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春秋时期宋国公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宋国是殷商后裔的封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其习俗大多 沿袭殷商旧制,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君臣之“礼 得到了很好的遵守。 受宗法制的影响,宋国公室依靠血缘关系维护其统治,任用公子公孙担任高官要 职,并且这些官职呈现出明显的世袭性,这样在宋国便形成了世卿公族制。宋国 公族基本上为同姓公族。 公族制度在宋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宋国出现了几个较为强大的公族, 戴、桓之族成为执政大族。大族世代为卿,一方面防止了异姓卿大夫的篡权,另 一方面公族势力随着国家实力的发展也日益发展强大,形成了牢不可摇的家族集 团。他们世代把持朝政,或者几个公族交替轮流执政,宋国政坛实际上就成了公 族的政治舞台。各公族为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公族之间 以及公族和公室之间不断发生争夺。 公族的大量存在,一方面对宋国政权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公族间的 权争导致宋国不断发生内乱,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和建设,公族占据正卿之位, 他们因循守旧的思想应用到治国理念之中,严重阻碍了宋国的改革和发展。公族 的政治活动方向决定了宋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公族成为春秋时期宋国历史舞台上 的主角,其活动涉及宋国历史的方方面面。总之,春秋时期的宋国历史实质上就 成为一部公族的政治活动史,公族制度对宋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春秋时期;宋国;公族;权争;影响 a b s tr a c t s o n gs t a t e ,觞趾。脚r i n go fs l l a :n gd y n a s t y ,i sa m o r es p e c i a ls t a t ei i ls p r i n g 锄d a m u m np e r i o d a s 也e yu s e dt h eo l dc u s _ t o mo fs l a n gd 弘嗨t h e yw e r ev i v i d l y c o n s e r v a t i v e b e c a u s eo ft l l i s ,s o n go b e y e dm eo l dc u s t o mb c - 锕e e nm em o n a r c ha 1 1 d 地m i n j s t e r sc o r n p le t | e l y w 油t h ei m p a c to fp a t r i a r c h a t e ,s o n gs t a t em 豳t a i nm e i r m l e m e n tb yb 1 0 0 dt i e s i i ls 0 n gs t a t e ,t h eo 妇印r i l l go fu 1 er o y a lf 雒l i l yt a k e sm 曲 p o s i t i o n s 觚dt 1 1 e yc a i l 雠【ei tg e n e r a t i o nb yg e n e m t i o n b e c a u s eo ft l l i s ,呶淝f o n n e d m e s y s t e mo f r o y a lc i 觚觚dh e r e d i t a r ym “s t e r s t l l er 0 河c l 觚o f s o n gh a d 舭s 锄e 锄c e s t o rb a s i c a l l y s o n gi i i 珥) r 0 v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t h er o y a lc l 肌s y s t e m ,s u c h 鹊h u as l l i ,y u es l l i , h 啪gs l l i o fd a ic l a n ;a i l d ls m ,d a n gs 1 1 i ,x i a n gs h io fh 啪c l 趾n l e yw e r e m i l l i s t e r sg e n e r a t i o nb yg e n e r a t i o n o nn l eo i 圮h a n d ,i tr e s i s t e d 吐l ep o w e r s n a t c l l i n gb y m i i l i s t e r so fo m e rc l a l l o nm eo t l l e rh 锄d ,t l l er d y a lc l a l lw e r em i i l i s t e r sg e n e r a t i o nb y g e n e r a t i o n t h ep o w e ro f t l l ec l a l l 伊a d u a l l ys t 】_ e 1 1 9 t h e n e da st 1 1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a t i o n a l g 缸e n g 出a tl a s t ,t h e yh e l d 也ep o w 钟o f 戗l es t a t eg e n e r a t i o nb yg 髓e r a t i o no rs e 、n 盯a l r o y a lc l a i lh e l dt l l ep o w e ri 1 1t u m s oi 沁y a lc l a i lp l a y e da 1 1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s o n g p o l a ls t a g ea tl a s t f o rt h e i ro w ns a k e ,e v e r yr o y a lc l 跹w 砌df i g h t 谢t ho t l 搬 c l a i l sc o n s t 锄t l y i a ss o n gu s e dn l eo l dc u g t o mo fs h 锄gd ) ,l l a s 魄m er o y a lc l 觚f 0 肌e d 锄d d e v e l o p e d 锄db e c 锄es 仃e n g t h e n e dv e 巧e a s i l y r d y a lc l a nw 嬲t l l em o s ti m p o n a m t m a