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传统到现代:明清女性的社会生活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探源【摘要】明清时期的女性文人创作队伍达到了史上最高,为清代文学的发展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耐人寻味的是这批闺阁才女在地域分布上体现了某种集中性,即大多集中于经济文化比较发到的江南地区。本文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探究明清两代女性文人创作的整体风貌,了解其特点,并分析明清江南的地区的女性文学创作得到前所未有地发展的原因。【关键词】明清 江南 女性 探因目录绪论1第一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背景3第二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的特点4一、继承:中华文化中的儒学精魂4二、发展:反传统妇德观的非主流性别意识觉醒6第三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繁荣探因7一、江南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8二、家庭中浓厚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8三、男性对传统妇德观的批判和对女性才华的认可10四、女性诗社的盛行11五、女性文人作品的合辑出版12结语13参考文献14绪论根本说来,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然而,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男性为中心本位的宗法社会,女性虽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时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女性的地位低下她们参与创造历史,却被无情地排除在历史之外。因此,翻开历史的画面,无论从政治、哲学、经学,还是史学等各方面去观察,我们都很难发现着实让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即使期间有那么几个在同性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也只不过是供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而已。可以说,一部廿四史,就是一部男性生活史。尽管如此,男性们无论怎样努力阻隔女性才能的施展,但有一个领域文学,始终都无法缺少女性的身影。女性与文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纽带关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和破坏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群体的出现和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对该地区整个人文空间的形成,对整个明清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明清江南女性文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在全国女性文人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她们的出现不仅打破了男性诗人对诗坛的垄断,同时也打破了男性诗人在书写女性生活方面的垄断。在以男性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女性文人的文学创作为明清时期的文坛注入了新的因素,为明清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作为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从她们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了解她们当时的生存状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女性文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她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窥探出当时社会或地域内的发展状况,例如科举的繁盛、士族的兴盛、思想的开明以及学术理论、诗词流派争鸣等现象,俨然一幅深刻而真实的江南社会风情图。可以说,明清时期江南女性群体的发展代表了当时女性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为后世女性自身的建设和文学的创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巨大进步。第一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背景女性创作自古有之,但直到明清时,才有女作家大量出现的记录。在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中,明清以前所列举的女性作者的总量尚不及明清这两个朝代多。“明代女诗人兼学者王端淑编选的一部收有1000位女诗人作品的总集名媛诗纬中,除了为数较少的前朝女性诗作外,其余全是当时女作家的作品。清代单士厘的清闺秀艺文略著录清代女作家达2310人之多。胡文楷的历代才女著作考著录了近4000位女作家的著作,清代女作家有3500余人”谢穑. 谈宋代女性词人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影响以明清两代为例J. 作家, 2010, (20).。况且该书只收集有集行世的,不少仅有单篇作品流传的作者尚不在此列。由此观之,无论从作家数量,还是从作品数量来说,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文学世家,著名的如吴江叶氏、沈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叶氏家族中以叶绍袁的夫人沈宜修为核心的女性作家群大多为母女词人、姐妹词人、妯娌词人、姑嫂词人。她们共同创造着当世女性文学的繁荣,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显示出家族女性文人群体前所未有的优势。毫无疑问,在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是诞生女性文人的核心地区。美国汉学家曼素恩对清代女作家分布的地域,做过详细的统计,她认为,清代以上的女作家集中分布在江南或谓长江下游,并且在这个大区域内存在一个核心区域,即常州钱塘一线,以及周边的绍兴、扬州、南京、桐城和新安五个地区。因此,要全面了解明清女性的文学创作,就必须关注才女主要的诞生地江南。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园林小院,无论是物还是人,都透着清雅灵秀之韵。江南人追求清雅灵秀的审美意趣,历来有之,至明清时期更甚。江南的地理与环境,符合女性审美情趣,容易引起诗兴。江南人温文尔雅,有着优雅闲适的生活节奏。文人雅集、诗社文会、登高赏游、琴棋书画,自古不绝。自晚明自由思潮的兴起,崇尚“自由、个性”的呼声高涨,至清中叶,江南地区这种宽松、放的社会氛围,更是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标志之一。