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元代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代,大多数元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表现出 了对元代社会的不屑与批判。但在元杂剧创作中,元曲家对于同是少数民族主宰中 原的金代社会,却表现出了一种情感上的肯定与赞扬,其具体表现在 11 种金代题材 剧的创作中。同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却有着不同的情感反映,这种戏曲现象值得 思考。在以往的研究上,人们忽略了对金代题材剧的深入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从整 体考察,对元杂剧中的金代题材剧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金代题材剧的阅读,就会发现元曲家共同的创作思维,在以金代社会为背 景的广阔戏剧场景中,展示出了金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上层统治者的政治生 活,到下层人民的社会生活,元曲家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前提下,通过艺术加工塑造 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对金代社会生活作了较为细致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在这 些金代题材剧中,元曲家的创作表现出了一种共同的选材倾向。那就是草原文化在 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嵌入,以及中原文化在草原文化的冲击下,所表现出来的矛 盾与融合,也正是金代社会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接纳,直接导致了元曲家对金代社 会的情感倾向,和对入主中原的女真民族的认可。对此,本文从文本出发结合史料 事实,力求展现金代社会进步,并对元曲家的创作原因进行探讨。 结合以上内容,笔者通过分析金代题材剧以及元曲家对金、元两代态度,明确 了元曲家的情感好恶,加之对元曲家创作金代题材剧原因的探讨,元曲家在当时社 会矛盾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选择与个性选择,从而深层次地揭示出元曲家的理想 与寄托。 关键词:金代题材剧; 金代社会;元代社会;中原文化 ii abstract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when the minorities dominated central plains, most of the yuanqu writers showed a great sense of disregard and criticism.but in the creation of yuanzaju, the yuanqu writers reflected a emotional approval and appreciation to the jin dynasty society, which was also dominated by the minority. this approval and appreciation was presented in the creation of eleven kinds of plays on jin dynasty themes. it is worth pondering that although they were both minorities dominated central plains, there existted different emotional reflections. in the past, it is neglected the system depth research of jin dynasty theme. this essay, mainly from whole respect, studies the jin dynasty theme dramatic works of yuan vers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by reading jin dynasty theme play ,the text you will find a common creative thinking among yuanqu writers, that is in the broader theater scene based on jin dynasty, those writers demonstrate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ranging from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rulers to the ordinary life of lower classes. on the premise of reflecting the true life in jin dynasty, those writers created many typical characters through artistic techniques, but whats more prominent is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ocial life in jin dynasty. not only that, but more importantly, in these dramas with the same suject matter, the works of those yuanqu writers showed a common selection tendeny. that is the grassland culture embedded in soci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radictions and integration in central plains culture under the impact of grassland culture. jin dynasty absorbed good aspects of central plains, which directly led to yuanqu writers emotional orientation towards jin dynasty, and their recognition for nvzhen nation settling into the central plain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ext and historical facts, aims at showing progress in jin dynasty, and discussing creative reasons of yuanqu writers.