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动名述宾组配的选择机制及其认知基础.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要 本文对汉语中动词和名词单双音节形式在认知范畴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 统、全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对动名动宾组合在句法组配上的选择加以解释, 并提出认知范畴的优选规则。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动词、 名词的单双音节形式加以确认,并对其组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界定本文的 研究范围,进一步考察它们的认知范畴差异。 第二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认知差异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对己经界定 的一组组动词、名词的单双音节形式进行认知范畴差异的考察。主要依据认 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对单双音节词语进行认知范畴系统的定位。就是 在组对的单双音节词语中,先确认基本层次范畴的成员,进而确认与其组对 的成员在认知范畴系统中的位置,进而考察它们在认知范畴上的差异。 第三章动词、名词语义场概念层级的聚合构成。这一部分主要确定动词、 名词同一语义场下的认知范畴等级系列。研究表明,语言中的单音节词属于 基本层次范畴;以单音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分别处在基本层次的上位或 下位层次,其中并列式双音动词和并列式双音名词往往属于上位层次的范畴; 而定中式双音动词和定中式双音名词往往属于下位层次范畴。因此可以构建 出至少三个层次等级系列 第四章动名动宾组配的选择性及其认知解释。这一部分主要是归纳出汉 语动词、名词单双音节形式的句法组配的优选规则。最终指出认知范畴的组 配选择是词语搭配基于句法、语义选择及韵律制约之外的又一个层面的选择。 关键词动词名词单音节双音节认知动宾组配 a b s t r a c t 他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ss y s t e m i c a l l y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c o g u i 曲ec a t e g o r i e s b e t w e e nt h e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n dd i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i nm o d e mc h i n e s ev e r ba n dn o u n o nt h eb a s i co ft h ea n a l 蜘c a lr e s u l t sw ee x p l a i n e d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s y n t a c t i c c o m b i n a t i o nf o r 。v e r b - o b j e c t ”p a t t e r n , t h e nw ec o n c l u d eo p t i m u ms e e k i n gm e t h o d o nt h ec o g n i t i o nc a t e g o r y 豇岖p a p e rd i v i d e di n t o f o u r c h a p t e 俘e x c l u d i n gt h ep r e f a c e a n d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 n cf i r s tc h a p t e r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h em a t c h e dp a i rs i t u a t i o no fm o n o s y l l a b i c a n dd i s y l l a b i cv e r ba n dn o t u lho r d e rt od e f i n i t i o nt h er a n g eo fr e s e a r c hf o rt h e f u r t h e r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c e si nc o g n i t i o nc a t e g o r y c h a p t e rt w oa n a l y z e st h ec o g n i t i o n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n d d i s y l l a b i cv e r ba n dn o u n w el o c a t et h e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n dd i s y l l a b i c i nt h e c o g n i t i v ed o m a i n a c c o r d i n ga st h et h e o r yo fl i n g u i s t i c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 w ea f f m n m a t c h e dp a i rm e m b e r sc a t e g o r yl e v e l ,t h e na n a l y s e st h ec o g