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i i 啪田嘲l d 猢眦:u a o x 叩 x u o u 珊q :s o q o l ! d j oj n o l u o op 硼弘 j 哪lt o i b a l u is , m d o q d :s p a o 从o x p i m o 盎) p b q8 w s o d i i i a mp t m 它! s o q l s o u g sj os o u o o q lp a 明i 瓠3 m m 雌l j m m q m o o s ! s x i e t mo ! s n m 邓x qs 4 z o 瓜o ! s n ms m d o q di i js s o u l t m s w o i dz oo o u 叩a j oo n b n g l o o la o l i n a q o a dp l n o t aq 硼ss 郾f f m 1 u i 。o a d d up 明氖u c ! p d 嘧m s o d m o o j o 明嘲瓤bo a f s o t 聆p a ou i 。u o ! s s o a d x oi 它o ! s n mj os p o q o mo i s 佗qa 琊p t mo i s l l i i i3 0 研u a t u a l o 天m u m d 唧9 mt o o q 锄t m o l q ap t m 正u o u t r e q i ( p o l a m s u 即9 凼( i i 它a a u a d s , 4 a o , o ! m ms , u ! d o q dws s 3 i m 陀s b a i d j 0a o u a i b a j oa n b m q o o la 琊a a o l d x op i n o m 9 p _ ! 朋s r o u o i s s o a d x ao ! s n m3 j o 疋k d g p o d s9 m l i op a t t i p o i d o os m o ql o us s o o o z d 鼠唧j oo o u o u o d x ol e u o s 聆ds a o s o d m o o j oo s n b o o q s u 0 1 1 0 m op 聊1 mo u 印d su 驴, i d x a o l1 i i p 觚f f i l a 靶s s a l o q 瑚a a n s u o ! l o m os n o t m am m 哪叭i 它o ! s n ms u t j oo s n o q i l i a o u 0 0 黜哪a s a jo l q e j a p ! s u o op o m 它3u a o qs w q o a m l n oi e o ! s n mt m o d o m i j ol i o l s t q 哪 i i ls t m d ! s n t u 叙唧l s m ol s o m 哪j oo i i o ( 6 步8 i - 0 1 8 i ) m d o q d 护z s p 瞻d 私i 卵天h 8 1 9 r i :9 0 8i , a iillll l 1ll l l l uil li i i u i ,3 b :l s q v l o 明s q v 严 一 l , ? ! - r 茸识珥杀千班嘉¥罂尘f i 鞋群 。约p d l o o z 穗碍印垦骣酱y 砚台杀矗叼,萄翠善s 。o f d 6 8 6 1 辞銎f 审杀¥弹蛳革a f 帮耀¥嘉霞叼, 并昆半分 。c o s d 6 8 6 1 辑强田杀¥弹蛳革a f 筇趣¥嘉哥口 面昆半e 。s d 6 8 6 i 辑硝串嘉¥弹蛳晕习f 茚担¥杀配口 珏岛半z 。6 z d ; 9 0 0 z 穗搿印雷缝落口翠蟛泉翟彬象彰辫i 牢霉朝磁擎当县吾毋肇益卓霉朝当县瞽粝湃摹业与革瞠、戴群骢半秘一 。猪圭雠擎朝飘辫料牲当县蟛泉跖辫粤硷荜 拉鬃飘辫辨迪承邓甲茸卓。韶斟朝“诲料 壬鹫衅翕蜞占取摹米掣出斟 母o 彩戥朝“谢辩业,壬智衅韶斟岛翠屡叼,助馨罪器滔滟蕃椠 融窜辫淋虹彩斟上甲箭( 0 8 6 i i i e s s n 2 t ) 肇盔髦嘉甚叼,。塑治翠掣朝刨z 韶斟 与磁擎当县蛘泉琶辫琳茸卓孤士霉。¥驻翠取蜘昧暾歆鲷霸县萃蕈智勘当皋鞑 台; 雏益i 散戥朝滞茑翼芒丁蕊晕锈勒避干髦印勤翠伯鲻,“。盟军锈璐砸千 明融罂器磐醣擎士皆霸斟丝堡华明菩嗽世疆磁擎衅蟛朝辞取明澄斟娶辨壬茸毕 鼻韶戥”。“。锈勒翠罩朝犁鲽x 业岸鹭聃牲一壬智当独畔益罂羽,号璁驹y 与 罩韶斟壬四业x 罩晕业百教w 。锈勒翠翠鲷助毒砸晕牲y 瞽毋抖一韶辨与貊 斟旱业百j w ”。“。锈璐明隧暗鞋朝科翱孱6 l 雨禾型哥鞘腰宜; 曼吾益鐾鳓雨 期獭哗朝骣虹县雨睡荟勒衅阜群韶辨 承歌明新撂¥杀蕊叼,掰辫。承锲拦 智翠粤器辨w 掣群澄斟辑曾明智勘当县蛘泉扯珊骢茸卓i 我斟牲取翠 。号驯聚壶舍; 酉骥犁鞑一一明 智劬当皋僻眷与勒幸一眷搿聚益邓囝融砸朝、f 疆¥疆干毒何醉澄朝牟勘晤 爨群鲷刨期嬖到。刨翱明并砒猪一益罂粜粜举崭弓毕崾勤田斯妊w 朝骥业骝一 瞽业勘晤朝智勘雾蛲茸丁萃隼可霸琶勘博雨 型髯璇朝勒垂妙眷甲规毋智勘 蜾眷朝蟛泉椠圉瞽取。器驾暗斟毋椠身鲷蓊磐丁辎瑁y 鲁鞑智勤茸椠士鞑y 章 蛘梨。站掣霸戥璐曾朝娶擎中1 2 5 i 勤当皋翠髫呷勤晕铝餮芒叫椠毯霉鲷卡粜颈喜鼎 当县阜樱酱蹲。翠取朝琶地蛙掣当县上睥廨科鞭斟朝磁擎当县壬甲吾目 。谢亘近蕈咨驹哲再叼,掣冀椠科霸戥朝蛘泉巽磁百 业一¥勤晤陋坚一晷f h j 翠朝华平杖再拍士罩直朝种g 雾直磁百陡印章碍 骅鞯螺朝争端科蛐覃豆“飘暗擎飘錾甭阜衅w 聊铷荤阴¥甜勘晤飘蜷毒单曾 腰f f 8 鬈丰取钲与f h j 鬈娶虱盔联朝显* “葡可”朝蓊丘历士鬃酱丢联与冀百缮鹬 瞢w 勘晦茸。勤晦当县身骁孵融业班礁雨一鹭粝( 6 杪8 i - - o i s i u ! d o q d 妒z s l 3 鹏d 私曲d ) 蜂某覃百彰百髫卿y 擎针朝狱当x 干餮截胀鞠西再v + 勤 辫茸茸中 辨茸茸中 一 -亨争 - r 泉椠茸卓硷擎璐辫辨当县轻飘墟一皋喜骅韩荤鼻擗髟骚觐惭邗。掣瞢鲷科 辫现士昭阜哂号爵荤鼻飘髟参2 科w 辨朝当县狲别号爵荤鼻科髟檠与髟鲫f 中当 皋蛘祭翠。蜘缮益喜雨飘骝料朝当皋晚辈艇衅再韶鲷县重骅喜莘鼻与号砺莘咎 :朗擎延推。驻擎8 i 科辫辫肛荤球朝中当县蟛菜上承观茸章申辜一g 瞢翠 。