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clears yuanqu writers likes and dislikes through analysing jin dynasty and thos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jin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the writer also discusses the motives of yuanqu writers in their works, their social choices and personal choices in social conflicts, and iii reveals yuanqu writers ideals and hopes. key word: the jin dynasty theme play; the jin dynasty society; the yuan dynasty society;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承 诺 书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 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 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 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200 年 月 日 引 言 1 引 言 (1)选题目的和意义 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在蒙元社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作为深受中 原文化熏陶的元曲家,在这一文化冲突中又表现出怎样的思想倾向呢?对于外来民 族入主中原又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本文试从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入手,对元 曲家的思想认识作深入的探讨。 据统计,现存 162 种元杂剧,除 6 种杂剧题材之时代无考外,直接取材于元代 社会的杂剧有 9 种,竟有 147 种杂剧以蒙元之前历代封建王朝为题材。作为一代文 学的元杂剧,仅有 9 种取材元代社会,实在太少,反映出元曲家对元代社会的蔑视 和不屑一顾,元代社会似乎根本不值元曲家一提。元曲家则以众多杂剧,写尽蒙元 之前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与文明,借以反衬影射、批判鞭挞蒙元社会的落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元杂剧中,有 11 种杂剧以金代社会为题材。这些杂剧 中,涉及到金源民族从崛起到入主中原的历史,诸如闺怨佳人拜月亭、诈妮 子调风月、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杨氏女杀狗劝夫、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便宜行事虎头牌、四丞相风雨丽春堂、诸宫调 风月紫云亭、海门张仲村乐堂、风雨像生货郎旦等。这些金代题材剧, 反映金源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一个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走向一 个灿烂辉煌的大金王朝。在此,我们可以看到,金源民族主动接受中原传统文化,得 到元曲家的大力赞扬。 金源民族与蒙元民族入主中原之前,同属文化落后的草原游牧民族。金源王朝 何以受到元曲家的肯定与赞扬,而蒙元王朝又何以遭到元曲家的批判与鞭挞?根本 原因在于金元两代统治者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金源民族全面接受中原传统 文化,使金代社会走向先进文明,而蒙元民族则忽视中原传统文化,致使元代社会 陷于落后混乱。本选题即围绕这一基本观点,对现存的 11 种以金代社会为题材的杂 剧作全面研究,展示元曲家眼中的金代社会,通过元曲家对金元两代社会不同态度, 进而探讨中原传统文化对各种外来民族文化的同化力,深入探析元曲家创作金代题 材剧的原因。 (2)国内外研究动态 在我国,元代的杂剧艺术被视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黄金时期。我国戏剧学家王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2 国维就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 1。作为 一个时代的代表艺术,元杂剧无论是作家、作品数量的繁多,艺术形式的完美,还 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深邃,都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已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今人对 元杂剧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关于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的整体性关注较少,有鉴 于此, 笔者尝试对金代题材剧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力争再现金代题材剧中的 金代社会面貌,探讨元曲家创作金代题材剧的原因。 