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玉簪记既是一部深深刻上高濂个人烙印的作品,也是一部浸透着时代特 色的传奇。 高濂是商人之子,在他父亲“贾而好儒”的影响下,走上文人化之路,一生 从事多方面的文化活动,去除身上的商贾气息。在晚明世风和士大夫文化的影响 下,高濂创作了玉簪记等多部文学作品,体现他所推崇的文人志趣。而玉 簪记中“命试”、“手谈”、“会友”等出都是在高濂改编玉簪记本事和杂剧 的过程中新加入的情节。这些情节往往可以在高濂的家庭、交游和情趣爱好中找 到相类似的证据,可见是高濂创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历添加进去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玉簪记这部作品中,找到大量仿写其他作品的 证据,特别是对西厢记和拜月记的仿写。据推算,在高濂活跃的时代, 魏良辅已经完成对昆山腔的改造,梁辰鱼的浣纱记业已付梓问世,西厢、 拜月、琵琶之争硝烟弥漫但此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沈壕南 曲谱都尚未问世,传奇的繁盛时期还没到来:这个时期,传奇创作的技巧远没 有成熟,作家们正在寻找可供创作参考的范本,而西厢、拜月、琵琶之 争正是这个背景之下的传奇创作大讨论。而玉簪记就是这一传奇发展的特殊 时期出现的较成熟的作品。它对前代优秀作品的仿写,顺应了传奇在题材、结构、 技巧等方面的演进过程,为n , j e j i ! 兴起的传奇这种体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并 为这种体制的最终成熟提供了中间形态。“传情、状景不离西厢、拜月。”玉 簪记可谓是琵琶的反动,在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等多方面受到西厢记 的影响,歌颂自由的爱情成为此后传奇创作的主要主题;而在结构上,玉簪记 又大量借鉴了拜月的悲喜交织、冷热匀场等关目安排的技术手段不妨说, 玉簪记得西厢记之“神”,而学拜月记之“术”。 当然,玉簪记在仿写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闹会”、“追别”等 出都在模仿之外,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也正是玉簪记能够取得如此 之长的艺术生命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高濂、玉簪记、文人化、仿写 a b s t r a ( 了r t h ej a d eh a i r p i ni sn o to n l yap e r s o n a lw o r kb r a n d e db yg a ou a nb u ta l s oa l e g e n do p e r aw h i c he m b o d y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t h a tt i m e g a ol i a nw a st h es o no fam e r c h a n t , 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h i sf a t h e rw h ow a sa g o o dm e r c h a n ta n dd e s i r e dt ol e a das c h o l a r - b u r e a u c r a t sl i f e , h es t a r t e dt ol e a r n h t e r a t u r ea n dc o n s i d e rh i m s e l fa sas c h o l a r - b u r e a u c r a t t h r o u g hh i sl i f e ,h eu n d e r t o o k al o to ff i t e m t u r ea c t i v i t yi no r d e rt og e tr i do ft h ef e e l i n go fm e r c h a n t i n f l u e n c e db y t h el a t em i n gd y n a s t ys o c i e t ya n dt h ec u l t u r eo fs c h o l a r - b u r e a u c r a t , g a ol l a nw r o t e m a n yd i f f e r e n tb o o k s 。