虬钢飘辫料z 召拦瞢飘辫观士瞻阜期掣港哥一殇鸦辁革瞠蜾革i 丁。蛐缮 鲷军一貊蒙磁擎飘嚼翳当皋鞑毋竖* 卓哇明凹当皋q 彭耵。斟拜z 驾掣觯科 辫料朝雠擎抬辫蒙革瞠明掣释科举鞋。蛐缮晕曾磁擎明飘飘皇9 当县牲飘晕鞋明卓 瞠溺璺獗茸。辨别号珊辫垂9 朝当县轴百默唾勘娶¥配叼,魁酶翦鹾哂掣研辩 酸茸磁举鹬半卓瞠断晕系召胖狮与。捶鬻唛台; 琳貊辫料明当县期嘏姆隧萃檠 毕卓瞠欧掣帽哥默睡钐姑酶牲娶亲。每: 酶朝( 鞋瞠干暾悝瞽喈钟) 欧腰朝掣辫 蚓嚣腰身亲革咄眺颦鞑雨蕊叼,椠拍现哥刨豺鞴目朝欧瞪艇革咄哦簟士甲苇 具串群茸章坍髟朝髟狭革瞠智勤蛘泉鞑r 藓。辨益珊翦料鲷当县朝岜释草瞠 瑁瞠懈狲茸娶翳责羽当县明智髯( 茸秘肆莓瞽陪钟) 羽牲朝刨z 革瞠朝¥避哲 翼飘咄甜茸娶七b 当果群泉翠欺量。飘飘料朝当县辨别号茸娶朝卓哇继耳明臻 鄹避继弓狲避飘瞠婚职茸。飘四料明当皋睥廨鹅转千椠革瞠鲷掣避飘咄蚺掏 锈鞘再拍6 f i 县碍明朗徇y 锡翁继耳草瞠鲷掣避飘咄蚂华具椠茸牢。瞰擎驹 飘辫料鞑当县蛘祭h 辫半皿华鞋身幂卓瞠、继弓卓瞠殇圈茸卓中嘉= 髻晕 。掣弹科鹅辨 当县¥群重羽粤丁z 召5 斟群科辫料当县¥鄹喜羽宁抬融县身土审当县翠 :紧茸卓。冉辫朝乖一轻粤幂治¥朝秘辫辫当县与当* 掣皋暾卵牲茸牢般骗 朝骠县杀号鲻融县i 丁串蜘茸智勤当皋鞑取娶蟛卸。捶瞢朝粝戥飘坍士瞻阜哂 翁彰辨朝诉钎髟丁2 飘辫料朝当县狮捌号翁彰饕朝龋辫身i 椠茸卓中坍髟 脚刨犁骑书饕壬* 翠。重羽朝融县身生与黜县牡丁哇刨举翁或藜瞽略髟堡看少鞋 礤。晚擎朝飘翦料鞑呈¥掣县暾唧申当县蛘泉上驻观盟看少鞋w 妻一髻茸卓 。薪融拱醢滑斟;f 珊貊朝当县鞑某巢珊椠徘距搬牢旱业巢 堵当县士扭。靖黠鞲瞢勤坶翠= 阴辁疆身琅戥掣鲷卓茸当县斟醯晚卫某段擎椠 距地卓旱型箪 擎当县士鞑。霉霉滑瞢( 餮壬豫擎朝碍县畔韶斟鲷醢擎垂蟛与) 碍圭勤阿牲凹茸滥中融驳勤晤翠岩勤晦椠相也琶搬鲷摹肇磁擎* 群科码料蜉果 与晕丛勘晤当皋士耧。百巢鲷犁一阜曾衅巢珊与罄擎、勃田当县鞑跖地牢 。摹毕磁擎朝璐辫翳拯当县蛘泉距辫林蜞普鼎当皋相翳砚证* 辟朝彰群再耜号髯骑壬益干紧擗髟当县诵肇适当县少三取踽圉琳茸牢。裙圭 茸磁珥嘉千、衄杀¥娶蛳取群 a 。朝目鲷飘飘辨醢擎瞳娶茸勘刨湃凰晦荤鼻疆询革哇、翁彰 魏出智勘当县蛘果翠娶拱丁f :垡霉朝驻观辜母丁诵髯罚翠茸卓髟烬蛰崭翠 。砑壬释阜朝 飘辫料当县抖捌著毋菩拯朝骅垂荤鼻创业僻革i 丁晋朝篱一瞥哥。捌i 鲷霸孵 蚺当县搿蒙徘¥收牲娶澄蕈故朝翠掣当果琏畚毋再翳脚县重群鼻荤韩中当县蛘 鲜茸茸士 一 y 一 一 1 1 1 人 茸砚砑嘉千溉嘉¥鞋蛳鼙群 目录 摘要 a b s 仃a c 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目录 i n 。 第一章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1 7 第一节旋律线走向7 第二节上行音程与下行音程的比重1 0 第二章肖邦音乐的和声对愉悦性的表现 第一节,l _- 第二节 ,i _ 。一 第三章肖邦 第一节l _- 结语 第二节节奏节拍重音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i x 4 3 4 7 5 0 5 1 争;y 绪论 绪论 弗里德里克肖邦( f r y d e r y kf a n c i s z e kc h o p i n ,1 8 1 0 一1 8 4 9 ) 是十九世纪伟 大的音乐家,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父亲是法国移民,擅长小提琴与长笛的 演奏。母亲为波兰人,不仅会弹奏钢琴,还天生具有一副好嗓音。良好的家庭音乐 氛围无疑是肖邦音乐灵性生根发芽的温床。他的处女作诞生于1 8 1 7 年,那一年肖邦 才七岁。从这一刻开始,肖邦的生命转轮始终围绕着音乐运行,即使是在其生命的 最后一年。 肖邦的音乐成就最集中体现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包括波罗涅兹舞曲,玛祖卡 舞曲,奏鸣曲,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叙事曲,幻想曲,船歌,谐曲,回旋曲,夜 曲,即兴曲,圆舞曲,歌曲,练习曲,前奏曲等多种体裁。 波罗涅兹舞曲与玛祖卡舞曲最能彰显肖邦与波兰民族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这两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展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波兰民族的生活画卷,表现了波兰人 民的丰富多彩的情感。奏鸣曲也是肖邦创作的重要体裁,它体现了肖邦创作中的革 新精神。舒曼曾对降b 小调第二奏鸣曲进行过如下评论:“如果虽在看了奏鸣曲开头 几个小节之后,还在怀疑作者是谁,那他不能算是真的行家。只有肖邦会这样开始 和这样结束这完全不是规规矩矩的奏鸣曲,而是岂有此理的东西。”圆这种 评价足以说明其革新的大胆。肖邦叙事曲作为器乐创作中新的体裁形式拥有史诗性, 戏剧性乃至交响性特点。夜曲也是足以体现肖邦音乐创作独特性的体裁之一。这一 体裁虽传由斐尔德首创并影响了肖邦的早期夜曲创作,但肖邦的创作高度已大大超 越了菲尔德。肖邦的夜曲并不局限于对传统风格情感( 抒情的,柔美的音乐形象) 的塑造,而是创造性地呈现更多元化的,更富于听觉冲击力的音乐表情。 肖邦音乐创作及其音乐特点始终都是国内外学者探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根 据公开发表的音乐学文献及论著,对有关于肖邦音乐创作的研究进行分类归纳,现 综述如下: ( 一) 有关于肖邦音乐创作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涵问题。这方面文献主要集 中在对肖邦音乐思想内涵的解读,比如,民族性,悲剧性和英雄性等方面。 1 、有关于民族性问题的探究。姜文子的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1 l 。 索洛浦蹉夫, 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2 ,p 9 9 。