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歧路灯》助词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歧路灯》助词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歧路灯》助词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歧路灯》助词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歧路灯》助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歧路灯》助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立足于歧路灯的丰富的语料,并参照前辈学者对于近代汉语中助词系 统的分类标准,把歧路灯的助词系统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语 气助词以及概数助词几类。歧路灯成书于清乾隆年间,因此一方面保留了近代汉 语的语法特征,如:“得”字除了做结构助词外还用作动态助词;“将”字的虚化程 度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语气词“呀”仍是一个独立的语气词,而不是“啊“的 变体等。另一方面歧路灯成书的年代已是近代汉语发展的末期,随着助词系统 的发展,很多助词在语法功能上已经非常的接近于现代汉语了,如:“得”位于动结 和动趋式之间为可能补语,已无例外;“得”可以引导修饰形容词的程度补语;“的” 可以构成“的”字结构做主语、宾语、谓语、状语、 h 语;此外动态助词“着”、概 数助词“把”的用法也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汉语中的用法n 再次,因为歧路灯是 用当时的洛阳方言所写而成的,因此使整部作品在语言上具有浓厚的河南方言特色, 这一点在助词的运用上也得到了反应,如:歧路灯中“哩”字的大量运用,“哩, 在歧路灯中不仅可以做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还可以用作动态助词,这在其它 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此外概数助词“些”也是具有河南方言特 关键词:歧路灯助词近代汉语河南方言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u p o ni t s p l e n t i f u l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a n dt h ef o r m e rs c h o l a r so n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st ot h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s y s t e m t h i s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s y s t e mo ft h e l i g h t o ff o r k e dr o a d t h ea u t h o rd i v i d e st h ea u x i l i a r yw o r ds y s t e mi nt h el i g h to ff o r k e dr o a d i n 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u x i l i a r y ,t h e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 ,t h ec o n j u n c t u r ea u x i l i a r y ,t h ep a r t i c l e a u x i l i a r ya n d t h ea p p r o x i m a t en u m b e ra u x i l i a r ya n dt h ed i s c u s s i o ni sb a s e do nt h e s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el i g h to ff o r k e dr o a dc o m e si n t ob e i n gd u r i n g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 ( q i a nl o n g sp e r i o d ) ,s oi t c o n s e r v e st h eg r a m m a rf e a t u r e so ft h em e d i e v a lc h i n e s e f o re x a m p l e ,“d e ( 得) ”c a r la c ta sn o t o n l y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u x i l i a r yb u ta l s oa sd y n a m i c ; j i a n g ( 将、”s t i l lp l a yt h e r o l eo ft h ed y n a m i c a u x i l i a r yb u ti t sg r a m m a r l i z a t i o na l m o s th a sf i n i s h e d t i l lt