游延伸或向相关产业渗透。目前建筑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战略方 向有进行房地产开发、开展工程设计与咨询业务等。而如何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建筑企 业自身的优势,寻找一种有效的操作模式来实现这些战略构想,使建筑企业能够在相对广阔的 范围内拓展经营领域,就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于建筑业企业增长战略的研究建立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之一h 。1 9 6 5 年,美国著 名经济战略学家a n s o f f 提出“安索夫战略矩阵”,认为企业的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完成: 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多角化战略。随后,p o r t e r ,m e 又在其c a s e si n c o m p e t i t i v es t r a t e g y 一书中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加以论述,饱认为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增 长模式有以下几种:主营业务战略、垂直发展战略、进入战略、多角化战略及合并战略。 此后的一些学者通常将企业的战略增长途径分为三种,& 口集聚化、多角化与合并收购,其 中,多角化战略曾被多次探讨并形成了一些具体实施途径。d a v i d ,f r 在c o n c e p t so f 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m e n t 一书中提到多角化战略的实施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同心圆多角化、 水平多角化及复合多角化。另外,s r i v a s t a v a ,p 也在其论述中给出了企业的多角化战略模式, 即主导产品战略将企业的精力集中于某一种产品以使企业以高效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通 过技术革新吸引新客户获得经济增长同时进行地域扩展;相关多样化通过避入与本业柑关 的领域增强企业适应性,转移风险,最大限度利用企业资源;多行业多样化进入与其本业 不相关的其他领域。 除此之外,关于企业战略选择的理论还有波士顿矩阵。波士顿矩阵由美国波二e 顿咨询公司 建立,利用“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的分析方法为企业未来制定发展战略,依据 行业增长率及市场份额将矩阵划分为明星类、问题类、现金牛类、瘦狗类四个区域,处在不同 区域内的企业将面对不同的成长前景,潜在利润来源及风险。 建筑企业增长战略的研究就是建立在e 述理论的基础之上。1 9 8 8 年,h a s e g a w a ,f 在奠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本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中将建筑企业的增长战略总结为四种:向已有市场渗透、向新的 市场环节拓展、多角化发展及转向新的商业领域。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f r i e d m a n ,w 认为建 筑企业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集聚化战略、一体化战略与多角化战略完成的,其中集聚化战略的实 施措施有:市场渗透一通过本业能力的提高继续向原有市场渗透;新市场开发;新服务开发 依据现存市场需求开发全新或改良的产品及服务。他提到集聚化战略能够使企业充分利用 其独特性,提高效率并建立市场形象,但同时令企业易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关于一体化战 略,他将其分为两种,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战略能够使企业通过对市场或技 术的组合达到降低成本、扩大规模的目的,而垂直一体化战略使企业能够对其供应商进行严格 的控制,但同时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和人才。 在有关建筑企业增长战略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把目光集中在了多角化战略上。l a n g f o r d , d a m a l e ,s 在建筑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中发现,英国建筑企业在寻求企业增长时通常是通过 后向一体化向建筑材料的生产领域发展或者通过前向一体化进入不动产开发领域,以此达到多 样化的目的。h 订l e b r a n d t ,p m c a n n o n ,j 提出,建筑企业多角化战略的实施方式有:后 向垂直体化、前向垂直一体化和水平多角化,具体可通过内部发展或兼并收购等模式来实现。 多角化战略的实施通常会面临一些阻碍因素,如进入新市场的风险,对新技术的需求以及资金 压力等。f r i e d m a n ,w 借鉴d a v i d ,f r 关于企业战略的理论,将建筑企业多样化战略归结为: 同心圆或相关多角化通过协作优势向市场提供以往企业单独无法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水平 或非相关多角化一依据市场需求,在企业原有技术之外发展新产品或服务,复合多角化 向新技术新产品领域扩展。 通过对英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经验分析,r a m s a y ,w 指出,英国大多数的大型建筑企业都同 时涉足不同的事业领域。l a n g f o r d ,d a m a l e ,s 在其研究中论述到“英国建筑企业通常活 动于5 种不同的商业舞台之上,它们是土木工程、房屋建造、房产开发、土地开发及建筑产品 加工。”为了分散风险,这些建筑企业还将上述经营业务扩展到了国际领域。h i l l e b r a n d t ,p m c a n n o n ,j 在此之上又对建筑企业涉及的产业部门做了补充,它们是:海上采矿、机电工程、 劳务输出以及其他如分时操作、建筑模板制造、卫生保健、汽车贸易、印刷及废物处理等。他 们还将建筑企业提高项目综合能力的方法总结为:将企业的工程承包范围后向延伸至设计环节; 将企业的项目链条从工程承包后向延伸至项目投融资:后向延伸经营链条进入房屋装修配套及 物业运营与服务环节。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推动建筑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施工承包型 向综合型转变。