s u c ha st h e 妇如h a i r p i n a n dl o t so ft h e ma r ea l ln e wp l o t s t h a tg a o a d a p t e df r o mo r i g i n a lv e r s i o no ft h e j a d eh a i r p i n t h e s es e c t i o n sa l s oc o u l d b ef o u n do u ts i m i l a re x p e r i e n c e sf r o mh i sf a m i l y , s o c i a l i t y , f e e l i n g sa n dh o b b i e s t h a t i st os a y , g a ol i a nj o i n e dh i so 】l r n e x p e r i e n c ei n t ot h ew o r kw h e nh ew r o t et h i s c h u a n q io p e r a a n dw ec a nf i n dal o to fe v i d e n c e sw h i c hi m r a t eo t h e rw o r k sf r o mt h ew o r kt h e j a d eh a i r p i n ,e s p e c i a l l yf r o mt h ew e s tc h a m b e ra n dp r a y i n gt ot h em o o n i ti s c a l c u l a t e dt h a tb e f o r eg a oi j a n ,w e iu a n g f uh a dc h a n g e dk u n s h a nt u n e ,l i a n g c h e n y nh a da l s of m i s h e dt h es t o r yo fw a s hy a r n ,a n dm o s to ft h eo p e r aw r i t e rw e r e d i s c u s s i n gt h eq u e s t i o no fw h i c hi sb e s t ,t h e w e s tc h a m b e r , p r a y i n gt ot h em o o no r t h ep i p a , o nt h eo t h e rs i d e ,a f t e rg a ol i a n ,t h ef o u rd r e a m so f l i n c h u a nb yt a n g x i a n z u ,t h es o u t h e r no p e r at u n eb ys h e n j i n gw e r ep u b l i s h e d t h a ti st os a y , t h e a g eo fp r o s p e r i t yd i dn o ta r r i v e i nt h i sp e r i o d , t h et e c h n i q u eo fo p e r aw r i t i n gi sn o t m a t u r ey e t ,m o s tw r i t e r sw e r el o o k i n gf o r t h er e f e r e n c ew o r k sw h i c hc a l lh e l pt h e mt o c o m p o s e t h e nt h ed i s c u s s i o na b o u tt h ew e s tc h a m b e r , p r a y i n gt ot h em o o no rt h e p i p ai sj u s tt h eq u e s t i o no fw h i c ht ol e a r nu n d e rt h i s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j a d eh a i r p i ni s m o r em a t u r et h a no t h e rp r o d u c t i o n si nt h i ss p e c i a la g e 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j a d e h a i r p i nw a st oo f f e rat r a n s i t i o n a r yp h a s ew h i c hc a ne m b o d yt h ep r o c e s sf o rt h e m e s o fo p e r a , f a b r i c , t e c h n i q u ea n ds oo n i ta l s os u p p f i e sac l e a r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r