h e n ;“l a i ”( 来) ,“x u ”( 许) r e p r e s e n t i n ga s t h ea p p r o x i m a t en u m b e ra u x i l i a r yd i f f e r sg r e a t l yf r o mt h em o d e m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y a ( 呀) ”i sa s e p a r a t e dm o o dp a r t i c l eb u tn o t t h ev a r i e t yo f “a ( 啊)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l i g h to ff o r k e d r o a di sa tt h ee n do f t h em e d i e v a l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m a n ya u x i l i a r i e sp r e s e n tt h es a m ef e a t u r e s a si nt h em o d e m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s u c ha s ,“d e ( 得) , b e t w e e nt h ea c t i o n r e s u l ts t r u c t u r ea n d a c t i o n t r e n d s t r u c t u r e ,a c t s a st h e i m p o s s i b i l i t yc o m p l e m e n t a n di tc a ni n d u c tt h e d e g r e e c o m p l e m e n tm o d i f y i n ga d j e c t i v e s “d e ( 的) ”c a nf o r m sd e ( 的) s t r u c t u r eu s e da st h es u b j e c t ,t h e o b j e c t ,t h ep r e d i c t ,t h ea d v e r b i a lm o d i f i e ra n dc o m p l e m e n ta sw e l la st h e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 “z h e ( 着) ”a n dt h ea p p r o x i m a t en u m b e ra u x i l i a r y “b a ( 把) m o r e o v e r , w r i t t e nb yt h el u o y a n gc i t y d i a l e c to ft h a td a y ,t h ew h o l ew o r ks t a t e sav i v i dd i a l e c t a lc h a r a c t e ro fh e n a n p r o v i n c e t h i si s m a n i f e s t e db yt h eu s eo fs om a n ya u x i l i a r i e sa s “l i ( 哩1 w h i c hi sn o to n l yu s e da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u x i l i a r y ,t h em o o da u x i l i a r yw o r db u ta l s oa st h ed y n a m i ca u x i l i a r ya n dt h a ti sv e r ys i n g u l a r l yi n o t h e rw o r k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a p p r o x i m a t en u m b e ra u x i l i a r y “x i e ( 些1 ,a l s ob e h a v e st h a td i a l e c t a l f e a t u r e sp r o f o u n d l y k e y w o r d s :t h el i g h to f f o r k e dr o a d a u x i l i a r y t h em e d i e v a l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d i a l e c t i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1 绪论 与儒林外史、红楼梦大致同时问世于清乾隆年间,由豫人李绿园创作的 长篇小说歧路灯【1 】 洋洋7 0 余万言,1 0 8 回,在当时说部之林独树一帜。但是, 此书脱稿后,直至2 0 世纪2 0 年代,仅以钞本在河南乡村流传,知者寥寥,并未引 起读者及学界的注意。本世纪2 0 年代起,歧路灯始有印本出现,才开始了对它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歧路灯铺演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中等城市那时的河南省会祥符( 今开 封市) 。描写一个青年学生谭绍闻,在丧父之后,受母亲溺爱,如何被同辈浮浪子弟 引诱,吃喝嫖赌,斗鸡走狗,狎尼宿猖,宠娈童,炼黄自,终至倾家荡产的故事。 沿着这一线索,人物交错而出。