i n t e n 锄c ep o w e ri 1 1t h er o y a l 胁l i l yo fs o n g i i law o r d ,m el l i s t o 巧o fs o n gi n s 州n ga n da 1 i t l l m np e r i o di sal l i 咖o fp o l i t i c a la c t i v i t i e so fr 0 y a lc l a n s t h e p o l i t i c 2 l la c t i v i t e so fr 0 y a lc 1 趾d e c i d e dm e r o a do fs o n gs 协t e r o y a lc l 觚b e c 锄et h e 脚g o l l i s ti 1 1 l e1 1 i s t o r i c a ls t a g eo fs o n g 山1 dt l l e yp l a y e da ne x t r e m e l yf i a r - r e a c l l i n g r o l ei i lt l l el l i s t o 巧o f s o n g k e yw o r d s :n l es p 出ga n da 曲n np 丽o d ;s o n gs t a t e ;l b o y a lc l a l l ; p o 、) l ,e r s n a t c h i i l g ;e 腩c t i i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住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一| : 学位申请入(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量酉红 , 一 一o ,i 。7 : 2 0d 器年6 月譬曰 ),jh ,0 ,。 、 一 j 二一 。 _ 二7 ,一 j7 。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子硕士学住。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甄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酌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擎住论文作者) 釜名:迳亟丝 2 q 巴沼年易琵 i a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鍪名:孝j 址 2 qp 1 年sa l 罗b ( 一) 选题意义 绪论 春秋时期的宋国是西周时期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在宋地( 今河南商丘地区) 的 封国。其疆域东始今徐州以西,西达河南商丘西部,北起山东菏泽、定陶代, 南至安徽宿县。宋国地处黄淮冲积平原,是中原各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 位于晋、楚、齐三个大国之中问地带,周围无险可守,故而易攻难守,地理位置 极其重要,成为大国激烈争夺的对象。从公元前1 0 2 2 年,微子启封国,至公元前 2 8 6 年齐、楚、魏三国灭宋、国君偃亡国,宋国经历了3 2 位国君,享国7 8 6 年, 几乎与周朝相始终,是周初的重要封国之一。西周时期宋国于周为客,不纳粟; 使用殷礼,祭祀可用天子之礼;诗经商颂是三颂之一,享受着其他诸侯国所 没有的特权,成为中原地区的一等大国。宋国曾经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在春 秋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云:“春秋时宋最喜事,春秋之局变多自宋起。”1 宋国 不仅因其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对春秋形势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宋国是殷商文化 的传承者,尤其是殷商后裔的特殊政治地位对春秋大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 时期活跃在宋国政坛上的公族势力,对宋国的政治有着重要影响,左右着春秋宋 国的政局,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宋国的命运,对宋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但因其史料的缺乏,对宋国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深入展开,对宋国公族的研究也显 得较为薄弱。因此对宋国公族问题的研究不仅对春秋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有着重 要意义,而且对古代“世族 制的研究亦有重要价值。 宋国多为同姓公族,很少异姓成员能插手朝政,担任重要官职,故宋国没有 出现像“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的异姓篡权现象。公族对宋国历史的发展有着 重大的影响,宋国曾出现一些很贤能的公族人才。如子罕、向戌等对宋国的发展 1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3 年版,卷2 4 春秋宋执政表,第1 8 4 3 页。 l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族实力逐渐发展强大,形成公族集团,公族集团的成员 凭借世袭权力,占据高官要职,享有特权,不思进取,逐渐堕落腐化,这样就导 致整个宋国的政治体制僵死,缺乏生机和活力,更没有改革的要求,最终导致宋 国的衰弱和灭亡。公族中影响较大的是戴族和桓族,他们世代为卿,交替执政, 左右宋国政局,势力根深蒂固,对宋国有重大影响。实力强大的公族,在掌握政 权后对为进一步发展本家族实力,就不得不同其他公族和公室展开争夺,这样就 威胁到国君的权威和公室的利益,甚至发生臣弑君的现象。 公族是活跃在春秋宋国历史舞台上的一个势力强大的特殊群体。公族的强大 与腐朽是导致宋国灭亡的重要原因,宋从兴盛到灭国都与其公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国是一个“公族大国 ,宋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公族的政治活动史,要研究宋 国历史就必须研究宋国公族。 ( 二) 古史资料与研究成果 1 、古史资料 今文尚书、春秋三传、史记、汉书等原始文献为宋国公族问题的 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和研究基础,是研究宋国公族的第一手资料。