e c t i o n , a n do f f e r se v i d e n c ef o r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i m i t a t i o ni nt h ec r e a t i n go p e r a “i m i t a t e t h ew e s tc h a m b e r , p r a y i n gt ot h em o o nt od e s c r i b ef e e l i n ga n ds c e n e r y ”,t h ej a d e h a i r p i ni s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w e s tc h a m b e ri nm a n ya s p e c t ss u c ha s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c h a r a c t e r s ,d e s i g no fs e c t i o n s f r e el o v eb e c o m e st h ep o p u l a rt h e m ea f t e r w a r d s o t h e r w i s et h ej a d eh a i r p i ni m i t a t e st e c h n i c a lm e t h o d so fp r a y i n gt ot h em o o ni n s t r u c t u r ea r r a n g e m e n tl i k et r a g i c o m e d ye t c w ec a ns a yt h e 妇d ph a i r p i ng e tt h es p i r i t o f t h ew e s tc h a m b e r ,a n dg a i nt h et e c h n i q u eo f p r a y i n gt ot h em o o n w ec a n n o td e n yt h a tt h ej a d eh a i r p i nh a so w ns p e c i a lc r e a t i o ni nt h i si m i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s o m ep l o t sa l le x c e e d t h eo r i g i n a i a n dt h e ya nr e c e i v es p e c i a la r t i s t i ce f f e c t t h e s ea l ei m p o r t a n tr e a s o n st og e ts ol o n gt h ea r tf i f ef o r t h ej a d eh a i r p i n k e y w o r d s :g a o l i a nt h e j a d e h a i r p i n s c h o l a r - b u r e a u c r a ti m i t a t i o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才$ 字“铲家导师签名- 乡 日期:地习: - j 日期: 芝兰! 三翌勿 绪论 一、立论依据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别署瑞南居士,瑞南道人,桃花渔长,湖上桃花渔, 钱塘( 今杭州) 人,是活跃在明中后期的戏曲家。可惜他的事迹明史不传,生平 资料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传奇作品玉簪记至今唱演不绝,他很可能 已经埋没了。 高家本中落已久,直到高濂的父亲才由经商而致富。“贾而好儒”,在父亲的 影响下,高濂具有浓厚的文人化倾向,一生从事文化活动,去除商贾气息。除了 玉簪记之外,高濂还有很多作品:以陶潜归去来辞为题材的赋归记 和以李密陈情表为题材的陈情记,两者合编为节孝记;散见于南宫 词纪、吴骚合编、太霞新奏等书中的二十多首散曲、套曲:诗集雅尚斋 诗草二集( 初集已佚) ,词集芳芷栖词二卷;此外,养生著作遵生八笺 十九卷,“以闲适消遣之事分为八类”,内容涉及养生保健,山川逸游,花鸟鱼虫, 琴棋书画,金石碑帖,记载偏重实用,对后世影响很大。不难发现,他尝试了几 乎所有文人所推崇的文化活动。 明中后期,东南沿海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发展,与 此相应的,在思想和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以李贽对“存天理,灭人欲” 的传统理学的尖锐批判为代表,个性解放思想兴盛一时。