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建筑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关注。9 0 年代初,在对日本建筑业进行了 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后,金维兴在其日本建设业的经营战略一书中,对日本建筑业在发展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日本企业建筑随着建筑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改变经营 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关于日本建筑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效果评价,陆歆弘在 “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的回归模型”文中也有沦述,文中通过3 0 多个国家建筑业发展轨迹的 对比,发现日本建筑企业由于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引入新的经济增长函 数( 创造出新的需求) ,从而使建筑业产出份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自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一商 保持了较大的比例。而经研究发现( 杨德钦,2 0 0 4 ) ,中国建筑企业至今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 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单一、呈粗放型,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差,因此必须转变企 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关于具体的战略方案,学者提出主要以多种经营战略及联合战略为主,其 中联合战略中又包括纵向联合、横向联合、同心型联合与多种经营式联合。 1 3 研究的目的及思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方向,更需要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应中国土地供应制度的改革及房地产市场发展而出现的政府主导下的土地级开发,由于其涉 建筑企业从事 土地一级开发的盈利环节分析 上 土地一级开发 对建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意义 0 土地一级开发具体案例分析 及内容广泛,项e 1 链条长的特点,为建筑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呵能的 途径。然而这种途径究竟能否帮助建筑企业实现预期的战略构想,还须经过理论的论证及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检验。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建筑企业进入土地一级开发领域的可能性、获利环 节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案例,来研究土地一级开发对于建筑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的带动作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建筑企业的增长战略 2 1 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战略”( s t r a t e g y ) 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其原来的含义是“将军”。中世纪这个词变 成了一个军事术语,其含义是指在敌对状态下指挥军队克敌制胜的艺术和方法。进入现代社会 以后,“战略”这个概念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变成了“手段”或“方法”的 代名词。5 0 年代末,战略开始进入管理领域,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范畴。企业战略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企业战略包括了企业的宗旨、企业的目标、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政 策,从狭义来说,企业战略则单纯指企业实现其宗旨和长期目标的一种比较宽泛和基本的计划 和方法。 企业的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体化战略和多样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 水 平一体化) 和纵向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实现这些战略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合 并和合资等) 。内部发展是指现有企业( 公司) 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 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 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1 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该类增长可 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 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 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 据对美国1 8 9 5 1 9 7 2 的公司增长战略分析,1 8 9 5 至本世纪初的公司增长主要以横向一体化为 主。我国工业企业的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以横向一体化为主,8 0 年代以来,其它形式的扩 张才较多出现。 