第二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的特点一、继承:中华文化中的儒学精魂众所周知,两千多年来,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因封建主意识形态统治管理的需要,以及儒学自身内在的逻辑衍化的进展,儒学大师们不断汲取各家各派学说之所长,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几次大的变革和改进,不仅巩固和完善了儒学思想体系,还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核心。该派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遍及宇内,辐射到每一个乡村角落。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融入中原地区,自六朝以来,中原文化随中原人士南迁而南移,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了吴韵汉风的江南文化,江南地区逐步成为事实上的中华文化中心。在江南,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外地营生的商人,无论是身处庙堂之上的宦者,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百姓,儒学思想显然已与民众们达到了双向认同。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女性文学作为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在这一强大的文化背景下蕴育和发展起来的。按常理,这些受到知识教育的女性本该可以通过自身的才学否定当时的无理制度,实现一次完美的社会性别的越位与想象。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明清两代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了,但同时她们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也更深了。当时有许多的女教科书,如明成祖仁孝文皇后的内训、吕坤的闺范、王相辑的女四书等等。这种以宣扬封建贞节观为目的的教育对女性迫害相当的深。因此,明清女性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无名的痛苦,以及难觅知音和爱而不得所爱的苦闷。她们感叹今生红颜奴命,诗词中满是无限的伤感和孤寂:纱幔相依问起居,母才咸颂女相如。绣余频荷金针度,却恨今生始读书。光铁夫.安徽名媛诗词征略M.合肥:黄山书社,1986.154页(夏玉珍和姑示玉珍书)作者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某种压抑,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有着深切的体验,一句“却恨今生始读书”多少有些叛逆的味道。然,待一番细读和思索之后,全然不是这样。夏玉珍出身于名门之家,其婆婆汪嫈是当地有名的才女,世称“一代女宗”,而其夫君程葆则身居徽州府工部主事一职,名望乡里。因此,较之徽州其他女性,夏玉珍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她自小熟读诗书礼仪,且聪慧精灵。婆媳姑嫂之间时相和唱咏,诗词往来,真也乃是闺房中一大乐事也!只可惜古时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统治下,又有多少女子能享受得到这样的乐事呢?有时书读了,在那种封建礼教的压抑下反而更觉得窒息,还不如浑浑噩噩,真是“却恨今生始读书”了。以夏玉珍为代表的江南名媛才女们,她们所读之书,所识之理,全是以维护封建父权统治和徽州宗族制度之天理为宗旨的,她们的才气也正是男权制度赋予她们的一把斩断自身越位叛逆思想的利剑。“坚贞”,“守节”,“无才是德”等等全是男权社会为女子编织的美丽谎言。她们身在其中,无不受其影响、教化,即使期间感受到些许的压抑和束缚,她们也只能无奈地喟然长叹,责怪自己命运不济。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夏玉珍尚且如此,那么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徽州女子们受理教迫害更是难以想象。如果说中国文化主要体现为一种伦理型文化,那么“妻性文化”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化中最根深蒂固、最传统的部分。所谓妻性,就是指“女性为人妻之后所生成的封闭心理和依附个性”,亦或是“一切专为男权社会服务的性格特征。”王细芝. 论清代闺阁词人及其创作J. 中国韵文学刊, 2001, (1):63-68.明清江南女性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之深,以至于身在其中却不自知,并不是读几本书,写几句诗,甚至推翻万恶的封建王朝就可以抚平的了的。若想冲破封建礼教的意识形态的圈套,国人还需一番彻底地思考,进行一场持久的战争。二、发展:反传统妇德观的非主流性别意识觉醒徐坤在因为沉默的太久说:“女性以她们压抑已久的嘶哑之音,呼喊与细语出她们的生命的是本质的忿闷和渴望。但愿人们都能冷静下来,认真从女性文学中读出她们那一份不同于男性的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她们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惟其如此,才能让男性和女性同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光是男性一人的世界,不光是男性粗砺、坚硬喉结上下窜动翻滚的声音,这个世界是男女共存的世界,还有女性那纤柔、细腻、充满弹性和质感的声音于无声处坚忍不拔地响起。徐坤 因为沉默的太久,中华读书报,1996 年 1 月 10 日”明清女性写作的繁荣使女性心灵深处掩遮起来的女性主体意识渐渐升起,明清的才女们用自己细腻温婉的笔触来倾诉自己的人生寄托和人生话语,呈现她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特有的体验。传统妇德虽然占据主流性别意识的地位,但愈是有压力就愈会有反抗,反对礼教、反对妇德的男性、女性还是大有人在。质疑和反对礼教、妇德重压的非主流呼声虽然微弱,却在不断加强。明清两代妇德的压制虽然很严厉,但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逐渐侵蚀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使封闭凝滞的社会骤然活跃起来。商品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平等观念影响着生活的各个层面,妇女也参与到商品活动中来,并在商品活动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人性复苏,意识领域内“异端”纷呈,向程朱理学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公开挑战,而商业经营盈亏不定、祸福无常的不稳定性,引发了家庭纽带松弛,传统伦常的淡漠,妇女问题引起注意。毫无疑问,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妇女的解放,这是明清时期妇女问题出现一些新思想的条件。