这一思潮落实到文人身 上,一方面,在创作上体现自由灵魂的文学样式和作品大量涌现,话本、南戏等 活泼的俗文学样式不断地进入文人视野,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带有鲜明的文人 特点的物质文化享受也一时靡然成风,茶、酒、花草、园林、金石、丝竹、养生 无不发展出了精致的文化,形成独特的文人情趣。这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合流, 终于在传奇这种体裁上迸发出了神奇的火花:它既是案头之上一种自由灵魂的创 作,又是舞台之下高雅唯美的娱乐,更可以借表演的舞台直接展现那些颇受文人 推崇的物质文化享受,如玉簪记中就有不少唱和、弈棋和弹琴等优雅的场景 描写。因此,若将玉簪记还原到这样的历史发展线索之下,那么这部传奇作 品显然烙下了高濂深刻的文人印记,就是他向往自由的灵魂和充满情趣的生活的 一面镜子。 除了高濂鲜明的个人印记之外,另一方面,玉簪记也体现出诸多了戏曲 发展的时代特征。据考,高濂活跃在明代隆庆和万历年间,这一阶段正是“昆曲 勃兴期”和“昆曲极盛期前期”o ,和他同时代并有联系的戏曲家就有汪道昆、 o 此时期划分据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书。青木正儿将昆曲发展分为昆曲勃兴、昆 曲极盛( 前期、后期) 、昆曲余势三个阶段。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 中华书局1 9 5 4 年9 月增订上海初版。 1 梁辰鱼、张凤翼和屠隆等,这些人在当时就名重一时,后三人更是被青木正儿的 中国近世戏曲史列为“昆曲极盛期前期”的“先进诸作家”o 。而在他之后, 就出现了沈瑕、汤显祖这样可以代表明代戏曲创作最高成就的领袖。生活这样的 年代是挑战也是幸运! 文人们突然发现传奇这一新的典雅的文学样式,它和诗、 词一样既要求很高的艺术技巧,又能够相对自由地抒发文人们的志趣,而同时创 作这种新形式的作品的技巧还不够纯熟,经典的模式还没有最终成型,大家都在 努力思考怎样才能创作一部好的传奇作品。这个阶段的传奇创作就充满了探索性 和模仿性,正在为明传奇的兴盛积蓄蓬勃而起的力量。 玉簪记这部传世之作 就在这样的时刻带着时代的胎记在高濂的笔下诞生了,它趁势在明代传奇发展史 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代表了这一特殊时段戏曲创作的部分成就。论地位, 玉 簪记比不上“临川四梦”这样代表传奇创作最高水平的一流作品;论艺术,它 在结构、故事和语言等方面也比不上这些作品来得熟练,但它在这一昆曲的勃兴 期对西厢、拜月的学习和借鉴,它对爱情题材的重续和探索,对传奇多种 艺术表现手法的实践,都起到了明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玉簪记是走向巅峰 的一块石阶,虽然不免粗砺,却承受得住踏踏实实向上的一步。 隆庆四年( 1 5 7 0 ) 前后 高濂在杭州创作完成玉簪记之后,万历十九年 ( 1 5 9 1 ) ,高濂的友人冯梦祯在苏州洞庭东山已经看到了玉簪记的演出。快 雪堂集卷五十一今年二月十八日日记中写到:“许氏设酒相款,作戏。玉簪 陈妙常甚佳。”可见,玉簪记已经迅速流传到了当时昆曲的中心地带。其实, 在玉簪记完成之后,就已经引起了传奇作家和理论家的关注。李贽、陈继儒 和李玉等人批评的玉簪记在明末相继出版,陈继儒在秋江送别一出评道: “关目好,调好,不减元人妙手”国;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将它定为“能品”, 同时批评道:“惟着意填词,摘其字句,可以唾玉生香,而意不能贯词,便如徐 文长所说:锦糊灯笼,玉镶刀口,讨一毫明快不得矣。”回;吕天成曲品将 玉簪记列为中下品,说它“词多清俊”,但“第以女贞观而扮尼讲经,纰漏 甚矣” ;到了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在讲解传奇的创作艺术时也常常以玉 簪记举例佐证;焦循剧说也有相关点评文字这些评论虽毁誉参半,但 都集中在创作问题的探讨之上,后人正是这些总结文字中吸收了玉簪记的妙 o 中国近世戏曲史,1 9 7 页2 1 0 页 。此据徐朔方高濂行实纪年,见晚明曲家年谱,浙江古籍出版杜,1 9 9 3 第1 版,2 1 0 页。 回陈眉公批评( 玉簪记) 二卷,明代高濂撰,明金陵刊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 卷之下,十四。 o 远山堂曲品,明代祁彪佳著,参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六) 。中国戏曲出版社 1 9 5 9 年1 0 月第1 版,第4 9 - 5 0 页。 