n i t i v ec a t e g o r y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m o n o s y l l a b i ca n dd i s y l l a b i c c h a p t e rt h r e ea n a l y z e st h el e v e l so fs e m a n t i cf i e l df o rv e r ba n dn o u n w e f o u n dt h a tm o n o s y l l a b i cb e l o n gt ob a s i cl e v e lc a t e g o r y , a n dt h ec o m p o u n dw o r d w h i c hc o m p o s ew i t hm o n o s y h a b i ca sm o r p h e m emb e l o n gt os u b o r d i n a t e c a t e g o r yo rs u p e ro r d i n a t ec a t e g o r y 啊 p a r a l l e ld i s y l l a b i cv e r ba n dt h ep a r a l l e l d i s y l l a b i c l l o t mo f t e nb e l o n gt o s u p e ro r d i n a t ec a t e g o r y w h i l es t r u c t u r eo f m o d i f i c a t i o nv e r ba n dn o u no f t e nb e l o n gt ot h es u b o r d i n a t ec a t e g o r y 1 1 ”f i f t hc h a p t e rd i s c u s s e so p t i m u ms e e k i n gm e t h o d o fv e r b - o b j e c t c o l l o c a t i o n t h e ne x p l a i nt h er e g u l a t i o n si nc o g n i t i v ew a y 皿es e l e c t i o ni nw o r d s c o l l o c a t i o ni n c l u d e sn o to n l ys y n t a xa n ds e m a n t i cs e l e c t i o nb u tc o g n i t i v ec a t e g o r y s e l e c t i o na sw e l l k e yw o r d s v e r b n o u n s i n g l e - s y l l a b l e 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c o g n i t i v e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虢雾公定 日期啪7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j 5 |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一:幺吹新躲骚缮嗍渺7 _ 仟 绪论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动词与名词是入类自然语言中两个最重要的词类范畴,其基本功能是“陈 述事件”和。指称事物”。在汉语中。动词+ 名词”的语序组合可能构成各 种结构关系,但在人们的结构识别中,动宾关系是一种优势选择。 从语言的原型性来看,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即一个有意义的形式。读出来是一个音节,写下来是一个汉字。这样的特点 导致汉语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词”的形式在音节长度上不同一。郭绍 虞在中国词语之弹性作用( 1 9 3 8 ) 中提出汉语的词语具有“弹性”,是汉 语修辞的重要手段。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同一个义位在音节长度上 可以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种选择,这个观点后来在学术界为不少人所接受。 假如说这个观点能成立,那么词和词之间的句法组合在音节选择上应该是自 由的,有四种可能的形式:1 + 1 、2 + 2 、1 + 2 、2 + 1 。但事实上人们发现情 况并不这么简单。比如动词和名词组合( 动宾) 1 + 1 、2 + 2 在句法上都比较 自由,但在三音节段的组合不自由,优势选择是1 + 2 。 最先注意到这种倾向性规律的是吕叔湘,他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 初探( 1 9 6 3 ) 中指出现代汉语三音节的动宾组合是1 + 2 式( 如“买东西”、 “写文章”) 多于2 + 1 式( 如“吓唬人”、“糟蹋钱”) 并明确提出: 我们可以说。打扫街道”,也可以说。扫街”,什么时候用哪个形 式,这是修辞问题可是可以说。扫街道”而不能说吁r 扫街”, 这又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呢? 而后吴为善的现代汉语三音节组合规律初探( 1 9 8 6 ) 对这种倾向性规 律作了全面论证,指出现代汉语中1 + 2 的动宾选择与2 + 1 的定中选择形成 对立。他认为上述两种不同的音节组合模式的对比,在动词和名词组合的四 音节音段缩减为三音节音段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动宾结构必然将前一个双音 节压缩为单音节,其结果是1 + 2 。相反的选择是不合习惯的。如: 2 + 21 + 22 + 1 修建马路修马路 修建路 运输粮食运粮食运输粮 缝制衣服 缝衣服缝制衣 收割麦子 割麦子收割麦 1 绪论 更能反映这个倾向的是有时动词和名词构成的四音节音段,是个同形异构体, 可能是动宾,也可能是定中( 可用能否加。