元杂剧中有 11 种金代题材剧,可以构成一类专门研究题材,不少学者对元曲中 的历史剧做了系统的研究,但对历史剧中的金代题材剧研究,仅有少数学者发表不 多的学术论文,探讨元杂剧中的金代社会。另有少数学者在其元杂剧的专著中涉及 到元杂剧中的金代社会,至今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仅散见于一些单篇论 文中。田同旭先生的元杂剧通论一书罗列了 11 种金代题材剧,并对一些剧本进 行了一定的概括和论述,见解独到精辟,但未对元杂剧中的金代题材剧进行深入的 整体性把握。李修生等人所编写的元人杂剧论集一书分为上下两集,包括总论 九篇,此书第一篇,对元杂剧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概要分析,后几篇重点论述了关 王白马等元杂剧重要作家的作品时对个别的金代题材剧进行了分析。在上集第一篇 中的“元人杂剧反映元代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在他所谈及的 “描写少数民族生 活的作品”的问题中,对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虽然对 11 种金代 题材剧,他都有所涉及。但由于这并不是此书或此章节要论述的重点,所以他没有 对金代题材剧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许金榜元杂剧概论上编思想论把元杂 剧分为六类,金代题材剧被归入第五类的历史剧之下,对金代题材剧没有集中进行 论述,显得比较琐碎。余秋雨的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指出元代历史剧的基本精神 和基本风格,对金代题材剧重要作品进行了个案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论述过于简略, 有些金代题材剧没有涉及。 目前系统地研究金代题材剧的论文也非常少,所见如高红梅的论文元杂剧中 的少数民族因素主要论述内容包括元杂剧中的少数民族作家、少数民族题材以及 少数民族音乐和词语等几个方面,对金代题材剧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 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此外其它论文,如阙真的论元杂剧的民族特色等学 者的论文也未对金代题材剧作深入分析,再有一些论文就是对元杂剧中金代题材剧 的重要作品进行了某些分析研究。 总结起来如下: 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 61 页。 引 言 3 一、这些论文对元杂剧中的金代题材剧中的整体性研究并未展开,基本上停留 在对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上,或者在其它研究课题中涉及到一些金代题材剧。而且 这种研究极其不均衡:对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多,次要作家作品未被充分分析;对一 些思想艺术成就不高的作品研究很少、甚至有些作品的分析比较薄弱。 二、研究者的关注焦点还表现在对金代题材剧中重要作品的某些角度的深入研 究,但未能就其金代题材剧各方面的研究进行较全面的大力开拓。 三、有些学者在自己所研究的课题中对 11 种金代题材剧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但 是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总之,学术界对元杂剧的历史剧研究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但对金代题材 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对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整体性 的把握,希望有助于弥补元曲金代题材剧中研究的一些不足,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 结论。在下面的章节中,本人对金代题材剧进行分析阐述,敬请方家予以批评指正。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4 第一章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作品整理 1.1 作品存佚清理 1.1.1 现存金代题材剧本 笔者以臧晋叔元曲选、隋树森元曲选外编、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沉 为据,经统计元杂剧传世作品为 162 种。其中有 11 种金代题材剧,这 11 部杂剧涉 及到金代家庭问题、官场问题以及平民隐逸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元曲家对金代社会 持肯定和赞扬态度,表现出元曲家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向往之情。这 11 部作品 分别为: 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演金代民族通婚事。本事不详。 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演金代婢女婚姻事。本事不详。 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演金代民族通婚事。本事不详。 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演马丹阳度脱平民事。本事见元代秦志安金 莲正宗记马丹阳传、李道纯甘河仙源录等。 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演马丹阳度脱平民事。本事见元代秦志安金 莲正宗记马丹阳传、李道纯甘河仙源录等。 李直夫便宜行事虎头牌,演金代高级将领山寿马事。本事见金史太祖 纪。 王实甫四丞相歌舞丽春堂,演金代将相事。本事见金史徒单克宁传。 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演金代清官张本廉洁办案事。