o 曲品校注,明代吕天成著。吴书荫校注,中华书局1 9 9 0 年8 月第1 版,第3 1 2 页。 2 处,规避其创作上的失误,一步一步走向传奇艺术的成熟。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到了近代,吴梅先生的( 玉簪记) 跋”较早关注玉簪记的评论文字。 他认为玉簪记的情节“颇有可议者”,提出了“三不合”,同时对“用韵之夹 杂”和“句读之舛淡”提出批评,虽然多有指摘,但毕竞是第一篇批评玉簪记 的完整文字,对此后的玉簪记研究垫下了基石。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 虽未重点提及,但也分专节介绍玉簪记梗概,并评论说:“此记情节单纯, 似未必为杰构,以其事可爱,关目亦幽雅。颇为人喜。”回 到了当代,对高濂和玉簪记的研究,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并不深入。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濂的生平概况和他的传世作品玉簪记的作品分析。徐 扶明先生的高濂和他的( 玉簪记) 国和徐朔方先生的高濂的生平和他的 玉 簪记传奇) 回是两篇较早的系统研究高濂声平和他的作品的论文。文中对高濂的 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地考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没能系统地展开。此 后,陆续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对玉簪记的文学批评,对男女主人公的人物 性格展开分析,高度赞扬玉簪记细腻的心理刻画。此外,在各种研究中国戏 曲或词的专著中,也有不少谈到高濂和玉簪记,比如赵山林先生中国戏剧 学通论、许金榜先生的中国戏曲文学史、张仲谋先生的明词史等,特别 是2 0 0 1 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有( 六十种曲) 评注固,麻国钧先生对玉 簪记的每一出之后都进行了细致地评注,而其最后的总评以高濂及其( 玉簪 记) 为题,对高濂和玉簪记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但关注的问题也和前面其 它的论文并无二致。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高濂创作玉簪记的角度,结合高濂本 人的生平和创作过程中对西厢、拜月的仿写,来重新定位玉簪记在明 代传奇演进史上的位置,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是一个较新的视角,正 是这篇论文立志达成的目标。同时,通过对玉簪记这一部作品的创作分析, 也希望引起对当时传奇创作特定阶段的特有的仿写现象的关注:晚明传奇的成熟 不是一蹴而就了,它有一个从生涩到熟练的过程。 o ( 玉簪记) 跋,吴梅著,见 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 二) ,齐鲁书社,第1 2 8 7 页。 o 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几著,王古鲁译,中华书局1 9 5 4 年9 月增订上海初版,2 7 6 页。 o 此文刊于中国文学研究,1 9 9 0 年第1 期。 西此文刊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 9 9 3 ,( 5 ) ,后收入徐著晚明曲家年谱,1 9 7 页。 o ( 六十种曲) 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9 月第1 版。玉簪记载于0 6 卷,6 2 5 页。 3 第一节高濂与玉簪记 高濂喜欢在自己创作的玉簪记中透露一点自己的消息。玉簪记第十 二出“下第”【菊花新】云:“两度长安空洒泪,无栖燕傍谁家。梦魂化蝶入桐花, 飘蓬人在天涯。”如此情节非古今女史和话本张于湖宿女贞观记所原有, 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第二折潘必正云:“侄儿自拜别姑娘之后,一向习学 举业,旧岁科场,不料染病京师,误了进场,因此上羞归故里。”这里也没有必 正两次科举失利的情节,而到了玉簪记则改为。两度长安空洒泪”,分明是 结合了自己的切身经历。 而玉簪记中潘必正对功名的态度和也现实中高濂对功名的态度吻合。第 二出“命试”中,必正一上台就表达了对功名的看法:“功名一字总由天,谁羡 乘轩服冕。”第九出“会友”,必正“两场已进,颇自得意,不想病染离亭,难终 策闯”,于是他又感叹道:“钟鼎山林聚合命,人间荣辱不须惊。”