2 纵向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 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 以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一体化包括届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 b a c k w a r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 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 f o r w a r di n t e g r a t i o n ) 指企业 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化学工业公司可向石油冶炼、采油方向扩展,以实现 后向一体化;也可向塑料制品、人造纤维等方向扩展,以实现其前向一体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体化 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 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3 多样化 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 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 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但是,严格区分相关与否,并不容易。 因为在实际中,多数公司多样化扩张的部门均多少与其原有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有联系。尤其 是研究与开发,多来自于现存生产活动的需求,但可用于其它无关部门的生产之中。 二战后,多样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该战略6 0 年代以后被快速增 长的公司普遍采用。1 9 4 9 年,美国5 0 0 家大公司中有1 3 以上为单产品经营,到1 9 6 9 年,该 比例降为6 。与此相反,介入不相关经济活动的大公司的比例从1 9 4 9 年的3 增加到1 9 6 9 年 的2 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 0 年代以来,企业的多样化发展十分普遍。许多工业公司 涉足房地产、商业等与原生产活动无关联的行业。 多样化战略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 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 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 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2 2 国际建筑企业的增长战略研究 2 2 11 3 本建筑企业的增长战略 1 日本建筑业在增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1 ) 建筑业的兴衰受投资波动制约 n 本的建筑业自二战后开始复兴,民间投资急剧增加。从1 9 6 0 年开始随着东京奥运会的举 办及1 9 7 1 年“日本列岛改造论”的提出,日本建设投资每年以二位数字增长,建筑业迅速发展 壮大,被称为当时的“明星产业”。但是,7 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受到灾难性的影响, 建筑_ p 也受到冲击,公共建设处于抑制状态,民间投资的兴趣也大为减弱,随着经济的调整, 日本建筑业在进行自我调整之后,进入了它的成熟期。1 9 8 0 年1 9 8 6 年,日本建设投资增长停 滞不前,建筑业开始进入衰退期, 1 9 8 6 年开始回升,但和1 9 8 0 年相比仅增长8 3 ;从1 9 8 7 年开始,建设投资又有较大增长,建筑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但是,这种状况只维持到1 9 9 0 年。从1 9 9 0 年下半年开始,受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百业不振,国内建设需求玎始i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滑,民间建设投资减少。尤其自1 9 9 6 年以来,目本政府和民间对建筑业的投资年年下降,9 6 年投资总额约为8 2 兆日元,2 0 0 3 年已降至4 0 兆日元左右。从以上4 0 年间日本建筑、【k 的状况 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国内建设投资波动的制约,而建设市场供需,受 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 ( 2 ) 建设需求发生质的变化 日本国内的建设需求,即建设投资动向,对建筑业的经营状况具极大影响。8 0 年代后期, 随着日本的贸易顺差和日元升值趋势,以及西方国家要求日本扩大内需的压力,日本国内的建 设需求以公共建设投资和住宅为中心,规模急速扩大。这种形势使得日本建筑业的承包额大幅 度增长,收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成长和社会总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以 及基于建设需求增长的同一原因,使得日本国内的建设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一是建筑 业的重点市场对象随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开始从重、厚、长、大型的产业系统基本设施,向 着社会系统,特别是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系统转化;其二是在上述转化的同时,从需求 的特点( 市场特点) 看,出现了软技术化、服务化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经济的成长和科学技 术的进步,将会进一步加速。 另外,在建设需求结构变化的同时,随着日本国内地价高涨,土地高度充分利用的要求增 强了。这种情况再加上以大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实力为背景的城市再开发项目、地区开发建设项 目的增加,以及在社会余暇需求增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日本各地游览胜地开发热,促进了建设 项目的大型化、综合化。如关西新机场、东京湾横断公路、离波再开发等大型项目。这些复合 且庞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要求建筑业具备多样化、高级化的机能与能力。 ( 3 ) 竞争形势激化 随着建设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综合性开发项目的增加,使得市场竞争关系和竞争因素也 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市场和大型项目中,工程承包竞争不仅取决予企业的信誉和成本,还 取决于项目的规划能力、财务能力以及设施运营能力。因此,拥有这些能够能力的其他产业的 大公司,纷纷介入建设市场,日本建筑业出现了其他产业的竞争者。截至1 9 9 1 年,日本前5 0 家完成工程量最多的建设企业中,有1 0 家是来自其他行业的企业。另外,从1 9 8 6 年起日本逐 步开放国内市场,随后1 9 8 8 年目美谅解协议达成,使得外国公司对日本建筑市场的关注空前高 涨,在日本公共工程投资的增加和日元的大幅升值的情况下,外国的建筑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 日本建筑市场,e j 本的建筑企业在内外夹攻的形势下,词对更为激烈的竞争。 ( 4 ) 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8 ( ) 年代以来,a 本的建筑业始终处在低收益产业的行列之中。从日本新闻社所公布的统讲 数据来看,建筑业的营业利润率远远低于制造业和全产业的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方面是在传统 的承包经营方式下,建筑业向用户提供的只是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硬技术服务机能,很难保证和 提高其收益性;另一方面,建筑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与机械化、自动化的其他产业相比,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很大差距。因此,建筑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率在全产业中是最低的,而单位成本的上升率却 是最高的。 2 日本建筑企业的增长战略 建设投资的波动,建设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形势的激化等外部原因,以及提高企 业的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内部原因,使得日本建筑业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战略。 新事业战略。新事业是指企业当前尚未涉足的事业领域中的事业。对于传统的从事建筑施 工恬动的建筑企业来说,除建筑施工以外的其他事业都可称之为新事业。1 9 7 3 年的石油危机后 日本经济转向低速成长,建筑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新事业的开发,通过新事业实现多种经营, 以弥补本业的损失和不足。从新事业的领域来看,日本建筑业的新事业都是以建筑关联领域的 事业为中心,电波及到一些与建设无关的领域,其内容包括体育与赫乐设施的自运营、工程咨 询、建筑装饰、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销售、不动产经营、租赁与销售业务、教育、文化等 十分广泛的事业领域。通过新事业战略的实施, 企业的业务来源与收益得到了增加,并且使建筑业实现了事业领域的多角化和企业收益的 多元化,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经营的弊端,塑造了以本业为主、跨行业开展多种经营的企业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了建设市场需求波动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求得企业持续、稳定的 成长发展,并且可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在扩大企业事业规模和业绩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另 外,新事业的收益可以为本业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新事业战略所实现的事业领域的多角化和 收益的多元化,能够使企业在本业受限的条件下,不至于陷入单纯价格竞争的泥坑:同时新事 业超前培育的人才、经营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所建立的营业网络等,对于企业自身业务具有重 要的支援效果。 开发事业战略。开发事业是指以土地和房屋不动产为素材,企业本身作为事业主体,加工 该不动产,追加一定的附加价值并以预定形态提供给用户的事业,它相当于我国的房地产开发 事业,包括从开发用地的取得到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营销( 含租赁) 全过程的经济活动。 开发事业的风险较高,但相对也有较高的利润率。8 0 年代中后期日本建筑业市场低迷,开发事 业高达2 0 的毛利率,吸引建筑企业纷纷将经营方向向开发事业转移,具有代表性的如列入日 本前十位的鹿岛建设、大林组建设、大成建设等大型建筑公司,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房地产投 资业务。据调查,日本各大建筑公司的经营目标中,开发事业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1 0 到3 0 。 开发事业战略( 提供房屋、设施) 主动地为企业开拓市场( 本业业务的来源) ;新事业战 略的推行为开发事业提供所需的能力,某些自营的新事业还可作为主要的开发事业的项目配套。 正是通过这两项战略的有机结合,碍本建筑企业成功地打破了被动承包的局面,实现了企业经 营方式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通过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日本的建筑企业整体实力得到加强,培 养了,企业在营业、生产、竞争、应变、盈利等方面的能力,为其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2 新加坡建筑企业的增长战略 新加坡建筑业是根据英国建筑业的组织模式建立的,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新加坡建 筑业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过去的几十4 年中,新加坡的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 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现代化经济体,在此期间,建筑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次结构调整时期。 1 9 6 0 1 9 8 4 年,新加坡建筑业增加值以每年超过t 3 的速度递增,超过国民经济的9 的速度, 建筑业总产出从1 9 6 9 年的1 2 1 亿美元上升至了1 9 8 4 年的4 0 2 3 亿美元,增加了3 2 倍。