本事不详。 王仲文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涉及金代清官王翛然办案事。本事见金史王 翛传、刘祁归潜志卷八。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涉及金代清官王翛然办案事。本事见金史王 翛传、刘祁归潜志卷八。 无名氏风雨像生货郎旦,涉及金代拈各千户事。本事不详。 1.1.2 现存佚目金代题材剧 元杂剧中有资料可考为金代题材剧的存目有 21 种,其中现存 11 种存本,现存 10 种佚目。这 10 种佚目金代题材剧为: 关汉卿董解元醉走柳丝亭,董解元金章宗时人,剧演金章宗时代事。 郑廷玉风月七真堂,剧演全真七子事。 李文蔚蔡萧闲醉写石州慢,剧演蔡松年事。此剧本事出于萧闲老人之明 第一章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作品整理 5 秀集卷五,自谓其在翰林日,尝奉使高丽。东夷故事,每上国使来,馆有侍妓。 松年于使还日,为赋石州慢词云。 马致远王祖师三度马丹阳,剧演王重阳度脱马丹阳事。 李直夫宦门子弟错立身,剧演女真人完颜寿马事。 戴善甫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剧演女真贵族灵春马和汉族诸宫调艺人韩楚兰 的爱情婚姻事,戴氏与石君宝皆有此剧,一般认为两剧演同一事。 孙仲章金章宗断遗留文书 ,剧演金章宗朝事。 萧德祥四大王歌舞丽春园,一般认为此剧与王实甫杂剧四丞相歌舞丽春 堂演同一故事。 李士英金章宗御赛诗禅记,剧演金章宗朝事。 贾仲明丘长三度碧桃花,剧演丘处机度脱青楼女子事。 1.2 关目本事提要及其分类 现存金代题材剧之作,仅 11 种,成为通过元杂剧展示金代社会的宝贵资料,概 括起来主要反映金代社会的三个方面,以下对这 11 种金代题材剧做简要分类概述, 并对个别人物进行某些考证。 1.2.1 金代社会的家庭问题 一类如闺怨佳人拜月亭、诸宫调风月紫云亭、诈妮子调风月反映 了金代社会的家庭婚姻问题。一类如风雨像生货郎旦、杨氏女杀狗劝夫反 映金代社会的家庭伦理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金代题材剧中还有 6 个剧目涉及金代 社会的伦理问题,表现了元曲家的理想寄托。 闺怨佳人拜月亭提要:蒙古攻打金国,百姓南逃,金国尚书王镇率军赴边 抗敌。兵荒马乱中,南逃的王镇之女瑞兰与母失散,遇书生蒋世隆,结为夫妇。蒋 世隆亦携妹瑞莲南逃,兄妹失散,瑞莲与王母相遇,被王母收为义女,结伴逃往汴 京。战争平息,王镇率兵南归,途遇女儿瑞兰,强行拉走女儿,拆散患难夫妇。几 年后,世隆与结义兄弟陀满兴福分别高中文武状元,王镇为女儿和义女招了文武状 元。该剧以金国尚书王镇之女瑞兰招了文科状元蒋世隆,其义女瑞莲招了武科状元 为结局,以瑞兰与世隆的曲折爱情故事为主线。值得一提的是,女真人王瑞兰与汉 族书生蒋世隆的婚姻,以及汉人蒋瑞莲与武状元女真人陀满兴福的结合体现了金代 社会的民族通婚现象。与元曲中的众多的婚姻爱情剧相比,此剧中少了些浪漫情调 和理想色彩,以金都南迁的历史为背景,多了些现实基础和生活真实,战争动荡使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6 夫妻离散,战争平息使夫妻团圆,这是一部对现实生活写真的爱情剧。 诸宫调风月紫云亭提要:女真贵族公子灵春马与中原诸宫调艺人韩楚兰相 爱,两人私下幽会被灵春马父亲撞见,韩楚兰被赶走,灵春马被拘禁。灵春马舍弃 家庭与功名,与韩楚兰私奔而去。为了爱情,灵春马甘愿学唱诸宫调,舍弃优越的 生活,与韩楚兰卖艺为生。一次遇官府传唱堂戏,观戏者竟然是灵春马的父亲,事 至今日,其父最终承认二人的婚姻。此剧中,灵春马与韩楚兰的爱情故事,表现了 他们勇于冲破门第观念和民族界限,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这是一部民族通婚剧。 诈妮子调风月提要:燕燕是金朝洛阳一家女真贵族的侍婢,她被女真小千 户玩弄之后,还要被迫为小千户提亲。不甘受辱的燕燕打算破亲,抢回小千户,在 提婚过程中,燕燕说尽小千户的坏话,但贵族小姐莺莺仍旧愿意嫁给小千户。聪明 机智的燕燕随后大闹主人花堂,迫使小千户不得不满足燕燕的要求,收燕燕做了小 妾。燕燕做了二夫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愿望。大胆泼辣的婢女燕燕敢于在 大庭广众之下,当面揭露小千户的背信弃义,敢于违抗主命,靠自己的机智斗争维 护了人格尊严,达到了婚姻理想,一方面体现机智泼辣的燕燕积极争取自由人生, 另一方面体现了金人对婢女婚姻的最好解决。 风雨像生货郎旦提要:财主李彦和不听妻子劝告娶了妓女张玉娥,张玉娥 与奸夫串通,气死前妻,盗走李家财物,并放火烧了李家。至此,张玉娥还不肯罢休, 再设计杀害李彦和及其家人,李彦和被推入水中,逃生后沦落为给财主放牛的长工, 奶母张三姑遭他们勒杀时被艄公救起。此时,恰逢女真人拈各千户路过此地,张三 姑把李彦和儿子李春郎卖给他,随后张三姑被货郎张撇古收为义女,学唱货郎为生。 多年以后李春郎长大成人,继承养父拈各千户之职。养父临终告诉春郎身世,春郎 千里寻父,与家人在驿馆中相认,并最终亲自将张玉娥和奸夫绳之以法,报了家仇。 此剧中的拈各千户是女真人,此人虽然在剧中不扮演主角,但是对剧情的发展起着 不可缺少的作用,他收留春郎,使李家保留香火,春郎正是继承了他的拈各千户之 职,才使自己有能力和权力去惩治罪恶,去报家仇。该剧暗含着对这位好心的女真 人拈各千户的赞赏。值得一提的是春郎作了拈各千户,还要千里寻父,听了父亲讲 述家仇后,发誓非要报家仇,他的行为非常符合中原的传统伦理道德。 杀狗劝夫提要:富户孙荣依仗自己是兄长,继承家业,霸占家产,每天和 流氓无赖柳隆卿、胡子转称兄道弟,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而胞弟孙华却一贫如洗, 被赶至城外破瓦窑中居住,挨饿受冻,其妻杨氏看在眼里,为让孙荣得知亲疏,她 设计杀狗,伪装人尸放置门前。当晚孙荣醉酒归来,以为人尸,惊慌失措。患难之 第一章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作品整理 7 中见真情,孙荣请人帮忙移尸,昔日里称兄道弟的朋友不仅不帮他渡过难关,而且 趁机敲诈,并把他扭送至官府。只有亲弟孙华,愿意为他移尸。孙氏一家被告进官 衙后,王翛然审案,衙门内孙华不计前嫌,要为兄长孙荣承担罪责。孙荣妻说出真 情,王翛然验证后,兄弟俩无罪释放,重归于好,胡、柳受到惩罚,杨氏及孙华被 旌表门闾。剧中人物杨氏、孙华二人,因维护封建伦理纲常而得以旌表,寄托了曲 作家维护中原封建伦理道德的愿望。 此剧中的金代清官王翛然,金史一百零五卷有传“王翛,字翛然,涿州(隶 属范阳)人也。