可见必正并不 是一个汲汲于仕途的青年,一方面他对考取功名并没有绝对自信,另一方面他对 功名也超脱。 这正和高濂两次科举失败后对功名的态度类似,高濂的芳芷楼词上卷有 一首词表达了同样的洒脱态度: 风入松 闲适十首其九 青襟耽误十年余。宇宙身迂。翰墨虚为湖海客,前津始悟迷途。寄傲且看山 水,消忧漫托琴书倦将短发为人梳,世故4 , t - 羁。身学偷闲心学懒萧然物外 闲居。建业何妨饮水,武昌不羡多鱼 此外,玉簪记中“命试”、“手谈”、“会友”等出都是在高濂改编创作玉 簪记的过程中的新加入的情节。这些情节往往可以在高濂的家庭、交游和兴趣 爱好中找到踪迹,可见是高濂创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历添加进去的。 一、高濂的家世 玉簪记标目之后第一出就是“命试”。潘翁一上场便唱道:“白发萧萧今 已老,归闲堪守林皋。梦回青琐恋王朝,欲报图劳,且教子勤劳。”对儿子潘必 正的功名和前途表现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在妻子和儿子面前充满了父亲的权威, 请来夫人商议,“只索打发孩儿赴京应试如何? ”对儿子说:“孩儿,你虽登鹗荐, 未跃龙门。即今春来会举,你可早向长安访学朋侪。因而入试,夺取功名,书香 步武。那时替你迎娶家室,以遂于飞,有何不可? ”必正一应承,他就催促启程, 看到夫人和儿子因为离别而伤心,他又硬起心肠唱道:“休因离别重回首,快着 4 丝鞭驰骤。豹尾螭头,佩玉争先左右。”是一个对儿子寄托重望的严父形象。 玉簪记的本事和此后流变过程中的杂剧和话本都没有这一情节。这个潘 必正的父亲倒和高濂的父亲在对待儿子的功名问题上有颇多相似之处。 汪道昆太函集卷四十七有一篇高父季公的墓志铭明故征仕郎判忻州事 高季公墓志铭o ,记载季公事非常详细。墓志铭是应高濂的恳请写的,汪道昆 说:“余雅慕季公而急深甫,遂按深甫所自为状而志之。”因此,这个墓志铭中提 到的季公也正是高濂心里对父亲的印象。 铭中论及高家谱系说:“高之先望,大梁宣仁太后之所出也。武功郡王以外 戚显。其后扈跸都杭州。季公名应鹏,自字云卿,王十五世孙也。承家中否,不 遑为儒。从兄合钱千,乃受贾。首事堇堇,顾独亲有常珍。十年而饶,亲交都所 取给。”高氏原籍毫州蒙城( 今安徽省内) ,祖上据称还是外戚。不过到了季公一 代,家道中落,“不遑为儒”,后来才由于经商“十年而饶”。 明清普遍存在“弃儒就贾”、“贾而好儒”等社会新现象。一方面,文人开 始“治生”;另一方面商贾崇尚“学儒”,两者间产生了互动或合流。王阳明在 节庵方公墓表中,就可定肯定了商人的社会价值,认为商贾“尽心”其“业”, 同样为“圣人之学”。而明中后期商业的发展,使士人对“治生”有了新认识。 高濂之后的陈确还明确提出了“学者以治生为本论”圆的著名论断,他还把能否 “治生”看作衡量读书人成功与否的砝码。晚明文人更是告别了动辄谈义、口不 言利时代。由于传统文化对商人身份的歧视依然浓厚,商人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之 后,往往有内生的自发的从文倾向。 明代几乎所有文人,包括商贾及其子弟从文,无不是由学儒起步,一开始就 将追求功名看作他们共同的价值准则和人生最高境界。特别是明代后期,商人及 其子弟中的文人学士,既有顺利出仕,做了高官大僚的申时行、许国、汪道昆等 等;更有放情诗画,造就了不计其数的布衣文人。 高濂的父亲也有着浓重的“贾而好儒”的情结。“季公业既成,耻不得与士 大夫齿,遂奉诏输粟,守龙江关提举者三年。客谓季公:下吏不逮上贾远甚。 季公所不足者非五斗也,能规规然主告缗乎? 季公笑日:贤者不卑抱关,顾 各以其志用职耳。”于是他“奉诏输粟,守龙江关提举三年”,后来他又“出判 忻州”,后“不逾月归矣”,和“官叨府尹”,“解组归来十有年”的潘翁情形相似。 而等到高濂出生之后,高父更是把培养儿子的文化修养上不遗余力,把培养 儿子看作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他在屋子旁边“筑藏书室”,“贮古图书”, 还在楼上“贮古尊彝钟鼎”。他雅言:“世俗务厚遗而疏择术。厚将安之? 即多蓄 。明故征仕郎判忻州事高季公墓志铭,明代汪道昆著,见太函集卷四十七,黄山书社 2 0 0 4 年1 2 月第一版,1 0 0 3 页。 。学者以治生为本论,见陈确集卷五,中华书局1 9 7 9 年,第1 5 8 页。 5 以佗子孙,直为邯郸虏耳。吾愿以此居子,使之与古为徒。即不必刑,视彼邯郸 为犹贤已” 在儿子“考取功名”的问题上,季公和潘翁一样对儿子充满了期望,不允许 高濂违背自己的意愿。高季公墓志铭说:“季公春秋高,深甫安得违子舍。 再试有司,格勿入。于是季公改虑,命深甫以赀为郎。”面对儿子两次秋试失败, 季公毕竟是一个商人,而非不知变通的腐儒。他要求高濂“入赀”。但是高濂似 乎不肯买账,“终不以平津易卜式。”季公又以“藉令得通籍治朝,即而翁桑榆可 逮”的孝道要求儿子,于是“深甫唯唯”,终于得以候选鸿胪寺。