然而 从1 9 8 5 年开始至1 9 8 8 年,新加坡建筑业经历了第一次衰退期,总产出在1 9 8 6 年迅速降至2 3 5 4 亿美元。8 0 年代后期开始,建筑业重新复苏,但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筑业增长再一一 次放慢了脚步。尽管新加坡建筑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自身能力已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关于 产业发展的研究之中,建筑业仍被看作是一个安全性差,生产力低下,低利润并且资金匮乏的 行业。 新加坡的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是从小的分包商成长起来的,通过8 0 年代新加坡建设发展部 ( c i d b ) 的资金激励计划、产业推动项目等一系列扶持措施,一些企业迅速成长为具有实力的 大型承包商。在此之后,新加坡建筑企业通过机械化操作、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改善组织结构、 加强现金流管理和引进先进技术等方式促进企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 这些企业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模式。有的通过组建联合体,有的则单纯依赖本业的建筑施工市场, 另外些企业在国内外专门从事工程分包业务,尤其精于基础及打桩部分的工程,这样的企业 一部分发展为总承包商如l m ,另一些则仍旧从事其专门业务领域的经营。在成长过程中,新 加坡建筑企业不仅面对建筑行业本身的限制,还要应付日本及韩国的竞争对手,丽他们在大型 复杂项目上占有绝对优势。 1 9 8 5 1 9 8 8 年建筑业萧条期间,新加坡建筑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大量 企业的经营业务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造成过量开发,暴露了企业在制定公司战略和方针j 二的不足, 许多企业仍然采用家族式的管理结构并且严重缺乏对于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在此次萧条期间, 建筑企业开始转变其经济增长战略,具体方式包括:向建筑相关领域扩展,如建筑产品的维护 管理;进行自主开发( 短期垂直一体化) ;组建联合体( 以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联合为主) ; 加强对外输出。 经历此次低潮之后,新加坡建筑企业开始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寻求新的增长模式,其中多角 化战略被许多企业所采用。经实践证明,新加坡较为成功的建筑企业在实施多角化战略时,不 仅局限于建筑业内部环节,还包括建筑业之外的其他事业,主要涉及酒店管理、商业、建筑材 料制造、证券贸易等。些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具体以提供一系列与工程有关的服务来实现,如 n e o 公司就以其“设计建造”一体化承包而著称,通过此项战略的实施,公司的利润率由 】9 9 5 年的不到1 0 匕升至了1 9 9 8 年的1 4 。而建筑企业实簏多角化战略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用与建筑业联系最为紧密的不动产开发模式。据统计,新加坡5 3 的建筑企业通过房地产开 发事业实施多角化战略,另有4 2 进入到贸易和代理行业,还有4 2 的公司进入到制造业和工程 领域。这些战略的实施使新加坡建筑企业的经营范围从传统的施工环节拓展到了: 程项目的其 他领域以及新的事业部门,为建筑业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建筑企业创造力及应变能 力的提高,降低了建筑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 2 3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及面临问题 2 。3 1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我国的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状态与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密切相关。伴随 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建筑业增长也一路攀升,建筑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由1 9 9 1 年的 1 5 6 4 亿元上升到2 0 0 3 年的2 3 0 8 4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 5 。见表2 一l 表2 - 11 9 9 1 - 2 0 0 3 年建筑业总产值及其增长 年份 1 9 9 11 9 蛇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卯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0 2 0 。3 总产值( 亿元) 1 5 6 42 1 7 43 2 5 3螂5 7 犯跎9 1 2 6l o 嘣| 21 1 5 2 91 蝴1 5 3 6 21 呦z 4 增长幅度 1 4 3 3 9 d4 9 64 3 12 帖4 3 d1 0 21 0 3 1 4 6 8 42 2 9 2 0 62 4 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建筑业企业概况 通过对各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在经济发展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之前,建筑业都以 支柱产业的身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 正处于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臣标,未来2 0 年我国的人均 g d p 将从1 0 0 0 美元增长到3 0 0 0 美元以上,为此g d p 将保持每年7 以上的增速。而要支撑这个 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在g d p 中所占的比例就必须保持在3 0 以上。