登皇统二年进士第,由尚书省令史除同知霸州事。累迁刑部员外郎。 坐请嘱故人奸罪,杖四十,降授泰定军节度副使。四迁大兴府治中,授户部侍郎” 2 , 又载“翛性刚严,临事果决,吏民惮其威,虽豪右不敢犯。承安间,知大兴府事阙, 诏谕宰臣曰:可选极有风力如王翛辈者用之” 3。此剧再现清官王翛然,绝非偶 然,他已是百姓的守护者。 1.2.2 金代社会的官场问题 一类如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海门仲张村乐堂反映了金代官员办案事, 不认尸出现了金代清官王翛然,村乐堂塑造金代廉吏张本的形象。其它如 便宜行事虎头牌中反映的是女真族高级将领山寿马执法严明,不因私废公的可 贵品质。四丞相风雨丽春堂则反映了金代将相之间的关系。 不认尸提要:大兴府尹王翛然奉命来到河南府勾军,李氏要亲子杨兴祖当 军,留下庶子杨谢祖在家。王翛然感其家人贤德,遂举荐杨兴祖。兴祖离家后,一 次杨谢祖送嫂嫂春香回娘家。送至杨树林,中途分别,事隔多日,两家因找春香发 生争执,他们在树林中发现女尸。糊涂官吏胡乱判案,要杨家认死尸为春香,再定 谢祖杀嫂之罪,谢祖随后被抓进官衙,受尽严刑拷打,杨母坚持不认尸。但遇上这 样的糊涂官吏,算是他们的不幸,谢祖眼看要吃定冤案,此案再无转机。这时杨兴 祖立战功被封赏为金牌上千户,衣锦还乡,途中救下被拐去的妻子春香,并抓住贼 汉赛卢医,王翛然重新审案,杨兴祖携妻押送罪人,案情大白,一家团圆并得到封 赏。 该剧中的王翛然与杀狗劝夫为同一历史人物。此剧记金朝事,再现了金代 社会的一些现象。如金代的荐举制度,军户制度。荐举制度,表明金代荐举用人制 度的谨慎与合理,通过荐举制度,金朝选中了一批优秀者到各级机关任职,为促进 2(元)脱脱:金史王翛传,卷一百零五,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315 页。 3(元)脱脱:金史王翛传,卷一百零五,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317 页。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8 金朝的强盛和稳定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该剧中突现的是杨氏一家子孝母贤, 最终全家被朝廷表彰,重点宣扬了中原的伦理道德。 海门张仲村乐堂提要:苏州同知有两个夫人,大夫人为张氏,二夫人为王 腊梅,时值同知生辰,其岳父张仲前来贺寿,同知嫌岳父搅了他的酒宴。二夫人腊 梅与家仆王六斤有染,二人合谋药杀同知,被识破后诬陷是大夫人所为。此案告于 苏州防御审理,涉案人员被关押起来。审讯期间同知为避免小夫人遭罪,贿赂令史 张本要定大夫人张氏的罪。张本廉洁清正,秉公执法,主持公道,为大夫人洗去冤 屈,并惩治罪犯王腊梅等人。同知因行贿要面临被免官的命运时,岳父张仲认金, 免除了同知的罪责,故事圆满结束。此剧中,同知与岳父张仲的矛盾,体现金朝女 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苏州同知因行贿苏州令吏,差点为此丢掉官职,塑造了一 位廉洁清正的令吏形象。金代官吏懂法,遵法,守法,金代对官吏的清正廉洁的要 求,保证了金代法律的公正,捍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为巩固金源的统治起了重要 的作用。该剧中同知大夫人张氏长期受中原传统伦理的影响,自身积淀了古代女子 的贤良品德,她能以德报怨,使同知遇难呈祥,宣扬的是中原的伦理道德。 便宜行事虎头牌又名武元皇帝虎头牌提要:女真金牌上千户山寿马自 幼失去父母,由叔婶银住马抚养长大,因镇守夹山口子,功迁天下兵马大元帅,允 许便宜行事。考虑到叔父银住马早年也征战沙场,又为报养育之恩,山寿马遂让其 叔银住马接任金牌,镇守夹山口子,银住马却因贪酒失了夹山口子,山寿马闻讯命 人勾来银住马,要按律行事,其家人及亲随苦苦求情,等得知银住马已击退敌兵, 收复夹山口子之后,方免死罪,杖责一百。后山寿马又牵羊担酒,上门谢罪,为叔 “暖痛”,叔侄和好。 本剧中的虎头牌乃与金代的虎符之制相合,据金史百官制载:“虎符之制, 承安元年制 其符用虎头,五左一右,左者留御前以待臣亲密者掌之 ,其右付随 路统军司招讨司长官主之” 4。虎头牌之本事,明代何良俊曲论以为:“虎 头牌是武元皇帝事。金武元皇帝未正位时,其叔饯之出镇。” 5武元皇帝即金太祖 阿骨打,阿骨打庙号是“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此剧中 元帅府经历开场白:辽兵“他倒骂俺女真人野奴无姓,祖父因此遂改其名,分为七 姓”。此开场白完全是皇家语,只有金太祖那样的祖父,才有权将女真分为七姓。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从家庭剧繁琐细碎的家庭事务中脱离出来,把家庭小义与国家大 4(元)脱脱:金史百官志,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75 年,第 1336 页。 5(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4)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第 9 页。 第一章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作品整理 9 义紧密结合,展示在家庭的个人小义与国家大义之间的取舍问题,是家庭伦理道义 到国家伦理道义的一个升华。 丽春堂提要:本剧记金代章宗朝事,直接反映金朝将相关系。故事起因于 五月端午蕤宾节宫廷举行射柳会,立下汉马功劳的金丞相完颜乐善,因射技精湛, 三箭皆中,得赏御赐锦袍。统兵李圭,普查人,不通武术,但会唱院本杂剧,而得 金世宗重用,射柳会上,他三箭不中,对丞相完颜乐善得到锦袍,心怀不满。于是 双方再约第二天赌双陆,李圭出师不利,输掉自己的百宝衣,但还不甘心。双方再 赌,输者抹黑脸,结果丞相乐善为输家,依照赌规应给他抹了黑脸。但他拒绝抹脸, 李圭不依,二人争打,乐善打伤李圭,因此被贬,后因平叛有功复官还朝,李圭负 荆请罪,将相和好。该剧中丞相乐善与统军李圭在百官前争斗情节,展示了女真无 复尊卑的旧俗。 此剧中金朝端午节举行射柳活动是女真人尚武精神的再现,射柳举行在端午节 体现了中原传统文化对女真社会的影响。端午节本是中原的传统节日,射柳是北方 少数民族传统的比赛活动,射柳举行在端午,说明胡汉文化逐渐融合。剧中人物乐 善、李圭皆史无考证,但执宴官徒单克宁金史卷九十二有传。徒单克宁本名习 显,金源县(喀喇沁旗境)人,后徙山东莱州。大定初年(1161年)随金世宗平契 丹,以功授太原尹,转益都尹兼山东路兵马都总管。