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神一文以玛祖卡舞曲为视角,通过对其特点及渊源的分析和追溯达到阐释肖邦音 乐深刻的民族性与爱国精神的目的。陈国庆在论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一文中认为, 肖邦的民族性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它的体裁内容都常与波兰与爱国息息相关,音乐 语言总是影射出波兰民间音乐的特点。随后,作者又进一步提出:对民族性的界定 不等同于民族乐派,也不局限于波兰精神的代表,而是将民族一词的范畴扩大延伸 至整个欧洲及其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领域。 唐榕在试论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民族 精神一文中认为,肖邦身处一个个人主义观念至上,民族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 作为一个拥有浪漫情怀的钢琴诗人,肖邦的创作渗透着深刻的民族性。在这篇文章 中作者侧重分析了波罗涅兹舞曲中的波兰民族精神的表现方式。 陈亚南在谈肖邦 音乐的民族性中认为“肖邦音乐独到的音乐语言及风格得益于波兰民间音乐的滋 养。这种民族性不仅体现在其5 0 多首玛祖卡舞曲里,许多大型作品也同样存在。他 的这些音乐作品无一不流露出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与同情。”崔东伟在论肖邦的民 族情怀一文中指出,肖邦音乐无论是体裁还是题材都与波兰民族有极深的渊源。 深厚的民族性正是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彰显出来。因此,此文以作品风格分析为 主体,结合思想根源的探索和对后世的影响的评价探讨肖邦音乐中的民族性。 2 、有关肖邦音乐的悲剧性研究。于润洋的悲情肖邦是国内有关肖邦音乐悲 情内涵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作者认为,在肖邦音乐所蕴藏的多元化的情感内 涵中,最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的正是那些渗透着悲情意味的作品。依据肖邦音乐中 “悲情 程度的深浅,作者将其划分成三个层面:首先是忧伤,惆怅等情感所隶属 的程度较浅的“悲情”范畴,其次是当其深入发展后的“悲剧性 体验,最后,当 这种情感已经不能被单纯的倾诉所满足,而是进一步深化为抗争时其就到达“悲剧 戏剧性 的高度。文章通过对肖邦不同创作时期具有不同程度悲情作品的音乐 学分析,并结合音乐创作的人文背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 外,孙梦青在试析肖邦夜曲中的悲剧性一文中认为,高雅,婉转,唯美不是肖 邦夜曲的唯一气质,在其精美的外衣下掩藏的是冲突与悲剧。文章通过对悲剧性含 义的论述与对肖邦部分夜曲的剖析来挖掘夜曲中的悲剧美,探求作品的内在张力, 姜文子,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0 2 ,第2 期,p p 4 9 - 5 l 。 陈国庆, 论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学术交流,2 0 0 8 8 ,p p 1 6 8 - 1 7 1 。 唐榕,成都教育学院学报,试论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性,2 0 0 6 ,第2 0 卷,第1 2 期,p p 1 2 7 1 2 9 。 陈亚南,谈肖邦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7 ,第3 期。 崔东伟,论肖邦的民族情怀,音乐创作,2 0 0 7 ,第6 期,p p 1 1 0 - 1 1 1 。 于润洋, 悲情肖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8 6 。 2 争 - 一 绪论 以获得对审视和欣赏作品角度的重新思考。李丽娜肖邦创作悲情因素初探一文 从肖邦音乐的悲情因素与创作道路,悲情因素的整体特征以及悲情因素的溯源分析 等方面对肖邦音乐中的悲情性进行解读。 3 、有关肖邦音乐中的英雄性研究。莫祥合和龙文胜在 肖邦g 小调叙事曲赏析 0 p 2 3 ) ) 一文中认为,肖邦的叙事曲并未在现诗剧康拉德瓦连洛德的具体内容, 而是体现了长诗的精神气质。作者通过对全曲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及尾 声五大部分的音乐学分析揭示肖邦借古喻今以英雄的颂歌号召波兰人民为解放而斗 争的意愿。 马晓莉在对肖邦降e 大调回旋曲0 p 1 6 的初步解读中认为,全曲体 现了肖邦对入侵之敌的强烈愤慨,渗透着浓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情怀,作者结合自 身演奏,通过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剖析阐释音乐的精神实质。固 ( 二) 对音乐本体创作手法的专门性分析。在聚焦肖邦音乐创作手法的诸文献 中,音乐的和声与曲式结构两方面被触及较多。 l 、关于肖邦音乐和声表现手法的相关研究。于戈文和陈明扬在探析线性和声 的功能以肖邦前奏曲为例一文中提出,线性和弦是调性和声领域重要的组成 部分,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肖邦的创作在继承古典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 索新的和声形式与音响色彩,为十九世纪后半叶及印象派音乐创作者提供新的道路 和思维方式。此文就前奏曲中的线性和声功能加以分析,综述了线性和声的概念, 特点,种类和功能作用。 