的”来区别) ,但当它缩减为三音 节时,如果。斩头”( 将前面的双音节压缩为单音节) ,必定是动宾;如果。截 尾”( 将后面的双音节压缩为单音节) ,则必定为定中。如: 同形异构 选择题目: 复印文件: 测量仪器: 运输箱子: 动宾 选题目 印文件 测仪器 运箱子 偏正 选择题 复印件 测量仪 运输箱 有时同一个三音节音段,如。描图纸”,念成。描,图纸”是动宾,念成“描图 纸”是定中。 二、学界的解释 汉语单双音节组合的倾向性规律被揭示出来以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和兴趣。因为事实证明,词语之间的组合,除了大家公认的句法和语义上的 选择之外,还有韵律上的选择。因此不少学者试图对此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从以往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解释基本上属于韵律句法范畴,归纳起 来有如下一些观点: 吴为善( 1 9 8 7 ) 注意到音节组合的松紧与句法结构的松紧有内在联系。 音节组合的松紧可以通过语音的声学特征( 发音和听辨) 加以验证。汉语的 上声声调( 2 1 4 ) 调型曲折而发声动程长,因而产生了有规律的。上声连读变 调”,这个规律可以作为音节组合松紧的一个较为灵敏的。试剂”。如果音节 间结合不太紧则前面的上声变为“半上”( 2 1 1 ) ,如果音节问结合很紧就变为 。全上”( 2 4 或近乎3 5 ) 。听辨实验和声学实验证实:三个上声字连读,1 + 2 的语音段前面的单音节变为“半上”,比如:。小雨伞、很勇敢、有影响、我 也有”等;2 + 1 的语音段后边单音节前的音节变为“全上”,如:。展览馆, 也许有、领导我、旅馆少”等。由此可见单音节与双音节组合。在前则结合 较松,在后则结合紧密。他据此得出了音节组合“前松后紧”的规律:前置 单音节具有相对独立性,后置单音节具有粘附性。同理,旬法结构的松紧可 以从结构类型来辨识。1 + 2 的动宾结构是短语,是典型的组合类结构,相对 来说内部结构成分之间的结合比较松散,2 + 1 的定中结构实际上都是三音节 的复合词,是典型的粘合类结构,内部结构成分之间的结合比较紧密。一个 2 绪论 动宾结构和一个复合词相比,内部构成成分之问的间隙前者松后者紧,这是 显而易见的。因此节律结构层面上的松紧和句法结构层面上的松紧相匹配, 而节律层面的松紧在句法层面的投射结果,是对不同等级的语言单位的选择: 节律结构句法结构语言单位 1 + 2一动宾一短语 2 + l 一偏正 一 复合词 张国宪( 1 9 8 9 ) 注意到动词和名词搭配时的单双音节选择与它们在句法 功能和组合功能上的差异有内在联系。句法功能上,双音节动词可以直接充 当定语构成定中短语,单音节动词则不能,所以没有1 + 2 的动名定中结构。 在组合功能上,如果是表示定中关系,双音节动词在名词音节的选择上是自 由的,可以同双音节名词搭配构成定中结构,如“竞争对手,读书笔记,犯 罪问题,出口浪潮”等;也可以同单音节名词搭配构成定中结构。如。书写 纸,封锁沟,申诉人,创作假”等。这恰好形成了两种音组模式的对立,即1 + 2 是非名词性的,2 + 1 是名词性的。音节与功能具有一定的对应规律,因此 人们能够在句法分析时借助音节这一形式去辨认功能。他认为在现代汉语中 “动+ 名”结构的外部功能不仅与结构中动词的句法功能有关,还与名词的 音节有关,因此2 + 2 的动名组合可能构成多种功能的短语,而缩减成三音节 14 - 2 则功能固定,关系明确,通常是动宾结构。 冯胜利( 2 0 0 0 ) 是从汉语韵律层级系统的角度对汉语节律结构中的三音 节现象加以解释的。他认为汉语自然音步的客观存在暗示我们这样一种结果: 如果汉语的韵律有自然与非自然的区别,那么按“自然音步”( 右向音步) 组 合的形式和按“非自然音步”( 逆向音步) 组合的形式必然会反映出两种不同 的语法性能。汉语中名词的复合( 属于“韵律词”) 之所以2 + 1 多于1 + 2 , 正是汉语的三音节复合词必须遵从自然音步的结果,因而非常能产。而1 + 2 则是句法强制音步改交自然方向的结果,属于短语层面( 即“韵律短语”) , 如:。打,麻将”、。泡,病号”、“在,学校”等等。这样看来,在语言的不 同层面( 构词造句) 上,音步实现得自然与否,直接导致不同的结果。如 果说复合词要求“右向音步”,而短语才允许。逆向音步”的话,那么上面1 + 2 跟2 + 1 的对立不仅可以得到自然的解释,而且为什么24 - 1 比l + 2 给人以 。结合得紧”的感觉,也就涣然冰释了:因为就一般而言,2 + 1 是构词形式, 而1 + 2 则是造句形式。 端木三是从当代音系学的重音理论的角度对汉语节律结构中的三音节现 象加以解释的重音理论认为句法层面的重音由句法结构关系决定:一个中 心成分和一个辅助成分组成的结构中,辅助成分比中心成分重,称之为。辅 重论”。这个理论有两个要点:第一,由两个成分组成的结构中,辅助成分比 3 绪论 中心成分重;第二。重的成分在音节长度上不能短于轻的成分动宾结构中 动词是中心成分,宾语是辅助成分,所以宾语重于动词,宾语不能短于动词。 。种大蒜”为1 + 2 ,宾语长于动词,符合。辅重”原则,所以是优势选择; 。种植蒜”为2 + 1 ,宾语短于动词,违背了“辅重”原则,所以不好。定中 结构中中心语是中心成分,修饰语是辅助成分,所以辅助语重于中心语,修 饰语不能短于中心语。“煤炭店”为2 + 1 ,修饰语长于中心语。符合。辅重” 原则,所以是优势选择;。煤商店”中修饰语短于中心语,违背了“辅重”原 则,所以不好。 三、研究的深化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学界普遍意识到,作为人类交际工具 的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同语言外的因素,尤其是入的认知规律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很多语言现象,都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加以解释才能 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深化汉语研究,有着不 可估量的作用,对本文课题探索的进一步深化也提供了新的空间。 