大定四年(1164年)伐宋,射 杀宋将魏胜,取楚州,南宋请和,迁平章政事拜为相。金章宗即位,徒单克宁封为 东平郡王。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去世,归葬莱州。值得关注的是,徒单克宁在 剧中的开场白,几乎过录金史本传文字,剧中所云:“破虏平戎,灭辽取宋, 中原统。建四十里金鏞,率万国来朝贡”,几乎符合历史真实。戴不凡王实甫年 代新探曰:“王实甫本来就是金朝人(元初或许就活着,但已经是晚年了),所 以他对金朝这位名臣感到很大兴趣,所以对徒单克宁的身世叙写和史实毫发不爽” 6。 1.2.3 金代社会的平民隐逸问题 金代题材剧叙写平民隐逸元杂剧包括刘行首、任风子两剧。此两剧中 全真道士马丹阳所度脱之人,刘行首为青楼女子,任风子为甘河镇屠户,他们属于 社会下层人物,平民百姓都要避世隐逸,其中缘由发人深思。田同旭在元杂剧通 论提到:“其实全元曲中直接敷衍全真道的剧作并不多,所叙多为祖师、真 人、以及屠户、妓女等,且属于元代人物,以金代题材剧为例,可以看出全真道度 脱之人,皆为社会下层人物。而他们也要弃世隐逸入道作神仙,其中之寓意值得深 6李春祥:元杂剧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年,第 149 页。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10 思” 7。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提要:王重阳得道后,与北氓山下,遇成鬼仙的唐明皇 时期管玉斝夫人,请求度脱,王重阳点化她转生汴梁刘家,作二十年行首才可得道。 二十年后马丹阳奉师命度其出家,但此时刘行首忘记前世,不愿入道,宁愿嫁给林 员外,马丹阳入梦境点化刘行首,此时林员外前来纠缠,打死马丹阳,六贼前来捉 拿,马丹阳重现后,刘行首醒悟后入道,二人入道离去。刘行首此剧中刘行首 是青楼妓女,妓女可以入道成仙,寄托了曲作家希望下层社会的人民在黑暗的社会 中能有一个美好的归宿。 此剧中出现全真道士王重阳及马丹阳,史有其人。王重阳是金元时期流行于北 方地区之全真道教祖,本名嚞,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马丹阳本名马钰,号丹阳, 原为陕西扶风人,后迁山东宁海,他是王重阳在山东点化的第一个弟子。王重阳度 脱马丹阳事,秦志安所作金莲正宗记马丹阳传有所记载,马丹阳所作的首 化姚玹词,其引题也有王重阳度脱马丹阳记载:“重阳师父百般诱化,予终有攀援 爱念。忽一夜,梦立于中庭,自叹日:我性命有如一只细磁碗,失手怕碎。言未 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师翌日乃曰:汝昨晚惊俱,才方省悟!” 8。马丹阳 度脱刘行首中的刘行首,无史佐证。但马丹阳身为全真七子之一,一生广收门徒, 度脱之人极多,度脱一个妓女是极有可能。 任风子提要:任风子所住甘河镇,甘河镇上的一方百姓全吃荤不吃素,马 丹阳来此地一年度化的甘河镇百姓吃素忌荤,任风子是个屠户,以杀牲口卖肉为生, 马丹阳的这一做法断了屠户的买卖,于是甘河镇的屠户们决定杀掉马丹阳,众人经 过摔跤比赛后,由任风子担此重任,但是任风子却被马丹阳略施小计,他虔诚无比 地作了道士,并最终经过重重考验,修成正果。 此剧中任风子何人?有学者认为任风子是屠户刘清的附会,刘清是山东宁海人, 与马丹阳是同乡。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中卷三记载马丹阳事:马丹阳夜梦两人 泣告:“我辈已亥十万人,大半已经辛巳杀。此门若是不慈悲,事事轴头常厮抹”。 梦觉,听见杀猪声,一看才得知正是梦中的两人。辛巳正是刘清所生之岁。又载马 丹阳:“既还乡里,复见屠户刘清,教之曰:曩日壁间之颂,不觉流年二十换矣。 以日计之,日宰三猪,十万之数亦以足矣。况公寿八十三,族广家豪,理当止杀。 7田同旭:元杂剧通论(上)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236 页。 8詹石窗: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第 303 页。 第一章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作品整理 11 公方省悟,遂择日设斋,持砧器于郭门外焚之” 9,所以有学者认为此剧以屠户刘清 附会任风子写成此剧。曲海总目提要中记载任风子云:“按径山书:广 颡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屠儿既可作佛,自可成仙,总在一 年转移耳,此作者意也” 10,只要放下屠刀,屠户都可成仙做佛,宣传了全真教义。 再结合此剧中所述,甘河镇百姓原本吃荤不吃素,正如田同旭先生所说:“马致远可 能是以任风子影射进入中原定居甘河镇的蒙古人, 还保留着草原民族的一些特点” 11, 马丹阳度脱的甘河镇百姓食素忌荤,使得草原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完全接受中原的 生活方式,所以任风子是部寓意极深的剧作。 9(元)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年,第 366、368 页。 10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天津古籍书店影印本,1992 年,第 10 页。 11田同旭:元杂剧通论(上)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402 页。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12 第二章 元曲金代题材剧中的金代社会再现 2.1 家庭婚姻 2.1.1 民族通婚 金代社会,民族通婚已经是民族融合的一个象征。在婚姻问题上,通过女真文 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摩擦与交融,展现了金代社会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元曲家也在 金代题材剧中,将这一社会历史现实进行了很好的反映。 拜月亭中女真人王瑞兰与汉族人蒋世隆的婚姻为民族婚姻。剧中第二折瑞 兰向父亲尚书王镇介绍丈夫蒋世隆道:“您孩儿无挨靠,没倚仗,深得他本人将傍。 当日目下有身亡,眼前是杀场。刀剑明晃晃,士马闹荒荒;那其间这锦绣红妆女, 那里觅个银鞍白面郎?”。通过王瑞兰之口,我们体会的是她对蒋世隆的情感依托, 战乱中相遇,结成患难夫妻,他们的私自结合顺理成章,其婚姻合情合理。尽管他 们感情真挚,情深意长,但是他们的感情之路却几经波折,坎坷不平。