另外还 有一些有关宋国的资料散见于其他历史文献中,如诗经、论语、孟子、韩 诗外传、春秋繁露、礼记、老子、管子、晏子春秋、庄子、墨子、 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新序、说苑、淮南子、孔子家语等, 这些文献尽管思想观念不很相同,但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为宋国有关问题的研究 提供了一定的补充资料;除此之外,后世之人对宋国的有关问题也有所涉及,如 ( 宋) 李防等撰:太平御览、(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清) 顾祖禹:读史方 舆纪要、( 清)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清) 姚彦渠:春秋会要、( 清) 崔述 撰著:崔东壁遗书等。但这些论著主要涉及的是宋国微子启的身份、地位以及 2 周王室封宋等有关历史问题,有助于对宋国某些历史问题的研究,但对宋国公族 问题却并没有专门的论著和详细的研究论文。 2 、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学术界对先秦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春秋史的研究也已经相 当成熟,尤其是国别史和专门史的研究,如齐国史、楚国史、秦国史、吴国史、 越国史等的研究已有专著和大量的学术论文,但这些只是对当时地位显赫的大的 诸侯国的研究,而学术界对那些曾经影响相当大而后来逐渐衰弱的诸侯国则没有 很多的研究,如宋国、郑国、卫国等。笔者认为在研究先秦史的过程中有必要对 这些国家的历史进行探讨,尤其是曾经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宋国历史的研究。 宋国是殷商后裔,地处中原,政治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其在春秋史上的 地位,对先秦史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史学界开始从新的角度研 究宋国历史,但是对宋国公族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所以有必要作进一步 的深入研究。 史学界研究宋国历史的成果主要有:三联书店1 9 6 3 年出版顾颉刚、史念海的 著作河山集,主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考证了宋国的地理环境问题;社会科学出 版社1 9 9 6 年1 0 月出版的何茂春的著作中国外交通史,则从宋国主持的弭兵之 会着手,讲解了弭兵会盟的背景、经过和结果,重点在于突出了宋国著名的邦交 人员华元和向戌在弭兵会盟中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4 月出版的徐 杰令著作春秋邦交研究,主要研究春秋时期邦交的相关问题,但是对宋国的研 究涉及的不多;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年4 月出版的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史,对 春秋时期社会的整体概况有了较为详细和准确的考证,其中涉及宋国的有关问题;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1 0 月出版了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左传研究,对左传中的 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研究,为春秋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当 然对宋国的相关问题也有其独特的见解。还有相当多的学术论文: 1 刘大伦先生的略论古宋国的地位( 黄淮学刊社科版1 9 9 1 年第3 期) 主要研究的是宋国的对外关系、军事和疆域问题。 3 2 陈力柱先生的微子封建考( 历史研究2 0 0 5 年第6 期) 中探讨了微子 启封国宋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3 新民先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商丘师专学报社科版1 9 8 8 年 第4 期) 中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制造和商业的繁荣。 4 晁福林先生的试论宋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 史学月刊1 9 8 9 年 第6 期) ;郝铁川、赵长征先生的春秋宋国官制初探( 商丘师专学报1 9 8 5 年 第2 期) 中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论述了宋国的政治情况。 5 阎根齐、刘海燕先生的先秦宋国史若干问题初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 0 0 4 年第1 期) 介绍了微子封宋的过程、宋国存世时间、宋国的都城以及关于宋 国疆域的若干问题。 6 刘海燕先生的春秋宋国未能称霸中原的原因初探( 中州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3 期) 从宋国的地理环境、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宋襄公称霸失败的原因等 方面分析宋国未能称霸中原的原因;朱风祥先生的周朝宋国衰弱原因浅析( 商 丘师范学院学报2 0 0 1 年第5 期) 、刘继刚先生的浅析公族大国宋国衰弱的 原因(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 0 0 1 年第3 期) 从宋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当时战争 频繁以及宋国没有没有改革而发展缓慢等方面分析宋国衰弱的原因。 7 郑清森先生的宋国都城初探( 文物世界2 0 0 1 年第3 期) 探讨了宋的都 城所在地以及都城大小等问题。 8 朱凤祥先生的争霸战争中的和平运动析春秋时期宋国主持的“弭兵” 之盟( 史学月刊1 9 8 1 年第6 期) 和其试析春秋宋国主持的两次弭兵( 商 丘师专学报1 9 9 1 年第1 期) ,以及杨升南先生的春秋时期的第一次“弭兵盟会 考兼论对“弭兵 盟会的评价( 史学月刊1 9 8 1 年第6 期) 中主要探讨的 是宋国主持的和平运动。 