作者以写实的手法,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浩瀚的社会 生活图卷;每一穿插,又各自构成独幅风俗图画。作者把故事托于明代嘉靖年间, 描写的实为清代康、雍、乾间的社会生活。就其反映的生活领域来说,未践一般戏 曲小说敷陈传奇故事、神怪异文、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旧辙,扩大了视野,是独 辟蹊径的。在创作风格上,它虽极诋水浒诲盗,金瓶诲淫,而恰恰是继承并发展了 明代白话小说的写实主义传统。李绿原与吴敬梓为同辈人,少吴敬梓六岁。歧路灯 开笔的第二年,儒林外史已脱稿,当歧路灯写完五分之二时,吴敬梓客死于 扬州。二人亦无相逢的机缘,互不了解对方的写作亦是肯定的。歧路灯的艺术成 就可以说是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又一巨著,在我国小说史上有 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系中州学士, 作品的题材也取自中原,又能够用具有河南地方色彩的洛阳方言写清中叶的河南社 会生活,因此在语言上使整部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2 1 。整部作品的语言朴素而生 动,对于近代汉语语言研究以及当时洛阳方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语言资料。 这样一部具有较高文学和语言价值的长篇小说,自传抄以来,地方志虽有著录, 但以稗官小说之故,其名反为绿原诗名所掩,多语焉不祥。朴社本前冠有冯友兰长 序,对作品作了综合分析,这是歧路灯成书后,有纪念性的第一篇较为系统的 评论文章。然因书未出齐,未引起文学界的太大反响。对于歧路灯的研究,至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今还多局限在作者、版本的考证及其文学价值方面的研究,而它丰富的语言价值还 有待遇去进一步开掘。之前也有一些学者把研究的目光投向歧路灯的语言方面, 主要是对作品中的洛阳方言词汇进行研究与考证,对于那些具有浓厚河南方言特色 的词语加以解释说明,这对于歧路灯的理解与传播是有积极意义的。语法方面, 几位学者比较透彻的分析了“哩”这个助词在洛阳方言中的各种特殊用法,使我们 对于“哩”这个词在近代汉语洛阳话中的用法有了清楚的认识。而对于这部作品其 它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尚属空白。 本文尝试对于歧路灯的助词系统加以探讨,在立足于歧路灯丰富的语 料的基础上,对于这部处于近代汉语发展末期,一方面既保留了近代汉语语法特征, 另一方面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特征的长篇小说的 助词系统加以研究,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歧路灯目前研究领域的空白。 参照学术界对于近代汉语助词的分类标准,本文把歧路灯的助词分为结构 助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语气助词以及概数助词五类。在讨论中,立足于语料 本身,在此基础上同现代汉语助词的语法特征作一些比较研究。对于其有方言特色 的助词也重点加以分析和讨论。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结构助词 歧路灯中出现的结构助词有“的”、“得”、哩“、“将”等几个。“地” 未见使用。“得”( 或写作“的”) 有现代汉语的用法,同时又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用法。 本文把“得”处理成两个,分别在结构助词章和动态助词章加以讨论。 2 1 的 “的”的早期书写形式是“底”,宋元之际开始有“的”的写法【3 。“的”是一个 后附于词或短语的助词。它的语法功能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一是组合情况,也就 是跟“的”组合的词和短语有哪些类别。在歧路灯中,“的”可以同名词、形容 词、动词、副词四类词语组合;二是组合成的“的”字结构的句法功能。下面我们 将对于歧路灯中“的”字结构的句法功能加以分析。 在歧路灯中“的”字结构可以做定语、主语、宾语、状语、谓语、补语。 l 、构成“的”字短语修饰名词。 构成“的”字短语修饰名词,“的”字结构做定语,这是“的”字结构最常见的 用法。 ( 】) 名词+ 的+ 名词。 1 ) 这是咱县的一件很好事,我们也是有光的。( 第五回) 2 ) 弟的来意,怕明日有拜的客,或有人请酒,所以亲订。( 第九回) 3 ) 自己的行径本领,瞒得王氏,如何瞒得众人? ( 第十四回) 4 ) 到明日我的妆奁寒薄,亲家母抱怨,嵩老不可躲去,叫娄兄一人吃亏。( 第四 回) 5 ) 他舅呀,你不知俺的家,通是王中当着哩! ( 第八回) 6 ) 只是大爷归天时,说了八个字,“用心读书,亲近正人。”这是大爷心坎中的 话。( 第五十四回) 7 ) 讲道学的,竞有州上的一个皂役! ( 第七十二回)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 学院若许这样说,城里许多七、八十岁的人,也轮不着我。( 第八回) 如上例1 ) 至例2 ) 为“名词+ 的”:也可以为“代词+ 的”,如上例3 ) 至例5 ) ; 也可以为“名+ 方位名词+ 的”,如上例6 ) 至例7 ) ;也可以是“数量短语+ 的”,如 上例8 ) 。 ( 2 ) 动词+ 的+ 名词。 9 ) 昨日备的祭酒,未必用清。( 第五回) 1 0 ) 封一封数了一千两石单里没了,阎楷跟的小厮拿过三百两。( 第九十八回) 1 1 ) 作的文字,着王中送与外父孔耘轩改正。