如: (一折)【斗虾蟆】 爹爹!俺便似遭严腊,久盼望、久盼望你个东皇,望得些 春光艳阳,东风和畅;好也啰!揾地冻剥剥的雪上加霜!(末云了)(没乱科)无些 情肠,紧揪住不把我衣裳放。见个人残生丧,一命亡,世人也惭惶。你不肯哀怜悯 恤,我怎不感叹悲伤! 从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对患难夫妻,被尚书王镇无情拆散,他们陷入了无 限的悲痛之中。分离之后,瑞兰日夜牵挂世隆,“我不曾有片时忘的下俺那染病的 男儿,知他如今是死那?活那?”,剧本第三折拜月亭一节中,充分展现了瑞兰对 丈夫的深深思念。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一个深居闺中的千金与一个文弱书生似乎 永无再见之日。该剧在第四折中出现了转机,尚书王镇为女儿瑞兰与义女瑞莲招文 武状元,文状元竟是蒋世隆,至此女真人王瑞兰与汉人蒋世隆二人终得团圆。尽管 蒋世隆与王瑞兰之间历尽波折,女真人与汉人的婚姻受到多方阻扰,但最终以大团 圆作结,特别是剧中最后的赐婚更体现了权力意志下这种民族通婚的事实。这说明 了女真族已与汉民族相互融合,民族之间已经获得了彼此的认同,因而实行民族间 的通婚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紫云亭中女真贵族灵春马娶了汉族女 艺人韩楚兰,村乐堂中王同知为女真人,娶了个大夫人为汉族人张氏,他们的 婚姻也展示了金代社会的民族通婚的现象。 第二章 元曲金代题材剧中的金代社会再现 13 事实上,在金代为了巩固女真人的统治地位,缓和民族矛盾,金统治者允许民 族通婚,赋予了民族通婚的合法性。金源时期,女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 金朝统治者鼓励族际婚,允许女真人与其他民族通婚,这是一种民族生存与民族地 位巩固的需要,正如金史所言:“及其得志中国,自顾其宗族国人尚少,乃割 土地、崇号以假汉人,使为之效力而守之。猛安谋克杂厕汉地,听与契丹、汉人婚 姻以相固结” 12。早在大定十七年(1177 年),世宗就下诏民族间的通婚应是“俾与 女直人杂居,男婚女聘,渐化成俗,长久之策也” 13。大定二十一年(1181 年)三月, 世宗遣迁河北东路两猛安,并曰:“朕始令移此,欲令与女直户相错,安置久则自相 姻亲,不生异意,此长久之利也” 14。明昌二年(1191 年)四月,为了缓和移居中原 的女真屯田户与当地汉族人民的矛盾,金朝尚书省提议:“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 若令递婚,实为国家长久安宁之计” 15,章宗即予批准。泰和六年(1206 年)十一月, 章宗下诏重申:“屯田军户与所居民为婚姻者,听” 1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民族 间文化的渗入可以通过民族通婚来实现,而这种民族间通婚现象是对民族文化的认 可与接受。正因如此,民族间的通婚政策,使金朝巩固了统治,也大大促进了民族 之间的融合,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金源时期的民族通婚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具有 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尽管金代民族通婚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金源文化与中原文化也存在矛 盾,表现出民族间融合的渐进过程。以村乐堂为例。王同知的一段开场白: (一折)小官完颜女直人氏,完颜姓王,仆察姓李。自跟着狼主,累建奇功, 加某为苏州同知之职。嫡亲的三口儿家属。我有两个夫人,大夫人张氏,二夫人王 氏腊梅。这个是我大夫人带过来的,姓王,是王六斤。我有个岳父,是海门张仲, 在朝为官,因年老,如今致仕闲居。今日是我生辰之日,同僚官都来与我贺寿。大 夫人,我则怕你父亲来。他来则说闲话,搅了我酒席。 再看张仲的一段开场白: 12(元)脱脱:金史兵志,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75 年,第 991 页。 13(元)脱脱:金史唐括安礼传,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75 年,第 1964 页。 14(元)脱脱:金史兵志,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75 年,第 995 页。 15(元)脱脱:金史章宗纪,卷九,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18 页。 16(元)脱脱:金史章宗纪,卷十二,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78 页。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14 (一折)老夫姓张名仲,字孝友。幼年曾为县官,因为老夫年迈,致仕闲居, 在南宫蓟州城南海门临村,盖了座堂,名曰是村乐堂。老夫有个女孩儿,嫁与这苏 州同知。今日是同知生辰之日,老夫遣些酒礼,与同知上寿,走一遭去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 我如今乐矣忘忧,暮年衰朽,甘生受。虚度了春秋,每日 家诗酒消白昼。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同知为女真人,张仲为汉人,张仲是王同知的岳父, 王同知与张仲之女张氏的婚姻属于民族间的通婚,王同知与岳父张仲之间存在着一 些矛盾。王同知不喜欢岳父张仲,只是讨厌他的“闲话”,而张仲致仕闲居后过着 诗酒隐逸的生活,“每日家诗酒消白昼”,王同知所讨厌的闲话可能是张仲谈话间 透露着“作诗”等书生气。这对翁婿间的矛盾只能是由于生活方式差异,所造成的 女真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矛盾。这种民族间文化的矛盾,最终表现为女真文化与汉 文化的渐进融合,汉文化以巨大的包容性征服了女真文化。以本剧中王同知、小妾 腊梅与张氏之间的矛盾为例: (楔子) (同知惊科)哎哟, 怎生火光迸散?谁做的汤来?(搽旦云) 姐姐做的。 (同 知云)好夫人!我怎生歹着你,你有这等歹心? 将大棒子来。(搽旦云)相公,你不要 打他,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同知云)你也说的是。 我家里打他,私置牢狱。我去衙门里告防御大人,走一遭去来。