9 朱风祥先生的宋襄公“仁义 之举新诠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2 期) ;周兴先生的宋襄公用人祭原因辨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 9 9 4 年第2 期) 、郑燕珍先生的宋昭公“无道 考辨(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 0 0 6 4 年第2 期) 以及李绍萍先生的浅谈 中的“崇霸与“崇礼 借宋襄 公与郑庄公之形象管窥春秋时期的思想状况(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2 期) 、杨钊先生的宋襄公述评( 史学月刊1 9 9 0 年第6 期) 、周兴先生的重 评宋襄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 9 9 2 年第4 期) 、刘夏塘先生的谈宋 襄公决策失误及其原因( 决策探索1 9 8 8 年第4 期) 等文从宋国个别君王的侧 面论述宋国某部分历史。 1 0 李玉洁先生的宋、鲁文化比较研究(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 9 9 5 年 第5 期) 、蔡锋先生的春秋时期宋国“内婚制”考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 社版2 0 0 4 年第3 期) 、王云鹏先生的浅谈宋人之“愚( 中州学刊2 0 0 5 年第 4 期) 等论著从宋国文化的角度反映了宋国某个方面的历史。 1 1 颜世安先生的华夷之辨与春秋泓之战(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王长民先生的从宋襄公泓之战看春秋时期战争方式的转变( 枣庄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 0 0 4 年第6 期) 从整个春秋形势的变化中介绍了宋国某方面的历史。 1 2 刘继刚先生的简评华元的内政和外交事迹(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2 期) 主要涉及的是华元的个人政绩问题。 目前硕士研究生也开始涉及到宋国,如东北师范大学董巧霞先生的春秋时 期宋国邦交问题研究,主要从宋国邦交这一层面论述宋国历史;吉林大学陈玉兰 先生的晋楚争霸时期宋国外交述论,主要从晋楚争霸夹缝中宋国的外交来论述 这一时期宋国的外交;陕西师范大学李胜振先生的晋楚霸业之争与郑国、宋国 的悲剧从晋楚之间争夺的角度论述宋国面临的危局。 另外,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需要,考古学和史学逐渐结合起来,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研究宋国历史的著述有:李学勤先生的论几件宋国青铜器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 9 8 5 年第1 期) ,分析考证了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 宋昭公四位国君时期的几件青铜器;李俊山先生的永城出土西周宋国铜匝( 中 原文物1 9 9 0 年第1 期) 从出土的几件宋国铜匝的角度考证宋国某方面的的史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中美联合考古队:河南 商丘县东周城址勘查简报( 考古1 9 9 8 年第1 2 期) 记录了中美联合考古队在 1 9 9 6 1 9 9 7 年在商丘地区发掘的宋国古城的相关情况,也记录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考古学上的这些发现都为宋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和新的研究方向。但 对宋国公族仍然没有专门的研究和论著。 3 、春秋公族的研究成果 目前学术界虽然对宋国公族的研究没有专著问世,但是对春秋时期公族已经 有相关的研究。上海书店出版孙曜先生的春秋时代之世族详细论述了春秋时 期世族和各个诸侯国公族的概况,其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宋国公族情况;另外, 春秋时期其他诸侯国公族的研究对宋国公族的研究也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晋阳 学刊2 0 0 2 年第5 期刊载的由杨秋梅先生撰写的晋国公族与公室关系的变异, 论及春秋公族,虽然突出的是晋国公族,但是对研究宋国公族有着很大的借鉴意 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 0 0 2 年第2 期刊载的由吴高歌先生撰写的晋 国公族与卿大夫,详细论述了公族、卿大夫之间权力和地位的转换,则对宋国公 族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学术界对楚国公族也有一定研究。 总之,目前对宋国史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果,对春秋时期公族的研究 和个别诸侯国公族的研究也已经有专门的学术论文,这些都为春秋时期宋国公族 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宋国公族的研究却没有专门的论述。 鉴于宋国在春秋史上的战略地位和政治地位对春秋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再加上 宋国的兴衰和公族的发展密不可分,公族成为宋国政坛上的主角,因此有必要对 宋国公族相关问题进行整理。本文将从春秋时期宋国戴族之华氏、乐氏、老氏、 皇氏和桓族之鱼氏、向氏、荡氏、鳞氏以及其他公族的兴起、发展、强盛到衰亡, 这些公族之间为维护本公族利益和其他公族之间展开的争夺、公族内部不同氏族 之间争权夺利的内争、公族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和国君之间的斗争,结合当时宋国 的现实情况来探讨宋国公族的实况以及公族对宋国的影响。在充分利用古文献材 料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恰当的古文字、考古学资料和史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对 宋国公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 6 一、春秋宋国公族的特征与发展 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公族大国,公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宋国作为殷商后裔,沿袭殷商旧制,特别是政治体制中的公族制。