上文综述了学界对汉语动名动宾组合的倾向性规律的揭示。这是无可怀 疑的事实;上文列举了各家学者在韵律句法学领域对此现象的解释,也都有 相当的道理。然而,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还有进一步 探索的必要。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动名动宾组合倾向于选择1 + 2 的音组模式,这是事实。但倾向不 等于规则,汉语中还存在一些相反的例证,有代表性如“观察猫、尊重人、 喜欢钱、相信鬼”等。都是2 + 1 的音组模式。从语言研究的方法来看,某种 倾向性规律存在一些反例并不奇怪,真正值得探讨的是这些组合所产生的“浮 现意义”。比如。观察、尊重、喜欢、相信”等动词意义都比较抽象,不代表 具体可感知的动作,或者说动作性较弱;而“猫、人、钱”等名词意义都比 较实在,代表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然而两者组合的结果是,由于动词的特征 导致名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异:如在“观察猫”中,“猫”不是一般生活中的 猫,而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猫;在“尊重人”中,“人”的内涵已不是自然人的 属性,而是凸显了作为社会人的特征;在“喜欢钱”中,。钱”不指具体的钞 票,而是指代“财富”;至于“相信鬼”中的“鬼”本来就是虚幻的概念,在 组合中又是迷信的代名词。 第二,动名动宾组合倾向于选择14 - 2 的音组模式,这是事实。但问题是 很多看来符合1 + 2 的音组模式的动名动宾组合却不成立,或不自然比如我 们说“洗衣服”,不说“洗服装”;说“砍木头”很自然,。砍木材”就有点别 扭。不但14 - 2 的音组模式有着个种现象,甚至连2 + 2 这种最自由的音组模 4 绪论 式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我们说“设计服装”,不说。设计衣服”;说。采 购木材”很自然,。采购木头”就有点别扭。 上述两个问题说明了一个道理:词语组合的音组模式还只是一种表层的 倾向性规律,而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支配因素在起作用,而值得探索的正是词 语组合背后更深层的支配因素。在这方面,王灿龙( 2 0 0 2 ) 的研究是值得注 意的,他的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一文,从认知语言学的 角度对词语组合的深层认知因素作了有意义的探讨。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点: 其一,他认为根据相邻原则和相似原则,以及单双音节词的认知范畴因素, 通常人们更倾向于将单音节动词与单音节名词、双音节动词与双音节名词组 合在一起,构成动宾关系。因此1 + 1 和2 + 2 是常规形式,可以看作是无标 记组合形式;与此相对1 + 2 和2 + 1 是有标记组合形式。其二,他认为对一 种语言来说,绝大多数单音节词是最原始的词,同时也是最稳固、使用频率 最高的词,它们往往表示基本层次范畴,具有原型性特征。与此相对,多数 双音节词一般都是后起的复合形式,意义有不同程度的抽象,它们不表示基 本层次范畴,原型性较弱。而单双音节词在原型性特征上的强弱在句法功能 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深层认知方面的因素正是词语组合背后的支配因 素。 四、本文的意图 王灿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 语言事实作大量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定量的研究。 本文的意图是通过对汉语动词、名词单双音节组对现状的考察,揭示汉 语词语单双音形式在认知范畴上的差异,弄清所谓。弹性”的真实面貌。同 时在此基础上对动名动宾组配在认知范畴上的选择因素加以解释,并力图归 纳出汉语词语组合在句法、语义、韵律选择背后更深层次的认知范畴的优选 规则。 鉴于这种研究具有开拓性和尝试性,我们不得不对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加 以限定。动词和名词所组成的动宾搭配根据宾语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施事宾 语、受事宾语、原因宾语、方式宾语、处所宾语等。我们只选择最为典型的 动宾搭配,即名词是动词的狭义的受事宾语为研究对象。本文具体操作程序 拟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以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为依据搜寻能单用、能带受事宾 语、表示基本动作意义的单音节动词,同时搜寻能单用、可数的、表示基本 事物意义的单音节名词 5 绪论 第二步:以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的互为释义为依据搜寻与上述单 音节动词、名词同义位的双音节动词、名词,获得具有现实性的同义位单双 音节词的组对。并通过语义分析和句法分布分析说明单双音节形式在认知范 畴上的差异。 第三步:以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和常用构词词典为依据,搜 寻单音节动词、名词的下位层次范畴概念,形成基本层次范畴、上位层次范 畴、下位层次范畴的三个等级的概念组。 第四步:依据句法、语义选择的可能性,将可组合的动词认知范畴概念 组与名词认知范畴概念组分别进行组配尝试,并以实际语料为参照验证组配 的现实性,从而归纳出动名动宾组配在认知范畴上的优选规则。 