( 第三十八回) 1 2 ) 谭绍闻是个初出学屋的人,脸皮儿薄。( 第三十四回) 1 3 ) 一日,手持着鞋铺房租、卖菜的剩余,共二十二两白银。( 第五十六回) “动词+ 的+ 名词”的结构中,动词可以为单个的动词,如例9 ) 至例1 1 ) ;也可 以是动宾结构,如例1 2 ) 至例1 3 ) 。 ( 3 ) 形容词十的+ 名词 1 4 ) 一位清正廉明的边公,又坐到暖阁内边了。( 第六十五回) 1 5 ) 却说碧草轩中,一个严正的先生,三个聪明的学生,每日咿晤之声不绝。( 第 四回) 1 6 ) 你只管放心,我不是那不明白的人。( 第七回) 2 、构成“的”字短语代替名词。 此类“的”字结构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做主语和宾语。 2 1 “的”字短语做主语。 1 7 ) 孔亲家说的才是理顺人情。( 第十二回) 1 8 ) - 一管茶的,送两碗茶来,客吃。( 第五回) 1 9 ) 那盛宅门第高大,管门的都大模大样,如宅门二爷、快班头役一般,德喜 也难细为探听。( 第六十八回) 2 0 ) 夏爷少坐,小的到后边说声。( 第三十七回) 2 1 ) 至于小弟的,也不成账,靠后些不妨。( 第三十回) 2 2 ) 第二印,你是有前程的人,穿些不妨,休要叫人家笑话,说咱乡里秀才村。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十回) “的”字短语做主语,“的”前为动词或动词短语,如例1 7 ) ;例1 8 ) 至例1 9 ) “的”前为动宾结构;“的”前为形容词或其短语,如例2 0 ) ;“的”前也可为体词结 构,如例2 1 ) “的”也可用在数量词后面,构成名词短语做主语。如例2 2 ) 。 ( 2 ) “的”字短语做宾语。 2 3 ) 又添了几家土娼,也有老的丑的;更续上几位赌棍,还有屯的穷的。( 第六 十四回) 2 4 ) 我即不能如其数,没多的也该有个少的,此意非绍闻不能转达。( 第七十三 回) 2 5 ) 我说有关老爷银子他还不依,何况说你的。( 第七十回) 2 6 ) 你三位定盟,排行已定,我只算个第四的罢。( 第十八回) “的”前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如例2 3 ) 至例2 4 ) ;“的”前为体词结构, 如例2 5 ) ;“的”也可用在数量词后面,构成名词短语做宾语,如例2 6 ) 。 3 、构成“是的”格式用作谓语。 在歧路灯中,“的”字短语前面加上“是”,构成“是的”格式,都能 够做谓语。 2 7 ) 绍闻看了,乃是嘉靖二十年正月的。( 第二十九回) 2 8 ) 家中因一夜不见了绍闻,都是浑衣睡的,此时正打算差人找寻,恰好绍闻 到了楼下,合家惊喜。( 第三十五回) 2 9 ) 你是听风冒猜的。昨日家表兄去常德府上任,到这里住了半天一夜。( 第八 十四回) 3 0 ) 夏鼎道:“我是不请也要去的。”( 第八十四回) 3 1 ) 乡间僻静,比不得城市烦嚣,自然是悠闲的。( 第三十八) 4 、构成“的”字短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3 2 ) 只要你好好的打点,哄过朝南坐的那个老头儿,就天大事也松了。( 第六十 五回) 3 3 ) 朋友们外明不知内暗的情节,叫我白白的受人笑话。( 第七十七回)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4 ) 把那涵天包地的道理,都淡淡的说个水流花放。( 第九十一回) 3 5 ) 戥子星儿不够用,取出旧日天平,兑上法马,整整的十两冰纹细丝。( 第七 十五回) 3 6 ) 只见标营一个书办手执名帖,一个兵丁牵着虎镇邦,一步一拐的来了。( 第 六十五回) 3 7 ) 捏住鼻子呜呜咽咽,喉咙中一逗一逗的哭将起来。( 第六十七回) 3 8 ) 这端福儿也痛的应答不来,伏在床沿上,呜呜的哭起来。( 第十二回) 3 9 ) 冰梅提起战袋往下一抖,扑的溜出十封银子,也散了两三封。( 第三十五回) 4 0 ) 绍闻只是呜呜咽咽的哭。( 第七十二回) 4 1 ) j 下饮酒间,忽的小厮拿一张禀帖来。( 第七十二回) 4 2 ) 抬起棺盖,猛可的盖上,钉口斧声震动,响得钻心,满堂轰然一哭。( 第十 二回) 4 3 ) 似唱非唱似歌非歌的道:“香烟缈缈上九天,又请我东顶老母落凡间”。( 第 十一回) 形容词重叠加“的”作状语,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如例3 2 ) 至例3 5 ) :也可 以是主谓词组加“的”作状语,如例3 6 ) 至例3 7 ) :例3 8 ) 至例4 0 ) 是象声词加“的” 作状语,这种用例也不在少数:例4 1 ) 至例4 2 ) 是副词加“的”。还有1 例比较特 殊,如例4 3 ) ,用谓词性词组“似似”加“的”作状语来修饰谓语“道”。 5 、构成“的”字短语用在“动+ 得”之后,表示结果的状态。 “的”字结构用作补语。 ( 1 ) 形+ 的。 4 4 ) 回到家中,把脸气的白白的。( 第十四回) 4 5 ) 也恐怕姑姑家,整治的腥白白的,吃不的,却怎么了? ( 第十五回) 4 6 ) 大相公把后书房门上的紧紧的,睡哩。( 第二十七回) 4 7 ) 把地再用砖儿铺好,就叫裱褙匠把顶桶糊糊,弄得干干净净的。( 第六十四 回) 4 8 ) 把一个森森阴阴的大坟院,弄得光鞑剌的,好不伤心。( 第八十一回) 7一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名+ 的 4 9 ) 个个输的片瓦根椽的。( 第四十三回) 2 2 得( 的) 歧路灯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得( 的) ”字发展过程中的几种用法。本节尝 试对于歧路灯中几种用法的“得( 的) ”加以分析,对它们出现的语法格式加以 讨论,劳尝试囿现代汉语助词“缮( 的) ”的用法加以比较。 