宋国的正卿一 般都由公族担任,但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宋国一般都是同姓公族,很少异姓贵 族成员插足政坛,干预朝政,这样就保证了宋国一姓统治的局面,没有出现异姓 篡夺政权的现象,这是宋国公族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公族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势 力强大的公族集团,在宋国政坛中形成根深蒂固、牢不可摇之势。尤其是桓族和 戴族成为公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为宋国之望族。其中桓族以向氏、鱼氏、 荡氏为代表,戴族以华氏、乐氏、皇氏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众多公族, 如戴族老氏、庄族仲氏、桓族鳞氏、文公一族之灵氏、平公一族之边氏、共公一 族之石氏等,都是公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族集团世代把持朝政,左右宋国政局。 春秋前期,宋国公族的存在,对稳固公室起到一定作用;春秋中期以后,随 着公族势力的发展强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弊。公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宋国国君 的权威。春秋末年,宋国不仅公族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和斗争,公族与公室之间 的矛盾斗争也日益尖锐。势力强大的公族对公室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宋国公族的 活动决定着宋国政治的发展方向,因此公族对宋国的历史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宋国作为一个公族大国,因其是殷商后裔的封国,保留了大量的殷商政治制 度和文化习俗,尤其是公族制度更表现出了殷商特点,所以春秋时期宋国公族表 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特征。 ( 一) 春秋宋国公族的特征 宋是殷入后裔微子启在宋地的封国。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武王崩, 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 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 7 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1 微 子受封于宋,是在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稳定殷商遗 民,实行“以殷治殷”的策略,以微子的仁贤来达到稳定殷商后裔的目的,微子 在今商丘地区建立宋国。宋国作为殷商遗民的封国,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北 方通往南方吴越的必经之地,处于晋、楚、齐三大霸主国之间。从微子启受封宋 到君王偃灭国,共经历了2 5 世3 2 位国君2 ,享国7 8 6 年3 ,几乎与周朝相始终。 宋国是春秋时期一个较为特殊的诸侯国,它沿袭殷商旧制,公族制保存的比 较完整,公族势力更为强大,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公族大国 ,与其他诸侯国所 不同的是宋国多为同姓公族,很少异姓公族,而且公族势力根深蒂固,对宋国的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宋国执政的卿大夫中,公族占绝对优势,正卿几乎全部由公 子公孙担任。戴族、桓族是宋国最重要的执政大族。 4 宋国因公族势力的强大,虽 然没有出现像“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的江山改姓、异姓篡权、代替国君的现 象,但宋国的某些公族经过几代的发展,势力相当强大,牢不可摇,这就在某种 程度上威胁到国君的权威,某些公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以下犯上 发 生弑君现象。 宋国公族皆是宋国国君之后裔形成的大族,这些大族成员世代为卿,凭借其 家族的世袭占据高官要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成为公族。也可以这样说,在宋 国,如果不是国君之后裔而形成的家族,是不可能成为公族的。宋国公族是国君 的后代,和公室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族和公室之间形成一种两面性的利益关 系。因此公族和公室之间并没有稳固的君臣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对抗取决于 各自的利益需求,公族和公室之间的君臣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是宋国公 族的一大特点。 春秋时期宋国的主要公族皆是国君的后裔。宋国各公族的具体情况如下: 1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9 月第l 版,卷3 8 宋微子世家,第1 6 2 1 页。 2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9 月第1 版,卷3 8 宋微子世家,第1 6 2 卜1 6 3 2 页。 3 对于宋国的存世时间,史学界存在着众多分歧,有说8 0 0 多年,有说7 3 6 年,有说7 0 0 年,有说5 7 7 年之 所以存在众多差异,主要是凶为史家对宋国立国时间和灭亡时间的认识不同。 4 李玉洁:先秦史稿,北京:新华出版社2 0 0 2 年6 月第1 版,第2 6 2 页。 8 戴族华氏,子姓,宋戴公之后裔。“宋戴公子考父食采于华,因氏焉。世为宋 卿。”1 华氏是以所食采邑地名为氏。“世本戴公子好父说。 2 即戴公之子好父说 之后。世本日:“华氏,华父督,戴公之孙,好父说之子。华父督之字3 ( “好 又作考,盖考为谥法。好,考,古音同也。4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华父督 攻杀孔父,弑殇公迎公子冯于郑而立为庄公之后,华氏家族成员成为国君身边的 权臣、重臣,是公室重要的依靠力量。此后华氏家族成为宋国的望族和宋国同时 期公族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公族,华氏家族开始掌握政权,一直延续到春秋 末期华、向之乱后,华氏家族成员出奔他国,华氏在宋国被灭族绝祀。 