为了便于理解,先举一个简化的例子加以说明。比如单音节动词。种”, 依据词典互为释义和它组对的双音节词是。种植”,依据词典搜寻属于“种” 的下位概念有。套种、抢种、轮种”等,它们构成一个分层次的概念组;单 音节名词。树”,依据词典互为释义和它组对的双音节词是“树木”,依据词 典搜寻属于“树”的下位概念有。松树、桃树、柳树”等,它们也构成一个 分层次的概念组。然后以实际语料为参照验证组配的现实性,从而归纳动名 动宾组配在认知范畴上的优选规则。 五、方法及语料 ( 一) 本文将运用韵律句法学、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汉语动名动 宾组配的选择机制和优选及认知基础进行深入阐述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描写和解释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基本层次,也是语言 研究的两大目标。前者旨在展示语法系统的具体细节,而后者则探究使语法 系统成型的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如语义、句法、韵律和认知等。因而我们 主张在研究中将描写和解释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随着语言哲学思潮向实证方向的回归,语 言的研究应该以大量的自然产生的语料为对象,用统计学技术假定性分析方 法描述语言的现状。本文借鉴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些方法,把传统的定性分析 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用定量的方法来摆事实,用定性的方法归纳结论,分析 原因,再用定量的方法来验证结论。 3 共性研究与个性研究相结合。现代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同一范畴内各成 员之间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我们在研究中,既要以典型成员为核心,着眼 全局考察共性,又要对非典型成员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其个性,将共性研究 与个性研究相结合。 6 绪论 ( 二)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第5 版,下文简称现 汉) 为依据进行全面的人工检索,来确认汉语同义动词、名词单双音节形式。 本文所使用的例句,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 查询库( 1 0 8 ,4 7 1 ,4 4 7 字) 和传记文学语料库( 1 3 ,3 6 2 ,1 7 1 字) 部分语 料用搜索引擎下载、检索得到。本文所使用例旬一概表明出处,以示不敢有 掠美之心并谨此谢忱。 7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一、单双音节动词及其组对的现状考察 ( 一) 单音节动词的现状考察 1 单音节动词的处理依据 为保证研究的内部效度和信度,最大限度地控制误差,排除无关变异的 影响,我们研究的对象严格限定在现代汉语词汇范围内。在词典中标注了书 面语体色彩的词( 如“怙怙侍”) ,方言词( 如“唠唠嗑”) ,反映旧时代特色 的词及专业的科学术语均未收入调查的样。纳入调查范围的动词要同时符合 以下三个要求: ( 1 ) 具有独立性 本文研究的是动宾的句法组配问题,这就要求单音语素必须是能单用的 词。如果单音语素不能单独使用,那么动词语素和名词语素之间涉及到的只 是构词法,而不是句法组配。因此本文考察的动词要限定为可以单独使用的 单音节动词。 根据现汉的释义,我们首先可以剔除无义语素,包括音译动词和连 绵动词里的字( 如“克”和。隆”、“匍”和。匐”) 。因为没有意义的字肯定 不可以单用的 对于有义语素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中众多的 单音词受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的影响,由词蜕变为语素。但退化程度不 等。导致现代汉语大多数单音语素在独立性上是模糊的,不同的义项会以不 同的隶属程度渐变性地隶属于“单音词”这个集合。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 有不少处于演进过程中、大体上介于单音词和单音词素之间的单位。 因此在判断有义语素单用与否时应该有个实际标准而不能带有主观随 意性。本文参照现汉的相关字的示例,将现汉中明确标出来的可单用的 动词筛选出来。现汉中对“掂”、“拆”、“读”的示例如下: ( 1 ) 掂你这块铁有多重 ( 2 ) 拆0 把合在起的东西打开:一信0 拆毁:一墙l 把旧房子一了 8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 3 ) 读o 阅读;看( 文章) :这本小说很值得一一 因此可以判断“掂”、“拆”、“读”是可以单用的单音词。 对于现汉 中没标出示例的单音节动词,我们将这些词代入北大语料 库及传记文学语料库来检验,并用量化的标准判断。本文规定如果有1 0 个以 上的不同的例子能证明该单音节可以单用的话,我们就认为这个单音词是可 以单用的。 ( 2 ) 能带受事宾语 本文研究的是动宾的句法组配问题,这就要求单音节动词必须是能带宾 语的及物动词。 根据词典释义及示例可以首先确定一部分可以带受事宾语的单音节动 词。现汉对“安”、“采”、。抢”的示例如下: ( 4 ) 安o 一门窗i 一电灯i 咱们村上一有线电视了 ( 5 ) 采o 摘( 花儿、叶子果子) :莲卜荼l 到海底一珠子 ( 6 ) 抢o 抢夺;争夺:抢一i 他把书一走了 因此可以判断“安”、“采”、。抢”是可以带宾语的单音节动词。 对于现汉中没标出示例的单音节动词,我们同样将这些词代入北大 语料库及传记文学语料库来检验,并用量化的标准判断。 ( 3 ) 表基本动作义 为了得到精确的研究结果,在语义上我们也对单音节动词做了限定。