在对歧路灯中“缮( 的) ”讨论之簿,我们先来器颞一下近代汉语中“褥( 静) ” 驰发袭过程。“得”本为渤漏,义为“获得”。从先秦开始,动词“褥”就有镉予带 裔“取得”义的动词之焉,构成连动结构,袭示通过菜稀动作而获得某种结巢的例 子。淡代以届,这种联动式的“鞠+ 樽( + 宾) ”缩构使用逐渐增多,但因动词“得” 的词义所限,与之相连的动词,基本上仍为与“取得”义相关的词。魏晋南北朝以 后,没有“取得”义的动词与“得”连用,表示某种动作获得菜莉绻果,从表达的 语义看,已经大体上是一萃中述孙结构了,但遮季中情况的例子农魏溪南北毂还不多见。 继魏凿南北朝之艨,鹰代“德”弱傲於谖的例子迅速增多,弱酵又在於语的基礁上 进一步发展,虚化戏动态助调:疆“褥”字娩出溺予述衿结构中做补语,发展弱角 予动词和补语之溺,充当述斡结橡韵标志,也就憝说“得”在这时麓迸一步虚化, 崮补语丽发展为结构劲谕。警表示动作实现、有结果静“得”用于非已然的语境中 时,它表示实现菜种行为的可能性,从而成为现代汉语用于表示可能、可以、允许 的可能补语句的来源1 4 。 现代汉语的助词“得”可以分成两个:“得1 ”用以连接状态 p 语,“缮:”用于 表示可能、可以、允许。语法著作一般把“缛 ”处理成续均助词。歧路灯中“v 餐”的后头既可以组装状态毒 语,又可以缨装宾语,从这一点瑟,歧路灯中黪“褥” 还儇熨着主霆代汉语豹瘸法,这是我稠把它处瑗成结构助谬和动态劫词两种成分静原 因。 在瑶代汉语中,“v 得”厝加上描写髓成分为状态补语结构,在“v 得,后加上 一种表结采或趋向的成分( 单纯的形容词除外) 为可能补语结构,形成了这样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分布: a 、v 得+ 主谓结构带修饰结构得形容词:状态补语结构 b 、v 得+ 表示结果或趋向得动词:可能补语结构【5 只有“v 得+ 单纯形容词”才是有歧义的:既可以是状态结构补语,也可以是可 能结构补语,因为单纯形容词既可以表示某种状态,也可以表示某种结果。这只能 够靠语境来加以判断了。在近代汉语中,“v 得”后面带主谓结构或有副词修饰的形 容词必然是状态补语结构,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在“v 得”后面带表结果或趋 向的动词,却未必是可能补语结构,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实现和有结果。“v 得”后 面加表示结果或趋向的动词,在最初的时候或是表示达成,或是表示可能,这是由 语境决定的,后来表可能的用法才逐渐固定下来。 1 、状态补语 在歧路灯中“得( 的) ”做结构助词连接状态补语的例子很多,而其中一些 语法格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复存在了。 ( 1 ) 动+ 得( 的) + 形 得( 的) 之后是单个形容词。例如: 1 ) 程公南阳公出,此事便丢的松懈。( 第四十五回) 2 ) 你那不圣人处,再没有我知道的清。( 第三十九回) ( 2 ) 动+ 得( 的) + 形+ 了 此式跟( 1 ) 式不同的是在得( 的) 之后不但是单个形容词,而且在单个形容词 之后还用了一个“了”。 3 ) 你们慢慢的要,千万不可逼得紧了,打断了他的想头。( 第五十九回) 4 ) 争乃德喜满心稚气,把出门的事,看得轻了。( 第七十二回) 在这里将这种格式单独列出是因为它有特殊性。现代汉语结果式“得”字句的 后段很少是单个形容词的,习惯不用“得”而是直接构成“动补”格,通常后边加 “了”;如果用“得”,后边通常不加“了”。李临定编著的现代汉语句型一书在 “动+ 得+ 形”t w t j 志g i3 5 例,“得”字之后为单个形容词得仅5 例,句末都不用 “了”。在其中还从巴金作品中引了一个可资比较的例子: 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一天无事可作,这样活久了也没有趣昧,活得太久了,反而惹人厌。 “活久了”是动补格带“了”,“活得太久了”后段不是单个形容词,而是词组。 近代汉语结果式“得”字句,后段是单个形容词或动词,同时后边又带了“了”, 这种情形是常见的。近代汉语动词后的“得( 的) ”还处在单纯起“引出”或“连接” 补语作用的结构助词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仍保留了一定的意义。再一个历 史情况是,“在使成式发展的前一阶段,动词和补语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的”。所谓 动词和补语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是指它们之间往往可以被别的成分隔断。由于上 述种种因素或条件,近代汉语里每每出现单个形容词或动词补语前边用“得”的句 型,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 3 ) 动形+ 得( 的) + 形动词组 5 ) 那滇、黔、闽、粤地方,未必办得怎样快。( 第六回) 6 ) 柏公掰那面块,忽东忽西,把些鱼儿引得斜逐回争,摆了满塘鱼丽之阵。( 第 七回) 7 ) 把一个八十五岁老头儿,喜的张开没牙的嘴,笑得l l j l 没缝。( 第七回) 8 ) 真正两个说的如蜜似油,好不合板。来年之事,不用说了。( 第四十一回) 例5 ) “得( 的) ”之后为形容词性词组;例6 ) 至例7 ) “得( 的) ”字句与“把” 字句结合。“得”字句同“把”字句结合始于金元时期【6 1 。“得”、“把”字句的结 合,对于“得”字句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后面的名词( 或是宾语, 或是主谓结构补语的主语) 提到了动词前,从而产生了“把o v 得c ”式,如上例6 ) , 7 ) 。