桓族向氏,宋桓公之后。“孔疏引世本:桓公生向父吟,吟生司城訾守, 守生小司寇鳇及合左师合左师即向戌。 5 后以王父字为氏。向氏和华氏一样也是 活跃在春秋宋国史上的一个典型的公族之一,其势力之强大,影响之深远,在宋 国乃至春秋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桓族鱼氏,子姓,宋桓公子公子目夷,字子鱼,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鱼氏 家族在宋襄公时期实力比较强大,春秋前期在宋国政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位 较为稳固。后来桓族和戴族的利益冲突中,鱼石等皆出奔它国,桓族仅留下向氏, 鱼氏遂在宋国政坛消失。但鱼氏作为桓族重要组成部分,在宋国政坛中也有着其 独特地位,并对宋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桓族荡氏,亦作子荡氏,子姓,宋桓公之子公子荡之后。荡氏家族目前所见 史料对其家族成员记载不是很多,无从详细考证,只能研究其大概。 戴族乐氏,子姓,宋微子之后。戴公生公孙衍,字乐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曾孙乐莒,莒孙喜,字子罕。乐氏世为宋国司城一职,和华氏、向氏一样也是宋 国的大公族,世为宋卿,左传记载“乐豫为司马”6 、“乐吕为司寇 7 、“君子 1 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年1 月第1 版,卷2 7 氏族略第三,第4 5 7 页中。 2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3 年版,卷1 2 下,第1 3 0 7 页。 3 汉黼清秦荔躺蚴y 嘞,上壤商射獭f 叛1 9 曰年1 2 月版i 正精铝嬲卜卷6 第1 e i 3 瓦 4 汉宋衷注,清秦嘉西舀r 嘏,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 9 1 5 7 年1 2 月版,江都秦嘉谟辑补,卷6 ,第1 6 3 页。 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转引自成公十五年,第8 7 5 页。 6 杨们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七年,第5 5 6 页。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十八年,第6 4 3 页。 9 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1 ,虽无明确记载乐举的官职,但当时华元为右师, 能和华元同时出现主持宋文公葬礼的乐举也自然应当是宋国的执政大臣。“乐裔为 司寇 2 、“乐辔 3 ( 虽然没有具体说明其官职,但根据当时华弱和乐辔能在朝堂 之上争执,华弱为执掌军事的高官,乐辔也应当是能和华弱官职相当的宋国官员) 、 “乐喜为司城以为政 4 、“乐祈为司城乐大心为右师,乐鞔为大司寇 6 、“乐 莅为司城,乐朱锄为大司寇6 ,乐氏家族成员世代担任宋国重要官职,其家族人 数之多,在宋国延续时间之长,是其他诸多公族所难以相比的。 戴族皇氏,亦称皇甫氏,宋戴公之子允石,字皇甫,后以王父字为氏。春秋 末期“三族共政”,皇氏家族的势力便发展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三大公族之一,在 宋国政坛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宋国实力雄厚的公族。 另外,宋国还有戴族老氏,宋戴公之后。庄族之仲氏,宋庄公之后。桓族鳞 氏,也是宋国诸多公族之一。文公一族之灵氏,宋大夫子灵之后,文公之子。共 公一族之石氏。平公一族之边氏,宋公子成之后,以字子边为氏。 以上论述可知,宋国的华氏、向氏、鱼氏、荡氏、乐氏、皇氏等大的公族, 还有实力较弱、影响较小的老氏、鳞氏、灵氏、石氏、边氏等,无不是国君之后 裔。公族在宋国延续时间之长,家族势力之大,成为宋国政治舞台的主角,对宋 国的政治、外交以及公室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国公族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当时 的诸侯国之中都是非常突出的。而在晋国,晋献公以后的晋国公族都出自献公以 前历代国君的后裔,由于她们与晋公室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疏远,晋公室又害怕 其他公子出现抢夺君位事件发生,因此在一个公子当上国君之后,其他公子就都 要被驱逐到其他诸侯国,因而晋公族与国君之间的关系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晋国的政权结构形式也就发生了与其他诸侯国迥异的变化。国君后裔形成的公族 地位下降,与此同时和国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异姓贵族作为一支显要的政治力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成公二年,第8 0 1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成公十五年,第8 7 6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襄公六年,第9 4 6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襄公九年,第9 6 1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昭公二十二年。第1 4 3 4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哀公二十六年,第1 7 2 9 页。 l o 量活跃在晋国的历史舞台上,晋国在驱除群公子之后,实行选贤任能的官员选拔 制度,这就为与公室血缘关系已经疏远的庞大旧公族群体的成员重新迈入政坛提 供了良机,因此旧公族群体中那些有德有才的公族成员重新活跃在晋国的政治舞 台上。与晋国不同的是宋国自始至终都是同姓公族担任正卿,几乎没有异姓公族, “在宋国,所有贵族大夫家族都是公室支属:华、乐、皇和老氏是戴公子孙;仲 氏出于庄公;鱼、鳞、荡和向氏出于桓公;灵氏出于文公;还有武公和穆公的子 孙支属没有传下名氏。宋公的兄弟有好几次担任了很重要的职位。 1 所以,宋国公 族都是国君之后,均是同姓公族,很少异姓公族,即便是有也很难发展强大起来, 这是宋国公族制的又一大特点。 许倬云先生说:“宋国的五家强宗声称是春秋前的国君戴公所建。