于雅歌在浓笔淡漠,挥洒自如试析肖邦# c 小调幻 想即兴曲的和声特点中指出,肖邦音乐不仅拥有温存迷人的旋律,且具有将古典 乐派的功能和声与浪漫乐派色彩和声相结合的特征。作者意欲通过和声分析一窥其 魅力所在。 2 、关于肖邦音乐曲式结构特点的研究。杨正君在论肖邦f 小调叙事曲的多曲 式结构原则中认为,这首乐曲是其作品中较复杂特殊的一首。文中通过对乐曲中 不同程度的奏鸣,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分析,认为此曲是以奏鸣原则为主导, 并兼具循环,变奏,套曲的多曲式结构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o 肖雄和刘清明的音 孙梦青,试析肖邦夜曲中的悲剧性,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0 9 ,第4 期,p p 9 0 - 9 2 。 李丽娜, 肖邦创作悲情因素初探,理论界,2 0 0 9 ,第4 期,p p 1 7 2 1 7 3 。 莫祥和与龙文胜,肖邦g 小调叙事曲赏析0 p 2 3 ) ,歌海,2 0 0 7 ,第4 期,p 3 3 。 马晓莉,对肖邦降e 大调回旋曲o p l 6 的初步解读,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油印本,2 0 0 8 。 于戈文与陈明扬,探析线性和声的功能一以肖邦前奏曲为例,文教资料,2 0 0 8 ,第2 5 卷。 于雅歌,浓笔淡墨,挥洒自如试析肖邦托小调幻想即兴曲的和声特点,艺术教育,2 0 0 6 ,第6 期, p 8 0 。 杨正君,论肖邦f d , 调叙事曲的多曲式结构原则,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6 ,第l 期, p p 1 0 l - 1 0 4 。 3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乐结构微型性一论肖邦前奏曲的结构特征认为肖邦的前奏曲是肖邦对音乐的理 解及其人生态度的缩影和雏形,与此相应的是大部分曲式结构都采用最为基础的结 构既一段式。由此体现出肖邦音乐结构的微型性特点。作者力图运用曲式分析法对 其二十四首作品的结构进行精细的表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论文针对音乐主题进行探讨。比如,黄祖平的论肖邦g 小调叙事曲的主题动机贯穿发展运用音乐学分析和技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 体裁渊源和结构特点,梳理主题一动机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变过程,论证肖邦对传 统体裁和创作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以此揭示肖邦的审美与创作观,最后对此曲的历 史地位与影响做出评价。 3 、关于肖邦与其他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比较研究。陆杰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 之比较的研究基于两位音乐家的某些共性: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主要地位以及身 在异乡,并满怀爱国的热情。在这些背景之上,作者对其所拥有的不同的创作思想, 迥异的创作风格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于洋的由夜曲体裁透视肖邦与福雷的音乐风 格以夜曲这一体裁为切入点来探讨音乐史上夜曲体裁的两位代表性作曲家的音乐 风格,在深入了解其体裁风格的同时,正确认识他们的历史贡献。还有陈光泉的论 肖邦和勃拉姆斯叙事曲音乐创作风格之异同一文通过对两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及 技法进行概略性的比较分析,来达到正确诠释音乐和把握演奏风格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也有大量探讨肖邦及其音乐创作的文献论著。由于对国 外相关研究文献收集存在困难,笔者择取一些已翻译的,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综述。 比如,索洛浦磋夫所著在肖邦的创作的第一部分就对肖邦创作的基本特征进行 了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同样涉及到了肖邦音乐的民族性,悲剧性,提到其音乐中 有宏伟的史诗,英雄的篇章。正是因为祖国与人民留存在肖邦身心上的永不磨灭的 印记促使他将生命化作音乐为祖国沦丧而哀恸,为亲人朋友的处境忧思,更为同胞 的抗争呐喊。在谈及肖邦所创作的音乐本体的特点时,旋律,复调和声也不例外地 成为焦点。作者在文中同样对肖邦音乐与波兰民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予以论证。旋 律的变奏,声乐性与器乐性的结合,宣叙性这些因素肖邦都能在波兰民间音乐中找 到原型。还有一些独立的声部和主题片断交织在一起的复调织体,复杂尖锐而又不 肖雄与刘清明,音乐结构微型性论肖邦前奏曲的结构特征,音乐创作,2 0 0 7 ,第5 期,p p 1 0 4 - 1 0 6 。 黄祖平,论肖邦g 小调叙事曲的主题动机贯穿发展,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油印本,2 0 0 7 。 陆杰,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之比较,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0 0 4 ,第2 5 卷,第4 期。 于杰,由夜曲体裁透视肖邦与福雷的音乐风格,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 0 0 8 ,第4 期。p p 7 3 - 7 5 。 陈光泉,论肖邦和勃拉姆斯叙事曲音乐创作风格之异同,音乐探索,2 0 0 1 ,第l 期,p p 6 3 - 6 7 。 