例8 ) “得( 的) ”之后为动词性词组。 ( 4 ) 动+ 得( 的) + 名词词组 此式“得( 的) ”之后的名词词组都是描写性的,前段动词常见的是“生”。 9 ) 我所以提这宗亲,只为这女娃生得好模样儿。( 第四十九回) ( 5 ) 动+ 得( 的) + 主谓词组 1 0 ) 站的腰酸,存立不住而去。( 第一百零六回) 1 1 ) 这王春宇也不料今目送苏州物件,问济宁惊恐,却被兴官念三字经,弄 得姐弟、舅甥不乐而散。( 第七十四回)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 绍闻被一派搜根揭底的话,说的心如凉水一般。( 第八十六回) 例1 1 ) 、1 2 ) 中,“得( 的) ”字句与“被”字句结合。这种同“被”字句结合的 “得”字句,最早见于宋代。 ( 6 ) 动+ 得( 的) 十名+ 形动 此式后段“名+ 形动”是主谓关系,但名词是前段动词的受事,可以用“把( 将) ” 字提前。 后段名词是前段动词的受事。 1 3 ) 伸手撮住衣领,劈脸便是一耳刮子,打得王中牙缝流出血来。( 第四十五回) 1 4 ) 张开口,向谭绍闻肩背上猛力一咬,咬得谭绍闻疼痛钻心,叫得一声:“爹 呀! ”( 第五十二回) 1 5 ) 老爷是做过宫的人,休因小侄所托,再得自己身上有了干系。( 第五十二 回) 后段名词不是前段动词的受事,却可以用“把( 将) ”提前。 1 6 ) 这说得王氏心中欢喜,便说:“让相公前边坐。”( 第十四回) 2 、可能补语 ( 1 ) 动+ 得( 的) 这种格式肯定式中的动词一般限于单音节动词,在歧路灯中无一例外。 1 ) 我的口语不对,如何去得? ( 第五回) 2 ) 所以我这衙门,尚是子弟住得的。( 第七十一回) 3 ) 我一向吃了软弱的亏,竟是硬着些儿也行得。( 第六十七回) 4 ) 萃锦班能唱西厢全本,还略略看得。( 第九十五回) 否定式是在“得”前加“不”,在否定式中,动词不限于单音节。如下例5 ) 、6 ) , 但在歧路灯仅此两例。 5 ) 人道尽人而具,欲心尽人而有,一加于君子之身,辨白不得;( 第五十六回) 6 ) 绍闻伏在地下,已吓得动弹不得。( 第五十二回) 7 ) 慧照笑道:“看不的。”( 第十七回) 8 ) 王中与双庆儿跟的进去,见少主人醉的动不得。( 第十七回)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 我雇觅他原是以做饭为名,近来家里住不得,我明日暗地送来。( 第六十四 回) 1 0 ) 旧的用不得,正好销毁。( 第七十六回) 1 1 ) 我说的话,改不得,也添不得,你回去急办就是。( 第八十三回) ( 2 ) 动词+ 得+ 补语 “v 得”之后是表示结果或趋向的动词。 1 2 ) 后人不受难的,千年田地换百主,也要看得透。( 第三十三回) 1 3 ) 自己的人鬼关如何打得过去? ( 第四十一回) 1 4 ) 我是个生意人,如何搭配得上;夏家住了衙门,一发是不敢进正经场儿。( 第 一百回) 1 5 ) 把咱满座子客架住了,咱们小排场,如何搁得下他。( 第三十七回) 1 6 ) 一杯热茶,吐得出两口嗳气,即觉舒坦些。( 第九回) 这种格式中如果“得”前动词是及物动词,则整个格式能带上宾语,如例1 5 ) 。 其否定式为“v 不c ”。 1 7 ) 吃了茶就走,娄、谭留不住,出门坐车走讫。( 第十回) 1 8 ) 及进庙去,你挤在人乱处,再看不见了。( 第十四回) 1 9 ) 到明日娶过你媳妇子来,掀开箱柜,都是几件菜叶子衣裳,我做婆子的脸 上也受不住。( 第二十八回) 2 0 ) 不但满场的人看不出破绽,但凡各色武艺到熟的时候,连自己也莫知其然 而然。( 第五十八回) 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在歧路灯中可能补语的否定式有以下两种格式: 在动结式或动趋式之间插入“不”,即“v 不c ”。如例1 7 ) 至例2 0 ) ,但是“得 前的动词是有限制的,“得( 的) ”前动词一般只限于单音节得动词。另一种格式是 在动词后加“不得”,动词多为单音节的,即“v 不得”。如例7 ) 至例1 1 ) ;也有动 词为双音节的,但在歧路灯中仅见两例如例5 ) 、例6 ) 。 ( 3 ) 动+ 得( 的) + 宾语 这种格式里的动词一般都是被动意义,不能带宾语。但是“顾得、顾不得、受 1 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受不得、比得、比不得、舍得、舍不得”等是主动意义,可以带名词、动词做 宾语。 1 7 ) 弟兄们商量,真正顾得乡里,顾不得城里。( 第四十回) 1 8 ) 您是有根基的人家,比不得俺这庄农人家。( 第六十三回) 1 9 ) 夏鼎喜的手舞足蹈。顾不得回家吃早饭,即向街中蓬壶馆独吃个适口充肠, 来谭绍闻家,讨这宗银子。( 第五十三回) 2 0 ) 王中也顾不得拾掇,飞也似跑来。到了楼下,也顾不得与主人灵前献新。( 第 五十四回) 在这种格式中,宾语多由名词性成分充当,如例1 7 ) 、例1 8 ) ;也可以由谓词性 成分充当,如例1 9 ) 、2 0 ) 。而且这种格式中“得( 的) ”前动词一般只限于“颐、受、 比”等几个有限的词,通常是否定式。 以上分析表明,歧路灯中的“v 得c ”均为可能补语,已无例外,跟现代汉 语已经完全一致。表示动作结果或动作趋向的“v 得c ”在现代汉语中消失的原因, 也许就是因为它和表示结果或趋向的“v c ”太接近,因而成了一种多余的格式。 3 、程度补语 ( 1 ) 形+ 得( 的) 在这种格式中,“得( 的) ”前多为形容词,“得( 的) ”后多为表程度的副词“很”、 “紧”。 1 ) 旧盛公子那话,我心里只觉屈得很。( 第三十四回) 2 ) 好的很! 你我相交,见如故。( 第六十一回) 3 ) 好热天! 这房子大,院里又有凉棚,凉快的很。( 第八十五回) 4 ) 看到后半本整篇,不觉夸道:“天分高的很。”