本 文只研究表示基本动作意义的动词。因此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想”, 或动作意象不强的。犯违犯”、“理理睬”、“骗欺骗”等动词均未纳入动词 研究范围。筛选时我们只选择有直接动作意象的单音节动词。 根据现汉的释义,我们可以判断所选的单音节动词是否有直接的动 作意象。现汉对“拧”、。打”、“绑”的释义如下: ( 7 ) 拧o 控制住物体并向里转或向外转:一螺丝i 墨水瓶盖儿太紧,一 不开了 ( 8 ) 打o 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一门i 一鼓o 殴打;攻打;一架i 一 人 ( 9 ) 绑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一担架i 把行李一在车架子上 9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2 典型的单音节动词例举 根据上述筛选步骤我们得出了2 3 7 个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单音节动词: ( 二) 单双音节动词的组对考察 1 单双音节动词组对的处理依据 随着汉语双音化的发展,上面筛选出来的部分单音节动词,在保持自身 独立性的同时,也发展出同义的双音节动词来,以便顺应不同的语句需要。 所谓同义,一般情况下表现为词的词位义相同,词义的外延基本重合。查找 与单音节动词组对的双音节动词应该以现汉的词条释语为依据。 本文规定当该双音词是作为单音词对应义项下的释义词语出现,或单音 词是双音词对应义项下的释义词条,或两者的释义内容基本相同,这时就可 以确定两者为单双音节的同义形式。 剥撑担摁画举叩援抛绕梳剃挖摇摘 , 拨扯戴炖划揪抠抿拍切收剔驮咽眨 编炒逮跺喝解啃炯爬敲拾淘拖压炸 , , , , , , , , , , , , , 背抄带融合截刻蒙挪抢盛掏托绣轧钻抱唱打夺关接烤卖扭牵伸摊吞修扎提 , , , , , , , , 包铲搭瑞挂搅拷买拧掐射抬推写择追 , , , , , , , , , 绑缠锉读剐浇扛埋捏骑烧锁吐洗连撞 , , , , , , , , , , , 拌搀撮顶刮剪看捋念铺筛算涂吸凿装搬拆搓钉拱捡砍接碾扑杀投投捂宰抓 , , , 扳踩刺钓割煎楷拎捻泼搔迭偷握栽煮 , , , , , , , , , , 掰采戳递盖架开撩拈拼塞撕捅问砸种 , 、 , , , , , , , 、 , , , 拔裁捶捣扶夹嚼烙挠擞洒涮贴吻运睁 , , , , , , , , , 扒擦吹倒敷记撅捞拿劈撒甩挑喂移折 , , , , , , ,按捕冲弹缝挤卷拉抹捧揉刷_畚望舀遮 安补吃搏翻烩锯捆磨刨扔敌填挽咬找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 1 ) 以对应的双音节动词解释单音节动词 现汉对。安安装”、“补,修补”、“测颅4 量”的处理如下: ( 1 0 ) 安。安装;设立:一门窗卜电灯i 咱们村一有线电视了【安装l 按照一定的方法规梏拒由械或器材( 多指成套的) 固定在一定的地 方:一自来水管i 一电话i 一机器 ( 1 1 ) j , l - o 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一卜牙卜袜子i 修桥一路【修补】破损的东西使完好:一轮胎卜渔网 ( 1 2 ) 测o 测量:一绘i 目一i 深不可一i 水的温度【测量】用 仪器确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等的有关数值:一水温l 一 空气的清洁度 此类属于对双音节动词进行具体的描写,然后用双音节动词直接解释单音节 动词。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动词组对一共有3 7 对。 ( 2 ) 以对应的单音节动词解释双音节动词 现汉对“包包裹”、。擦擦拭”、。关关闭”的处理如下: ( 1 3 ) 包。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襄起来:一书i 一饺子i 头上一 着一条白毛巾【包裹】包;包扎:用布把伤口一起来 ( 1 4 ) 擦。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一汗卜桌子卜玻璃【擦拭】 擦o :一武器 ( 1 5 ) 关使开着的物体合拢:一窗户i 把抽屉一上【关闭】关o :门 窗的都紧紧一着i 一机场 此类属于对单音节动词进行具体的描写,然后用单音节动词直接解释双音节 动词。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动词组对一共有2 1 对。 ( 3 ) 单双音节动词释语相同 现汉对“背背负”、“捉捕捉”、“采采摘”的处理方式如下: ( 1 6 ) 背o ( 人) 用脊背驮:把革捆好一回村去【背负】o 用脊背驮:一 着行李 ( 1 7 ) 捕。捉;逮:一鱼卜猎卜捉i 追一l 一到了凶手【捕捉】捉o :一 1 1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野兽i 一逃犯一战机 ( 1 8 ) 采。摘( 花儿、叶子果子) :一莲卜荼到海底一珠子【采 摘l 摘取( 花儿、叶子、果子) :一葡萄卜棉花 单双音节动词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释词,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动词 组对一共有2 2 对。 ( 4 ) 单双音节动词释语不同,但实质相同 现汉对。搬搬运”、“捞捞取”、“造制造”的处理如下: ( 1 9 ) 搬。移动物体的位置:一砖i 把保险柜一走i 搬运】把物品从 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一行李i 货物 ( 2 0 ) 捞。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打一i 一饭卜鱼【捞取】从水 里取东西:塘里的鱼可以随时一 ( 2 1 ) 造。