由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中有6 0 左右是建筑工程,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将为建筑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 空间。 另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投资增长,也将不断带动工程建设服务的需求。目前世 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 8 ,发达国家平均为7 5 ,而我国2 0 0 2 年的城市化平均水平仅为3 9 0 9 。 根据美国学者萨诺姆( r a ym n o r t h a m ) 的“s ”型城市化发展轨迹所揭示的加速期及世界银行 的统计,城市化水平在达到3 0 后,城市化进程将加快直至到7 0 才会减速。目前我国已进入城 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据预计2 0 1 0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 5 ,2 0 2 0 年达到5 8 ,城市人口 6 8 1 2 l 万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管理体制 的改革,不仅给建筑q k 带来工程建设的空间,还为其向相关产业拓展提供了机遇,即推动建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转向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体化运作。综h 所述,在投资拉动和消 费刺激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建筑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2 3 2 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前景给建筑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建筑行业内存在的些问题及企业传 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成为建筑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 b r a i n ,1 9 5 9 :f s c h e r e r ,1 9 8 0 ) ,而决定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就是产业集中度(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r a t i o n ) ,它 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 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 产总额等) 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产业集中度高,则表明该产业内大型企业团队占有优势 地位,具有支配市场的能力,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研究和开发与技术进步能力等有利于提 高效率、效益的因素融合为全产业的效率、效益,产业总体利润率较高,竞争程度低:相反, 若产业集中度低,则表明单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在全行业较低,整个行业处于原子性结构,竞 争程度商。 参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及日本学者的研究,用绝对集中度c l o 大体划分建筑业的市场集中 度分类:2 0 一 c 1 04 4 0 时,产业市场结构属于低、中集中型;而当c 1 0 2 0 时,市场结构属 于非集中竞争型。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绝对集中度,1 9 9 7 年c l o 为2 3 9 ,2 0 0 1 年为4 5 ,远 远低于2 0 的标准,面日本1 9 9 7 年c l o 为1 4 0 8 ,美国c i o 为6 3 9 。从而可以看出,我国的 建筑行业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不经济,缺乏具有突出实力的建筑企业,整个产业呈 过度竞争状态。 经营方式单一,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内外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企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多数经营状况好,发展速度快,抗风险 能力强的企业都具备创造市场的能力,其经济增长方式首先是开发新产品。 然而建筑企业是个例外,因为在我国除了住房等少数几种可以商品化的建筑产品外,绝大 多数建筑产品的外观、功能、结构形式及规模的确定,都产生于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建筑企业 不具备产品的开发功能。从国内建筑企业的成长过程来看,目前作为建筑市场主力军的大中型 建筑企业绝大多数是原国有企业。在1 9 8 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国有建筑“企业”多为国 家投资部门的附属施工单位,主要职能是完成投资主管部门的基建工作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 动,通常只能承包工程、按图施工,建筑企业实际上是建筑产品的生产部门,不具备f 订场决策 和市场经营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中国建筑业的企业不分大小,历来都被称为施二l 企业,专门 从事施工生产。它们只关心工程施工任务的发包信息,不关心社会对建筑产品的需求状况,其 成长发展被动地依赖于建设投资的增加。这样就产生了以下的问题:一是建筑企业的经济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被局限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不能充分利用4 - , k 资源增加自己在建筑产品上的附加值; 二是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远离投资者的决策过程,缺乏主动影响建设需求的能力,而企业经济 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过程的硬技术( 施工技术) 。由于这些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