( 第八十七回) 5 ) 说明已知,后堂窄狭得紧,不劳罢。”绍闻只得行了遥拜之礼,娄樗、娄朴 二人还礼讫。( 第七十一回) 6 ) 及到了家,却因小的少主人近日光景亏乏得紧,说小的们人多,养活不过来。 ( 第八十回) ( 2 ) 动+ 得( 的) 1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 年近了,行里忙的了不成,不是听说外甥进了学,连这一刻空儿也没有。( 第 八回) 8 ) 谁知近日,他竟收了心,一意读书,暗地用功。把我喜的了不成。( 第八十 六回) 9 ) 谭叔为你这宗事,急得要不的。( 第三十三回) 1 0 ) 后边奶奶怕的慌,叫大相公回去睡,好做伴儿。( 第十三回) 1 1 ) 如今九月将尽,万一天变起来,孩子们冷的慌,浑身打颤,成什么样子? ( 第二十三回) 1 2 ) 我要到街上拜个朋友,你一个在此怕的慌,我送你回去。( 第八十六回) 这类程度补语是相当晚起的。 2 3 哩 歧路灯中助词“哩”的用法非常多样,不仅可以用作语气助词,也可以用 作结构助词和事态助词。作语气助词时,既能够用于句末表示一般疑问、选择、诘 问等疑问语气,也能表示陈述、推度、呼唤等非疑问语气。作结构助词时,既可用 同“的”、“地”,也可以用同“得”。做事态助词时用同“了2 ”。这是同一时期其它 作品中所不具有的,具有浓厚的河南方言的特色【7 1 。在本文中,结构助词“哩我们 记作“哩1 ”,事态助词“哩”记作“哩2 ”,语气助词“哩”记作“哩3 ”。本章讨论 歧路灯中作为结构助词“哩l ”的用法。语气助词“哩3 ”和事态助词“哩2 ” 的用法将在下面有关的章节中分别加以讨论。 “哩l ”用同“的”、“得”和“地”。 1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 1 ) 表示领属关系。 1 ) 我哩孩子,你心里明白么? ( 第二十五回) 2 ) 为甚拦住我的箱、扭我的锁,偷我哩衣服? ( 第三十回) 3 ) 他不作,舍不得我哩酒。( 第七十七回) 4 ) 如今新来的抚院大人,即是旧年北道哩那位道台。( 第一百零七回) 1 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表示修饰关系。 5 ) 盛宅是咱省城半天哩人家。( 第十九回) 6 ) 说这句不在家哩话,有何作难。( 第七十四回) ( 3 ) 用在动词、形容词、名词、动词词组等后面,构成名词性结构,充当主语、 补语等成分。“哩”的这种用例最多,有4 0 多例。如: 7 ) 况且丈人给没过门的女婿请先生,好哩不好哩,人家怎好深管? ( 第八回) 8 ) 央他那把门哩开门,他们也掷色子到热闹中间,那个还顾的理人。( 第二十 五回) 9 ) 如今那个不赌,许多举人、进士、做官哩,还要赌哩。( 第六十回) 1 0 ) 各街轰动哩是举人,那副车也就淡些。( 第九十六回) 1 1 ) 情愿跟着两个小少爷度日月,不少吃哩穿哩罢了。( 第九十九回) ( 4 ) 构成“哩”短语,与“是”配合使用,组成“是哩”格式,在句中作 谓语。 1 2 ) 结亲不结亲,你是当家哩,我不过闲提起这家好闺女罢了,我强你不成? ( 第四回) 1 3 ) 柜内现银三百三十两八钱五分,三大封是整哩,那小封进三十两零银。( 第 二十三回) 1 4 ) 这是鞋铺子哩,我爹揽上来,我妈擘画我叫扎小针脚。( 第八十三回) 2 、相当于结构助词“得”。 ( 1 ) 用于动词、形容词与补语之间,表示行为程度或结果。如: 1 5 ) 咱姐妹们权且计议搁住,我再踪迹踪迹,休要办哩猛了,惹姐夫回来埋怨。 ( 第八回) 1 6 ) 只怕办哩不如太太的意。( 第二十八回) 1 7 ) 俺主人家是个好实进的秀才,人人见他行哩正,立哩正,毫邪事儿也没 有。( 第三十八回) 1 8 ) 伢;脸上怎的白哩没一点血色? ( 第七十六回) 1 9 ) 你小两口子,孝顺哩我心中喜欢极了,由的我不哭? ( 第八十三回) 1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用于单音节动词后,表示可能。有否定词时,多置于“哩”前,也可置于 动词之前。如: 2 0 ) 我认哩,只是谭相公不认哩咱们。( 第三十三回) 2 1 ) 却是你那当中一说,还行哩。( 第六十回) 2 2 ) 赌博事有了厢大的相干,只是休要心疼钱,衙门中是少不哩这个的。( 第六 十五回) 2 3 ) 只因丹客提炉,铜匠铸钱,吵闹个盆翻瓮倒,麻乱发缠,那顾哩这个悬弧 大喜。( 第七十七回) “哩。”和“得”一样,肯定、否定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如: 2 4 ) 盛宅是咱省城半天哩人家,你说使哩使不哩? ( 第十九回) 2 5 ) 那王中一百年单会说这一号儿话,不管人受哩受不哩。( 第七十四回) 用如“得”的“哩l ”没有插入动结式和动趋式的例。“动+ 不哩”的动限于单音 节,我们在歧路灯中还没有发现“哩l ”与双音节配合使用的例子。 3 、相当于结构助词“地”。这种用法共有4 例。如: 2 6 ) 到了三更后,才慢慢哩会动弹。( 第十八回) 2 7 ) 即令奶奶不喜欢他,咱大家周旋;大婶子不容他,我慢慢哩劝。( 第七十六 回) 2 4 将 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字条中,已经无作助词的用例,只是在某些方言中还 保留有“将”字作助词的用例,但是在格式上仅仅局限于用在动词与“进来、出去” 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中间:打起来、走进去【8 1 。在近代汉语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助 词“将”出现的结构类型,表达的意义、功能曾发生过许多变化。