做9 制作:创一i 建一卜船卜纸卜预算卜名册【制作】 制造:家具造- 制作一制造 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动词组对一共有2 4 对。 2 单双音节动词组对例举 为了保证组对的单双音节动词在词义和句法功能上基本一致,我们还需 要排除双音节动词不能带宾语的组对。这样的同义组对有“摇摇摆”、“爬 爬行”、。画绘画”、“绣刺绣”、“吐呕吐”、。涂涂抹”。请看北大语料库的例 旬: ( 2 2 ) 新种的树,不能蕉它的根 ( 2 3 ) 我太累,不想壁树 ( 2 4 ) 两个沙门就鱼了一幅佛像,抄了一章佛经交给使者 ( 2 5 ) 对于官服所饰图案,规定上绫动物,自一品至九品,文官堡鸟 类,武官丝兽类 例2 2 中“摇”可以带宾语“它的根”,而同义的“摇摆”不能带宾语。例2 3 中“爬”可以带宾语“树”,而同义的“爬行”不能带宾语。例2 4 中“画” 可以带宾语。一副佛像”,而同义的“绘画”不可以带宾语。例2 5 中“绣”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可以带宾语。鸟类”,而同义的。刺绣”不可以带宾语。 经过上述步骤的筛选,有1 3 3 个单音及物的动作动词没有组对形式,最 终我们确定了动词词义与句法功能相同的单双音节组对,共9 8 对( 凡一个单 音节动词有两个以上双音组对形式的我们选择最常用的一个作为代表) : 安安装,接按压搬搬运拌搅拌、绑捆绑,包包裹背背负、 编编结。补修补捕捕捉、擦擦拭测测量,唱吟唱采采摘、 摘采摘拆拆毁,搀搀扶、缠缠绕,抄抄写撑支撑冲冲洗 捶捶打,搓揉搓、打打击带携带,担担负倒倾倒,递传递 折7 折叠,读,阕读、夺,抢夺缝缝补,盖遮盖、割,割断挂,悬挂、 关关闭、记记录,驾驾驶捡捡拾浇浇灌,搅搅拌接连接。 截截断、开开启,揩楷拭,砍砍伐刻雕刻叩叩打捆捆绑、 拉拉扯,捞捞取,搂搂抱,埋掩埋,买购买,卖售卖、摸触摸、 椿 涂椿、扭 扭转挪 椿动拍 拍扣轿? 辫合扑强耙捻 论均、 敲敲打,绕缠绕揉揉搓杀宰杀拾拾取收收割,梳梳理, 撕撕扯,送赠送搜搜查算计算,填填补,挑挑选,贴粘贴, 偷偷窃。投投掷吞吞食、挖挖掘,问询问、洗洗涤写书写 修修理,摇摇晃、移移动运运输栽栽种宰宰杀,造制造、 找寻找,遮遮掩、种种植、装安装,撞撞击,捉捕捉追追赶 二、单双音节名词及其组对的现状考察 ( 一) 单音节名词的现状考察 1 单音节名词的处理依据 与动词一样,我们名词的调查范围也要限定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在词典 中标注了书面语体色彩的词,方言词,反映旧时代特色的词及专业的科学术 语如“氮氮气”、“鲎,鲎鱼”均未收入调查的样本。纳入调查范围的名词也要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 1 ) 具有独立性 根据现汉的释义,我们首先可以剔除无义语素,包括音译名词和连 绵名词里的字( 如“咖”和“啡”、“蝴”和“蝶”) 。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对于有义语素本文参照现汉 的相关字的示例,将现汉中明确标 出来的可单用的名词筛选出来。现汉中对。书”、。坟”、。村”的示例如下: ( 2 6 ) 书。一本一i 一部一i 一套一 ( 2 7 ) 坟:一座一 ( 2 8 ) 村:一个小一 因此可以判断“书”、“坟”、“村”是可以单用的单音词。 对于现汉中没标出示例的单音节名词,我们将这些词代入北大语料 库及传记文学语料库来检验其独立性。 ( 2 ) 具有可数性 根据词典释义及示例可以首先确定一部分可数的单音节名词。现汉对 “砖”、“桥”、“歌”的示例如下: ( 2 9 ) 墙。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砖一i 土一i 院一l 城一 一堵一1 人一 ( 3 0 ) 桥o 桥梁:木一i 石一l 铁一i 一座一 ( 3 1 ) 歌。歌曲:民一i 山一i 唱一个一儿 因此可以判断“墙o ”、“桥o ”、。歌o ”是可数名词。 对于现汉中没标出示例的单音节名词,我们将这些词代入北大语料 库及传记文学语料库来检验,并用量化的标准判断。本文规定如果有l o 个以 上的不同的例子能证明该单音节名词可数,我们就认为这个单音名词可数。 ( 3 ) 表示基本事物意义的单音节名词 为了缩小研究范围我们在语义上对单音节名词做了限定,本文只研究表 示具体事物意义的单音节名词。语义较为虚化的“刑刑罚”、“理道理”、。会 会议”等名词均未纳入名词研究范围。根据现汉的释义,我们可以判断 所选的单音节名词是否表示基本事物。现汉对。冰”、。窗”、“斑”的示例 如下: ( 3 2 ) 冰水在o 度或o 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一了 ( 3 3 ) 窗窗户:纱一i 玻璃一i 一明几净l 一外一片喧闹声 ( 3 4 ) 斑斑点或斑纹:红一i 黑一i 雀一i 一痕l 衣服上有决一 1 4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2 典型的单音节名词例举 根据上述筛选步骤我们得出了2 6 4 个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单音节名词: ( 二) 单双音节名词的组对考察 1 单双音节名词组对的处理依据 随着汉语双音化的发展,上面筛选出来的部分单音节名词,在保持自身 独立性的同时,也发展出同义的双音节名词来,以便顺应不同的语句需要。 所谓同义,一般情况下表现为词的词位义相同,词义的外延基本重合。查找 与单音节名词组对的双音节名词应该以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条释语为依据。 本文规定当该双音名词是作为单音名词对应义项下的释义词语出现,或 单音名词是双音名词对应义项下的释义词条,或两者的释义内容基本相同, 这时就可以确定两者为单双音节的同义形式。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规定查找 组对名词时,双音词必须两个语素都有意义,因此同义语素中无意的派生词 缀如;“嘴嘴巴”、。鞋鞋子”均不在处理范围。 