4 , l - , 绪论 失主意的清晰和逻辑性的进行的和声。舒曼的论音乐与音乐家中畅谈了对肖邦 多种体裁的多部作品的所感所想。舒曼认为肖邦音乐创作手法常常是大胆新颖的, 音乐语言充满诗一般的浪漫情怀,并且拥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其音乐情绪也是丰富 多彩的,其中有质朴的快乐,也有忧伤,甚至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到能够压碎与之 对抗的一切物事的可怕神灵。回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于肖邦音乐创作及其音乐特点 的认识然而,就音乐表现来说,情绪情感始终是一个核心内容。已有的研究在有关 音乐表现与情绪情感的关联的探讨明显不足。 当论及音乐情感时,肖邦认为,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在波兰叫做z a l 的东西。“当 我思考我自己,我感觉到意识留给我的往往是z a l 。”什么是z a l 呢? 它包含了“悔 恨,抗议,屈辱,抱怨- ,。 当然,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肖邦音乐情感内容与“z a l 的关联,但是我们无法笃定肖邦在这首作品中表达的就是悔恨,那一个音乐中流露 的就是抱怨或抗议。因为音乐语言的抽象性无法实现这种一一对应。而且,肖邦本 人对于为其作品对号入座贴上标签的行为特别反感。或许,肖邦的某部作品确由某 个事件的激发而产生创作灵感。但事实上,其许多作品的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从 开始创作到完全结束常常会经过一长段时间。随时间的推移,创作过程中的所感所 想势必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要达成某一事件与某部作品的一一对应就显得牵强附 2 0 z i0 按照心理学大辞典的论述,“情绪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时,生物 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体验。 “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 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它与人的社会 性需要相联系,属于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绪首先用于描述情感 的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而情感用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在 作曲家主观体验无法复制的情况下,要获得对音乐作品真实情感的准确判断难度较 大。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欲撇开肖邦音乐作品的具体情感指向,探索肖邦音乐对情 绪的表现方式。心理学家罗素( r u s s e l l ,1 9 8 0 ) 提出了情绪环状模式,他认为,紧 索洛浦蹉夫,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2 。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p p 3 5 - 5 5 。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p 1 0 4 - 1 0 5 。 塔德- 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2 9 。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9 ,p 5 0 3 。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9 ,p 4 9 8 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愤怒,悲痛,伤心,沮丧等情绪都属于“不愉快 的情绪;兴奋,快乐,高兴, 安逸,宁静等都属于“愉快的情绪。因此,本文将以愉悦性为主要视角,探究肖 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手段。 一般来说,在音乐的诸多要素中,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旋律最具表现力,和声则是强化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值 得一提的是,因为旋律中亦包含着节奏,所以,为避免论述过程中产生观点的赘述, 本文在论述中仅围绕曲调音高关系( 音高是构成旋律的重要基本元素之一) 、和声、 节奏这三个音乐要素,以音乐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联觉的相关理论,辅以音乐背 景资料,探究肖邦音乐中这三个要素对表现愉悦性的影响。 本研究对音乐创作,表演与欣赏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音乐创作而言,对肖 邦愉悦性表现方式的研究将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何种创作手段( 与所要表现 的情绪相适应的表现手法) 提供参考。对于音乐表演而言,本研究为表演者正确理 解音乐文本的内涵,进行成功的二度创作提供帮助。对于音乐欣赏而言,本研究将 为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提供理论借鉴。 黄庭坚,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7 ,p 4 6 5 。 