在讨论歧路灯 的助词“将”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将”作为助词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是助词“将”产生的前期,这个时期“动+ 将”的结构开始使用,但 用例比较少见。其基本格式是“动+ 将+ 趋向补语”。这个时期的“将字是动词,还 有明显的“携带、挟持”义,其参加构成的“动+ 将结构是一种连动式。在这种连 ls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动式“动+ 将”的结构中,“动+ 将”之间的联系是平等而松散的,可以在中间插入宾 语,变为“动十宾+ 将+ 补”的格式。唐代“将”字有较大的发展,此期“将”字的性 质、表达的意义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将”字构成的“动十将”结构的类型多样 化了,使用亦有所增多,“将”已经虚化成为一个用法比较复杂的助词,出现“动+ 将”的四种格式中,表达的意义虽各有不同,但大体上都于动作的状态或方向有关。 晚唐五代助词“将”所构成的“动+ 将”结构的格式,趋向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 而且出现了作补语的“来”、“去”已虚化为不再表示动作的趋向,而是表示动作开 始或持续了。这种句子中的“将”字的功能,主要是和补语一起表示某种动态( 开 始、持续、完成等) 。宋代“将”字的使用情况,沿着晚唐五代所显示的趋势进一步 向前发展,趋向动词“来”、“去”在补语位置上虚化而表示动作开始、持续和完成 的语法意义的倾向,也日趋明显。从晚唐五代开始,近代汉语各个助词的功能、意 义趋向于单一。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助词站住了脚,稳定下来,有些助词由于各种 各样的原因消亡了。“将”字从晚唐五代到宋,功能逐渐规范为作表示动态或动向的 补语的标志,格式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宋以后,随着助词系统的调整和助词 “了”的发展,助词“将”渐趋消亡【9 】。 下面我们就来考察歧路灯中“将”字的使用情况。 1 ) 希侨再三催督,绍闻无奈,把色子抓起,面红手颤,掷将起来。( 第十六回) 2 ) 茅拔茹在上房看见店门是谭夏二位与店主说话,早已不待传帖,跑将出来。 ( 第二十二回) 3 ) 慧娘接将过来,剥了几个松子、龙眼、瓜子儿。( 第三十五回) 4 ) 绍闻出的碧草轩,叫声王中,王中跟将出来。( 第四十八回) 5 ) 口中说着,早已把刀子向德喜后心搠将下来。( 第七十三回) 6 ) 窄狭得紧,你也不笑我。并没外人,不妨摆将上来。( 第七十三回) 从以上用例我们不难看出,在歧路灯中“将”字主要用在趋向补语“起来、 出来、过来、下来、上来”等词的前面,“将”字的虚化程度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 步,在句子中只起联系动词和趋向补语的作用,把“将”字去掉也不会影响句子的 意义和结构。 1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只有一例比较例外,如: 只听得一个人哭将进来。( 第六十三回) 其格式为“动。+ 将+ 动2 ”,此例中处于动词1 的位置上的“哭”是表示可持续性动作 的动词,加上“将”之后,表示在“哭的状态下进行“进来”这个动作。“将”的 作用,近乎近代汉语中表示持续的“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得( 的) 3 动态助词 助词“得”从唐代开始形成,唐宋时兼有表示获得结果、完成、持续,做动补 结构的标志等多种功能。元代以后,表示完成、持续的用法逐渐衰落,作补语标志 成为主要功能。早期兼类,晚期功能迅速向单一化发展,是近代汉语中“得”字发 展的基本过程。这一过程从唐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末。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得” 的用法经过语法的类推作用以及语言表达准确、精密的要求,一些语法功能已经被 其它的词语所替代,如表动态。而另外一些语法功能也逐渐固定下来,如:连接表 示状态的补语和用于表示可能。而“得”作为动态助词,表动作的实现、完成、有 结果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得”作为动态 助词使用的这一时期,正是汉语史上“得( 的) ”主要作为连接补语的结构助词和“着、 了”作为动态助词发展成熟的时期,在这样两大趋势的夹缝中生存,“得( 的) ”作 为动态助词使用的范围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它多用在 跟趋向动词有关的场合,而少与其它动词搭配。即使如此,它的这一用法仍不能适 应语言发展要求表意越来越精确的总趋势,大约在十八世纪,“得( 的) ”表示动态 的用法逐渐被“了”和“着”取代,或者被动词和后接趋向动词愈加紧密的结合排 挤掉了【1 0 】。 “得”充当动态助词的用法在今天在某些方言中( 如湘方言、吴方言) 以及戏 词、评书中仍可以听到。1 1 1 下面是歧路灯中的一组例旬: 1 ) 我如今成了生意人了,不用帖子,只叫双庆儿跟的去。( 第十五回) 2 ) 盛希瑗留了早饭,谭绍闻要去,盛希瑗也随1 t 9 i t t t 。( 第一百零五回) 3 ) 那冰梅也顾不得身上不便,急去厨下,泡的姜茶来灌。( 第二十五回) 4 ) 绍闻出的碧草轩,叫声王中,王中跟将出来。( 第四十八回) 5 ) 出的书房,到胡同e 1 ,骑上马飞也似走讫。( 第六十八回) 1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