明清女性在时代思想进步的影响下,许多女性敢于反传统,一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大胆以诗文表现自已的人生感怀,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成就远远超越前代,实现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女性权利的一个极大的发展与进步,这充分证明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表明了明清女性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走出被困于闺中的命运。第三章 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繁荣探因明清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可称“江南独秀”。据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女诗人集中在江南地区,江苏、浙江两省最多,其次是安徽、湖南、福建、江西,北方很少。明清江南地区女性文人的创作,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创作水平,而且为古代女性的意识觉醒和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明清江南女性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与江南独特的自然、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江南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美)博阿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对于一个地域来说,其文化发展的程度取决于该地域内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发展状况。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甚至可以说江南经济在明清时代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江南在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江南地区有充足的水源、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饶的物产,为人口的繁衍成长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明清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特别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开始萌芽,手工业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满足,这刺激着社会各阶层对精神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追求。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使得一些世族妇女,不为衣食所忧,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和更好教育条件,去获得进行文学创作,促就了大量女性文人的养成。二、家庭中浓厚文化氛围的长期熏陶明清时期江南官学、社学、义学、书院、私塾星罗棋布。加之江南的宗族观念很强,许多文化家庭以“好学”作为家风,重视诗书传家、家学传承。女性文人的成长以家族文化为依托,在文学家族内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的熏陶之下成长。与家族中男性文人一样,家族女性也是家学传统的继承者,家族浓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文化积累使得女性在耳濡目染之中产生了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同时家族内部的教育也使女性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近代“岭南才女”著名文献学家、画家洗玉清广东女子艺文考自序女子成才之因云:“其一名父之女,少察庭训,有父兄为之提倡,则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闺房唱和,有夫婿为之点缀,则声气相通;其三令子之母,济辈所尊,有后嗣为之表扬,则流誉自广” 洗玉清:广东女子艺文考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 1页。清晰地道出了对女性成才起关键作用的三大男性,即名父、才士和令子。家庭对女性文人的养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亲对女儿识字教育的重视,为女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有些名门之父不仅自己对女儿进行基本的识字教育,而且还延请名师教授女儿。归燃仪为次女作叙述了女儿入书斋拜师求学的经历,诗中写道:“略解诵诗知母意,每因小慧受爷怜。书斋受业师初拜,总角簪花姐比肩。”胡晓明、彭国忠江南女性别集初编,合肥:黄山书社,2008.8 712页第二,文学家族的联姻。世家大族通常以联姻的方式来保持和扩大本家族在文化上的资本和优势,女子在嫁入夫家之后依然能够受到教育和从事诗文创作活动。陆卿子在嫁入夫家之后,跟从夫赵宧光学习诗文创作,这种夫妻之间相互学习唱和的情景在明清时期的文学家族内尤为多见,这也是家族女性群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家族联姻的方式共享家族之间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既能使家族文化得到传承和提升,又可以扩大家族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家族的持续繁荣强盛做出了贡献。第三,家庭中女性成员的相互影响。明清江南女性文人通常以群集的方式出现,其中包括母女型、姐妹型、婆媳型、妯娌型、姑嫂型等,大多数家族内女性群体关系同时具有其中的几种类型,其中以母女型或姐妹型最为多见。在古代社会女性的活动大多限于家庭之中,与之相处的也大多为女性,她们之间的创作风气可以相互影响。文学家叶绍袁之妻沈宜修,她聪颖好学,才智过人,工画山水,能诗善词,其五女八男均有文采。长女叶纨纨、次女叶小纨、三女叶小鸾、五女叶小繁、三儿媳沈宪英均工诗词,并著有诗集。尤以叶小纨、叶小鸾文名最盛。三、男性对传统妇德观的批判和对女性才华的认可女性文学在明代中晚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究其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松动,使得非主流的女性意识得以舒展,这些可以从男性对女性认识的改变、女性创作的被认可、被推崇都可以得到确证。明中叶至清初可谓才女倍出,而男性文人对才女的认可和推崇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被称为明代“异端之尤”的李贽,针对“妇人见短,不堪学道”提出:“夫妇人不出阃阈,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 李贽:焚书,中华书局,1975 年 1 月第 1 版,59 页.。