6 卑 l 一 第一章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第一章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音高是构成音乐旋律的基本元素。“只有当人们把音高( 音程) 关系看做特殊 的表情特性来领会它,区分它和使用它再现时才产生了作为人类的特殊社会能力的 音乐性和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的音乐 。音高“作为表现手段,与生活中音响 的高低交替,特别是与语言的音调高低抑扬顿挫有直接的关系 。圆因此,音高的组 织特点势必对音乐形象或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在肖邦的音乐中,曲调的音 高关系( 音程) 是如何表现愉悦性呢? 第一节旋律线走向 音程的连续进行产生了不断延伸的曲调线条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 线。由于曲调音程连接方式( 音程种类和进行方向) 的多样性,这种线条也是自由 多样的。对旋律线的描述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涉及到旋律线所展现出 的音域的变化状况( 旋律线进行方向) 的问题。更具体来说,这种变化状况包含三 种情况,即旋律的整体线条是从较低音区往较高音区的运动,还是由较高音区向较 低音区的发展,亦或是同一个音区内的由低往高或由高往低的变化。另一个层面涉 及到旋律线延伸过程的形态的问题。比如旋律线是锯齿型的,还是波浪形的。 在本 文中将针对第一个层面,即旋律线走向对肖邦音乐愉悦性的表现问题进行探讨。 在肖邦a 小调练习曲( 作品2 5 号之十一) 中,第一小节每一拍的拍点音形成分 解琶音式的下行。这四个拍点音分别是:第一拍小字四组f 音,第二拍小字四组还 原d 音,第三拍小字三组b 音,第四拍小字三组粥音。起点音连接而成分解琶音式 下行模式在这个片段的后三小节中重复出现。于是,整个旋律线形成跨越五个音区 的阶梯式下行。最后,旋律结束于大字组f 音。这种华彩犹如“失望的呼号固,迅 猛而严峻,无怪乎被冠名为“冬天的旋风 ( 见谱例1 ) 。 转引自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 6 ,p 1 2 。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 6 ,p 1 2 。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 6 ,e 1 2 。 索洛浦蹉夫,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2 , ,p 1 8 4 。 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谱例l : 一垂蒯;邕譬凄矩。j 。绩岛心a 三止擎蠢锥# 唔鼻瞳h 一i 、:、: 嗡o 一 。li l 匿if f 。1 iiell 芒l :l 7 一飞 i fl l 叁 一疆 口穗 荨翻螺九砌m 相比较而言,f 小调玛祖卡舞曲( 作品6 8 号之四) 对负面情绪的表现虽然不 如a 小调练习曲那般激烈( 即二者所表现出的低愉悦具有某种程度的差异) ,但在旋 律线走向上却具有相似性。这首乐曲诞生的1 8 4 9 年春天也正是肖邦的生命即将终结 的时刻。死神的临近早已使肖邦虚弱不堪。在此年与朋友往来的书信中,肖邦曾表 示:“我还没有开始弹奏一我不能作曲”。这首玛祖卡舞曲是肖邦最凄凉悲情惨淡 的身心状况的真实写照( 见谱例2 ) 。 谱例2 : 谱例所展现的四小节音乐片断中,旋律线发展具有下行趋势。这种趋势可通过 对旋律框架的分析显现出来。第一个旋律框架为第- 4 , 节第一拍小字二组c 音一 第二小节第三拍小字二组g 音。第二个旋律框架为第三小节第一拍降b 音第四 小节第三拍小字二组f 音。虽然旋律框架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为上行跳进,但第一 个旋律框架的整体音高与第二个旋律框架相比,降低了一个大二度。因此,从音乐 的整体音高发展看,旋律线呈现出曲折的阶梯式下行。音高在这样层层推进的下行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3 8 8 。 t 一 第一章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走句带动下不断下降,好似即将客死异邦的艺术家临死前陷入对遥远故乡的“渺 如烟雾的回忆”。 相比较而言,在肖邦众多具有快乐情绪的作品中,旋律线走向则具有相反的特 点。在肖邦降e 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 作品1 8 号) 的音乐片断中,旋律从第一小节 第一拍降b 音开始,发展至第四小节第一拍和弦最高音小字二组降b 音结束。在短 短的四个小节音乐片段中,旋律的发展瞬间跨越了一个八度。虽然在旋律线的上升 过程中,每两个小节之间都出现了下行大跳( 即前一小节第三拍到下一小节第一拍 两音之间) ,但是每小节旋律线都明显呈现音阶式上行。与此同时,每小节第一拍到 第二拍前半拍的两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渐次扩大。这些特点使旋律线总体上具有上行 的趋势。这样的趋势给予音乐层层递增的力量,使音乐显示出生机勃勃的特点( 见 谱例3 ) 。 谱例3 : r - 世q h譬,f , 四7i 盎fb ji - 一i 霹 lt 善喜 量 垂 i 五ri r a - 肖邦于1 8 3 1 年创作了这首圆舞曲。这时的他刚刚二十出头,恰好处于其“漂泊 人生的最初阶段。虽然病痛不曾远离,而且由于初来乍到“口袋里只有一块钱 , 劬但肖邦难掩的喜悦还是溢于言表他在信中说“你不会相信我住的地方有多么 好”。吼由此可见,作曲家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或许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特质 令音乐传达出积极的正面情绪。 