鳖车刀房现键扣路幕棋沙汤屋熠纸 , , , , , , , , , , , , , , 表巢蛋饭瓜剑孔鹿墓漆伞痰胃牙针 , , , , , , , , , , , ,匾厂胆帆鼓茧空橹庙票肉塔网血账 笔蝉锉阎狗肩坑瘤苗瓢绒锁瓦雪闸泵枭村腭沟鸡酒铃面屁人笋碗熊枣 , , , , , , , 、 、 , , ,被钗醋鹅弓货井鳞蜜皮泉蒜腿杏云 , 、 , 、 、 , , , , , , , ,背荼葱舵根灰锦梁米棚渠寺土癣猿 - , , , , , , , , , , 碑草触盾歌画筋脸门盆蛆水图星玉嘴 , , , , , 报槽词痘糕花轿犁煤炮球树头信雨字 , , , , , t , , , , , , , 包舱锤斗钢湖脚梨锚藕琴书桶心鱼籽 , , , , , , , , 蚌蚕床洞肝壶角雷毛牛桥手艇鞋油砖 , , , , , , , , 榜莱窗鼎缝鹤胶浪猫尿墙屎铁箫蛹猪 , 、 , , 、 、 , , , , , , , 板布疮貂风河酱狼马鸟枪笙田香鹰轴 , , , 斑钵船店粉汗桨篮锣泥钱肾天线药粥 , , , 、 , , , , , , , , , 、坝饼虫地墓锅姜蜡箩奶签蛇桃弦羊证 - , , , 、 、 疤兵秤灯坟棍江框卵墨气山糖虾眼钟 , , , , , , , 冰城岛肺龟箭筐驴磨旗纱塘席盐疼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 1 ) 以对应的双音节名词解释单音节名词 现汉对。盾,盾牌”、。浪,波浪”、。菜蔬菜”的处理如下: ( 3 5 ) 盾o 盾牌【盾牌】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 ( 3 6 ) 浪。波浪:风平一静i 乘风破一i 白一涛天【波浪l 江湖海洋上 起伏不平的水面:一起伏卜翻滚 ( 3 7 ) 菜。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一i 野一【蔬菜】可以做菜 吃的草本植物 此类属于对双音节名词进行具体的描写,然后用双音节名词直接解释单音节 名词。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名词组对一共有3 5 对。 ( 2 ) 以对应的单音节名词解释双音节名词 现汉对“疤疤痕”、。汗肝液”、“脸脸面”的处理如下: ( 3 8 ) 疤。疮口或伤口长好后留下的痕迹:腿上有一块一【疤痕】 疤:这树干上有一个碗口大的一 ( 3 9 ) 汗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 热的主要方式【汗液l 汗 ( 4 0 ) 脸。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一i 洗一【脸面lo 脸:一消 瘦 此类属于对单音节名词进行具体的描写,然后用单音节名词直接解释双音节 名词。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名词组对一共有1 6 对。 ( 3 ) 单双音节名词释义相同 现汉对“柴柴草”、“孔孔眼”、“旗旗帜”的处理如下: ( 4 1 ) 柴。柴火:未一i 一草上山l 打一【柴草l 做柴用的草、木;柴 火:小山土薄只长了些一 ( 4 2 ) 孔。洞;窟窿;眼儿:鼻一i 毛一i 这座石桥有七个一【孔眼】 小孔:眼儿:叶子上有虫吃的一i 这些筛子的一大小不同 ( 4 3 ) 旗。旗子:国一i 红一l 挂一i 旗帜】o 旗子:节日的首都到处 飘扬着五彩缤纷的一 1 6 第一章单双音节动词、名词的组对现状考察 单双音节名词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释词,采用此种方法释义的单双音节名词 组对一共有1 1 对。 ( 4 ) 双音节名词是单音节名词的总称 现汉对“枪,枪械枪支”、“船,船只”、。纸纸张”的处理如下: ( 4 4 ) 枪旧式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尖锐的金属头【枪械】枪( 总 称) 【枪支】枪( 总称) ( 4 5 ) 船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讨对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递延策略试题及答案
- 现代审计与风险控制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财务决策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2025
- 江苏省泰州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随堂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财务分析工具金融理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试题及答案
- 常见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考前冲刺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同时检验技术相关试题
- 项目管理技能检验试题及答案
- 大语言模型基础微课版课件 第7章 提示工程与微调
- 中医治疗协议书范本(2篇)
- 沐足行业严禁黄赌毒承诺书
- 【MOOC】C语言程序设计-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RTK测量操作步骤》课件
- 招投标法律培训课件
- 结构性存款培训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精研】《千里江山图》高考真题说题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
- 苏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分表(暂行)
- 登高车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