可见季公在儿 子功名一事上是十分强势的。即便是在临终前,季公派人入京,“遗深甫数千言, 终不言病”,可见儿子的功名在他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二、高濂的交游 汪道昆说:“深甫博闻强记,游诸有名公卿,有开比先,则季公以也。”正是 在父亲的影响下,高濂广泛地进入士大夫和文人墨客的圈子。据徐朔方晚明曲 家年谱中高濂行实系年记载,与高濂有过确切交往的就有:汪道昆、梁辰 鱼、张献翼( 幼于) 、徐桂、谢双、胡元瑞( 应麟) 、李时英、屠隆、冯梦祯、虞 淳熙、杨苏门、黄白仲( 之鐾) 、黄贞父( 汝亨) 、吴允兆( 梦砀) 、翁晋( 稼蹬) 、 沈伯含、方次卿、杨中麓、宋宇庵、董其昌、王问琴、沈伯宏、虞唐卿,李日华 等二十多人。 这些人中,既有像汪道昆、张献翼( 幼于) 、冯梦祯、胡应麟、虞淳熙这样 的名士,也有像梁辰鱼、屠隆、吴允兆( 梦呖) 这样和高濂一样从事戏曲创作的 剧作家,也有像董其昌、李日华这样的画家,其中还有一些像徐桂、吴孝父这样 活跃在当时的商人:交友面十分广泛,一时“名高太学,倾都市贤豪”。 玉簪记第九出“会友”描绘了进京赶考的潘必正在西湖会友的场景。四 人在西湖上游玩一回,各作一曲描绘西湖景致而下。陈继儒对此出评论很高:“真 是化工笔,不啻画家矣。”o 高濂久居杭州,在苏堤垮虹桥下有一套别墅,和朋友 们交往唱和往往就在西湖之上。因此,“会友”所展现的场景对高濂来说本来就 非常熟悉。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四十中有一首五言律诗,就记录了在花朝当天大家 在高濂湖上园亭大摆筵席赏玩风景的情形: 花朝吴孝父。邀集高深甫湖上园亭 o 陈眉公批评( 玉簪记) 二卷,明代高濂撰,明金陵刊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 卷之上,十八。 o 这个在花朝节邀请大家到高濂的湖上圆亭一叙的吴孝父是一个商人。万历歙志传卷六 士林说他:“少习举子业,不任拘束,弃而走父所为贾。性善鉴古鼎釜樽彝、法书 6 。名园总宜客,春半大堤头,渌水时扁户,青山日满楼,携壶新雨过,挟瑟 乱云流,漫惜花朝宴,拼成列炬游”。 胡应麟是明代后期多产的诗人,似乎和高濂关系非同一般,少室山房集 卷三十三有赠高深甫诗二首: “最忆高常侍,生平乐事饶千金求琢珥,十院贮红绡古迹留三代,新声 和六朝湖头明月满,无夜不吹箫” “自惬逍遥理,谁同汗漫游异书中秘得,名墨太清留夜月渔阳鼓,春山 燕子楼六桥杨柳色,无处避骅骝。”口 此外,他对玉簪这部传奇作品也颇有缘份。在他的笔记中多次记载了观 看玉簪记的经历:如少室山房集卷六十四有诗狄明叔邀集新居,命女 伎奏剧。凡玉簪、浣纱、红拂三本,即席成七言律四章o ;再如卷七 十五再赠小范歌 玉簪) 固都表达了对玉簪记和它的表演者的喜爱。 在高濂可考的相关材料中,还有了一次“招饮湖上”饮酒做诗的聚会。贞夫 黄汝亨寓林集卷三有诗苏门先生招饮湖上,吴允兆、翁晋、沈伯含、黄白 仲、高深甫俱集,分得十三元,可见,类似于玉簪记会友中的场景在高 濂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在高濂的词曲创作中,也有很多描绘西湖四时景色的作品, 因此,玉簪记会友的创作对高濂来说可谓信手拈来。 除了这些之外,高濂和梁辰鱼也有往来。梁辰鱼是明中后期著名的传奇作家, 得到过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传授,又与郑思笠等精研音理,对改革昆山腔做出 了重要贡献。他爱好漂游,足迹遍及吴楚之间。鹿城诗集卷二十八收录了他 的诗春夜高瑞南宅赏牡丹,听歌姬,次韵三首 同为先进诸人,两人在戏曲 创作的问题上一定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泽国春深花事多,艳词都付雪儿歌主人惯听浑无赖,一曲梁州奈客 名画之属。常游公卿间。” 。少室山房集,明胡应麟著,见文渊阁四库全书( 1 2 9 0 ) ,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中 华民国七十五年( 1 9 8 6 ) 初版,第2 5 7 页。 o 同注释1 6 ,第2 0 4 页。 o 同注释1 6 ,第4 7 0 页。诗日:“名花十院尽蛾眉,美酒金樽照陆离。雾里双鸾腾玉阙, 云中八骏下瑶池。参差赵瑟传情远,缥缈秦笙度曲迟。后夜屋梁频怅望,河桥孤馆月明时 伎十人二尤善讴”;“痛饮狂歌白日酣,何人同住百花潭。明妆陈女开金屋,妙舞羊姬美玉簪。 满架荼蘼风乍入,当庭杨柳月初含。追欢竭良宵兴,满眼关河系别骖。”;“绣柱雕栏夹画 图,幽栖河上擅菰芦。壶觞元亮开三径,舟楫陶朱泛五湖。草色共悲吴苑废,花枝犹傍越台 无。干将对舞东风夜,灿烂明星坠辘轳。”;“画槛桑差照绿苔,三山何处问蓬莱。朱颜骤向 新春合,红拂偏宜静夜来。风袅梅香萦玉砌,月穿萝影度瑶台。