李贽承认男女的性别差异,但认为见识无男女之分,不是所有的男子都比女子的见识多,假如女子经历男子所经历的,学习他们所学习的,定会让他们“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李贽给予女性以充分的肯定和尊重。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道,“今凡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 2 月第 1 版,1 页。“须眉”不如“裙钗”,把批判的话锋指向男尊女卑观,对女子予以肯定。他还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 2 月第 1 版,283 页。男子被看作是“渣滓”、“浊物”,抨击男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越意识。一方面,曹雪芹对男子极其厌恶并对他们猛烈抨击,另外一方面对女儿则充满敬意。他提出,“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 2 月第 1 版,31-32 页。曹雪芹是带着尊重、尊崇、甚至是欣赏、仰慕的心情写女子的,女子被置于男子之上的地位,男尊女卑观被倒置。这些都是对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的公开挑战。袁枚广收女弟子,其诗话大量收入女子诗章,时人以此垢病,然其依例行事,不以为然,云:“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斯言!” 袁枚:随园诗话,人民出版社,1960 年 5 月第 1 版,590 页。“女子之有文章,盖自天定之。” 袁枚:随园诗话,人民出版社,1960 年 5 月第 1 版,56 页。并充分肯定和赞赏女子的才华:“吾乡多闺秀,而莫盛于叶方伯荪家。其前后两夫人,两女公子,一儿妇,皆诗坛飞将也。” 袁枚:随园诗话,人民出版社,1960 年 5 月第 1 版,633 页。以上所述种种,皆与主流的父权制的性别制度相对抗的,正是由于明清之际的这股反传统妇德、重视才女的思潮的出现,才为明清之际才女写作的兴盛提供了思想基础。四、女性诗社的盛行明清时期,在社会意识日渐开放、女性文学教育日益普遍以及文人结社风气日盛的社会背景之下,那些囿于闺房,受着传统思想严厉束缚的明清女性开始走出闺房,模仿男性文人交游方式,邀集志趣相投的女性结社吟咏。使女性文学创作由个体走向群体活动,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女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女性不再是“勿出中门”的囚鸟,她们渐渐走出困囿,相邀同好吟诗做文、琴棋书画、登山泛舟、饮酒赏花,每次雅集皆唱和诗文。通过结社的方式,将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女性,家族与地域其他文人联系起来,既丰富了家族女性的文学生活,而且也有利于女性文人的交流,进一步扩展和提高了女性的思想水平和创作水平,是对前代女性文学的超越和突破。女性诗社的大量出现不仅打破了男性诗人对诗坛的垄断,同时也打破了男性诗人在书写女性生活方面的垄断。五、女性文人作品的合辑出版明清时期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出版业的发展,这对女性文人的文学的出版活动也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女性文人的作品大多被家族内的男性文人刊刻或合辑出版,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保存她们的文学作品,寄予文人最诚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家族的文学创作实绩,是弘扬家族文化和家族传统的最好方式。家族内外的文人也会为女性文人刊刻并为其诗集、词集作序,在序中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于女性文人创作的评价,而且也可以看出这些文人对当时社会女性文学的发展以及女性文人以群体姿态出现等现象的看法。袁枚曾选刻随园女弟子诗选六卷,共收录了28位女诗人的作品(今存本只有19人),卷一就是席佩兰,被袁枚称赞为“本朝第一”,与金纤纤、严蓝珠并称袁枚的“闺中三大知己”。还有一些女性因不忍一代闺秀佳咏湮没,而为其编写女性诗集,如王端淑辑名媛诗讳、恽珠编国朝闺秀正始集和兰闺宝录,嘉庆路绮兰编听秋馆闺中同人集,收十八姐妹唱和之作及书札。在女性文学作品的出版和传播方面,家族内外的这一文化出版活动,不仅保存了家族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展了女性作品的传播渠道,增强了女性才名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扩大了女性文人的影响范围。结语回眸整个历史长河,明清才女凭借其璀璨的文字赫然夺目,江南女性文人群体又凭借其大规模的创作与结集出版而留名史册。我们知道,清代女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受到的束缚比过去严紧得多,然后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女诗人,编刻集子超过千余部,诗词量当以万计,其数量与规模可谓空前,这不能不说是清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跑。整个历史中,女性一直处于近乎“失语”的状态,然而到了束缚女性最重的清代竟出现女性群起“发言”的奇怪现象,这说明了什么?传统的社会观念有所松动,社会束缚趋弱,这直接促成了知识女性的“诞生”与“发言”,可见“时势造才女”。明清时期江南女性文人有着她们的独特气质,有着进守自如的大智慧。她们不再是博物馆里一幅幅冰冷的画,而是一群活生生的知识女性,虽然久远,我们却能在诗文的片言只语中感受她们的真实。感谢存留于世的文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中核检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蓉聘行动·立园满园春季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金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招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8)-专题08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私人电梯合同协议
- 私车公用协议合同
- 施工临时合同协议
- 2025中材科技(酒泉张掖高台)风电叶片厂招聘100人(甘肃)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邀约广告合同协议
- 2025年李建华诉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技术合同纠纷案
- 《夏洛特烦恼》完整版剧本(上)
- 2023年超星尔雅公共关系礼仪实务课后答案
- 红楼梦讲书演讲稿(18篇)
-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范本
- 岩土工程勘察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B23T 2331-2019 雨露大麻干茎
- 阻燃防火服装防护性能研究
- 零工派工单(可用)
- 跨学科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
- 中越收入核算比较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