但最早记载 这些家族成员出现的史料是在公元前7 1 1 年,当时提到了一位名叫华父督的高官。 此后,华氏直到公元前6 2 0 年才再次见诸记载。在其他四个家族中,乐氏首次出 现在公元前6 2 0 年,皇氏在公元前5 6 4 年,老氏在公元前5 7 6 年,戴氏在公元前 5 3 4 年。由宋庄公( 公元前7 0 9 前6 9 3 年在位) 的公子所建的仲氏家族,第一次出 现在公元前6 0 9 年。宋桓公( 公元前6 8 1 年一前6 5 1 年在位) 传下来的家族中, 鱼氏第一次出现于公元前6 5 1 年,鳞氏于公元前6 2 0 年,荡氏于公元前6 2 0 年, 向氏于公元前5 7 6 年。这些年代的数据表明,直至历史进入春秋一段较长时间后, 这些可能变得重要的家族才能掌握权力。2 因此,宋国公族先后出现在宋国政坛上, 轮流执政,逐渐掌握政权,把持朝政。 宋国公族是宋国的世袭贵族,垄断了宋国政府的一切重要官职。他们世代把持 朝政,左右宋国政局,是春秋历史舞台上一个异常活跃的政治群体。公族数量之 多,其实力之强大,成为公室的股肱力量。宋国公族在宋国的政治舞台上有着其 独特的地位,对宋国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可以说,宋国历史实际上就是 一部宋国公族的历史。宋国公族呈现出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公族基本上都是同 姓公族、公族世袭官制、公族和公室之间关系不断变换等明显不同于其他诸侯国 1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1 月第l 版,第1 0 1 页。 2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1 月第l 版,第1 0 4 一1 0 5 页。 1 1 的特点,公族在宋国政坛上扮演着主角,对宋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宋国 被称为“公族大国。 ( 二) 宋国公族的发展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个大变革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一 个特殊的群体,即公族。孙曜先生曾说:“吾国春秋时代,各国大夫皆世袭守土, 谓之世族,为当时各国实力之所寄,时代之重心也。州公族群体对春秋时期整个社 会形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春秋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 世代为卿,占据着各诸侯国的重要官职,成为“世官”,把持着诸侯国的朝政。 公族是宋国公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室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族在 宋国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担任国家重要的官职。据左传记载宋国的几次官 职调整中,所有官职都由宋国的世袭大族任职。如: 一 公元前6 2 0 年,宋成公十七年,“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 孙友为左师,乐豫为司马,鳞曜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2 任用的 是戴族之乐氏、华氏,桓族之鳞氏、荡氏,以桓族为主。 公元前6 1 1 年,宋昭公九年,因公子鲍和襄夫人事件,“华元为右师,公孙 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罐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 3 任用的 是戴族之华氏,桓族之鳞氏、荡氏,桓族成员居多。 公元前5 7 6 年,宋共公十三年,“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 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 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 4 任用的戴族之华氏,桓族之鱼氏、荡氏、 向氏、鳞氏,以华氏家族成员为主。 公元前5 2 0 年,宋元公十二年,“宋公使公孙忌为大司马,边印为大司徒,乐 1 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 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8 9 年1 0 月第1 版,民 国丛书第三编6 3 ,第l 页。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七年,第5 5 6 页。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十六年,第6 2 0 6 2 1 页。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成公十五年,第8 7 4 页。 1 2 祁为司城,仲几为左师,乐大心为右师,乐鞔为大司寇。川任用的是平公一族之边 氏,庄公一族之仲氏,戴族之乐氏,以乐氏家族成员为主。 公元前4 6 9 年,宋景公四十八年,“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 徒,灵不缓为左师,乐筏为司城,乐朱组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2 任用的是 戴族之皇氏、乐氏,文公之灵氏,戴族成员居优势地位,尤其是皇氏更为突出。 官职中出现空缺需要补充新任官员时,一般也都是由公族成员担任,如公元 前6 1 1 年,宋昭公九年,文公“使母弟须为司城。华耦卒,而使荡虺为司马。”3 荡 虺系是荡意诸之弟,荡意诸在和宋昭公一起出行的路上被文公和宋襄夫人派人刺 死。公元前6 0 9 年,宋文公二年,“公子朝卒,使乐吕为司寇4 。个别官员因一些 原因被撤职时,也由执政的公族重新任命新的公族成员担任这些重要的官职,如 公元前5 7 6 年,宋共公十三年,因华元事件,“左师、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华 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 5 任用的是戴族之乐氏、老氏和桓 族之向氏,但以戴族为主。 宋国的官职呈现出公族世袭的特点,其重要的官职一般都是由势力强大的家 族世袭担任,甚至某些官职出现“世职”的特点,“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 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6 ( 目夷字子鱼,其后以鱼为氏) 后鱼氏家族之鱼石曾经担任左师一职,后来鱼石等出奔之后,左师职才有其他 氏族成员担任。