高唐总入襄王梦,未拟重伶 宋玉才。” o 同注释1 6 ,第5 4 2 页。诗日:“欲解绨袍换绿衫,梅花明月夜毵毵。不因赵氏连城在,那 得尊前听玉簪。” o 梁辰鱼集,梁辰鱼撰,吴书荫编集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7 月第1 版,3 4 0 页。 7 何” “午夜司空唤紫云,开帘新调座中闻醉来谁更颠狂甚,只有当年杜使君” “春满华堂花欲然,酒杯真复似良缘沉沉漏转不知曙,肠断风筝第四弦” 三、高濂的创作 高濂的创作涉及诗、词、散曲、传奇和笔记等多种文学样式。 除了玉簪记之外,高濂还创作了传奇节孝记节孝记由两个故事 组成,一是赋归记十七出,讲陶渊明归去来辞,二为陈情记,以李密 陈情表为题材。但是这部作品远没有玉簪记成功。 高濂还有词集芳芷栖词二卷和散见于南宫词纪、吴骚合编、太霞 新奏等书中的二十多首散曲、套曲。芳芷栖词共收入了二。四首词,大部 分词都很少流露自我的真情实感,主要借以表达闲适的文人情怀。如芳芷栖词 第一首 天仙子闲居十首,便是分别以“读书”、“写字”、“弹琴”、“烧香”、 “煮茗”、“谈棋”、“写画”、“吟诗”、“对酒”、“种花”十种文人雅事为题,抓住 充满文人趣味的典型题材一一写来,更像是在宣扬一种生活方式,却很少流露自 我的真情实感:既不哀伤,也不快乐,缺乏打动人的力量,总之是一个“闲”字。 而词集下卷百花词,只是对一百种花卉的题咏,从中体现的是高濂的文人情 趣。 明词不振,后世甚至有“词亡于明”、“明代无词”的说法。但是词这种题材 在明代和诗文一样,是文人们自娱的需要。通过词的创作,即可以抒发自己的志 趣,也可以显耀自己的文学才华,所以依然受到文人们的关注。高濂热衷于词的 创作,同样也是一种自我格调的显示。 7 在诗方面,高濂还有雅尚斋诗草二集。四库全书评价这些诗“大旨 主子得乎自然,以悦性情。故往往称心而出,无复锻炼之功。” 在杂撰方面,高濂的作品似乎很多,四时幽赏录、八段锦、砚谱、野 蔌品、艺花谱、兰谱、酿造品、法制品、甜食品、汤品、解百毒 诀、按摩引导诀、绝三尸符咒、守庚申法、座右箴言,相宅要说、 选择历说、仙灵卫生说、山斋志等等作品。而事实上,这些作品基本上 都是从遵生八笺中分出来的。遵生八笺代表了高濂在这方面创作的成就。 1 、芳芷楼词及散曲 高濂的词曲创作概况已经在前面的概说中提及。之所以再将其作为单独的一 部分进行细致地分析,是因为词和散曲这两种文学题材和传奇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的创作是相似的,所以可以说,高濂词曲的创作水平会影响到玉簪记的 创作,吴梅先生( 玉簪记) 跋就提到了这个问题:“编制传奇,首重结构,词 8 藻其次也。记中寄弄、耽思诸折,文采固自可观,而律以韵律,则不可为 训,顾能盛传于世,深可异也。深甫散曲至多,散见 南词韵选、吴骚合编、 词林逸响者,卓尔可传,不意作传奇乃轻率如是,殊不可解。”其次,在高 濂生平资料绝少的情况下,他的词曲作品却常常透露一些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发 展的历程。因此,在解读玉簪记时,高濂的词曲创作反而比遵生八笺来 得重要。 明人词选的专集,现存最早的是由明人钱允治辑,陈仁锡笺释的 的改编,琵琶记极大提高了南戏剧本的文 学性,如剧中写景抒情性场面以及适宜于生、旦抒情的长套细曲的增加,语言一 改早期南戏本色俚俗的风格,富于文采。“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 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答案
- (6)-题型专练06:应用60题
- 2025年4月涉外房产交易跨境支付协议模板解析
- 2025普通企业保洁员劳动合同协议样本
- 《智能识别技术》课件
- 吉姆公式的基本内容
- 有关担保协议书
- 物业管理公司转让协议二零二五年
- 全新老年人离婚协议书范例
- 高价药品管理制度规定
- XXX市电子政务外网数字化监控及安全监测平台建设方案
-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中考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自然教育》课件-自然解说
- 2024年瓦斯防突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题及行测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GB/T 15597.2-2024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 金相试题完整版本
- 营运能力分析国外研究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