(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同知生命受到威胁,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之时,他只信小妾 王腊梅,不信妻子张氏,在小妾腊梅的撺掇挑拨下,同知不详加调查真相,无端冤 枉张氏,而且还亲自送她进官衙。衙门为调查案情,把此案相关人员关押起来,王 同知担心小妾受罪,他积极奔走,直接贿赂衙役张本,要定大夫人张氏之罪。患难 之中见真情,在生命攸关之际,王同知只知一味护着小妾,而对张氏那还有半点恩 情。随着剧情的发展,同知因行贿而面临着罢官的命运,最后拯救他的还是汉人张 氏和其父张仲,正如剧中评价张氏那样“放着你那筑坟台女赵贞,索甚么闲评论!两 个人相般弄,一个叠尸的伯当, 一个是贤德夫人!”,汉族人张氏在剧中被称为“女 赵贞”是“贤德夫人”。张仲的行为是“施仁重义,认送金回护姻亲。”。张氏不 计前嫌,贤良淑德,以德报怨,张仲重情重义,替他顶罪。正因为汉人张氏和张仲 的善良豁达,通情达理,才使女真人王同知逢凶化吉,保住了官职,至此汉文化以 第二章 元曲金代题材剧中的金代社会再现 15 它巨大的包容性征服了女真文化。民族通婚不仅维护了民族间的团结,而且也昭示 着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更显示出中原文化对女真文化的影响。那是一种汉民族的民 族优越感,是在中原文化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是一种文明得到宣 扬的快意。而这种融合也是元曲家愿意接受的,在他们心中感受到的是“以夏变夷” 的社会现实,这也是中原文化传播的结果。 2.1.2 婢女婚姻 元杂剧金代题材剧中仅有诈妮子调风月一篇,表现了金人对婢女婚姻问题 的解决,反映了金代社会积极进步的婚姻观,元曲家通过金代题材剧对这一婚姻现 象进行了肯定,表现了元曲家对下层人民命运的积极关照,是曲作家为婢女婚姻指 出的一条可行合理之路。 诈妮子调风月主要上演了一出金代婢女燕燕婚姻问题。燕燕能够当上世袭 千户的小夫人,与金代不禁良贱为婚的政策有关,表现了积极进步的婚姻观,体现 了金人对婢女婚姻的最好解决。天会十年(1132 年)四月,太宗下诏:“诸良人知 情嫁奴者,听如故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从所欲” 17。世宗章宗时期,仍然允 许良贱通婚,大定二十三年(1183 年)定制“女直奴婢如有得力,本主许令婚聘者, 须取问房亲及村老给据,方许聘于良人” 18。章宗承安五年(1200 年)十一月,诏“宫 籍监户,百姓自愿以女为婚者听” 19。统治者的这种婚姻观念,给广大奴婢的切身利 益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调风月中的燕燕能够弃贱从良,一方面是得益于金代实行的允许奴婢弃贱 从良的婚姻政策。另一方面还来源于她自己本身的聪明才智和积极争取自由的人生 态度。燕燕是金朝洛阳一家女真贵族的侍婢, 从“半世为人,不曾教大人心困。虽 是搽脂粉,只争不裹头巾,将那灯不做人的婆娘狠”,再从“别人斩眉我早举动眼 , 道头知道尾”等句中我们可以看是一个聪明机灵,机智能干的婢女。燕燕对待婚姻 非常谨慎小心“知人无意,及早抽身”。小千户的到来为燕燕的婚姻带来了机遇, 燕燕认为他“家门不是一身跳” ,“他怎比寻常世人”,对自己也是“在意殷勤”, 并许下 “包髻、团衫、绸手巾” 。燕燕决定好好把握千户“觑了他兀的模样 ,这 般身份 ,若脱过这好郎君”,“交人道眼里无珍一世贫”,遂以身相许,专等着世 袭千户的小夫人。若能当上世袭千户的小夫人 , 这对燕燕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 17(元)脱脱:金史太宗纪,卷三,中华书局,1975 年,第 64 页。 18(元)脱脱:金史食货志,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75 年,第 1034 页。 19(元)脱脱:金史章宗纪,卷十一,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55 页。 元曲中的金代题材剧 16 会,她不但能脱离奴籍 ,还可挤进上层社会。 但事情并没燕燕想的那么简单,不久小千户见异思迁,喜欢上莺莺小姐,还让 燕燕为他提亲,气得燕燕暗骂“我说波娘七代先灵 ”,尽管生气燕燕也没失去理智, 她决定破亲,抢回小千户,她在提亲过程中说尽小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大学职业生涯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人类的双面书架高黎贡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年级调研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微积分E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曲靖市沾益区大坡乡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大学体育-剑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协作体2025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英语试题含解析
- 枣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HJ25-4-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 房地产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 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
- GB/T 44709-2024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一例慢性心衰患者双下肢重度水肿伴左下肢重度溃疡的个案护理课件
-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件
- 结直肠癌的治疗与护理
- 新生儿常见导管护理
- 男生穿搭技巧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脑外科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