除此之外,降b 大调玛祖卡舞曲( 作品7 号之一) 也是以上行旋律线走向表 现较愉悦的音乐情绪的例证之一。这首玛祖卡舞曲的情绪十分活跃。乐曲前三个小 节旋律音高具有明显的大幅上升趋势。从第一小节第二拍开始,旋律线以小字一组 g 音为起点直线上升到第三小节第二拍小字二组降b 音( 见谱例4 ) 。 索洛浦蹉夫,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2 ,p 9 6 。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6 6 。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塔德肖尔茨,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6 6 。 9 第一章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分析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欲通过对音乐中上下行音程数量的比较,进步说 明肖邦音乐的愉悦性与音高关系之间的关联。由于音乐中所使用的音程种类繁多, 不便统一计算,本文在论述中,将对旋律进行中使用的音程所包含的半音数量进行 统计。 肖邦f 小调前奏曲( 作品2 8 号之十八) 是以上行趋势旋律线表现低愉悦情绪的 典型例子( 见谱例5 ) 。这个音乐片段节选自前奏曲的后半部分。在这四个小节的音 乐片段中,旋律线呈现的是以四个半拍为一个周期( 此曲以二分音符为一拍) 的阶 梯式上行。如谱所示,第一个音群的起点位于第一小节第二拍拍点小字二组降d 音。 第二音群开始于第- - 4 , 节第二拍拍点小字二组降a 音,此音与第一个音群的起点相 比提高了一个纯五度。第三个音群起始于第三小节第二拍小字二组c 音,再次将音 群起点提高一个大三度。由此可见,这一片段旋律线具有不断上升的特点。 然而,这种旋律线的上行趋势塑造的并非是明朗快乐的音乐形象。其原因何 在? 这是因为,在旋律发展中,虽然音群的起点一次又一次地上升,但每一次起点 音的上升后都伴随着旋律线的下降。通过对每个音群的旋律框架音之间的音程关系 比较发现:第一个旋律框架两音之间( 起点音降d 音与第- - d , 节第一拍后半拍和弦 最高音降e 音之间) 音程距离为小七度。后两个旋律框架两音的音程距离则扩大至 十度( 见谱例5 ) 。 谱例5 : t - - 1 _ - tj 芦一- 互。 l i 善1 j 卜 车! o 一二产;- i e 、,:h 、 鱼,泸# 芦喜j ) ,三;一目一。i - 一;:昌,叁 i 牟i ;1 if 牟 曩 j , 1 。 。k 。1f _ r 日v一一 1 曼f 一自审 _ = a 多种。_,三墨 - 一 - 三五军蕊乒- 、 庐也一乞! 相 五 同时,对旋律中上下行音程半音的统计表明:下行音程比重大于上行音程( 下 行音程半音数为6 1 ,上行音程半音数为5 2 ) 。在这个音乐片断中,数量上占据优势 的下行音程带来的强大的“压力 极大降低了音乐的愉悦性,使人体会到的是面对 挫折的无力感。 这首作品的大部分创作工作都产生于肖邦在马略卡岛修道院的度假期间。在创 作期间,严重的肺部疾病一直困扰着肖邦。他说:“我在咳嗽”,“无法睡眠”,“等待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春天或别的什么。虽然肖邦的境遇令人感到悲观绝望,但他还是坚持创作 “我会抓紧的 。圆肖邦以其虚弱的身心与强势的病魔所进行的较量无疑是极为 艰辛的。这种创作中遭遇的艰辛,很有可能成为了这首前奏曲低愉悦情绪产生的重 要因素。 肖邦1 8 3 8 年末创作的e 小调玛祖卡舞曲( 作品4 1 号之- - ) 中,乐曲的开始部 分就显露出浓墨重彩般的哀恸与伤痛。“在我看来,这是肖邦的抒情性玛祖卡舞曲中 最美的,也是最忧伤的一首 。 这首玛祖卡舞曲是对肖邦流亡时所产生的满腹愁怅 的心境的贴切诠释( 见谱例6 ) 。 谱例6 : 这一片段旋律进行中的上行音程连接屈指可数。它们分别位于第一小节和第三 小节的第二拍到第三拍之间,以及第二、四小节的第二拍弱位到第三拍之间。通过 统计,下行音程所含半音数总计为1 1 个,上行音程半音数仅为4 个。由此可见,下 行音程成为旋律进行的主体,使音乐表现出较低的愉悦性。 与压抑的e 小调玛祖卡舞曲的开始部分相比,降d 大调前奏曲( 作品2 8 号之十 五) 的旋律平和抒情( 见谱例7 ) 。 谱例7 :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2 0 8 。 于润洋,悲情肖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8 6 ,p 1 2 0 。 于润洋,悲情肖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0 8 6 ,p 1 2 0 。 1 2 争 v 第一章肖邦音乐的曲调音高关系对愉悦性的表现 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就是“肖邦的明朗的田园曲之一 。在这个音乐片段的第 一小节的第二拍到第三小节的第三拍之间,旋律线呈现的是音阶式的直线上行。旋 律线的上行成为了四小节音乐进行的主体。在这四小节1 5 拍的音乐进行中,上行旋 律就揽括了其中的1 2 拍半。虽然旋律线具有上行趋势,但是其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愉悦性。在这听似较为明朗的旋律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阴郁。肖邦的情人 女作家乔治桑曾回忆到,当她在某个雨夜外出归来时发现肖邦在弹着他新创 作的前奏曲,眼里满是泪水。她对当时的场景做了这样的描述“他大叫着站了 起来,然后张皇失措地以奇怪的强调告诉我们:哦,我知道你们死了! 在 等我们的时候,他在梦中看见了一切,他分不清楚和现实的区别,他弹钢琴时镇定 下来,他劝告自己他也死了。他看见自己淹死在湖里:沉重冰冷的水滴落在他的胸 上 。 这种隐藏在音乐中的负面情绪从何而来? 