公元前5 3 6 年,宋平四十年,华合比欲替太子佐除掉寺人柳,结 果反而被寺人柳诬陷,被国君驱逐,“合比奔卫,于是华亥欲代右师,乃与寺人柳 比,从为之征,日:闻之久矣。公使代之。 7 向戌为左师,后来向巢也担任左师 一职。这些重要的官职都要由那些大族世袭担任,更加巩固了公族在宋国政坛中 的地位。春秋时期宋国的主要官职几乎都在几个较大公族中间循环,也正显示了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昭公二十二年,第1 4 3 4 页。 杨们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哀公二十六年,第1 7 2 9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十六年,第6 2 2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十八年,第6 4 3 页。 杨们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成公十五年,第8 7 6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僖公九年,第3 3 1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昭公六年,第1 2 7 7 一1 2 7 8 页。 1 3 公族在宋国有着很高而且极为重要的政治地位。公族的政治活动实际上就决定着 宋国的政治活动方向。因此可以说宋国的政治实际上就是公族政治。 宋国重要的外事活动均在公族的主持下进行。如公元前6 1 2 年,宋昭公八年, “三月,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 1 公元前5 9 7 年,宋文公十四年,“晋原毅、 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2 华氏在宋国同其他诸侯国的邦交活动中扮演 者重要角色,如公元前5 7 9 年,宋共公十年,华元在晋楚两个霸主国之间发起弭 兵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是很久,楚国便首先违反盟约发动战争,但在当时对整 个春秋局势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也为宋国创造了一个短暂的相对安定的外部环 境,也为向戌的第二次弭兵提供了一定可资借鉴的经验。 宋国的公族可以代表诸侯国国君参加盟会。公元前5 6 5 年,宋平公十厂年,“五 月甲辰,会于刑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 戌、卫宁殖、邾大夫会之。 3 公元前5 5 8 年,宋平公十八年,“十五年春,宋向戌 来聘,且寻盟。 4 ,公元前5 5 7 年,宋平公十九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因“齐 高厚之诗不类”,于是“叔孙豹、晋苟偃、宋向戌、卫宁殖盟,日:同讨不 庭。 5 公元前5 4 7 年,宋平公二十九年,“六月,公会晋赵武、宋向戌、郑良霄、 曹人于澶渊,以讨卫,疆戚田。,6 公元前5 3 3 年,宋平公四十三年,“叔弓、宋华 亥、郑游吉、卫赵屎会楚子于陈。”7 公元前5 3 0 年,宋元公二年,“夏,宋华定来 聘,通嗣君也。8 几乎春秋时期宋国与其他诸侯国所有的盟会活动都有公族集团成 员参与,直接代表宋国国君行使其外交权力。 宋国公族的权力逐渐上升。公族代表国君参加重要诸侯国之间的盟会,代表 宋国出使列国,成为宋国不可或缺的邦交人员。同时也就掌握了宋国的外交大权。 公族宋国政坛上的作用日益加强,在宋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文公十五年,第6 0 8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宣公十二年,第7 5 0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襄公八年,第9 5 6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襄公十五年,第1 0 2 l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襄公十六年,第1 0 2 6 1 0 2 7 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5 月第2 版,襄公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大学职业生涯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人类的双面书架高黎贡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年级调研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微积分E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曲靖市沾益区大坡乡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大学体育-剑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协作体2025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英语试题含解析
- 枣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2T 5082-2025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5年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门头广告合同协议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含详解)
- 2025年中国电船制造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有限公司人员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三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正雅学校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