在这个音乐片段的第一小节里,第一 拍拍点上的小字二组f 音、弱位上的降d 音与第二拍小字一组降a 音的连接形成了 下行音调。在不到两拍的时间里,旋律的音高变化下降一个大六度。随后,经过一 串音符的上行,旋律于第三小节第二拍小字二组g 音开始再次下行。通过对整个旋 律音程连接过程中上下行半音数的统计显示:下行音程比重较大( 上下音程半音比 值为1 1 :1 4 ) 。因此,旋律里虽然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上行进行,但下行音程连接的 头尾呼应压制了上行的力量。也许,这正是此曲“明朗 的外表下隐藏着低愉悦性 情绪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将这首前奏曲旋律进行中上下音程所包含的半音总数比值与e 小调玛祖卡舞曲进行比较后发现,这首前奏曲的上行半音数比重大于后者( 将两个 比值1 1 :1 4 和4 :1 1 通分后得出1 2 1 :1 5 4 大于5 6 :1 5 4 的结果) 。这个结果恰恰成 为理解两首乐曲之间所存在的愉悦性差异的依据之一。同时也说明上下行音程对愉 悦性表现具有不同的作用。 此外,肖邦的降b 大调玛祖卡舞曲( 作品1 7 号之一) 的开头四小节旋律同样以 下行进行为主体( 首先,下行进行大多出现在音乐发展中的主要拍位之间。比如, 第一小节一二拍的f 音到还原e 音之间是下行小二度,第三拍两个八分音符之间是 下行4 - - 度,第二小节第一拍f 音到降b 音之间则是纯五度下行等等。其次,从旋 索洛浦蹉夫,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2 ,p 1 9 5 。 塔德肖尔茨,肖邦在巴黎,新星出版社,2 0 0 6 5 ,p 2 0 7 。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律线整体发展来看,具有下行特点:将四个小节的骨干音相连既可呈现第一小节f 音一第二小节降b 音d 音一第三小节还原c 音一第四小节d 音一降b 音d 音的连接) 。以上分析虽然呈现的是旋律线的下行走向,但是实际上,旋律 音程连接过程中的上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总数却多于下行音程( 上行半音数为3 3 个,下行半音数只有2 4 个) 。 因此,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并不是低愉悦的情绪。恰恰相反,它流露着兴奋 和喜悦,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好似要把听众吸引到热烈的舞会中去。( 见谱例 8 ) 谱例8 : 腱鏊妄:主h :婆 违:。釉, i :1 i j j 三,7 攫誓 。 乐# 专,蓼 享孛拿萋、i 。2 参娅f;r 一f o 一,一体譬j d 一一j 霉:暑 ,of l r 一 ql 、 ,j = = ;” f 叠 主 :- b ! k 一童 d b 二一“臣 l 一 , ii 以上分析表明:在肖邦音乐中,上行音程所占比重较大时,音乐所表现的愉悦 性较高;反之,下行音程比重较大时大,音乐所表现出的愉悦性较低。上下行音程 的比重对愉悦性的表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索洛浦蹉夫, 肖邦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6 0 2 ,p 9 3 。 1 4 第二章肖邦音乐的和声对愉悦性的表现 第二章肖邦音乐的和声对愉悦性的表现 和声与音乐中的其它要素一起,共同作用于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声多种多样的 结构变化( 主要体现在个体音响上的协和性与不协和性方面) ,以及丰富多彩的组合 连接模式( 体现在和声进行方面) 都直接与音乐形象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那么, 肖邦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如何对音乐的愉悦性表现产生影响呢? 基于和声同时包含色 彩与功能两个方面的作用,在这一章中,本文将从和声色彩及和声进行两方面论述 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 第一节和声色彩 丰富多彩的和声色彩主要来源于和声协和性的差异,和声协和性的差异则与和 声的音程结构相关。比如,由大三度与小三度叠置而成的大三和弦的色彩具有明朗 协和的特点,由减三度与小三度结合构成的减三和弦的色彩则使人感到阴暗刺耳。 一段密布减七和弦的音乐与大量运用协和性较高的大三和弦的音乐之间的的协和性 差异更是显而易见。值得一提的是,在主调音乐中,伴奏声部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和声材料的运用会直接对音乐形象产生影响。“当同一个旋律采用了不同的 和声进行做伴奏时,它的这种作用表现的最为明显 。 作为运用和声的大师,浪漫 主义和声语言的伟大革新者,肖邦是如何运用伴奏和声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音乐的愉 悦性? 而这些具有不同协和性的和声又对音乐的愉悦性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协和性较高的和声色彩能给人以明朗舒适的听觉体验。在肖邦音乐作品中,给 人以纯净安乐之感的音乐就使用了完全协和和弦的连接。比如大三和弦就具有较高 的协和性。因此完全使用大三和弦的音乐音响势必具有较高的协和性。 肖邦降b 小调奏鸣曲( 作品3 5 号) 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中部的音乐主题给人 纯粹,干净的听觉体验。与这种听觉体验相配合的是密集的协和性的和声的运用。音 乐片断中,主属功能的和声交替实现了大三和弦的贯穿发展。在这四小节短暂的音 乐瞬间,伴奏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